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2011-06-17 2页 pdf 167KB 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1761

暂无简介

举报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一 l20 ⋯ 2.2 外周血 IgE、尿 LTE。含量相关性分析 外周 m IgE与 尿 LTE 含量 相关 性 经 线 性相 关 分 析,两 者 呈 正相 关 (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介导的以鼻 部症状为主的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即变应原经抗原提呈 细胞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肥大细胞脱颗粒,释 放炎性反应介质而导致患者出现变态反应症状,如鼻塞、鼻 痒、喷嚏、流涕等症状。目前认为,AR不仅仅是鼻腔黏膜局 部的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还是一种全...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
一 l20 ⋯ 2.2 外周血 IgE、尿 LTE。含量相关性 外周 m IgE与 尿 LTE 含量 相关 性 经 线 性相 关 分 析,两 者 呈 正相 关 (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介导的以鼻 部症状为主的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即变应原经抗原提呈 细胞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肥大细胞脱颗粒,释 放炎性反应介质而导致患者出现变态反应症状,如鼻塞、鼻 痒、喷嚏、流涕等症状。目前认为,AR不仅仅是鼻腔黏膜局 部的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还是一种全身变态反应炎症性疾 病,是一种机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机体异常免疫反应 状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AR发病率在我 国有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A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清楚,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进展,各种免疫学介质在 AR病 程中的作用逐渐被阐明。 IgE在AR病程中的作用目前比较清楚,但对 LTs在AR 病程中的了解相对还较少。LTs是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 的主要炎性介质 ],文献表明H ],AR的病程中LTs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LTs被认为是引起鼻豁膜充血的主要因 子【2]。近年来,新一代 LTs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AR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J,证明临床通过干预LTs与其受体的 结合,可以逆转AR病程的发展。此亦间接证明了,LTs在 All病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LTs主要包括 LTC 、LTD 及 LIE ,其分子式中的c6位上都含有一个硫醚连接的肽。体 内LTs主要是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 胞在受到刺激被激活后产生,由细胞中的磷脂酶 裂解膜 磷脂为花生四烯酸(AA),AA在5一脂氧酶作用下生成 L1lA ; L1IA 很不稳定,经 LTA 水解酶水解为LTB4,或在 LTC4合 成酶的作用下与谷胱甘肽结合形成LTC ;LTC 由 一谷氨酰 转肽酶趋化,脱去一分子谷氨酸形成 LTI) ;后者在脱肽酶作 用下,进一步代谢为半胱氨酸衍生物 LTE 。LTE 可通过 尿液排出体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LTE 相对恒定,约占体 内L1 含量的4%一7%[1o1。目前血浆 LTs检测技术仍较复 杂,临床难以全面推广 ,目前多数医院实验室主要通过拎测 液中 LTs的含量,尤其是通过检测尿液中 LTE .含量作力 反映体内 LTs的合成及释放水平的参考。 本文结果显示 ,随着 AR病情 的加重,AR患者外周 j茜E含量逐渐升高,尿液 LTE 排泄量逐渐增加,各组问差异 明显(均 P<0.05)。表明 All患者外周血 IgE含量、犀 LTE: 泄量与AR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两者含量呈 线性相关。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外周血I 、尿液 LIE 的 含量作为病情评价和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 、. 参考文献 [1]罗鸿,陶泽璋,龚树生,等 .白三烯研究进展及其在变应性鼻步中 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5):236-240. [2]Howarth PH,Salagean M,Dokic D.Allergic rhinitis:not purely a histamine—related disease[J].Allergy,2000,55 Suppl 64:7—16. [3]赵斐斐,韩军,孙娟,等.变应性鼻炎中白三烯的作用[J].内蒙 古医学杂志,20O7,39(6).722-725.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 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2OO4年,兰州)[J].中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O(3):166—167. [5]Jawiefi J,Choplcki S,Olszaneeki R,et a1.Eoainophil—epithelial cell interaction augments eysteinyl leukotrienes synthesis[J].J Phyaiol ph maeol,2002,53(1):127—132. [6]胡仕宏,宋秋荷,周会祥 .湿疹患者血清、皮损和尿液中白三烯以 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J].西南国防医药 ,2009,19(6):567—569. 一 [7]刘辉,佘文煜,黄昌凯,等.孟鲁司特在老年变应性鼻炎应用的临 床观察[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OO6,26(6):853-854. [8]魏芬生,陈建豪,胡国华.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对小儿变应性 鼻炎血清 IFN 和 IL-4水平的影 响[J].医药导报,2OO9,28(3): 3O7-308. [9]Obase Y,Shlmoda T,Tomari SY,et a1.Effects of pranluka~t On chemical mediators in indueed sputum oil provocation testa in atovie and aspirin—intolerant asthmalie patients[J].Chest,2002,121(1):143— 150. [1O]李志辉,刘琦石,黄婷,等 .夜问哮喘3~6岁患儿尿液 白三烯 E4的昼夜节律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67-293. (2009—09—24收稿) 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活性的监测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323000) 曲志刚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方炳木 B细胞淋巴瘤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D.一Hodgkin lymphoma,NHL),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 关,但这些因素所起作用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 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及 NK细 胞参与 NHL的发病过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 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 细胞活性变化,以探讨 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 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经病理 组织学证实的B细胞淋巴瘤32例(男18,女 l4),年龄(36~ 62)岁,平均4_4岁。按病理分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8例,B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4例,滤泡淋巴 瘤3例,MALT淋巴瘤 3例,套细胞淋巴瘤 4例。对照组 30 例,为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 1.2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分别给予COP、CHOP、FC等方案 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 1周内采血检测相关指标。 1.3 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患者及对照组均晨起无菌采集 空腹外周血2ml,EDTA抗凝后送检。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 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 NK细胞活性。 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仪器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检测 抗体为北京晶美生物公司产品。 1.4 疗效评价 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 。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 见表1。 表 1 B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活性的比较( 4-s) 表1显示,患者化疗前 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 0.01),CD8细胞数、NK细胞数升高(P<0.05)。 2.2 疗效与 T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活性的关系 见表 2o 表2 B细胞淋巴瘸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 NK细胞活性与疗效关系(i 4-s) 本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 缓解(PR)8例,无效 2例。治疗 CR组与 PR组比较,CD3、 CD4明显升高(P<0.05);CD8、NK细胞减少,但差异无显著 性(P>0.05)。 3 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为的淋 系统恶性肿瘤,B细胞淋巴瘤 是一类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按WHO淋巴瘤分类,B细胞 淋巴瘤可分为B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r~/4,淋巴细胞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弥漫性大细胞性淋巴瘤、MALT淋巴瘤等。近年 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免疫比体液 免疫有更重要的作用。CD3细胞为所有成熟 T细胞表面的 膜分子,它的数量能反映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CD4细胞具 有辅助和诱导作用,在抗肿瘤中能促进CD8细胞及吞噬细胞 的作用。CD8细胞具有负调节作用,对靶细胞产生细胞毒作 用。各亚群之间数量比例合适,对机体免疫状态和免疫反应 水平有重要意义。NK细胞在机体主要起免疫监视作用。 NK细胞特异性表达 CD56,不表达 CD3,对病毒感染细胞、肿 瘤细胞产生直接细胞毒活性,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是机体 抗肿瘤的重要参与者 』。 本文对32例 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淋巴 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与健康体检人员比较,B细胞 淋巴瘤患者治疗前 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 CD8细胞数、NK细胞数升高(P<0.05)。提示 B细胞淋巴 瘤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经治疗后,治疗 CR组与 PR组比较, CD3、CD4明显升高(P<0.05);CD8、NK细胞减少,但差异 无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有效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 免疫功能有所恢复。这与国内部分研究报告结果相符 。 由此可见,B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对患 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活性变化进行检测可对病 情评价有一定意义,对了解肿瘤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指导临 床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 2版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8. [2]陈慰峰 .医学免疫学 [M].第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乐静,楼燕如.恶性淋巴瘤患者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检测[J].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6):313-313. [4]赵成艳,马荣 ,王忠利,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T淋巴细胞亚 群、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杂志 ,2006,22(2):180— 185. [5]毛光华,张俊萍,冯慧晶,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 细胞亚群与 NK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8, 37(1):20-22. (2009—09—30收稿) 来 函 照 登 《放射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贵刊20o9,22(6):593-594.“尊 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8、Ⅱ,18和TNF— 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文,投稿时误将第一作者吕玉良打 印成吕玉宏,请予以更正为盼。谢 j!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人事科 2010年元月 14日
/
本文档为【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监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