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

2011-06-28 16页 doc 85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8561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生心理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 年期、少年期、青春初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天性与教养:早期,主要表现为以高尔顿为代表的遗 传决定论和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之争。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念是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 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
小学生心理
第一章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 年期、少年期、青春初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一)天性与教养:早期,主要表现为以高尔顿为代表的遗 传决定论和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之争。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念是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 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 一个引发的作用。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我 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心理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 心理发展主要是由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与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遗传规 定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条件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内容。 (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发展中的普遍规律进行,同时要针对儿 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儿童的发展,有些人格、身体方面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 仍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如有的孩子从小爱说爱笑,长大了仍然活泼外向;有些方面又发生 着明显的变化,会走会跑,会读会写等。 (四)发展变化的本质: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 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从认识客体的 直接的外部特征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儿童 心理的发展既是量的增加,又是质的改变,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连续性 与阶段性的同意。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 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和制 约,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每一个阶段 既含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有下一阶段的萌芽,但是每一个阶段总是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 征;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的身体发展2、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方位知觉、空间 知觉和时间知觉、记忆能力、言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 为主要形式。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 能技巧。 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2、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3、矛盾性原则:在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 律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不要把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截然 对立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的不平衡性。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一)横断研究: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同时观测不同的个体来探 索其发展状况的研究形式。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在短时间内能够收集到不同年龄的研究 对象的资料。缺点:第一、由于族群与时代不同,无法确定事物变化的真正原因。族群:指 同意年龄层且经历过相似文化环境及历史时间的人。第二、在某一具体历史时间所得到的研 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论到其他时期,尤其是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心理现象。第三,横断研 究不能解答起因、顺序和一致性问题。 (二)纵向研究: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追踪研究。优点在于经由重复地测试 相同的研究对象,可获取样本中每个人各种特性发展模式的稳定性资料,可以回答发展顺序 及一致性的问题。缺点是费时、昂贵,样本小且容易流失。 (三)聚合交叉研究:也称连续设计,是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综合运用,兼具两者的优点 。优点:省时;得到的有关长期效应的信息比纵向研究多。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 行为表现。(1)自然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观察个体的行为。根据研究的目的分为 样本描述法、时间样本法、事件样本法、特质评定法(2)结构性观察法是一种经过严密设 计的观察,尤其适合于研究在自然情境中很少发生或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 2、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 特性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的控制程度可将访谈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3、个案研究法:是针对个别儿童进行深入的研究。 4、问卷法:将要研究的问题印在纸上,并要求参与者以写的方式作答。分为开放式问卷和 封闭式问卷。 5、测验法:运用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6、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有意识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察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 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 ,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现场实验是一种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 的实验研究,它是一种准实验设计。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群体(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现象 。表现在: 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两个生长突增阶段、)3、各 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4、生长发育的心理社会性 生长发育是由不明显的细小量变到根本质变的复杂的连续过程。 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的影响2、环境的影响(营养的影响;疾病的影响; 生活制度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内分泌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及大脑活动特点 一、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在结构上可分为细胞体和突 起两部分。 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一方面可直接调节各器官的活 动,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调节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使机体各部分的活动相 互协调、统一,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种的脑包括大脑 和小脑,大脑皮层是人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1脑重迅速增加2神经纤维髓鞘化3额叶显著增长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1神经过程技能进一步加强2神经过程灵活性提高3第一第二符号系 统相互关系的变化 三、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1、优势兴奋2、动力定型3、镶嵌式活动4、始动调节5、保护 性抑制 第四章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 第一节 小学生感知的发展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知觉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觉不禁 为人类认识活动提供了材料,也是动机、情绪、个性特征等心理活动正常发展的基础,没有 感知觉就没有人的心理。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 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多 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知觉主要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食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总是在心理过 程中表现,并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始终,人除了睡眠以外,在清醒的时候,常有注意伴随着。 一、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视敏度的发展2、颜色视觉的发展3、影响小学生学习的有 关视知觉技能(空间关系的知觉;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 二、听觉:1、纯音听觉2、语音知觉3、听知觉能力(听觉辨别、记忆、系列化、混合能力 ) 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它包括:1、大小知觉2、形状知觉(对字形 结构、几何图形的知觉)3、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时间和空间一样,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 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辨认,即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时间是流动的、连 续的、匀速进行而又不可逆转的。 五、运动知觉:包括大肌肉运动知觉和小肌肉运动知觉。 第二节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 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 培养观察力的意义:第一,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第二,观察力是教师搞好 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第三,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第四,观察力是学生智力 发展的基础。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 联系”阶段;认识“因果联系”阶段;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2、小学生观察品质的特点: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力方面的特点。 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3 、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5、观察要持之一恒 ,养成习惯 第三节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小学生注意的特点:1、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占主导;注意 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一 是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2、小 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分配,指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以上活动,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转移的快慢、难易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有关 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因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物质因素包括自然条 件和教师条件 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稳定性因素和个体不稳定因素和群体因素 二、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及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引起小学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二,遵循注 意的规律,并配之以各项有效地措施。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的措施:1教师要考虑到学生 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新旧知识的必然联系,保证教学内容常深入浅出,既让学生听懂,又 有新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这是维持注意的关键。2教学要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 ,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清晰的板,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情及手势,这对于活跃课堂气 氛,引起学生注意很有帮助3教学中要克服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讲究变化性。4要防止与教 学无关的刺激对学生注意的干扰。 2、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明确学习的目的;二,激发学习的动机;三,形 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四,加强学生间的双向沟通。 3、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为什么要使两种规律相互转换(如何做):在教学中,只靠无意注意来学习,不利于掌握系统 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利于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但是只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又容易使学生 疲劳,产生厌倦的情绪。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投入注意而不疲劳,教师 要善于运用注意转换的规律,把两种注意有机地运用在每一天,每一节课,以至每一个问题 的学习活动之中,教学内容的难易要做到合理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稳中求异,各教学环节有 机联系,使学生的注意张弛有度。当然不能把两种注意的转换简单的归结为两种注意按着一 定的程序轮番交替的出现,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循。 第五章 小学生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 痕迹。 儿童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的发展是以记忆为重要前提的。 记忆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发生包含着若干不同的心理操作,一般认为包括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过程;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 第一节 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 一、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无须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二、意义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 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进 行的识记,因此又称理解记忆。 三、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 记忆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 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充分的具体的实际材料另一方面从实际材料出发,不 断发展儿童的词的抽象记忆,从而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第二节 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一般趋向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 法或认知活动。 记忆策略是认知策略中的重要内容。认知策略的作用在于直接加工信息,而信息加工的主要 过程由四部分组成:选择、获得、建构、综合。 根据作用于信息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三种认知策略,即复述策略、精致策略、组织策 略。 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一般趋势:1、在儿童刚刚学会使用记忆策略时,他们只会在那些条件 最为适合的情况下运用记忆策略;2、当记忆材料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刚学会使用记忆策略 的儿童不能表现出使用记忆策略能力的迁移;3、年长的儿童在使用记忆策略方面表现出更 多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能在更多样的情况下使用记忆策略,在使用记忆策略方面表现出更高 的灵活性。 个体记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没有策略;第二,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后会用 ;第三,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 二、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 1、小学生复述策略的发展 小学生复述策略发展的特点:第一,小学儿童与学前儿童相比开始逐渐有效地采用复述策略 ;第二,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复述的质量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的复述模 式向主动的复述模式转变;第三,儿童使用复述的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复述策略的掌握对小学生记忆成绩的影响:共五点。复述可以提高各年龄阶段个体的记忆成 绩;采用复述策略,学生的记忆成绩就比没采用策略的学生记忆成绩好;通过对不会使用任 何复述策略的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其记忆成绩;对只会采取较简单复述策略的学生进行 较高级的培训,可进一步提高记忆成绩;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相关复述策略的训练和大 量练习,可使回忆量达到没有经过训练的。具有中等IQ的成人的水平 2、小学生组织策略的发展 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 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小学生记忆组织策略的特点:小学儿童记忆组织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产生性缺损和成熟运用 策略两个阶段。 3、小学生精制策略的发展 精制策略是与组织策略相联系的一种记忆策略,具体指当主体识记一些很难归类的材料时, 就在这些材料种创造出某种联系,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以便提取。 儿童精制策略发展的特点:精制策略在儿童身上出现较晚,一般要到小学高年级以后才能出 现。有研究表明:年幼儿童在使用精制策略时,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具有呆板和固定的特点, 而年龄大的儿童则是生动且丰富;年龄大的儿童更容易从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或词语关系中 获得记忆的帮助,而年幼的儿童则更容易从试验者指出的关系中受益;年龄大的儿童所创造 的关系对他们自己来说具有非常明确的意义,也合乎逻辑型,而年龄小的儿童创造的关系是 混乱的、意义含糊的,很难对记忆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小学生元记忆的发展 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和自我的认知 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一、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发展 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主体对记忆活动的过程、特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身能力等方面的了解 和认识。其中包括:1、对记忆任务的认识;2、对记忆策略的认识;3、对记忆主体的认识 。 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发展概况。 小学生关于记忆策略的元记忆知识的发展:1、小学生组织策略的元记忆知识的发展是随年 级的增高而不断发展的;2、通过训练记忆策略的元记忆知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记忆效果;3 、对记忆策略的了解程度是衡量学生元记忆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小学生元记忆监控的发展。 元记忆监控:主要是指对记忆过程的监控。 元记忆监控能力是指记忆者对自己记忆状态的评估能力和以这种评估为依据的对记忆行为的 调节控制能力,包括元记忆监测能力和元记忆控制能力。 元记忆监测能力主要是以学习容易读、认知感、学习程度判断等预测性判断的精确性来度量 的;元记忆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的分配和记忆策略的选择两方面。 小学生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发展:1、儿童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两个变化时期;2、小学生儿童 元记忆监测能力在发展;3、儿童元记忆控制能力在发展;4、元记忆监控能力与记忆速度有 关 第四节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有意识记能力的培养:第一,增强小学生识记的目的性,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识记任务; 第二,要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长时识记任务;第三,要培养学生独立检查识记效果的能力;第 四,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特点,提高有意识记的能力。 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第一,把握意义识记的规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第二,教师注 意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儿童之礼活动的组织性,培养儿童善于对学习材料进行思维 加工的能力;第三,向学生提供有效的意义识记的方法;第四,适当训练机械记忆能力。 二、指导学生科学的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趁热打铁;2、交替进行复习;把握复习的量 。 三、增进记忆的策略: 1、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记忆的过程。复式策略是指复述的一 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如画线就是最常见的复述策略。 2、精制策略:精制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充实意义的方式可以是添加、构建。精制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 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 精制策略包括: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种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作的一种类推, 它是精细加工的重要方法);扩展与引申;质疑,是以追问“为什么”或用挑剔、批判的眼 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先行组织者,是一种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 导入内容,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规则,但不是新的学习内容的概要和总结。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生进行精细加工:第一,课堂教学速度要适当;第二,采用灵 活多样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精细加工;第三,在知识教学中贯穿方法的教学。 3、组织策略:是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组织策略可以表现为多种具体形式:(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描述策略,即将孤立的单 词组成依据描述性的句子;表象策略,即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 息;归类策略,即将分离的项目按类别组织成一序列,以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复杂的陈 述性只是的学习)列提纲、画网络图。 第七章 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 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 智力与智力理论 智力: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 智力理论:1、因素说:是研究智力构成要素的学说。分为:特殊因素说、二因素说、多因 素说。 2、结构说:强调智力是一种结构。分为三维结构模式、层次结构模式、二维结构模式。 3、皮亚杰的智力理论:智力是对环境的适应,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使个体与环境取得平 衡。智力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结构。 4、信息加工理论的智力观:智力信息加工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反应时与所需信息量都可以用 数字加以量化,若个体的数字超过平均值则说明其信息加工程度较好,智力亦较高。 5、PASS理论: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6、智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20世纪80年代,智力理论研究新进展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学家将 传统的智力理论与认知心理学观点结合起来探索智力的实质。 二、智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因素、年 龄、个人努力等因素。 三、智力测验:是确定个体间智力方面差异的心理测验,又称普通能力测验。测验有不同的 分类,有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言语智力测验和非言语智力测验等。 几个著名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韦氏儿童 智力量表 第二节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 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第一,整个小学时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小学生的 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第二,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 中的飞跃或质变。 第三,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思维材料、方向、系统、规则的发展) 二、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思维的基本过程主要是分析和综合,以及它所派生的抽象 、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 1、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概括的运算水平、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形象抽象概括的运 算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进入代数命题概括运算。 2、比较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是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加快的;小学 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3、分类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生思维形式的发展:1、概念日益精确化和系统化2、判断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3、推理能力的发展(直接推理能力,换质、换位、换质位;间接推理能力,归纳推理、演 绎推理) 第三节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智力品质。思维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思维品质是 个体思维活动的智力特征,也是个体思维差异的表现。 一、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的发展2、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 的发展3、思维的批判性的发展4、思维的敏捷性的发展 广阔性 指思路的广阔 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 深刻性 指善于深入的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遇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思维的灵活性 指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能通过多 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善于分析 综合 善于前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思维的批判性,指在思维的过程中,能严密地全面的思考,并进行自我反省,检查思维过程 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思维的独创性指个体能超越习以为常的方法,思路来解决问题,取得独特而有价值的成果 二、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一般原理:要通过具体教学和学习技能训练。 第九章 小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具有调节行动和信号 交际的功能。情感按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按社会性内容可以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 美感。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始终是一个自觉的过 程,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意志总是根据目的的选择方法、组织行动(发动或制止),最后达 到目的。意志的显著特征就是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 第一节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培养 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 体验。 一、情绪发展的理论简介 1、情绪发展的学习理论:强调情绪是如何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所有的 情绪反应都是儿童学习的直接结果。 2、情绪发展的认知理论:主张情绪是认知的产物。 3、精神分析理论:关键性假设在于自我是在母子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人类学理论:强调研究自然环境中某些特点的种属行为,强调环境交流、生物成熟及学 习的作用。认为人类也像比较低级的动物一样,其情绪已具有明显的交际功能。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更富 有稳定性;情感的可控性逐渐增强。 2、小学生的表情及对表情模式的认知特点:学生是富有表情的;小学生对表情模式的认知 特点(小学生对面部照片表情模式的辨认;小学生对言语表情和活动录像表情模式的辨认) 。 3、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a、道德感的发展,道德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 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包括集体主义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感;b、理智感的 发展,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c、美感的发展,美感是人们 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三、情感的培养:1、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树立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2、教师在教育教 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组织各种活动使儿童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利用富有情感的 文艺作品使儿童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教育教学情境和教师的情感去培养学生的情 感;利用超出预期策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3、培养儿童控制情感的能力;4、正确对 待儿童的情绪障碍(过渡焦虑、恐怖症、强迫症)。 超出预期策略是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恰当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 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实现目的或遭遇困难而形成的焦急、忧虑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 恐怖症: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某种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 强迫症:是重复地按照一地规则或刻板的形式,坚持某种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 向和行为。 能力:凡是直接影响人的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分类:A按倾向性分成;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B按创造性程度分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C按人的潜 在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小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体现在: 1、一般能力的差异2特殊能力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能力水平上的差异 能力的培养:1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3在科技与课 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5重视非潜力 因素,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所转移的典型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 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 、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 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与性格的差别: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且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不易改变的。性格 是后天形成的,较易改变。某种气质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饰 、改变气质。气质的可塑性小,性格的可塑性大。 .多血质   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 对 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兴趣易于变化;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代 表人物:韦小宝,孙悟空,王熙凤。 2.黏液质   反应比较缓慢,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动作缓慢而沉着,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 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 ;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代表人物:鲁迅,薛宝钗。 3.胆汁质   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 ,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 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也准备克服且正在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当 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代表人物:张飞、李逵、晴 雯。 4.抑郁质   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动 感情,且有力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 惧。代表人物:林黛玉。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策略:1善于区分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2针对学生气质类型的 特点进行个别施教3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控制自己气质特点的表现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本文档为【小学生心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