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董氏针灸

董氏针灸

2011-06-20 8页 doc 124KB 2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6216

暂无简介

举报
董氏针灸亦可整理 首发明医http://www.mingyi99.com/bbs/viewthread.php?tid=24134&extra= 亦可整理 火膝:小指甲小侧后2分。 针1,2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痛、风心痛,膝扭伤、眼球痛,郁症(肝气横逆型)。太阳经疼痛,肩臂不举、变性膝关节炎,颇有殊效。 少白穴:小指背第1.2节橫紋中央偏大側3分處是穴。 斜刺2,3分 治:腰脊椎骨刺、坐骨神經痛、腰痛、痔瘡。 胆穴:中指背第1节两侧中点,计两穴点。 针1,2分棱 主治:惊悸、怔忡、小儿夜啼。 二角明:中指背第1节轴平3取2穴。 皮针...
董氏针灸
亦可整理 首发明医http://www.mingyi99.com/bbs/viewthread.php?tid=24134&extra= 亦可整理 火膝:小指甲小侧后2分。 针1,2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痛、风心痛,膝扭伤、眼球痛,郁症(肝气横逆型)。太阳经疼痛,肩臂不举、变性膝关节炎,颇有殊效。 少白穴:小指背第1.2节橫紋中央偏大側3分處是穴。 斜刺2,3分 治:腰脊椎骨刺、坐骨神經痛、腰痛、痔瘡。 胆穴:中指背第1节两侧中点,计两穴点。 针1,2分棱 主治:惊悸、怔忡、小儿夜啼。 二角明:中指背第1节轴平3取2穴。 皮针横向小指1,3分 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上述诸症效颇著。 心膝:中指背第2节轴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斜刺1,3分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效佳。 肺心:中指背第2节轴平3取2穴。 皮针向小指1,3分 治:脊椎疼痛极佳、脖颈痛、腓肠肌痉挛。 八关穴:手背食,中,无名,小指第1节正中偏大小侧5分下2分半。 斜针2,3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耳鸣。冻肩取八关3.4穴斜刺下往上入针 木火穴:心肝。食指背第2.3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斜刺1.2分上往下斜针 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单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下肢无力,膝内侧及腓肠肌痉挛颇效。该穴效速叫针1次不超5分钟。连用5日,限用3分钟 指驷马:食指背第2节轴中点偏小侧2分是穴,上下1/3是穴计3穴。 针1,3分 主治:肋膜疾患、皮肤病特效、耳鸣耳痛、鼻炎、面部黑斑。退乳回奶皆效。 指五金,千金:食指背第1節轴偏小侧2分线平3取2穴,上千下五。 针1,3分 治:急慢性腸炎、下腹痛、魚刺鯁喉、肺虛畏冷。 指肾穴:心肝肾。无名指背第1节轴中点偏小侧2分是穴,上下1/3是穴计3穴。 针1,3分 治:肾亏心脏衰弱背痛口干心脏性气喘、胸痛。 健脾穴:脾肺。无名指背第1节轴中点偏大侧3分线平4取3穴。 针1,3分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脸肿幸症、青春痘、粉刺、气喘。 配驷马皮肤疾效佳 指三重:脾肝肾。无名指背第2节轴偏小侧3分线平4取3穴。 针1,3分 治:脸面神经麻痹、乳瘫乳瘤乳头肿大、肌肉萎缩、驱风 妇科:子宫六俯。大拇指背第1节轴偏小侧3分平3取2穴。 针1,3分 主治:月经不调、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妇人久年不孕等。              制污穴:脾肾。大拇指背第1节轴平4取3穴。 针下往上刺1,3分棱 治:恶生肿瘤、久年恶疮、瘫疤、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 止涎:眼胃。大拇指背第1节轴偏大侧2分线,平3取2穴。 往外斜刺1,3分棱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大白:肺。拳取手掌背面第2掌指关节后橈侧凹陷处,距灵骨1.2寸。 针3,8分儿疾棱 主治:小儿气喘、高烧、咽喉诸症、坐骨神经痛、肩背痛等。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腰痛。治儿气喘、发高烧 ,急性肺炎(特。凡气滞血淤之症均奇效。 重魁穴:心肺。拳取手背食指内侧,第2中手骨头正后方上2分半处。大白下2分半处。 针2,5分儿疾棱 主治:退烧、头痛、偏头痛、感冒、咳嗽、气喘、三叉神经痛、眼红肿痛、高血压、拔牙麻醉用。本穴亦为手术麻醉要穴。 高血压针一次可降二~五度 灵骨:肺。拳取手背第1,2掌骨结合处,亦即拇指、食指叉骨间之终端。 针3分, 可透重仙 主治:头面诸症及汗症,伤风咳嗽、消渴、手痛、吐泻、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骨骼胀大、经闭难产、遗尿、经痛、肠痛、丹毒等。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痛、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疔、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通经活络功能极强。孕妇禁针。 中白:肾。拳取手背小指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间连接处5分。 针3,5分 主治:肾病之腰酸痛、头晕、背酸痛、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急慢性肾孟(肾)炎、膀恍炎、肾亏各疾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坐骨神经痛(奇、骨刺(奇,闪腰、岔气(特。 下白:肝肾。拳取手背小指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间连接处1寸5分。 针3,8分 主治:同中白。急慢性肾孟(肾)炎、膀恍炎、坐骨神经痛(奇、骨刺(奇、腰背小腿酸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脑鸣、重听、 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闪腰、岔气(特。,兼治肝胀痛、牙齿酸。疏肝理气、止痛解郁。同中白用增疗效。 上白穴:心肺。拳取手背食指掌骨與中指掌骨之間,距间连接处5分。 针3,6分。 主治:角膜炎、結膜炎、眼酸脹、近視眼、散光、坐骨神經痛、心絞痛、背痛、腰痛、弱視、迎風流淚 腕顺穴:肾。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距手腕横纹下2寸5分1穴(距手腕横纹1寸5分2穴)。 针2,8分 主治:1穴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肾脏肾孟膀恍炎、腰痛(特,四肢骨肿(奇、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聋、颈项骨刺(特。 腕顺1,2穴为治骨疾,肾脏疾病之特效。可双手取穴效更佳。2穴同腕顺1穴兼治鼻出血、失枕奇。腕顺1,2穴为治骨刺,有效率达100%。腕顺1,2穴治疗耳鸣临床效果佳。腕顺1,2穴亦为面神经麻醉、及坐骨神麻醉的常用穴。 三叉穴:握拳取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1穴(中指与无名指2穴无名指与小指3穴).针至2掌骨間端。 针2 寸 主治:1穴肺肾。角膜炎、眼睛酸痛(特,腰痛、坐骨神经痛(卓效),眉棱骨酸、胀痛(特,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2穴脾肝。脾肿大、胰脏炎,半身不遂(特,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特,肝弱。 3穴肾。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一般情况,一次用一穴即可 亦可整理 大间:解剖:心及六俯。食指面第1节轴正中央偏大侧3分。 针1,4分棱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 疳积,肠炎(特,2分治心脏疾病3分治小肠疾病,疝气及膝痛。治疗急慢性肠炎亦特效 小间 :肺心脏六腑。食指面第1节轴正中央偏大侧3分上2分,大间上2分。 针2,4分棱 主治:肺系疾患、胸闷心慌、膝盖疼痛、肠炎。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 小儿肺炎特 外间:心脏六腑。食指面第2节轴距第1节1/3处偏大侧2分是穴。针2,4分棱 治:疝气膀恍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胀气。同浮外间效佳。 中间:肺心脏六腑。食指面第一节正中央。 针2,3分棱 主治:疝气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花眼睛酸痛背痛。小儿肺炎特 上四穴针1.2分俱可治疗心肺病变2.3分治疗下焦诸症, 浮間穴:心脏六腑。食指面第2节轴距第3节1/3处偏大側2分是穴。 针2,3分棱 主治:疝氣、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腸寒脹。 木穴:食指面第1节轴偏小侧2分线平3取2穴。 针2,3分棱 主治:肝火旺盛、脾气急燥、胃痛、肋痛,皮肤骚痒。如手癣,手皱裂等特效,感冒流涕速效。外感头痛亦效。 心常:中指面第1节轴偏小侧2分线,平3取2穴。 针2,4分棱 治:心悸、心脏性风湿病、心肌梗塞、狭心症、肺癌、肺结核。 脾肿穴:脾心肺。中指面第2节轴平3取2穴。 针2,4分棱 主治:脾肿大、脾脏发炎、胃肠胀气、胸痛、背痛、脚趾酸麻肿痛。脾肿大配三重显效 木炎:无名指面第2节轴偏小侧2分线平3取2穴。 针1,3分 主治: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两胁痛、脚抽筋、气喘。肝火旺盛之症,口苦易烦怒立缓。 还巢:肝肾。无名指面第2节轴中央偏小侧5分。 针1,3分 主治:子宫痛、 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 安胎,妇科疾。不孕症有特效。 复原穴:肝肾。无名指面第1节轴偏小侧2分线平4取3穴。 针2,3分棱 主治:骨骼肿大、骨膜炎、筋肿痛、脊椎骨癌板症(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 三眼穴:无名指面第1节轴距2节2分偏大侧2分是穴。 针1分 主治:功同足三里,具有預防疾病、保健及強壯的作用。治療失眠配鎮靜穴。 太阳穴:(眼黄穴)肝胆。小指面第1.2节正中央计2穴。 针2,3分棱 主治:太阳头痛、偏头痛、黄胆病、头晕、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眼病,手指痛、眉棱骨痛。 配灵骨治偏头痛、太阳头痛、头晕、下针1分钟立愈。 失枕穴:肾脑神经。小指第面二节轴中央上2分偏内侧二分处。 针2,皮针3分 主治:颈项痛特效,失枕、用脑过度致头昏脑胀。 双灵穴:心肺肾。中指面第1.2节之间,横纹中大小侧各2分半处计2穴。 针1,2分棱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癜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木灵穴:肝。无名指面第1.2节间之横纹中大侧2分半处。 针2,3分棱 主治:肝炎硬化癌两胁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痿症、半身不遂。 五虎:大拇指面第1节轴偏大侧3分线平6取5穴。 针1,3分 主治:全身骨痛。 重子:肺。手面虎口约1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之间。 针3,5分儿疾棱 主治:胸背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配重仙胸背胸痛特效穴。 重仙:心肺。手面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通灵骨处。 针3,5分儿疾棱 主治:背痛、肺炎、发烧、膝盖痛。治心跳过速, 手指拘挛卓效。 手解:肾敏感神经。手面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小指尖处距掌指横纹1寸为手解1穴,1寸5分为手解2穴。 针2,5分棱 主治:晕针,针后引起气血错乱痛、坐骨神经痛、腰痛速效、三叉神经痛、全身痛、开刀后伤口痛、又解食物药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痛难忍、拔牙麻醉止痛、子宫手术之麻醉止痛(当麻醉使用,需配心灵穴。、解2穴兼治胆疾胆石症、胆囊炎、神经麻痹。针下立解,手解1,2穴任取1穴用,当麻醉使用 土水穴:脾肾。手面拇指第1掌骨内侧距掌骨小头1寸处是穴,后隔5分取2穴,计3穴。 针1,8分 主治: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手指痛,手掌痛,手骨痛。 上高穴:手掌第4,5掌骨间。手解2(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指尖触处上1寸)上五分是穴。针2,8分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配下高穴为治疗腹膜炎之特效穴,配下高同时有促进脑神经皮质激素分泌之作用,故可增高,下针20次约可增高5—15厘米,超过20岁以后效果较小。 下高穴:手掌第4,5掌骨间。手解2(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处上2寸。)上1寸5分为 下高穴.针2,8分 主治腹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开脾:中指面第3节中点是穴。 针1,2分 主治:胃口不开,呕吐,心闷头昏 。 33部前臂 其门:肺。手背虎口朝上,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 皮针入2至5分 其角:肺。桡骨外侧,手腕横纹后四寸处,在其门穴后二寸处取之。 皮针入2至5分 其正:肺。桡骨外侧,手腕横纹后6寸处 ,即其角穴后二寸处取之。 皮针入2至5分 其门,角,正3穴功同主治: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盖大肠郄穴温溜适在其门,其角之间,郄穴有调整气血之功。) 单3穴之1即能见效,但如于委中穴点刺后,再针此穴,效果尤其显著,可期迅速痊愈。 余用委中点刺出血,治疗痔疮一次治愈 火串:心肺。手抚胸取穴,手背腕横纹上3寸分,两筋骨间陷中。 针3分至5分。 主治:便秘、心悸、胁痛,手下臂痛。左手下臂痛针右手穴;右手下臂痛针左手穴 火陵:心。手抚胸取穴,在火串穴后两寸处取之。 针5分至1寸。 主治:胸痛及发闷、发胀、手抽筋。 火山:心。手抚胸取穴,在火陵穴后一寸五分处取之。 针1寸至寸半。 主治:胸痛及发闷、发胀、手抽筋。 火陵穴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效果亦佳。 火腑海:心肺。手抚胸取穴,在火山穴后二寸处取之。位与大肠经之手三里穴相符,治类同。有补虚之用,灸效好。 针深5分至1寸 主治:咳嗽、气喘、感冒、鼻炎、坐骨神经痛、腿酸、腰酸、贫血、头晕、眼花、疲劳过度。 手五金:肝。手抚胸取穴,当尺骨外侧,距腕豆骨六寸五分,即火山穴外开五分处是穴。 针3分至5分 主治:坐骨神经痛、腹痛、小腿发胀、脚痛、脚麻。 手千金:肺。手抚胸取穴,在尺骨外侧,距腕豆骨八寸,手五金穴后一寸五分处取之。 针5分至8分。 主治:坐骨神经痛、腹痛、小腿发胀、脚痛,脚麻。 手千金单独治手臂疮疡初起特效 手五金,手千金三十二解针之一解胆醇过多、解针口痛、项痛、头痛、腹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疮疡毒 肠门:肝肾。抚胸取穴,在尺骨之内侧与筋腱之间,距腕豆骨三寸处是穴。 针3至5分 治:肠炎、头昏眼花。配门金治疗急性腹泻颇有效 肠门穴除治疗上述症状外,在腹痛里急后重或急欲如厕腹泻之际,以手按压,即能缓和肛门及大肠之紧张状态,而及时寻找处所解决。 肝门:肝。手抚胸取穴,当尺骨之内侧中部,距腕豆六寸处取之。 主治:急性肝炎(特效)。 针深3分至5分。针下后立止肝痛,将针向右旋转,胸闷即解,将针向左旋转,肠痛亦除。 运用:肠门穴与肝门穴同时使用,可治肝炎引起之腹泄。单用左手穴,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心门:心。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内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 针3分至5分 主治:心脏炎、心跳胸闷、呕吐、干霍乱。 治疗大腿内侧痛(含腹股沟),坐骨神经痛,尾骶骨痛亦有特效。膝痛(内侧膝痛尤效)。 人士:心肺。手平伸、掌心侧向上,从腕部横纹上行四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 针5分至1寸。治:气喘、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 地士:肺心。手平伸、掌向上,去腕横纹七寸,即距人士穴后三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位。 主治:气喘、感冒、头疼、肾亏、心脏病。 针深1寸治气喘、感冒、头病及肾亏。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 天士:肺肾。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三寸处是穴。 针深一寸五分。 主治: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部发胀。 运用:天士、地士、人士三穴配灵骨穴、双手同时用针为治哮喘之特效针。 曲陵:心肺。平手取穴,在肘窝横纹上,在大筋之外侧以大指按下,肘伸屈时有一大凹陷处是穴。针深3分至5分 主治:抽筋、阳霍乱、气喘、肘关节炎、心跳。 刺出血可治霍乱,胸闷、胸痛、心脏病变及肩痹痛(五十肩),气喘皆极有疗效。 曲陵与肺经之尺泽位置相符,主治功能亦相同,点刺放血所治之病尤多,实为要穴。 本穴可治尿意频数(配肾关),半身不遂,咳嗽(配水金),泻之可治筋痉挛拘急,肺经一切实症,扁桃腺炎、咽喉等颇有效 44部后臂 分金:心肺。手抚胸,当后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 针5分至一寸。 治:感冒、鼻炎及喉炎之特效针。 后椎:肝心脊柱。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肘横纹二寸五分处。 针3,5分。 治:与肾有关之脊椎骨脱臼胀痛、肾脏炎、腰痛。显效 首英:肝心脊柱。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后椎穴二寸处是穴。 针深3,5分。 治: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 运用:后椎、首英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 富顶:肝心。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首英穴上二寸五分。 针探三至五分 主治:疲劳、血压高、头晕、头痛。 后枝:心。手臂下垂,在后臂肱骨之外侧,距富顶穴一寸处是穴。 针深三分至七分。 主治:血压高、头晕、头痛、皮肤病、血管硬化。 运用:富顶、后枝两穴同时下针,可治颈项疼痛扭转不灵及面部麻痹。 肩中:心。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 针深五分至一寸左肩扎右 主治:膝盖痛(特、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 背面:丹田。。。举臂时,肩骨连接缝之空陷处中央取穴。 针深三分至五分。 主治:腹部发闷,发音无力。 运用:用棱针可治全身疲劳,两腿发酸,呕吐,干霍乱,肠霍乱,阴阳霍乱。系调理肺气之功 人宗:肺心肝。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三寸是穴。 主治:脚痛、手痛、肘肿痛难动、面黄(胆病)四肢浮肿、脾肿大、感冒、气喘。 与大肠经之手五里穴相符,古人视手五里为禁针穴 针五分治感冒气喘,针八分治臂肿,针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里伤肱二头肌,扎针部位应准确。 地宗:心。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当后臂肱骨之中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之陷处,亦即人宗穴上三寸是穴。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心脏病及血管硬化。 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两臂之穴同时下针。 天宗:六俯小腿。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当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距地宗穴三寸处是穴。 针深1寸至1.5寸 主治:妇科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具有速效)、小腿痛、小儿麻痹、狐臭、糖尿病。 云白:肺六腑。垂手取穴。当肩关节前方,骨缝去肩尖约二寸许处是穴,亦即背面穴向胸方向斜下开二寸。 针深3至5分 主治:妇科阴道炎、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小儿麻痹。 治妇科病有效,配肩中治小腿无力及胀痛 李白:肺肾。在臂外侧,从云白穴稍向外斜下二寸处是穴。 针深3至5分 主治:狐臭、脚痛、小腿痛、小儿麻痹。 支通:肝肾。自肩后侧直下,去肘横纹四寸五分,即首英穴向后横开一寸。 针6分至1寸 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头晕、疲劳、腰酸。 落通:肝肾。自肩端后侧直下距肘横纹上七寸即富顶向后横开一寸处。 针六至1寸 治:血压高、血管硬化、头晕、疲劳、四肢无力、腰酸。 下曲:肺肝。在肩端后直下,即后枝穴向后横开一寸是穴。 针6分至一寸 主治:血压高、坐骨神经痛(肺与肝两种机能不健全所引起者。)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神经失灵等症。 上曲:肾肝。在上臂后侧,即肩中央向后横开一寸是穴。 针6至一寸五分。治左臂取右穴 主治:小儿麻痹、坐骨神经痛、臂痛、血压高、小腿胀痛。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 水愈:肾。自肩后直下,即背面穴向后横开(稍斜下)二寸是穴。 针3至5分 棱扎出黄水治肾脏之特效。棱扎出黑血治手腕手背痛 主治:肾脏炎、肾结石、腰痛,腿酸、全身无力、蛋白尿、臂痛、手腕手背痛。 55部位 脚底 火包:心肝。平卧,当足次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是穴。 棱出黑血即效, 毫针3至5分 禁灸,孕妇禁针 主治:肝病、难产、胎衣不下、真心痛。 上瘤:后脑小脑神经。平卧,当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是穴。 针5分以内 治:脑瘤脑积水(大头瘟)、小脑痛、脑神经痛、体弱。 上瘤治疗脑部肿瘤及疼痛确有卓效,另外治鼻塞、鼻衄亦有显效。 配针正筋及然谷点刺出血,治疗脑震荡急症颇有效验。 海豹:心。当大趾之内侧(即右足之左侧;左足之右侧),大趾本节正中央部(脚指甲后)是穴。 针1至3分 主治:眼角痛(角膜炎)、疝气、大指及食指痛、妇科阴道炎。 木妇:心。当第二趾第二节正中央向外开三分是穴。 针2至4分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66部 肢掌 火硬:心肝。当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针5分至一寸 主治:心悸、头晕、胎衣不下、骨骼胀大、下颏痛(张口不灵)、强心(昏迷状态时使用)、子宫炎、子宫瘤。 孕妇禁针、禁灸 火主:心。当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取之,即距火硬穴后一寸处取之。 针5分至寸半 主治:难产、骨骼胀大,心脏病而引起之头痛、肝病、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 门金:胃12指肠。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与火主穴并列。 针1寸至寸半 禁双脚同时取穴 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 配灵骨尚可治腹痛 与内庭倒马尚可治脱肛 木斗:脾肝。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针3至5分 主治:脾肿大(硬块)、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木留:肝脾。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距木斗穴后一寸处是穴。 针3分至5分。 主治:白血球症、脾肿大、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木斗,木留倒马针,除治上述各症外,尚可治疗全身麻木 六完:肺肾。当第四蹠骨与第五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针5分 主治:止血(包括跌伤、刀伤出血或是打针血流不止)、偏头痛。 注意:哮喘、肺病、痰多、体弱均禁用此穴。 水曲:肾肺。当第四蹠骨与第五蹠骨之间,距六完穴一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寸 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妇科子宫疾病。 火连:心肾。当第一蹠骨内侧,距趾骨与蹠骨关节一寸五分。 针5至8分 主治:血压高而引起之头晕眼昏、心跳、心脏衰弱。 火菊:心肾。当第一蹠骨内侧,在火连穴后一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手发麻、心跳、头晕、脚痛、高血压、头脑胀、眼晕、眼皮发酸、颈项扭转不灵。 火散:心肾六腑。当第一蹠骨内侧,距火菊穴后一寸处是穴。 针5至8分 主治:头痛、脑胀、眼角痛、肾亏、头晕、眼花、腰酸、背痛。 水相:肾脑。在跟筋前缘陷处,当内踝骨尖之直后二寸处是穴。 针3至5分 主抬:肾脏炎、四肢浮肿、肾亏而引起之腰痛、脊椎骨痛、妇科产后风、白内障。 水仙:肾脑。在水相穴直下二寸处取之。 针5分 主治:同水相穴及肾亏之背痛。 与水相倒马并用,治疗肾亏各病。 水晶:子宫。当内踝尖之直下二寸处是穴。:贴骨针5至1寸 主治:子宫炎、子宫胀、子宫瘤、小腹气肿胀闷。 花骨一穴:脾肺肾。当足底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又五分一穴,再五分一穴,再八分一穴, 共四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沙眼、眼角红、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痛。 花骨二穴:脾。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蹠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一寸一穴,又五分一穴,共二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手指无力、手臂痛。 花骨三穴:脾。当足底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二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寸。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脊椎骨痛。 花骨四穴:肺。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蹠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一寸半是穴。 针5分至1寸 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77部小腿 七七、八八部位为董氏奇穴之精华部位,“七七部位”即小腿部位,“八八部位”则指大腿而言。临床常用于全身机能之调整及脏腑证候群之整体治疗,效果迅速而显著,除解穴外,概为倒马并用,各组穴道除治疗脏腑病变外,对其有关外病变亦有疗效,例如驷马穴为治疗肺经病变之要穴,透过肺主皮肤之关系,亦为治皮肤病之特效穴,其它各组有关穴道:如上三黄之治肝病,下三皇、通肾、通胃、通背之治肾脏病,通关、通山、通天之治心脏病等,均依此类椎。 其间亦有穴位位置与十四经穴位相符,因用处不同而命名不同者,概于穴位后注明,其它说明要点已于本书绪论中说明,在此从略。 正筋,正宗:脊椎骨脑总神经。。。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足底3寸5分是穴。 正筋穴上二寸处是正宗穴 针5至8分(透筋效佳)体壮坐姿扎,弱应侧卧扎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正筋、宗二穴倒马治疗颈项强硬或疼痛,效佳 正士:肺分支神经脊椎骨总神经。。。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宗上二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搏球:心肺。平卧,脚跟用软垫垫高,当下腿后侧在正士穴直上二寸五分,即腓肠肌之下缘是穴。 针1至2寸 主治:腿转筋、霍乱、腰酸背痛、鼻出血。 说明:与正士互相倒马治疗背痛(尤其是膏肓穴附近痛)或腰背痛效果极佳。若久病入络,在患侧搏球至正士一带寻青筋刺血,速效。 3重穴:心肺脾。当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处是穴。一重穴直上二寸处是二重穴。二重穴直上二寸处是三重穴。 针1寸至2寸。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三针同下,除治上述各症特效外,尚可治脾发炎、脾肿大、脾硬化(脾家病用针以右边为主),乳发炎、乳痛、乳房小叶增生,甲状腺肿大等 。有活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治中风.脑震荡后遗症及脑性麻痹均大效。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睡中咬牙及肩臂手腕痛亦有殊效,皆与祛风化痰有关。 四花上穴;肺心。当外膝眼之下方三寸,在前胫骨肌与长总趾伸肌起始部之间陷中是穴。 针深2寸至3寸棱 主治:哮喘、牙痛、心跳、口内生瘤、头晕、心脏病、转筋霍乱。 有强心作用,深针治心脏病及哮喘效佳,刺血疗上述病效佳。 点刺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等症亦极效,一般胃痛点刺后可立止疼痛,久年胃病更可加速治愈。 四花中穴:心肺六腑。当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 针2寸至3寸棱 主治:哮喘、眼球病、心脏病、心脏血管硬化、心两侧痛、心闷难过、坐卧不安、急性胃痛。消骨头之肿胀。 四花副穴:心肺六腑。当四花中穴直下二寸半处是穴。 针2寸至3寸棱 主治:哮喘、眼球病、心脏炎、心脏血管硬化、心两侧痛、心闷难过、坐卧不安、急性胃痛。消骨头之肿胀。 四花下穴:六腑肺肾。当四花副穴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 针1至2寸 主治:肠炎、腹胀、胃痛、浮肿、睡中咬牙。 腑肠穴:六腑肺肾心。当四花下穴直上一寸五分处是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肠炎、腹胀、胃痛、浮肿、睡中咬牙。 为四花下穴配穴,效速,独用针。 四花里穴:心之神经肺支区神经。。在四花中穴向里横开一寸二分,至胫骨之外缘处是穴。 针1寸5分至2寸 主治:肠胃病、心脏病、心跳、转筋霍乱(呕吐)。 四花外穴:肺六腑。当四花中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针1寸至寸半棱 主治:急性肠炎、牙痛、偏头痛、脸部神经麻痹、肋膜痛。 上,下唇穴;当膝盖正中央下缘,膑骨韧上为上唇。当膝盖下缘约一寸处为下唇。 周围刺血即效 主治:唇痛、白口症,口腔炎。 天皇穴:肾六腑心。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一寸五分是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病)、肾脏炎、糖尿病、项部及胸膂强紧,蛋白尿。 配天皇副穴治倒食病,胃酸过多。 肾关:六腑。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 针1寸至2寸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为补肾要穴 地皇穴:肾。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七寸处是穴。 斜针1寸至1寸8分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四肢穴:心肾。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四寸处是穴。 针5分至寸半 主治:四肢痛、颈项痛、糖尿病。 人皇穴:肾。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穴。 针1寸至2寸 主治: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出血、肾脏炎、肾亏之腰痛。 与肾关、地皇合称下三皇,三皇穴为补肾要穴,凡肾亏各病有效。 治疗泌尿系统病,消化系统病及妇科疾病疗效甚佳。 神经衰弱效佳。 侧三里穴:肺牙。当胫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针5分至1半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侧下三里穴:肺牙。当膝骨前缘,即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半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侧三里与侧下三穴同时取用,单足取穴;治左取右。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特效。治疗手腕扭伤疼痛,效佳。 脚跟痛不能着地,效佳。 足千金,五金穴:肺肾甲状腺。在腓骨前缘,即侧下三里穴向后横开五分再直下二寸处是千金穴。 在腓骨前缘,即足千金穴直下二寸处是五金穴 针1寸至2寸 2穴功能相同治: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及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病)、扁桃腺炎、甲状腺肿。 七虎穴:排腹胸肋。外踝后1寸半之直线上;当外踝尖直后一寸半之上二寸一穴,又上二寸一穴,再上二寸一穴,共三穴。 针5至8分 主治:肩骨痛、锁骨炎、胸骨痛及肿胀、肋膜炎。 外三关穴:肺。当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连线中点是穴,中点与该高骨之中点又一穴,中点与外踝之中点又一穴。共三穴。 针1寸至寸半 主治:扁桃腺炎、喉炎、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 外科病效显,青春痘效佳; 外三关之中关常用于治疗肩臂左右转动不适。 外三关另外尚能治手红肿、手臂肿胀发热,肘痛(中穴为主),三叉神经痛。 光明穴:眼。当内踝尖之直后一寸又直上二寸处是穴。 针5分至1寸 主治:眼散光、弱视、白内障。中风、半身不遂。 88部大腿 通关,山,天:心总。。。当大腿正中线之股骨上,距膝盖横纹上五寸处是穴。 距通关穴上二寸处是通山穴。 距通关穴直上四寸处是通天穴 针3分至1寸 3穴主治:心脏病、心包络(心口)痛、心两侧痛、风湿性心脏病、头晕、眼花、心跳、胃病、四肢痛、脑贫血。 注:通关、通山、通天三穴不能双足六穴同时下针,仅能各取一穴至二穴下针,高血压者双足只许各取一穴。 通天穴单用治膝盖痛亦甚效 ,曾用此穴治手指痛、丹毒、腿风湿无力,疗效颇佳。 姐妹3穴:六腑肾。当通山穴向内侧横开一寸再直上一寸处是一穴。:当姐妹一穴直上二寸半处是二穴。:当姐妹二穴直上二寸半处是三穴。 针1寸半至2寸半 主治: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经期不定、子宫痒、肠痛、胃出血。三穴治妇科病确有效,常以手妇科还巢替 感冒2穴:六腑肺。当姐妹二穴向里横开一寸处是一穴。 当姐妹三穴向里横开一寸,亦即感冒一穴直上二寸半处是二穴。 针8分至寸半针向腿中心斜刺 主治:重感冒、发高烧、发冷、感冒头痛。 取穴略不便,常以三叉一穴配灵骨大白治疗,重症可于少商、商阳点刺,配针曲池,疗效更佳。 通肾,胃,背穴:肾。当膝盖内侧上缘之陷处是通肾。 在膝盖内侧上缘之上二寸,即通肾穴之上二寸处是通胃。 在通肾穴直上四寸,即通胃穴直声二寸处是通背穴。 针3分至1寸 主治:阳萎、早泄、淋病、肾脏炎、糖尿病、肾亏头晕腰痛、风湿病、子宫痛、妇科赤白带下,利水补肾效强。通胃,背穴,又治背痛 上3黄:明天肝心总。。肾。其胆总。。心肝。:当大腿内侧之中央点是明黄,直上三寸处是天黄穴,直下三寸处是其黄穴。 针寸半至2寸半 主治: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特效)。 其黄穴黄胆病及明黄穴主治各症 运用:上三黄同取穴下针主治肝炎、肝硬化、骨骼胀大等各证,脾硬化、舌疮。 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合用简称上三黄,为治疗肝脏病变之主要穴道,血液病效果佳。对于急性肝炎,则以先针肝门、肠门为要。 火枝:肝胆心。当其黄穴直上一寸五分处是穴。 针1寸5分至2寸 主治:黄胆病、黄胆病之头晕、眼花及背痛、胆囊炎。 明黄、火枝、其黄三穴同时下针治黄胆病、胆炎。 火全 :肝胆心脊椎。在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 针1寸5分至2寸 主治:同火枝穴,并治脊椎骨痛及足跟痛。 驷马3穴:肺总。。肝。大腿外侧正中线,髌骨上缘七寸处内开三寸五分或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处是中穴。 上下2寸各位1穴,计3穴 针8分至2寸5分 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 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乳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治下肢扭伤。 3泉穴:肺面机动神经。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半处是穴。直上二寸4寸各1穴,计3穴上,中下泉。 针3至5分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耳鸣、重听。 金前下,上穴:肺肝。膝盖骨外上角之直上一寸处下穴。下穴直上一寸半是上穴。 针3至5分 主治:胸骨外鼓、肺弱、羊狗疯、头痛、皮肤敏感。 中九里穴:肺区神经。当大腿外侧中央线之中点是穴。 针1寸至2寸 用之镇痛及镇定要穴(疏风作用极强) 主治:背痛、腰痛、腰脊椎骨痛、半身不遂、神经麻痹、脖颈痛、头晕、眼胀、手麻、臂麻、腿痛、神经无力,耳鸣及风疹瘙痒。 上,下九里穴:中九里穴向前,后横开一寸半处是穴计2穴。 针8分至寸半 主治:心经之臂痛、背痛、腿痛眼痛、肾气不足之腹胀。 解穴:心敏感神经及血管。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向前横开三分。 针3至5分 主治:针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下针处起包、疼痛、或是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精神刺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痛。 运用:下针后将针缓转动,病痛解除即取针,留针时间以八分钟为限。如患者晕针不省人事,即将其口张开,以扁针、以凉水洗其头,并以湿毛巾覆盖其头部,令饮凉开水半杯即苏;受刑休克者亦可用此法解之,如患霍乱引起休克,可用凉水洗头,使其恢复,后用针药治之。 内通关,山,天穴:心总。。。当通关穴向内横开五分处是穴内通关。通山穴向内横开五分处是内通山穴。通天穴向内横开五分处是内通天穴 针3至1寸 主治:半身不遂、四肢无力、四肢神经麻痹、心脏衰弱、中风不语、腰痛、手不能举。 失音穴:肾喉。在膝盖内侧之中央点及其下二寸。 针5至8分 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扁桃腺甲状腺肿大、喉咙肿痛 99耳部 耳环穴:六腑。当耳垂表面之中央点是穴。 皮针1分 主治:解酒、止呕吐。 相当 眼点 木耳:肝。当耳后上半部横血管之下约三分处是穴。 针1分 治:肝痛、肝硬化、肝肿大、肝衰弱引起之疲劳、久年淋病(需长期针治)。 火耳穴:在对耳轮之外缘中部取之。 针1分 主治,心脏衰弱及膝盖痛、四肢痛。 土耳穴:在耳甲腔之中取之。 针1分 主治:神经衰弱、红血球过多、发高烧、糖尿病。 脾区 金耳穴:在耳壳背之外缘上端取之。 针1分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脊椎骨弯曲、过敏性感冒。相当于耳针之肺区 水耳穴:在对耳轮之外缘下端取之。 针1分 主治:肾亏、腰部两边痛、腹部发胀。肾区 以上火耳、木耳、土耳、金耳、水耳等穴以五行命名者,对于五脏之五行体系各病亦有疗效。 耳背:在木耳穴之上约三分处血管中取之。 棱 主治:喉炎、喉蛾。皮肤病、青春痘、面部黄褐斑、偏头痛、张口不灵、扁桃腺炎、结膜炎 耳三穴:在耳轮外缘上端一穴(耳上穴)、中央一穴(耳中穴)、下端一穴(耳下穴)。 棱 主治:霍乱、偏头痛、感冒、扁桃腺炎。 10部​  正会:脑总。。。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穴。治:高热、目赤、癫狂中风后遗症体弱、惊风。 皮针3分,1寸5分棱 前会:脑。正会前一寸五分处是穴。 治:同上 皮针3分 后会:脑总。。脊椎。正会穴后一寸五分处是穴。 皮针3分 主治:头痛、眩晕、骨结核脊椎骨疼痛神经麻痹、精神障碍、中风后遗症等。 州圆穴:肺。在正会穴旁开一寸三分 。治:半身不遂、四肢无力、虚弱、气喘、坐骨神经痛及背痛、神经失灵 针1,3分 州昆:肺。在州圆穴直后一寸五分。治:半身不遂、四肢无力、虚弱、气喘、坐骨神经痛及背痛、神经失灵。针1,3分 州仑:肺。在州圆穴直前一寸五分 治:脑瘤及州圆穴主治各症 针1,3分 总枢:丹田神经。后发际正中直上八分处是穴。主治:呕吐、霍乱、项痛、失音。 针3,5分棱 镇静:脑。两眉连线中点,正对鼻尖处是穴。 皮针3,5分 主治:神经错乱、四肢发抖、两腿酸软、四肢神经麻痹、鼻炎、小儿惊厥、产后血晕、高血压、失眠、眼球疼痛等。 上里:肺眼。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是穴。主治:头痛、一切目疾。 针1,2分棱 四腑二穴:肺眼。眉毛之中央上二分。眉尖之上二分计2穴。 治:小腹胀、头痛、一切目疾。 针1,2分棱 正本:肺。鼻尖端正中,凹陷处是穴。主治:过敏性鼻炎、癔病。 针尖由鼻尖端斜上刺入, 针3,5分 马金水:肾肺。外眼角直下方,颧骨下缘凹陷处是穴。主治:肾结石、肾炎、闪腰、岔气、鼻炎、面部神经功能紊乱。 针1,3分 马快水:肾膀胱。马金水直下四分,约与鼻下缘齐处是穴。主治:膀胱结石、膀胱炎、小便频数、脊椎骨痛、鼻炎。针1,3分 腑快:肾六腑。与鼻下缘齐平,鼻角外开五分。 治:腹胀、腹疼痛、疝气。 针1,3分 六快:分泌神经。在人中(鼻至唇中央)向外平并一寸四(约距口角外纹一分五) 治:尿道结右、尿道炎。 针1,3分 七快:肺。嘴角外开五分处是穴。治:面部麻痹、肺虚弱、尿道结石。 针1,3分 木枝:肝胆。在马金水外开5分是穴。主治:胆虚、胆结石、小儿夜啼。 针1,3分 水通,水金:肾。嘴角下四分处是穴。主治:风湿病、肾虚诸症、闪腰岔气。 水通内开五分,与下唇平行处穴。 主治:同水通穴。 针由内向外斜扎皮下针皮针3分可至1寸。 玉火 :心肝。眼中央直下主,颧骨直下凹陷处是穴。主治: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四肢痛、膝盖痛、颧骨痛、腮骨痛。 针1,3分 鼻翼:肺肾脾。鼻翼上端翼沟陷中是穴。主治:眉棱骨痛头昏眼花、肾亏诸症四肢骨痛面神经麻痹舌紧舌硬舌痛偏头痛喉痛。针1,2分 前胸区 喉蛾九穴:肺锁骨上神经。喉结正中央及上一寸和下一寸五分处,另加该三处左右旁开下一寸五分,共九穴 。 主治:喉蛾、喉痛、甲状腺炎、喉痒、顽痰粘喉不出。 注意与禁忌:扎针时需将穴部皮肉捏起,以免扎伤筋及软骨。 棱针点刺 十二猴穴:肺。平行锁骨下一寸三分处共三穴,于此三穴下一寸五分处又三穴,左右共十二穴 ,于锁骨与肋骨间凹陷中央。 主治:猴痧(猩红热)哮喘、肝霍乱、下痢不止(特效)。(伤寒、重感冒、霍乱均会引起猴痧)。 捏起皮肉棱针点刺免扎伤筋及软骨 金五穴之(金肝穴,金阴穴,金阴穴,金转穴,金焦穴):心气管。在胸骨上端半月状之下陷凹处为金肝穴,每下一节为一穴,如上面的顺序) 主治:肝霍乱、消化不良(胃胀)、肋痛、支气管炎、各种渺症。 胃毛七穴:心胃。从岐骨下缘陷凹处起直下一寸一穴,共三穴,旁开一寸五分各两穴,两连共四穴。 棱针点刺 主治:羊毛痧、胃病、胃出血、十二指肠炎、心悸。 腑巢二十三穴:六腑。肚脐直上一寸一穴共二穴,肚脐下每下一寸一穴,共五穴,以脐上1寸及脐下2寸和脐共四穴为中心, 分别向左右旁开1寸和2寸取穴,共23穴。 主治:绞肠痧(特效)、肠炎、子宫炎、肾炎、脐痛。 棱针点刺 背面穴位略,因成区域性分别请直接参考图片即可。 附王前辈答网友节选: 动气针法:可在针前动气,也可针後动气。可循经按脉动气,可牵引筋骨动气,也可痛处上下按揉动气。 倒马针法:若一针得气有效,不待二针。若二针得气有效,不待三针。 董師教導筆者最後的語錄:『遇有風濕、麻木,手足(包括指趾)屈伸不得,腰背酸痛等,視掌中泛黑處兩側下針(對治)特效。』 筆者依從孫培榮先生古針之說,大腸經對應在腰上大腸俞,因此,靈骨及大白穴的作用在大腸俞及督脈腰陽關上。五個腰椎的椎間盤,最容易退化的就是第四腰椎,也就是說因椎間盤問題造成的坐骨神經痛,以腰四最多,這也是靈骨大白用來治療最多坐骨神經痛的主因之一。而大腸俞正在氣海俞與關元俞之間,靈骨大白的運用自可從中窺得。至於中白下白,對應三焦俞及督脈的懸樞穴,從懸樞,而命門,而腰陽關,結於對應到骶一小腸俞的腕順一及二。再去尋繹其間的運用,就不只是"應象"二字可全包括。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泻有馀,补不足。急性病變多先放血,再針刺。慢性病變則多先針,再放血。 治疗学 一、头部 (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3.五虎四。(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九)脑骨肿大: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4.背部五岭穴点刺。5.驷马穴。(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2.针光明、人皇。(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加针复溜,效更佳。(八)散光:1.针中白有效。(九)眼球歪斜:1.针下三皇,极有效。(十)眉棱骨痛:1.针火菊特效。(十一)白内障: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卓效。2.肾关、光明。(十二)夜盲:1.针夜盲穴特效。(十三)见风流泪:1.针木穴特效。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3.久年老病,可于三重穴先行点刺。(十四)眼跳: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2.针风市、复溜。(十五)青光眼:1.针下三皇、光明,有卓效。 三、鼻疾病※鼻部各病,驷马穴皆有特效。(一)鼻干:1.针驷马穴。(二)鼻塞:1.感冒鼻塞、针肩中,有卓效。2.侧三里留针半小时,亦有效。3.针门金亦有效,(三)鼻膜炎(含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1,驷马、通天、通关。(四)鼻衄(鼻出血):1.针肩中立止。(五)酒渣鼻(鼻头红晕):1.正本用三棱针或七星针点刺出血,三四次即愈。2.背部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有卓效。 四、耳疾病(一)中耳炎:1.外踝四周散刺出血。(二)耳痛:1.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三)耳内胀:1.曲陵,中白,留针半小时。(四)耳鸣:1.泻驷马,补肾关,可即停止。2.曲陵用泻法,再补明黄,亦可停止。3.针驷马,无名穴放血。4.驷马、肾关。5.中九里。(五)聋哑:1.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六针同下。2.总枢穴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骨痛(口不能张):1.针火硬,配解溪效果更佳。2.耳背点刺。(二)口眼歪斜:1.四花外点刺,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2.三重点刺,再针驷马、通肾。(三)舌强难言(中风失语): 1.针肩中、配商丘更佳。(四)舌下肿: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有效。(可于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效果更佳)(五)口内生瘤:1.四花中点刺、针四花上。(六)牙痛:1.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2.针四花外亦有效。六、颜面疾病(一)颜面神经抽掣: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及中九里(风市)有效。2.面部神经紧张一驷马。3.腕顺一、二。(二)面麻:1.三重放血,针侧三里、侧下三里。2.半面脸麻痹一风市、偶三里。(三)颧骨疼痛:1.三重点刺出血。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四)三叉神经痛:1.侧三里、侧下三里(外膝眼)。七、咽喉疾病(一)鱼骨刺喉:1.针足千金有特效。(二)喉痛:1.耳后青筋放血。2.三重穴放血。3.足千金放血。八、颈项疾病(一)颈疬(瘰疬):1.针三重、六完,取患侧穴位非常有效。2.三重放血,再针承扶、秩边。效果极佳。(二)大颈泡:1.先于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2.针足千针,足五金。(三)甲状腺眼突:1.驷马。(四)颈项皮肤病;1.针肩中有效。(五)项强:(颈痛)1.针正筋、正宗立能转侧。2.花骨一穴。(六)痄腮(腮腺炎或耳下腺炎):1.耳背放血。(七)肩颈痛:1肾关上、髀关。(八)落枕:1.重子重仙。2正筋正宗。3.木留。 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指麻:1.针肾关,复溜特效。(二)食指痛:1.针四花中穴特效。2.五虎一特效。(三)手酸: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四)中指(趾)麻:1.针通关、通山。(五)指关节痛:1.针五虎一特效。2.针人士。(六)腕关节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七)腱鞘炎:1.五虎一特效。(八)手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2.针四花中亦特效(同侧)。3.针足千金,足五金效果亦佳。4.花骨二穴。(九)手痛不能握物;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2.重子、重仙。3.肾关。(十)肩关节扭伤:1.针法同手不能举。(十一)上臂痛: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有效。2.再在对侧上曲,用三棱针放血。3.左臂痛,在膝眼下针即愈,四花中放血亦效。(十二)肩凝:(五十肩)1.针法同手臂不能举。2.针肩中亦有效。(十三)肩痛:1.针法同肩凝。2。肾关、九里。(十四)肩峰痛:(发肿)1.通肾、通胃、通背。2.九里、侧下三里。(十五)肘关节痛;1.针灵骨特效。2.中九里亦效。3.四花中特效。(十六)手抽筋: 1.针对侧火山。(十七)两手拘挛:1.泻曲陵、针肾关。十、下肢疾病(一)坐骨神经痛:1.针灵骨、大白特效、2.针鼻翼亦特效。3.金林点刺亦佳。4.委中青筋点刺特效。(二)大腿痛:1.针叉三特效。2.金林点刺亦特效。3.七里、九里。(三)脚抽筋:1、针正筋。2.针次白。(四)足跟痛1.委中青筋点刺特效。2.针五虎五。(五)足酸难行:1.针次白或委中青筋上放血。(六)腿软无力(兼心跳):1.针肩中、通天特效。2.针木枝亦佳。(七)脚麻:1.外驷马。2.再针对侧肩中。(八)趾麻:1.针下三皇。(九)腿冷痛:1.双凤穴点刺出血。2.再针通天,通胃。(十)膝盖冷痛:1.针单侧通天、通山。2.肩中。(十一)膝盖痛:1.针肩中有特效。2.三金穴点刺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3.中间亦有效。4.胆穴。5.心门。(十二)踝扭伤:1.委中点刺出血特效。2.针五虎四。3.针小节尤其特效。(十三)脚痛不能履地:1.针对侧九里,下针即愈。(十四)下腿风湿痛:1.针对侧九里。(十五)脚痛:1.背心穴及双风穴点刺。(十六)小腿胀痛(酸痛):1.针次白特效。2.针肩中亦佳。3.精枝放血尤佳。(十七)大趾生瘤:1.针天皇,通肾。(十八)两腿酸:1.刺背面穴出血即愈.2.水通、水全。3.对侧之七里、九里。(十九)脚掌(背)痛:1.五虎三、四。(二十)脚趾痛:1.五虎三。
/
本文档为【董氏针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