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2011-06-25 8页 ppt 771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525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nullnull概况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null 概 况返回1.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诊的重要性 (1)正确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的前提; (2)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3)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过渡性桥梁课程。 null1. 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nullnull概况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 null 概 况返回1.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诊的重要性 (1)正确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的前提; (2)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3)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过渡性桥梁课程。 null1. 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辨病的依据。 望诊— 察看病体的外观(神、色、形、态、舌象)及分泌物、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  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 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 问诊— 询问病人或陪诊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诊疗经过等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 脉诊—测知脉象的变化 按诊—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了解异常体征 2. 诊病:亦称辨病、判断病种、确定诊断病名。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返回null3.辨证: 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 分析、归纳 病人的临床资料 判断 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等 诊断 完整的证名 附: 症:是疾病客观的症状和体征,症状之间、体征之间可有或无 联系,是病人的“愁诉”。 证:是医生对致病因素作用于病体,病体所反应出的证候的概 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返回null 证候: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病理联系的症状、体征,证候为证的外候。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的、典型的、证名规范的、被中医界公认的证的名称。 病:具有特定的病变规律与临床表现的病种、包含特定的病因病机与代表性症状、证型、证候及治疗规则。 4. 病案: 现称病历、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是回顾性总结的重要资料,评估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返回null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1)通过微小的变化,测知整体病变。 (2)机体某些局部,含有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 3.以常达变 认识人体正常生理,发现异常病理,揭示疾病本质。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返回null1.整体审查 (1)人体的整体观 (2)疾病的整体观——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注意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时患有的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2.诊法合参 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全面客观,去伪存真。 3.病证结合 病的演变规律决定证的变化,相同的证在不同病中症状主次有差别。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脏腑——中心 通过 经络 皮、肉、筋、脉、骨相互联系,受生活环境、社会、自然环境局部病变 精神病变 脏腑病变影响表现 气机 形体全身病变气血阴阳失调精神活动改变变化返回null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1.奠基于《内经》时期; 2.发展于汉唐宋金元时期; 3.成形于明清时期; 4.飞跃于近现代。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理论性 实践性 科学性 要求:1. 熟练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2.不断地临床实践与总结返回
/
本文档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