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2011-05-20 49页 ppt 501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null中药鉴定基础知识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 闫宝科一、概念一、概念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Chinese Medicines):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的应用学科。 现常用中药约800种。1983年-1994年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全面调察的结果,我国天然中草药共有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不足1%。二、中药鉴定依据二、中药鉴定依据中药鉴定依据为国家药品标准。 ...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null中药鉴定基础知识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 闫宝科一、概念一、概念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Chinese Medicines):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寻找和扩大新药的应用学科。 现常用中药约800种。1983年-1994年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全面调察的结果,我国天然中草药共有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87%;动物药1581种,占12%;矿物药80种,不足1%。二、中药鉴定依据二、中药鉴定依据中药鉴定依据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 其中地方标准: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 中药饮片标准:《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02年版三、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三、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第一步 取样 检品的来源包括抽检和送检两类。药材的取样是指选取供鉴定用的药材样品。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均匀性并留样保存。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一)取样原则 (一)取样原则 ①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作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②同批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超过l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对于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③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内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包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药材100~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④个体大的药材,在包件不同部位(从10cm以下的深处)分别抽取。可根据具体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二)取样方法 (二)取样方法 所取样品混和拌匀,即为总样品。对个体较小的药材,应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X”字,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份;再如此操作,反复数次至最后剩余的量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个体大的药材可用其他适当方法抽取平均样品。平均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鉴定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保存留样,保存期至少1年。 第二步 鉴定 第二步 鉴定根据所抽取的不同样品及检测要求,选择不同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中药品种(真伪)鉴定内容,包括原植(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项。中药的质量(优劣)鉴定是检查样品中有无杂质及其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量、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是否达标等,中药品质优良度主要通过杂质检查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来确定。 中药的杂质检查 中药中杂质的混存,直接影响药材的纯度。这些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检查方法可取规定量的样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含有可筛分的杂质,应通过适当的筛罗将杂质筛出。然后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出占样品的百分比,以资确质。如药材中混存的杂质与正品相似,难以用肉眼鉴别时,应用显微、理化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对个体大的药材,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蛀虫、霉烂或变质情况。杂质检查所用的样品量,一般按药材取样法称取。第三步 结果第三步 结果对药检工作人员来说,检验者接受检品后,除应写明检品来源,包括抽检和送检单位、时间、数量等内容外,凡在实验过程中的一切数据、现象及结果均应详细记录,不得任意涂改。检验完毕后,要及时填写检验单,包括来源、处理意见及该检品鉴定的法定依据等内容。每一个检品检验结束,应将记录本、样品及检验报告书存根交其他人员审核,检验结果经复查没有疑义后,抄送有关部门备案。四、中药鉴定的方法 四、中药鉴定的方法 中药鉴定的样品非常复杂,有完整的药材,也有饮片、碎块或粉末。因此,中药鉴定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方法。各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有时还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这要根据检品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掌握。第一、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第一、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来源鉴定(origin identification)又称“基原鉴定”,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这是中药鉴定的根本,也是中药生产、资源开发及新药研究工作的基础。以原植物鉴定为例,其步骤如下: (一)观察植物形态 (一)观察植物形态 对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检品,应注意对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观察,对花、果、孢子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应特别仔细,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特征,如毛茸、腺点等的形态构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检品是不完整的,通常是植物体的一段或一块器官,除对少数特征十分突出的品种可以鉴定外,一般都要追究其原植物,包括深入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进行对照鉴定。 (二)核对文献(二)核对文献根据已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和检品的产地、别名、效用等线索,查阅《中国药典》和全国性或地方性的中草药书籍和图鉴,加以分析对照。在核对文献时,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方面的著作,如《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华本草纲要》、《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及有关的地区性植物志等;其次再查阅有关论述中药品种方面的著作,如《中药志》、《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药鉴定学》等。由于各书记载植物形态的深度不同,对同一种植物的记述有时也会不一致,因此必要时,还须进一步查对原始文献,以便正确鉴定。原始文献即指第一次发现该种(新种)植物的植物工作者,描述其特征,予以初次定名的文献。(三)核对标本 (三)核对标本 当知道未知种是什么科属时,可以到有关植物标本馆核对已定学名的该科属标本。要得到正确的鉴定,必须要求标本馆中已定学名的标本正确可靠。在核对标本时,要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需要参考更多一些的标本和文献资料,才能使鉴定的学名准确。如有条件,能与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描述的植物标本)进行核对,或寄请有关专家、植物分类研究单位协助鉴定。这会使鉴定结果更为准确。 近年来,随着常用中药材的品种整理和全国性资源普查工作的深入进行,发现许多商品药材的品种增多,实际药用的商品已超出了药品标准规定的种类。这给形态分类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为了适应这种状况,除经典分类方法外,新的分类手段也用到药用植物学中,如用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分析(车前、石竹);用细胞分类中同功酶鉴别法解决同属植物中种间鉴别问(绞股蓝、香茅属植物);数量分类研究是在大量形态数据的基础上,综合植物化学、细胞学和地理学知识进行数学分析,如对人参属的研究,显示了人参属各种性状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形态结构与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并对人参属的分类系统做了初步的定量分析,为该属植物的药用提供依据。DNA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种间鉴别问题有了新的进展。 第二、性状鉴定 第二、性状鉴定性状鉴定(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药检部门了解情况或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熟练地掌握性状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有较大差异,新鲜药材与干燥药材也有区别。性状鉴定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形状 (一)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都比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球形、扁圆形等。经验鉴别防风的根茎部分称“蚯蚓头”;山参的主要特征被形象地描述为“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老药工们这些经验鉴别术语形象生动,易懂易记。叶和花类,商品药材多皱缩,鉴定时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描写时对形状较典型的用“形”,类似的用“状”,必要时可用“×形×状”,形容词一般用长、宽、狭,如长圆形、宽卵形、狭披针形等。 (二)大小 (二)大小 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要得出比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可允许有少量稍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芥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应在放大镜下测量。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三)颜色 (三)颜色 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相同的,色泽变化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芩主要含黄芩苷、汉黄芩苷等,如保管或加工不当,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醛酸与黄芩素,黄芩素具3个邻位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显绿色,黄芩变绿后质量降低。又如丹参色红,紫草色紫,乌梅色黑,黄连以断面红黄色者为佳。这些均说明药材的色泽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些下觋察。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和断厘色泽的内容。描写色泽时应注意大部分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或有的略有不同,因此可写为“××色或××色”或“××色至××色”。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泽描述避免用各地理解不同的术语,如“青色”、“土黄色”、“粉白色”等。(四)表面特征 (四)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白花前胡根的根头部有叶鞘残存的纤维毛,是区别紫花前胡根的重要特征。植物香园未成熟果实或幼果作枳壳或枳实时,果顶有“金钱环”,这一特征是鉴别该种的重要依据。(五)质地 (五)质地 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等特征。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如盐附子易吸潮变软,黑顺片则质硬而脆;含淀粉多的药材,经蒸煮加工干燥后,会因淀粉糊化而变得质地坚实。在经验鉴别中,用于形容药材质地的术语很多,如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如南沙参;药材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粉性”如山药;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谓之“油润”如当归;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谓之“角质”如郁金等。(六)折断面 (六)折断面 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自然折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否可以层层剥离等。对于根及根茎和皮类药材的鉴别,折断面的观察是很重要的。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淀粉);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显纤维性;苦楝皮的折断面,裂片状分层;厚朴折断面可见亮星。 药材断面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易混品药材。对于横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也有很多术语,如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大黄根茎可见“星点”;何首乌有“云锦纹”;商陆有“罗盘纹”等。(七)气 (七)气 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是由于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成为鉴别该药材的主要依据乏一,如檀香、阿魏、麝香、肉桂、牡丹皮等。对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用热水浸泡后再闻。(八)味(八)味药材性状的味是鉴别药材时口尝的实际滋味,它与四气五味的味不能等同,四气五味一般是指药物的性味,也是药物机体作用的反映,不仅是以口尝的味来确定其味,经临床验证,与药材功能相对应的味匹配。所以中药功能的味与实际口尝的味道不一定,如葛根味辛,是从其能发散风热而反推其辛味的,而实际上用口尝不出葛根的辛味。 药材的味感与药材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关系,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药材的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如乌梅、木瓜、山楂均以味酸为好;黄连、黄柏必苦越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等等。若药材的味感改变,就要考虑其品种和质量是否有问题。尝药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感可能不同,如果实的果皮与种子,树皮的外侧和内侧,根的皮部和木部等。尝味时应注意,由于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近舌根部对苦味敏感,所以口尝时要取少量在口里咀嚼约1分钟,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 对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手,以免中毒,如草乌、半夏、白附子等。(九)水试 (九)水试 水试法是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及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性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则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小通草(旌节花属植物)遇水表面显黏性。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有关。(十)火试 (十)火试 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点燃而产生爆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鉴别。十一、中药饮片鉴别十一、中药饮片鉴别 中药饮片,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制成一定规格,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药材,又称“咀片”。饮片不同于完整药材的鉴别特征是,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某些炮制品)。加之用机器切片也改变了原手工饮片(如圆片、斜片、平片、节片等)的规则性,在学习时应结合完整药材的特征,特别是横断面。表面和气味的特征来对比识别。有的饮片特征十分突出,如大血藤只要一片饮片(茎藤横切面),即可鉴定出植物种。类似实例还有狗脊、槟榔、千年健、藕节等。其他简单方法:其他简单方法:第三、显微鉴定 第四、理化鉴定 (一)物理常数测定 (二)常规检查 1.水分测定 2.灰分测定 3.膨胀度测定 4.酸败度检查 5.色度检查 6.有害物质的检查 (1)有机农药的检测 (2)黄曲霉素的检查 (3)重金属检查 (4)砷盐检查其他简单方法:其他简单方法:(三)一般理化鉴别 1.呈色反应 2.沉淀反应 3.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4.微量升华 5.显微化学反应 6.荧光分析其他简单方法:其他简单方法:(四)色谱法 (五)光谱法 (六)色谱-光谱联用分析 (七)浸出物测定 (八)含量测定五、中药鉴定术语五、中药鉴定术语(一)、通用名词、术语 1.干货:指本品的干湿度,按行业内已制订的商品安全水分标准;所含水分,以不致引起霉烂变质为限,具有油性、糖质的,应注意保持。 2.霉变:因干燥不够,或受潮湿侵蚀所产生的霉变,引起内部变质者;但表皮的轻微霉霜,去净后不影响疗效者,仍可药用。 3.虫蛀:即生虫受伤者,又称虫伤。一般应做到无虫蛀;但有的品种,极易生虫,故有的注明“间有”虫伤,是指虫蛀轻微者,以不影响疗效为度。 4.杂质:系指非药用部分,包括:泥土、砂石、灰渣、柴草、木屑、矿渣等,除特殊者外,一般都要去净。(一)、通用名词、术语 (一)、通用名词、术语 5.中上部:是指测量长圆条形的根茎药材的部位,即全长中部的上端折半处(全长1/4的地方),测量直径的大小(若干厘米)。 6.焦枯:药材在加工干燥,或防治虫蛀的熏炕过程中,因火力过大,或操作不当,所发生的灼伤,变黑枯者。内部色正常,表面黑色未到50%,不影响疗效者,不算焦枯。 7.枯干:系指药材在生长中枯死,或采收失时,所含成分不足的干枯品,形状瘪瘦、松泡、细小,不能药用。 8.油条(个、烂、块):系指堆存发热、烘炕不当、气候影响等因素引起的返油变色者。(一)、通用名词、术语 (一)、通用名词、术语 9.粘连:含糖质或胶质药材j遇热易回软产生粘连,影响使用。 10.发汗:鲜药材干燥时堆积放置,促使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使内部水分向外蒸发。 11.串味:有气味的药材,存放在一起,气味互相感染。 12.挥发:具挥发油较多或结晶体的药材,存放时久易气味散发,自然损耗。 13.失润:油性大、糖质重的药材,如过分干燥,失去原有的润泽。 14.松泡:指体轻、质松、断面不实。 15.坚实:指体重、质坚、断面充实。(一)、通用名词、术语 (一)、通用名词、术语 16.粉性:富含淀粉粒。 17.油性:断面不干燥状,质柔软而润泽。 18.粘性:富含粘液质,断面呈胶状,口嚼有粘液。 19.糖性:含糖分多,味甜。 20.柴性:木化程度高,断面呈干柴状。 21.纤维性:折断面不整齐,呈纤维状或裂片状。 22.糯性:指质软。 23.粳性:指质硬。(一)、通用名词、术语 (一)、通用名词、术语 24.饮片(咀片):药材经加工切制,可以用以配方用的药材。 25.生药(原药):没有经过加工,但可上市流通的商品药材。 26.生心:或称夹心,系指在焙制中或煮烫中,未透心者。 27.僵粒(只):指含淀粉质药材,生晒或低温烘干过程中产生糊化角质变色者。如半夏、贝母等。 28.油果、黑果:指枸杞子由于成熟过分或炕晒不当,保管不好,氧化发油变黑色之果。 29.裂隙:药材体表体内有明显裂缝。主要是射线细胞、薄壁细胞千枯皱缩形成。 30.炕炮(烘炮):指鲜药材加工时火力太大、温度太高,造成药材体内空泡。如白术、天麻、玄参等。(一)、通用名词、术语(一)、通用名词、术语31.烂头:有些药材,受各种影响,发生一头或两头破烂或霉烂者。 32.顶手:系指密银花的特点,因花苞肉质较厚,干燥后较硬,握之有顶手的感觉,又称手感。 33.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根茎结合部带有稍粗头部或短根茎,习称芦头。如续断、百部、川牛膝等。 34.芦碗:根茎类药材地上茎秋脱春生,形成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竺仝茎矗篡鬈案诸桔梗、北沙参等。(二)、品质特征术语 (二)、品质特征术语 1.角质:指含淀粉多,加工后糊化,呈半透明状,质坚硬。如天麻、附片、郁金、玄胡等。 2.过桥:黄连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培土不当,产生两端粗,中间细而光滑,似搭桥。 3.糠心:大黄有十大九空之说,根部上端中心常呈棕黑色腐朽物质。 4.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露久便有白毛状结晶析出,习称起霜或吐脂。牡丹皮、厚朴、白鲜皮、锁阳、五味子、山茱萸存放时久也有白色结晶析出,也可称为起霜。 5.茸毛(绒毛):指药材表面细柔毛。如白头翁、祁州漏芦、化橘红、枸橘梨、白豆蔻、马前子、密蒙花、广藿香、仙鹤草等,在不同部位生有白色或黄色茸毛。 6.棕毛:指药材体表生有硬而较粗的毛须,呈纤维状,多系叶柄或叶基维管束形成。如藜芦、禹州漏芦、白花前胡、香附等。 7.棕眼:指半夏、南星等顶端凹窝四周密布的小凹点如棕丝粗细小孔,系须根脱落痕。(二)、品质特征术语 (二)、品质特征术语 8.麻点:药材表面须根脱落密集称麻点,根茎类药材断面的白色点状维管束也可称麻点,。如草河车、胡黄连等。 9.彩皮:树皮类药材,常有菌藻共生体附生于树皮上,形成灰绿色花斑痕迹,也称彩云纹。如肉桂、厚朴 10.碱皮:碱性土地生长的药材,干燥后常有白色粉霜在表面。如新疆甘草、麻黄根。 11.凹窝:指药材根和根茎顶端脱落的茎痕凹陷。如白芷、独活、半夏、天南星。 12.糟根:当归抽苔后,根部失去养分,质地松泡、虚软,不能作药用。 13.苓珠:即过小的芎苓子,不能当川芎用。 14.青丹:指牡丹生长时,根部露出地面,时久丹根变为青色。 15.扒耳:指附子旁再生有较小的附子,产地称“扒耳”,如加工成附片,则称“扒片”或“扒耳片”。 16.开眼:车前子的种脐,生于种子稍凸一边的中部,白色小圆点称开眼。 (二)、品质特征术语 (二)、品质特征术语 17.双花:指建泽泻,两个根茎相连生长,产地习称“双花”。 18.蔸朴:指厚朴根部,地面和地下连接部位的树蔸皮。 19.胶丝:杜仲折断后,树皮中拉出相连的白色胶丝。 20.花子:指外形瘤状疙瘩较多的药材为花子,如白术、玄胡等。 21.沙皮:茯苓皮层含有较多沙粒。 22.老母:指地黄已作为栽子种植后再挖取的母根,体质空虚,无药效,不能药用。 23.油头:也称糊头,指川木香根头部烧焦发黑有胶样粘液。 24.砂眼:指沙生根类药材,中上部常有多数小孔,积储泥沙,系须根脱落后的小孔。如银柴胡、黄芩。(二)、品质特征术语 (二)、品质特征术语 25.鬃眼:多指果实表皮凹凸的圆点(油室)。如陈皮、枳壳、香圆。 26.鸡眼:指根茎类药材,地上茎脱落后的圆形疤痕,状如鸡眼。如黄精、玉竹、射干等。 27.岗纹:指泽泻块茎表面突起的环形节痕。 28.腰箍:主要指山慈姑假球茎中部有2~3条节状环纹,似腰鼓上的箍。 29.浦汤花:指杭菊花在蒸花时,沸水上升,烫熟了的菊花。(三)、形状特征术语 (三)、形状特征术语 1.疙瘩头:指根类药材根的头部很大,如甘草、苦参、广豆根等。也指有很长须根的短缩块状根茎,如威灵仙、紫菀、徐长卿、白薇、龙胆草根等。 2.疙瘩丁:指药材体表生有突起的芽痕、根痕、小支根或皮孔、皮刺。如草乌、白芷、三七、合欢皮、海桐皮等。 3.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上有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似开放的菊花,主要是由木质部射线与韧皮部射线交织而成。如甘草、防风、黄芪、桔梗、白芍、当归、乌药等。 4.筋脉点:多指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的棕色或灰白色小点,为散在的有限外韧维管束或周围木维管束,如高良姜、石菖蒲、黄药子、土茯苓等。 5.罗盘纹(同心环):指药材根的横切面上数圈离心性排列的环纹。有的环纹呈波浪状,如商陆。有的呈断续小点状,如川牛膝、怀牛膝等。多为维管束异型结构。(三)、形状特征术语 (三)、形状特征术语 6.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主要是油室及其分泌物。如苍术、羌活、云木香等。麻黄断面髓心有称朱砂心或玫瑰心。 7.云绵纹:指药材横切面上花纹如云朵状,如何首乌。 8.槟榔碴:指大黄横切面显示出的红白相间花纹,像槟榔断面花也称“锦纹”。 9.狮子头:指部分根及根茎药材头部膨大,并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头。如素花党参、东北党参。 10.珍珠盘:指根类药材头部有许多密集的小疣状突起,似镶嵌的珍珠,为多年生簇生地上茎脱落留下的痕迹。(三)、形状特征术语 (三)、形状特征术语 11.蚯蚓头(旗杆顶):根头部生有密集的横向环纹,状如蚯蚓。如防风、板蓝根。 12.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有纤维状毛,形如小扫帚。多为残留的叶基维管束。如防风、南柴胡、禹州漏芦、山秦艽。 13.连珠状:多指长条状根茎类药材外表有密集结节状突起,形似连珠。如苍术、升麻、雅黄连。 14.一包针:千年健断面针刺状密集,系散在维管束群。 15.金钱环:指香圆或香圆枳壳,花柱残基边有一个圆形环,形如古时铜钱。 16.亮银星:指药材断面迎光细看,可见到细小白色闪光的结晶体。如牡丹皮、徐长卿、厚朴、白鲜皮等。 17.蜘蛛丝:指冬花苞片内绵毛状白色细丝,形如蜘蛛丝。 18.鹦哥嘴:指冬天麻块茎顶端上干枯后的红黄色芽苞。(三)、形状特征术语 (三)、形状特征术语 19.红小辫:指冬天麻块茎顶端上红苞芽伸长而未出土的幼茎,色红黄似小辫。 20.肚脐眼:指天麻底部圆脐状的疤痕,是米麻从母麻上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21.车轮纹:指药材横断面有形似车轮样放射状纹理,是维管束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而成。如木防己、青风藤、红藤、关木通等。 22.金包头:指根茎横生的知母,环节上密生金黄色绒毛状纤维,头部更浓密,似金包头。 23.怀中抱月:形容川贝中松贝,二片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成新月形,称怀中抱月。 24.观音坐莲:松贝底部平坦,粒粒都能直立坐稳,好像观音座莲座。 25.蒜泥点:指松贝、青贝,底部有灰色细小鳞茎盘及须根痕。 26.观音合掌:指川贝中青贝,二片鳞叶大小相近,相互抱合,如双手合拢。(三)、形状特征术语 (三)、形状特征术语 27.马牙贝:指JlI贝中炉贝,二片鳞叶,两端稍尖,对合相抱,形如马牙。 28.虎皮斑:指炉贝表面有黄白相间的斑纹,似虎皮,故也称虎皮贝。黄色系干燥不及时淀粉粒变色。 29.龙头虎口翘鼻头:描述蕲蛇头部特征。头大扁三角形、口阔、吻端向上翘。 30.方胜块:蕲蛇两肋至背脊有24个灰白色菱形花纹。也称“棋盘纹”。 31.念珠斑:蕲蛇腹部灰白,有黑色圆形斑块,连珠状排列,也称连珠斑。 32.佛指甲:蕲蛇尾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一枚,习称佛指甲。 33.白颈:环节动物广地龙,全体环节构成,第14~19环节为生殖环节,色较浅,称为白颈。 34.糟皮粉碴:指多伦赤芍,皮薄疏松易剥落,称糟皮。断面色白泛红,呈粉性,称粉碴。(三)、形状特征术语(三)、形状特征术语35.金心玉栏:指根类药材横切面外圈(皮层)白色,中心(木质部)淡黄色,好像金玉相映。如黄芪、桔梗、板蓝根。 36.云头、鹤茎:指白术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像如意头,称云头。向上渐细,有时只有一段较细木质茎,似鹤脖,称鹤茎。过去有商品鹤形术。 37.缩皮凸肉:山柰经切片后,外皮皱缩,中柱粉性比皮层突出,称缩皮凸肉。 38.龙头凤尾:指枫斗,也称耳环石斛。系新鲜铁皮石斛经烘烤加工成螺旋形弹簧状枫斗,茎基部略膨大,留有短须根2~3条,好像龙头,茎另端尖细尾状称风尾。 39.铜皮、铁皮:指三七、草乌表面颜色,黄亮者称铜皮,色黑者称铁皮。三七品质以铜皮铁皮最佳。铜皮、铁皮也是加工枫斗选择原料时石斛的别名。 40.青皮翻口:指川枳壳皮细色青,切面瓤小肉厚翻口。(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1.普通参:栽种时间较短,一般六年收获,参皮较嫩,肩部不显横皱纹,特征是芦短,身短而粗胖,支根不限。 2.边条参:栽种时间稍长,一般八九年,其中要倒栽2~3次,并“整形下须”,成“人形”;其特点是三长:即芦长、身长、腿长,体形较美。 3.艼:人参芦碗边生长的不定根。野山人参的艼,两端尖细,中部粗,形如枣核或蒜瓣,故又称“枣核艼”或“蒜瓣艼”。。 4.马牙芦、雁脖芦、圆芦、三节芦、二节芦、堆花芦、竹节芦、线芦:均为人参地上茎脱落后的茎痕。因生长年限不同,芦的形状不一,生长越久,芦体越长,所以野山人参芦长碗密。 5.横灵体、疙瘩体、菱角体、顺长体:均为人参主根形状。野山人参以粗短的横灵体为优。 6.细结皮:野山人参黄褐色,皮细而紧,老而不粗,光洁细腻,也称为“紧皮”。(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7.铁线纹(螺丝纹):指野山人参主根上端黑褐色横纹,细密而深。 8.珍珠须:野山人参须根稀疏而长,质地坚韧,清晰不乱,须根上生有珍珠粒状小疣,所以又称“珍珠疙瘩皮条须”。 9.五形全美:指野山人参鉴定要点,应注意芦、体、皮、纹、须五种外形特征。 10.大挺:指各种鹿茸较长粗的主干。 11.门桩:指鹿茸的第一个分支。 12.独挺:即未分岔的独角鹿茸,多为二年幼鹿的“初生茸”,又名“一棵葱”。(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13.抽沟:鹿茸大挺不饱满,抽缩成沟形者。 14.骨化圈:鹿茸锯口的周围靠皮层处,有骨质化的一圈。 15.棱筋、棱纹、骨豆:均指鹿茸逐渐变老变硬的特征,多在鹿茸的下部。纵棱线称为“棱筋”,突起疙瘩称为“骨豆”或“骨钉”。 16.存折:鹿茸内部已折断,而表皮未开裂,但有痕迹。 17.老毛杠:指三四岔以上的鹿茸将成老鹿角,但未脱去茸皮,习称“老毛杠”。 18.莲花:指马鹿的嫩锯茸、短二杠、大挺有了小的分岔,称莲花。(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四)、贵重药材专用术语19.黄香黑子:指麝香内仁棕黄色香仁,黑子为内仁中有紫黑色颗粒,习称“当门子”。 20.子眼清楚:麝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无锐角,称子眼清楚。 21.银皮:指麝香内层皮膜,膜皮外色银白,故称银皮。 22.冒槽:指检验毛壳麝香的一种方法,即用特制槽针,插入毛壳麝香囊孔,转动槽针,抽出槽针立即检视,槽内麝香仁应逐渐膨胀,冒出槽面称冒槽。 23.乌金衣:指天然牛黄个,三角形或方形的,有部分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24.挂甲、透甲:检验天然牛黄的简单方法。挂甲指天然牛黄水湿涂于指甲上,黄色素经久不退。透甲指涂于指甲上可渗透指甲下面,有清凉感。 25.黄线下沉:熊胆粉末投入盛水玻璃杯中,可见黄线下沉,一线直下,一时不扩散。西红花投入水杯中也可见从花柱头喇叭口中放出黄色素直线下沉,一时不扩散。null谢谢!
/
本文档为【中药鉴定基础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