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

2011-05-25 7页 doc 73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61387

暂无简介

举报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 3.头颅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头颅MRV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住院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 3.头颅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头颅MRV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DSA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 4.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能排除其他疾病。 5.排除良性颅内压增高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抗血栓治疗: (1)抗凝: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 (2)溶栓:尿激酶或r-TPA。 2.病因治疗:针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类疾病进行治疗。 3.对症治疗: (1)降低颅内压。 (2)控制体温。 (3)防治癫痫。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治疗感染。 (6)营养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疾病编码。 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3.无严重脑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伴发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外伤等)。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 (3)心电图、X线胸片; (4)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等检查; (5)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I和CTV/MRV。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全项、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C、蛋白S、抗心磷脂抗体、全脑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1.尿激酶或r-TPA等溶栓药物(急性起病,病程相对较短患者)。 2.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等。 3.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颅内压增高患者)。 4.对症治疗药物: (1)有癫痫发作者抗痫药物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和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原发疾病或并发症使病情危重,需转入ICU治疗。 2.住院期间感染(颅内或颅外)加重,需进一步抗感染治疗,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3.颅内压难以控制并有引起脑疝可能者需请神经外科协助诊治。 4.并发症加重者须进一步治疗,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4周 时间 住院第1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善辅助检查 □ 评估既往辅助检查结果,必要时复查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 完成首次病程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签署病重通知、腰穿检查的知情同意书 □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预后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用药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肿瘤全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 □ 心电图、X线胸片 □ 腰穿:压力、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检查 □ 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头MRI及CTV/MRV、全脑血管造影(DSA)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及护理评估 □ 正确执行医嘱 □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 住院第6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书写病程记录 □ 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 复查患者抽血项目中异常的检查 □ 三级医师查房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和检查项目 □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 □ 相关科室会诊 □ 病情稳定者请康复科评估,并制定康复 □ 上级医师查房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和检查项目 □ 神经科查体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 □ 相关科室会诊 □ 康复治疗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既往基础用药 □ 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 根据特殊病史选择相应检查 □ 相关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既往基础用药 □ 抗凝药物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既往基础用药 □ 抗凝药物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 如果使用华法令,每日测INR,若使用普通肝素,每日监测APTT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病情变化同前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措施到位 □ 观察病情变化同前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措施到位 □ 观察病情变化同前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措施到位 病情 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7–12天 住院第13–27天 住院第28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三级医师查房 □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和检查项目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 □ 相关科室会诊 □ 复查结果异常的化验检查 □ 康复治疗 □ 主管医师查房、了解患者治疗反应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明天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出院后注意事项 □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告知患者定期随访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既往基础用药 □ 抗凝药物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异常的检查 □ 如果使用华法令,定期测INR,若使用普通肝素,定期测APTT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神经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既往基础用药 □ 抗凝药物 临时医嘱: □ 通知明日出院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病情变化同前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措施到位 □ 观察病情变化同前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措施到位 □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 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 □ 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本文档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2010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