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

2011-05-24 1页 pdf 118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4047

暂无简介

举报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 王乐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 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健康 周刊 中国医药报社健康周刊部主编HTTP://W W W .CNPHARM .COM 第 版B 1 2005年 10 月 10 日 星期一 第 38 期 总第341期 本版主持人:王乐 本刊美编:耿彪 电话62213355-2560 电子信箱zhangjg@ cnpharm .com 104岁的高罗氏 最爱上山采药 姚洪双 摄(详见B4版) 给精神健康以更多关注 编者按:今天是 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 生日,今年的主题是: 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该主题强调精神健康 ...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
王乐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 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健康 周刊 中国医药报社健康周刊部主编HTTP://W W W .CNPHARM .COM 第 版B 1 2005年 10 月 10 日 星期一 第 38 期 总第341期 本版主持人:王乐 本刊美编:耿彪 电话62213355-2560 电子信箱zhangjg@ cnpharm .com 104岁的高罗氏 最爱上山采药 姚洪双 摄(详见B4版) 给精神健康以更多关注 编者按:今天是 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 生日,今年的主题是: 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该主题强调精神健康 与身体健康的协调统 一,强调生命健康全 面与完整的概念。不 久前,记者采访了几 位精神疾病、心理疾 病患者及精神、心理 专家,他们都一致表 示:精神及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有了心理问题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发现、及早治 疗。如果人人都能高度重视自己及家人的心 理健康,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人将会越来 越少。 本报记者 金亮 社会发展,竞争加剧, 人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不 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精神卫 生问题也日益增多。精神健 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极 其重要的话题,越来越多的 人认识到,精神健康与身体 健康同等重要,只有二者的 统一协调,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 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在我国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它在 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 。由于大多 数的精神障碍至今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缺乏有针对性的 防治手段,一旦患病,治愈率低、病残率高。部分患者还可 能因病出现难以预料的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等行为,不 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对社会也具有潜在 的危害性。因此,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 生问题,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 然而,作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之一,精神病人的合法 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充分保 障。一旦得病,往往难以得到社 会、家庭和工作单位的同情和帮 助,又常遭嘲笑、戏弄或歧视,甚 至遭受失业、失学或被遗弃的不 幸。同时,精神疾病的预防、诊 断、治疗、康复以及管理等方面, 均具有不同于其他医疗服务形 式的特殊性,如患者入院诊治多是通过强制方式,疾病治疗可 能使用一些非常特殊的等。这些特点使精神卫生工作面临 高风险,而且涉及大量其他公共卫生事业中所没有的法律问 题,这些就需要通过专门立法来加以解决。 遗憾的是,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精神卫生法。作 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更加开放的中 国,关注国民精神健康,加快精神卫生立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和迫切。更重要的是,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进程,动员全社会重视 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和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最大限度 地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安全,把歧视行为和不 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的最有效的途径。 令人欣喜的是,卫生部早在1985年就开始起草的精神卫生 法,其草案终于在今年起草完成,有望于2006年提请全国人大 常委会审议通过。在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中,颁布实施精神卫生法,不仅能够保障精神病人及精神卫生 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能够更好地展示我国在人权保护方 面的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 的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建国摄影报道 9月28日,由“心系好 儿童”活动组委会主办,太阳石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争当 健康好娃娃”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在京启动。 “心系好儿童”活动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国家人口和 生育委员会宣传教育司等单位共同发起,该活动将在北 京、沈阳、昆明、青岛等10个城市同时开展。活动将通过免费 发放《好娃娃家庭小药箱》知识手册、开办家长课堂等形式, 传播儿童用药、儿童常见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新知 识、新理念。启动仪式上,活动组委会向北京市30家重点幼儿 园代表以及儿童家长代表们赠送了《心系好儿童》 宣传册、 《好娃娃家庭 小药箱》 知识 手册 、“好 娃 娃” 幼儿园药 箱及药品。 图为在北 京市东城区东 棉花幼儿园举 行的 “争当健 康好娃娃”活 动的首次家长 课堂。 本报讯 记者金亮报道 为庆祝第十四个“世界精神 卫生日”,为人们解答各种心理上的困惑,更好地为市民的 心身健康服务,北京安定医院于10月10日开通了心理热线 咨询电话:16880120、1608086。“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安 定医院还组织了咨询、展览、联欢等一系列活动,宣传心理 健康的重要性。 北京安定医院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争当健康好娃娃”活动启动 有问题先找心理医生 很多精神病患者最初并没有很严重的 精神疾病,只是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心理问 题没有办法解决。如果当初他们能及时找 到心理医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就 不会成为精神病患者。 李XX 女 57岁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记者在安定医院见到她的时候,她正 在康复大厅的椅子上坐着。她告诉记者,自 己是20年的老病号了。20年前,同事说她偷 东西,爱人又有了外遇,要和她离婚,内向 的她不知该怎样排解这些烦恼,也不善于 跟别人沟通,只会自己忍着,终于有一天忍 不住了,结果发了病。 20年来,每次发病她都住在安定医院, 她觉得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医生护士 们心强,医德好。最重要的是,这里没 有人歧视她。而她在出院以后上班的时候, 同事们都躲着她。现在,她已经退休了,孩 子们工作忙不能照顾她,她一个人生活孩 子们又不放心,加上担心出去后受歧视,因 此她已经6年没有出院了。 李××告诉记者,安定医院非常重视患 者的心理治疗,每周给患者上两次心理课, 平时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找心理医生。 现在,除了药物治疗,她养成了情绪不好就 找心理医生的习惯。心理医生帮她分析问 题,引导她走出误区,每次谈完,她都会觉 得心里舒服多了。她说,如果20年前有心理 医生帮助她,她就不会想不开,而是会想办 法去解决问题,那样,自己也许就不会发 病。 李××说,其实每个人都有想不开的 事,适应不了的生活、工作问题等,这时就 应该找心理医生聊一聊,解开心里的疙瘩。 樊X 男 26岁 精神分裂症患者 樊×的脸圆圆的,他笑眯眯地坐在康 复大厅里。他告诉记者,15岁他犯病住进精 神病院,至今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 他记得很清楚,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的那天是1995年1月27日,天下着雪。当医 生让他入院治疗后,他的感觉是“我可算找 到一个家了”。 樊×上的时候总是被同学欺负, 打架是家常便饭。他不爱学习,从小学到初 中,他只有一门音乐课是全优,别的都很 差。 升入高中后,他变得越来越“怪”,常常 自己发呆,想到好笑的事就笑,大家都笑的 时候他却不笑,还觉得别人是在笑自己。就 这样,他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最终被安定医 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003年,他谈了一个女朋友,但女孩的 父母不同意。一年后,两人分手。他的心情 越来越糟,再加上自己把药停了,今年7月 19日,病情再次复发。 说起以前的经历,樊×一直皱着眉头, 但说起未来,他又恢复了笑眯眯的样子。他 告诉记者,他现在特别关注心理问题,有时 间就去找心理医生聊天。他希望自己出院 后能学会控制自己,不要乱发脾气。樊× 说,心理健康对人实在太重要了。他就是平 衡能力太差,心理状态不稳定,遇事喜欢胡 思乱想,钻牛角尖,所以才患了这个病。如 果当初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平衡,就不会像 现在这样了。 抑郁并非不治之症 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 是最高的。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抑 郁症的发病率为4%。很多人错误地认为, 抑郁症是不能预防,甚至是无法治愈的。其 实,只要正确对待抑郁症,积极与医生配 合,平衡自己的心理,是完全能够康复的。 北京回龙观医院陈彦方教授说,中华 民族是一个善于忍耐的民族,因此很多人 对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事实上,没有人敢说 自己一辈子不抑郁,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 时候,只是人们对待抑郁的方式不同而已。 大部分人出现抑郁后能够自行解脱,小部 分人由于不能自我调节,会患上抑郁症,轻 度的需要心理医生帮助,重度患者则需要 看精神科医生。 陈教授介绍,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一 种,病人会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症状——— 情绪高涨时,自我感觉良好,爱管闲事,爱 打抱不平,觉得自己脑子转得很快,思维敏 捷;情绪低落时,又觉得自己反应迟钝,对 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前途渺茫,生活没有 意思。陈教授说,抑郁症多发于16~30岁, 女性居多。有的人有确定的发病原因,如季 节变换、月经期、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等,有 些人则没有明确的原因。 据统计,综合性医院门诊中15%~20%的 患者都有抑郁症状,如高血压患者,常常发无 名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情抑郁或着急,这 些都是易激惹的表现,应该进行心理疏导或 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另外,抑郁 症患者的家人要让患者正常地学习、工作、交 往,不能过度地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时刻觉 得自己是病人。 最后,陈教授还强调了坚持用药的重要 性。他介绍,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药物加心理 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因此,病人一定要听医生 的话,不要轻易停药,以免复发。 李XX 女 抑郁症患者 2001年,她的爱人因骨折住院,她要同时 照顾爱人、孩子和母亲,还要工作,加之自己 的腰也不好,结果出现了抑郁症状。爱人出院 后,她却出现了各种不适。她说,那时自己三 天两头去医院看病,差不多把所有的科都看 遍了,但效果甚微。 李××说,那时自己的心就像沙漠,每天 都不想活了。孩子上学去,她看着孩子的背影 就想:都这么大了,能照顾自己了,我离开也 可以放心了。她偷偷地把家里的存折整理好, 准备留给孩子⋯⋯ 直到有一天,李××在北京友谊医院看病 时发现了心理门诊,在这里,她终于得到了答 案———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经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李××现在完全康 复了。回顾这一段经历,她说,生病让她有机 会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对家人要 求过高,对孩子过度关注等,最重要的是明白 了人需要心灵的健康成长。 现在,她在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开办的“友 谊之友俱乐部”做志愿者,她希望能帮助更多 的人早日走出抑郁。 青少年心理健康尤应重视 有资料显示,我国3.4亿17岁以下的儿童 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 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32%的中学生有心 理问题。儿时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很多心 理障碍、精神疾病都跟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有 关。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其意义非同 一般。 中科院心理所关于中国青少年群体心 理应激行为特点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对 全国7个省市 3000多名初一到高三的学生 进行的心理测查表明:当前影响我国青少 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学习压力、与 异性朋友的交往以及社会的贫富差异。调 查结果还显示,40%被调查的中学生或多或 少地表现出强迫行为倾向,他们觉得自己 常常要做一些不感兴趣、不是发自内心意 愿去做的事情。 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 16.5%的人存在中度以下的心理问题。因各种 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 生人数已占大学生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 左右;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 的死亡人数,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第 一位。 中华儿童精神医学学组主任委员、北京 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教授提出,儿童及青 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大多 数已经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儿童及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焦 虑、紧张、抑郁、恐惧、强迫、对立行为、品行障 碍、多动、抽动、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问题。 这些问题被当成思想问题,有的被当成不良 习惯,但实际上都是心理障碍,有它的发生发 展规律,如果不进行干预,对家庭、社会的影 响都会很大。特别是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不 容易识别和防范,因而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比如自伤、自残、自杀、伤人等。因此,郑毅呼 吁,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问题。 郑毅说,心理健康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人的社会性的养成需要一定时间,如果 在6岁前的关键期没有养成健全的人格,以后 出现人际关系不良、抗挫折能力差、自杀或伤 人等问题的几率就会升高。 然而,很多人只重视孩子的身体、智力, 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在出现情绪和行为 问题的孩子中,只有不到20%的孩子得到了 最佳治疗。郑毅说,早期心理教育是关系到如 何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大问题。未来社会的 竞争是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全人格的竞争,这 个因素甚至能占到80%。 郑毅说,精神疾病的概念其实很宽泛,如 果有一段时间情绪不好,就应该找心理医生 聊聊天,让心理医生来确定自己是否有心理 疾病。关注自己的心理求助信号,就像关注发 烧一样,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还是脑炎前期的 反应,需要医生来确诊。心理疾病也是这样, 一个情绪变化,也许只是一般的情绪变化,也 许就是精神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行为反常, 跟环境、年龄、受教育水平不相符,以至给周 围人带来持续、重复的痛苦,就提示此人可能 有精神障碍。 (下转B3版)
/
本文档为【加快精神卫生立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