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化人类学知识点

2011-06-20 17页 doc 99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0338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化人类学知识点文化人类学笔记 文化人类学笔记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概论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归根到底,也就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问。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学一门分支学科,一方面它也要研究人,揭示人与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应当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按照以往人类学家们的观点,就是要研究“未开化”民族的生存状态,后来的人类学家又拓展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即人类学可以对世界上为数众多、在经济、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较为先进民族的研究。 一、人类学的一般内涵 1、人类学的起源 (1)人类学(Anthropology)这...
文化人类学知识点
文化人类学笔记 文化人类学笔记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概论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归根到底,也就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问。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学一门分支学科,一方面它也要研究人,揭示人与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应当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按照以往人类学家们的观点,就是要研究“未开化”民族的生存状态,后来的人类学家又拓展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即人类学可以对世界上为数众多、在经济、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较为先进民族的研究。 一、人类学的一般内涵 1、人类学的起源 (1)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存在,它来源于希腊文,是由“Anthropos”与“logy”构成。前者表示“人”、“人类”的意思,后者表示“罗各斯”。通常西方学术界往往把亚里士多德作为“人类学”这个词的创立者。 (2)正式的、经常性的使用这个词开始于16世纪的拉丁文。当时,这个词表示“与人体结构”有关。学术界普遍认为,按照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的看法,第一次出现“人类学”这个词的著作是马格纳斯·亨德特(Magnus Hundt)在1501年出版的《人类是万物之灵》中。 (3)17世纪,人类学开始出现在英语世界。1655年,在《抽象人类学》这本没有作者的著作中,给出了人类学最初的英语定义。 (4)从19世纪开始,人类学有了长足发展,表现在定义的、研究内容的广泛以及研究论的逐步确立等等。 2、人类学的含义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学科。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3、人类学的范围 一般认为,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二、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研究社会文化的部分叫文化人类学,研究体质的部分叫体质人类学。文化是渗透有人类意识的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这里的意识指:人类为生存长期同自然同社会斗争的经验积累)。人类不同人群的交往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和欧洲烈强以掠夺财富的活动分不开。“殖民地人的管理和教育”、制定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族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生存与发展)服务,都离不开人类学理论的应用。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行为的一门学问,而这些关系与行为背后的指导因素却是一系列的文化观念。两门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系统“软环境”的不同侧面的研究。一个注重具体的行为(社会学),一个注重抽象的理念(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一门以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于文化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来理解文化的本质(进而理解人)的学问。 1、发展历程 哈登在《人类学史》中认为文化人类学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古希腊时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2)17—18世纪:是文化人类的发展阶段,产生一些人类学思想: (3)现代阶段:19世纪以来,以弗雷泽、布朗、哈登等人为代表,后又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类学家。 2、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田野工作方法(field work)‘就是对一个社区所进行的直接和持续的观察,这是文化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⒈参与式观察:人类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田野工作方法之一,也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方法,强调研究者的主动参与性,是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 ⒉访谈:直接、深入地面对面的对话。 ⒊问卷(questionnaire):为观察研究而采取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或者回答所列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对象数目较大、覆盖区域较为广泛时采用的抽样调查。 ⒋口述史(oral history):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门以口述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的史学。 ⒌个人生活史(life histories):生活是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⒍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是一套快速收集村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农户意愿,并评估其发展途径的田野调查工具。 第二章 进化论在人类学的地位   教学要点:1、文化进化论的主要观点。2、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4、进化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5、各个学界对进化论的评批观点。6、进化论对我国学界的影响及建国以来的建树。      一、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人类学学科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是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二、文化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1.巴斯蒂安:马克思认为其是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其著作《历史上的人》(1860)中提出的三个个概念(1)、人类心理一致说(相同的心智过程)。(2)、民族概念(自身发展一定的思想、文化模式、文化特征)。(3)、地理区域概念(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历史上的有时传播形成各个具体的民族概念)。   2.巴霍芬:代表作为《母权论》,研究原始社会家庭史的问题。第一:杂婚。第二:母系。第三:母亲具高威望。第四:因男性要分配财产,后逐发展成父系的一夫一妻制。   3.麦克伦南:代表作《原始婚姻》,承认社会进化。认为人类都是从蒙昧时代向前发展;现在的野蛮民族的状态相当相当于人类发展进化的最初阶段;社会可以用发展进化的尺度来衡量高低,作进化分类。(杂交、母权早于父权)外婚(集团内禁止通婚)、内婚(集团内可以通婚)。抢婚(战争、杀女婴)。   4.拉伯克:代表作《史前时代》、《文化的起源和人的原始形态》。用进化观点叙述了原始时代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婚姻家庭、世系继嗣、宗教信仰和土地所有权等问题。认为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提出宗教发展的几个阶段:(1)无神论;(2)拜物教;(3)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4)萨满教;(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神人同形);(6)神成了造物主;(7)道德和宗教联合为一。   5.梅恩:代表作《古代法》和《古代法制史讲演系》,用进化观点阐述法律的发展。认为从法律的进化看,一系列的阶段是连续出现的:亲属组织进化到地方组;地位进化到契约,即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地位进化到以个人为主的树立义务关系;不能让与的土地进化到可以出售的土地,民法进化到刑法。国家由一些集团混合而成。   6.泰勒:人类学之父。代表作《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研究》,在学术上作出三大贡献:(1)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2)指出文化是进化的。(3)方法论方面对人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比较法。二是阐述了残存法。三是引入统计学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7.摩尔根:代表作有《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主要观点有:(1)社会进化理论。第一是发明和发现;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第三是家族观念的发展。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2)氏族研究。(3)亲属制度研究。   其他: 科瓦列夫斯基: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   弗雷泽:提出人类智力发展经过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   马瑞特:提出前万物有灵论,把心理学方法广泛运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各种文化现象主要从心理学方面寻求理论解释。   哈登:重视物质文化的调查研究,创建了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些基本技术,特别是系谱学的使用。   韦斯特马克:主要研究婚姻史以及道德观念和制度的比较社会学研究。   四、进化论对人类学理论 (一)贡献:(1)使人类学得以诞生,创立了研究全人类的科学。(2)进化学派人类学以它作为经验科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和对文化、社会的进化观,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以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二)批评者的意见:(1)人类历史不受任何规律的支配,文化和社会的进化有顺序、可以划分阶段的说法是不能被接受的。(2)进化论者对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被认为是单线进化论。(3)氏族制度不是普遍存在,反对母系先于父系氏族制。   (三)我国学界理论建树:(1)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的研究;(2)关于母系制以及母系向父系过渡的研究;(3)关于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发展的研究;(4)关于家长奴隶制的研究。 第三章文化移动和传播 教学要点:(1)理论主张;(2)代表人物(德奥传播学派、英国传播主义)(3)泛埃及主义者。 一、文化传播学派及其产生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愿进步,反对进化,此时反对进化论的传播学派应时而生。 二、文化传播学派的基本主张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愈多,发生过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 三、德奥传播学派的理论方法 1.拉策尔: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相互接触,互相影响。描绘人类及其文化分布图,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两分隔地域,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要素,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联系。战争、贸易、通婚、迁徙导致文化现象的转移、文化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2.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文化圈”概念,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来自同源。文化层。文化是生命体。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体现者、“搬运工”。   3.弗茨·格累布奈尔:认为文化的类似,不但可见于个别文化成分中,还可见于两个完整的文化丛或文化圈中,所以民族文化的迁徙,不但与个别文化成分类似有关,也与整个的文化圈彼此类似有关。文化是一次产生,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不同文化圈相交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4. 安克曼:是格累布奈尔的同学,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他在《原始民族的宗教》一文中认为"我们更应当假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线,随着历史的前进,由这些发展线的混合语相互的影响,而产生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得见的许多宗教形式".   5. 威廉·施米特:德奥传播学派的领袖人物,创办了《国际人类学杂志》、《矮人在人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被称为“神学的仆从”,发展了文化圈、文化层观念,确定各种文化因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至上神”信仰在原始文化中更清晰。   四、英国传播学派 (一)威廉·里弗斯:认为不应该把社会结构、语言各宗教信仰等与物质文化的实物同等对待。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而以进化论方法较为适宜。认为自己是旧进化论和格累布奈尔传播主义的折衷,各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发动各种导致人类进步的力量的主要推动力。倡导传播论。 (二)泛埃及主义者——极端传播主义 1.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8-9世纪,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自称“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   传播主义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更不能臆造。文化传播是普遍现象,人们研究传播都在注重事实和注重各种传播条件的前提下作深入研究,比如寻找传播的进程和规律,探索传播的条件和传播的阶段以及各族文化史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从全球观点出发,考察各族文化的根源。 2. 威廉·詹姆斯·佩里:古埃及人为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五、传播学派的贡献与缺陷 1、贡献 合理提出了各民族间具体文化的联系问题,如文化变迁包括文化接触和传播的事实。 2、缺陷 (1)把文化现象与创造者分开来,没有看到创造者人的作用及社会的作用,对文化传播实践过程。 (2)播主义只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 第四章 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 教学要点:(1)法国社会学派的理论主张;(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共同主张: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资料研究社会问题。   一、孔德的思想 主张实证的知识需依据确实的事实,其基本点是从感觉经验出发,强调只有直接的感觉经验或现象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探索所谓最初原因和终级原因,都是绝对不可容许和毫无意义的。提出社会静力学、动力学;提出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三阶段定律;对社会学研究注重整体研究,认为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才能了解社会的局部。提倡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来研究社会学。指出研究历史和文化遗迹、风尚、仪式,分析和比较各种语言,可以为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提供资料。   二、杜尔干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杜尔干简介(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自杀论》(1897年)、《原始分类》(与外甥莫斯合著,1903年)、《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912年)。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此刊物是法国社会学家的论坛,影响极大,故法国社会学派又被称为“社会学年鉴派”。 2. 杜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首先,杜尔干对社会生活所做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他赞同斯宾塞的观点,认为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进化的特征是:群体中个人专门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但是,斯宾塞认为,这种合作关系是个人之间为了相互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而杜尔干认为,合作关系是由社会规范所创造的,也就是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 在《社会分工论》中,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这一对著名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质的社会规范;机械结合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周期性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有机结合关系,社会分工造成异质性和相互依赖两种后果,这种关系产生一种倾向于赔偿性质的法律;有机结合主张维护人的个性,个体部分的个性越鲜明,社会的团结或合作越牢固,因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 (现代工业社会要求人们有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依然聚合在社会大机器的运转中,人的个性未必得到鲜明的体现,相反,人弱化为机器中的一个螺丝。) 第二,杜尔干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这也可以讲是研究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他明确写到:“社会是一个由各个群体或者说各个分子组成的整体……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相加的总和……因此,要考察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社会现象的产生,不能在那些组成集体的各个分子中去寻找,而必须对这个已经组成的集合体进行研究”。同样在这本著作中,杜尔克姆提出了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对于整体的“功能”问题,“为了说明某一社会现象,仅仅提出它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还必须说明它在确立社会秩序中的功能”。 第三,杜尔干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 第四、强调正确运用比较法,剩余方法、相同方法、相异方法及共变方法(相关分析方法)。 3、杜尔干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一)宗教的定义与特征 杜尔克姆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因此,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二)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在杜尔克姆看来,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因而,归根结底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三)宗教的功能 在杜尔克姆看来,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而宗教仪式的功能就是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如限制个人利益、为社会作出牺牲、顺从权威等。他进一步将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即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社会个体两个层次上的功能。在第一个层次上,他指出宗教的功能可归为两种:第一,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在仪式上,人们发泄感情、交流思想和感情等;第二,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如增加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使人们产生向心力,加强团结。 4、类别观念理论 ①杜尔干和莫斯认为,“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 ②分类产生的条件本质上是社会的,最初的逻辑分类实际上就是人的分类,类别观念是人类构想的思维工具。 5.对杜尔干理论的评价 (1)我国留学法国的著名民族学家杨堃曾发表了大量介绍和评论法国社会学派理论方法的译述和论著.他概括了法国社会学派的传统和特点: 1),法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至为密切; 2),偏重理论研究 3),以社会进化学说进行民族学研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一支. (2)杜尔干理论的重要价值及缺陷 价值: 强调客观地研究现象本身,用客观考察、对比现实事实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是正确的。 提出了“集体表象”的概念,在说明社会条件对个人意识的作用上有积极的一面,同一社会的成员的共同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的特征是从该社会自觉不自觉接受的。 提出的研究方法至今在沿用。区分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认为不能混淆社会现象和原因。 缺陷: 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 方法上社会结构的理解是机械的,他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且每个联合体互不依赖、相互独立。 三、社会学年鉴学派其他代表人物   (一)莫斯的理论与思想 1.、莫斯简介 莫斯是涂尔干的外甥,犹太人。他学问渊博、能精通多种欧洲语言,研究的范围较广泛,因此在学术上的影响不限于社会学方面,也不限于法国。   1924连他主持回复停刊10年的《社会学年鉴》工作。1926年与列维•布留尔等建立巴黎大学民主研究所。   他还用了许多时间整理涂尔干的论著,因此自己发表的成本著作不多。他撰写的学多,由他学生和朋友编成《社会学和人类学》(1950)和《莫斯文集》三卷本。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第一次对礼物交换这一分布很广的习俗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2、莫斯的交换理论与方法 ①舍弃了杜尔干的起源理论方面,着重应用功能理论方面,强调社会现象的整体性。认为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甚至最特殊的事情都有其功能,都在起着作用,只有同每一事物和整个集体而不仅是与特定部分相联系才能对事物加以理解。 ②《礼物》认为迫使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可以讲,馈赠、交换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体现社会、宗教、法律、经济、道德的意义。 ③莫斯从馈赠、交换抽象出互酬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是社会相互关系的摹本形式。 ④将社会想象分为生理学和形态学两类。莫斯还主张用统计学的方法、用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来进行民族学研究。 第五章 功能——结构论 教学要点:(1)该学派主要理论主张;(2)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3)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学术思想;(5)利奇的学术思想;(6)弗思的学术思想;(7)伊万斯—普里特查德的学术思想;(8)吴文藻与功能派的学术思想;(9)功能派影响下的中国学术成果   一、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 19世纪末殖民地发生统治危机,需要有效的理论支持。 学术界流行实地调查法,努力了解文化的本质,重构人类历史,而不在进行进化的臆测。 二、主要理论主张 该理论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体各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 1.马林诺夫斯基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波兰人,1913年《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1914—1918年在特洛布里恩德岛进行田野调查。1922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7年《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36年的《文化论》(1938年交给吴文藻,1944年由费孝通翻译成中文。 2.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①主张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该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 ②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互相关联、具有动态的、功能的。 3.方法论论及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马林诺夫斯基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中指出:在研究方法上,马林诺夫斯基主张全面地、科学地考察文化,反对进化论者和传播者的那种历史观,反对为构造历史而忘却历史。他提出了一套与他以前的人类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法。他主张,人类学不应是老式的博物志和民俗学,而应当是深入、具体考察文化制度现实功能的一门学问。 具体来说,他的田野调查法贡献在于:(1)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尽可能参与他们的活动,遵从他们的习惯,学会他们的语言,钻入他们的心中,形成了真正的参与式观察的经验;(2)对田野工作的理论提出三个原则,一是部落的组织和部落的文化结构,必须用明确、清楚的提纲形式记录;二是要细微细认真地观察、收集生活细节和行为的材料,用日记形式记载下来;三是要把描述土著人精神生活的文献内容记载下来。 四、评价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人类学焕然一新,但因为其为帝国主义殖民者服务,受到很多批评。其优点是在方法论上提出了民族志的田野工作方法;缺点是忽视历史的方法,缺少发展的视角,不能解释文化的变迁。 五、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功能结构主义 1. 布朗简介 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人,学过医学和道德科学,1904年后师从剑桥的里弗斯(Rivers)学习人类学,曾在悉尼和芝加哥从事教学和研究,后来回英国到牛津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他的著作不多,主要有《安达曼群岛岛民》(192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的自然科学》(1937)、《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以及与福德(C.D.Forde)合编的《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1950)。虽然布朗的著作不多,却并未影响他在社会人类学史上的声誉,他与马氏分别成为英国本世纪上半叶两个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术领袖。 2. 布朗的功能理论与方法 (1)方法论 ①主张在人类文化研究中应用自然科学中的归纳方法。 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所谓归纳方法,就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归纳方法的前提是:世界上所有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运用某种逻辑方法来发现和证明某些普遍规律是可能的。归纳方法的目的或本质就是要获得一般规律,而该规律应能适用于其范围内的所有解释和推论。       ②布朗主张用比较法的进行研究。比较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向的研究,即把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或当代不同社区的社会文化进行比较,但不涉及变迁问题。另一种是纵向的研究,即研究文化变迁问题,通过考察,比较同源文化的各地方差异发生的起因与历程。   布朗对实地考察工作十分重视,他强调对一个地区应反复进行实地调查。他认为正常的工作顺序是,在长期和精细的实地研究之后,就转入室内,对所搜集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之类的加工,然后撰写草稿。草稿撰写后再去原来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以核对所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比较可靠而又科学的研究成果。 (2)强调共时性研究 共时性的研究是不考虑文化的历史和起源,而是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因此,研究文化就是研究一种文化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的整体结构、各文化要素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对于外界调适和内部整合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比较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点。 (3)建立了功能结构主义 ①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就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某种特殊社会惯例的功能,也就是它对于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体系所做的贡献。他也同马凌诺斯基一样认为,在一个社区内,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地相互关联,而结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研究任何一个方面时,必须研究它与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每一种社会活动都有它的功能;而只有发现它的功能时,才能了解它的意义。在研究任何“风俗”或“信仰”的功能时,必须把社区看作一个统一的体系,然后再确定它们在这个体系中所据的位置。 ②社会结构理论 布朗还强调人类学应该进行社会结构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强调结构,正是他功能主义的最主要特色。 其“社会结构”思想可概括为三点:(1)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人与人组合的各种群体及个人在这种群体中的位置。群体有阶层和类别两种形式。(2)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具体讲,原则指的是群体形成的基础。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通过那些用来规定处于各种关系中人的正常的或被希望的行为的制度,就一定能描述社会结构。”(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因此,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现象,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人类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组成社会的个体,其形式就是制度。 (四) 坚持社会进化论 在他看来,进化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机体进化和社会进化都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过程。(2)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发展。……同样,各种现存的或我们从历史上得知的社会生活形式,也是趋异发展过程的结果。(3)无论是有机体进化还是社会进化,其中都存在一普遍趋势,这就是斯宾塞所讲的“组织的进步”。在有机体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是从那些较简单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发展而来的。……在社会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或组织的社会是从不太复杂的社会形式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进化既是有机体或社会生活形式多样化的过程,又是有机体或社会“组织的进步”过程。   进化不一定是意味着进步。进化仅仅是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而进步是指知识的积累和通过发明与发现而产生的技术改进以及道德的发展。这样,社会也许是向一种内外均衡的结构状态迈进,也许是向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发展。但这种结构本身是更好些还是更坏些,应当根据另外一些标准来判定。   补充:马氏布氏观点之异同: 相同处:1、都反对进化论观点,但布氏不绝对排斥;2、都反历史主义,但布氏主张适当地使用历史文献资料;3、都有重视习俗制度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的研究,而不研究它们的起源和发展;4、都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概念,各种制度是它的组成部分,功能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之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考察各种制度要把它们置于整体之中,了解它们对于维护整体的存在有什么作用;5、在方法上都重视实地调查,推崇比较法。 相异之处:研究的侧重点、角度不同,理论解释的深度不同。1、马林诺夫斯基讲功能强调文化的生物基础,个人的基本需要即生存、传种,以及为满足基本需要而引起的各种制度的需要和精神需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把社会而不是个人当作起点,强调研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人组成的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功能主义的性质讲得更清楚。2、马林诺夫斯基以文化为中心,侧重对文化的功能分析;拉德克利夫一布朗以社会为中心,除功能分析外还主张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强调社会功能与社会结构相关联,社会结构研究是科学的最基础部分。3、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在比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功能方法,包括实地试验的比较法,也就是一种间接的实验法,主张尽量精密地考察和比较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和文化;而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和材料几乎局限在大洋洲特罗布里恩岛这一小区范围,据此所建立的理论就缺乏普遍性。4、马林诺夫斯基仅注意共时 研究,忽视历时研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则要求兼顾二者,认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这是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功能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三1、关于功能和结构的理论。2、强调实地调查。3、倡导应用人类学。 六、我国人类学家代表作 (一)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1.作者简介: 费孝通,享有世界名誉的著名社会学家,江苏吴江人,早在学生时代即凭一本《江村经济》一举成名。 2.内容简介: 该书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或《江村经济》。描述中国农民生活、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此同时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在西方列强压力下中国农村的文化变迁。全书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文书内容的总体概括; 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调查区域的地理、经济、人际关系等的概况,概括了江村经济状况,并阐述选择该地区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三~十五章:借用功能主义理论,从各方面介绍江村。 第四部分:第十六章:讨论中国的土地问题。根据前三部分的描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改进技术、社会重组和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的发展)。 3.江村经济方法上的学术价值 1、扩大了社会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开创了人类学研究农村文明社区的先河,打破了人类学只研究部落、“野蛮人”、落后民族、和异民族的传统局面。开辟了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新方向。 2、把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融入社会学调查,在中国实践了把社会学和人类学合家的主张——社会人类学,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社会学本土化的先例,是作者“从社会调查到社会学调查或社区研究的过渡作品”,为在中国采用社区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是功能主义理论与“微型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研究传统文化和社会问题的首次运用,为费孝通先生以后提出的“类型比较方法论”、“层次递进方法论”、“发展模式”、“区域经济”等重要概念提供了理论前提。 4、确立了科学为人类服务的价值观,抛弃一切学院式的装腔作势,改变了过去人类学那种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价值取向,也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的崇高追求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林耀华《金翼》 1.作者简介: 林耀华(1910-2000),福建省古田县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严复研究》(1934)《义序的宗族研究》(1935)《凉山彝家》(1945)《金翼》(1948)主编《原始社会史》(1989)和《民族学通论》(1992)。 2.内容简介 《金翼》描写的是福建省古田县的一个农村(书中称黄村),主人的房子因风水好而被称为“金翼之家”。书中通过中心人物黄东林及其家族和他的姐夫张芬洲一家命运的变迁,由个人所组成的各个体系的相互联系,展示了人际关系的网络,刻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 补充:吴文藻 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祖、黄迪、李有义、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认为社会组织等介于物质因子与精神因子之间,是文化的骨干,在文化变迁时社会制度的惰性更高;社会制度的一切部分共同运行着,使之达到适足程度的内部的一致和谐的状态,而不致产生不能排解或加以制裁的种种持久的冲突。推崇功能学派:1、最先进,提供高度动态的功能观点;2、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适合研究中国国情) 第六章 博厄斯美国历史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博阿斯,故又被称为博阿斯学派。其中的一些重要成员吸收了“文化圈”的概念,提出了“文化区”的理论,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一、博厄斯简介 美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又译鲍亚士。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卒于美国纽约。主要著作:《中部爱斯基摩人》(1888年)、《夸扣特尔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和秘密结社》(1897年)、《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手册》(1911年)、《原始人的心灵》(1911年)、《原始艺术》(1927年)、《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年)、《普通人类学》(1938年)、《种族、语言和文化》(1948年)等。 二、博厄斯的理论方法 1.首次提出了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关于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他在《种族、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提出“(是)关于人类和他的历史”,是“必须包括认得形体发展的历史,人的生理学上的功能,思想和文化”。为此,“需要一种年代学的继承形式的知识和对变化情况的了解,而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获得这些材料”。他认为,人类学的目的是研究关于人类和他的历史,包括人的形体发展的历史、生理学的功能、思想及文化。并指出主要任务是:重建历史、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及探讨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他用历史发取代了比较法,方法的改变带来了理论的改变。 2.历史特殊论 他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他主张,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3.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明确地指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在《原始艺术》中,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4.文化相对主义 他认为 “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 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1、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2、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参与观察法(2)多学科结合法(3)民族学方法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 1、克罗伯 2、罗维 3、威斯勒 4、本尼迪科特 5、米德  6、赫斯科维茨 历史学派的后期—心理学派 心理学派是美国人类学、民族学流派之一。反映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是各学派的出现和演变。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后,围绕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展开了争论,出现学派林立,理论纷纭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十大派。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该局面演变为学派减少,相互吸收,互补并存的势态,这也是心理学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复兴者在弗洛伊德关于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新心理学派,其表现一是所谓“认识人类学”的出现,一是在人类学中进一步应用以心理动态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派的主要著作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 (1934)、 《菊与刀》 ,米德的《三个原始社会的性生活和性情》 (1935)、《男性和女性》 (1949),卡迪涅尔与R.林顿合作的《社会的心理边境》 (1945)等。 一、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 1、米德简介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年12月16日-1978年11月15日),美国女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代表作:1928年--《萨摩亚的成年人》,1931年--《新几内亚人的成长》,1935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2、来自“南海”的研究 (1)《萨摩亚的成年人》——青春期是由什么决定的:文化或遗传? 在此之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根据他对西方青年的研究,提出了“青春期危机”理论。他认为,青春期象征着人类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在现代西方社会,少男少女一到青春期就会出现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混乱、心绪不宁,行为上表现为肇事、破坏、犯罪、骚乱等。这意味着个人心理状态的突变和危机,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诞生”。有人又称之为“青春期心理断乳”。他认为,这种心理变化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米德在萨摩亚三个毗邻小村庄研究了50个少女。她发现,对萨摩亚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动荡时期,心理上也没有危机和突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整个萨摩亚社会充溢着那种普遍的随和性。萨摩亚人对周围所有事情采取不经心态度,不会全身地投入于其中。婴儿养育是漫不经心,子女、若与父母不睦可以随意离家出走,萨摩亚人对任何人(事)以不抱过高期望,采取随遇而安态度。 第二,社会对每个人提供的选择完全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现代西方文明在每一种选择(如宗教信仰、道德标准、集体归属、结婚对象等)面前都提供了无数答案,而且这些答案互相矛盾,把未成年人弄得眼花缭乱。而萨摩亚社会基本上提供单一的选择,同时也没有选择的社会压力。 例如,儿童们不会在上学时,就考虑今后应从事何种职业或者被大人逼着将自己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进入青春期的姑娘也不会忙着找对象;以免被人耻笑为“老姑娘”。 第三,萨摩亚人没有精神病,也没有因战争而导致的残疾人,所以不存在心理上的不良适应。 第四,对性、生死都很淡,很坦然。“性交、怀孕、生死”,这一切都司空见惯。男女孩子之间的性游戏、婚前性行为尝试都未被限制。=>其实是文明的反应,是文化的作用。 (2)《新几内亚人的成长》与《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分别对居山区的阿拉佩什人、居河边的蒙杜古马人和居湖边的德昌布利人的各方面生活进行比较,以探究是文化还是性别等生物因素决定男女各自的气质,同时也探讨了社会中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的区别。通过讨论,米德否认了认为男女的不同气质是由性别等生物因素造成的说法,指出气质乃是由文化塑模而成的,并认为人们通常所谓的不正常行为主要是指那种与该社会文化规范所期盼相违的行为。因此,她指出,考察一种行为是否正常,应着重从文化方面对其加以考察,而不是单纯去考虑它的生物性原因。 二、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 1、本尼迪克特简介 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刀》(1946)。 2、文化模式与国民性研究 (1)文化模式理论——《文化模式》 第一,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文化内部都具有多样性,但也有主旋律即“民族精神” 第二,20年代考察美国西南地区普埃布罗印地安部落发现:这个地区印第安人的文化明显不同于北美印第安人文化的总情况,而且没有什么屏障将该地区的印第安人同周围的印第安人隔绝开来,而且普埃布罗印地安人未表现出北美印第安人的主要特征:狂欢与狂舞,而是显得节制和冷静。 第三,她借鉴了尼采的2个概念来说明:文化模式:“阿波罗型”(Apollonian)和“狄奥尼斯型”(Dionysian)。“阿波罗型”指古希腊神话英雄“日神”——阿波罗所具有的精神:安稳、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和中庸之道。而“狄奥尼斯型”则是酒神狄奥尼斯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充满热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她认为,普埃布罗文化属于阿波罗型,他们做事不过分,有节制,善于合作,服从是其美德,他们对宗教仪式特别重视但厌恶狂欢式祭祀。而鲍厄斯所描述的夸克特人(文化)则是狄奥尼斯型,没有节制、狂妄,在宗教仪式中常使用药物,仙人掌和酒,以引发宗教幻想。 第四,文化促使一个人形成某种文化类型,或日神或酒神,她认为,“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为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 (2)现代国家的民族性问题——《菊花与刀》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第一,她认为,日本社会结构或文化基础是等级制度,而这种等级制度观念是在家庭内部养成的。在日本人的家庭中,辈分、性别、年龄都可以形成特权。日本人在家庭中养成等级制度后再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了类似于印度种姓的卡斯特(cast)体制。 第二,日本社会文化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或统治的服从关系,而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自由意志就合而成。维系种这种关系的观念是“报恩”意识,“报恩的义务是无限的义务”(p273) 第三,日本人的“忠”“孝”都是从中国学过来的,但两者明显不同:日本人的“忠”是无条件的,尤其对天皇的忠!而中国的“忠”,“孝”都是以“仁”为前提条件;“仁”是儒家思想的本质。日本人只祭拜最近的祖先甚至只对活着的人尽孝,而中国人“孝”的现象,既包括历代祖先,又包括家族。 第四,日本男人儿童教育存在两重性。幼儿时同小神仙,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寻衅心,而6、7岁以后,慎重与“知耻辱”逐渐加到他们身上,使他学会绝对服从。这种教养方法就使得他们形成矛盾性性格,造成人格的紧张。即日本人一方面可以爱赏樱花、赏日、赏菊花;另一方面可以手持刀枪进行残酷虐杀或自戕。 总之,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文化是以耻辱感为基础的文化。 第七章 文化变迁与涵化   一、文化变迁概述 (一)概念 定义: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 分类:文化变迁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二)不同学派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马林诺夫斯基写了《文化变迁的动力》,对文化变迁作了具体的论述。 美国历史学派:博厄斯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认为这种特殊性—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这既考虑到独立发明,也考虑到传播的作用。他们强调传播,也反对极端传播论。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生产方式是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二、文化变迁的途径 进化、发明、发现、传播或借用,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组织由简单发展到复杂。文化的进化自然地引起文化变迁,进化的过程就是变迁的过程。发现是使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东西。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如古人发现用火烧陶土可使之坚硬从而发明制陶;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有意识的革新,如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当社会接受了发现和发明并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就引起文化变迁,比如欧洲工业革命、当代的科技革命。发现和发明可以在—个社会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而被—个社会所接受。传播是文化变迁过程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普遍形式。早期进化论者不仅强调发明和发现。也指出了传播的作用,摩尔根说“所有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会自行向四方传播”,泰勒也讲“文化的传播法则”。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社区内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是由于独立进化,不同文化接触产生的文化变迁则由于传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 三、传播和借用有几个特点: 1.传播是一选择的过程 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被接受或抗拒,视其对接受—方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异 2、 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触,文化的传播一般是相互的、双向进行的,他们选择地互相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   3、 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由于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比较容易互相适应,文化的互相借用数量大。   5. 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对新引进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在形式、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四、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学家们对于哪一个领域更易于引起变迁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技术先于意识形态;一说意识形态更为根本;米德等则认为越早学到的东西越难改变。第二种观点以L.A.怀特为代表,认为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技术系统引起社会系统的变化。而技术社会系统又引起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这个看法符合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文化系统中其一部分的变迁,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巴尼特称为连锁反应效应。因为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个部分发生变迁,必然引起整体中互相关联的部分的反应,最先改变的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五、涵化 1、概念 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也就是说,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2、涵化与传播的关系 传播时涵化的一种途径,涵化是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的过程。 3、文化变迁的研究方法 ①历史复原法:了解过去,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报道人的回忆进行研究。   ②剖面分析法:对文化变迁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变迁的过程。   ③研究——再研究法:如《金翼》与《银翅》的研究方法。   ④变迁的纵向研究法或称持续观察法:固定一个研究地点,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观察研究。 4、涵化过程  A、 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即传播) B、 文化的结合 C、 替代 D、 融合和同化 E、 隔离或孤立 F、 反应运动
/
本文档为【文化人类学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