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六字真言

2011-07-17 50页 doc 337KB 2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5923

暂无简介

举报
六字真言第二章 功 法 第一节 六字真言 一、渊源 《六字真言》是《道藏·玉轴》中记载的古人健身治疾之 法。目前社会上也有称《六字气决》、《六字决》的。这个功 法至少可追溯到隋唐以前。《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中关于 角,微、宫、商、羽的论述是《六字真言》的依据。直接阐 述六个字的,早在梁代著名医师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一 书中就有了。书中说:"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行之,名日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 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隋 唐时我国佛教天台宗著名法师智顗在《修习止观坐...
六字真言
第二章 功 法 第一节 六字真言 一、渊源 《六字真言》是《道藏·玉轴》中记载的古人健身治疾之 法。目前社会上也有称《六字气决》、《六字决》的。这个功 法至少可追溯到隋唐以前。《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中关于 角,微、宫、商、羽的论述是《六字真言》的依据。直接阐 述六个字的,早在梁代著名医师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一 中就有了。书中说:"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行之,名日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 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隋 唐时我国佛教天台宗著名法师智顗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 书中也说" 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 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呼二吹三唏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 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做,绵微而用。" 唐代药王孙 思邈的《千金药方》、宋代朱棣的《普济方》、元代邱处机的 《摄生消息论》、明代太医院大夫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 的《修龄要指》、汪昂的《勿药元全》、高之廉的《遵生八 笺》、周履清的《夷门广读》、龚居中的《红炉点雪》、清代王 祖源的《内外功图沈辑要》等著作中均有论述。 由此看来《六字真言》是儒、释、道诸家和历代名医所 推崇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治病之宝。 二、治病主要机理 我们学习了古人的论述,结合自己多年练功治病的实践, 根据马王堆出土文物中有关练功图解对《六字真言》进行了 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其治病机理主要是声震医学的原理,即 以唇口声音者的震动同脏腑之运动进行协和共震,促使人体 内务器官更有序化,乃至达到最佳状态。 人能发出种种声音,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频率。人体内 各器官的运动也有各自的频率,喉咙发出的声音和脏腑本身 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协和共震,这种协和共震使脏腑内 部更加有序化,这就是《六字真言》治病的原理。从这个意 义上说声震医学我国古已有之。《黄帝内经》根据长期历史的 经验,出五音与五脏的内在规律,后来又发展为呼气读 字而治病的具体方法。在呼气吐音的基础上配以有意识的呼 吸吐故纳新和肢体导引动作,这样《六字真言》就成为以声 震医学为主与吐故纳新导引动作相结合的治病延年之法。用 这种方法可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培育真气,从 而实现延年益寿、开发智能之目的。 三、练功注意事项 (一)发音要准确 即然声震是主要的,发音就必须准确。历史上的发音是 有演变过程的。古人如何读这六个字难以弄清。为尽量考虑 古人的发音,我们根据《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 《辞源》等工具书进行了较详细的核对,在书中标上汉语拼音 符号,故读音重视拼音的准确性。 ·63·百病练功指南 (二)细心体会发音的着力点 不同的声音是由不同部位的震动引起的。就是说口腔内 不同的部位的力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称这个部位为着力点。 从《黄帝内经》中可以大致知道五音的着力点。《通志·培 略》中则进一步明确告诉我们每个音力量在什么部位,这就 是正文中具体讲的着力点。着力点的规定不是要练功者用力 发音,而是练功或在练习中逐渐悟出这个点,经常感受这个 点,自然随和这个点,以保证发音的准确和内脏的和谐共震。 (三)注意动作中的导引 我们在编排动作时注意了动作中的自我导引,尤其是降 心肝之火和向眼贯气,这对中老年普通存在的上实下虚和中 青年的近视眼有益处。为我们在编排动作时,参考了马王堆 出土文物中有关练功图示和八段锦等功法的动作,将其中合 理的部分同过去的动作揉和在一起。注意了这个问题可提高 功效。 (四)要贯彻松静、自然的原则 松即全身松弛,静即消除杂念使大脑入静。自然即呼吸、 动作等合生理的自然。这个原则早为大家公认。然在行动中 由于练功者过分模仿老师的姿式动作而影响了这个原则的贯 彻。这里引用古人的几段话望同道多加领悟。《黄帝内经》中 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老子》中 说" 致虚级,守静笃"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白居易的诗说"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 淡然无它 念,虚静是吾师" 。笔者认为这是对松静自然的精辞论述。 (五)出声与不出声 ·73·百病练功指南 即初练者应发出声音或吐气流声音,随病情好转和功法 熟练可逐渐减弱发声以至无声。 (六)练功姿式 练习方法中说的是站势,实践中行、站、坐、卧都可灵 活运用。若用行、坐、卧等姿式吐气读字时做或不做导引动 作皆可。 (七)要辩证施功,不可千篇一律 按中医八纲辩证的理论来说,论疾病的分类,不属于阴, 便属于阳;论疾病部位的深浅,不属于表,便属于里;论疾 病部位的性质,不属于寒,便属于热;论疾病的邪正盛衰来 说,不是正虚,便是邪实。同一疾病,由于个人体质及各种 致病的因素的不同,初病、久病与证候表现的不同,则八纲 辩证的结果也就不同,因而练功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尤其 是久病、重病更需要辩证施治,不可千篇一律。怎样辩证施 治,可参照第一章和第三章" 辩证施功" 部分。 (八)注重修德 常言说" 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磨" ,练气功必须注意精 神文明建设,陶治性情,培育优良品德,遇事不急不怒,心 平气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秉公处事,不求名利等等,都 要下功夫修养,才能保证功夫的不断长进。 四、练功方法 (一)松静站立 这是练习《六字真言》的预备功,目的是使练功者进入 气功态。要求松静自然,具体做法是:自然站立,头正,两 眼先平视前方然后垂廉,两臂自然下垂,胸腰松弛而正直,膝 ·83·百病练功指南 关节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脑放松,清除一切杂念,只 留练功一念。呼吸自然,毫不用意,但也可在呼时默念松……。 意气相随,吸气时全身飘飘然,呼气时气血肌肉有下坠之感。 一般站立五至十分钟(图1)。 (二)呼吸方法 练功全过程采用自然顺腹式呼吸。吸气时肺部自然扩张, 横膈下降,小腹自然隆起。呼气时横膈上升,小腹瘪收同时 提肛缩肾。这里强调自然二字,就是说决不用力鼓肚子和瘪 肚子,而是顺乎生理的自然规律。这就避免了因呼吸不当而 引起不适和出差。 (三)调息 每个字读完六遍和六个字全部读完收功时应做调息。目 的是防止练功中一时引起的精神和肌体的紧张,恢复自然站 立时的气功态。 动作:随吸气两臂以大臂带动小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肘 部保持自然微曲,肩不上纵,手心向下,两手抬至与肩同高 时向面前合拢,高不过肩。呼气时两手指相对应,但不接触, 手心向下沿脸、胸、腹导引下落。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图2、 3) (四)六字真言的练法 1." 嘘" 字功 " 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 嘘之立去病如神。" 引自冷谦的《修龄要指》(下同) (1)发音:嘘xū- - 声嘘,读需。 (2)着力点:自觉上下牙(即门牙)稍用力,两唇微合。 ·93·百病练功指南 (3)动作:随吸气两臂向前自然抬起,手心向上,意在 以劳宫穴将天地之气贯入双目,当两手心距两眼5厘米时吸 气尽。呼气时读" 嘘" 字,随呼气两肘下垂带动两手,手心 向里沿脸、胸、腹自然下导,经小腹垂于身体两侧。连做六 次后进行调息一次(图4、5、6) ·04·百病练功指南 2." 呵" 字功 " 心源烦燥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病, 依之目下便安和" 。 发音:呵hē- 声呵,读喝。 (2)着力点:呵音之力源于舌根,口自然张开,舌尖舐 下腭。 (3)动作:随吸气两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手心向下,两 肘保持自然微曲,两手抬至与肩同高时何面前合拢,高不过 肩。呼气时读" 呵" 字,两手指相对应,手心向下沿脸、胸、 腹导引下落,尔后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连做六次后调息一次 (图7、8) 3." 呼" 字功 " 脾宫属土号太仓,病疾行之胜药方,泻痢肠鸣并吐水, 急调呼字免成殃" 。 (1)发音:呼(hū)- 声呼,读忽。 ·14·百病练功指南 (2)着力点:呼音之力量在喉,口撮突出如管,舌用力 向前平伸。 (3)动作:随吸气两手缓慢向小腹前抬起,手心向里,抬 至中脘处两手指相对,十指微向下垂。呼气时读" 呼" 字两 手自然翻掌左手上托右手下按,徐徐运动,左手托至头的左 ·24·百病练功指南 前上方,右手按至右臀的右后方。运动时保持肩肘腕松弛。再 吸气时左手下落右手上抬,至中脘处两手指相对,向腹部贯 气。呼气时按上述要领左右相反做托按动作。做六次后调息 一次(图9~16) 4." 呬" 字功 " 呬呬数多作生涎,胸膈烦满上焦痰,若有肺病急须呬, 用之目下自安然" 。 (1)发音:呬si四声呬,读四。 (2)着力点:呬者之力源于齿即两侧上下臼齿,两唇微 启,嘴角向后拉。 (3)动作:随吸气两臂从体前徐徐抬起,手心向上,两 手之劳宫穴向中府云门两穴贯气,呼气时读" 呬" 字,翻两 掌向两侧水平推出,保持肩肘自然松弛,手指自然微曲,至 不能再推时下落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连做六次后调息一次 (图17、18、19)。 ·34·百病练功指南 5." 吹" 字功 " 肾为水病至生门,有病汪羸气色昏,眉蹙耳鸣并黑瘦, 吹之邪妄定逃奔" 。 (1)发音:吹(chui)- 声吹,读炊。 (2)着力点:吹音之力在唇的中央部,两唇中央微启。 (3)动作:随吸气两臂从小腹前自然提至胸前,手心向 里,两手指相对应,约距二十厘米。两臂、肩、时、腕、指 微曲松弛合园以抱球状。呼气时读" 吹" 字,头微低,身体 自然下蹲,两手随势抱球下落,蹲的幅度视个人体质或微蹲、 或半蹲、或全蹲均可。再吸气时两手绕膝自然下垂,身体恢 复自然站立姿式。连做六次后调息一次(图20- 22) 6." 唏" 字功 " 三焦有病急须唏,古圣留言最上医,若或通行土壅塞, 不因此唏又何知。" (1)发音:唏(xī)- 声唏,读夕。 ·44·百病练功指南 着力点:唏字之力来自口腔上膛兼有喉的力量,两唇微 张开牙似扣。 (2)动作:随吸气两手在腹前做捧物状,两手指尖相对 应不接触,立即上抬至膻中穴处,内旋翻掌,手心向外,呼 气时两手向前上方托起,至头部前上方,两手指尖斜相对应 约距二十厘米(头痛和高血压患者则手高不过头,可在头的 前方略远些),再吸气时,两手外旋使手心对着面部,以肘下 沉之力徐徐下降,两手降至胸部时呼气,直至两手自然垂于 身体两则。连做六次后调息一次(图23~26)。 (五)收功 行功中坚持松静自然的原则还要做到稳。松静站立是起 势稳,动作徐徐进行和行功中的调息是练中稳,收功也要稳。 具体做法是:六个字练完一篇后调息三次,尔后气归丹田,即 吸气时两臀从身体两侧向前向中央划弧。呼气时两手掌重叠 右手压左手(女子相反)扶于下丹田处,意在贯气。连做三 ·54·百病练功指南 次后恢复松静站立(图27、28、29)。(范欣、孙真) 第二节 自我按按摩养生功 一、渊源 按摩疗法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书·艺 文志》中记载有《黄帝·歧伯按摩十卷》专门著作传世。我 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素问》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如异法方宜中记有:"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 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焫。" 根据唐·王冰注:导引:" 谓摇筋 骨,动肢节;按:谓抑皮肉;焫:谓捷举手足。" 隋、唐时代 按摩盛行,按摩这一学科,正式由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太医署有四,其中就有按摩师。宋、元时代按摩又有了新发 展,如宋代以政府名义编辑的《圣济总录》一书中,列有专 章介绍按摩的内容。明、清时代医疗练功有了新发展,此时 ·64·百病练功指南 的按摩也叫推拿。解放后我国创立了推拿专科学校,培养了 许多推拿医生,并总结出许多推拿疗法的经验,按摩疗法是 祖国医学遗产的组成部分,为了继承、发扬这一宝贵遗产,根 据我们自己学功练功体会,初步整理了此套自我按摩养生功。 本功法具有平秘阴阳、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适应症 广,疗效较好,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益无损。 二、常用手法与补泻 本套功法采用" 平揉法" 与" 压放法" 。所谓" 平揉法" 即不偏不斜,保持适当的水平。" 揉" 是按着摩的旋转动作, 是" 按劲" 和" 摩颈" 两者相给合的动作。 按劲是重于按住肌肉不动,摩劲是轻手摩着皮肤旋转不 停;不动为静属阴,不停为动属阳。 " 压放法" 是在穴位上进行的一种手法," 压" 是向下压 住," 放" 是向上放开,此法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在平揉法 操作完毕后,仍旧以指端(或手撑)在穴位上,向着穴位的 深部下压,使指端陷在穴位的皮肤水平之下,压下即放,放 后再压,一压一放为一次,一般可与平揉法的次数相同或者 减少。压是压迫穴位的组织。使它收缩、抑制趁于静止状态, 放是把压迫的穴位放开。使它扩张趋向于活动状态。压深,在 体内为营分;压浅,在体内为卫分。因而,压放有调节营、卫、 气、血的功能。 平揉法的补泻,是根据十四经在人体循环起止关系,及 左阳右阴升降问题,结合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迎随补泻。古 人讲:" 迎而夺之" 、" 随而济之" 。" 迎" 是古人对于泻的一种 原则;" 随" 是古人对于补的一种原则。迎随补泻方法详见图 ·74·百病练功指南 30~33。 ·84·百病练功指南   督脉经从尾骨上走头部:向左平揉,从右往左揉;向上 随着经揉为之补,向上迎着经揉为之泻。 任脉经从腹中线向上走:向右平揉,从左往右平揉;向 上随着经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 平揉补泻,是以男性为例,如果对女性左右相反,即男 向左平揉为补,女向右平揉为补;男性向右平揉为泻,女性 向左平揉为泻。 一般疾病或保健不使用补泻手法,也有较好的疗效。严 重疾病,则进行补泻手法疗效更好。 本套功法可采用松静站立式或自然静坐式均可,运用顺 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舌舐上腭,即:吸气时,小腹隆起, 呼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 三、练功方法 (一)揉按百会与丹田 1.动作:男子左手扶头顶,手内劳宫对准百会穴,右手 扶小腹,手内劳宫对准气海穴(女子右手扶头顶,左手扶小 腹),推动头皮与小腹旋转,意在小腹。以男子为例:吸气时, 左手由右往前向左揉按(右手由右往下向左),呼气时,左手 由左往后向右揉按(右手由左往上向右),一吸一呼为一圈, 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见图34)。做完" 迎" 经揉按后,再做" 随" 经揉按。吸气时,左手由左往前向右 揉按(右手由左往下向右),呼气时,左手由右往后向左揉按 (右手由右往上向左,次数与" 迎" 经揉按相同。)" 随" 与 " 迎" 经都做完后,做三次压放呼吸动作,即:吸气时,左手 下压(右手放松),呼气时,左手放松(右手随着收腹动作手 ·94·百病练功指南 随着内贴),连续做三次,然后换手,右手扶头顶,左手扶小 腹(女子左手扶头顶,右手扶小腹),揉按、压放方法及次数 同上式。最后调息一次。 2.功用:百会穴与各脏腑相通,与脑部中枢神经相连, 故有" 神经总会" 之称。因此,本式具有调节神经、调整阴 阳、调整血压及整体治疗的作用。针灸歌云:" 头痛眩晕百会 好" ,这就是说百会穴可以治疗一切神经疾患。对于神经官能 症,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头痛、头晕、鼻塞、脱 肛、子宫脱垂、夜尿等皆有良好的作用。穴位图见138页。 (二)按摩鼻部 1.动作 (1)揉按通天穴:吸气时,两臂向前伸出,手心朝上向 上托起,手到胸前方时变剑指,举到头顶置于通天穴上。吸 气时,两手由里向外向前揉按半圈,呼气时由里向后向外揉 按半圈,一吸一呼为一次,揉按三十二次,然后按相反方向 再揉按三十二次(图35)。然后两手循鼻梁两侧下滑到胸腹恢 复松静站立。 (2)擦鼻梁:先将两手拇指相互擦热。然后,将两手拇 指背按压在迎香穴处,吸气时两手拇指背沿鼻梁旁向上擦,呼 气时,从上迎香沿着鼻梁向下擦,一上一下,为一次,少则 八次多则六十四次。或者将鼻梁擦热为止。(见图36) (3)揉按鼻尖:先用左手心按压鼻尖,吸气时,左手由 右往下向左揉按,呼气时,左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一吸一 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可连做八至十六次。然后,换右手,按 相反方向揉按,次数同左手。(见图37) ·05·百病练功指南 2.功用:本式能清肺火,止痰嗽,增强肺脏功能,预防 及治疗感冒,局部可以治疗急慢性鼻炎、头痛、面瘫等。 (三)揉按眼部 1.动作 (1)按摩晴明穴等:两手小指端按在睛明穴上,两手无 名指端按在攒竹穴上,两手中指端按在鱼腰穴上,两手拇指 端按在瞳子髎穴上,吸气时,手指由内往上向外揉按。呼气 时,手指由外往下向内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 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次数同上 (见图38)。 (2)循按眼眶:两手拇指端按在太阳穴上,两手食指弯 成弓形,按在攒竹穴上,吸气时,两手食指从攒竹经鱼腰、丝 竹空、至瞳子髎穴,呼气时,食指由瞳子髎、经球后,承泣、 至睛明穴为一次,可连续做八次,然后换方向,吸气时,食 指由睛明经承泣,球后至瞳子髎穴。呼气时,食指由瞳子髎、 ·15·百病练功指南 丝竹穴、鱼腰、至攒竹(见图39),也连续做八次。本式亦可 不配呼吸。 (3)远看、静思:上式做完后,睁眼远看,看的越远越 好,将远方物体看的越清越好,然后将目光和意念收回静思 半分钟,一看一收为一次,可连做三次。 2.功用:眼为肝之窍,并与五脏有密切联系。古人云: " 目得血而能视" ,本式可使眼部周围穴位得到活动,从而使 血流畅旺,视力增强,同时对脏腑也有良好的影响。 (四)揉按听宫、听会、医风穴 1.动作:两手无名指按在小耳屏前听宫穴上,中指按在 听会穴上,食指按在医风穴上,(见图40)。吸气时手指向后 向上揉按半圈,呼气时向前向下揉按半圈,一吸一呼为一次, 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 2.功用: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位,也是小肠经、胆 经、三焦经之会穴,听会是少阳胆经之穴位,医风为手少阳 三焦经之穴位,本式可治耳鸣、耳聋、耳痛以及牙痛、面瘫 等。 (五)洗脸 1.动作:先将两手心对着擦热,然后两手扶于耳前胃经 之下关穴处,吸气时,两手沿着胃经向上推至头维穴。呼气 时,满手扶于面向下擦,中指经胃之承泣、四白穴,五指舒 开扶于面如擦脸状(见图41),至胸部,劳宫穴按在乳中穴上, 然后转而手指尖朝下,经乳根、走梁门、天枢、水道、归来、 气冲穴、真气循阳叫胃经而下至足次趾外侧端厉兑穴。少则 八次,多则六十四次。(见图41) ·25·百病练功指南 2.功用:本式具有健胃、导滞、除满、增进食欲之作用。 久练能使面部皮肤光滑润泽,对面部神经麻痹亦有疗效。 (六)梳头 1.动作:吸气时,两手提到小腹前,手心朝上,两手从 腹、胸前抬起至眼部,两手小指端按在睛明穴上,两手无名 指端按在攒竹穴上,两手中指端按在鱼腰穴上,两手拇指端 按在瞳子噁穴上,揉按几次后,至吸气尽。呼气时,手指向 后如梳头状。小指、无名指沿膀胱经循行路线,其余三指沿 胆经循行路线,向后梳经通天穴、风池穴、肩井穴,然后两 手沿胆经循行路线向下导引,真气随足少阳胆经至足无名指 外侧端之窍阴穴。可连续做八至六十四次。(见图42) 2.功用:本式可治头晕、头痛、降低血压、使头脑清醒。 久练可预防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的形成、头发早白、脱发等 亦有疗效。 (七)揉按风池 ·35·百病练功指南 1.动作:两手大拇指指端按在风池穴上,其余四指扶于 后头上,吸气时,两手拇指由内往下向外揉按,呼气时,两 手指由外往上向内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 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按相反方向揉按,吸气时,两 手拇指由外往下向内揉按,呼气时,两手拇指由外往下向内 揉按,次数同上。(见图43) 2.功目:本式可治偏正头痛,感冒、眩晕、鼻疾、中风 不语、肩背痛、热病汗不出、肝气怒发、突然耳聋、神经衰 弱、失眠等。 (八)鸣天鼓 1.动作:两手掌将两耳翼向前压伏,然后,用食指与中 指分别敲击哑门穴、风府穴,耳内感到有咚、咚、咚,如击 鼓之声(见图44)。少则六十四次,多则加倍。然后,低头吸 气,再仰头呼气,吸气时手掌将耳翼压紧,食指与中指按压 哑门与风府穴,呼气时手掌手指放松,让耳内邪热之气随之 ·45·百病练功指南 冒出。 2.功用:耳部经络与脏腑相通。本式有益五脏安六腑之 功效。风府穴为督脉、阳维脉、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敲 击振动此穴,能冲击鼓膜,预防耳鼓膜塌陷,治耳鸣耳聋,改 善听力,还能影响下垂体,对全身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九)叩齿、搅海、鼓漱、咽津 1.动作:嘴唇轻闭,后舐上腭、上下齿相叩击,咯咯有 声。连续叩击36次为一小周天。多则可叩击三百六十次为一 大周天。牙齿不平者,可先叩门牙三十六次,再叩槽牙三十 六次。叩击后,接着做搅海,舌头在外牙龈及腮部搅动,按 顺逆时针各搅动八圈。再接着舌头在内牙龈,顺逆时针各搅 动八圈。再接着做鼓漱,舌与腮来回鼓动,如刷牙后漱口状。 最后,咽津三口,汩汩有声,用意将津液送至下丹田。 2.功用: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强则 齿固,肾衰则齿摇。本式能强肾固齿,益咀嚼而助消化,还 能止牙痛。现代医学对津液研究:津液含有多种霉及维 生素类物质,对人体有补益,而且津液还具有消炎、杀菌、防 癌的作用。 (十)揉按膻中穴 1.动作: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女 子右手在下,手内劳宫对准膻中穴,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 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 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换方向揉 按,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下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 上向右揉按,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见图 ·55·百病练功指南 45) 心脏病增加按摩内关穴、神门穴。 支气管哮喘增加按摩太渊、丰隆、天突、内关、定喘、关 元、足三里穴等。 2.功用:胸为宗气聚会之处,膻中穴为气之会穴。本式 能顺气宽胸,有益于心胸。定喘穴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天 突穴对解除痰鸣有良好的作用,配合气会膻中穴和心包经络 穴内关能顺气降逆,宽胸止喘;肺经原穴太渊是治疗肺疾的 要穴;胃经络穴丰隆是祛痰湿的经验效穴;关元、足三里兼 补脾肾,是治本之法。配合按摩内关,心经之输、原穴神门, 对预防与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十一)揉按脘部 1.动作:两手重叠,与上式同。手掌按压在中脘穴上, 手指按压在建里与下脘穴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 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图46)。一吸一呼为一 圈,即为一次,可连续做八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 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 法同上。 根据经验,一手扶头顶,手内劳宫对准百会穴,一手扶 脘部,做旋转揉按," 随" 与" 迎" 揉按次数相等,对胃神经 官能症,胃寒等病效果良好。 胃病加按摩足三里,若肝气犯胃加按摩太冲、阳陵泉、期 门穴等。 2.功用:中焦是沟通上焦和下焦的关键,本式可开中焦 之气,以使上下气机流通。下脘穴是沟通上下之气和开中焦 ·65·百病练功指南 气的要穴,所以要施治此穴。中脘为胃之募穴,是治疗胃病 的要穴,配合按摩胃经的经穴,又是胃之" 下合穴" 足三里, 效果更佳。属于肝气犯胃加按摩肝之" 原穴" 太冲。胆之 " 会穴" 阳陵泉,肝之" 募穴" 期门,三穴相配具有舒肝理气 的作用。 (十二)揉按关元穴 1.动作:两手重叠与上式相同,手掌与手指分别按在气 海、关元穴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 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见图47)。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 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 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同上。 2.功用:关元为小肠经之募穴,手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 穴,又是全身强壮穴之一。气海为生气之海,清气由此上升, 为丹田呼吸之中枢,如果气凝聚于中焦不能下降,下焦气机 虽通,其气也不能上接,继下脘,中脘疏通后,乘其下降之 ·75·百病练功指南 际,再揉按此穴,才能使气机通畅。气海穴不宜按摩次数大 多,防止气脱。体虚者,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足三里穴,具 有较好的作用。 (十三)揉按肝区 1.动作:两手重叠,方法与上式相同。手掌按压在肝区 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 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 则六十四次,然后,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见 图48)。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同上。 根据经验,肝炎患者,经常按摩腕骨穴(泻)、至阳 (泻)、肝俞(泻)、太冲(泻)、足三里(补)五穴,每次平 揉压放各六十四次。如胃肠消化不好加按摩中脘穴,手足发 烧者加按摩内关(补)与三阴交(补)。按摩次序由上而下进 行。 2.功用:肝之募穴期门,脾之募穴章门,二穴合治肝脾 疾病。本式能疏肝解郁,治疗肝炎、胁肋痛、消化不良、脾 肿大、呃逆等症。 按摩小肠经之腕骨穴及督脉之至阳穴,能清小肠之热,兼 有退黄之效。按摩肝俞与肝经原穴太冲,可疏肝解郁。按摩 胃经之" 下合穴" 足三里能健脾利湿,兼利大小便,增进食 欲,促进机能的恢复。 (十四)揉按肩井与太椎 1.动作:两手大拇指按在肩井穴上,两手中指按在大椎 穴上(图49)。吸气时,两手从右向左向上向右揉按半圈,呼 气时,由右自下向左向上揉按半圈,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 ·85·百病练功指南 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 2.功用:肩井穴在肩上陷者中,约当大椎与肩峰连线的 中央取穴,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大椎穴为手 足三阳、督脉交会穴,具有解表通阳,清脑安神,涤痰降气 之功效。肩井穴具有宣肺降气,发汗解表之功效。两穴并用, 治虚损劳伤等症,并有升清降浊之功效。 (十五)揉按肾俞穴 1.动作:两手轻握拳,以拇指或食指背根关节突出部位 按压在肾俞穴上,吸气时,两手由内往下向外揉按,呼气时, 两手由外往上向内揉按(见图50)。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 一次,至少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还可以按相反方向 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 同上。 如坐骨神经痛、胃肠虚寒症等,在做完肾俞按摩后加搓 腰动作。即:吸气时,两手掌从会阳穴沿膀胱经向上搓至肾 ·95·百病练功指南 俞穴,呼气时,两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为一次,少则八次, 多则三十二次。最后,两手心对准肾俞穴,做三次压放呼吸 动作。 2.功用:本式能补肾纳气,是治疗肾炎等泌尿及生殖系 统疾患的辅助功法。无病常做此式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十六)拍打两臂 1.动作:先用右手掌按在中焦水分穴上,吸气时,右手 向上推按到膻中穴、走天池穴、极泉穴、中府穴,沿臂内侧 手三阴经循行路线至于指尖端,呼气时,右手从左手指尖外 侧,经商阳、关冲,少泽穴沿臂外侧手三阳经循行路线至肩 井、大椎穴为一次,做完左臂,换左手搓或拍打右臂,方法 同搓左臂,两手交替进行,每支手做八次,(图51)。 2.功用:本式可以疏通经路,调和气血,平秘阴阳,有 病治病无病保健。对半身不遂、动脉硬化、风湿症及皮肤病 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十七)拍打两腿 1.动作:吸气时,两手掌同时从两足少阴肾经涌泉穴开 始上搓或拍打,沿腿内侧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向上搓至下腹部 关元、气海穴上,两手沿带脉转至腰部肾俞穴处,呼气时,两 手由肾俞穴下搓,沿中三阳经循行路线搓至小脚趾端至阴穴、 四趾窍阴穴、二趾厉兑穴为一次,一上一下为一次,可连做 八次,根据病情次数可以增加(见图52)。 2.功用:同搓两臂,但本式主要是疏通足三阴、足三阳 经及治下肢疾患。 (十八)搓涌泉 ·06·百病练功指南 1.动作:先用左手拇、食、中指将在脚趾向上搬翘,用 右手掌后侧小鱼际穴部位前后推搓涌泉穴,吸气时,手向后 搓,呼气时,手向前搓,一吸一呼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 六十四次。然后换左手搓右涌泉穴,方法及次数同左脚。本 式以坐式为主(见图53)。 2.功用: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肾水宜升,本式可使肾 水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可降低血压,养肝明目,治 头痛、头晕等症。(孙真) 第三节 回春养生功 一、预备式 取站立姿势两腿并拢,当吸气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 (手心朝上)慢慢抬起至头前上方合掌,呼气时两手从面前降 落至胸前,拇指对准天突穴(见图54),这时默念静,头 ·16·百病练功指南 脑空,肌肉松,气血通,反复默念三次,得气后,两手转而 手指尖朝下降至小腹,两手分开,恢复松静自然站立式。 二、动作 (一)旋颈:松静站立后,两手重叠,扶下丹田,内外劳 宫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以大椎为轴,先将 头脸向右转,目视右肩,吸气时低头向左旋转至左肩(见图 55),小腹隆起;呼气时,仰头将头向右旋转,至右肩,同时 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一吸一呼旋转一圈为一次,可连续做八 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旋转八至六十四次。 (二)旋肩:松静站立后,当吸气时两肩向前扣,小腹隆 起,呼气时,两肩向后旋转、扩胸、身体下蹲(见图56),收 腹提肛缩肾;再吸气时,两肩向前扣,身体立起,呼气时,两 肩向后旋转,身体下蹲,至少做八次,多则做六十四次。 (三)旋腰转脊 1.俯仰旋:取站立姿势,吸气时,两手从体前上举,手 ·26·百病练功指南 心朝下,一直举到头上方,手指尖朝上,呼气时,弯腰两手 指朝地,如此连续做八至三十二次。(见图57)。 2.摆旋:取站立姿势,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 后,中指按在肾俞穴上,吸气时,男子将胯由左向右摆动 (女子相反),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 连续做八至三十二次。(见图58) 3.扭旋: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 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吸气时,男子上体由左向右扭转 (女子相反),头也随着向右后方扭动,吸气时,上体由右向 左扭转,头也随即向左后方扭动,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 做八至三十二次。(见图59) (四)旋臂屈膝:吸气时,男子左肩臂向前向下再向上提 起(女子相反),两膝弯屈,小腹隆起,左脚跟也随之提起 (见图60),上体也随着提肩提足跟之动作立起,脚跟着地;呼 气时男子右肩臂向前向下再向上提起,两膝弯屈,小腹内收, ·36·百病练功指南 右脚跟提起,上体也随着提肩提足之动作立起,然后脚跟着 地,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做六十四次。 (五)旋膝:两腿、脚并拢站立,两手叉腰,拇指在前, 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肾俞穴上,吸气时,两膝先向右前 方弯曲,再向左旋转半圈,呼气时,身体立起,少则八次,多 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旋转,次数反转正转相等 (见图61)。 (六)旋足:松静站立后,两手下垂或叉腰,男子先左脚 抬起二十公分左右(女子先抬右脚),吸气时,脚趾脚背向外 向上翻,足跟蹬(见图62),使足三阴经之脉气随之而上升; 呼气时,脚趾脚背向里向下叩,脚背稍用力绷紧,使足三阳 经之脉气随之而下降,左脚做八次,右脚也做八次,多则可 做六十四次。本式可坐着练,坐式两脚同时旋转。 (七)振颤:站立后,二目轻闭,身体微微颤抖,随着身 体的颤抖,上下牙齿也自然轻轻叩击,本式可练习五至十五 ·46·百病练功指南 分钟。 三、收功 振颤慢慢停止后,吸气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手心朝 上)慢慢抬起至头前上方合掌,吸气时,两手从面前、胸、腹 下落至下丹田,两手放下,恢复松静站立姿势,两手再扶丹 田(见图63)反正各揉按九圈,恢复松静站立,眼睛慢慢睁 开。 本功法能使全身筋骨肌肉、脏腑经络都得到活动,从而 使经络疏通,气血和平,阴平阳秘,神经得以调节,有强身 健体之用。对于咽喉炎、甲亢、糖尿病、颈椎病、关节炎、遗 精、早泄、阳萎、女子白带、月经不调及减肥等有较好的作 用,对于白血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肾虚阳萎可 与六字真言、抗衰功等配合练习,效果更佳。(孙真、蒋锡 九) 第四节 站功 一、合掌桩 两脚分开站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叩,两膝微内含,会 阴部放松,头正、鼻对脐,嘴唇轻闭,舌舐上腭,站立后,将 两手从身体侧前方慢慢抬起,手心朝下,约与肩同高时,翻 手,手心朝上,然后变立掌,向胸前部划孤合拢,手指手掌 相对合实,指尖朝上,垂廉,小腹微收(见图64)。固丹田气 可以补虚救损,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56·百病练功指南 二、抱球桩 (一)天门桩:取松静站立姿势,两膝微内含,会阴部放 松,吸气时,两手以阳掌(手背朝上)从身体侧前方慢慢抬 起,与肩同高时,翻手变阴掌(手心朝上),呼气时,两手向 头前上方划弧合拢,在额前方成抱球状,手心相对,手尖朝 上,两手大拇指尖朝前额,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站立。意念 抱着一个圆球(见图65),一般站十分钟后,收功,收功时两 手从面前胸前(手指尖相对,手心对着体侧)下落至小腹丹 田处,然后两手放下恢复松静站立。本式为高级功,是练顶 门之火,以阳为主,具有开天门、增智惠之作用。神经衰弱、 头痛、高血压患者等不宜练此式。 (二)肺门桩:取松静站立姿势,吸气时,两手以阳掌从 身体侧前方慢慢抬起,抬起至与肩同高时,翻手变阴掌,呼 气时,两手变立掌向胸前划孤合拢,在胸前呈抱球状,指尖 朝上(见图66),站十分钟后,两手心朝体侧,经胸下至小腹, ·66·百病练功指南 恢复松静站立。肺为华盖,主司呼吸,本式主要锻炼呼吸之 源,肺之原精庚金之气。 (三)宁心桩:取松静站立姿式,两手提到左胸前,左手 在上,右手在下,呈抱球状,左手与左乳突同高,右手与第 二肋同高(见图67)。右手得气后,两手心相对,慢慢翻转左 手在下,右手在上,呈抱球状,打通两手气脉后,然后两手 下移,把心火导于肾水,引火归原,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四)疏肝脏:取松静站立姿式,两手提到右胁肝区前,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呈抱球状,(见图68)。左手得气后,手 心继续相对,翻转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抱球状,打通气 脉后,左手沿右臂肺经之走向,向手指导引,将肝经病邪之 气排出体外。 (五)关元桩: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置于耻骨之上,肚 脐之下,小腹之前呈抱球状,刚柔相济,以静抱球为主(见 图69)。练习十分钟。本式能培育真气,强肾固本,增强机体 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等。 (六)三焦桩:取松静站立姿势,将两臂抬至右肩胛,肺 之上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呈抱球状(见图70)。待左手 得气之后,翻转两手,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得气之后, 左手沿右肩臂内侧向指尖导引至手。 接着将两臂抬至左肩胛,肺之上部,左手在上,右手在 下,呈抱球状(见图71)。待右手得气后,翻转两手,左手在 下,右手在上,呈抱球状,待两手得气后,右手沿左肩臂内 侧导引至手。共做十分钟。三焦源于命门,主理全身气机。本 式左右抱球可打通左右臂之气,借以打通三焦之气。使全身 ·76·百病练功指南 之气机畅通。 (七)强肾桩 1.右抱球式:松静站立后,两手从身体两侧向里划圆圈, 在小腹右侧前方成抱球状(见图72)。两手有开合之感,右腿 有气下行之后,将两手分于体测,恢复松静站立。本式得气 后可补命门真火,温养脏腑,补阳益阴。习练五分钟。 2.左抱球式:松静站立后,其操练方法同上式,除方向 变换外,其它相同(见图73)。本式可滋阴补肾,以阴补阳, 经脉通于全身,真气从之,最后引气左足。习练五分钟。 (八)中焦桩:松静站立后,两手从身体两则慢慢抬起与 胸同高向里划弧呈抱球状,五指分开,指尖相距一掌之宽,放 于中焦之前方,成抱球状(见图74),待得气之后,可收功。 收功时两手徐徐下行,恢复松静站立式,本式有开发中焦之 气,影响上下焦,健脾和胃,强化后天之本之作用。(孙真) ·86·百病练功指南 第五节 坐功 一、意守丹田法 端坐在木橙或木板床边、或盘坐皆可(见图75),头顶项 竖,垂帘,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脐,意守肚脐之下下丹田 处,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呼吸自然,绵绵若存,毫无紧张 用力之感。丹田与肾相通,藏真气,具有储存,生产、转输 真气之作用。自古至今养生家都十分重视之处。(孙真) 二、旋腰转脊法 坐在木橙或木板床边,嘴唇轻闭,舌舐上腭。头顶项竖, 垂廉、眼观鼻、鼻对肚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吸气时 (小腹逐渐隆起),男子上体先向左前方倾斜再向前旋转(女 子相反),吸气时(小腹瘪)上体由前向右旋转,然后恢复静 坐式,一吸一呼为一次,可连续做六十四次。两手要根据疾 ·96·百病练功指南 病的部位放置。若病在心、肺时,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 (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扶在胸中,手内劳宫对准 膻中穴(见图76),旋转的幅度要小些;若病在脾胃,两手重 叠置放在中脘穴(见图77),旋转的幅度要比心肺病患者要大 些;若病在肝、肾,两手重叠置放在下丹田处(见图78),旋 转的幅度要大些。旋转的幅度不论是大还是小,都要保持始 终鼻对肚脐。本式能调节神经与脏腑功能,治疗各种脏腑疾 病。(孙真、王喜增)。 三、自然静坐养生法 静坐可以养生早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如" 负喧闭目坐, 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 一念无。旷然忘我在,心与虚俱空。"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的" 静坐" 诗。从中可以领悟到静坐的要领,感受和效果。 自然静坐,闭目养神,可以养生这是众所周知的,儒家 的" 存心养性" ,道家的" 修心练性" ,释家的" 明心见性" , ·07·百病练功指南 都是讲究静坐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烟爱火倡导的三分钟 瞑目静坐,印度瑜伽的超觉静坐都说静坐可以养生甚至产生 人体特异功能。目前国内气功流派众多,千差万别,但大都 以自然静坐为养生的上乘功夫。 (一)姿势:一律采取自然坐。自然即以自我感到舒适为 准。橙子高低不限,有无靠背皆可,盘腿与否不定,单盘双 盘不求,只要求端坐,就是姿势端正不能歪斜不能挺胸弯腰, 自然而然随其所便的闭目静坐就是了。 (二)呼吸:自然呼吸,习惯怎样呼吸就怎样呼吸,象日 常生活中不自觉的那样呼吸完全不在意。只是随着功夫的深 化而呼吸自然深、缓、长、微,若有若无及至进入胎息。 (三)意念:没有意念又有意念。没有意念指没有意守的 要求,没有意领的活动,没有存想的意思。有意念指有练功 这个意念,有强烈的练功信念,有坚韧的练功毅力。人们常 说的" 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就是这个意思。 (四)要求 1.松静自然。松即身体松。常言说体松气通,体正气顺。 要舒松而不是松懈,要消除心理和生理的紧张而不是故意造 作,要自然柔和毫不矜持。要做到外形舒展内神爽朗似有自 身与天地融合为一体之势。静即神意静。常言说意静神明心 静体安。要把意识活动止住,各种念头包括善念、常念、恶 念都达到止。要神不外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练功时不 受外界任何影响,一意练功对外界任何刺激都不动心。有如 七窍皆封。自然即" 道法自然" 。《老子》中说:" 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事物的发展生长都有内在的 ·17·百病练功指南 自然规律。生态平衡协调一致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基础。人 体生命这个大系统的发生和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健康 的人是保持自身平衡的体现,一但失去平衡就会造成种种疾 病,至平衡完全破坏,也就死亡了。自然并非放任而是按其 自身规律做到勿忘、勿助、勿求、勿贪的顺其自身特定规律 而行动。即嵇康说的" 超名教而任自然" 。 2.性命双修。性命的意义说法不一,我们说的性命即心 身。古人说:" 性者神之始,命者气之始。性之造化系于心, 命之造化系于身。" 就是说性命即品德人格和身体气血。双修 是既注意体质的锻炼保持气血旺盛,又要注意品德修养完成 自己的人格。从练功说品德的修养也是练功,同练习的方法 相比品德人格是更重要的功。修德应该是练功中关键的内容。 练功者都应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陶冶性情培养优良品德,做 到温良恭俭让,不求名利秉公处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 总之,练功修德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应做到言行一致,练功 和平时的心理状态都要心平气和。 3.带练结合。带即老师带着练,练即自己修练。自然静 坐固然可自练,但最好由老师带练一段时间,即老师同学生 同堂练功,或规定时间不同地点同时练功,这可起到感应交 流的作用,即气场、信息交换的作用。这对练功者功夫的提 高是很关键的。 4.动静结合。练习自然静坐不妨碍其它体育活动,而应 注意其它活动,动静结合,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而进行。 (五)结束语:自然静坐功对各脏腑之疾病都可收到一定 ·27·百病练功指南 疗效。气功是自我调整的功夫,通过一定训练,使各个器官 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保持自然的平衡。实践证明,只练自然 静坐对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肠胃病、肾病、肝 炎等乃至偏瘫、肿瘤均有一定疗效。但气功并非万能,绝不 包治百病,关键是个" 练" 字,只要做到信心百倍的用功,终 可达到功到自然成之目的。(范欣、孙真) 第六节 卧功 一、平卧运气法 身体平卧,面部朝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上,两 手扶下丹田或置于身体两侧,头枕在枕头上,高低适度(见 图79),以鼻吸气时,小腹隆起,意想整个宇宙之气从四面八 方灌满全身至下丹田,以鼻呼气时,小腹内收,意想丹田之 气从丹田放射到全身及四肢,病邪之气自然从皮肤汗毛孔排 出体外。可连续做三十二次。然后,手扶下丹田,收功。 二、平卧调息法 身体平卧,面部朝上,两脚分开,与宽同宽,脚尖朝上, 手扶下丹田或者两手置于身体两侧,枕头稍高些,眼睛能看 见足尖(参见图79)。吸气时(鼻吸鼻呼,舌舐上腭),小腹 隆起,呼气时小腹瘪,意念始终在小腹,每做八次,休息一 分钟,此时要意守丹田,称平卧调息法兼意守下丹田,可连 续做六十四次,收功时,再意守丹田数分钟。本式为动静相 兼练功法,即可练气,又可练意,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动 静相兼,阴阳相调,刚柔相济,虽然形简,但效宏伟。(孙 ·37·百病练功指南 真) 第七节 行功 一、滋阴步 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背(外劳宫)置于腰部肾愈穴处, 吸气时,男子先左脚(女子先右脚)向前迈出,足跟着地 (见图80),连续向前走三步,呼气时,从右脚开始向前走三 步,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恢复松静站立式,做一次调息,再 按上法向前行走。一般行走六十步或者加倍。本式能退虚热、 滋阴补肾。 二、济阳步 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 在下,女子右手在下,手扶小腹,内劳宫对准气海穴。吸气 时,男子左脚向前迈出(女子先迈右脚)三步,脚尖先着地, (见图81);呼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从右脚开始向前迈 出三步,一般可连续走九十步。本式能补气升阳。 ·47·百病练功指南 三、退烧步 取松静站立姿势,吸气时舌舐上腭,用鼻轻轻吸气,小 腹隆起,男子左脚先向前迈出三步(女子先迈右脚),足跟先 着地(见图82),呼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用口吐气),两 手自然摆动,呼气时两手拇指点两手中指尖,此法可以清热 退烧。(孙真) 第八节 消淋功 一、蛇形步 松静站立后,两手从体侧提到胸前,手心相对合掌,手 指尖朝上。吸气时,男子先迈左脚(女子先迈右脚),左脚平 落在右脚小趾外侧,脚尖朝右前方,两手随腰向左摆动(见 图83),呼气时,右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平落在左脚小趾外 侧,脚尖朝左前方,两手随腰向右摆动(,见图84),每次可 ·57·百病练功指南 走行三至五分钟,然后收功,恢复松静站立。 二、龙盘步 接上式,两手从体侧提到胸前,手心相对合掌,手指尖 朝上,吸气时,男子先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女子先迈右脚), 然后以脚尖为轴,脚跟抬起向里向前旋转九十度,变横脚,脚 放平,身体微下蹲,两手随腰同时向左摆动(见图85),呼气 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以脚尖为轴向里向前旋转九十度,变 横脚,脚放平,身体微下蹲,两手随腰的转动也同时向右摆 动(见图86)。可连续行走三至五分钟,然后收功,恢复松静 站立。 三、蹲起呼吸 身体站立,两脚跟相对,脚尖朝外,脚成一字形。吸气 时,两臂从身体侧前方以阴掌(手心朝上)慢慢抬起,小腹 渐隆起,待手与肩同高时,变立掌向胸前划孤合拢,吸气时, 小腹内收,两手沿两胁、腰、脚后侧至脚外侧,呼气时身体 ·67·百病练功指南 下蹲(见图87),为一次,吸气的同时,身体慢慢立起,再做 第二次,可连续做六十四次,如感到累,中间可做调息休息。 收功时恢复松静站立。 四、按摩会阴部 平卧或侧卧姿势皆可,右手扶下丹田,用左手食指和中 指轻轻揉按会阴部,反正方向各揉按三十二次,然后左手扶 下丹田,用右手食指与中指轻轻揉按会阴部,反正方向各揉 按三十二次,最后,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手扶下丹田 揉按小腹,反正各九圈。 消淋功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滋阴补肾,调 节任、督、冲、带等脉的功能。主治前列腺炎、泌尿道结石、 子宫疾患、女子白带等。(孙真) ·77·百病练功指南 第九节 补中提脏功 动作:身体平卧,面部朝上(见图88),吸气时,两腿弯 曲膝盖在胸前,手扶两膝(见图89),呼气时两腿伸直,恢复 平卧式,采用顺腹式呼吸,动作要顺其自然,避免用力。可 做六十四次,收功时意守下丹田少许。本式能调补中气,托 提脏器,辅助六字真言治疗各种脏器下垂症,同时可治大腹 便便。(孙真) 第十节 滋阴补阳法 一、采日精法 阴历每月初一、二、三日太阳初升时,面对太阳静坐或 静立,用口、喉吸气二十四口,吸气后将日光芒用意送到丹 ·87·百病练功指南 田;苦口中津液增多,也可将津液随意一起送入下丹田。此 称为" 采日精" 法,可以补阳。 二、吸月华法 阴历每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月亮最明亮时,面对 月亮静坐或站立,也是用口、喉头吸气二十四口,吸气后将 月光芒用意送到下丹田,这称为" 吸月华" 法,可以滋阴。 此外,夜晚在室外,采取松静站立姿势,两手心朝下,当 吸气时,两手向上提,吸地阴,呼气时,两手向下按,或者, 吸气时,两手向前平推,吸地阴,呼气时,两手向后拉,此 为吸地阴法(孙真)。 第十一节 寅时闭息法 《内经》说:" 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精神不乱 思,闭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硬物,如此七遍后,耳 舌下津,令无数。" 具体练法是:早晨三至五时,即寅时,面 朝南站立或静坐,精神集中,全身放松,用鼻缓缓吸气,此 时默数数,初练者不要追求数字多,而要顺其自然,避免憋 气,如此做七遍后,搅海咽津,用意将津液送至下丹田。(孙 真) 第十二节 放松功 一、部位放松法 取站立、静坐或平卧姿势皆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想 ·97·百病练功指南 全身放松(或由头至足逐次放松),或某一脏腑放松等等。 二、三线放松法 取站立,静坐或平卧姿势皆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指挥 某一线放松。 第一线(两侧):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大臂→ 两肘→两小臂→两手腕→两手背→两手指→两手心→意守手 指与手心一至三分钟。 第二线(前面):头顶→前额→面部→颈部→胸部→腹部 →两大腿→两膝→两小腿→两踝→两脚背→两脚趾→意守两 脚趾一至三分钟。 第三线(后面):头部→后颈→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部 →两腿腘窝→两小腿后部→两脚根→两脚底→两脚涌泉穴→ 意守涌泉穴一至三分钟。 三线放松法,可练一至三遍,然后把意念放在小腹丹田 处或意守病灶五分钟。此法可放松神经、降低血压。 (孙真)。 第十三节 抗衰功 一、男子功 (一)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 可连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十次。 (二)抓拿睾丸: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抓拿睾丸,一 抓一放,可连续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十次。 ·08·百病练功指南 (三)挤睾丸: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同时挤捏睾丸,可连续 做三十六次。 (四)拉睾丸:用一只手拉睾丸,一只手扶小腹一拉一放, 可连续做三十次。 (五)捏阴茎:用两只手同时进行,次数不限。 (六)拉阴茎: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拉阴茎,一拉一 放,可连续做三十次,然后换手,也做三十次。 (七)搓会阴: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轻轻搓会阴,可 连续搓三十次,然后换手,也做三十次。 (八)搓尾闾: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搓尾闾,可连续 做三十次,然后换手,也做三十次。 (九)摇阴茎: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摇动阴茎,左右 与前后各摇动十五次。 (十)点神厥: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中指尖点按在神 厥穴上,默数六十个数,然后换手,用另一只手中的中指点 按在神厥穴上,默数六十个数。 (十一)揉小腹: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在 下,反正方向各揉按九圈。 (十二)压放呼吸:做完揉小腹后,吸气时,两手下压, 小腹隆起,呼气时,小腹瘪,两手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次,可 连续做三次。然后收功,收功时意守下丹田,时间可长可短。 二、女子功 (一)揉乳房:两只手同时揉乳房反正方向各三十圈,再 左右与上下各揉按三十次。
/
本文档为【六字真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