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2011-07-04 4页 doc 39KB 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017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摘要:《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与狐狸有关的故事有八十多篇,其中的狐女是被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受中国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加之蒲松龄嗜好搜神猎异的个性禀赋,使他选择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构思,塑造了一批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和自由,并表现出坚贞性和执着性的美狐形象。本文以狐女形象为切入点,来分析一下《聊斋志异》这本书在描写女性方面的一些闪光点。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形象;独立意识 狐,俗称狐狸、草狐或赤狐,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的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以捕鼠雀为食,昼...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摘要:《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与狐狸有关的故事有八十多篇,其中的狐女是被理想化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是美和爱的象征。受中国悠久的狐女文化的滋养,加之蒲松龄嗜好搜神猎异的个性禀赋,使他选择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构思,塑造了一批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和自由,并表现出坚贞性和执着性的美狐形象。本文以狐女形象为切入点,来分析一下《聊斋志异》这本书在描写女性方面的一些闪光点。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形象;独立意识 狐,俗称狐狸、草狐或赤狐,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的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以捕鼠雀为食,昼伏夜出,性情灵动狡黠,出没于山林地区。其优美的体态、神秘的习性,触动了人们的丰富幻想。古代,人们把狐奉为图腾,奉为神仙。关于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相传,大禹三十未娶,途经涂山,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娶白狐者可为帝王。”大禹遂娶之,即为涂山氏。涂山氏以下而声名显赫者,是明朝许仲琳撰写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狐女妲己,在这部小说中,狐女的形象成为邪恶的代表:因为妲己的出现,本来江山稳固的商汤被轻易断送掉了。妲己的形象,把狐女媚人的观念推向了极致,也把“红颜祸水”的观念推向了极致。因此,人们都把淫荡迷人的女人称作“狐狸精”。 可狐这一题材到了蒲松龄手里就不再是这么一回事了。聊斋狐狸精与传统狐狸精不同,聊斋整个颠覆了古代小说狐狸精传统。《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八十多篇写狐狸精,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故事曲折生动,形象丰富精彩,思想内容深刻。写得酣畅淋漓,多彩多姿,令人眼花缭乱。蒲松龄以如椽巨笔和火样的热情精心刻画了一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而且美貌绝伦、富于智慧、有爱心、纯真诚挚、勇于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处处闪烁着人性美、人情美的光辉,可以说她们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是爱和美的象征,是被高度理想和审美化的艺术形象。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论及《聊斋志异》笔下的异类形象时有这样一个概括:“《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这一论断也被研究者所引用来说明狐女形象的特征。 《聊斋志异》中狐女到底有着怎样的非常寻同的魅力?我们来看看。 1、​ 表里如一,美之大成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几乎都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她们的美貌吸引着男人们爱慕的目光。当然,狐女们并不是只有美丽的外表,她们同样与美丽对应的还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虽然,在《山海经》,《搜神记》,《封神榜》中提及的狐狸精形象都是利用其美貌去勾引,伤害他人,扮演着并不光彩的形象,但是蒲松龄这一次却真真正正的颠覆了狐狸精的害人形象。在《聊斋志异》中,大多数狐狸精扮演的是让人喜欢的表里如一的光鲜角色。 《聊斋志异》中狐女们的美貌出场,为她们一见钟情的爱情奠定了基础,凭着世间少有的美貌吸引着别人的目光。马瑞芳曾这样形容狐女们:“聪明美丽,纯洁可爱。她们貌美如花,柔情似水。容华绝代,风流婉转。”[6]对于美丽,蒲松龄给予狐女的是接近完美的容貌容貌。但是美丽并不是她们的全部。蒲松龄还给她们注入了美好的心灵。狐女们从真爱出发,没有假情虚意。在读过蒲松龄几十篇写狐的小说后,读者并不难发现狐女们的爱情,并不是建立在金钱与权势之上的,她们表现出的是一种超俗的境界。她们的目的是寻求真爱,她们爱上的大多是出身贫寒的书生。狐女的爱情是伟大的,在面对爱情,她们有时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也要她们所爱的人幸福。《阿绣》中,蒲松龄塑造了两个阿绣的形象,一个是民间女子阿绣,另一个是有着百年道行的狐女阿绣。民间女子阿绣有着天仙般的容貌,书生刘子固更是被阿绣的美貌所吸引不能自拔。但由于两家人的作梗,最终“阿绣已自广宁人。”这时的狐女阿绣及时登场,出现在刘子固的家中,扮演着“阿绣”的角色。但是刘子固得知自己身边的阿秀是假的而且还是狐狸的时候表现让人失望:“刘大惧”。害怕狐女阿绣加害于他。但是阿绣并未因为刘的背信弃义而对他实施报复,而是以德报怨,在阿绣与父亲回城遇到劫匪的混乱之际救了阿绣,让民间阿绣与刘子固结为夫妻。自己则自动的退出。狐女阿绣的心灵,远远高于人间有些人。有些人常会用狐狸精来形容爱情中的第三者,但是阿绣的出现,决不是爱情的第三者,而是爱情的缔造者,她让爱情诠释的更加准确。 《小翠》中,蒲松龄塑造了一对知恩图报的狐狸母女。十几年前王员外帮小翠的母亲躲过了雷霆劫,十几年后小翠的母亲不忘当年救命之恩。正巧王员外正在为儿子选媳妇。但是王元丰确是天生缺陷,是个傻子。小翠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化作民间的一对母女上门。把小翠嫁给了王员外的傻儿子。小翠,并未因为元丰是傻子而嫌弃他,而是倍加关心与呵护。来报答多年前,王员外救她母亲的恩德。可见,狐女也多重情重义。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多是之恩图报。她们没有害人之心,却有帮人之意。帮人脱离困境,帮人远离邪恶之欺。什么是美?字典中这样解释:“美,善”。故可知: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更是应该由内而外生出的一种美,狐女们美丽可人的容貌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可谓表里如一,美之大成也。 2、​ 具有独立意识 千百年来,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女性扮演的几乎都是弱者的形象,虽然历史上有过武则天的时期,但是相对几千年的历史来说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现实生活中这种规律很难在当时打破,但是在文学中,没有什么是一定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狸精”们在文学的虚幻世界里,打破了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聊斋志异》中,作者塑造了一群可爱、美丽、有思想、有内涵的女性形象。这就是这群亦真亦幻的狐女们,她们敢想敢做,她们不拘泥于封建传统。男人不是她们生命的全部。从她们身上表现出一种新女性观,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 狐女们,大都生活在深山树林、废旧的房屋中。这很符合她们动物的特性。恰恰是这种远离尘世的环境,决定了她们接近自然的一种气质。没有受到任何封建气息的感染。娇美的外表更使她们看上去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在中国的历史上,女子几乎各个恪守陈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羞于见陌生人,特别是男子。这是几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很难打破。在家听从父母,出嫁后对夫君言听计从,不敢反抗。地位低微,然而她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男人就是她们所有的依靠,一但脱离男人和家庭她们会不知何去何从。封建思想、封建立礼教成为她们无形的枷锁。而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所塑造的狐女形象却是与之大相径庭的一类。她们大多数都未受过封建的教育,更没接受过封建思想的洗礼。在她们身上很难找到恪守陈规的影子,她们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个精灵,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用考虑会触及那条禁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饱满的就是《婴宁》。 婴宁把封建时期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条条框框打破了,没有束缚。当时的女子只能“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笑不露齿,笑不出声,否则的话就有悖纲常,有失检点。然而婴宁,面对陌生男子也豪无羞怯的笑,自由自在的笑,一切封建礼教对她都不敢过是春风吹马耳。婴宁的天真烂漫,不畏世事和人间女子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不畏世俗的表现,让王子服为她折服,一见倾心,为之动容。 面对爱情,狐女们也不会像人间女子一样的被动。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时候。女子出嫁前甚至从未见过这个未来的丈夫便已经和陌生的男子结成了夫妻,对于女子来说多少带有几分不幸。对于她们的爱情她们更没有发言权,对于父母安排的婚姻,她们只能选择接受。往往只有男子休掉女子,而却没有女子因不满婚姻生活而离开男子的。狐女们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对于自己的爱情,她们选择敢爱敢恨,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她们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女人不是天生受男人控制的,她们和传统的依附男人的女人截然不同。她们有主见,既主动热情又敢于追求爱情。而且独立不羁,拿的起放的下,进退自如。 在封建社会,无论经济政治男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女人永远是被动的,被统治的被轻视的。而《聊斋志异》中的狐女们对这个千百年的传统大声说了“不”。狐女们男人相处时占了主导地位,领导的位置。她们想爱就主动的爱,想恨就大胆的恨。思想上大胆开放。活的潇洒自在,无形中好像在向人宣布“不做男人的附属品”。狐女们一但接受了真爱与男子结合,一些小说中的故事结局会是狐女成了贤淑的舞样与凡间女子,或者成为男子的妾室。但是也有一些狐女不接受这样的安排,仍旧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她们在男子面前不羞涩,不自卑,跟男子平起平坐的爱,如果男人想让她们进入封建家庭的轨道,让她们甘受家庭之苦和压迫她们的答案就是分道扬镳。《房文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封人邓成德游学到一地,恋上了狐女房文淑,与她同居并生下一个男孩,早在邓成德游学之前他已经有妻子了,但是妻子没有生育能力。邓成德想让房文淑与她一同回家,但是房文淑这样回答他“多谢多谢,我不能胁肩谄笑。仰打妇眉睫,为人坐乳,呱呱者难堪也。”[7]房文淑不愿意与他一道回去,不愿意看大老婆的脸色,不愿意让孩子难堪。她用这种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女子,一切以文学的角度出发,文学让这些形象跃然纸上。这些狐女,既用迷人的风采吸引着男人的眼球,又充满独立意识和舍己精神.在作品中,让人们看到小说中展现的一种新女性观价值观。也可以充分的看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3、​ 足智多谋,翘舌善辩 《狐谐》中的狐女有捷才,诙谐有趣,什么人都难她不倒。 她与书生万福同居,他的朋友想见一见她,狐女说:“见我何为哉?我亦犹人耳。”不过,“闻其声,呖呖在目前;四顾,即又不见”。于是,朋友们就开始和狐女说笑,狐女很是机警多智,常常都是她占上风。   她讲了一个故事,把这些朋友取笑为“狐孙子”。   故事说,有一个旅馆有狐作怪,人们都害怕,传了出去后旅馆没有生意做,店主人很焦急。有一天,一个远方客人来投宿,主人连忙欢迎。可是有人暗暗告知这个客人:“这家有狐。”客人很害怕,主人家极力说没有狐,客人才留下来。但这客人躺下后床底跑出一群老鼠来,把他吓得大惊奔出,叫着:“有狐!有狐!”主人连忙来问见到的狐是什么样子。听了以后,自然说那不是狐,于是客人道:“我今所见,细细么么,不是狐儿当是狐孙子!”这句话,由说故事的狐女口中说出,就是说她所见到的那些客人,不是狐儿,必当是狐孙子了。客人被占了便宜,还是忍不住大笑。这样的被狐女取笑,他们却还是乐于和她打交道,每几天就来一次,“索狐笑骂”。   又一次,狐女讲了个“红毛国”的故事。使臣到外国去,说起狐,国王不知“狐”是什么,字怎么写,使臣就说:“右边是一大瓜,左边是一小犬”,把她左右的人取笑了。   这种即景编造的笑话,特别难得。接下去,这狐女临时编了个更精彩的故事。   在座的客人中,有两弟兄,一个叫“陈所见”,一个叫“陈所闻”。他们说了几句话,回敬狐女。于是狐女说,刚才讲的那个出使红毛国的故事还没有完:当时,这使臣是骑着骡子去的,国王见了很是奇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使臣说:“此马之所生。”国王大感兴趣,使臣于是又告诉他:“中国马生骡,骡生驹。”国王还要仔细问,使臣就告诉他:“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乃臣所闻。”   “臣所见”与“陈所见”同音,“臣所闻”与“陈所闻”同音。这句话,听起来就是:“马生骡,是陈所见;骡生驹,是陈所闻。”   这个临时编造的故事,反击得非常妙,众人大笑不止。   有个叫孙得言的,本来也是个诙谐的人物,但一直说不过狐女。这时他想出了一句对联上联,来取笑万福:“妓女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万福,既是那书生的名字,又是古昔妇女见人时所行的礼。)狐女对曰:“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这是把孙得言嘲笑为鳖龟了。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诙谐出名的人,但都是男子,如清代的纪晓岚。而蒲松龄笔下的这个《狐谐》故事,却是以女子为中心的。王士禛评价道:“此狐辨而黠,自是东方曼倩一流!” 总之,在作者的笔下,狐女们不仅有超人的美貌,而且具有比人更强烈更外化的喜怒哀乐,她们不再是中国传统狐故事里那些缺乏个性的,用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的工具,而是具有其实际的人格力量。因为狐女可以不受礼法的制约,所以往往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性格特征。 参考书籍: 1、《马瑞芳说聊斋》马瑞芳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53页。 2、《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 汪玢玲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96页。 3、《说聊斋 话世相》 张芹玲著;长虹出版社2001年版。 4、《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马瑞芳著,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版。
/
本文档为【浅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