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9框架结构

2011-06-04 18页 pdf 701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4528

暂无简介

举报
09框架结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 构 第 9 章 框架结构 ...
09框架结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 构 第 9 章 框架结构 筑 龙 网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第 1 页 C S -JG 0 9 @ 中 国 建 筑 标 准 设 计 研 究 所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目 录 目 录 ....................................................................... 2 9.1 一般 .................................................................. 3 9.2 计算要点 .................................................................. 6 9.3 框架梁构造要求 ............................................................ 8 9.4 框架柱构造要求 ........................................................... 11 9.5 其他构造问题 ............................................................. 16 第 2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9 框 架 结 构 9.1 一般规定 9.1.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除应满足本章的要求外,结构应符合第 8 章的规定, 截面设计以及本章未涉及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和《建 筑抗震 1R1+规范》GB50011—2001 的规定,用于高层建筑尚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JGJ3—2002 的有关规定。 9.1.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结构布置和变形缝的设置等应符合本措施 第 8章有关条款的规定。 9.1.3 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特一级、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低于 C30; 按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 C20。且现浇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 超过 C40;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时不宜超过 C60,8 度时不宜超过 C70。 2 抗震等级为特一、一、二级的框架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 强度实侧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并应在设计图中注明。 9.1.4 柱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 5MPa,否则,设计应仔细验算节点区的受剪、 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承载力,并采取保证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措施。 9.1.5 框架结构应采用纵横双向刚接的梁柱抗侧力结构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 用或风荷载作用,且宜结合使用要求,采用较大柱网(6~9m)的布置。主体结构除个别 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第 3 页 C S -JG 0 9 @ 9.1.6 梁柱中心线宜重合,梁柱中心线间的偏心距,抗震设计时,9度不应大于柱截面在该 方向宽度的 1/4;6~8 度和非抗震设计不宜大于 1/4 柱宽,当大于 1/4 柱宽时,可按《高层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采取增设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当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时, 在计算中应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 响。 9.1.7 当上、下柱截面形心偏心距过大时,应考虑上、下柱的偏心对框架的影响。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9.1.8 建筑物楼板宜设置在同一标高,避免出现错层、夹层,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采 用更严格的抗震构造措施。 9.1.9 多层框架的梁宽宜比柱宽小 50mm。当边框架的梁必须贴柱边设置时,应使梁的主筋位 于柱的主筋内侧。 9.1.10 抗震设计时,框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中的楼梯、电梯间及局 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和设备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 重。屋顶设置的水箱或其他设备应可靠地支承在顶层结构上。 9.1.11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宜选用轻质墙体。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如采用砌体填充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体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短柱,减少抗侧刚度偏心所 造成的扭转。 2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墙顶应与框架梁或楼板密切结合。 3 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的高度每隔 500mm 左右设置 2Φ6的拉筋,拉筋伸入填充墙内的 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 1/5,且不小于 700mm;8、9 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4 墙长大于 5m,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结;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 土构造柱;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处(或门窗洞口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 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9.1.12 其他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非结构构件对结构抗 震计算分析的影响,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ll 中第 13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9.1.13 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不应与框架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焊接。 9.1.14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的有关规定。非抗震设计时,纵向受力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 及搭接长度 可分别按表 9.1.14-1、表 9.1.14-2 选用;抗震设计时,钢筋的锚固长度 及搭接长度 可按表 9.1.14-3 选用。 al aE al El1l 第 4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表 9.1.14-1 非抗震设计普通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 l 。 a 注:l HRB335、HRB400 和 RRB400 级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L.25;HRB335、HRB400 和 RRB400 级钢筋在锚固区的保护层厚度大于 3 倍钢筋直径且配有箍筋时,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 数 0.80;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时,表中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1.1;必要时 尚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l0—2002 第 9.3.l 条 5 款进行修正,缩短锚固长度。 2 以上修正系数可以连乘,但最小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中钢筋直径≤25mm 时数值的 0.7 倍,且不应小 于 250mm。 3 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压锚固长度取受拉锚固长度的 0.7 倍。 1 注:1 表中搭接长度尚应根据表 9.1.14-1 注 1 及注 2 进行相应修正,但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mm 2 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压塔接长度取受拉搭接长度的 0.7 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 200mm。 第 5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表 9.1.14-3 抗震设计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 l 和 l 搭接长度 aE E1 钢筋搭接长度 l E1 抗震等级 钢筋锚固长度 aEl 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50% 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100% 特一级、 一、二级 aEl =1.15 al El1 =1.38 al El1 =1.61 l a El1 =1.84 al 三级 aEl =1.05 al El1 =1.26 al El1 =1.47 l a El1 =1.68 al 四级 aEl = al El1 =1.20 al El1 =1.40 l a El1 =1.60 al 注: l 为非抗震设计时,普通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 a 9.2 计算要点 9.2.1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节点更 强”和“避免短柱”的设计原则。框架柱的受弯承载力应大于框架梁的受弯承载力;框架梁、 柱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其受弯承载力:框架节点的设计应保证所连接的构件达到所需的延性 水平。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应按抗震规范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 9.2.2 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方法可参考表 9.2.2,应优先选用三维空间程序,由 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 表 9.2.2 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方法选用表 适 用 条 件 计 算 方 法 不考虑扭转 平面分析程序,协同工作程序 框架 考虑扭转 空间协同程序,三维空间程序 复杂框架 三维空间程序 9.2.3 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可取底层柱截面形心间的距离。当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 10%时,可 按等跨度框架计算。 9.2.4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按以下规定采用: 1 现浇楼盖:底层柱 =1.00H; ol 第 6 页 C S -JG 0 9 @ 其余各层柱 =1.25H。 ol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2 装配式楼盖: 底层柱 =1.25H; ol 其余各层柱 =1.50H。 ol 对底层柱,H取为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距离;对其余各层柱,H可近似取为上、 下层两层楼(屋)盖顶面的距离。 3 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 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应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l0 第 7.3.11 条第 3款的规定,由计算确定。 9.2.5 进行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现浇楼板可以作为框架梁的有效翼缘,每侧翼缘的 有效宽度为板厚的 6倍,装配整体式楼面可取等于或小于 6倍。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 板的作用不予考虑。 为了简化计算,在设计中允许采用表 9.2.5 中数值计算框架梁的惯性矩。 表 9.2.5 各种情况下框架梁惯性矩 施工方法 框架部位 现浇框架 装配整体式框架 边框架梁 OII 5.1= OII 2.1= 中框架梁 OII 0.2= OII 5.1= 注: 为框架梁矩形部分的惯性矩。 OI 9.2.6 采用宽扁梁结构时,结构整体分析计算应取梁全截面,并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和挠度、 抗裂验算。在计算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 有利影响。 9.2.7 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嵌固部位应按下列情况考虑本措施第 1章 1.2.8 条第 7款的规定确定。 1.上部结构为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单层箱基,结构的嵌固部位可认为在箱基的顶板 面。 2.其他情况,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6.1.14 条的规定。 注:地下室四周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第 7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9.2.8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装配 整体式框架调幅系数取 0.70~0.80;现浇框架调幅系数取 0.80~0.90。两端支座弯矩调幅后, 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 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的弯矩应先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水平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不得进行调幅。 截面设计时,跨中正弯矩不应小于竖向荷载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 50%。 9.2.9 抗震设计时,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框架梁端部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抗震等级: ≤0.25 (9.2.9-1) x oh 二、三级抗震等级: ≤0.35 (9.2.9-2) x oh 其他情况: ≤ (9.2.9-3) x bξ oh 式中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l0 第 7.1.4 条计算。 bξ 9.3 框架梁构造要求 9.3.1 框架梁宜采用现浇梁;当采用预制梁时应设计为叠合梁,后浇部分应与整浇层组成整 体楼盖,以保证楼面对框架的整体作用。 9.3.2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l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高宽比不宜大于 4。 2 截面高度取(1/10~1/18)梁的计算跨度,且不宜大于 1/4梁的净跨。 3 不宜采用预制构件的截面高度与叠合梁截面高度之比 小于0.4的二阶段受力叠合 构件,后浇部分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100mm(不包括板面整浇层厚度)。叠合梁在施工阶段 的挠度 f值宜控制在 f≤ /300,施工图中应说明是否设置临时支撑及支撑的布置和拆除时 间。使用阶段的挠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hh /1 l 第 8 页 C S -JG 0 9 @ 9.3.3 框架梁不设弯起钢筋,全部剪力由箍筋和混凝土承担。框架梁的配筋率、配筋布置以 及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梁纵向受 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和沿梁全长箍筋最小面积配筋率 可直接按表 9.3.3-1 和表 9.3.3-2 选用。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加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 9.3.3-3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 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 2mm。 minρ svρ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表 9.3.3-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钢筋种类 截面位置 抗震等级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特一级、一级 — 0.400 0.419 0.456 0.480 0.504 二级 0.300 0.310 0.340 0.371 0.390 0.410 三、四级 0.250 0.262 0.288 0.314 0.330 0.347 支 座 非抗震 0.250 0.250 0.250 0.257 0.270 0.284 特一级、一级 — 0.310 0.340 0.371 0.390 0.410 二级 0.250 0.262 0.288 0.314 0.330 0.347 三、四级 0.200 0.215 0.236 0.257 0.270 0.284 HRB335 跨 中 非抗震 0.200 0.215 0.236 0.257 0.270 0.284 特一级、一级 — 0.400 0.400 0.400 0.400 0.420 二级 0.300 0.300 0.300 0.309 0.325 0.341 三、四级 0.250 0.250 0.250 0.261 0.275 0.289 支 座 非抗震 0.250 0.250 0.250 0.250 0.250 0.250 特一级、一级 — 0.300 0.300 0.309 0.350 0.341 二级 0.250 0.250 0.250 0.261 0.275 0.289 三、四级 0.200 0.200 0.200 0.214 0.225 0.236 HRB400 HRB400 跨 中 非抗震 0.200 0.200 0.200 0.214 0.225 0.236 表 9.3.3-2 框架梁全长箍筋最小面积配筋率(%)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非抗震设计 0.145 0.163 0.179 0.195 0.206 0.216 弯剪扭受力 0.169 0.191 0.209 0.228 0.240 0.252 特一级(加密区) — 0.225 0.247 0.269 0.283 0.297 特一级(非加密 区)、一级 — 0.204 0.224 0.244 0.257 0.270 二级 0.169 0.191 0.209 0.228 0.240 0.252 抗震设计 三、四级 0.157 0.177 0.194 0.212 0.223 0.234 注:1 表内数值为 HPB235 级钢筋的最小面积配箍率,当箍筋为 HRB335 级钢筋时,表内数值需乘以拆减系 数 0.70。 第 9 页 C S -JG 0 9 @ 2 当箍筋为 HRB400 级钢筋时,表内数值需乘以折减系数 0.583。 3 表中非抗震设计箍筋最小面积配筋率适用于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 0.7 时。 otbhf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表 9.3.3-3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采用较大值)(mm) 最大间距(采用最小值)(mm) 最小直径(mm) 特一级、一级 2.0 ,500 bh bh /4,6 ,100 d 10 二级 1.5 ,500 bh bh /4,8 ,100 d 8 三级 1.5 ,500 bh bh /4,8 ,150 d 8 四级 1.5 ,500 bh bh /4,8 ,150 d 6 注:1 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为梁截面高度, 为梁截面宽度。 d bh bb 2 抗震设计时,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bh bb 及 250mm,且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2 倍。 当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时,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全部集中荷载。当梁上托柱时,则无需配置上述附 加钢筋。 9.3.4 非抗震设计时,在梁的跨中上部,至少应配置 2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与梁支座负筋搭 接,搭接长度为 1.2 。非抗震设计时,如梁下部钢筋在中间节点处锚固过于拥挤,可以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第 10.4.2 条第 2款采用在节点范围外,并在梁中弯矩较 小处设置搭接接头的做法;同样,抗震设计时,梁下部钢筋也可在节点范围外采用机械连接 接头的做法,并应符合本措施第 9.4.5 条的规定,其贯穿中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对一、二级 抗震等级,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 1/20(中间层中间节点)或 1/25(顶层中间节点)。 al 9.3.5 采用宽扁梁时,除应进行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应采用现浇楼板,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2 梁高可取梁计算跨度的 1/16~1/22(对预应力梁可取 1/20~1/25),其截面尺寸应符 合下列要求: 第 10 页 C S -JG 0 9 @ bb bh ≤2 ,cb bb ≤ + ,h ≥16 ;其中,b 为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 0.8 倍; 、 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为柱纵筋直径。 cb bh b d d c bb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3 宽扁梁框架的边梁不宜采用宽度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尺寸的梁;当与框架边梁相交的 内部框架宽扁梁大于柱宽时,对边梁应采取措施,以考虑其受扭的不利影响。 4 宽扁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尚 不应小于 0.3%,一般为单层放置,间距不宜大于 l00mm。 5 宽扁梁节点的内、外核心区均可视为梁的支座,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区的锚固和搭 接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框架梁的规定执行,其中支座梁底的钢筋宜贯通或按受 拉钢筋一样搭接;梁面钢筋宜有 1/4~1/3贯通。 6 宽扁梁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 200mm。 7 宽扁梁两侧面应配置腰筋,其直径不宜小于 12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8 抗震设计时,梁、柱节点核心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ll 附录 D.2 的规定,分别按节点的内、外核心 区验算节点受剪承载力; 2)节点内核心区的配箍量及构造要求同普通框架; 3)节点外核心区(两向宽扁梁相交面积扣除柱截面面积部分),对于中柱节点可配置附 加水平箍筋及竖向拉筋,拉筋勾住宽扁梁纵向钢筋并与之绑扎;拉筋直径:一、二级抗震等 级不宜小于 10mm,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8mm;当核心区受剪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要求 时,可配置附加腰筋;对于宽扁梁边柱节点核心区,也可配置附加腰筋。 9 宽扁梁框架的其他构造要求(含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可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 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9.4 框架柱构造要求 9.4.1 矩形截面框架柱截面边长,非抗震时不宜小于 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 300mm;圆 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 3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 2;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 3。柱剪跨比不大于 2时,应按短柱进行相关处理。 柱可沿全高分阶段改变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但不宜在同一楼层同时改变截面尺 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9.4.2 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 9.4.2 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房 屋高度在 40m 以上的框架结构,或高于 60m 的其他结构体系,柱轴压比限值宜减小 0.05。 第 11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9.4.3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和框架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的配置,除应符合《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框架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 9.4.3-1 中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 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0.20%(角钢筋可重复计算);抗震设计时,对Ⅳ类场地上高度超 过 40m 的框架结构,或高度高于 60mm 的其他结构体系,表中数值应增加 0.1。 表 9.4.2 柱轴压比限值 抗 震 等 级 结 构 体 系 特一级、一级 二级 三级 框架结构 0.70 0.80 0.90 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0.60 0.70 — 注:l 表内数值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60 的柱。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5~C70 时,轴压比限值 应减小 0.05;为 C75~C80 时应减小 0.10。 2 表内数值适用于剪跨比λ大于 2 的柱,当 1.5≤λ≤2 时,轴压比限值应减小 0.05;当剪跨比λ< 1.5 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3 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 或沿 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个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沿柱全高 采用连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 8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0mm 时,轴压比限值 均可增加 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λ,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规定确定。 4 当在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 0.8% 时,柱轴压比限值可比表中增加 0.05,当本项措施与注 3 的措施同时采用时,柱轴压比限值可比 表中增加 0.15,但配箍的配箍特征值仍可按轴压比增加 0.10 的要求确定。 5 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 1.05。 第 12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表 9.4.3-1 框架柱全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 震 等 级 柱类型 非抗震 特一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中柱、边柱 0.60 1.4 1.0 0.8 0.7 0.6 角柱 0.60 1.6 1.2 1.0 0.9 0.8 注: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 及以上时,除特一般外,表中的数值应增加 0.1. 2 采用 HRB400、RRB400 级钢筋时,除特一级外,表中数值应允许减少 0.1 2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圆柱中纵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且不应少于 6根, 不宜少于 8根。 3 框架柱中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 135°弯钩且弯钩未端平直段长度;对 非抗震设计不应小于 5倍箍筋直径;对抗震设计不应小于 10 倍箍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75mm, 也可采用焊接箍(建议优先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柱中拉筋未端的弯钩也采用相同做法。 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非抗震)或 (抗震),且末端应做成 135° 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非抗震)或 10 倍(抗震)。 al aEl 抗震设计时,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应符合表 9.4.3-2 的要求。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体 积配箍率可按表 9.4.3-3 选用。 表 9.4.3-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第 13 页 C S -JG 0 9 @ 抗震等级 箍筋最大间距(取较小值)(mm) 箍筋最小直径(mm) 特一级、一级 6 ,100 d 10 100 8 二级 8 d 150(柱根)100 10 三级 8 ,150(柱根)100 d 8 四级 8 ,150(柱根)100 d 6(柱根)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第 14 页 C S -JG 0 9 @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注:表内数值为 HPB235 级钢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当箍筋为 HRB335 级钢筋时,表内数字需乘以折减系数 0.70;当箍筋为 HRB400 级钢筋时,表内数字需乘以折减系数 0.583。 9.4.4 框架柱的箍筋可采用图 9.4.4 的形式。 第 15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9.4.5 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各部位以及三级抗震等级柱的底部的受力钢筋宜采用机械 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其他情况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钢筋连接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即塑性铰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 用Ⅰ级或Ⅱ级机械连接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9.4.6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设计、构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l 装配整体式结构适用非地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6~8度地区的丙类、丁类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房屋。 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宜采用预制梁,现浇柱方案;地震区不宜采用梁柱均为预制的方 案。8度区楼板应设置整浇层,最小配Φ4@200 钢筋网片,且应先做整浇层,后砌隔墙。 3 装配整体式框架的刚性节点应满足现浇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节点的承载力与延性均 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4 节点接头应进行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的验算。构件连接部位 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预埋件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 5 框架节点在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前提下,连接形式应力求简单、传力直接、受力 明确;构造上应安装方便,易于调整误差,并且连接后能较早承受荷载,便于上部结构继续 施工。 6 刚性连接设计的柱与柱、梁与柱、梁与梁之间的接头,应采用以钢筋焊接连接的整体 式接头,有条件时,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且使用阶段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时,应 考虑节点刚度降低对框架内力的影响。 7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应考虑节点刚度降低对框架位移的影响,结构层间位移应增大 20%。 9.5 其他构造问题 9.5.1 纵向受力钢筋的布置 1 主筋布置:梁、柱主筋应均匀设置,箍筋肢距可以不等(图 9.5.1-1)。 第 16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2 主筋不应并列布置(图 9.5.1-2) 9.5.2 在上、下柱截面变化处,当梁高范围内柱纵向钢筋斜度不大于 l:6时,可将纵向钢筋 倾斜伸入上柱;当斜度大于 l∶6时,应设连接钢筋或将上柱纵向钢筋锚入下柱。 9.5.3 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面积不应小于上柱的钢筋面积。当上柱的配筋量多于下柱时,如 纵向钢筋的斜度不大于 1∶6时,下柱钢筋可以弯折伸入上柱中,不足部分另加插筋;如大于 1∶6,则应在下柱上部预插短筋,短筋的直径与根数与上柱相同;如上下柱截面相同,预插 的短筋为上下柱主筋配筋量之差值(图 9.5.3)。 9.5.4 带支托节点的框架梁除满足上述有关要求外,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图 9.5.4)。 第 17 页 C S -JG 0 9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9 框 架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1 非抗震设计及抗震等级为四级抗震设计,支托坡度一般为 1∶3,其长度 可取 /6~ /8,且不小于 /10( 为梁净跨);其高度 小于等于 0.4 ,且应满足V ≤ 0.25 。 hl b nl nl nl h − ns ll hh bh )( sbbc ahhbf + 2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抗震设计,支托坡度一般为 l∶l~1∶2,其长度 ≤0.8 , 且不超 20d(d 为柱端负弯矩钢筋直径),其高度 ≤0.4 ,且应满足V ≤ 0.20 。 nl bh hh bh b REshbbc ahhbf γ/)( −+ 3 支托下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和根数一般不宜少于梁伸进支托的下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和数 量。 4 支托内的箍筋应按计算确定,且应符合相应抗震等级的构造要求,支托纵筋和梁底纵 筋相交处,应设附加箍筋两个,直径同梁内箍筋。 第 18 页 C S -JG 0 9 @ 目 录 9.1一般规定 9.2 计算要点 9.3 框架梁构造要求 9.4 框架柱构造要求 9.5 其他构造问题
/
本文档为【09框架结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