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隐性采访_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隐性采访_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2011-05-20 2页 pdf 1M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0782

暂无简介

举报
隐性采访_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第 20 卷 第 3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0 No.3 2011 年 3 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r. 2011 144 文章编号:1008-8717(2011)03-0144-02 隐性采访: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付 丽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 要:...
隐性采访_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第 20 卷 第 3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0 No.3 2011 年 3 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r. 2011 144 文章编号:1008-8717(2011)03-0144-02 隐性采访:左边掌声右边尴尬 付 丽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 要: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被新闻界广泛运用,并得到了受众的欢迎。但由于其双面性,一 方面隐性采访容易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层面,对新闻报道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比较特 殊,稍有偏颇,极易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隐性采访并且“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在使用隐性采访这柄“双刃剑”的时候,必须小心谨慎,把握好度,方能获得掌声,否则将会适得其反陷入 尴尬境地。 关键词:隐性采访;偷拍偷录;限制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B 近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记 者周广甫暗拍郭德纲私宅,被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殴打一 事,在网上被热炒。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了人们 对记者隐性采访的关注和思考,有人叫好,有人担心。 隐性采访在为传媒行业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也给传媒 业以及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 记者在使用隐性采访这柄“双刃剑”的时候,必须小心 谨慎,把握好度,方能获得掌声,否则将会适得其反陷 入尴尬境地。 一、隐性采访的内涵 新闻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竞争手段、 竞争环境的变化,采访的手段也更加的多元、全面。隐 性采访便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方式。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蓝鸿文教授在《新 闻采访学》中对其的定义是:“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 访’或者‘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 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 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它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有一定的侦察性,是显性采访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1] 这种新闻采写手法,由于具有有利于获得真实鲜活 的新闻点,有利于避开采访中的障碍,便于掌握批评报 道的证据,有助于获得戏剧化、生活化叙述的素材,可 以回避人为因素干扰等特点,因而成了记者深入挖掘新 闻事件本质、探寻新闻内幕、制造“重磅炸弹”的主要 武器。比如揭露赌博的窝点,如果记者告诉正在赌博的 人员“我要揭露你的行为”,那么对方一定会停止正在进 行中的违法活动,记者无法拿到犯罪事实。 二、隐性采访的利弊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新闻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这样的 一种情况下,隐性采访开始为一些敬业的新闻记者采用 并屡建奇功,进而引发越来越多新闻记者竞相效仿,最 终蔚成一种大势。”[2] (一)隐性采访的优势 1.现场感强,鲜活生动。 2.暗中取胜,记者的人身安全有保障。 3.让被采访对象进行本色表演,易于出彩。 4.避免明拍的缺陷和难处。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 访谈》记者,为了采访山东菜农进京所遭遇到的种种路 障和非法收费问题,记者扮演“菜农”、“顾客”,巧妙地 拍录了许多真实的镜头。这样的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 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可知,他们就会规避自己错误言 行,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素材。 5.满足人们正常的窥秘心理,提高收视率。 6.扩展了节目报道的范围。 7.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隐性采访是受众比较欢迎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通 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收兴趣。 社会各阶层成员也愿意提供新闻线索。 收稿日期:2010-10-12 145 (二)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 1.对传媒业界的影响 由于隐性采访的内容往往受到受众的喜欢,这样势 必鼓励了部分职业素质不高的媒体人员不惜冒犯法失德 之大不韪而竞相采用隐性采访,以致于造成滥用隐性采 访现象的出现,从而造成传媒行业整体自律意识的削减 和整体形象的破坏。比如,出现了记者亲自体验“三陪 女”服务等“知法犯法”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记者暗访这种方式,只需要记者偷着实拍实 录即可,不需要记者具备采访技巧,所以记者暗访的广 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记者行业的专业门槛儿,导 致记者自身专业素质的缩水。 另一方面,从采访的过程以及采访对象的角度来看, 记者暗访的报道多了,人们对于记者的这种带有欺瞒性 质的采访手段就会越来越感到害怕和恐惧,并对其越加 防备。如果照这样下去,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隐性 采访越多,拒绝采访的越多;拒绝采访的越多,就越使 得隐性采访成为必要。而随着这种恶性循环的蔓延和扩 大,势必会对整个传媒行业的公信度带来不利影响。[3] 2.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隐性采访在各种媒介中的广泛运用,也给我们的生 活和社会道德风尚带来了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记者暗访的盛行,滋长了偷窥文化的泛滥。人们鉴 于媒体的权威性,会从心理上忽视欺骗在道义上的负面 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可这种欺骗行为。再加上部 分媒体不顾社会效果,片面追求轰动效益,过分集中地 渲染社会的黑暗面,造成人们对于这个社会感到恐惧, 认为处处都有犯罪,人人都显得可疑,从而使人们对于 其他人的信任度下降,对整个社会也信心不足,更大范 围地加深了诚信危机的程度。[4] 三、隐性采访的操作过程 采访是记者的职业权利,并不意味着记者享有特殊 的“权力”。笔者认为,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手段的使用必 须是有条件和有分寸的。 (一)记者用隐藏的替代身份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 记者用隐藏的替代身份只能是一般公民依法可以充 当的角色,而不能是法律特别授权的、拥有某种特殊权 利的特殊身份。记者不能假扮政府公职人员开展隐性采 访。记者不能假扮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司法人员在工作 中会有一些特殊权利,如执法权、询问权等,他们的特 权是由法律所赋予的。新闻记者假扮身份擅用这些权利, 同样是一种违法行为。记者不能假扮违法犯罪者。假冒 违法者,最终会严重伤害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美誉度。 记者不能引诱别人违法或犯罪。 (二)记者使用隐性采访场合必须是公众场合和真 实客观环境 暗访必须遵循“三公原则”,即只有为了公共利益, 在公共场所,对公众人物才能够进行暗访。[5]同时必须 把握住:第一,记者的参与方式一定要客观,在身份上 一定要记住自己是个局外人。其次,是角色定位,绝对 不能把自己看成当事人。第三,参与的手段上,一定不 能给对方设套。不能秘密设置一个“陷阱”欺骗被采访 者进入后再采访,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判断,主 动假装去为其提供犯罪客体,这样的话倒有诱发犯罪的 嫌疑。 (三)隐性采访不能为了“报道效应”而损害公众 利益 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一样,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法律 的尊严和社会的正义。记者发现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可能 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侵害时,应挺身而出及时向有 关部门举报,而不能为了追求“报道效应”,放任自流。 (四)应尽量追求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统一 记者首先是人,是一个社会人,要遵循社会道德规 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当记者在采访中面对抢劫、杀人、 自杀或对国家公共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的事件时,必须 首先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奋不顾身去加以制止,甚 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履行一个记者的, 真实地记录事件的发生。记者在采访时要始终为每一个 采访对象着想,避免滥用他人隐私。尤其对未成年人等 弱势群体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 小结: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 明。”诗人顾城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比喻了隐性采访的工作 状态。记者在寻找光明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应当闪耀着 一颗明亮的火种,那就是对隐性采访的清醒认识。一定 要把握好“度”,三思而后行,切记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 范围内进行,同时,在工作中应将采访与人文关怀很好 地结合起来,在对那些不损害公众利益、不触犯法律的 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时,应考虑到新闻刊发后是否会给当 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采访中应给予一定的“关怀”, 尤其是对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普通公民;而对于一些社 会阴暗面则应给予客观、公正、有力地揭露和报道,真 正发挥新闻媒体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顾理平.隐性采访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郭镇之.守望社会——电视暗访的边界线[M].北京: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
本文档为【隐性采访_左边掌声右边尴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