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1-05-22 4页 doc 28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段素社 张学林 马芳菲 邢风琴 贾建国 赵艳 常瑞利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段素社 张学林 马芳菲 邢风琴 贾建国 赵艳 常瑞利 河北省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文章摘要: 胃运动功能障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人群中25%~50%曾出现胃运动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肿瘤、溃疡、糜烂等胃部器质性病变,综合检查也无胃外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常把胃运动功能障碍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属中...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段素社 张学林 马芳菲 邢风琴 贾建国 赵艳 常瑞利 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段素社 张学林 马芳菲 邢风琴 贾建国 赵艳 常瑞利 河北省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文章摘要: 胃运动功能障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人群中25%~50%曾出现胃运动功能障碍,其主要现为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肿瘤、溃疡、糜烂等胃部器质性病变,综合检查也无胃外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常把胃运动功能障碍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属中医“痞证”、“嘈杂”、“胃脘痛”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肝郁脾虚,胃失通降为其病机。近年笔者采用胃新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第一段] 文章主题:胃运动功能障碍 肝郁脾虚 胃失通降 文章内容: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3)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段素社,张学林,马芳菲,邢风琴,贾建国,赵艳,常瑞利(河北省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关键词]胃运动功能障碍;肝郁脾虚;胃失通降【中图分类号]57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8849(2006)23—3216—01胃运动功能障碍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人群中25%~50%曾出现胃运动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肿瘤,溃疡,糜烂等胃部器质性病变,综合检查也无胃外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常把胃运动功能障碍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属中医"痞证","嘈杂","胃脘痛"范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肝郁脾虚,胃失通降为其病机. 近年笔者采用胃新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08例胃动力障碍患者,均有腹胀,暖气,烧心,反酸,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查有胃窦部收缩蠕动波和振幅减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20~69岁.对照组53例,男37例,女6例;年龄2~66岁.2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饭前30服用胃新胶囊3~4粒/次,3次/;对照组饭前30服用吗丁啉10/次,3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观察临床变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做超1次,观察胃窦部的蠕动频率及幅度.2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蠕动力差50例,治疗后恢复正常41例,治愈率82%;对照组治疗前蠕动力差49例,治疗后恢复正常30例,治愈率61%.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2=5.26,&;0.01).治疗组治疗前蠕动&;3次/48例,治疗后≥3次/40例,治愈率83%;对照组治疗前蠕动&;3次/47例,治疗后≥3次/30例,治愈率64%.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3.84,&;0.05).3讨论胃运动功能障碍首先表现在脾虚,脾胃升降失调方面.脾主运化升清,而胃主受纳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全身,故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同时是人体气血阴阳升降的枢纽,故脾胃气机升降关系到整个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叶天士曾"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读医随笔》中亦云:"治疗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同时脾胃的升降功能亦影响肝胆的疏泄,黄坤载深明其理谓:"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旨载此言,诚窥《内经》,《金匮》之深奥矣.观当今之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粱厚味,损伤脾胃,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增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中虚气失旋运,脾清不升,胃浊不降,以致气不舒展,阻痹脘中,正如黄坤载所言"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陷则清气下郁,水谷得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可见脾虚,胃失和降是引起胃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胃肠运动障碍不仅与脾胃升降直接有关,与肝(胆)木的疏泄亦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分泌胆汁亦助消化.肝的疏泄功能是通过词节脾胃的升降来协调胃肠的运动,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故有"土得木则达"之说.肝气的升发不郁不亢,有利于条达脾胃,促进脾胃正常功能.当前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同事关系复杂,家庭矛盾,事业,学业不顺等,容易引起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伐脾土,进而形成肝脾不调,肝不和证,所谓"厥阴之气上千,阳明之气不降",亦如《血证论》所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临床所见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大多属脾虚之人,而后肝郁乘之,所谓土虚木乘,亦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明证,肝气郁而不升,横逆犯胃,则见脘胀连胁,嗳气频频;肝气升散无制犯胃,可见恶心,呕吐;肝胆郁久化热,肝胆火盛迫胃,则可见呕吐,反酸,甚至灼伤胃络,则发呕血;亦有奔豚之证,乃肝气冲气挟阳明之气上逆,证见腹痛,呕吐频繁,气还则止.脾气虚弱,清气下陷则见下利清谷,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酸,早饱,食欲不振等上述主症,与现代医学的胃肠动力障碍有很多类似之处,可见气机升降与胃肠动力确实关系密切,气机升降的异常,如肝郁脾虚,胃失和降,必然会引起胃肠运动的紊乱.综上所述,临床辨治胃运动功能障碍,必须抓住肝郁脾虚的本质,深领脾气升清必须得助于肝的疏泄生发之气才能升清有力,胃主降浊必须依赖于肝气疏泄才能降浊有功,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胃新胶囊中木香舒肝,甘草益气健脾为主药,配合莱菔子,草蔻和胃降逆,临床观察胃新胶囊能使胃动力障碍的患者重新建立新的运动机制,这不仅仅在症状方面通过了量化的分值更科学的反映了疗效的可靠性,而且超监测也客观反映了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该药具有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收稿日期]2006一5一2
/
本文档为【中医辨证治疗胃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