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2011-05-23 40页 pdf 538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029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课题组 课题组总负责人 杨 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总报告 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 执笔:张时飞、杨 团 成员:代海强、李力、潘屹、李振刚、王晶 子课题 1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人群)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代海强(执笔)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 GBC 中国执行委员会代表 成员:王晶 张楠 子课题 2: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杨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 课题组 课题组总负责人 杨 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总 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 执笔:张时飞、杨 团 成员:代海强、李力、潘屹、李振刚、王晶 子课题 1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人群)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代海强(执笔)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 GBC 中国执行委员会代 成员:王晶 张楠 子课题 2: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杨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成员:张时飞 李振刚(执笔) 子课题 3: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潘屹 英国牛津大学 博士 成员:张时飞 李力(执笔) 子课题 4: 河南上蔡县和沈丘县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 负责人:代海强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 GBC 中国执行委员会代表 成员: 潘屹 王晶(执笔) 目录 第一部分:总报告 ....................................................................................3 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 ——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 ..............................................4 第二部分:各地分报告 ..........................................................................37 中国艾滋病相关政策分析 ——MSM 人群防治政策分析与建议 ..............................................38 噩梦初醒的彝族山寨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艾滋病防治状况调查报告 ....................52 找准根源、全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流行、防治与救助状况调研报告 ........72 沉舟侧畔千帆过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河南省受艾滋病影响群体救助救治政策调查报告 ................83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 ............................................................................110 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111 艾滋病防控社区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116 艾滋病相关政策法规 ......................................................................116 艾滋病政策法规 ..............................................................................116 后记.........................................................................................................116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李力 本文中受艾滋病影响群体主要包括:HIV/AIDS 人群、其子女、其父母、其他主要受影 响亲属、其他密切接触人群。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 5 个层次: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本文依此需求次序,具体分析受艾滋病影响群体在生活保障、 基本医疗、住房就业、教育求学、反对歧视和心理慰藉 6 方面的需求,探讨具体存在哪些需 求,为什么存在,以及不同种类群体的需求侧重点有何不同。 一、HIV 感染者和 AIDS 患者 1、生活保障需求 艾滋病的发生与贫困有关,发病后更是导致贫困与疾病恶性循环,产生出大量“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的人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经济状况大多不好,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尤为 贫困。受疾病所累,大多数人反映与感染前相比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有些人连基本生活都 无法确保。 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艾滋病流行的 8省区及北京的 2所医院对 282名病人和感染者进行 访谈调查发现,62%以上的人认为艾滋病感染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造成艾滋病感染者 和患者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因感染失去了工作而失去主要经济来源(37.8%), 二是就医花费较大(37.5%)①。 2、基本医疗需求 艾滋病会使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上升,但昂贵的医疗费用往往阻碍了贫困的感染者和患 者接受医疗服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张晓菲等人②的研究显示,艾滋病感染者的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均高于一般人群, 平均每人年门诊费用也高于一般人群;患病后 11.48%的感染者由于经济困难、医疗费用高 和所患疾病无有效治疗措施等原因而未能就诊;254 名被调查对象中有 38 人过去一年中应 住院而未住院,其中 29 例为艾滋病感染者,占到 76.32%。 湖南有调查显示③,艾滋病感染者自费医疗的人数比例较高,日常医疗费用支出不少, 1/2 以上的人每月花费 100 元以上,另外,还有 43.3%的不去就医,53.3%的人认为当地医疗 机构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 ① 刘康迈,《患者的需求和压力》,科学大观园, 2004, (1) ② 张晓菲, 陶小润, 刘学真,等. 《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医疗费用的研究. 疾病 监测》, 2007, 22(1): 18-20 ③ 陈曦. 《HIV 感染者的社会需求调查》.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3, 9,(5):268-269 赵峻等人①的研究显示,面对艾滋病的冲击,中国医疗保险中用于艾滋病诊治的医疗资 源明显不足。定点医疗机构少,治疗药品少,制药能力也不足,专业医务人员不足,医保支 付范围又过于狭窄,这些都阻碍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满足其基本医疗需求。 3、住房就业需求 住房和就业直接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受疾病影响,感染者 在发病前和发病后都有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不能从事生产劳作,再加上周围环境 对他们的歧视和边缘化,使得他们更难找到合适工作,而更容易失去工作。 梁淑英等人②对河南省农村 1200 户HIV/AIDS家庭开展的调查揭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 者的失业和失学率都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由于该研究所涉对象大多为农民,在统计时只要拥 有土地就不算失业,因此得到的失业和失学率仅为 3.9%,但是仍为对照人群(0.54%)的 7 倍多。 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病人的健康状态得到改善,寿命明显延长,此时就业便会变得更 加重要,消除就业障碍、满足就业需求也就更为迫切。 4、教育/求学需求 尽管国家出台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受教育权,同时一 贯执行 9 年义务教育和“四面一关怀”政策,但是感染者和患者的求学仍然存在很多障碍, 其受教育权利常常得不到保障。 由于经济困难和健康状况差,感染者和患者常常失去受教育机会,再加上广泛存在的社 会排斥与歧视,使得他们很难在暴露身份之后被教育机构接纳,也很难融入到学校生活中。 5、反歧视需求 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是全球广泛存在的问题。目前艾滋病仍不可治愈,尽管加强了 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了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但是人们对其的恐惧仍 然普遍存在,进而导致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疏远、厌恶、隔离、排斥和敌视等歧视行为。 歧视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丧失住处、失去工作或学习机会、被拒绝就医和同桌共餐、 被孤立和隔离,甚至被亲人谴责和遗弃。 王艳军等人③通过访谈发现,对于歧视艾滋病患者只能被动接受,而长期遭遇社会歧视 之后,艾滋病患者心理产生的极度负面情绪占据上风,例如“绝望、自杀意念、退缩、逃避、 被动”等。其整体情绪低落,思维处于极度负面的自动化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阻碍着他们 主动寻求帮助,也阻碍着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自身价值。该项调查还显示,除物质需求 以外,艾滋病患者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消除社会歧视。 全国代表性调查①结果也显示,1/3 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认为自己的家人因自己的 病情而受到他人歧视;51.6%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认为周围的人在得知其感染后态度有变 化,感觉到明显压力。迫于社会压力,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表示绝对不会主动告诉他 人自己的感染情况或病情;与此同时,40.1%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 ① 赵峻, 袁玲. 《完善艾滋病人医疗保险政策的对策探讨》. 医学与哲学, 2006, 27(2): 44-46  ② 梁淑英, 郭金玲, 王宇明, 等. 《艾滋病对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社会影响的调查分析》. 医学与社会, 2007, 20, 9:3-6 页 ③ 王艳军, 董海原, 张跃, 等. 《社会歧视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困境及迫切需求》.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 7, 7:524-526 页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遇时有过报复想法,有 11%的人有了具体行动的打算。 6、心理慰藉需求 由于艾滋病的病死率高,又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给人们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给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和社会孤立,耻辱 感及担心疾病会传染给家人等问题的影响,使一些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 题,并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反应①。 7、不同年龄段感染者和患者的需求侧重点 按年龄可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划分为三类,每类 HIV/AIDS 人群的具体需求有所不 同,体现出自身的需求特点。 (1)儿童感染者和患者 主要需求包括:健康教育,筛检确认,母婴阻断,贫困救助,教育支持,消除歧视和心 理关怀。 儿童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其传播率远远高于可控制水平,仅少数为血制 品或输血感染。儿童艾滋病毒感染者多在农村,家境贫困,大多数患者没有条件得到合理的 治疗、救助和关怀。以云南为例,很多艾滋孤儿的父母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病,家中财产几乎 都耗在吸毒上,生活极度困难,再加上大多数在农村,根本无力顾及孩子们饮食、起居等方 面的生活,孩子基本生活缺乏保障,营养不良的情况比比皆是;此外,他们更容易漏种计划 免疫,生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和情感伤害的同时缺乏关心和安慰, 与正常儿童相比,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要低。 卫生之外的部门对艾滋病情况关注很少,认为艾滋病防治和孤儿救助不在自己责任范围 之内,更不可能看到艾滋病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影响。大多数人对于艾滋病孤儿可能面临的困 难认识不足,尤其是他们可能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无人提议消除社会歧视,个别提到要从 支持感染的父母开始,只有少数人提到心理安慰。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发病一般比成人快②,而儿童专用的抗病毒药物和医护人员在 中国都相当缺乏。 (2)青中年感染者和患者 主要需求包括: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教育求学、住房就业和反对歧视。 (3)老年感染者和患者 ① 刘玉荣. 《HIV 感染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0, 11(5):280-281. ② 汤建萍,杨于嘉. 《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 医学与哲学, 2004, 25 (9):59-60 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主要需求包括:健康教育、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和心理慰藉。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感染艾滋病的情况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女性感染和患病情况更加严 重。表 1 显示,50 岁以上的老年感染者中,女性感染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2003 年, 中国报告 234 感染者中 50 岁以上的感染者占 10.6%。全部感染者的性别比为 179,而 50 岁 以上的性别比为 108;艾滋病患者性别比的总体水平为 115,50 岁以上组为 96①。数据提示 老年妇女感染者获得的医疗和照顾水平可能低于男性老人和平均水平。 老年感染者和患者更需要依靠社会提供生活保障。在中国,他们多是因贫困卖血感染, 收入少,经济能力低下,感染后普遍面临被孤立、抛弃和边缘化的处境,老年妇女更是如此。 在基本医疗上,老年人感染者和患者首先需要艾滋病预防知识和帮助,尤其是老年妇女。 因为她们在性安全方面处于劣势,在照料中面临感染风险,更容易被诊断延误,与其他年龄 人群相比更缺乏信息。其次,需要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治疗和护理。 在心理疏导和精神慰籍上,老年感染者和患者由于死亡的威胁而普遍感到恐惧,他们希 望活下去,但因为没有钱而缺乏药物和必须的治疗,不知道怎么办,感到茫然、无奈和绝望。 由于担心自己去死后孩子的教育、成年子女的婚姻、配偶的生存、父母的养老等问题,而形 成长期精神压力;来自周围人的歧视也会产生巨大心理压抑,使老年感染者和患者不敢透露 自己的健康状况②。 二、感染者和患者的子女 这部分人群包括父母一方或双方感染艾滋病的儿童,以及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 儿童。由于前文已经讨论过儿童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各方面需求,这里着重讨论未感染儿 童。 在艾滋病流行地区,越来越多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有调查显示, 在那些地区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数不断上升[③ ,④]。当患艾滋病的父母去世后,家庭主要经济 来源消失,孩子们的基本生存都将难以保障。 在艾滋病家庭中,迫于贫困或者为了增加家里的劳力以分担成人的负荷,许多小孩受教 育的机会被剥夺,或者初入学年龄明显推后⑤。还有报道,一些年仅 10 岁的小孩不得不去 当童工,以供养生病的父母⑥。这些孩子尤其是女孩,被过早地推向社会,对于他们接受教 育和未来成长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⑦。 此外,反歧视、精神安慰和心理关爱,也是感染者和患者子女的重要需求。由于得不到 父母持续的关爱和一对一的感情抚慰,父母患病和死亡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再加上外 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属的歧视,孩子们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疏离感及反社会情绪,滋生出 自卑、逃避、自暴自弃、仇恨、报复等负面心理状态,在增加感染艾滋病机率的同时增添社 会不安定隐患。 ① 徐勤, 伍小兰. 《关注艾滋病对老年妇女的影响》, 妇女研究论丛. 2005, 69 ② 徐勤, 吕繁, 原野, 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 人口研究, 2005, 29 (3):70-77 ③ Nalugoda F. Health Transit Rev, 1997, 7(Supp 12): 393-419 ④ Urassa M. Health Transit Rev, 1997, 7(Supp 12): 141-153 ⑤ Pitayanon 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HIV/AIDS Mortality on Household in Thailand, http://www.iaen.org ⑥ World Bank. Confronting AIDS: Public Priorities in a Global Epidem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2 ⑦ 杨红梅. 《艾滋病流行对家庭的社会经济影响》. 外国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1, 18 (2):53-58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三、感染者和患者的父母 艾滋病的流行使得以交换和互惠为支配标准的传统代际关系受到严峻挑战。一个成年子 女感染艾滋病后,从感染到发病以致死亡,可从不同途径影响其父母的生活,给父母带来经 济、健康、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负向影响。 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父母来说,经济贫困是首要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否同 住,父母一般都负担了患病子女的部分甚至全部生活、医疗和护理费用。这一负担是持续性 的,远远超出许多父母的承受能力①。一方面,子女患病意味着家庭经济人口减少,而消费 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父母为照顾子女不得不缩短工作时间,甚至停止工作,这样一来家庭 收入就会更为拮据。更糟糕的是,中国农村缺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也很不完善,父母的养 老和就医难以得到社会的帮助,只能依靠家庭,尤其是子女。子女的健康和生存状态直接影 响到他们的生活保障程度。由于艾滋病的影响,成年子女不再是老年父母的保障和依靠,等 到中年一代去世,老人们将直接面临经济困境,失去晚年保障。 其次,受子女艾滋病影响,父母的贫困还表现为生活条件窘迫:简陋的住房、营养不良 和缺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对某些特别贫困的老年父母来说,子女得病意味着忍饥挨饿、缺 医少药,牺牲自己的福利,压低自身需求,尽量满足生病孩子的需求。受限于医疗和交通费 用,老年父母很难为自己购买卫生服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为在经济上持续支持艾滋病子女,帮助抚养孙子女,很多父母花光了多年积蓄甚至变卖 房产,有些过了退休年龄但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维持全家生计。问题是由于年纪过大、技 能有限,他们通常很难找到工作,即使能找到也多是临时性工作,收入不高,工作环境艰苦。 子女感染艾滋病,不仅会给老年父母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同时还陷他们于外界的歧视之 中。父母眼睁睁看到自己日夜护理的孩子撒手人寰,而又无能为力时,遭受的心理创伤难以 平复,与此同时社会对他们保持歧视和隔离态度,老年父母无处倾诉自己的痛苦,只能深深 埋在心底,倍感精神压抑。在中国有调查中,被访者反映“有困难,我们不向任何人说,放 在肚子里”,“怕别人知道,不和自己来往,精神上受不了”16。 由此可知,感染者和患者的父母在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就业、反歧视和精神慰藉 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需求,这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只依靠家庭和亲属关系,而必须通过政 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得以满足。 四、其他主要受影响亲属 亲属是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重要的社会支持者,他们在照顾感染者和患者的过程中负担 很重,在加上社会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歧视,使亲属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感染者/ 患者的亲属关系越密切,所受影响越大。有研究显示,对配偶的影响明显大于父母、兄弟姐 妹及旁系亲属②。 病人家属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不足,健康教育需求十分迫切。李正莲等人的研究发现③, ① 徐勤, 吕繁, 伍小兰.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浙江学刊, 2006, (2):202-208 ② 袁双凤, 赵鲜丽, 马海秀. 《AIDS 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分析与研究》.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5): 385 ③ 李正莲, 章晓云. 《对农村艾滋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学去的调查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11), 1009-1011 页  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病人家属对家庭内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途径、休息与饮食、意外暴露后的处理及常见症状护理 的健康教育需求均超过 50%。此外,还有督导服药相关知识、心理支持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需求。 1、配偶 感染者和患者的配偶承受的压力尤其巨大,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然表现出极大耐力, 照顾好病人,积极寻求疾病防治知识,希望他们能够治愈。他们的主要需求为反歧视,健康 教育和住房就业。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家庭内传播,鼓励感染者和患者的配偶主动进行艾滋 病抗体检测,对防治艾滋病有重要意义。 2、向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子女、父母提供帮助的亲属: 主要需求为反歧视、健康教育、防止家庭内传播。对于抚养艾滋病致孤儿童或其老年父 母的亲属,还存在经济援助需求。 3、未提供直接帮助但受歧视影响的亲属: 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亲属也存有歧视,因为在农村,人们仍然倾向于把家庭视 为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全体成员都会因 此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名誉上受到影响①。 五、与感染者和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感染者和患者所在社区的 居民、感染者和患者工作地点的密切接触人群、为感染者和患者发生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和 社会工作者等。目前,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从现有文献来看,各类人群的需求集中 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歧视,二是防感染。 1、感染者和患者所在社区的居民 艾滋病相关的羞辱和歧视常会波及到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家庭、邻居、朋友甚至整个 社区,这种“二级”歧视又会加剧艾滋病人群同社会的隔离②。 因而,对于感染者和患者所在社区的居民,反歧视需求一方面是指减少或消除来自社区 之外的一般人群对该社区居民的歧视,另一方面是指减少或消除社区内一般居民对艾滋病感 染者和患者的排斥与歧视。 2、感染者和患者工作地点的密切接触人群 主要需求为反歧视、健康教育、预防传播。 3、为感染者和患者发生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等 这部分人群的防止知识水平较高,对感染着和患者的歧视相对要少,但是由于所从事职 业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着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医疗处理需求。 综上所述,本文从人群和需求两个维度出发,构建贯穿全篇的逻辑分析框架,总结归纳 成下表: ① 张秋霞. 《对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的社会态度研究》. 市场与人口分析(增刊), 2005 ② 丁贤彬, 韩孟杰. 《HIV 感染者和 AIDS 病人的生存现状及需求》.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6):930-933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生活保 障需求 基本医 疗需求 住房就 业需求 教育/求 学需求 反歧视 需求 心理疏 导需求 HIV/AIDS 人群 √ √ √ √ √ √ 其子女 √ √ √ √ √ √ 其父母 √ √ √ √ √ 其他主要受影响亲属 √ √ √ 其他密切接触人群 √ √ 本文揭示了中国农村受艾滋病影响的群体有哪些,他们的主要需求是什么需求产生的原 因,已有研究和证据是否支持上述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侧重点有何不同。 本文的最大不足在于未能得知各类需求的数量到底有多少,以及估算需求大小的方法, 这也是目前所有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尽管有些研究涉及到需求量评估,但大多局限在某一 县(市)或地区,反映某类人群的某种需求,比如某地感染者和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而且,这类需求分析缺少统一的评估口径和统计方法,数据和资料也不完善,难于进行整合。 目前在较大范围里,系统评估所有受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的研究尚属空白。究其原因,一 方面中国地域广阔,而受艾滋病影响群体类别多、涉及面广,调查起来难度很大;另一方面, 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现有社会政策、政府重视程度、主要感染人群、传播途径等具 体情况大不相同,也很难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统计方法。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已经开发出一套艾滋病资源需求模型(Resource Needs Model),用 于估算艾滋病预防、治疗、孤儿支持和政策支持所需费用,目前正在中国以省份为单位推广。 但是,考虑到模型的适用性及推广本身的时滞问题,还没有相关研究或结果见诸报道,由模 型估测引起的资源动员,以致社会政策的变动也未能见到。 此外,本篇综述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农村受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至于针对这些需求制 定了哪些相关社会政策,以及这些政策能在何种程度上满足需求,本文没有涉及,有待与其 他研究综述相互衔接。 六、参考文献 1、刘康迈. 《患者的需求和压力》. 科学大观园, 2004, (1) 2、张晓菲, 陶小润, 刘学真,等. 《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卫生服务需求、利用 及医疗费用的研究》. 疾病监测, 2007, 22(1): 18-20 3、陈曦. HIV 感染者的社会需求调查.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3, 9,(5):268-269 4、赵峻, 袁玲. 完善艾滋病人医疗保险政策的对策探讨. 医学与哲学, 2006, 27(2): 44-46 5、梁淑英, 郭金玲, 王宇明, 等. 艾滋病对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社会影响的调查分析. 医学与社会, 2007, 20, (9):3-6 6、王艳军, 董海原, 张跃, 等. 社会歧视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困境及迫切需求. 中国 艾滋病影响群体的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药物与临床, 2007, 7, (7):524-526 7、刘玉荣 . HIV 感染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 2000, 11(5):280-281. 8、汤建萍, 杨于嘉. 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 医学与哲学, 2004, 25 (9):59-60 9、徐勤, 伍小兰. 关注艾滋病对老年妇女的影响, 妇女研究论丛. 2005, 69 10、徐勤, 吕繁, 原野, 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 人口研究, 2005, 29 (3):70-77 11、Nalugoda F. Health Transit Rev, 1997, 7(Supp 12): 393-419 12、Urassa M. Health Transit Rev, 1997, 7(Supp 12): 141-153 13、Pitayanon 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HIV/AIDS Mortality on Household in Thailand, http://www.iaen.org 14、World Bank. Confronting AIDS: Public Priorities in a Global Epidem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2 15、杨红梅. 艾滋病流行对家庭的社会经济影响. 外国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1, 18 (2):53-58 16、徐勤, 吕繁, 伍小兰.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浙江学刊, 2006, (2):202-208 17、李正莲, 章晓云. 对农村艾滋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学去的调查分析. 中华护理杂 志, 2006,41(11), 1009-1011 18、张秋霞. 对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的社会态度研究. 市场与人口分析(增刊), 2005 19、丁贤彬, 韩孟杰. HIV 感染者和 AIDS 病人的生存现状及需求.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6):930-933 20、汤建萍, 杨于嘉. 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 医学与哲学, 2004,25(9) 21、许文青, 何景琳, 李国强, 季成叶, 李慧, 朱立波. 我国部分地区领导对艾滋病 孤儿问题认识的定性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7) 22、张慧. 云南省艾滋病孤儿救助问题的探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 2006, 26 23、钱跃升, 毕振强, 吕新辉. 中国艾滋孤儿救助策略.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10) 24、王玲, 梅振华, 安红波, 等. 低流行区 HIV/AIDS 生存及心理状况调查. 职业与 健康, 2007, 23 (16):1419-1421 25、袁双凤, 赵鲜丽, 马海秀. AIDS 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分析与研究. 中国艾滋病 性病, 2005, 11(5): 385 26、余焱明, 程玲. 艾滋病患者的困境需求与社会支持.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17 (5):20-21 27、方鹏骞, 吴晓艳. 城乡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需求评价. 中国艾滋 病性病, 2004, 10(4):445-451 28、计国平, LiLi, Stephanie Sun, 等. 农村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家庭需求的定性研 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7, 2(2):22-24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29、陆一琼, 杨生勇. 艾滋病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构建——基于湖北省随 州、襄樊两市问卷调查. 青年研究, 2006, (10):13-18 30、许文青, 王云生, 李起炎, 等. 艾滋病致孤儿童学习现状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8):679-680 31、玉洁, 许文青, 胡俊峰. 受 HIV/AIDS 影响儿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艾 滋病性病, 2007, 13(1):91-92 32、安宁. 探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工作. 中国社会福利, 2005,10:9-11 33、魏南方, 许文青. 乡村医生对艾滋病致孤儿童问题的认识与支持现状调查. 中国 健康教育, 2006, 22(5):379-380 34、金芳, 白立石, 李红霞, 等. HIV/AIDS 家庭社会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9):1038-1039 35、覃碧云, 陈曦, 阚志明, 等. HIV 感染者/病人心理状态与需求调查. 实用预防医 学, 2006, 13(2):291-292 36、苏普玉, 陶芳标, 孙莹, 等.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青少年心理健 康状况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6):562-566 艾滋病防控社区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艾滋病防控社区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王 晶 自 1985 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的艾滋病防治策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过程。据目前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看法,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1985~1988 年为传入期,1989~1993 年为散播期,1994 年至今为高速增长期。由于政 策出台具有的滞后特点,本报告依据葛延峰(2006 年)的思路把 1985 年以来的政策制定情 况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与分析:(1)1985 年到 1993 年;(2)1994 年到 2003 年;(3)2004 年至今。 第一阶段:御艾滋病于国门之外(1985-1993) 在 1985 年之前,我国尚未报告 HIV 感染者和病人,仍是一片净土。依据对传染病防治 的传统经验,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这里既有主动预防的传统防治思想,也有 出于当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流行特点认识的局限性。在这一阶段,因艾滋病感染人数较少, 所产生的其他经济和社会后果也不明显,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还都只是把艾滋病 视为一种特定的疾病,因此,有关防控政策制订以及防控工作主要依靠卫生部门承担。 第二阶段:积极预防监测阶段(1994-2003) 从 1994 年开始,艾滋病在中国进入高速传播期,开始从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扩散①。 到 1994 年底,在 22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人数不断增多② 在这期间,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对待有关问题,开始由被动应对转向将艾 滋病问题与国家发展问题结合在一起,对艾滋病的防控逐步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在这一时期, 由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日益复杂化,因此对防控机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对艾滋病的防 治任务不再局限于由卫生部门承担,很多相关政府部门都被明确要求承担相关防控责任。 第三阶段:全面综合治理阶段(2003 至今) 2004 年以来,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待艾滋病的认识和态度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空前高 度。“艾滋病将严重危机中国的社会经济,甚至危机民族存亡”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同时,“艾滋病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医学问题”的认识也被社会普遍接受。 基于认识的进一步转变,有关政策也不断完善和调整③。这一时期内,我国艾滋病防治工 作突出体现了一下四个特点:第一,国务院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面强化了政府 领导和综合协调。第二,对艾滋病的防控开始走向法治轨道。2006 年 3 月,国家《艾滋病 防治条例》出台,地方性艾滋病防治条例也陆续出台,这使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 展。第三,各种具体防控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自愿咨询检测(VCT) 以及对于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怀政策、监测检测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迅速强化。第四, 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艾滋病防治的投入。2004 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艾滋病防治经费 ① 关于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生部文件(88)卫防字第 79 号) ②《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卫生部文件,1995 年 9 月 26 日 ③ 出台的政策法规参考附录 1 相关部分。  投入,安排的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达到了 8.1 亿元[15], 2005 年为 8 亿元[8]。 从以上的政策发展路径来看,我国的艾滋病政策已经从最初的排斥政策上升到“最高 政治定位”(危机民族存亡的程度)。针对这种政策路径的发展过程,学界专家进行了不同 的解读: 学界对中国艾滋病政策发展的解读: 潘绥铭认为,艾滋病政策在中国经历了两次被政治化。第一次是艾滋病出现的前期是被 “阶级斗争化”(对应于国际政治中的“冷战末期”);第二次则是 2004 年“最高政治定位” 的最终确立,是被“生死存亡化”(对应于“全球化”的兴盛)。国内外的这两次被政治化的 密切相关性体现出国内政治变迁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艾滋病临近的第三次被政治 化,即对主流建构定格的再思考。虽然中国已经把艾滋病定格于“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政治高度,但是以社会公平与人权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构建力量在中 国并未成为主流。特别重要的是,艾滋病的“切身关联者”(感染者及其生活圈)在迄今为 止的艾滋病问题的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微乎其微。这意味着建构“艾滋病问题”与 推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合力作用圈”在实际生活中是残缺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虽然 从力量强度上中央政府仍然是“艾滋病问题”的主要建构者、资源提供者与政策推行者;但 是从结构上它已经不再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是处于一个近似环状的多元联结之中。因此在 未来的运行机制中,虽然“国家意志”依旧强大,但是要操作之,就不得不与“社会”、 “舆 论”与“切身关联者”这三种力量建构某种联结,以便形成一个“合力作用圈”。 张北川将我国的艾滋病防御政策与国外成功的经验进行对比,提出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 明显存在着空间不足的问题。所谓制度空间,即政府有效组织自身和社会资源以应对危 机问题的意愿、能力,手段以及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突破上可允许的试错和尝试空间。制 度空间不足,就表现为意愿不强,能力不足,手段不够及可试错和尝试的回旋余地狭窄。到 目前为止,我们的政策所体现出来的思路还是高“压”,即指望通过强势权力介入或主流话 语的霸权地位“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是,现代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社会特征:公共空间 与私人空间的分离、角色的多元化与差异性、工作与私人生活的分离、相对主义和社会的多 元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组织为日益增加的多元化的公众提供服务,这使得建立在官僚理 性基础上的政府尽管在努力提供规范化的服务与产品,但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之间的关 系却越来越疏远了。政府越来越发现自己与其服务对象(指公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持续不 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必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将自己视作开放的体系。应该重新审 视那种认为同等对待就是公平对待的假说,不应因为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所需的数目可观的时 间、精力和财力,超出了公民的承受能力或超过了预期确定可得的利益,就剥夺公民参与公 共事务决策的能力。 李楯通过对我国艾滋病政策和法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最后提出了六个层面的问题:第 一,我国现行艾滋病法律内部存在矛盾,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这些矛盾的法律规定分 别依据与矛盾着的法律理念和原则,即矛盾着的中国在社会转型之间的理念、原则和中国在 社会转型过程中接受了的在今天作为人类共同准则的法律的理念和原则。第二,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防控社区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领域中隐私权和自主选择,即公领域与私领域之分的问题。中国正处于转型之中,关于艾滋 病防治中的检测和治疗应该是公领域还是私领域的范围,至今仍是一个问题。第三,平等与 多元一体格局的问题,市场经济改革后,出现了利益、主张、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同的群体, 因此,如何对平等进行重新界定是一个新的问题;第四,公共领域的问题,在艾滋病防治相 关领域,公众的参与和公众作为志愿者的活动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中国法律为公众参与 所能提供的制度性条件却是欠缺的;第五,社会法及健康权与社会保障的问题。中国确立的 “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最高体质和心理健康的保障”的健康权概念和逐步设立普遍适用于全 体国民的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艾滋病防治应该是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中国 的法律和政策中都很少提及。第六,社会的主流和边缘问题,以及关于不良行为的问题。对 于社会中的边缘人群,法律的目的只是使在处于边缘的人希望改变状况进入主流时,为他们 提供制度上的条件。但是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相关人群,我国的法律作用是有限的。 夏国美认为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从理念上跨越了三个阶段:从对抗关系走向协作关 系;从道德至上走向多元理性;从“以病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需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而“鸡尾酒”疗法的出现更是催生了艾滋病患者与病 毒搏斗的期待。在艾滋病疫情的高发区,随着艾滋病人的陆续死亡,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 现象—— 艾滋遗孤。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生活的阳光和读的权利则 成为艾滋病家庭和这些孩子的又一种期盼,社会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回应这种社会需求,2006 年3月1日,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农村艾 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向感染艾滋病病毒 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这正是艾滋病防治“以人为中 心”理念的体现。 综合以上专家对中国艾滋病政策的思考,不难发现一个共识:艾滋病问题在中国已经成 为一个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如何破解这一艰巨的社会难题已经不仅仅是政 府单方力量所能解决的,必须把全体公民,特别是艾滋病“切身关联者”联合起来,赋予每 个社会群体以公平的权力,促使其形成一种社会的合力,只有这样,我国的艾滋病问题才有 可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以社区为基础防控艾滋病理念的提出: 从上述的政策解读中,我们实际上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政府“单中心”解决 “艾滋病问题”的思路在我国20余年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中是失灵的;第二,政府部门、社区 组织、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小组、国际捐助机构、私人企业和媒介之间的合作对于拓宽 管理疾病流行的方法和制定成功的策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们会共同创造了更有效、更统 一的地区和国家级策略。① 因此,本报告下面将着力探讨“以社区支持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控体系在我国推行的可 行性。同时本报告将依据国内外社区防治艾滋病的实践,试图构建出一套适合中国艾滋病防 治的模式。 ① 联合国艾滋病规埘署驻华办事处携手合作,共同预防艾滋病健康促进的成功经验一国际案例分析 [DB/OL] http;//www.UNCHINA.org/unaids/bestp10.html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一、社区防治艾滋病的理论基础 1.社区概念的界定 本报告强调艾滋病防治应以“社区”为基础,首先必须明确社区到底是什么概念: 社区的概念进入学科领域,应该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发表《共同体与社 会》(Gemeinschafl und Gesellschaf1)书算起。德文Gemeinschaft一词可译作“共同体”,表示 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滕尼斯所提出的“共同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类型, 它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 进入21世纪,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普及,这一系列变化对原有的 社区内涵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区研究 有着不同的实践,因此学者们对于社区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对于究竟何 为社区,也就颇多歧见。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功能的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 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域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 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当社区被界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之后,社区的内涵已 经与滕尼斯所提出的作为亲密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的Gemeinschaft概念有了很大的偏离。 在我国,目前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研究更多的是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所 以,社区建设的实践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各界人士对社区概念的界定。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 “法定社区”作为操作单位。在当前的语境中,确定社区实体首选的标准是地域界限明显, 至于成员归属感的强弱则是次要的。换言之,地域的基础是预先规定的,而社会心理的基础 是要靠以后培育的。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 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城市的基层社区建设之所 以比农村的来得突出和迫切,一方面固然与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有关,另外的原因可能是 单位制淡化后需要由社区担当原先由前者承担的社会功能,而这恰恰需要促成一种由地理性 的小区向有足够的互动和认同感的社区的过渡。 本报告研究社区,在概念上与我国社会学语境下的社区概念一致,即以地域基础上“法 定社区”为研究对象。在农村即指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即指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 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 2.社区支持理论 “社区支持”理论实际上缘于“社会支持”理论,或者说它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 以地域理念上的“社区”为媒介来实现“社会支持”的最终目的。 社会支持是指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救助和服务。这种救助既包括生活上的帮 助,也包括心理的调适和精神的鼓励,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关怀与帮助,也是一种社会交 换。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提出来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精神病学文献中引用了社会 支持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 究。关于社会支持与健康、寿命的关系的最初研究是伯克于 1979 年进行的 9 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发现:遭遇重大危情时亲情和友情和社会指导非常重要,地域内的人际氛围和内聚力是 艾滋病防控社区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居民精神健康的重要支撑。社会支持系统对不安、忧郁、孤独感、无力感和工作紧张感及各 种精神疾病、慢性疾病等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重病患者或严重精神忧郁的患 者,社会支持系统本身就是治疗手段。 近年来,研究者把重点放在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以及社会网络怎样为个人提供社会支持 方面,许多研究者发现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索茨(Thoits) 为社会支持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 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社会情感帮助、实际帮助和信息帮助。”荷兰社会学家范德普尔 1987 年研究指出,除了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以外,社会支持还包括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的 参与,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支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世界里的每个个体 都可能是社会支持的客体。广义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如提供金钱、实物等有形帮助; 行为支持,如分担劳动等;亲密的互动,如倾听,表示尊重、关怀、理解等;指导,如提供 建议、信息或指导;反馈,对他人的行动、思想和感受给予反馈;正面的社会互动,即为了 娱乐和放松而参与社会互动等六种形式。 基于“社会支持”的理论,艾滋病的社区支持理论的具体含义为:以“社区”为单位, 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服务,其内容既包括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基本的物质帮 助、经济帮助和医疗服务等,还包括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鼓励艾滋病患 者重返社会的信心。 社区支持在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评估危险行为、倡导政策改变、减少艾滋病的负面社 会影响、提倡正确的行为以及提供家庭和社区的关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考虑到 “以人为本”的防治理念,社区支持不仅能有效解决艾滋病患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艾 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艾滋孤儿造成的社会压力,同时能降低医疗成本,缓解政府的财 政压力,还能够动员社会力量,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因此,社区支持充分体现了社区的参与 功能、互助功能、控制功能和整合功能。 二、国内外社区支持的实践 在与艾滋病抗争的过程,人们已经逐渐认同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 与,对艾滋病的防治应该从过去的“集中管理”的治理模式转向“社会参与”、“社会干预” 和“社会支持”的治理模式,这样社区就变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主要阵地,在过去的二十 多年中,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社会支持的网络,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广泛的社区支持服务。 下面我们将就国外比较成功的社区支持模式进行归纳,以期对我国的社区支持模式提供一个 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我国已经进行社区支持尝试的地区进行梳理,以期发现我国在社区支 持方面的特点和不足。 (一)、国外社区支持的实践 1、澳大利亚社区支持模式 澳大利亚为控制艾滋病所做的工作被国际社会视为成功的典范。澳大利亚将艾滋病患者 的社会支持纳入社区工作范围,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各种支持活动。社区支 持网络用各种形式推介社区服务,并招募志愿工作者为患者服务。志愿工作者在为患者提供 服务前接受专门机构的培训,以具备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技术、技能。政府为社区派遣专业工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 作者,帮助志愿工作者开展工作。澳大利亚重视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支持方面的作用。专 业社会工作者在病人、健康专家、政府和
/
本文档为【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