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2011-06-21 15页 ppt 138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0273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null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一、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思考问题:个体的行为是如何获得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主张 华生(John Watson, 1878-1958),1908获 Ph.D.,1915当选为APA主席,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 华生的主张: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应采用实证的方法;②心理学是行为科学,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经验;③除基本情绪 (恐惧、愤怒和爱),所有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④动物行为研究的结果可用于解...
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null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一、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思考问题:个体的行为是如何获得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主张 华生(John Watson, 1878-1958),1908获 Ph.D.,1915当选为APA主席,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 华生的主张: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应采用实证的;②心理学是行为科学,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经验;③除基本情绪 (恐惧、愤怒和爱),所有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④动物行为研究的结果可用于解释人类的行为。 对复杂行为的解释:①情绪是条件反射的结果;②语言是系列的S-R,思维是无声的语言;③人格是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null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主张 生平(Burrhus Skinna,1904-1990):美国最近的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斯金纳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强化与行为的习得 强化针对行为反应而不是针对有机体; 强化物未必是令人愉快的刺激; 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者都导致反应概率的增加; 负强化与惩罚不同,应尽量避免使用惩罚; 强化既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间歇进行。null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强化相倚原理”:将复杂行为分解为系列小步骤,精确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 “程序教学机器”:学生只有前面的问题解决了,才可进入下一个问题或程序。 “代币疗法”:利用代币(指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作为强化刺激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技术。二、人格与学习二、人格与学习行为主义向社会学习理论的转变 问题一:行为一般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问题二: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行为能否习得? 问题三:行为由谁来决定?情境、经验、强化还是其他因素? 多拉德与米勒的S-R理论 学习及其要素 学习的本质:即习惯的形成,指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学习的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null人格的形成 内驱力的作用 行为经由社会模仿获得 人格发展的关键情境 喂养方式 大小便训练 性别训练 愤怒与攻击的达 神经症与行为疗法 神经症是因潜意识的冲突被压抑所致。 系统脱敏法:一种连续接近的治疗方法。null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罗特的生平(Julian Rotter, 1916- ):人格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也是在人格理论上首倡控制信念理论的心理学家。 行为预测理论   按照罗特的观点,行为的预测由行为所导致的若干强化的共同效价和对这些行为的总预期来决定,即行为潜势=预期×强化效价(BP=E×RV)。 行为潜势(Behavior Potential):某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预期(Expectancy):个体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分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 强化效价(Reinforcement Value):指某一物品或结果对某个特定的个体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 心理情境:行为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哪一种行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效价。 null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认知因素 行为表现前个体对自己行为后果可能带来的报酬存在主观期盼。 个体对行为后果获得某种报酬的可能性总是预先评估。 报酬的价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同情境下所获报酬有不同价值。 人们的心理需求有较大的个别差异。 社会因素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所得报酬间关系所持的一种信念。 内控型:相信行为或事情由自己的努力、能力、特质决定。 外控型:相信运气及其他外部力量决定我们的行为与成败。null行为适应不良的原因 低预期—高效价 动机冲突 缺乏能力 不适当的目标水平 无法分辨 好行为塑造 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塑造与矫正应当从强化效价和行为预期两个方面着手。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生平(Albert Bandura, 1925- ) 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于学习理论家斯宾塞。 1953年任职于斯坦福大学。 1974年当选为APA主席。 1980年获APA杰出科学贡献奖。 区别于行为主义的主张 只研究人而不研究动物; 不仅重视外显行为,更重视内在的认知因素; 除个体行为以外,更重视个体在团体情境中的社会行为。null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论(模仿学习、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1965年)。 行为的习得多于行为的表现(潜伏学习)。 榜样行为与替代强化。 观点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注意、认知及区别示范者反应的特征。 记忆过程:保持原先观察到的输入信息。 产生过程:运用被模仿行为指导自己行动的过程。 动机过程: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受动机影响。 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个体用符号和预测来指导行为;行为可以在无奖惩(强化)的情况下发生。null人境交互作用论 行为并不总是扮演被决定的角色,反过来它会影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体在行为上所表现的人格特质,主要是在社会情境中经由自己的认知历程获得的,人格特质的形成是个人、行为、环境者交互作用的产物。            P         B      E 个人变量(P):个人的认知、思想、信念和期盼。 行为变量(B):个人的行为表现。 环境变量(E):社会情境(外部的奖惩因素)。null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前者指个体认为其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某种结果;后者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自我效能的内涵:指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估。 自我效能的功能: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的来源 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说(社会劝导) 情绪唤醒和情境条件四、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四、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电视暴力片与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解释。 攻击性行为的控制。 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实验。 习得性无助的克服:控制训练;归因训练;观念矫正。 关于控制点的研究 控制点与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患者更外控。 控制点与学业成绩:内控者学业成绩更好。 控制点与健康状况:越是内控的人越健康。五、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简评五、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简评优势 丰富的研究内容 实证的研究方法 实用的治疗技术 以认知为中介(社会学习论) 缺陷 忽视遗传因素,注重外显行为 注重客观性与定量,忽视整体性 忽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
/
本文档为【第五章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