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2011-07-06 5页 pdf 189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658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疾病名: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英文名:granulomatous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缩写: 别名:isolated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炎 ICD号:G99.8* ...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疾病名: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英文名:granulomatous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缩写: 别名:isolated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血管炎 ICD号:G99.8* 分类:神经内科 概述: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us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又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或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isolated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于1959年作为一种独立疾病首次见于文献,这种血管炎没有全身其 他部位的血管炎和其他炎症现,血管炎改变只局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血 管。 在脑血管造影、脑组织活检技术被用于临床之前,由于本病临床特征的 缺乏和人们的忽视,死前的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诊断与报道 极少见。实际上PACNS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年来,随着脑血管造影和 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技术的应用,以及临床医生对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 血管炎认识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报道逐渐增多。 流行病学:目前国内尚未查到相关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中枢神经系统肉 芽肿性血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在40多岁(3~74岁),男女 均可发病,男性略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脑血管造影技术广泛应用, 本病报道日益增多。 病因: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病因还不甚清楚。推测可能与病毒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第 1/5 页)[2008-4-27 17:05:10]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的感染有关,文献报道,在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患者中, 发现了与乙型肝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IV等有关的病毒感染的 血清学检查证据,这些证据支持病毒可能参与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 炎的发病。 发病:有报告推测病原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发病中, 可能通过3个不同的途径发生作用:①通过其直接的毒性影响或感染血管 组织;②通过免疫机制;③通过上述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但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血管损害的确切机制仍不甚清楚,并 没有直接证据支持免疫复合物的介导作用,推测可能是病原体直接影响血 管组织,或更可能是病毒-血管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之自身结构发生改 变,从而继发免疫破坏。临床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肉芽 肿性血管炎患者的症状与病程,也支持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发 病可能是一种免疫刺激机制。 主要病理改变: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的病理改变有 很大程度的差异。 脑部的病理改变最多见是多发性的梗死灶或出血灶,偶尔可见到大面积 的梗死灶或出血灶,很少见到脑疝(钩回或小脑扁桃体疝)的形成。 脑与脊髓的血管包括较大的颅内血管、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均可受累,但 以软脑膜上无名小血管最易受累。动脉受累较明显,受累的血管出现节段 性坏死或肉芽肿性血管炎,血管呈明显的炎症反应,主要累及血管的中层 和外膜,常见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偶尔可 见到巨细胞(Langhans巨细胞)为主的浸润。很少见到动脉周围的炎性反应 及纤维坏死。一般不出现多核巨细胞的浸润。 临床表现: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第 2/5 页)[2008-4-27 17:05:10]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既往身体多健康。平均发病年龄在40多岁(3~74 岁),男女均可发病,男性略多。约60%的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但 有些患者可呈缓慢进展的智能衰退,以及局灶性神经损害的病程,在疾病 的早期症状可自行缓解。 2.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58%。约80%的患者出 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可表现为偏瘫、下肢轻截瘫、四肢 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抽搐等局灶性脑部损害症状;也可表现为精神 症状、人格变化、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多灶性、弥漫性损害的 症状。约1/3的患者出现脑神经损害的症状,常见面神经和展神经损害, 表现为周围性面瘫、眼球运动障碍等。 3.少数患者可有脊髓损害的表现。一般无发热、体重减轻、关节痛等全 身性症状,也无累及其他脏器的表现。 并发症:常与免疫抑制性疾病同时存在,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也可 能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智能障碍、甚至痴呆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检查多正常。 2.ESR大多正常,少数可增快,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 3.腰穿CSF检查 80%的患者有异常,CSF压力正常,无色透明,细胞数可 增高或正常,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略增高。 其他辅助检查: 1.脑电图检查 约81%的患者有异常,多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 2.脑CT或MRI检查 不同患者的表现差异很大。多数显示有大小不等的 低密度缺血病灶或梗死灶。可呈不对称性强化。 3.脑血管造影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71%以上的患者有典型的血管多灶性 损害的表现,血管粗细不均,可呈节段性的狭窄或扩张、血管阻塞及血管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第 3/5 页)[2008-4-27 17:05:10]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排空延迟等,似“腊肠”样改变,提示脑部血管炎的存在。但不能明确是 本病的血管炎,其他的脑部继发性血管炎也可有类似的表现。有些可因受 累的血管太小,脑血管造影可正常。 4.脑组织活检 对脑部病灶的立体定向手术活检,对PACNS的诊断有决 定性意义。活检组织的病理可见软脑膜小血管有节段性坏死,或肉芽肿性 血管炎。血管壁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常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 及浆细胞的浸润。为了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建议活检时同时取材皮质和 软脑膜。 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比较 困难。但对具有头痛、痴呆、精神状态改变、局灶性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 征、脊髓病及脑神经病表现的患者,而又无法用其他的疾病来解释时,应 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的诊断。 2.脑血管造影及结合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对确诊有决定性价值。 鉴别诊断:在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时,应与下列疾病鉴 别,如系统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血管炎、颞动脉炎、白塞 病、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等)、感染(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 染、立克次体感染等)、肿瘤(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小细胞性肺癌、心 房黏液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其他血管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节 病、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镰刀样细胞性贫血等)及其他(坏死性类肉瘤样 肉芽肿、变态反应性肉芽肿病、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等),因其影响CNS的 血管时,临床表现酷似于PACNS。 治疗: 1.目前对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尚无特效疗法。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第 4/5 页)[2008-4-27 17:05:10]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 2.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常用 药物有泼尼松(泼的松)、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氮介类 等。可以静脉或口服给药。药物用量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可结合应用抗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 预后:文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若不治疗,其病死率相当 高,可达90%以上,若单独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病死率较不治疗者降 低了约50%,如应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药联合治疗,则其病死率降低 至10%以下。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 的预后非常重要。 预防:尚无较好预防措施,应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在缓解期,激素维持 量要服用数月,可改善预后。 file:///C|/html/神经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html(第 5/5 页)[2008-4-27 17:05:10]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
本文档为【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