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2011-05-27 2页 pdf 9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2242

暂无简介

举报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刘文川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章编号� 1674�3679( 2008) 05�0486�02 �关键词� 实验室; 感染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在卫生防病、卫生监 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 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 设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生物安全防护是实验 室建设和管理中永恒的主题,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 �作者单位� 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 彭阳 75...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 刘文川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章编号� 1674�3679( 2008) 05�0486�02 �关键词� 实验室; 感染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在卫生防病、卫生监 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 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 设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生物安全防护是实验 室建设和管理中永恒的主,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 �作者单位� 彭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 彭阳 756500�作者简介� 刘文川( 1963- ) ,男, 宁夏彭阳人,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疾病预防控制。 的广泛重视,它不仅涉及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 运转,而且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 以及实验室对外环境的污染,严重者可造成社会恐 慌。为此,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 防护非常重要。 根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条例∀、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以及卫 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 依据病原 微生物的传染性, 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 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 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以及我国尚未 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二类是指能够引 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 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免。主要是精神紧张, 压力感所致。有的工作人员 表现为偏头痛、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症状。 2 防护措施 2. 1 避免生物感染,确保生物安全 避免危险生物 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或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 危害的综合措施是预防生物感染的核心。实验室活 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 应考虑生物 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 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 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等。预防生物感 染必须做到:工作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标准,严格执行 工作流程,遵守, 充分利用生物安全设备, 采取有效的个人防范措施。 2. 2 改善实验室工作条件,工作行为 添置空 调设备,安装独立的送排风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 方向和压力梯度,完善排污系统和空气高效过滤系 统,加强实验室内空气流通。还应增设感应水龙头 和自动洗眼器等设施, 确保暴露后得到及时便捷的 处理。有害气体散发的多少与空气暴露的时间、密 闭程度成正比, 实验前、中、后对空气、用品、污水、房 间处理,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2. 3 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处理暴露 工作人员进入 实验室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如带口罩、帽 子、手套、穿工作服、换鞋,必要时甚至穿隔离衣, 带 眼罩等。实验室工作人员是生物安全的主体,又是 管理者和管理对象,最容易受到生物危害的群体,是 实验室管理和保护的核心,应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 识,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规范处理。 2. 4 防止身体疲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工作人 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 还要学会调节自 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 动产生的危害,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体位,注 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心理学研究证明, 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对最佳水 平的发挥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身体锻炼和心 理修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提高自己的身心素 质,使自己保持旺盛精力,做到精力集中, 心情愉快, 对发挥最佳技能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 李艳莉,尹诗,黄宝妍,等. 室内甲醛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 害 [ J]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1( 1 ) : 49�52. [ 2] 杨艳平,等. 医务人员因抢救氨中毒患者致自身中度氨中毒一 例 [ J ] . 中国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 24( 7) : 448. [ 3] 黄文燕,练海泉, 等. 三氯乙烯引起全身性皮疹并发肝功能损 害一例报告 [ J]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9, 25( 1) : 44. (收稿日期: 2008�07�31) (修回日期: 2008�09�12) (茅乃玲校) #486# Chin J Dis Contr ol Pr ev 2008 Oct; 12( 5) 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 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 传播风险有 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 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四类是指通常情况下不 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一类、二类病 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根据所操作 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 将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 biosafety level, BSL)分为 4级。∃级 防护水平最低, %级防护水平最高。以 BSL - 1、 BSL- 2、BSL - 3、BSL- 4 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BSL- 1实验室适用于实验对象已 知对健康成人无致病作用,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 境的潜在危害很小, 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实验室。 BSL- 2实验室适用于实验对象对人和环境具有中 等潜在危害, 如麻疹病毒、沙门菌、弓形虫、乙肝病 毒、血源病原体、人类体液, 尤其是明显有血液污染 的体液等。BSL- 3实验室适用于实验对象是通过 呼吸途径使人感染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 感染性材料。如结核杆菌、圣路易脑炎病毒等。 BSL- 4实验室适用于实验对象是危险的和新的感 染性材料, 表现出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实验室感染 和致命疾病的高度危险性[ 1]。与上述情况类似的 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 BSL- 4 实验室中进行, 待有 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 BSL- 4 实验室还是较低防护水平的实验室中处理。 根据以上定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因经 常接触对人和环境可能致病的微生物标本, 应达到 BSL- 2实验室的要求。BSL - 2 实验室应注意实 验室设计与建造、实验室安全设备与个体防护、实验 室制度建设和操作要点 3个方面内容。 1 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建设, 必须遵守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内容、工作量和服务半径等实际出发, 坚持科 学、合理、先进、实用和节约的原则,体现标准化、智 能化、人性化的特点,更好地保证和发挥其效益。根 据卫生部发布实施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 物安全通用∀。 2 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 制装置并正确使用, 以 2级以上(含 2 级)生物安全 柜为宜;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处理微生物时, 须采取 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 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 服,人员到非实验区域(如咖啡屋、图书馆、门房等) 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 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 但不能带回家中; 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传染的实验台或设备时,需 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或手套破损时, 应摘除手 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 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 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 ,也不宜 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要洗手;可能产生致病微生 物的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 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 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 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 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 则离心可在开放实 验室内进行, 而采血管或离心杯须在生物安全柜中 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 30 m in后打开。 3 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和操作要点 目前多数实验室的建筑格局已经形成, 实验室 很难改变,实验室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和工作人 员防护用具只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也比较容易落 实,但最大的问题是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观念和软件 建设滞后,管理薄弱。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 执行是保证生物安全的关键。 总之,生物安全工作无小事,实践证明,生物安 全问题往往发生在小事上,这就要求一定要加强建 章立制, 加强日常管理。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 习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条例∀、国家标准!实验室 (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卫 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 用准则∀等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切实符合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实际情况的安全防护措施。另外,应以科 学的态度对待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 首先应对实验 室分险级别进行评估, 保证提供必要的生物安全防 护措施,尤其对风险级别较高的、接触高危标本几率 较大的区域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好实验室工作 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 1] 王陇德.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58�160. (收稿日期: 2008�07�30) (李婷婷校) #487#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8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5 期
/
本文档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防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