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

2011-07-05 14页 doc 32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5858

暂无简介

举报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 2008-03-07 (一)海南旅游商品的市场特征与原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为40%—50%,而海南目前尚未达到20%。当前海南旅游购物市场可以用散、小、乱、差来概括。旅游产品结构政策本身造成了商家重旅行社宾馆建设,轻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使得旅游购物市场变得“散、小、乱、差”。 1、散:在海南,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分散,资本集中度低,市场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和集约优势,使整个旅游购物业的市场形...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 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 2008-03-07 (一)海南旅游商品的市场特征与原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为40%—50%,而海南目前尚未达到20%。当前海南旅游购物市场可以用散、小、乱、差来概括。旅游产品结构政策本身造成了商家重旅行社宾馆建设,轻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使得旅游购物市场变得“散、小、乱、差”。 1、散:在海南,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分散,资本集中度低,市场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和集约优势,使整个旅游购物业的市场形象难以树立。市场从业主体分散,行业自律机制很难建立,导致“管理难”和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游客购物满意度下降,失去购物兴趣。经调查,当前海南的旅游纪念品行业,不仅生产的企业规模小,而且绝大多数产品缺乏创意,不同地方不同景点的纪念品千篇一律,不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甚至在不同地区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出现相同的纪念品,这样就使旅游者失去购买的价值和兴趣。目前,海南旅游业迅速发展,可海南旅游商品购物点与整个行业发展相比显得不协调,明显地落后于其它行业。游客购买在海南游泳所需物品和海南独特的椰雕、贝类工艺品以及其它特色产品时,连续跑了多个购物点才把商品买齐全。 2、小:由于旅游购物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中小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同时由于海南旅游业开放时间短,行业内难以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很多景区、景点依托型的旅游商品经营者采用小摊点、小铺面、小作坊的方式经营。由于规模小、实力弱,所经营的旅游商品种类较为单一,顾客的选择余地较小,而且定位不清,各购物店出售的商品缺乏明显的区别,千篇一律。 3、乱:由于海南旅游商品市场从业主体分散,各自为战,行业自律机制很难建立,因此给行业管理带来极大难度,从而使得海南旅游商品市场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无序的竞争状态。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孝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意识淡薄,导致经营的商品大同小异,“千店一面”,顾客选择余地不大,由此引发压价竞争。 4、差:从目前全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来看,其发展的速度远低于旅游业增长的速度.品种单一毫无特色和创新滞后是长期以来困扰旅游商品业发展瓶颈.十年前买的旅游纪念品和十年后卖的一样,全国大部分景点所销售的旅游纪念品几乎都大同小异,难以买到自己喜欢又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这是游客普遍的看法。三亚依山傍海,是海洋文化与山区民族文化的交汇点,多民族的融合赋予三亚丰富的地产与深厚的有待挖掘的文化底蕴。但考察三亚旅游商品市场发现,三亚出售的多是一般性的、全国哪都能买到的珍珠、玉石等商品,既不具有三亚特色,也无景区特色而言,同质化现象严重。土特产品虽然摆上柜台,但其包装仍显粗糙,而特色工艺品等少之又少,三亚丰富的宝藏依然在沉睡。 以上海南旅游商品市场的混乱现状,究其原因,主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协调能力不强,政府职能缺位。   旅游业是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其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强有力地支持。近年,很多省市成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旅游委员会或旅游领导小组,对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海南省由于缺乏这样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导致在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中的一些方面,旅游部门或管理职权不到位,或与有关部门职责不清,管理与服务难以到位。   2、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   为加强旅游业管理,一些省市利用机构改革将旅游主管部门定为行政单位。海南前几年却将省旅游局由行政主管部门改为,使其行政执法职能与日益扩张的旅游市场不相适应。与建省前比,海南旅游业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但是各级旅游管理机构的力量一直薄弱。   3、政府投入相对匮乏,发展手段欠缺。   由此使海南旅游出现了如下现象:制定旅游法规在全国先行,但旅游执法队伍力量势单力薄;全省旅游规划大纲在全国率先制定,但操作性强的旅游发展规划多年难定。这种情况成为旅游经营环境不佳的一方面原因,由此派生出的旅游深层次问是发展目标与主导旅游产品相偏离,影响了海南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的进程,影响了国内外游客的消费程度和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此外,海南在国际国内进行整体促销的经费过低,公共性旅游设施配套不足,旅游商品和旅游文化的开发至今仍然薄弱.   4、深入理论研究缺乏,创新机制不足。   表现在研究上,多年忽略海南旅游理论的研究和地方旅游文化的发掘,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好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鼓励;表现在管理上,没有形成激发人们活力和创造动机的激励机制;表现在开发上,容忍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安于旅游产品多年不变的现状;表现在经营上,习惯以传统的经营和促销方式,对新的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运用反映不强烈;表现在发展上,注重简单地规模扩张,忽视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海南现有旅游硬件设施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海南旅游的优势和巨大潜力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二)海南旅游商品的价格现状与原因分析 笔者调查发现,有近42%的游客认为海南旅游商品价格偏高。景区景点管理者往往只把旅游商品作为一种陪衬,各景区主要还是靠门票和租赁摊位取得收入,而不把旅游商品销售当成主要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因为景区处于垄断性地位,并具有景区消费者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多数景区都将园内商品定出高价,并且抱定“没有回头客”的想法,使得游客逐渐形成景区商品价格高、质价不相称的印象,进而抑制了游客的购买欲望。总的来说,当前海南旅游商品市场价格方面相对混乱,主要表现在: 价格欺诈盛行: 在海南,导游带领游客去所谓的“厂家直销”处去购买的土特产,其价格反而比外面商场零售的价格还要高将近1倍。比如,在兴隆农场购买的30元一盒的咖啡,同样的牌子,在外面零售商场购买,只需十几元。这背后是旅行社和购物商店的勾结。购物商店靠旅行社拉客,靠导游推销商品,导游靠司机配合,司机、导游、商店、旅行社靠购物生存,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向旅游者高额出售一些“次、假、虚”的产品,从中谋取高额利润。有些时候,地陪和商场会威逼或利诱着游客购买商品,不买不让上车。一些商场采取“关门打狗”方式,将游客关在房内,不买东西不让出去。定点购物商店,原本是为了加强对旅游购物的管理,方便游客购物、维护游客利益而设置,现在却成了宰客最厉害的地方。每一条旅游线路上都有很多这种购物店,要吸引旅游团把客人送到自家商店中来必然进行恶性竞争,其中重要手段就是提供导游或旅行社高额回扣。一般的行规是回扣10%,但由于存在恶性竞争,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进店,很多旅游购物店提供的回扣甚至达到40%到50%,而且购物店除了提供回扣以外,还要付人头费、停车费。有行内人士揭露,停车费一般在50元至200元之间,以车辆的大小及人数多少来定。人头费付多少得看购物店卖的是什么产品,珠宝、玉器、珍珠、水晶这种购物店就会给5~20元/人不等的人头费,医疗咨询卖药的人头费高达30~50元/人。在海南,底价1元的兴隆热带花园,卖到30元;底价为50元的西岛,转卖到100元;南山文化苑,卖到120元,比门市价高出55元;猴岛,自费销售价为100元,旅行社实际支付的费用为34元;玉带滩加博鳌会址,70元的门票,旅行社底价是23元;大小洞天景区门票,16元的底价,卖给游客80元。底价5元的黎村苗寨,卖到了50元;潜水380元,潜水公司却只能拿到50元;人妖表演收你150元,底价也不过50元。据有关规定,旅游回扣不能超过35%,可是在海南的旅游业中,高额回扣已是一种惯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旅游项目都靠高额回扣吸引旅行社。媒体上关于导游的批评与曝光也不绝于耳。有媒体报道,一些来海南的游客,跟海南的旅行社签定了三天两晚游的合同,中途竟然被转手给了另一个旅游团。每经过购物点,导游都用威胁的口气强迫他们买票参观或是下车购物,在导游和商家软硬兼施下游客买下的数千元珠宝玉器,经专家鉴定仅值二三十元! 海南新闻网9月4日消息:省质监局近期对旅游商品销售企业抽取了26种珠宝玉器118个样品,合格率仅为23.7%。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大作标签文章,标签的正反两面都有标识内容,一边是规范的,一边是虚假的。当执法人员检查时,销售员便把规范的一面朝上应付检查,当顾客购物时便换成虚假的一面欺骗消费者。检查中还发现,大部分珠宝玉器销售企业存在虚标价格的行为,标价几万元的产品,经过所谓的大幅度打折后,几百元就可以卖。标签标注也十分不规范,有的翡翠手镯不标注质地,故意误导消费者;有的养殖或合成的标成天然的。并且许多企业进货时不进行验收,所检查的21家企业中有12家进货来源不明,无法提供进货手续和销售发票,质量无法保证。从海南省打击旅游市场“四黑”综合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集中查处打击旅游市场“黑店”过程中,重点检查的447家旅游购物商场店铺和旅游景区海鲜店无一“正常”,其中珠宝玉石商场假货惊人,无一合格且标价奇高。从今年9月3日开始,海南省质监局牵头组织查处旅游市场制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和旅游景区海鲜店计量违法行为,全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技术人员2000余次,重点检查了旅游购物商场店铺189家,旅游景区海鲜店258家。在被检查的企业中,有111家被立案查处,其中有5宗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336家被责令整改。   检查发现,珠宝玉石商场商品抽检合格率之低、标价货值之高令人吃惊。海南省质监局先后多次组织突击检查,其中9月3-4日在对三亚、琼海的20家珠宝玉石商场(三亚11家,琼海9家)集中组织突击执法检查中,抽取珠宝玉石样品157件,经检验合格33件,合格率仅为21%。   10月底在对定安华迪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中,现场抽取668件珠宝玉石样品。经检验,有619件样品不合格,19件合格,30件不能检验(已退回),合格率只有2.98%,不合格样品标价货值总额达1900万元。   10月31日,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三亚润鑫商行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抽取了127件珠宝玉石样品。经检验,124件不合格,3件合格,合格率仅为2.36%,不合格样品标价货值达30.9万元。   12月12日,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对三亚凤凰度假存工艺见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抽取了7件珠宝玉石样品,经检验,合格率竟然为零,7件不合格样品标价货值就达390.21万元。查封现场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镇华迪地矿珠宝博览中心是一个以接待游客为主的珠宝玉器购物点。在600多平方米的商品展区里,柜台上陈列着翡翠手镯、吊坠儿以及铂金项链等物品。质监执法人员正在对这些商品进行打包封存。省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称这块标价16.8万元的玉佩实际价值只有一百元左右,而店内货品标价总额超过2000多万元。 价格差距悬殊: 现在海南许多旅游特产商品的包装、款式几乎都是差不多,就是价格和质量差距很大。随团旅游时,游客经常能碰到,每到一个地方,导游总是数遍重复地说,要求游客不要随便买海南岛上特有的旅游纪念品及极具海南地方食品,总说她会安排购物时间,地点的。因为在外购物会存在在食品卫生上不安全。为避免游客自己抽时间买东西,旅游团在海南的每一次住宿都安排在距市区远远的。在导游的安排下,旅游团往往在远离市区的所谓“旅游商品商店”安排游客购物。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地方的商品往往贵得出奇,比在外面一般商店、超市、大宾馆商店价格高出许多,在外面卖1元的椰片、椰丝在这里卖2.5元甚至3元。而去旅游商品专卖店对面同样是荒郊僻野的小商店买,同样的椰片、椰丝价格才不到2元。在海南旅游景点商品较市区内商店价格高出一倍左右。而在市区购买的苗、黎族刺绣制品,都比旅游景点便宜50%左右,有的便宜得更多。因此,如果购物,最好能在市内商业点购买,而不在旅游景点或旅游部门规定的购物点购买。由于回佣提成模式,使得旅游商品市场逐渐的脱离开本地商品市场和本地消费市场,“悬空”形成了一个只对游客的(准确的说,是只对旅游团队的)特定的、孤立的、封闭的市场。例如,购物的提成,门票的提成,潜水等旅游项目的定价提成模式,当海南人游海南,自驾车游海南,自助游海南等等形式日益发展时,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市场、商品、服务、价格等等,因顾客来源不同而被割裂了,相同的商品,会出现很悬殊的价差,会出现一部分市场只对团队,一部分市场只对自驾车,一部分市场只对散客或本地消费者,或是因为价格不合理而限制了消费群体的扩大,等等,而且投诉不断,顾此失彼,必然造成极大的价格混乱和市场混乱。 削价竞争普遍: 在海南,旅游商品市场上存在非常严重的削价竞争现象。综合上述价格现象的存在,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不正当竞争 据了解,近几年来海南旅游业迅速发展,做工精细精美的工艺品和各种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各种热带作物和海产的加工品等特产成为众多游客购买的对象,催发以设计、开发、加工海南旅游特产的众多企业,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商品市场,正因为大家看好了这个新生的市场。于是,从原来为数不多的几家旅游企业一下子发展到几十家,乃至上百家,还有一些私人作坊,其中规模不大或是基本上不成规模的旅游商品企业为数众多,这些企业没有请专人设计、开发产品,仅仅是模仿他人的一些成品,然后以低价进入市场或是高价进入特产专卖店,而海南很多旅游商品就是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正是因为这些大量劣质产品及其不规范的价格对市场的冲击,造成正规企业有说不出的烦恼,岛内人士或是游客在购买时常常陷入左右为难。拿“岛服”来说,很多游客为买“岛服”经常陷入两难:正规品牌质量信得过,但一件棉质短袖衬衫售价138元太贵;买几十元一套劣质的,穿几次就坏了。一方面是大量劣质“岛服”对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规模小及远离原料地而带来的高成本,而且由于旅游市场的削价竞争,使得一些景点把利润点放在了正在迅速成长的“岛服业”,厂家真正获取的利润几乎就是“辛苦钱”。 海南旅游市场表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削价竞争和高回扣拉客形成风气。突出的是:旅行社对外廉价推销海南旅游产品,对内尽量压酒店、餐饮点等下游企业价格,对导游员和旅游车司机付酬很低甚至不付酬,以降低接团成本;一些导游员和旅游车司机改变旅游行程,压缩游览景点时间,尽可能多去提供高额回扣的购物场所和外景点;部分旅游酒店房价过低,难以保证服务高质量;购物点因提供高回扣,商品往往价质不符,甚至出售假冒商品。以上市场违规行为互相关联,有些互为因果,形成了难以解开的怪圈,并派生出一系列的旅游市场环境问题。它们不仅直接困扰着旅游市场,导致了旅游业的低效益,还对海南旅游整体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2、高额回扣的存在 从过程看,正是有了导游们的高额回扣,才有旅行社、导游管理中心的嫉妒和眼红,于是要求对高额回扣再分配,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催化剂(旅行社对客源的竞争和不断扩大的导游队伍自身的竞争,而导游队伍不断扩大本身也是高额回扣的示范效应),零负团费才得以产生。高额回扣是零负团费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零负团费。旅行社必须实行负团费、购物点必须卖假冒伪劣产品或以次充好、景点门票回提越高景点档次越建越低。 据了解,在海南当导游,自费景点回扣一般只有每人二三十元。回扣主渠道是买珍珠、茶叶和艺术品。珍珠并不假,但品种不同价差可达百倍。很多购物点利用大多数人不懂珍珠的弱点,把淡水珍珠当海水珍珠卖。因为海水珍珠是每克5元左右,淡水珍珠几乎不值钱。如遇到游客要买昂贵的黑珍珠,赚头就更大———动辄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黑珍珠,回扣高达30%。   茶叶的回扣也高。海南苦丁茶全国闻名,好茶100克要卖上千元,差的只卖几元钱一斤。购物点里的茶叶,标价再高的成本都只有几元钱一斤。如何让购买者上钩?老板请客人喝的是好茶,卖的则是包装精美的廉价茶。   买艺术品回扣最多,给导游回扣最高达40%-50%。为了让游客掏钱,导游要看不少艺术书,以便吹嘘时显得内行。   据有的导游声称,一般导游都喜欢带太太团、考察团。这两种团最有购物欲望,他们不喜欢教师团、学生团。 正由于海南旅游商品市场从业者分散、规模小、旅游商品档次低、市场缺乏自律和监管、竞争激烈等种种原因,必然导致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差和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 3、零负团费导致 导游被戏称为“三无”人员:无基本工资、无各种福利、无最低保障。听听导游的自嘲吧,“被媒体骂得比猪狗不如,被旅行社宰得比兔子还惨,被客人投诉得比绵羊还乖,被旅游局罚得比蚂蚁还多 各种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翻新的欺诈行为的盛行,究其原因,主是因为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被迫地被不合理的转嫁了整个旅游链中其它环节的成本和利润。当出现“零团费”时,它就承负了整个旅游链的全部成本和利润。而如果发展到负团费,就更是难以承受其重了。背负着如此不合理的重负,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如何能健康发展。试想,能有几种旅游商品可以加价几十倍,甚至于100倍以上?用以承受和支撑着整个海南旅游链的主要成本和利润来源。于是,海南的旅游商品就必然的只剩下:珍珠、水晶、玉石、珠宝……少数几种价值比较模糊的,有虚高价空间的商品。海南从事旅游商品的商业公司也只剩下了“珍珠公司”,“水晶公司”,“珠宝公司”还可以存活。即便设想有一家公司,开发出了数种极好的旅游商品,也没办法加价几十倍,进入旅游购物点供游客选购。因为它必须首先付出50%以上的佣金。这在正常的商业零售中是不可想象的。旅游商品承担了它不应承担的和难以承担的重负,其结果必然是将绝大多数丰富多彩的,但无法“承重”的旅游商品淘汰出市场,我们没有给它们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而且,当所有的购物点都只卖珍珠、水晶、珠宝,而且欺诈行为屡禁不止的时候,这种模式本身也就走到了尽头。这也就同时限制了这几种商品、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即便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旅游商品市场还容纳了一些价格比较透明的海南特产,(例如海南热带特产、水果及其制品等等),也由于这种模式的扭曲,在重量上、包装上、质量上、名称上、价格上出现种种的欺诈现象,屡禁不止,劣币驱除良币,不骗不能生存。这样,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本来可以前途无量的旅游商品的诚信、建康的发展空间。   而当这种模式扩展到旅游景点和其它旅游项目上时,也同样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端,为追求毛利最大化而必然产生的以低投入谋求高回报的短期投资行为,以最低成本,谋取最大毛利的掠夺式、自杀式经营方式。那么,拉客、骗客、欺客、宰客、就必然是屡见不鲜了,甚至成为其必需的生存之道。与“零团费、负团费”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一个并不富裕的海岛来说,进岛旅游的大量的游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财源,于是海南省的大、小、黑、白旅行社就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前赴后继。而无序的和恶性的竞争必然首先要表现在对客源的争夺上,这就导致接团费的不断降低,而低到了临界点,就必然会沿着产业链向两端蔓延,向上蔓延到组团社一端就从减少团费,拖欠团费,逐步的发展成为零团费,进而成为负团费,进而成为高价的负团费……而蔓延到下端,就必然首先是将成本和利润转嫁到导游身上,从减少工资,到不发工资,到花钱买团,到不断的涨价……导游花钱买团不仅付出了成本,还承担着风险,当然要取得回报。于是导游就必然也不得不将成本继续向下转移,从购物点及旅游点取得回扣。导游以购物点的购物提成为其全部的收益,就必定是哪里给的提成高就去哪里,甚至于帮助不良的购物商店和旅游景点欺骗游客,因为这直接关系他个人的生存和收益。于是这股祸水就又被引入了旅游商品市场和旅游景点市场。 海南地接社出人头费买团,地接社再把游客按人头卖给导游,导游花几百上千买一个团后,就拼命带游客购物,为了得到高额回扣,不进正规购物点。商品的虚高价格,又必然导致商品的品种贫乏和以次充好。
/
本文档为【海南旅游商品价格的现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