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肌力肌张力检查

肌力肌张力检查

2011-07-09 12页 doc 129KB 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0048

暂无简介

举报
肌力肌张力检查MMT操作与评价 功能运动主动肌群 神经支配评价方法 躯干、上肢、下肢 颈屈 斜角肌C3-8 颈长肌C2-6 头长肌C1-3 胸锁乳突肌:副神经C2-3 5;仰卧抬头抗较大阻力 4;仰卧抬头抗中等阻力 3;仰卧抬头不能抗阻力 2;侧卧托头可屈颈 1;可扪及肌肉收缩 颈伸 斜方肌:副神经C2-4 颈部骶棘肌:胸神经C8-T4 5;俯卧抬头抗较大阻力 4;俯卧抬头抗中等阻力 3;俯卧抬头不能抗阻力 2;侧卧托头可伸颈 1;可扪及斜方肌收缩 躯干屈 腹直肌:肋间神经T5-12 5;仰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能坐起 4;仰卧膝髋屈曲双手平举...
肌力肌张力检查
MMT操作与评价 功能运动主动肌群 神经支配评价方法 躯干、上肢、下肢 颈屈 斜角肌C3-8 颈长肌C2-6 头长肌C1-3 胸锁乳突肌:副神经C2-3 5;仰卧抬头抗较大阻力 4;仰卧抬头抗中等阻力 3;仰卧抬头不能抗阻力 2;侧卧托头可屈颈 1;可扪及肌肉收缩 颈伸 斜方肌:副神经C2-4 颈部骶棘肌:胸神经C8-T4 5;俯卧抬头抗较大阻力 4;俯卧抬头抗中等阻力 3;俯卧抬头不能抗阻力 2;侧卧托头可伸颈 1;可扪及斜方肌收缩 躯干屈 腹直肌:肋间神经T5-12 5;仰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能坐起 4;仰卧膝髋屈曲双手平举能坐起 3;仰卧膝髋屈曲可抬头肩胛骨 2;仰卧膝髋屈曲可抬头 1;仰卧膝髋屈曲可扪及腹肌收缩 躯干伸 骶棘肌:脊神经后支C2-L5 腰方肌:T12-L3 5;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抬上身抗较大阻力 4;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抬上身抗中等阻力 3;俯卧胸上在桌缘外固定下肢能抬上身不能抗阻力 2;俯卧位能抬头 1;俯卧能扪及肌肉收缩 躯干旋转 腹内斜肌:肋间神经T7-12,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T12-L1 腹外斜肌:肋间神经T5-11 5;仰卧下肢屈曲固定抱头坐起向一侧转体 4;仰卧下肢屈曲固定双手平举坐起与转体 3;仰卧能旋转上体一肩可离床 2;坐位,能大幅度转体 1;坐位转体扪及腹外斜肌收缩 骨盆侧向倾斜 腰方肌:脊神经T12-L3 5;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较大阻力 4; 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中等阻力 3;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能抗较小阻力 2;仰卧向头侧提拉一腿不能抗阻力 1;腰部可扪及腰方肌收缩 胸锁肩锁关节:内收 斜方肌:副神经C3-4 大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经C5 5;4;3;两背后伸肩胛骨内收,阻力将肩胛骨向外推 2;坐位可见肩胛骨内收运动 1;坐位可扪及肌肉收缩 胸锁肩锁关节:内收下压 斜方肌下部:副神经C2-4 5;4;3;俯卧臂前伸位向下拉,阻力将肩胛骨下角向上向外推 2;1;俯卧臂前伸位向下拉,可见肩胛骨运动或扪及肌肉收缩 胸锁肩锁关节:耸肩 斜方肌上部:副神经C2-4 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C3-5 5;4;3;坐位耸肩在肩锁关节上方向下压 2;1;卧位能耸肩或扪及肌肉收缩 胸锁肩锁关节:外展外旋 前锯肌:胸长神经C5-7 5;4;3;坐位前臂平举屈肘,阻力将肘部向后推 2;1;坐位前臂平举屈肘,托上臂可见肩胛骨活动或扪及肌肉收缩 肩前屈 三角肌前部:腋神经C5-6 喙肱肌:肌皮神经C7 5;4;3;坐位上肢前平屈,阻力施加在上臂远端 2;1;向对侧卧位上肢悬吊,可主动前屈或扪及三角肌前部收缩 肩后伸 背阔肌:背丛后束C6-8 大圆肌:肩胛下神经C6 三角肌后部:腋神经C5 5;4;3;俯卧上肢后伸,阻力施加上臂远端向下压 2;1;向对侧卧悬起上肢,可主动后伸或扪及肌肉收缩 肩外展 三角肌中部:腋神经C5 冈上肌:冈上神经C5 5;4;3;坐-肘屈-肩外展,阻力施加在上臂远端下压 2;1;仰卧悬起上肢可主动外展或扪及肌肉收缩 肩后平伸 三角肌后部:腋神经C5 5;4;3;仰卧-肩外展-屈肘-上臂后平伸,阻力施加肘后向下压 2;1;坐-悬起上肢,可后平伸或扪及肌肉收缩 肩前平屈 胸大肌:胸内外侧神经C5-7 5;4;3;仰卧上臂向平屈,阻力施加上臂远端向外拉 2;1;坐上肢悬吊,可主动前平屈或扪到肌收缩 肩外旋 冈下肌:冈上神经C5 小圆肌:腋神经C5 5;4;3;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肩外旋阻力施加前臂远端 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做一定幅度肩外旋或可扪到肩胛骨外缘肌收缩 肩内旋 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C5-6 胸大肌:胸内外侧神经C5-T1 背阔肌:胸背神经C6-8 大圆肌:肩胛下神经C6 5;4;3;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肩内旋阻力施加前臂远端 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做一定幅度肩内旋或可扪到肩胛骨外缘肌收缩 屈肘 肱二头肌:肌皮神经C5-6 肱肌、肱桡肌:桡神经C5-6 5;4;3;坐位,测肱二头肌时前臂旋后,测肱桡肌前臂旋后,阻力施加前臂远端 2;1;坐位肩外展,悬起前臂时可屈肘或扪及肌收缩 伸肘 肱三头肌:桡神经C6-8 肘肌:桡神经C7-8 5;4;3;仰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伸肘,阻力施加在前臂远端 2;1;坐位肩外展前臂旋起可伸肘或扪及肌肉收缩 尺桡近、远侧关节旋前旋后 旋后:肱二头肌-肌皮神经C5-6;旋后肌-桡神经C6 旋前:旋前圆肌-正中神经C6;旋前方肌-骨间神经C8-T1 5;4;3;坐位肘屈握腕施加相反方向阻力 2;1;俯卧肩外展前臂桌外下垂,可主动旋转或扪及肌肉收缩 桡腕关节掌尺屈 尺侧腕屈肌:尺神经C8 5;4;3;前臂旋后阻力施加于小鱼际肌 2;1;旋后45度测试 桡腕关节掌桡屈 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C6 5;4;3;前臂旋前45度,阻力施加于大鱼际肌 2;1;旋前45度测试 背尺伸 尺侧腕伸肌:桡神经C7 5;4;3;前臂旋前阻力施加于掌背尺侧 2;1;旋前45度测试 背桡伸 桡侧腕伸肌:桡神经C6-7 5;4;3;前臂旋前45 度,阻力施加于掌背桡侧 2;1;旋后45度测试 掌指屈 蚓状肌:正中神经C7-T1 骨间掌侧、背侧肌:尺神经C8 5;4;3;屈掌指关节同时伸指间关节,阻力施加在近节指腹 2;1;稍有屈曲动作或扪及掌心蚓状肌收缩 掌指伸 指总伸肌: 桡神经C6 示指固有伸肌:桡 神经C7 小指固有伸肌:桡 神经C7 5;4;3;伸掌指关节并维持指间关节屈曲,阻力施加在近节指背 2;1;稍有伸指动作或扪及掌背肌腱活动 掌指内收 骨间掌侧肌:尺神经C8-T1 5;4;3;指内收,阻力加于第2,4,5内侧 2;1;稍有内收动作或扪及指基部肌腱活动 掌指外展 骨间背侧肌:尺神经C8 小指展肌:尺神经C8-T1 5;4;3;指外展,阻力施加在手指外侧 2;1;有一定外展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 近、远指间关节屈曲 指浅屈肌:正中神经C7-8,T1 指深屈肌:尺、骨间神经C7-8,T1 5;4;3;屈指固定关节近端阻力施加远端 2;1;有一定屈指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 拇指腕掌内收 拇收肌:尺神经C8 5;4;3;拇指伸直位内收,阻力加于拇指尺侧 2;1;有一定内收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 拇指掌腕外展 拇长、短展肌:桡神经C7 5;4;3;拇指伸直位外展,阻力施加拇指桡侧 2;1;有一定外展动作或扪及肌肉收缩 拇指对掌 拇指对掌肌:正中神经C6-8,T1 小指对掌肌:尺神经C8,T1 5;4;3;拇指与小指对指,阻力施加在二指掌骨头掌侧 2;1;有一定对掌动作或扪及肌肉收缩 拇指掌指、指间屈曲 拇短屈肌:正中神经C6-7 拇长屈肌:正中神经C7-8 5;4;3;屈拇,阻力施加在拇指近节、远节掌侧面 2;1;有一定屈拇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 拇指掌指、指间伸展 拇短伸肌:桡神经C7 拇长伸肌:桡神经C7 5;4;3;伸拇,阻力施加在拇指近节、远节背侧面 2;1;有一定伸拇动作或扪及肌腱活动 屈髋 髂腰肌:腰丛L2-3 5;4;3;仰卧,小腿在桌缘外,屈髋阻力加于膝上 2;1;侧卧,主动屈髋或于腹股沟上缘扪及肌肉活动 伸髋 臀大肌:臀下神经 掴绳肌:坐骨神经L5,S1-2 5;4;3;俯卧,测臀大肌时屈膝,测掴绳肌时伸膝;髋伸阻力施加股部远端 2;1;侧卧,可伸髋或扪及肌肉收缩 髋内收 内收肌群:闭孔神经、坐骨神经L2-5 股薄肌:闭孔神经L2-4 耻骨肌:闭孔神经L2-3 5;4;3;向同侧卧,托起对侧下肢,髋内收阻力施加于股部下端 2;1;仰卧,可在滑板上作髋内收或扪及肌肉收缩 髋外展 臀中肌、臀小肌、 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L4-5 5;4;3;向对侧侧卧,髋外展,阻力施加股部下段外侧 2;1;仰卧,可在滑板上作髋外展或扪及肌肉收缩 髋内外旋 外旋 股方肌:骶丛L5-S1 梨状肌、臀大肌:臀下神经L5-S1,2 上下子子肌:骶丛L5-S1 闭孔内外肌:闭孔神经L3-4、骶丛L1-2 内旋 臀小肌:臀上神经L4-5 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S1 5;4;3;仰卧,小腿在桌缘外下垂;髋外或内旋使小腿向外或向内摆,阻力加于小腿下端 2;1;仰卧伸腿;髋可内外旋,或扪及大转子上方的肌肉收缩 屈膝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坐骨神经L5-S1,2 5;4;3;俯卧屈膝阻力施加在小腿下段 2;1;向同侧卧,可屈膝或扪及肌肉收缩 伸膝 股四头肌:L3-4 5;4;3;仰卧小腿在桌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下端 2;1;向同侧卧能伸膝或扪及肌肉收缩 踝跖屈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胫神经S1-2 5;4;3;俯卧,测腓肠肌时伸膝;测比目鱼肌时屈膝;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 2;1;侧卧踝可跖屈或扪及肌腱活动 内翻背屈 胫骨前肌:腓深神经L4-5 5;4;3;坐位小腿下垂足内翻踝背屈,阻力施加在足背内缘,向下向外推 2;1;侧卧可做踝内翻背屈或扪及胫骨前肌收缩 内翻跖屈 胫骨后肌:胫神经L5-S1 5;4;3;向同侧侧卧,足内翻跖屈,阻力施加在足内缘向外上方推 2;1;侧卧可作踝内翻跖屈或扪及内踝后方肌腱活动 外翻跖屈 腓骨长短肌:腓浅神经L5-S1 5;4;3;向对侧卧足跖屈外翻,阻力施加在足外缘向内上方推 2;1;仰卧可作踝内翻跖屈或扪及外踝后肌腱活动 跖趾屈伸 屈曲 蚓状肌、拇短屈肌:内外侧跖神经L5,S1,S2 伸展 趾长趾短伸肌:腓深神经L4、5,S1 拇短伸肌:腓深神经L5,S1 5;4;3;屈或伸趾,阻力施加于趾近节跖侧或背侧 2;1;存在主动屈伸趾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 趾间屈 趾长、短屈肌:内侧跖神经、胫神经L5,S1 5;4;3;屈或伸趾,阻力施加于趾近节跖侧或背侧 2;1;存在主动屈伸趾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 拇跖趾关节 内收 拇收肌:外侧跖神经S1,2 外展 拇展肌:内侧跖神经L5,S1 5;4;3;拇内收或外展,阻力加于拇外侧或内侧 2;1;有明显或微弱拇内收外展活动 拇趾间关节伸 拇长伸肌:腓深神经L5,S1 5;4;3;伸拇阻力施加拇远端趾背 2;1;有伸拇活动或扪及肌腱活动 MMT 以3级为分界抗肢体重力 抗重力才具备功能意义 各种评估方法3级才有实际活动 SCI患者运动平面最小3级肌力 完成ADL必需3级肌力功能活动 施加阻力的方向与肌肉牵拉力的方向相反,阻力应施加在肌肉附着段的远端部位上 •​ 依据检查者施加阻力的大小并与健侧对照来判断 •​ 依据肌肉能否抗重力运动来判断 •​ 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来判断 •​ 不能引起关节运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发现肌肉有无收缩来判断 MMT 0 1 2 3 4 5 Lovett O T P F G N MRC 零 微 差 好 良 正常 0 5 10 20 30 405060708090 00 Kendall MMT分级标准 能抗重力或正常阻力至标准姿势或维持该姿势 抗重力但仅抗小阻力 抗重力 抗肢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标准姿势消除重力时达标准姿势 消除重力姿势作中等幅度运动 消除重力姿势作小幅度运动 无关节运动可扪及肌收缩 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5 100 5- 95 4+ 90 4 80 4- 70 3+ 60 3 50 3- 40 2+ 30 2 20 2- 10 1 5 0 0 肌张力是肌肉所保持紧张状态的程度。 •​ 静止性肌张力 •​ 姿势性肌张力 •​  运动性肌张力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将肢体被动地放置在空间某一位置上,有保持肢位不变的能力 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间的平衡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需要时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动作,或某块肌肉的独立运动功能的能力 被动运动时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抵抗性。 肌张力迟缓的特征 肌张力低下 抗肢体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肌力降低或消失 肌张力痉挛的特征 被动运动时诱发牵张反射 对被动运动产生抵抗 主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平衡破坏 可动范围减少,主动运动减弱或消失 手法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不需要任何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一般进行PROM,根据检查者的感觉来判断。PROM从肌肉处于最短的位置开始,速度要快 轻度 在PROM的后1/4,即肌肉靠近它的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 中度 在PROM的1/2时既出现阻力 重度 在PROM开始的1/4,即肌肉在它最短的位置时已出现阻力,使PROM难以完成 肌张力的评估(一) *​ 神经科分级: 0 肌张力低 1 肌张力正常 2 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 3 肌张力高,活动受限 4 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 Ashworth分级: 0 无肌张力增高 1 轻度增高,被动活动有一过性停顿,屈伸最后 小阻力 2 轻度增高,活动一半ROM轻度阻力 3 增高明显,被动活动困难 4 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 肌痉挛的评估(二) *​ Penn分级: 0 无肌张力增高 1 肢体受刺激时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 2 偶有肌痉挛,<1次/h 3 经常痉挛,>1次/h 4 频繁痉挛,>10次/h *​ Clonus分级 0 无踝阵挛 1 踝阵挛持续1~4s 2 持续5~9s 3 持续10~14s 4 持续>15s (五)康复手法治疗 牵伸技术:踝足牵伸、内收肌牵伸、帼绳肌牵伸、腰背筋膜牵伸。 NFT:Rood,PNF,Brunnstrom,Bobath 减轻痉挛有利于完成自主活动 (六)其它方法 去除诱因 冷热疗法 水疗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与按摩 肌电生物反馈 FES 针刺等 肌力训练 一、应用 1、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特别是机体制动后的肌萎缩。全身或局部制动均会造成肌肉的废用性萎缩,通常关节固定2周以上就可造成肌肉萎缩。石膏固定后的肌肉萎缩比卧床休息要明显得多。除了肌肉横断面积减少,肌纤维纵向挛缩也很明显。所以通常骨折后的康复所面临的有两方面的主要问题:肌肉力量减退和关节活动受限。 健康人卧床休息一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 减少10%—20%,两个月可能减少50%。萎缩的肌肉中脂肪和结缔组织相对增多,30天卧床休息可以造成腓肠肌的毛细血管密度降低38%,实际上维持毛细血管密度的运动量可以很小,高度训练的运动员在停训84天后,毛细血管的密度并没有减少。 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 明显。35天卧床休息使下肢踝跖屈肌横断面积减少12%,而踝背伸肌群无明显变化。下肢悬吊6周的研究发现伸膝肌的萎缩几乎是屈膝肌的2倍,上肢固定9天造成的肌肉萎缩为4%。对于骨关节固定的患者,最好在固定期间一直坚持肌肉力量的训练,可减轻肌肉萎缩,又可促进骨折的进一步愈合 2、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反射性的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肌萎缩。肌力下降不仅与肌肉的横断面积减少有关,也与肌肉的神经支配有密切关系。由于创伤、炎症时产生疼痛故肌肉活动明显减少,导致定量运动负荷时运动单位募集率明显降低,EMG显示肌电活动减弱。肌力和神经功能的减退造成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降低,进行肌力训练后1周,肌力恢复50%,EMG恢复正常 3、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导致的肌力下降在肌痉挛不明显时要积极的进行肌力训练;外周神经损伤后,特别是提示部分失神经支配时,特别强调损伤神经支配肌群的主动练习 4、帮助维持肌营养不良等肌病时的肌肉收缩 5、通过选择性增强肌力,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 6、增强躯干肌力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生理弧度,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治颈椎病及下腰痛 腰背肌与腹肌肌力的平衡是维系脊柱稳定的重要前提,由于腰背肌紧贴脊柱,相对于脊柱的力臂很短,所以要达到一定的做功量,必需产生较大的收缩力量,在日常生活工作或体育训练中频繁进行,会产生劳损。进行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可以防治劳损 7、增强肌力和改善拮抗肌平衡,加强关节的稳定性,以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变,对于膝关节而言,股四头肌和月国绳肌合理的肌力分布是维系膝关节良好稳定性的重要前提,较为合理的峰力矩比例为3:2,如果实际比例与正常比例出入较大,就必需制订有针对性的肌力训练,争取通过训练将比例趋于合理化 8、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止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二、机制和原则 通过对肌肉练习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如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肌肉的功能也同时获得改善。经系统的训练后,肌肉适应的表现为肌肉的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酶蛋白增加,ATP、热能含量及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 1、运动时和运动后肌肉的即时变化 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的过程。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素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综合反映肌力的各项指标(见上张幻灯片)上升并超过运动前水平,以后又再下降至运动前水平。 如果下一次肌力练习在前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巩固和累加起来,肌内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来,从而实现肌肉形态和功能的逐步发展,进一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通常超量恢复于运动后1—2天内出现,运动量太小,不感到疲劳,无超量恢复出现。 2、超量恢复规律 肌力练习会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此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一次练习在前一次练习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练习间隔时间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消除,继续练习将会加重疲劳以至引起肌肉劳损;间隔时间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即无从积累又使肌肉收缩力增强。 3、肌肉练习时主观用力程度与练习 肌肉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的40%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是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白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选择不同的收缩强度进行 遵循原则 1、阻力原则 2、超常负荷原则 3、超量恢复过程切入训练原则 4、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 三、肌肉收缩形式和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大致恒定,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故称动力性收缩。等张向心收缩主要为白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靠近,此时收缩力高于阻力,产生加速运动(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等张离心收缩主要为红肌纤维收缩,肌肉收缩时起点和止点被动延长,此时收缩力低于阻力,产生减速运动(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 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离心收缩主要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肉的酸痛,在太极拳、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式的运动疗法中最为常用。 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常用于骨关节疾患的早期。 等长收缩 较好的增加肌张力,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肉肌腱本体感受器 不能训练关节活动度 主要训练红肌纤维 对仪器无特殊要求 全身疲劳不显著 姿势稳定性不受影响 运动中对力的评价由于速度为零而困难 动作不复杂易掌握 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 训练效果慢,心理效果差 会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 不伴有关节活动,可在固定期、关节损伤、炎症期进行 对改善运动的神经控制作用较小 有角度特异性,仅有20度的生理溢流(overflow) 等张收缩 可增加肌张力,增强全ROM的肌力 能训练关节活动度 对仪器有特殊要求 全身疲劳较显著 对姿势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运动中对力的评价容易 动作较复杂 运动中易出现加速与减速的现象 不能同时训练拮抗肌 不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有关节挛缩、关节内伤病、运动时疼痛者不使用 训练效果快,心理效果好 可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更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 不易进行不同速度的运动练习,有惯性作用,非顺应性阻力 一般不出现屏气、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的现象 优缺点 等长较等张动作简单容易掌握 等长练习可以用来锻炼一些等张练习不易练到或很少练到的肌群,如四肢内收肌群 等张练习可在全关节的运动幅度内进行,可较快的获得训练效果,等长练习只有在一定的角度内收缩才能取得效果。因为锻炼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做的功,因此等张练习比等长练习具有更好的心理学效应。 等长和等张练习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相互协调的进行 等长收缩常不可避免的出现屏气现象,从而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心脏功能障碍时宜选用等张练习。 肌力影响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为肌肉的横断面 肌肉的初长度:即收缩前的长度。在生理限度内肌肉在收缩前被牵拉至适宜的长度,则收缩时肌力较大 肌肉的募集:同时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称为肌肉的募集。肌肉的募集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越大时,动员的运动单位就多,当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高时,激活的运动单位也多。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一般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相一致 杠杆效率: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运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 肌肉的协同 1、原动肌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主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某一阶段起作用者为副动肌 2、拮抗肌 与原动肌动作相反的肌群。当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动作的精确性,并防止关节损伤 3、固定肌 为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参与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所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定的肌群 4、中和肌 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 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可统称为协同肌。 四、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 1、肌力为0时,只能进行电刺激以延缓肌萎缩,也可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即做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 2、肌力为1—2级时,仍可采用肌肉电刺激法,此时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此时可以开始助力运动练习,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外力可以来源于治疗师施加的力量、或者是器械旋转或摆动产生的助力、健肢产生的力量、以及水的浮力,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活动。注意强调主观用力,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逐渐减少 肌力为2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即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可用吊带悬挂肢体,或将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运动易于完成 3、肌力为3级时,应完全由患者主动运动完成,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不同速度或幅度的运动,根据病情选择肌肉收缩形式与运动强度。 4、肌力达4级,应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对抗较大阻力进行肌肉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阻力可来源于人力、重物或器械。阻力应从小到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终末部分施加小阻力,中间部分施加阻力最大,阻力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人力施加阻力以便调节阻力的大小,并在运动中做到阻力合理地增大和减少,肌力达4级以上时,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阻力 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进行收缩练习称为最大收缩练习,简称最大练习;以低于最大阻力(如80%、60%、40%最大阻力等)进行练习,称为次大收缩练习或次大练习。 最大收缩或接近于最大收缩的练习,只能重复很少次数或持续很短时间即引起肌肉疲劳,但这能募集白肌纤维,对增强肌力有良效。相反,较低强度的次大练习可以重复较多次数或持续较长时间亦不易疲劳,但主要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肌肉耐力有利。 五、徒手抗阻练习 适应证 肌力3级以上患者可因此增加肌力、耐力和效率,尤其在开展可允许的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解剖平面内的运动、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对角线模式运动(本体促进技术):以多关节多肌群代替单关节、相对少的肌群的活动;以对角斜线的复合运动代替简单的单一平面;以螺旋形代替无旋转形运动。 该操作方法是先将患肢或躯体置于所要求的位置,通过特定的活动轨迹达到特定的目标。以上肢为例,如先置于肩屈曲、外展、外旋位,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伸展,各手指的伸直位,然后沿对角线的轨迹,达到肩内收、内旋,肘屈曲,前臂旋前,腕屈曲和手指屈曲位,此时整个上肢在这一过程作螺旋形的旋转活动,在运动中视肌力情况施加一定阻力,还可将患肢置于最大伸展位,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或诱发主动动作。 禁忌证 炎症,尤其在进行动力性抗阻时不允许相关的肌肉或关节有炎症或肿胀。疼痛,在练习中或练习后24H内有严重关节疼痛或肌肉疼痛出现,练习应终止或减量。心血管疾病,包括严重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及高血压等。非感染性炎症,主要是局部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愈合未坚时 1、练习前 评估患者待训练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详细明确功能受限情况,以确定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和合适的运动量 将患者置于适合练习的舒适体位 以被动运动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运动 告诉患者用最大努力但必需无痛地完成练习,并且不要憋气 2、练习中 将施加的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 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与所需运动的方向相反 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尽量固定好邻近关节,特别是近端关节,避免产生替代运动。上肢运动特别是肩、肘关节周围肌群训练时要限制躯干的运动,下肢运动时特别是髋、膝关节周围肌群的运动时要限制骨盆的运动 应选择合适的阻力,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渐增加阻力 患者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内的最大努力 动力性收缩时运动应平稳,没有颤动 阻力应与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肉能力相匹配 逐渐增加和解除阻力,防止发生不能控制的运动 患者不能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施阻部位疼痛、造成肌肉震颤、发生替代运动时,应改变施阻部位或降低阻力 提供简单、同步、有鼓励性的语言口令 一组运动的重复次数为8—10次 重复组别为3—4组 注意事项 患者练习中不应憋气,以防止发生心血管问题 患者若在练习中发现局部不适、疼痛、痉挛等局部的肌肉疲劳现象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疲劳现象时应及时有反馈 工作人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要加强预防 对有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尤为注意运动量 练习中应有3—4min的休息恢复期 注意避免过度训练现象 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替代作用 减少练习所致的肌肉疼痛 六、机械抗阻练习 作用 用于增加肌力、耐力以及健身 禁忌证 同徒手抗阻练习 练习的强度:依练习的目的、损伤恢复阶段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和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 练习的负荷量: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即10RM; 练习的重复次数:增强肌力为主时,重复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15—16次;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40—50次。 练习的组数:为每一练习段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练习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12RM*2组、3RM*6组 练习的频度:隔日或4—5次/周 练习的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至少持续6周以上 练习的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系统抗阻练习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 练习的模式:依损伤或疾病的类型、组织愈合的阶段、关节状况及对压力和运动的耐受情况、练习目的和患肢所将恢复的功能性活动决定。 模式可分为静态、动态、向心性、离心性。 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收缩; 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肌肉骨骼的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收缩练习; 若软组织愈合早期向心性收缩产生疼痛则可考虑离心性收缩; 促进功能性活动的出现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式 练习的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前者在一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或者特定的角度运动诱发疼痛 开链或闭链运动的选择:在患者尚不能进行功能性承重活动(行走、爬楼、跳跃、俯卧撑等)时,宜选用开运动链练习;可进行这些功能性承重活动时则选用闭运动链练习 注意事项 除了与徒手抗阻练习相同的内容外,还应对老年患者的抗阻练习进行改良,避免练习导致的肌肉疼痛,如急性肌痛和延缓性肌痛等 七、等张练习 适合发展动态肌力、耐力 禁忌证:同徒手抗阻练习 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组合训练器等 基本抗阻方法 直接举起哑铃、沙袋等重物 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 拉长弹簧、橡皮条等弹性物 使用专门的肌力训练器械,通过摩擦或磁电效应等原理提供可调节的阻力 利用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俯卧撑,下蹲起立、仰卧起坐等练习 具体训练方法 1、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10次运动的最大重量(10RM)进行如下4组练习,第1组,25%的10RM量,以10—15次/分钟的速度,10次锻炼;第2组,50%的10RM量,以10—15次/分钟的速度,10次锻炼;第3组,75%的10RM重量,10—15次/分钟的速度,10次锻炼;第4组,100%的10RM量,10—15次/分钟的速度,10次锻炼,每组间休息1分钟 注意点: 练习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 每周要增加阻力重量 2、减退抗阻练习:与渐进抗阻练习相反的部分为1—4组练习的重量为100%、75%、50%、25%的10RM,其余部分则相似 3、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练习: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内完成6次运动的最大重量(6RM)。 进行如下4组练习:第一组,50%的6RM重量,重复10次;第二组,75%的6RM重量,重复6次;第三组,100%的6RM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第四组,根据第三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 一般第三组重复次数达五六次时则练习重量不变;低于五六次则减量;高于五六次则增量 次日练习的练习量根据第四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第四组重复次数越高,练习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四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5—7次,次日练习的增量为2—4kg,使用的器械可为自由重量或抗阻训练器械,注意事项同徒手抗阻练习 八、等长练习 适应证:增强肌力,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和肿胀等),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增加静力性肌力为主时;关节面已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宜进行频繁产生关节面摩擦的活动时 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时即可发生等长收缩练习。采用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系统等设备、等速装置在角速度为0度/秒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练习。此外,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操作 具体方法 1、短促等长练习: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6秒,重复20次,每次间歇休息20秒,每天练习一次 2、“tens”法则:练习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10秒后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一组练习,共作10组(或者重复10个角度) 3、多点等长练习: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度做一组等长训练,每组重复10次收缩10秒(其中初始2秒为增加张力时间,最后2秒为降低张力时间,中间6秒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度/秒,即可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练习。 4、短暂最大收缩练习: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练习方法,肌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日练习只做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0.5kg 注意事项 1、短促等长练习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防止血压升高。 2、短暂最大收缩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秒,可不加大负荷。 3、多点等长练习可克服等长练习的角度特异性,但由于生理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度的前后方向的10度左右,故进行多点练习时两点间的角度范围不应超过20度。多点等长练习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动态抗阻练习无法进行的患者。多点等长练习时,每一点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 九、等速练习 规定的活动轨迹中角速度相同 在每个角度动力矩与阻力矩相等 顺应性阻力随患者主观努力程度改变 拮抗肌同时训练 可设定不同速度进行训练,动力性,有关节营养作用 有反馈信息 可作最大收缩及次最大收缩练习 可作全幅度及短弧分段练习 可作向心和离心收缩训练 高效、安全 仪器昂贵,不易普及 操作较费时,操作要求较复杂 十、抗阻应用顺序 肌张力:等速离心>等张离心>等长>等速向心>等张向心 多角度等长(次大强度)——多角度等长(最大强度)——短弧等速(次大强度)——短弧等张——短弧等速(最大强度)——全弧等速(次大强度)——全弧等张——全弧等速(最大强度) 十一、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运动量 (1)一定程度的疲劳,达到超量恢复,肌力增加阻力相应增加,做到循序渐进 (2)一定负荷和重复次数两个要素,应按需要区别利用 2、运动间隔时间 ,一般训练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不能少于每周2次;超量恢复的临床判断通过精细的肌力测试可见肌力有所增加;自觉疲劳消除,肌肉有力,再次训练有积极性 3、无痛训练 (1)如引起明显疼痛,应视为引起或加重损伤的信号 (2)运动中疼痛会反射性地抑制脊髓前角细胞,阻碍肌肉收缩,使训练难以生效 (3)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疼痛,为肌力训练创造条件 4、适当动员 肌力训练依赖于患者的主观努力,训练前需做适当讲解,使患者了解肌力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可能存在的顾虑,提高其积极性,并掌握训练方法和要领,训练中与治疗人员密切配合 5、作适当的准备与放松运动 肌力训练前作若干次较低强度的肌肉收缩,训练后作放松及肌肉牵张的练习,可防止肌肉损伤,促进肌肉疲劳的消除 6、注意异常心血管反应 肌力训练可引起心率和血压适度的生理性升高,但用力收缩特别是等长收缩会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运动中憋气对心血管活动造成额外负荷,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为减少对心血管的影响,可在用力时呼气而不是吸气,防止憋气使劲。 十二、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的关系 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在发展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 训练方法有差异,为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重复多次才能生效。 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时,如不科学的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的产生肌耐力,对肌力的增长也不利。在训练过程中通常将肌力与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从而使肌肉的做功更为合理。 最大动力性肌力和绝对动力性耐力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也如此。当肌力增加时,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相反,如果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不能明显增强肌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的影响。 中国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中国银行(BC):“不存!” 中国农业银行(ABC):“啊?不存?” 中国工商银行(ICBC):“爱存不存!” 民生银行(CMSB):“存么,傻B!” 招行(CMBC):“存么,白痴 !” 国家开发银行(CDB):“存点吧!” 兴业银行(CIB):“存一百!” 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白存,存不?” 汇丰银行(HSBC):“还是不存!
/
本文档为【肌力肌张力检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