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2011-07-22 10页 pdf 402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832

暂无简介

举报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李殿魁 (山东省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济南25001) 为了适应胜利油田的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东营市兴起的紧迫需要,在黄委会同 意并支持下,东营市、胜利油田和黄河口管理处(局)三方团结协作,共同进行了史无前例 的大规模的黄河口治理试验工程,至今已做了四件大事:第一,1988年开始进行河口治理 试验工程,取得成功,结束了1988年以前河口地区一年两灾(夏季洪灾、冬季凌灾)的被动 局面,呈现出河口基本固定、胜利油田稳定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全面展开、东营市迅速兴 起的大好局面。第二,制定黄河人海流...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李殿魁 (山东省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济南25001) 为了适应胜利油田的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东营市兴起的紧迫需要,在黄委会同 意并支持下,东营市、胜利油田和黄河口管理处(局)三方团结协作,共同进行了史无前例 的大规模的黄河口治理试验,至今已做了四件大事:第一,1988年开始进行河口治理 试验工程,取得成功,结束了1988年以前河口地区一年两灾(夏季洪灾、冬季凌灾)的被动 局面,呈现出河口基本固定、胜利油田稳定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全面展开、东营市迅速兴 起的大好局面。第二,制定黄河人海流路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2000年进行了黄 河vl一期治理工程。第三,完成了“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增列项目《延长黄河口清水沟 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其结论:从1993年算起,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可行水lOO年以上, 并展现出长期稳定的良好前景。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专题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第四,在河口治理实践和深入研究历代治黄方略,特别是人民治黄方略的基 础上,发现并提出了“三约束”理论,从而找到了治理河171的新动力和新方法。这四项成果 为“固住河口”,长期稳定黄河现行流路奠定了基础,同时开辟了新的道路,清楚地反映出 今后科技治黄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和必须采取的工程。 一、黄河河口的治理目标:固住河口,优化和稳定河势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治理大河的动力种类决定治黄方式和可以达到的具体目 标。在当代已发现可以利用海动力治理河口的条件下,固住河口、稳定河势、稳定黄河现 行流路,应该成为我们(黄委会、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共同努力、力求达到的明确要 求。只有如此,在河口地区才能形成诸项生产要素长期、稳定结合的条件,才能促进黄河 三角洲的全面开发,才能为胜利油田的发展创造安定的环境,才能历史地、高水平地建成 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才能把历年国家对河口治理的投资积累为牢固的河 口工程,成为山东难得的黄河河171景观,才能在河口充分展示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在我 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中,前两大三角洲早已开发建设成为我国经济支 柱地区,那里的群众早已富裕起来,而黄河三角洲却开发迟缓,造成宝地荒芜、人民贫困的 落后状态。重要原因在于黄河河口频繁摆动,破坏了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因此,当代治 黄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以实现黄河口的固定、流路的长期稳定、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满怀建立在现代治黄科技成就之上的坚定信心。 ·124· 二、固住河口的可行性分析 固住河口的必要性是明确的,无可争议的。在现代条件下,固住河口的可信性,根据 是充分的、可靠的,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治理河vi的实践,还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特别 以海动力治理河口的发现和应用,都充分证明:在应用海动力并相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河 VI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河口固定、现行流路长期稳定。只要我们坚定、明确地确立这 一战略指导思想,人民治黄就可以很快翻开崭新的一页,谱写出科技治黄的新篇章。 (一)黄河历史发展的证明 江河是大自然的产物,其运动规律可以从历史的进程中反映出来。黄河是中华民族 的母亲河,其变化规律可以从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正确反映出来。黄河的地理年 龄上亿年。大禹治水到现在也在4000年以上。载于文字的历史,从公元前602年,黄河 从禹王故道改行沧州流路,至今已2605年,其中除宋代杜充、近代蒋介石出于军事需要, 人为决口,以水代兵,使黄河在江淮流路行水736年外,黄河在渤海行水1869年,占 71.75%。而稳定在利津流路长达1162年,占在渤海行水时间的62.33%。1855年黄河 改道利津流路后,其河VI在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到套尔河,南到支脉河口144。的大范 围内往复摆动10次,而在从利津的东北方向延长线上、刁口河流路和清水沟流路不到45。 夹角中行水6次,占整个行水时间的73.68%,清楚反映出河口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步稳定 在现行流路海域。黄河尾闻历次改道情况见1。 裹1 黄河尾闻历次改道统计衰 时间 流路时间 流路 行水 改道 人海位置 改道原因 方向 序号 (年·月) 年数 年数 地点 (。) l 1855.7~1889.434 19 铜瓦厢 自神庙牡蛎嘴 铜瓦厢决口 48.3 2 1889.4~1897.68 6 韩家垣 毛丝坨(今建林以东) 凌汛决口 29 3 1897.6~1904.77 5.5 岭子庄 丝网口(今宋家坨子) 伏汛决口 一2 4 1904.7~1926.722 17.5盐窝寇家庄 顺江沟车子口 伏汛决口 96.7 5 1926.7~1929.93 3 八里庄 刁口 伏汛决口 60.5 6 1929.9~1934.95 4 纪家庄 南旺河 人工扒口 一1l 神仙沟、甜水沟、宋春 堵汉道未合而 7 1934.9~1953.719 9 一号桩 31 荣沟 改道 8 1953.7~1963.1210.5 10.5 小口子 神仙沟 人工裁弯 35.2 9 19“.1~1976.512.5 12.5 罗家屋子 刁口河 凌汛人工改道 58.8 10 19765~ 27 27 西河口 清水沟 人工改道 24 注:方向正东为o。,偏北为正值,偏南为负值。 125 (二)治理河口实践经验证明 1988年以前的几年,黄河口连续发生一年两灾,迫使我们对黄河改道还是治理现有 河口做出选择。我们对两种进行选比后,决定采取后者。1988年开始的河口治理试 验工程,采取“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人海”的综合措施治理河口. 很快见效。当年使第八次5660m3/s洪峰比第一次2780m3/s的洪峰水位还低0.13m.从 此打破了在河口只有让黄河漫流才能降低水位的传统观念。1989年进一步反映出治理 河口可改变河口结冰规律的奇效。河口治理前,河口的结冰规律是河口最先结冰,所以容 易出现凌汛,而1989年冬季是河口地区少有的冷天,瞬时极限温度达到一16℃,河口却没 有结冰,而小垦利全线封河。这一巨大变化,引起当时水利部常务副部长侯捷同志的重 视,他亲自来东营考察,要求加深研究,加深治理。 (三)治理河口理论研究成果的证明 河口治理试验工程的明显效果,引起众多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最终促成了“八五” 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增列项目《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在国家立项,经黄 河泥沙专家、海洋动力专家、黄委会治黄专家运用最新方法,历时7年的联合科技攻关,从 宏观上分析了渤海海动力的一般规律。渤海海域有四大强流区(见图1),其中1712无潮点 强流区与黄河口沙嘴最前沿潮流区壹接决定黄河口外海动力的输沙能力。从微观上分析 了黄河口海动力的特殊规律,黄河口门外伴随沙嘴的外伸逐步增强,并且与M:无潮点强 流区共同组成黄河三角洲前沿潮流带,成为输送黄河口泥沙的主要载体。该潮流带输沙 能力伴随黄河口沙嘴向东北方向调整而增强。同时,运用一、二维数字模型定性、定量分 析预测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在采取综合措施的条件下,从1993年算起,仍可行 水100年以上,并展现出长期稳定的良好前景。这一结论,得到了课题评审专家组的充分 肯定。黄河现行流路行水100年的结论,是采取水利部门常用的水情时限概念预测的。 完全可以相信,100年以后的水利科技发展水平,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水平,国家综合国 力的增强,那时一定不会让黄河口摆动了。 ·126· 图1渤海海域强流区示意围 (四)黄河河口外送泥沙的定量分析 过去历年实测数值表明:河口送人深海的泥沙占来沙总量的27%左右,经过3年治 理后,1991年实测外输比例提高到53%左右。这仅是经过了初步治理后的效果,如果筑 双导堤,河口的海动力和黄河自身动力得到强化,那么泥沙送人深海的比重还可以提高, 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仅是一个河口,如果我们规划一主一辅,双流定河,那么两个河口的 海动力,完全可以把河口的泥沙带走,保持河口畅顺和长期稳定,显然这一推断是可靠的。 (五)“固住河口”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海动力输沙 只要深刻认识这一治理河口的新动力,使黄河在海动力强的海域人海,并且采取正确 的工程措施,进一步强化海动力,把风暴激流这一超强的海动力转化为冲刷黄河1:3泥沙的 动力,那么保持河口畅顺,固住河口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自每年的9月份至下一年的2月 份,河口地区的主风向是东北方向,风暴潮、风暴激流是经常发生的(见图2)。 窭 * 嚣 (。)黄河河口垒年各方向平均风速刚” (b)黄河河口各月6级以上大风出现舅晶箩 田2黄河河rn年度风速、风向频率圈 传统治黄只认识重力治黄的作用,不认识海动力治黄的作用。在重力治黄阶段,重力 依靠河流的比降产生载沙能力,河流一到河口,进入海平面,比降消失,送沙的能力就消 失,所以始终找不到“固住河口”的办法。力的种类决定治黄的方式和可以达到的目标。 利用海动力治理河口,就使“固住河口”成为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此点至关重要。这 如同生产力的种类决定社会形态一样,人与畜力结合,人类社会只能发展到农耕社会,蒸 汽机的发明,就把人类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就把人类社会迅速推进 到信息化社会。治水治河亦然。只用重力治黄,只能让黄河口摆动;引进海动力治黄,就 一定可以把黄河口固住。请黄委会和水利界的同仁,务必重视这个开辟治黄时代,决定黄 河未来的重大问题。 三、治理黄河河口的具体方案 (一)总体布局:一主一辅。双流定河。高位分洪。导堤入海 根据黄河河口的实际,固住河口总体布局方案的最佳选择,应是“一主一辅,双流定 ·127· ¨汤囡n㈨囫後沥场M%组¨¨沥醐园m"囡,”园。划,“囫。岛国,¨沥MM组。¨囡,n囫洌沥MMM隧:⋯囫吲沥囫。珥埘埘Ⅲ谨mJ矗班l 河,高位分洪,导堤人海”。黄河口流路总体布局见图3。即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为主河 道,其河口要导堤人海,东北方向,过流三千,适深而止;刁口河流路为辅助流路,在西河口 建设可分洪3000m3/s分洪闸。同时建立疏浚船队,及时清除西河口以下可能出现 的局部淤积,从而保证双导堤内河口的适当上溯,确保西河口以下河床不抬高,并且逐步 形成复式河槽。西河口以下河床不抬高,是整个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的基础和前提。欲 正确回答汪恕诚部长提出的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的要求,应首先解决西河口以下河床 不抬高的问题,以总结经验,寻求规律。 田3黄河口流路总体布局围 (二)工程措施 (1)建设河口双导堤工程。在黄河清水沟流路河口设计建设河口洪水控制工程,其结 构如图4、图5所示。 以高潮线为工程起点,在渤海高潮位时,双导堤内行洪3000m3/s不漫流。 堤距1000m,导堤东北方向,一期工程设想伸至一3m等深线,并设计顺向丁坝,使导 堤中问形成500m宽行洪河槽,即在双导堤内形成复式河床。这种复式河床逐渐上延,就 可以使西河口以下形成3ooom3/s以内的复式河槽。 在双导堤起点,沿高潮线建横坝与黄河防洪大堤相联。该横坝与导堤基本同高并微 微向导堤倾斜,以使超过3000m3/s的洪水迅速散开,防止横坝在河水大于3000m3/s的 情况下阻洪,收到分流杀势的效果;洪水消退时则迅速向主泓聚集,达到“束水攻沙”的目 的。高潮线以上,遍植芦苇,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加强软约束。 (2)西河口分洪工程。在西河口建设可分3000m3/s的大闸,在超过7000m3/s时可 以向刁口河流路分洪,确保清水沟流路行洪安全,防止和减少刁口河河口的蚀退,有利于 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线的保护。 ·128· 圈4黄河河口双导堤平面图 圈5黄河河口双导堤剖面圈 (3)机械措施。(D建立疏浚船队,坚持及时疏浚,保证双导堤内河势稳定、航道稳定、 河口适当上溯,以缩短河道,加大比降。②必要时在双导堤口门外安装风波输沙机,确保 导堤口门外海域始终保持一定的深度。 (4)利用社会渔船疏浚河口。黄河河El外是渤海大渔场,每年有众多社会渔船在此作 业,这是可以利用的社会疏浚河口力量。可以在双导堤的后边建渔船码头,收购渔货,补 给供应,渔船往返于河口双导堤内的稳定的航道,自然起到疏浚作用。可以预测,疏浚效 果明显,社会反映良好,引发的思考深刻。 四、“三约束”理论 固住河口为稳定河势创造前提条件,稳定河势又是圊住河口的必要保障条件。对黄 河下游河道进行全程整治,在滩区设计建设导流林带并进行全面生物护理,就可以做到固 住河口与稳定河势的高度统一,为此应掌握“三约束”理论并学会运用。 我们在治理河口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现并提出了“三约束”理论。即把系统论和能 量平衡原理引进治黄,把治理水患主要的三大约束要素:河床堤防的硬约束,河滩植被生 物约束(软约束),海动力和地转流的牵引性约束,统一于一体,优化组合,形成相互协调、 129 功能放大的整体合力,由此构成在任何时空条件下,其约束能量大于洪水能量的防洪体 系,且主流稳定,防治冲决,从而确保黄河安全。其突出特点是可以把各种可利用的自然 防洪力量和人造的防洪工程巧妙结合起来,提高防洪能力,这样投资少,效益高,长期安全 可靠。可使黄河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滩区经济相互协调;可以伴随时间的推移,防 洪工程体系得到自然强化。 “三结束”存在于黄河的全程,也存在于治黄的全过程,但三种约束要素同时发挥作 用,在河口地区最为明显,这是这一规律首先在河口发现并提出的客观原因。当然,实际 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但抓住了“三约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主导要素。 “三约束”理论作用巨大,发现于河口,服务于全河,亦可为其他河口的治理提供借鉴。 一切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是优化约束的结果,一切水利活动都是在做优化约束或恶化约束 的工作。治河措施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就看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强化、优化约束还是 弱化、破坏约束。以上治理河口的工程体系设计就是优化“三约束”的典型例证。同样,通 过硬约束、软约束的优化组合,可以正确解决河道和滩区存在的问题。对河道,优化“硬约 束”,通过整治河道,调直大堤,缩短河长,增加比降,可加大黄河自身的行洪和排沙能力; 对滩区,优化“软约束”,与优化硬约束配合,可以很好地发挥生物导流作用,稳定黄河洪水 期的主流,防治冲决,改善泥沙分布,防治二级河床,增强淤滩刷槽的效果。把清代治黄名 臣吴大激“守堤不如守滩”的经验,用在当代、落到实处,可解决大洪水冲决的现实危险,解 决滩区治黄与发展生产的矛盾,把黄河滩区变成富裕群众的样板田,国家重要的林业生产 基地,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为此应明确黄河宽滩区功能主要是滞洪而不是行洪。行洪 主要依靠主河道,主河道行洪量越大越稳,河道冲刷效果越好。黄河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 最终是由艾山、泺口、利津几个卡口(节点)决定的。所以以护滩导流为目的,科学种植林 带优化软约束,是科技治黄必须采取的措施。 根据“三约束”原理,应统一规划滩区林带和滩区生产道路,搞好林带、丰产方和道路 的总体规划;确定主河道宽度500~1000m,像高速公路一样,设计专用铁丝网全程封闭, 使软约束和硬约束优化组合,以彻底解决河势稳定问题。围绕固住河口、稳定河势的目 标,统一规划建设河口双导堤工程、西河口分洪工程、济南堰工程、软约束导流工程、纳南 增水工程(以东平湖为中心)、泄北分洪工程(以徒骇河、马颊河为主要分洪河道),建设完 整的防洪安全、兴利工程保障体系,在中上游拦蓄封育、减沙措施收到实效的情况下,即可 做到“黄河水患尽除,水利尽兴”。(王化云语) 下面谈几点个人重要体会: (1)“三约束”理论是人民治黄经验的升华,是科技治黄的重要成果,深入研究,不断完 善,对推动科技治黄事业必有大的作用。 (2)利用海动力治理黄河口,是治黄动力的新发现,是重力治黄的重大发展,是“三约 束”理论的“核心内容”。重力、海动力、风暴激流等在“三约束”理论指导下巧妙利用、优化 组合,必将开创科技治黄的新时代,加快根治黄河水患、“让黄河造福中华民族”的历史 进程。 (3)黄河口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固住的,应强调正确认识黄河的特点,客观 评价治黄的困难。根治黄河水患,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业之一,但对治黄困难做 ·130· 脱离科学的估价,过于渲染,让人望而生畏,不利于治黄事业的发展。在治黄工作中,应正 确处理其特点和困难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讲治黄的困难太多、太神、过重,而阐述其特 点不够,发挥黄河自身优势,加快黄河治理的研究更不够。客观地讲,黄河是一条特点突 出、优势明显的大河,其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两头清、中间浑”。其优势:出三门 峡后,距海近,比降大;历史形成的堤距上宽下窄,与黄河洪水的特点来势猛、总量少、持续 时间短相适应;河口海动力有利疏沙;黄淮海平原广大,黄河居中人海,可纳南泄北,便于 规划布局;南水北调,具备为黄河增水的条件。认清特点,发挥优势,根治黄河水患的前景 就是一片光明。 (4)要研究、掌握正确的治黄决策方法。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投资巨大的事业,黄河更 是如此。小的失误也会造成大的浪费,而且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后续影响大,难纠正。因 此,加强科学研究,认清规律,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治河方法,极为重要。从古今中外著名水 利工程的成功经验看,立足大河的系统性和可视性,黄河治理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宏 观分析,中观定向,微观工程定量。应用宏观分析的成果,指导微观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试验,用微观试验丰富、深化、完善宏观分析。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前期准备工作和工程试 验,并把试验成功的工程,尽快发展成国家工程。这是加快科技治黄进程的捷径,也符合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5)现在应该坚决彻底地扬弃“黄河口摆动论”。这种观点作为一个治黄的历史阶段, 早该结束了。运用唯物辩证法打个比喻,“河口摆动论”、“相对稳定论”和“固住河口论”三 者之间的关系是:“河口摆动论”是“固住河口论”的母体,而“河口相对稳定论”是二者之间 的桥梁。当“河口固定论”产生后,水利部、黄委会领导就应该果断决策,全心全意支持落 实“河口固定论”。对此犹豫不决,丧失时机,对人民治黄事业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不仅 是事业的损失,也是人才的损失。 五、四点建议 (1)根据“八五”科技攻关成果以及这次研讨会的成果,修改黄河人海流路规划。这次 修改流路规划,应该把“一主一辅,双流定河,高位分洪,导堤人海”的总体格局确定下来. 并与整个黄河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东营市社会经济总体布局结合起来。黄 河口以南从支脉沟口开始,依次规划广南水库、广利港、小岛河渔港、东营公墓(半岛式结 构、景区式设计)、黄河口旅游大景区、国家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口以北到套尔河 口,依次规划弧东油田、东营港、刁口河口、刁口港和其他几个渔港。总之,把油田、区域性 港口、群众渔港、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土防护、黄河人海流路、环黄河三角洲 的高等级公路,统一规划建设。 (2)把以河口双导堤工程和西河口分洪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黄河口治理二期工程列入 国家计划。采用插板桩筑双导堤,与挖拦门沙试验结合起来,作为河口治理二期工程试验 性盼前导工程立项并启动。这对于统一各方面认识,加快治理河口的进度至关重要。 (3)关于改进黄河领导管理体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看,黄河领导和管理 体制应做如下改革:一调整、三结合、四定责。 ·131· 一调整:即调整水利部与黄委会的职责。水利部应把关于黄河的事权全部下放给黄 委会;水利部集中抓好跨流域水利工程,基础性、前沿性的水利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水利事 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律的制定,水利资金的筹集与分配,以及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长 期以来,水利部与流域机构功能倒置、交叉,是水利学术战线内部观点不易统一、决策困 难,各项政策出台晚,南水北调进展慢,水利事业与交通、电讯、电力比相对落后、职工待遇 低的重要原因。我带着河口治理决策慢的问题,考察过法国水利管理体制,认为法国六大 流域管水的经验值得学习,内阁与流域机构职责分明,决策快。 三结合:①行政管理黄河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结合。我在东营市工作期间,请灌区管 理站的领导挂职副乡长、副书记,效果很好。可以逐步发展到请县河务局的主要领导挂职 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河口管理局的局长出任副市长、副书记。总之,条块结合的体制,在 组织上落实对工作有利。②科技研究与地方和系统外的科技设计部门结合。③基础科学 研究与国际科研机构结合。 四定责:黄委会与黄河流域地方政府分工定责;防洪安全要求分区段定标准;按区段 分配防洪经费;按管理质量确定年度奖惩。 采取以上措施,发挥条块结合的优势,科技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管理工作做 到条块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把整个治黄事业激活,大大加快根除黄河水患、尽兴黄河水利 的进度。 (4)在东营市建设黄河河VI模型,在河口丁字路处建固定水文站。 ·132· 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 作者: 李殿魁 作者单位: 山东省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济南)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薛万东 胜利油田概况及对黄河河口治理问题的思考 2003 多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黄河河口的治理工作,始终把黄河河口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在国家和山东省政府的关怀下,在黄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与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我们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黄河与油田生产经营的关系,针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形势要求,尽最大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黄河河口的综合治理.自1974年以来,胜利油田用于河 口治理的资金达4亿多元,为黄河的安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具体说来,胜利油田在黄河河口治理工作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2.会议论文 陈述彭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河口治理的管见 2003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农业的新思路,不能过分依赖对黄河水资源的索取.在确保石油开发、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河口治理问题需要实事求是,面对现实,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加强有序管理,同时要进行长治久安、力所能及的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与修复. 3.期刊论文 李纪人.李小涛.黄诗峰.LI Ji-ren.LI Xiao-tao.HUANG Shi-feng 新水沙条件下的黄河河口治理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4) 分析了黄河河口未来来水来沙的变化及其影响,从人类活动要与自然协调共处出发,讨论了在新来水来沙条件下黄河河口治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入海流路、三角洲演变、防洪抗凌、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社会经济规划布局以及河口管理等.指出了尽管黄河水少沙多的基本特性不变,河口的演变规律就不可能有大的变化,但正确的人为干预是非常 重要和有效的,这为治理方案的研究留出了很大空间.水资源是黄河河口治理的核心,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和提高用水效率.黄河河口存在的种种问题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进行统一管理.河口治理是黄河全流域治理的一部分,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发展. 4.会议论文 胡一三.李勇 黄河河口治理要有利于下游防洪 2003 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是黄河于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而发展形成的.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沟口,面积约6000多km<'2>的扇形地区,大致包括1855年黄河改走现河道后,入海流路摆动的范围(见图1).近50年来为保护河口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尾闾河段摆动顶点暂时下移至渔洼附近,摆动范围也缩小到北起车子沟、南 至宋春荣沟的扇形地区,面积2400多km<'2>. 5.会议论文 姜文来 关于黄河河口治理的几点浅见 2003 经过多年的研究,河口水利经济在河口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今后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河口治理过程中水利经济有其局限性.河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石油工业、湿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等多个方面,新的经济研究方法是建立系统的、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的河口经济学. 6.会议论文 王桂仙 黄河河口治理工作中的泥沙研究 2003 在河口治理方面,大家有很多思路和设想,提出了许多措施与方案.要使这些目标得以实现,使河口治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重视和开展泥沙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7.会议论文 索丽生 黄河河口治理中的若干关系 2003 黄河水少沙多,泥沙运动规律复杂,受河势与海洋动力等条件影响,尾闾河道摆动频繁,河口治理难度较大.如何正确处理河口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就河口治理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七个关系做一分析. 8.会议论文 陈效国 对黄河河口治理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2003 目前,河口地区还存在着洪水凌汛、风暴潮的严重危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河口演变规律的研究,加强河口地区的综合治理.这次河口治理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大批知名的专家,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必将对今后河口的治理和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9.会议论文 王锡栋 黄河河口治理的实践及建议 2003 近代黄河河口三角洲是指1855年后形成的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面积约6000km<'2>的扇型地区.在此三角洲上实际行水100多年来,入海流路小改道50余次,大改道10次.经历了由自然摆动到人工控制改道的转变过程.人民治黄以前的7次改道多为自然演变的结果,人民治黄以后的3次改道均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10.会议论文 严以新 关于黄河河口治理的几点浅识 2003 黄河河口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对搞河口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如果能把黄河河口的问题解决好,成果在全国、在国际上也是超前水平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520488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5日
/
本文档为【黄河河口治理与三约束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