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9A8(!"#$%&’()*+,"%-.(/%01,!"#$%2$#$"/>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考

2011-07-04 9页 pdf 270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4590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考 !""#年第$卷第#期 巢湖学院学报 %&’#’,(&)’$’!""# 总第$*期 +&,-./)&012/&2,3&))454 64.4-/)74-8/)%&’$* 收稿日期:!""#9":9!" 作者简介:江守义(; 文章编号:;$*!9!?$?(!""#)"#9""*@9"$ !"#$%&’(%)%*$")%#+,-#*$./#%&’(%)%*$") ———0#12/3+"%4/56%))%$.7"’(%)%*$") +=>%672&,9A8(!"#$%&’()*+,"%-.(/%01,!"#$%2$#$!#;"""...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考
!""#年第$卷第#期 巢湖学院学报 %&’#’,(&)’$’!""# 总第$*期 +&,-./)&012/&2,3&))454 64.4-/)74-8/)%&’$* 收稿日期:!""#9":9!" 作者简介:江守义(;<*!—),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 ———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考 江守义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 摘 要:小说叙事中的人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心理性”人物观着眼于人物的 心理可信性,“功能性”人物观侧重于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心理性”人物观着重分析了 福斯特的“扁形人物”和“浑圆人物”,“功能性”人物观着重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 人物观,“心理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都表明叙事人物身上含有叙事主体的某种评 价态度。 关键词:人物;心理性;功能性;叙事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9!?$?(!""#)"#9""*@9"$ !"#$%&’(%)%*$")%#+,-#*$./#%&’(%)%*$") ———0#12/3+"%4/56%))%$.7"’(%)%*$") +=>%672&,9A8(!"#$%&’()*+,"%-.(/%01,!"#$%2$#$!#;""",3#%"*) 894$)%*$:12B-B3C4-8..&D4).B--BC8D43B.E43)BFF8084G0-&HG8004-4.CD84IJ&8.CF,C248G4B&0 H4.CB)32B-B3C4-J,CFFC-4FF&.E4)84DBE)432B-B3C4-F’H4.CB)B.GC248G4B&00,.3C8&.B)32B-K B3C4-J,CFFC-4FF&.32B-B3C4-F’0,.3C8&.8.C24J)&C’L4.CB)32B-B3C4-4HJ2BF8M4)AB.B)AF4F NO>PB.GQRS%TI2832E4J&8.C4GEAN&-FC4-’>.G0,.3C8&.B)32B-B3C4-4HJ2BF8M4)A B.B)AF4F32B-B3C4-8G4BF0-&HN-4.32FC-,3C,-B)8FH.B--BC&)&5A’P248G4BF&0H4.CB)32B-B3C4- B.G0,.3C8&.B)32B-B3C4-E&C28.G83BC4C2BCC24-4B-4.B--BC8D4F,EU43CF’BJJ-B8F48..B--BC8D4 32B-B3C4-’ :";2/)+4:32B-B3C4-;H4.CB),0,.3C8&.B);.B--BC&)&5A;BJJ-B8F4 叙事总离不开叙人。亨利·詹姆斯指出: “人物难道不就是为了限定事件而存在?而事件 难道不就是为了揭示人物而存在吗?”[;]事件与 人物相互依存。但应该指出,事件与人物也易于 相互冲突,甚至有学者断言:“情节重要性与人物 重要性成反比例。”[!]在现代小说中,有时出现无 情节小说,但任何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即使是“新 小说”派,它的“新”“与其说是消灭了人物,不如 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物,一种无性格的性格, 非人化了的人。”[@]因此,人物总是叙事无法摆脱 的成分,对人物的理解制约着对叙事的把握。 一 西方文论史上,主要有两种人物观:“心理 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前者认为作品中 的人物是具有心理可信性的“人”,强调人物的性 格特征;后者认为人物是从属于情节的“行动 者”,强调人物在情节中的功能。 “心理性”人物观以福斯特为代表。在他看 来,“一部小说是一件艺术品,有它自身的规律 @*万方数据 ⋯⋯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按照那样的规律生活时 便是真实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人物 符合规律才是真实的,才是值得相信的,显然,这 是以人物的可信性作为衡量人物塑造是否成功 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是叙述者谈论人物的尺度, 又是读者判定人物的准绳。其二,这个规律是艺 术品自身的规律,就是说,人物总是故事中的人 物,即“角色”:“我们可以说故事中的角色总是 人,或自称为人的人。”["]福斯特虽然指出人物的 “角色”性质,但在具体论述时,是专注于人物的 性格塑造而忽视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的。着眼 于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他将人物划分为扁形人 物和浑圆人物。“扁形人物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 或素质塑造的”,[#]用一句话就可以将他们形容 出来。浑圆人物是“不能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 他们“宛如真人那般复杂多面”。[$]在具体论述 时,福斯特指出扁形人物有自己的长处,也不缺 乏深度,但总体而言,他是褒扬浑圆人物而贬抑 扁形人物的。他明确指出:“扁形人物并不象浑 圆人物那样是很大的成功”,[%]同时认为,“一个 浑圆人物的检验标准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 方式使人感到惊奇。如果决不能感到惊奇,那是 扁形的。如果不能令人信服,那是扁形的假装成 浑圆的。”[&]浑圆人物和扁形人物,高下立判。实 际上,“扁形”和“浑圆”两个字本身就带有明显的 褒贬色彩。“扁形”是平面的、躺在纸上的人物, 他们容易被认出来,也容易被记住,但仅此而已。 “浑圆”则是立体的,活生生地站立的人物,他们 是复杂的、幽深的。叙述者在塑造扁形人物时, 强调他们静止的性格特征,在塑造浑圆人物时, 更注重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朱光潜先生将福 斯特的人物分类归纳为“见不出冲突发展的‘平 板人物’和见出冲突发展的‘圆整人物’”,[’(]便 看出了这一点。此外,扁形人物可能给人概念化 的感觉,浑圆人物则给人充满生气的印象,“扁 形”的二度平面无论如何不及“浑圆”的三维立体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福斯特虽通达地指出: “一部小说⋯⋯往往既需要浑圆人物,又需要扁 形人物”,[’’]但他的总体笔调显然对二者有所褒 贬。可以认为,这种褒贬不仅是福斯特的主张, 也是叙述者的潜在观念。 福斯特将人物划分为扁形人物和浑圆人物, 对文论界影响很大。中西学术界在赞扬他这一 贡献的同时,也提出了非议。在西方,可以里蒙 )凯南为代表。里蒙)凯南指出福斯特的划分 存在三个弱点:[’*]一,“扁形”这一术语“含有两 度的意思,缺乏深厚的‘生命力’”,与福斯特所举 出的扁形人物的例子(如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不 相符合。二,“扁形”“浑圆”的二分法过于简单 化,“忽视了在实际的叙事虚构作品中出现的程 度及其他细微差别。”三,这种二分法“似乎混淆 了两个并不总是重合的标准。”里蒙)凯南的本 义只是对福斯特的人物区分进行辨别,但在辨别 时,无形中是从对两种人物的不同评价出发的, 这尤其表现在第一点和第三点上。第一点指出, 扁形人物缺乏深度的“生命力”,同时就意味着浑 圆人物具有深度的“生命力”,这中间便含有明显 的价值判断。第三点指出,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 是既简单又不发展,浑圆人物是既复杂又发展, “但有一些虚构人物是复杂却不发展的,也有一 些是简单却发展的。”显然,复杂性和发展性是两 个不同的标准,福斯特混淆了这两个本不宜混淆 的标准。然而,从这两个标准本身看,里蒙)凯 南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复杂的是好的,简单的是 不好的;发展的是好的,不发展的是不好的。 在中国,对福斯特的二分法也是多有改造。 刘再复“将何其芳的典型共名说与福斯特的扁、 圆人物论结合起来”,[’+]把福斯特的扁形人物一 分为二:将所谓“高级典型人物”统统划入“浑圆” 人物,将内涵“不太丰富”的“类型人物”划入“扁 形”人物。细究刘再复的划分,他是以人物典型 化的程度、成就高低和价值大小为划分的尺度: 典型化程度高,写得成功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他 便划入“浑圆”人物,典型化程度不高,人物形象 不太鲜明,给人印象不太深刻的,他便划入“扁 形”人物。如果说,福斯特的分类主要是从形态 意义上的划分而兼顾对两种人物的评价的话,刘 再复的改造则突出了对两种人物的评价,甚至这 种“突出”的评价已成为人物分类的唯一标准,他 的划分很难说是形态意义上的人物分类,确切地 说,它是从价值的角度对人物进行分类。 对刘再复的分类,马振方表示了不满,认为 刘的分类“既不符合‘扁形人物’、‘圆形人物’两 个概念的含义,也使分类失去统一标准和客观依 据”,[’!]他从较为纯粹的形态意义上将人物分为 扁形人物、尖形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形人物和圆 !$ 万方数据 形人物是集中体现福斯特的扁形人物特征和浑 圆人物特征的人物,尖形人物则是“非圆非扁的 另一种形态”,“尖形人物不是平面人物,而是立 体人物。他们就像几何图形中的各种锥体,都有 一个引人注目的高高的尖顶尖端特征”,[!"]这一 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在马 振方看来,扁形、尖形、圆形、三种人物形态的层 次有高低之分,但“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审美价 值并不是由它所处的形态层次单一因素决定的, 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形态 的小说人物,有时很难比高低”。[!$]话虽如此,但 事实上,“有时”还是可以比高低的。至少,扁形 人物中可以出现概念化人物,这种人物“就像说 谎者,让有感到厌恶和失望。”[!%]而“见出冲突和 发展”的复杂人物大都属于圆形人物,“这种人物 比别种形态人物更能揭示作为万物之灵和社会 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由此 产生的艺术美感是扁形人物或者尖形人物不可 代替的和无法比拟的。”[!&]马振方虽然注意避免 对不同的人物形态进行优劣评估,但在具体论述 时,多少还是暴露出评价的倾向。 看来,“心理性”人物观很难避免对人物的评 价。首先,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的气质不同, 气质可不分优劣,但性格很难完全不分优劣,性 格一般总有好坏之分。当叙述者塑造出一个人 物后,读者可以评论这个人物性格的好坏,当然 这种评论只是浅层次的表面的评论。其次,叙述 者塑造人物,总有一个艺术手法的问,艺术上 成功,人物塑造得便好。人物塑造得好坏,有一 个标准,便是人物的性格是否鲜明,人物是否像 生活中的真人。细究起来,这一标准包含两方面 内容,一是就性格塑造而言,性格鲜明突出的人 物一般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人物,概念化人物的 主要毛病便是人物没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是 就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而言,塑造的人物是否像生 活中的真人,或者说,人物是否符合生活的逻辑, 是衡量人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 “心理性”人物观着重对单个的人物进行心 理的、性格的分析,主要评价人物性格的好坏。 “功能性”人物观则强调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对 人物的评价集中于人物的功能。如果说,“心理 性”人物观评论的对象是特征性的人物,“功能 性”人物观评论的则是事件中的人物,即角色。 关注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古已有之。亚里 士多德在《诗学》中便写道:“剧中人物的品质是 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 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 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 格’。”[’(]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亚 里士多德讨论的人物,是悲剧中的人物。二,他 既注意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又注意到人物的行为 特征。三,人物的行为特征是主要的,性格特征 是次要的。四,看一个人物,主要看他在事件中 所起的作用,即看他的角色功能,与此对应,评价 一个人物,着眼点不在这个人物性格的好坏上, 而在这个人物对事件的进展所起的作用。给合 《诗学》的内容,人物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突转”和 “发现”。表面上看,亚里士多德是性格和行动 (情节)并重,但实际上认为性格可有可无,他指 出:“悲剧中没有行为,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 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物 的行动,与当时悲剧家重情节、轻性格的实践不 无关系,他指出:“大多数现代诗人的悲剧中都没 有‘性格’”,[’’]悲剧的一切都以行动为中心,人 物的主要功能只是充当“行动者”,因此,亚里士 多德意义上的人物是从属于行动的“行动者”。 鲜明地提出人物的角色功能,始于普罗普的 《民间故事形态学》,该书指出,分析民间故事,关 键在于把握它的叙事功能。民间故事常常安排 各种角色来实践某一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 同一功能,所以,“功能可被理解为人物的行动, 其界定需视其在行为过程中的意义而定。”[’)]从 这一定义看,人物的功能取决于他在故事中的角 色地位,人物功能的着眼点既不在人物的性格特 征上,也不在人物孤立的行动和行动方式上,而 是在人物的某一行动与整个故事的关系上,在人 物行动对故事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上。以此为 基点,普罗普将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功能归纳为 三十一种,将人物概括为七种“行动范围”,即七 种角色功能:!对头"施与者(捐献者)#助手$ 被寻找者和她父亲%送信者&主人公’假主人 公。[’*]在故事中,具体的人物是谁并不重要,重 要的是这些人物可归入这七种角色中的哪一种。 这样,人物的行动功能便淹没了人物自身的特 "$万方数据 征,人物完全从属于“行动”,讨论人物便变成讨 论人物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沿着普罗普开辟的路线,法国的结构主义叙 事学家们展开了对人物的讨论。这大体可分为 三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普罗普的具体方法为起 点,进一步研究人物的功能;一种是接受普罗普 的思想,将人物放入事件中加以考察,但不受普 罗普具体方法的约束;一种是既按照普罗普的功 能来定义人物,又兼顾人物自身的特征。 从普罗普的具体分析出发,布雷蒙、格雷玛 斯、托多罗夫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布雷蒙认为像 普罗普那样,仅仅列举一连串功能还不足以解决 问题,还要关注由功能组成的序列,因为“功能与 行动和事件相关;而行动和事件组成序列后,则 产生了一个故事。”[!"]当序列中出现两个人物 时,序列就具有不同的角度,每个人物都是自己 序列的主人公。比如“打击者”的“打击”过程,对 “被打击者”来说,便是“防卫”过程,“打击者”序 列的主人公要完成的是打击行动,“被打击者”序 列的主人公要完成的是避免打击。较之普罗普 的观点,布雷蒙显得更通达一些。普罗普对人物 的划分,是以主人公为出发点,其余的人物都是 针对主人公而言的。布雷蒙则认为每个人物都 是自己序列的主人公,从不同的主人公出发,同 一人物在同一事件中可以起不同的角色功能。 就叙事分析而言,布雷蒙不无道理。但他这样 做,就使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对化了,难以对人物 做出一个统一的。在普罗普看来,“对头”是 坏人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在布雷蒙眼中,事情没 这么简单,“对头”只是“主人公”的坏人,同时, “主人公”也是“对头”的坏人,因此,很难对人物 作价值判断。描述模式的灵活化是以对人物评 价的失落为代价的。 格雷玛斯则在“音位”和“句法”两个层次上, 对人物进行语义分析。在“音位”层次上,他将普 罗普概括的人物的七种“角色”进一步简化,形成 三对行动元,即主体/客体,授者/受者,助手/敌 手。在“句法”层次上;他要求建立“意义基本结 构”。这一结构“是黑白对立这类二元义素范畴 的逻辑发展。这范畴的两项之间是反对关系,每 一项又能投射出一个新项它的矛盾项,两个矛盾 项又能和对应的反对项产生前提关系”,[!#]这 样,就形成了一个语义方阵。从语义方阵出发, 便可解释人物之间的关系。就“音位”层次看,格 雷玛斯与普罗普一脉相承,前者的“行动元”与后 者的“角色”并无质的不同。三对“行动元”的提 出,使人物的角色功能更明朗化。三对“行动元” 虽基于二元对立提出来,但并没有布雷蒙那样强 烈的相对性。三对“行动元”仍有一个基本的出 发点,即“主体”。就“句法”层次看,“叙述者的深 层结构在超出故事表面内容结构的层次上,生成 和界定它的行动素(即行动元———引者)。”[!$]显 然,格雷玛斯的兴趣不在表层的人物行为功能, 而在深层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侧重于人物之 间的关系,与布雷蒙重视角色功能的相对性有异 曲同工之妙。格雷玛斯主要从语义学角度对人 物的功能进行讨论,托多罗夫则从语法角度发表 自己的看法。在托多罗夫看来,普罗普从“所有 民间故事中提炼出三十一个‘功能’”,[!%]并无太 大的意义。他指出:“文学是,而且仅仅是某些语 言属性的扩展和应用。”[!&]在《从〈十日谈〉看叙 事作品语法》中,他将指涉人物的专有名词视为 一种句法成分,典型的专有名词一般是句子的施 动者,分析专有名词时应将这个词里的命名体和 描写体区别开来,他进而认为“每个词等于一个 完整的语句:它的描写体组成分句的谓语,它的 命名体构成分句的主语。”[’(]如“法国国王外出 旅游”中,“法国国王”作为施动者,充当句子的主 语,但主语没有任何固定的含义,只有和谓语 (“外语旅游”)临时结合时,才会产生内在含义。 就是说,对作为专有名词的人物来说,重要的不 是它的命名体,而是它的描写体。因此,托多罗 夫表面上虽然与普罗普有所差异,兼顾人物的特 征(“命名体”)和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描写 体”),实质上,它的着眼点仍坐实在人物的角色 功能上,与普罗普并无二致。这可见于他对《危 险的关系》的分析。《危险的关系》是拉克洛的心 理小说,宜于从人物本身出发进行分析,但托多 罗夫以自己的“功能性”人物观为依托,“不是从 人之人物出发,而是从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他 称之为基本谓语(爱情、交际、帮助)的主要关系 出发,”[’)]并将这些关系归结为两种法则:派生 法则和行为法则。从人物的关系出发,叙事谓语 成为托多罗夫的兴趣中心。对人物的分析,不是 强调他们的施动者属性,而是强调他们如何“施 动”的情况,这样,人物其实已融于情节之中,没 #$ 万方数据 有独立的意义,人物的意义只在于他们在情节中 所起的作用。评价人物,也不必从人物自身的性 格特征出发来进行阐说,只注意他们的角色功能 就可以了。 与上述三人类似,罗兰·巴特在进行结构分 析时,也将人物视为行动的“参与者”,用人物的 行动范围来定义人物。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 论》中,他对亚里士多德、普罗普、布雷蒙、格雷玛 斯、托多罗夫等人的“功能性”人物观进行了扼要 的评述,并与其他的结构主义者一致,认为“如果 我们保留一个特殊的人物类别(寻求、欲望和行 为的主体),至少必需将这一行动元置于语法人 称而非心理人称的本来范畴”,[!"]所以,单独讲 述人物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行为层次的人物归 并到描写层次的叙述中,人物才取得意义,才可 以理解。不过,巴特后来有所转变。在《#/$》中, 巴特用五种符码来解读《萨拉辛》,其中一种是义 素符码。巴特指出:“当一些相同的义素多次出 现在同一专有名词之中并似乎停留下来时,一个 人物便出现了。”[!!]即一组“相同的义素”与专有 名词(即人物的姓名)相结合时,就产生了人物形 象。这些“相同的义素”就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如 《萨拉辛》的主人公就是心理混乱、女人气、丑陋 等特征的汇合,这些特征由“萨拉辛”这一专有名 词统率而成一个整体。在此,巴特已不再用功能 来界定人物,但也不是对人物进行“心理性”特征 分析,而是将人物视为文本符号:“人物作为象征 的理想性,它没有年代的即生平的修饰;它不再 有名字;它只不过是修辞格的一种经过(和返回) 场所。”[!%]这种人物观已溢出普罗普那种功能性 的人物观。 较之其他的叙事学家,菲利普·阿蒙在叙事 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小说人物规律和小说 描写机制的创造性探讨。他接受格雷玛斯等人 的人物观,同时又不排斥对人物进行特征性描 述。在《人物的符号学模式》一文中,他从“人物 的所指”、“人物描写层次”、“人物的能指”等方面 系统地展示了自己的人物观。他着重探讨人物 的角色功能,将不同人物的多种功能排列成一个 图表,以此见出不同人物“在整个叙述过程所承 担的不同类型的行动”。[!&]对阿蒙来说,文本的 起码要求是严密性和可读性,要想使人物适应这 两个特性,仅有人物的功能示意图还不够,还需 要对人物自身的特征进行描述,为此,他又 了一个表示“人物———行动者”品质的图表与前 一个图表加对照。第一个图表可见出不同人物 在事件中有不同表现,后一个图表可见出不同人 物的性格特征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并由此可见出 不同人物在事件中所处的大致地位。如对某个 人物的多方面特征进行界定,这个人物可能便是 主要人物,再参照第一个图表,便可知这个主要 人物在事件中起什么作用。就阿蒙的论述过程 来看,他主要还是倾向于说明人物的角色功能, 但他对人物品质的描述,又使人物自身的心理性 特征凸显出来,这样看来,他其实是在兼取“心理 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两类主张。就结构 主义叙事学的整体而言,它考虑的主要是人物在 情节中的功能,人物依附于情节,它关注人物其 实是为了说明情节。不过,结构主义叙事学的 “功能性”人物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功能性”人物 观有所不同。亚氏关注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并 考虑到人物对读者的影响,他著名的“净化”学说 主要是针对读者而言的;结构主义的“功能性”人 物观,主要是针对文本结构的独立自足性而言 的。对一个独立自足的文本来说,文本以外的任 何因素都不是考虑的对象,要考虑的只是文本内 部的结构规律和关系。人物只是文本结构中的 一个关节点,讨论人物主要讨论人物“如何”成为 关节点以及“何以”成为关节点,而不是讨论人物 的心理性格特征,所以卡勒认为,“结构主义的总 的特征与通常同小说相联系的人物个性化及人 物具有丰富心理连贯性的概念背道而驰”,[!’]结 构主义者对人物“关注最少,而且处理得最不成 功。”[!(]卡勒致力于将结构主义用于文学批评, 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功能性”人物观表示不满, 可以理解。 应该指出的是,“功能性”人物观也暗合于批 评,而不仅仅是描述。“功能”一词便极富评价意 味,“功能性”人物观虽不像“心理性”人物观那样 可以对人物的性格直接进行评论,但可间接反映 出人物在事件中或促进或破坏的作用。对现代 心理小说(如意识流小说等)而言,“心理性”人物 观无疑更能派上用场,对情节占主导地位的小说 来说,“功能性”人物观便难以缺少。不论哪一种 人物观,都表示出对人物的关注,只是关注的维 度有所不同罢了。在我们看来,人物是叙事必不 ((万方数据 可少的要素,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对 某一具体叙事的不同态度,人物的差异,在一定 程度上就是叙事评价的差异。 参考文献: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01234156.0175819::.;<3143,=1651,23>0+?<45,+,<@319<3,A,B1?C191D:B1?C1E 91D:F,381?43.D56G+9365?,3+H?144,!&I(:JK)(K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M$ [L][I][#][’][&][!!]卢伯克,等$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I!, )I),)II,)#M,)#L,)I’K [(]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M]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I$ [!)]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北京:三联书店,!&’&:("$ [!"][!L][!I][!#][!(][!’][!&]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L, "I,LL,LI,LI,L’K [)M][)!][))]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L]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L:)(,L&$ [)I][)#][)’]["M]["!][")]["I]张寅德$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L,&’,’’,!(&,)I,)(,")M$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M$ [)&]/5<5?58,/N81.+,,/01H51.3>456H?541,OP65?<:B9+>CQ199,!&((:JK!&K [""]["L]罗兰·巴特随笔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I:!(’,!(&$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M$ 责任编辑:一平 ’( 万方数据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 考 作者: 江守义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刊名: 巢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CHAOHU COLLGEG 年,卷(期): 2004,6(4)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5条) 1.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1998 2.Ian Watt The Rise of the Novel:Studies in Defoe, Richardson and Fielding, Berkeley 3.徐岱 小说叙事学 1992 4.卢伯克 小说美学经典三种 1990 5.马振方 小说艺术论 1999 6.朱光潜 谈美书简 1980 7.里蒙·凯南 叙事虚构作品 1989 8.马振方 小说艺术论 1999 9.亚里士多德 诗学·诗艺 1962 10.罗钢 叙事学导论 1994 11.张寅德 叙述学研究 1989 12.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1997 13.Todorov Tzvetan,The Poetics of Prose 1977 14.罗兰·巴特随笔选 1995 15.乔纳森·卡勒 结构主义诗学 1991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蔡大坤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理想女性设置——桐壶更衣和秦可卿在两经典中的功能作 用 2008 阅读《源氏物语》与《红楼梦》,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紫氏部和曹雪芹为什么要把桐壶更衣与秦可卿设置在书文最靠前的位置上? 二、两位作者为什么要将开篇性女性人物做完美性、理想化的处理? 三、这两位人物为什么都来得快去得也快? 四、这种安排和处理对两书中众多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组织有什么作用? 五、两理想女性人物对两书的男主人公有何影响? 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两书的某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得到很好理解。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需从《源氏物语》中的桐壶更衣与《红 楼梦》的秦可卿这两个人物的比较研究开始。 本文之所以选择桐壶更衣与秦可卿的比较作为研究课题,就是出于对上述问的题思考。思考结果可以归结为如下四点: 一、没有这两个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设置,两部作品的其他众多女性形象就会失去塑造的性。 二、没有这两个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设置,两部作品的女性群像的组织结构就无法清楚地建构并表现出来。 三、没有这两个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设置,两部作品的组织结构、主题思想等也不能得到很好体现。 四、没有这两个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设置,男主人公源氏和宝玉的主要个性特征的成因及其行为表现就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开: 桐壶更衣与秦可卿的形象塑造与地位设置;桐壶更衣与秦可卿早亡的价值;桐壶更衣与秦可卿与其他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桐壶更 衣和秦可卿对男主人公的影响。 在这些关乎整个作品的大问题上,桐壶更衣与秦卿几乎发挥着相同的功能作用。所以,从功能性人物观来看,桐壶更衣与秦可卿完全可以进 入主要人物的行列。但是,从心理性人物观来看,桐壶更衣与秦可卿都算不上主要人物,可也决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次要人物;不过,如 果没有心理性作为基础,她俩也不可能在各自的书中发挥其他任何一个人物也替代不了的巨大功能作用。所以,就桐壶更衣与秦可卿这两个人物 形象来说,是很难用心理性人物观,或者用功能性人物观的理论去分析的,因为她俩本身就是集心理性和功能性于一身的特殊人物形象。 2.期刊论文 黄妍妮 鲜活、立体、独特——从"心理性"人物观论高阳历史小说的人物创造 -引进与咨询 2006(9) "心理性"人物观认为小说里的人物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从这点看,高阳的历史小说的价值就是对人物的尊重.具体表现在:在塑造人物的原则 上,高阳讲究塑造浑圆人物,将隐匿于人内心深处最活生生的人性揭示出来.在处理次要人物时,即使是次要人物也有自己的地位,组成了立体的人 物群像.最后,还常采用变换小说写作视角,使人物跳出作者的束缚,成为真正富有生命的人. 3.学位论文 关巍 从叙事学观点看《傲慢与偏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2007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巨著《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它使简·奥斯汀一举成为英国文学史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犹如一曲围绕着伊丽莎白与达西爱情故事的交响乐。长久以来,人们对奥斯汀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对久负盛名的《傲慢与偏见》的 研究。对于《傲慢与偏见》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类型:第一类集中讨论情节,即通过四桩婚姻的对比来揭示其现实意义,告诫人们真正幸福 的婚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第二类集中讨论人物塑造,例如分析伊丽莎白的性格特征;第三种类型的研究主要分析奥斯汀 的小说风格如反讽艺术、机智的对话、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的精致素材等。无疑,这些研究从小说的主题、人物以及写作风格等方面揭示了奥斯汀 小说的成就和特色。但是,《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公认的将人物与情节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在目前的研究中,还缺少将人物与情节结合起来分 析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存在于奥斯汀研究的一种缺憾。所以,本文拟从叙事学功能性人物观入手,来分析《傲慢与偏见》的情节结构,揭示这 部经典之作中人物和情节有机结合的辩证关系。 本文运用叙事学人物观理论分析这部小说,实际即是要回答两个彼此相联系的问题:(1)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中如何起作 用的;(2)人物形象是如何在情节发展中逐渐丰满起来的?通过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来探讨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是服务于情节的发展的。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对叙事学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回顾,归纳 出叙事学的核心观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研究叙事学中有关功能性人物观的相关理论,并与传统的心理性人物观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阐述叙事学人物观在《傲慢与偏见》的情节发展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五部分从传统的人物观角度分析小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补充说明 人物是为情节发展服务的这一观点。最后部分引出论文的结论,即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人物实际上是情节的产物,人物仅仅是情节的“行动者 ”,“是叙事结构的一个副产品,也就是说,是具有建构性质而非心理性质的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傲慢与偏见》之所以让人爱不释 手的原因应该归于其情节安排的魅力,伊丽莎白、达西、简、彬格莱等人物只是一种文本符号,真正对小说起着关键作用的还是情节的安排,这 些人物之所以有了这些性格的特点仅仅是情节发展使然。 4.期刊论文 邓欢.DANG Huan 精神的探求叙事的革新--贾平凹《高老庄》的女性参与叙事 -吕梁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5,21(2) 贾平凹是一直依寻自我认定的风格进行创造的,在他的创作前期,多是通过塑造一女性人物来表达作者在所叙述时间中的立场,而到了<高老庄 >女性人物逐渐成为一种功能化符号,在叙述中主要起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5.期刊论文 柏秀娟 论《桃花扇》杨龙友的功能性和心理性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18(4) <桃花扇>中的人物,兼具叙事学"功能性"和传统批评的"心理性"的特征,但因他们轻重有别的地位身份,不同角色在戏剧中安排的差异,在这两 个方面各有偏重.其中的杨龙友因在戏剧结构建构和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而具有突出的功能作用和心理特质. 6.学位论文 王德恒 论《长阿含经》的文学性 2010 论文仅以汉译佛教经典《长阿含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深入的分析, 发现《长阿含经》具有丰富的文学性。而这种文学性长期不被国内外学术界重视。 针对这种状况,本文联系英美现当代叙事理论和其它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对《长 阿含经》的文学性进行探讨,为佛教文学的研究迈出尝试性的一步。 《长阿含经》的文学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善于运用寓言、譬喻阐发教义,结 构上采用“连串插入式”,文体不拘一格,韵散杂糅。这些特点也为印度的其它 文学经典所共有。本文认为《长阿含经》丰富的文学性更表现在故事、话语以及 各种叙事艺术上。 人物、事件和背景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长阿含经》既塑造了功能性人物 又塑造了心理性人物。人神兼备的双重品格是人物的基本特征。就所述事件而言, 重复事件写尽人生悲欢,迂回曲折的事件互为关联,中心事件隐蔽地传递主题, 离题事件则因背离以醒目的方式强化文本的意识形态立场。构筑的背景丰富复 杂。虚构的空间艺术独具特色,哲理空间是固体的哲学,它无声的诉说古印度人 的思维方式;心理空间将其根基建立在人性的两极善与恶上,从而筑起两座风格 迥异的人格大厦。置身不同的权力网中,叙述者对人物话语的控制权各有不同。 在世俗权力和劲敌面前,叙述者被人物话语控制,在天神和一般的婆罗门面前, 叙述者控制人物的话语。同时,《长阿含经》还采用修辞的叙事表达意识形态思 想。 总之,《长阿含经》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它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关键词:《长阿含经》;佛教文学;故事;话语;意识形态;修辞的叙事 7.期刊论文 柏秀娟 浅论《桃花扇》中杨龙友形象的功能性和心理性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 <桃花扇>中的人物,兼具叙事学"功能性"和传统批评的"心理性"的特征,但因他们轻重有别的地位身份,不同角色在戏剧中安排的差异,在这两 个方面各有偏重.其中的杨龙友因在戏剧结构建构和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而具有突出的功能作用和心理特质. 8.学位论文 孟凡星 论奥斯丁的叙事艺术 2007 莎士比亚戏剧是英国文学、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瑰宝. 英国思想家托·巴·麦考莱研究简·奥斯丁时,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著名文 艺评论家乔治·亨利·刘易斯将其比作"散文中的莎士比亚",可见奥斯丁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16、17世纪,小说从传奇中初见端倪,到奥斯丁 时期,仍带有传奇的尾巴.女作家勇敢地摒弃了小说中不切实际的浪漫夸张的传奇因素,成功地采用现实主义作为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来讲述英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有关爱情、婚姻生活的故事.怎样结构篇章、如何叙述故事,才能使小说独立于传奇之外成为真正的"小说"?奥斯丁以特有的 叙事艺术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对奥斯丁的小说文本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傲慢与偏见》进行地毯式分析,从 而概括总结出奥斯丁小说艺术的叙事原则、叙事特色以及这些原则、特色的形成原因. 作家的叙事原则决定她的小说风格.奥斯丁的每部小说都各有千秋,而所要突出表现的主题又不尽相同,但读者一读就知道是奥斯丁的作品,不 是因为标注了作家的姓名,奥斯丁发表前四部小说时是匿名的.当时连声望大噪的司各特也对她的一部未署名的作品《爱玛》大加赞赏,尤其对小 说的作者,更是极为推崇,可见奥斯丁艺术风格的独特.这种独特既是特殊的又是一般的.特殊是与其他的小说家比较而言,一般则是对于她的所有 作品来说.这种一般性其实就是奥斯丁贯串其创作始终的叙事原则. 论文第一部分主论贯穿于奥斯丁小说创作中的叙事原则.分四点论述:一,以"多一字则繁,少一字则陋''、既言简意赅又不失幽默的笔调,彰显 出滴水不漏的行文风格,大到选材、结构,小到人物身份、对话,均可归结为"简洁"二字.二,其整体统一性不仅体现于外在结构,而且还表现于内在 精神,即全部内容由人物性格特征的一致性这条看不见的逻辑主线贯穿统筹,使其作品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三,理性是衡量奥斯丁小说的 一把标尺,文本的字里行间倾注了女作家对生活尤其对婚姻的深刻理解,难怪批评家大卫.戴克思评价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前就是马 克思主义者了."四,为了充分阐释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她把目光聚焦于文学的永恒话题--人性,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惟妙 惟肖的性格特征来表现她所认识的人生.论文强调四个方面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同时对每一方面充分剖析,尽可能将奥氏小说之叙事原则阐释清 楚. 第二部分主论奥斯丁小说的叙事特色,以《傲慢与偏见》作文本例证细致剖析.这一部分从传统的关于小说艺术要素的两分法--人物和结构-- 入手,对该代表作进行实证式分析、概括和总结.其后转向研究奥斯丁小说中经常使用的颇有独创性的"小说化书信".至于奥斯丁的人物塑造艺术 ,则借用小说叙事学的两个概念"功能性人物"和"心理性人物"并以二者的重叠来说明问题.同时以"反射镜"和"聚光灯"作比喻揭示其注重多元立体 与集中概括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手法,还对直接来自作家的所谓"叙述声音"的艺术功能进行分析.关于奥斯丁的小说结构艺术特色,主要从"支流汇干 流"的叙事模式,以及"转弯"、"悬念"、"巧妙连接"等手法的灵活运用,概括出女作家娴熟的"讲故事"叙事技巧. 第三部分是对奥斯丁小说叙事特色之形成原因的探讨.主要从文学自身发展的继承与影响、理查逊的潜移默化以及奥斯丁自己独特的艺术思 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前二者可以看作外因,后一个因素则是内因.外因是奥斯丁叙事艺术所以形成的土壤也就是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内因则是 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成根据.同样的外因,如果没有女作家独特的艺术思维就不会出现奥斯丁独特的叙事艺术.此外,对于影响作家所处时代文化与文 学倾向的哲学美学思想也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深刻认识该古典文学大师小说创作的深层根源. 9.期刊论文 刘为钦.LIU Wei-qin 人物的类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4)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佛斯特划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申丹划分为"功能性人物"和"心理性人物",本文则将其划分为"功能性人物"和"审 美性人物".功能性人物是指在文本的叙述中起着一定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人物.人物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在叙事情节中的功能和在人物 关系中的功能.审美性人物是指文本在叙述中突出其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的人物.审美性人物包括描述人物外在行为的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和描述 人物心理活动的心理人物. 10.学位论文 朱慧芳 毛姆小说叙事特征研究 2004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英国现代作家.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叉口上,其小说创作体现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 征,具体表现为:其短篇小说和前期长篇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而其后期长篇却在叙事技巧和主题内涵上显示出更多的现代主义色彩.该文旨在 运用叙事学理论,系统分析毛姆长篇和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全文分为五个板块,除开首尾两个部分,中间三个章节是论述的重点所在.第一章为"总 论",是全文的引子.在此章中,我先简要介绍了毛姆的生平和作品概况,接着阐述其文艺观,以便后文做叙事分析时形成对照.最后指出毛姆作品在 中国的接受情况,并由此点出该文立意的缘由.第二章为"叙述论",旨在分析毛姆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和技巧.此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重点分 析了毛姆后其长篇在视角上的独特性,它是一种新型的第一人称外视角.在第二小节中,作者运用热奈特的叙述者划分理论分析了毛姆小说中的叙 述者形象:前期长篇中的叙述者属于传统的"外部——异叙述型",而后期长篇中的叙述者则有多个且具有现代意义,分别是"外部——同叙述型"和 "内部——异叙述型"的叙述者.第三小节仍然借用热奈特的理论,并结合毛姆的小说,对叙述者在叙事文中发挥的五项功能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为 "情节论",探讨的是毛姆小说的情节特征,也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先澄清了关于"情节"的概念上的混淆,为下面的论述理清道路.第二节则以毛姆 的前后期的三部长篇代表作为例,讨论其长篇的情节类型.第三节则分析了毛姆短篇小说的戏剧性情节特征.第四章为"人物论",分别运用"功能性 "的人物观理论和"心理性"的人物观理论来分析毛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征.指出毛姆前期长篇中的主人公为圆形人物,但到了后期长篇中,主人 公则虚化成扁形人物,相反,一些陪衬人物则变成了生动丰满的圆形人物.最后一章为"余论",是对毛姆创作的双重性特征的简要概述.指出由于身 处时代的交汇点上,毛姆的小说烙上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烙印.这一方面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也成就了毛姆的独特价值.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haohxyxb200404020.aspx 授权使用:淮阴师范学院(hysfxy),授权号:c448be82-15f3-4ddf-85a9-9e9f00e94365 下载时间:2011年3月7日
/
本文档为【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关于两种叙事人物观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