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自然美学谈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监测

从自然美学谈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监测

2011-06-06 6页 doc 145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0534

暂无简介

举报
从自然美学谈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监测從自然美學談生態旅遊地的環境監測 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也是台灣的生態旅遊年,在那一年的規劃案中,旅遊地的環境監測主要由環保署來推動。我們曾從污染、景觀、設施、生物的監測等方面來探討(陳,2002;陳等,2003),今年則從自然美學的角度,期望將來結合生態旅遊地的總量管制與旅遊地的標章,讓旅遊地更適合人永續的使用。 生態旅遊地的環境監測為何要提升到美學的境界?為什麼要強調美?因為美一直伴隨著人的演化成長。美讓人感覺很快樂,所以生態旅遊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快樂,不要有不良的污染、景觀的唐突及生命的破壞,不希望那些讓人感到不快...
从自然美学谈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监测
從自然美學談生態旅遊地的環境監測 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也是台灣的生態旅遊年,在那一年的規劃案中,旅遊地的環境監測主要由環保署來推動。我們曾從污染、景觀、設施、生物的監測等方面來探討(陳,2002;陳等,2003),今年則從自然美學的角度,期望將來結合生態旅遊地的總量管制與旅遊地的標章,讓旅遊地更適合人永續的使用。 生態旅遊地的環境監測為何要提升到美學的境界?為什麼要強調美?因為美一直伴隨著人的演化成長。美讓人感覺很快樂,所以生態旅遊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快樂,不要有不良的污染、景觀的唐突及生命的破壞,不希望那些讓人感到不快樂、不滿意的事情發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是讓感到快樂的事情能夠繼續存有,所以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直接從美的感受切入,就可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黃崑巖先生在<談教養>中提到,「美感是教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象徵精神生活的昇華與富裕,是一種價值觀與觀察力的結晶。」 傅偉勳先生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中談到,「生命十大層面」的模型,做為萬物之靈的人的生命應該具有十大層面(1)生體活動層面;(2)心理活動層面;(3)政治社會層面;(4)歷史文化層面;(5)知性探索層面;(6)審美經驗層面;(7)人倫道德層面;(8)實存主體層面;(9)終極關懷層面;以及(10)終極真實層面。其中,第六個就是美的,然後才是善的,之後就是更宗教面的,終極面的,最後三個層級我們暫時不談,可以談到真善美的層級。 美的感受—以視覺為例 :蔣勳在<美的沉思>寫道:『藝術是通過感官的一種活動,音樂是聽覺器官的活動,繪畫是視覺器官的活動;但是,老子十二章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未經節制的感官氾濫,結果是感官的麻痺。中國藝術的「空」、「無」、「虛」、「意境」,大抵便是這反感官的現。 基本上,人類求生存的過程中,五種感官:聽覺、味覺、嗅覺、視覺、觸覺,是一起活動的。人的感覺器官,可接收很多外界的刺激,刺激由感覺器官傳到大腦之後,建構了識(第六意識),知道腦中視覺腦看到了什麼,聽覺聽到了什麼,再送到更深層的腦,做綜合處理。外面的變異性非常多,希望綜合整理出一個通則、一致性的,這種追求以一統領眾多的單純化現象,在中國的美學與禪修上,有它的一致性。當只注重外在感覺器官的美,而忽略了內在的時候,就如俗語所說的繡花枕頭、空心蘿蔔;金玉其外,敗絮其內。我們常說一個人沒有深度,說的就是他沒有內在一統的精神。 1.​ 望—中國美學—生態旅遊 中國古代美學很重視「望」,「望」就是審美觀照。望就是直觀,直接看見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美,領略大自然的符號知識。淮南子,泰族訓提到,如果把人囚禁在冥室之中,那麼吃得再好,穿得再好,也得不到「樂」(審美愉悅)。因為人的精神被束縛住了,人不能超越自己個體生命的有限存在。一旦開戶發?,就有了精神的超越。繼之以出室坐堂,見日月光,再繼之以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人的精神越是趨向於無限和永恒,人所獲得的審美愉悅也就越深越大。這種走入大自然,望的美的作為,也就是生態旅遊。   腦內藝術館 「腦內藝術館」是一位腦科學家研究,為什麼這些畫會變成世界名畫?結論之一是,這些畫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學家是「知其所以然,不知其然」。因為畫畫的過程讓畫家的視覺腦變得興奮,所以看畫的人的視覺腦也非常的興奮,因而這副畫就一直留了下來。名畫「蒙娜麗沙的微笑」讓人微笑產生快樂,可是蒙娜麗沙微笑背後的意義就隨人想像了—是不是懷孕?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是不是什麼的?其樂無比。 這位腦內藝術家分析出視覺腦概有五區,其中V4區對顏色有反應,顏色的刺激會讓V4區興奮,動作則會讓V5區得到興奮,但V4區會壓抑V5區,所以V5區什麼時候可以得到最大的興奮呢?日常生活中,何時會出現沒有顏色(黑、白)但有動的東西?黑夜中,星星閃爍時, V5區得到最大的快樂,正符合「星星知我心」這首歌的情境。夜半三更,帶著男(女)朋友到荒郊野外觀賞星星,兩人腦子的V5區都得到最大的興奮,透過天上星星的傳遞,二人談戀愛,原來是天上的星星幫忙做了媒人;如果觀賞星之後,一人的V5區很興奮,另一人V5區不興奮,那就門不當戶不對了,只好因瞭解而分離。螢火蟲不正也是這樣—暗夜中沒有色彩,但一閃一閃隨處晃動,刺激著人們的官感。 動物是會遷移、擴展的,渺小的人類,擴展的最佳時機就在黑夜,溫度涼爽、捕獵者少,在如此長遠的跋涉過程中,如果不能對天上的星星有所感觸,將其做為方位的判定,就無法擴展出去。所以至今,篩選後能夠擴展出去的人,V5區對動的東西會比較敏銳。 (3)山水力的平衡 再以山水為例,水因重力而向下流動,產生切割的力量,山的阻擋,讓水的流動方向改變,如果阻擋的力量太弱,水就切割穿透了山壁,力的長期作用之下,山水蜿蜒,形成漂亮的自然景緻,是力的平衡之美。美學的元素中,對稱、平衡都是很重要的因子。 國人為何美育不足? 一是太功利了,另一是去自然化。 (一)人之物化 --政府為了管理和人才專業培訓的方便和快速,以科學、人文分組的教育方式,快速訓練可以投入生產貢獻的人才,而忽略了個人整體性的發展。C. P. Snow的兩種文化人區隔點出半個廢人的嚴重問題。 C. P. Snow在<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書中,指出當今社會的學術文化形成「人文」與「科學」兩個分裂的世界。科學家和人文學者開發左右兩邊不同的大腦區域,一邊習於運用左腦理性的思考邏輯,一邊慣於運用右腦的感性覺知方式來面對世界,同樣地都荒廢了另一邊大腦的耕耘。人文學者不去探索科學方面的邏輯思路;科學學者則忽略人文素養的重要,忘了以感性的體驗,直接跟自然接觸,因而在改造自然環境方面,只做了一些不自然的考量。 科學家和人文學者都應該善加開發大腦新皮質左右二瓣不同的功能,加強開發自己缺乏的一邊,同時運用左右兩個半腦來解決問題及學習、判斷事物,必須同時重視科學邏輯與人文素養的培養,不要只用一半的大腦來思考或解決問題,陷入半個廢人的困境中。 (二)去自然化 國人對大自然美感的缺乏,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去自然化了。從小學的校園中,就可以看出來,為了讓小孩順利成長,許多大自然會造成危害的環境,都被去除了,為了孩子安全的考量,許多戶外教學也多能省就省掉了,因此小孩成長過程中,沒有接觸到大自然,大自然美學的感受也就相當不足。 最近更因為環境的污染、破壞等的原因,大自然的環境更不適合孩童的接觸。這也是生態旅遊要找景觀較自然、好的地方,讓大家重新學習大自然之美,而進行環境教育的原因。 若用數學集合論分析「山豬、飛鼠、撒可努」這本書的書名,則山豬、飛鼠都是動物,所以排灣族的作者撒可努,說自己是山上的獵人,也是動物。父親教導他獵人的哲學:「把動物當成人看待,把自己也想成是動物,你就會了解他們的習性,聽得懂他們說的話。」「每天看到山,看到動物,生命才有力量,……跟山做朋友是一輩子也不能更改的事,當獵人是為了更了解山和大自然的生命。」「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樹、石頭和花草的朋友。」這就是我們原住民的生活,是跟大自然融合的。 如何執行自然美學的環境監測? ​  人比當前許多敏銳的儀器更加敏銳,而且能做綜合的研判。環境監測過程中,人仍然是最有用的,所以監測人員的學養及行為是非常地重要的。監測人員要了解棲地、要了解動物的生態,然後才不會在監測過程中干擾了牠們;而更能「一葉知秋」,明察秋毫早早見出變化。這類的專業知識也正是生態旅遊地的解說人員要有的認知能力。 環境監測工作者,他本身跟生態旅遊者完完全全是看到感覺到同一個外景,只是不同的內觀而已。他是更深層的,不只是欣賞、享受自然而已,他還要更加地要保護、維護、了解動物生態有沒有任何的變化,所以是付諸於行動,落實的作業。一個生態旅遊者要能夠也是一個動物生態監測者,是一個美的鑑賞者,是一個生態的維護者,那他更是走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 放鬆身心 ​ 生態旅遊就是要讓人放鬆,在鬆的情形之下就會很舒服,也就是所謂的休閒,所以尤瑟夫‧畢柏指出「閒暇是文化的基礎」。當人不能放鬆的時候,就難以與大自然融合,就難以體會自然之美,所以以自然美學來做生態旅遊監測的第一要件就是放鬆。這時就會弄不清楚是在進行生態旅遊還是環境監測,因為兩者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 以腦全方位的感受 最近,一個在自然的環境成長的十歲小女生寫了一本很有?發的書-「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在小孩子的時候,大腦皮質的理智思維並沒有什麼發展,所以她完全是用大腦邊緣的情緒覺知能力,跟她的野生動物朋友相處。所以她說是用眼睛來看,而不是用嘴巴來講。不只是眼睛感覺敏銳,所有的感覺器官都參與了環境監測,也就是所謂的將心比心。 在這本書的序文裡面提到了高更這個畫家,他不喜歡世俗的文明,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過原始人的生活。所以人有兩種來親近自然,「一種是經過理性思維,想要回到無約無束的生活,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另一種是感性而無為的,生而自然,甚至在細胞裡都天人合一。」這就是我們做生態旅遊的目的。年輕的、還非常有可塑性的,就讓他從小由感性而進入;而歲數比較大的,已經有大腦皮質發展,理性的文明洗禮的人,要讓他再次進入自然、享有自然。 喜歡的,與人分享;不喜歡的,建議改善之道 生態旅遊或環境監測的過程中,當感受到滿意、有品味的景觀時,就把它拍照、描述下來,把感覺表達出來,與別人分享。視覺的角度中,最容易做到的是,若在一個角度可以拍到很好的畫面,就在那裡樹立一個小看板,告訴大家,從這個角度可以拍到很好的畫面,這種景緻讓它繼續存留下來,這就是監測到一個好的點;看到不喜歡的,就提出改善建議之道,這樣重複作業下去,好的維護了,不好的變好了,就達成環境監測的目的。 結語 提升美的感受,是所有大自然教育或美育最重要的標地。美不是用講的,是一種感覺,講的是在左大腦的語言區,那是後晚期才發展出來的;美的感覺是在覺知區,在邊緣系統的感覺區,它存在地很古老。人類成長過程中,經過訓練之後,神經路徑縮短了,就直接從觀望跳到左大腦的語言表達,省掉很多大腦區建構的路徑,而能夠直接進到左大腦,進行抽象思考。也因為如此,而忘了人存在的最基本的覺知的部位,忘了使用它。 建立的方法很簡單,一是走入大自然,因為大自然不說話,你也暫時不要思考,覺知就好,眼睛看、皮膚感覺、耳朵聽,加強覺知訓練;二是用畫畫、音樂的方法,把這些感覺回應出來,如此你的感受能力就會增強。 以人生美諦來結合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提升美的感受,以享受自然之美;最後達成大地之永續。 參考文獻 尤瑟夫‧畢柏 (2003) 閒暇:文化的基礎。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亞榮隆‧撒可努(2000)山豬、飛鼠、撒可努。易讀書坊。 陳章波 (2002)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動物生態監測。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研習會研習手冊。 陳章波、林淑婷、吳貞儀 (2003)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與行為規範。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研習會研習手冊,p1-13。 黃崑巖 (2004) 談教養。聯經出版社。 蒂皮‧德格雷(2002)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 傅偉勳 (1993)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正中書局。 塞莫‧薩基 (2001) 腦內藝術館。商周出版。 蔣勳 (1998) 美的沉思。雄獅美術出版社。 Snow, C.P. (1959).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本文档为【从自然美学谈生态旅游地的环境监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