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2011-07-04 4页 pdf 371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4811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高贵"与“低同贝二习’l风贱"的反差与反讽 ——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沈 力 (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摘 要:肖伯纳的《卖花女》是一部富有强烈戏剧效果的 艺术典范之作。肖伯纳运用“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无 情地批判貌似温文尔雅的资产阶级。这部作品既不失严肃性 又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融讽刺于嬉笑之中,发人深省。 关键词:肖伯纳 《卖花女》反差反讽 一、《卖花女》简介 《卖花女》(Pygmalion)是著名英国戏剧家肖伯纳.(George BernardShaw,1856--1950)写于1912年的...
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高贵"与“低同贝二习’l风贱"的反差与反讽 ——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沈 力 (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摘 要:肖伯纳的《卖花女》是一部富有强烈戏剧效果的 艺术典范之作。肖伯纳运用“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无 情地批判貌似温文尔雅的资产阶级。这部作品既不失严肃性 又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融讽刺于嬉笑之中,发人深省。 关键词:肖伯纳 《卖花女》反差反讽 一、《卖花女》简介 《卖花女》(Pygmalion)是著名英国戏剧家肖伯纳.(George BernardShaw,1856--1950)写于1912年的作品。中国对外翻译 公司出版发行了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翻译的英汉对照版本。在 这个戏剧中,资产阶级语言学家息金斯拿一个贫寒的街头卖 花女伊莉莎作为试验,与人打赌,企图通过改变她的语言和语 音,打造她的外表.让她变成了一位似乎出身于豪门贵族的仪 容优雅的小姐。迷惑权贵阶级。伊莉莎的确在出席大使馆游园 会时倾倒了所有的人。息金斯点石成金,打赌全胜。正当他得 意于自己的聪明.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时,伊莉莎悄悄离开了 他。这个自诩高贵而富有天分的上层阶级教授似乎对低贱的 伊莉莎产生了感情,但其骨子里的傲慢与矜持,及上等人对下 等人的冷酷与虐待皆暴露无遗。这个故事与西方著名的关于 皮格马里翁的希腊神话有相似之处。古代塞浦路斯岛有个叫 皮格马里翁的国王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女像,在爱情女 神的帮助下神像被赋予生命,他们结成了夫妻。剧本虽然采用 同名,但是肖伯纳想表现并不是一个主题相同的浪漫爱情故 事。他用讽刺夸张充满幻想的喜剧手法揭示资产阶级的虚伪 性.在这个构思奇妙充满戏剧性的剧本里,再一次无情地批判 貌似温文尔雅的资产阶级。所谓的上层社会人物不过是接受 了一点资产阶级教育,能操“文明”一些的语言,有着比较“高 贵”的发音。除此之外并无更多长处。他们的灵魂绝对不比在 他们眼里“贫贱”的卖花女高贵。 二、“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秉承了肖伯纳一贯的 现实主义倾向 《卖花女》在揭露“高贵”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对“低贱”的 社会下层人物的罪恶行径时有其独到之处。语言学教授息金 斯自以为他对卖花女伊莉莎无有肉体及色貌上的占有欲,正 因为如此,息金斯教授就认为他是无比高尚的,与天下的那些 其他人不同。他号称不仅不会占这个女孩子的便宜并且认为 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事实上呢?这个语言学教授从骨子 里就没有平等地看待过穷苦的卖花姑娘。出身贫寒,语音下 等,成了上层阶级贴在下层人民身上抹不掉的“低贱”标记。虽 然教授侵犯的不是她的肉体,却攫取了伊莉莎精神上的自由。 他对伊莉莎精神上的折磨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高贵”外表下 的肮脏,更使得心地纯良,有着强烈自尊的卖花女无法忍受。 地减弱作者型叙述声音所能激发的作者权威;另一方面.又大 量使用自由间接引语来间接地表达叙事者的观点。这种叙事 手法“既适应了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淡出的倾向,又适合作者的 淑女身份”。在《傲慢与偏见》中,自由间接话语树立了叙述者 的权威。这种手法可以把格言警句深深地植于小说人物感觉 中那种游弋不定的权威之中。这里,叙述着的参与是模糊不清 的。自由间接话语成了表达叙事立场的关键技法,它间接地执 行了某些叙事行为,但却并不意味着以出让叙事声音为代价。 事实上,间接性的议论通过树立它附着的小说人物的权威来 建立作者型叙述声音与这个小说人物之间的共谋关系.以此 来树立作者的权威。《傲慢与偏见》包含这种间接并经常是非 确定性的概括式议论和判断。这些话语通过(叙述者与人物 的)双重声音得以表达出来。《傲慢与偏见》中的叙述者这样说 道,夏洛蒂·卢卡斯“对男人和婚姻都不抱太大希望”.但每次 嫁人都称心如意。那么叙述者在多大程度上又对随后的话表 示赞同呢!那就是:“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经济条件并不如意 的年轻人。这才是唯一体面的生活保障。今后生活是否幸福. 谁知道呢?但这一定是她们防备以后生活拮据最惬意的办 法。”显然。这些间接的判断看上去与其说是小说人物的话.不 如说就是出自叙述者之口。间接引语的运用使作为叙述者的 作者能够对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有效地进行干预。女性主义批 评家把这种叙事手法视为十分有效的叙事策略。她们认为. “奥斯丁以及其他‘无权无势’的作家正是用这些策略来包容 作者权威和女性气质、坚持己见与礼貌得体、激忿郁怒与彬彬 有礼之间的矛盾的。这些策略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采用的叙事策略也许使我们失 去了一位勇于表达女性声音的女性作家,但她所采用的叙事 策略无疑是成功的。作品问世不到半年就获得了商业上的成 功,使得作者被读者和批评界所接受。她含蓄、间接、含混的叙 事手法,是她作为一位女作家想立足男性统治的文坛的一种 生存策略,是她自觉地选择。在当时的英国虽然小说几乎成了 女性所专长的领地,女性的话语权威仍然受到压抑。英国的启 蒙运动并没有结构男性中心主义。相反,对性别关系的严格划 分以及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固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创作于这 样一个时代使得奥斯丁一方面选择作者型叙述声音,摒弃个 人(私人)型的叙述声音,另一方面却又最大限度地减弱作者 型叙述声音所能激发的作者权威。奥斯丁以间接的方式取得 了作者权威,奠定了她作为经典作家的地位,同时也促成了女 性叙事权威的建立。 参考文献: [1]Spencerdane,WomenWritersandtheEighteenth-century Novel[A].Richeai,John,ed.TheCambridgeCompaniontothe EighteenthCenturyNovel[C].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 guageEducationPress.2000。212—235. [2]Austen,Jane,PrideandPrejudice[M].NewYork:Bantam Books.2003. [3]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 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Fergus,Jan,111eProfessionalWomenWriter[A]. Copeland,EdwardandMemaster,Julliet,eds.TheCambridgeCam. paniontoJaneAusten[C].Shanghai:Shanghm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1,12—31. [5]朱虹.奥斯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6]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7]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万方数据 貌似有理.代表“高贵”的语言学教授息金斯运用了资产阶级 惯用的“低贱”伎俩——巧取豪夺、软硬兼施使得穷苦的伊莉 莎不得不扮演一个既非学生又非佣人更非情人的角色。肖伯 纳撕下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中绅士学者的假面具。作为一个 体面的语言学教授,息金斯不过是个傲慢、自私自利但又善于 伪装自己的人。他与他的朋友辟克林不过是把卖花女作为实 验品。他们教化她,装扮她.不过是两个大活人找到了一个活 着的娃娃。只因为伊莉莎有利用价值,所以他们丝毫不顾她的 感受,只拼命往自己脸上抹上色彩,炫耀自己的创造与成功, 满足自己的无聊与虚荣。出身低贱的伊莉莎心地行为皆高尚, 而自称“高贵”的上等人士却是如此“龌鹾”,这真形成了极大 的反差与反讽! 肖伯纳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这个作品也毫无例外反映 着他的思想观念,秉承了他一贯的现实主义倾向。当时的英国 一方面以其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率先进入 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同时它又面临着国内贫富 两极分化。英国上层人士既要保留着自己体面的生活又对自 己的自信心与稳定感有动摇。肖伯纳既是英国时势变化的目 击者又是当时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自己就出身于 一个没落但又要维持上等人体面的家庭.来到伦敦后更是广 泛地接触到了各阶层人士。肖伯纳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又成 了费边社的重要成员.因此他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戏剧里能够 如此彻底地撕掉资产阶级绅士淑女的假面具!更具有讽刺意 义的是,在语言学史上不乏真有把语言分为“高贵”“低贱”不 同档次的所谓“语言学教授”,肖伯纳这出戏剧是对他们最好 的鞭笞! 三、肖伯纳戏剧特有的讽刺戏剧效果 肖伯纳综合运用了场面的倾倒,把奇异的幻想注入现实 题材中,出现叫人惊奇而又感到十分有意义的场面。他所固有 的机智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等艺术手法使戏剧形成了强烈的 戏剧效果。肖伯纳将政治上、道义上和心智上的激情带进了戏 剧。以近乎荒诞的手法来拓展戏剧的表现空间,增强戏剧的象 征性.一个贫贱的卖花女更改语音后居然可以成为上层社会 的贵妇人!从而不仅使这个作品具有理性的内涵更洋溢着智 慧的情趣和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的主人公息金斯教授是个语音学方面的天才。他能 分辨出一百三十个元音,是万国主音字母的作者。他无论听 谁的口音.就能听出他是哪里的人.准确度据他自己说不出 六英里以内。他更是对伦敦121音有特别研究。“要是伦敦人, 不会出两英里,有的时候出不了两条街道。”(杨宪益译,P.25) 这样一位有专长的上层社会学士在一般人的脑海里一定是 极其严谨的学究模样,可是在肖伯纳笔下呢?息金斯教授又 哪有一点“教授”的风度呢?我们以第三幕为例,从分析息金 斯的形体动作来看语言大师肖伯纳创造出的极具讽刺意义 的戏剧效果。 第三幕描述了经过精心打造的伊莉莎两次被带进上层社 会社交圈进行“实战演练”的经历.它以息金斯的鲁莽登场而 开始。这一天是她母亲的会客日。在她的装饰典雅的会客室 里.正在写信的息金斯夫人被他的鲁莽的连帽子都不脱的教 授儿子给打断了,一时间安静、悠然的气氛荡然无存。当他低 头吻他的母亲时.她把他的帽子顺势摘了下来,而他则随手又 丢在了桌子上。在稍后的谈话中.我们的息金斯教授一刻不 停,他忽然站起来来回走,又不停摇着裤袋的钱和钥匙。当另 一客人佛莱第到来的时候.息金斯的表现更是惊人。他先是脸 儿向着窗外就冲人握手.险些把佛莱第推倒长榻上。然后当他 认出佛莱第时,闷闷不乐地就要往桌子上坐。在他母亲制止他 之后.他走向短榻,却跨迸了炉围,被火钳绊了一下之后他倒 在了榻上,几乎把它压坏了。纵然不是底下亲眼目睹演员表演 的观众.读者的心中都可以刻画出这个如跳梁小丑般的教授 实在是与绅士风范相差甚远。单单是这一系列的动作再加上 以往息金斯教授对伊莉莎的态度.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地洞 悉资产阶级上流社会所持有的“高贵”派头不过是戴出去给别 人看的假面具。他们自以为行为体面.语音纯正。就可以无情 挖苦指责那些没有戴上假面具的穷苦百姓,却未曾想到名利 场里的熠熠闪光的玩偶摘下面具后的本来面目肮脏狰狞无 比。我们单从息金斯教授的这一连串动作就可知讲到基本礼 貌与对人的尊重。他连伊莉莎她那拾垃圾、酗酒、没有文化的 父亲还不如。肖伯纳舞台喜剧效果的反讽描写手法给人以启 示和深思。 戏剧语言是创造行动着的人物性格的重要艺术手段,在 任何一不成功的戏剧作品中,凡是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 都必定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我们再来看看在息金斯教授的对 白中肖伯纳所创造的独到讽刺戏剧效果。在第二幕中,当卖花 女初次来到息金斯府中,息金斯认为她的语音已经有记录完 全没有利用价值时。他毫不客气地对辟克林说: “我们是叫这块料坐下呢。还是把她打窗口扔出去?” (P.47) 当伊莉莎完全不能领会他的美妙发音时。教授则很不痛 快地对女管家表示: “好吧,别斯太太:你不用给她作新衣服了。把她扔出去好 了。”(P.59) 息金斯的语气是如此不尊重人,傲慢之极,而且还不包括 他平时极不检点的“该死”“混蛋”“妈的这个,妈的那个”。可是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居然还对卖花女伊莉莎说: “你这片烂白菜叶,你丢尽了这里庄严的圆柱建筑的脸, 你对不起英国的语言⋯⋯”伊.29) 出自语音学教授之口这句话难道不是对所谓的“贵族语 言”极大的讽刺?到底是谁对不起英国的语言?而且正是由这 样一个满151脏话.毫不懂礼貌的人通过改造一个完全没有教 养卖花女的语音就让她步入上流社会。这不是对资产阶级上 层社会绅士淑女的绝妙嘲讽么?仅仅通过为某人打造一套语 言体系,配上华贵的衣服,绚丽的首饰和天生的丽质,一个资 产阶级贵族小姐就此产生.于是乎阶级与阶级之间,灵魂与灵 魂之间那到深深的鸿沟就成了通途。那么当脱去外衣后,那些 所谓的绅士淑女们又留下了什么?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自我标 榜,可以嘲讽、挖苦别人的? 我们再来看看女主角伊莉莎。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卖花女 是个玩偶,没有自尊,没有自由,只能在一定的空间时间里努 力去做一个不是自己的“公爵夫人”。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一 幕闹剧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的贫穷女子在冷眼旁观与逗弄着 一群达官贵人。在伊莉莎看来,去大使馆冒充公主不过是她重 复在做的一个梦,倒是息金斯和辟克林紧张得不得了,像生平 第一次上战场。伊莉莎的获胜一方面缘自于她自身出色的表 演.但更多的却是反衬出资产阶级贵族的愚蠢、自大。息金斯 赢了,伊莉莎的梦醒了,留给那些趋炎附势、虚伪浮夸的绅士 淑女们是无尽的回味、品评。与剧本同名的国王“匹克梅梁”最 后与自己的雕塑结为夫妻:卖花女伊莉莎就如同息金斯所塑 的女神像。女神像应该感激语音学教授赋予她再一次的生命,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却清醒地认清了冷酷、虚伪的资产阶级 公子的全貌,因此全剧以伊莉莎飘然走出而收场。这是作为市 井贫民的卖花女对上流社会世故、自私的各色人等的无言的 嘲弄。肖伯纳自己曾写过一大段长篇议论,说明戏剧虽然结束 了,但是语言学教授息金斯和卖花女伊莉莎的矛盾并没有解 决.伊莉莎也决不会爱息金斯而嫁给他。 四、 《卖花女》一剧构思奇巧,手法新颖,所用语言如此尖锐, 不留情面.上层阶级剥去外衣后的虚伪一览无遗。肖伯纳将喜 剧性的语言与动作安排在每一个多面的角色身上,这与一般 的搞笑剧决不相同。他用反差与反讽的强烈效果,淋漓尽致地 抨击了上流社会所宣扬的高低贵贱之。肖伯纳自如地对 于多种舞台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构成了他独特的戏剧:既不 失严肃性又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融讽刺于嬉笑之中,让观众和 读者领会到其深深的份量,引发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BernardShaw著,杨宪益译.卖花女[M].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1982. [2]马威.戏剧语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j生j,1984. [3]王佐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9 研究出版社.1989. 万方数据 "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 作者: 沈力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刊名: 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06,""(34)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3条) 1.Bernard Shaw.杨宪益 卖花女 1982 2.马威 戏剧语言 1984 3.王佐良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1989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 尹明祥 肖伯纳《卖花女》反差幽默的直观性与隐喻性呈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30(4) 肖伯纳的<卖花女>是一部反差幽默讽刺艺术的典范之作.作品情节结构的真假较量与台词语言的虚实结合,形成了反差幽默的直观性呈现;作品简单的 故事、复杂的理论、激烈的观点的系统结合,形成了反差幽默的隐喻性呈现. 2.期刊论文 朱薛超 《卖花女》的"对话"艺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讨论"是肖伯纳戏剧的一个重要主题和表达手段,而"对话"是巴赫金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在五幕剧《卖花女》中,肖伯纳讨论的是说话的艺术.通过 对"皮格马利翁"神话故事的再造,肖伯纳表达了他的思想:"对话"对"独白"的挑战.伊丽莎通过"对话"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希金斯的"独白"则是他自 我认识局限性的根源. 3.学位论文 袁素平 Pygmalion汉译本中Eliza语言风格翻译策略研究 2008 语域理论将语言分为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个纬度进行研究。语言使用受情景,地域,社会背景,功能,题材,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形式因 而有所不同。语言使用者在某一特定场合使用的语言变体,因人而异,除了传达它本身的文字内容和所指意义外,同时还或明或暗地透露出各种社会意 义,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文化因素,民族身份等方面的信息。语域有三个基本方面:语场、语式、语旨。语域理论为研究语体方面的变 化提供了理论支撑。譬如,在戏剧中,人物语言占有非常重要的、特殊的地位,因为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表达都是通过人物自己 的语言-台词-来表现的,其中,对话是剧作家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而且近乎是唯一的手段,那么在译文中如何展现原作人物各具特色的 语言风格,是体现原作风貌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以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肖伯纳的戏剧Pygmalion(《卖花女》)中卖花女Eliza的对白翻译为研究对象,对该 人物个人语言风格在语域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 肖伯纳的戏剧Pygmalion(《卖花女》)中卖花女Eliza出生卑微、操着一口伦敦土话,经过六个月的语言训练后,凭借标准的语音、华丽的衣装,不 仅可以混入上层社会,而且还被认为是匈牙利的公主。卖花女Eliza的语言风格在其接受语言训练前、语言训练中及语言训练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推 动该剧剧情的发展及主题意义的突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杨宪益翻译的该剧汉译本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形象具体地再现了原作的艺 术风格。本文通过分析卖花女Eliza语言训练前、语言训练中及语言训练后三个阶段的对白翻译,探究描述杨宪益先生1982年译本中卖花女Eliza语言风 格的再现策略与技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可以知道卖花女在接受语言训练前、语言训练中、语言训练后三个阶段呈现不同的语言风格:即语言训练前 地域方言的语言风格;语言训练中不得体的语言风格;语言训练后标准语的语言风格。在译文中,杨宪益先生通过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与技巧,生动再 现了卖花女Eliza的个人语言风格,具体表现为:Eliz语言训练前地域方言的语言风格主要通过意译与汉语口语来再现;Eliza语言训练中不得体的语言 风格通过直译,保留其语用变异、语域混用及语体破格来再现;Eliza语言训练后标准语的语言风格主要通过直译与汉语书面语来再现。同时,英语文化 与汉语文化的差异以及戏剧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翻译策略与技巧的选择。杨宪益汉译本中选择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对个人语言风格,特别是戏剧中个 人语言风格的翻译,对其他译者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4.期刊论文 袁素平 论Pygmalion杨译本中卖花女Eliza语体风格的再现 -文教资料2007,""(33) 对白不仅体现人物身份,展示人物个性,还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肖伯纳的戏剧Pygmalion中卖花女Eliza出生卑微、操着一口土话,经过语音训练后可以 混入上层社会,还被认为是公主.其语音训练前、语音训练中及语音训练后语体风格的变化对推动剧情发展及主题意义的凸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 以卖花女Eliza对白传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杨宪益先生汉译本(《卖花女》)中Eliza三个阶段语体风格的再现. 5.期刊论文 叶春莉.Ye Chunli 从《卖花女》看英语方言的社会属性 -昌吉学院学报2009,""(3) <卖花女>是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一部著名剧作,由它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The Fair Lady)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本文不涉及该剧的社会意义以 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是借用此剧来探讨英语的方言问题.英语同其它语言一样,也具有许多的方言和口音,什么样的方言在英国最受欢迎以及将英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英语发音?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对于这个问题有所了解并加以研究. 6.期刊论文 焦俊峰.姚喜明 《卖花女》语域变异的艺术效果分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3) 特定情景与语域选择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特定情景中人物在语域选择方面对常规的遵循与背离均能产生独特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肖伯纳的戏剧<卖花女 >中人物在语域选择和使用方面特点的剖析,阐述语域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作用. 7.期刊论文 田祥斌 论语言交际与方言的"乡土根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 本文论述了语言交际中的共同语与方言的固习性之间的关系,并从肖伯纳戏剧<卖花女>切入,阐述了标准英语与方言的优劣.笔者调查研究了在英国剑 桥学习的30名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结果显示汉语方言中鼻音n与1边音分辨不清者,对英语中[n]和[1]的正确发音具有持久的障碍性,即"乡土根性 ".克服这种障碍的最佳并非语言环境,而是语言学习中所采取的策略. 8.学位论文 黎娜 《儿子与情人》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2006 劳伦斯的成长环境特殊,他的父母来自不同阶级,由此产生的冲突使得劳伦斯对于阶级差异特别敏感。他的这种对于阶级差异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 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儿子与情人》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话中两者语言变体的使用。小说中莫瑞 尔一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双语状况。有时候,用什么方式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作者劳伦斯通过不同语码的交替使用揭示了人物的心理,展现了这个 家庭以致整个社会存在的阶级差异。本研究对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多语码的使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作者如何通过多语码的使 用来表现阶级差异这个主题。 莫瑞尔先生说的是当地的方言,也是矿工们中间使用的语言。这种方言有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莫瑞尔先生的方言中其它地区已经很少使 用的“thee”和“thou”意外的给了格特鲁德浪漫的想象,成为她们的结合的催化剂。社会语言学研究发现非标准语码具有“隐威信”;而且在使用相 同语码的“语言社区”中成员通过语言的一致体现和加强了集体意识,得到“圈内人”的感觉。莫瑞尔先生放弃妻子使用的标准英语而坚持自己方言原 因在于,非标准语码虽然缺少标准语码的社会威望,但他得到了非标准语码所具有的“隐威信”,并且通过在语言上加入工友们这个语言社区,他享受 到了归属感。他最后使用这种非标准语码是以妻子莫瑞尔太太为首的家庭对他放逐的结果。 在莫瑞尔一家中,莫瑞尔太太使用的是从小就习得的标准英语。社会语言学研究发现标准语码往往与较高的社会地位想联系。文学作品,例如肖伯 纳的《卖花女》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嫁给莫瑞尔先生之后她拒绝丈夫的当地方言,她热爱标准语码给予她的这种优越感。她偶然盛怒之下的方言词汇的 使用也不过是通过对丈夫语言的鄙薄来挖苦他。这种对自己语言的坚持来自于她对标准语码所赋予的较高社会地位的理解和热爱,也是她对中产阶级生 活的向往和丈夫的生活方式的鄙视、拒绝的体现。法语在英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阶级敏感的莫瑞尔夫人没有错过这个信息。他让孩子学习 法语。法语也确实给予了保罗很多的机会:工作的机会以及和女孩子接触的机会。但是,保罗的法语水平也恰恰暴露了她们家在经济、社会地位上的尴 尬局面,她们仍然不是中产阶级。 因为母亲在家庭的统治地位,莫瑞尔家的孩子们都随母亲说标准英语,保罗就是代表。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提出了“复杂语码”和“局限语码 ”的概念。这两种语码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结果。复杂语码和局限语码在语言形式和意义上都有差别,它们也是认知差异的结果。保罗可以说 是“复杂语码”的使用者,他的语言和女友米丽安的“局限语码”相比迥然相异,显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语码转换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 一。社会语言学研究发现,语码转换常常涉及说话环境的改变造成的说话者的心理变化。保罗的一次从常用的母亲的标准英语到父亲的方言的“语码转 换”体现了他成熟后对于摆脱“俄狄浦斯情结”、恢复自己男性身份的渴求。 不同语码的使用是劳伦斯对社会阶级差异的深刻体会的结果。通过在人物对话中不同语码的交换使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得到了细腻的刻画和体现 ,莫瑞尔一家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得到了细腻、淋漓尽致的体现。 不同语码的使用是劳伦斯手中人物心理刻画的有效工具。通过不同语码的使用,造成了一个客观呈现人物意识以及言语对话的真实的语境,使得小 说对人物心理意识的表现更加完整真切,小说的美学意味也更加含蓄曲折。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jzl200634028.aspx 授权使用:湖南科技学院(hunankjdx),授权号:eb57811b-b28a-4148-a8c2-9df301068509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6日
/
本文档为【高贵与低贱的反差与反讽——评肖伯纳的《卖花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