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2011-07-24 13页 doc 220KB 2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7659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目 录 目 录 招考政策模块 教育学模块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说明 5 学习精要 一、教育及其基本要素 91 时事政治模块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92 三、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93 2009年6月以来国内外大事记 6 典型题 95 补充:时事新闻 42 答案与解析 97 补充: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43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学习精要 教育法律法规模块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01 二、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5 典型题 104...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目 录 目 录 招考政策模块 教育学模块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说明 5 学习精要 一、教育及其基本要素 91 时事政治模块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92 三、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93 2009年6月以来国内外大事记 6 典型 95 补充:时事新闻 42 答案与解析 97 补充: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43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学习精要 教育法律法规模块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01 二、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5 典型题 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2 答案与解析 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9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4 学习精要 教师资格条例 71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 10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4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09 三、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10 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典型题 111 答案与解析 113 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基础理论 79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81 学习精要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82 一、 教育目的基本理论 116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118 六、教学组织形式 153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118 七、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154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120 八、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56 典型题 121 典型题(一) 158 答案与解析 123 答案与解析 159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典型题(二) 162 学习精要 答案与解析 164 一、教师 128 第八章 教育评价 二、学生 130 学习精要 三、师生关系 131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167 典型题 132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168 答案与解析 134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70 第六章 课程 典型题 172 学习精要 答案与解析 174 一、课程内涵与类型 139 第九章 德育与班级管理 二、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40 学习精要 三、课程标准 140 一、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176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41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77 典型题 143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78 答案与解析 145 四、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79 第七章 教学 五、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180 学习精要 六、德育的途径 182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49 七、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 182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149 八、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185 三、常用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50 典型题(一) 186 四、常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151 答案与解析 188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52 典型题(二) 192 六、教学组织形式 153 答案与解析 193 第十章 课外活动 第三章 人格发展与教育 学习精要 学习精要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196 一、需要、动机、兴趣 245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 196 二、能力 246 三、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97 三、气质与教育 249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 198 四、性格的形成与教育 251 典型题 199 典型题 254 答案与解析 200 答案与解析 255 第四章 学习心理 心理学模块 学习精要 一、学习及学习理论 257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二、学习动机 262 学习精要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267 一、感知觉 203 四、知识的学习 271 二、记忆 208 五、技能的学习 278 三、想象 211 六、学习策略 284 四、思维 213 七、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290 五、问题解决及创造性 215 典型题(一) 296 六、注意 219 答案与解析 295 典型题(一) 223 典型题(二) 300 答案与解析 225 答案与解析 301 典型题(二) 228 典型题(三) 305 答案与解析 231 答案与解析 307 第二章 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典型题(四) 309 学习精要 答案与解析 311 一、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 233 典型题(五) 314 二、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237 答案与解析 317 典型题 242 典型题(六) 319 答案与解析 243 答案与解析 321 典型题(七) 324 答案与解析 326 第五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习精要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330 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31 三、心理辅导及其目标与方法 332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333 典型题 335 答案与解析 338 第六章 教师心理 学习精要 一、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342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342 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343 典型题 345 答案与解析 346 第六章 课程 学习精要 第一节 课程内涵与类型 一、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总合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本书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的教育实际工作中,课程一般具体表现为教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基本类型 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是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全方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2、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的角度,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经验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相互整合。 4、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的角度,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5、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绝对数量的比重。 地方课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的课程。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既包括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自行设计的新课程。 第二节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切当、合理的比重。必须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的轻重之分。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校差异而提出的。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 第三节 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和框架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基本相同,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这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各学科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课程目标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l-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 内容标准部分:这一部分按照学习领域、主题或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 实施建议部分: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二、国家课程标准的特点 1、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2、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4、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 1、从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从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 3、从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从教师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第四节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与特点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如教材)。概括地说,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价值潜在性和多质性的特点。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1、按来源分,有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有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活动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3、按功能特点分,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所来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知状况等因素,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4、按性质分,有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5、按存在方式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共享性原则 树立课程资源统一规划和共同开发的意识,建立校内教师之间、学科之间交流共享机制,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他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区域内全方位的课程资源共享。 2、经济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树立课程成本的观念,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动员各方力量,争取用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出切实经济实用的有效资源。 3、实效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以实现明确课程目标为前提,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类课程资源,充分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以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4、因地制宜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本地区教育水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特殊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点,展示教师风格,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四、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 1、资源调查——建立课程资源库 资源调查就是对学校已有的、有待开发与利用的资源进行整体盘店的过程。 2、资源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资源分析是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将学校所处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潜在的危机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资源规划——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资源规划是指在资源调查、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内外各种资源有选择地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范围内,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过程。 第二章 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学习精要 第一节 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 一、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2)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的状态,带有情境性、易变性。引起情绪的情境一改变,情绪很快就会消失。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的反映,具有稳定性、持久性。 (3)情绪往往是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的,带有冲动性、爆发性,并伴有明显的机体生理变化和外显行为。情感是与人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并受世界观和价值观制约,因此更加深刻、含蓄、稳定而持久。 2、联系 情绪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属于同一性质的心理活动,因此有密切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制约,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有时会因情感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立的性质,就象磁铁的两极,每一种情绪情感都可以找到与它对应的一级,如热爱-憎恨,喜悦-悲伤,兴奋-宁静等,组成对应的两极。 两极性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从情绪情感对人的意义、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增力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减力的、否定的情绪情感。 2、情绪情感是多维度的心理现象,其两极性还可从快感度、激动度和强度来区分。 3、情绪的紧张度分为:紧张 - 轻松。 4、情绪的激动度表现为:激动 - 平静。 5、情绪的快感度包括:愉快 - 不愉快。 (四)情绪的分类 按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 和 应激等。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应激: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高级情感: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社会意义的事物所产生的复合情感。按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美感、荔枝以及宗教情感、母爱等,他是人类所独有的。 (五)情绪情感的功能与作用: 1、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2、情绪的信号功能 3、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功能 4、情绪是意识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具有意识性功能 二、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儿童的情感是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出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丰富而不稳定 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学校成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儿童的生活接触面扩大了,新的活动、新鲜事物使儿童的情感内容丰富起来。以道德情感的内容为例,低年级小学生较多的是自尊心、个体荣誉感;而高年级小学生则开始有了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人道主义情感,等等。  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性质上也有变化。但更多的是与学校生活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与一定的人生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联系起来。 然而,尽管小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容日渐丰富,与道德、理智、审美活动相联系的高级情感也逐步得到发展,但是,小学生情感还不够稳定,他们的情绪常随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紊乱。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一定发展,学生情绪稳定性才有所增强。 (二)单纯而易于外露 小学生天真活泼,情感丰富,易于外露内心的感受。他们表达出来的情绪通常是他们纯真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较为一致,较少有文饰和内隐成分。然而,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往往带有较强的情境性,情感表达的方式比较单纯,情感易于外露,不善于掩饰。他们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和可能的后果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与人相处基本技巧的掌握,小学生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逐渐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适当掩饰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 (三)强烈而不易自我调节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遇到较小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他们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只有到了高年级,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四)感受自我情感而不易理解他人情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一般都能体验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喜怒哀乐体会比较明确。但是,他们对情感的认识与体验还有一定的自我中心,不善于理解并体会别人的情感,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不能客观地评价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很多时候以自我体验的情感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来评判周围人的情感体验。然而,随着情感的不断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开始把移情情绪与情境相联系,并逐步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采取利他行为。 三、小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由于健康的情感对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遵循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有效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 (一)提高认识能力,正确评价自我 情绪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面对同样的事情,由于个人的认识不同,产生的态度就不同,因此而产生的情绪也就不同。小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认识。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认识正确,就会热爱生活,坦然面对生活、学习和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遭受的挫折。第二,对自我的认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取得的进步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把握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二)创设教育情境,陶冶小学生的社会情感 高级的社会情感在个体身上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情境中,发挥教育的影响,在相应的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巩固的。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育的情境,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艺术鉴赏与实践活动、体育活动等,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反复体验积极、健康的感受,陶冶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三)正确地运用道德移情,促进小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 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感。道德移情是通过觉察、体验他人道德情感的活动,产生与他人相同道德情感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儿童树立榜样,宣扬英雄、模范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他们良好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体验他们的感情世界,产生道德上的震撼与情感上的共鸣,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感。 (四)指导学生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另一方面要注意调控学生的消极情绪,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绪自我调控的关键是加强理智的作用和意志的力量,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估来调整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认知过程或不合理的观念。在小学生心绪不佳时,应指导他们通过读书、写日记、与朋友交谈、欣赏音乐等方式改变不良的情绪体验。当学生遇到较强的情绪冲突时,则应指导他们运用克制忍让、注意力迁移、自我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以便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冲突,改善情绪状态,从痛苦的情绪体验中及时摆脱出来。 四、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的情绪、情感更加复杂和深刻。 大多数青少年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情绪冲突。这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身体特征、对角色的预期以及同伴关系等都发生了快速的、巨大的变化。对于大多数的青少年来说,情绪困扰只是暂时的,能够妥当地处理。但是,有些压力则导致行为不良、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 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他们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甚至会由于一时的冲动而不顾一切。    (二) 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 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都十分敏感。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一种优越感。有时又常常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担心,所以在情绪、情感方面常常表现不稳定,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 中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情绪的产生有复杂的心理原因。他们对别人特别是同伴的情绪特别敏感,对情绪的理解也较为准确,对直接引起情绪的事情反应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渐渐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 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当遇到情绪困扰时,能够应用有效的手段,如听音乐或与知心朋友谈心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青少年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中学生,其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 (五)中学生的友谊感迅速增强,并且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 中学生思想比较纯正,他们好交往、重友情,友谊感发展迅速,而且这种友谊往往终生难忘。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向往,中学生已产生爱情萌芽,但多数学生能够珍藏在心底,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   五、中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一)端正认识,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为认识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正确认识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错误认识就会产生错误的态度和消极的情感。正如洗星海所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痛苦中只会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感到乐观自信。”如果认识了上述真理就能自觉的抑制消极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提高能力,以能育情。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却是万丈深渊。”对待苦难,适应能力强的人能以乐观态度坦然处之,理智对待,因而能使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和充沛的精力战而胜之。相反,适应能力差的人,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因此,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锻炼意志,以意育情。 意志和情感是相互制约的,意志是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的,反过来又调节和控制情感。一般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因此,要重视锻炼意志,要有吃苦、受挫的心理准备。在生活中,困难不会自动消失,只有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达到人生美好的境界。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意志、勇敢和目的性的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因此,训练意志,培养自我控制力非常重要。 (四)优化性格,以性育情。 情绪是一种共性的心理过程,而性格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情绪表现。因此优化性格特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方可培养良好情感。一般的,对性格外向的学生,要注意引导其克服冲动,三思而后行,防止情绪爆发而破坏宁静的心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注意指导其学会排遣不良情绪,及时宣泄,或向亲友倾吐心声,逐步形成良好情感。 (五)创设情境,以境育情。 情感具有情境性,即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情感教育中,不仅要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情感生活环境,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新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校园环境等。同时,也必须明白,不要期望生活适应你,而应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 (六)加强实践,以行育情。 实践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的情感总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只有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体验,情感才能越来越丰富、深刻。因此,情感教育必须重视行为训练,要在实践中以行育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各种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科技的、文体的、劳动的实践活动,并使之反复感受体验,身体力行,养成习惯,最终形成同情感、责任感、爱国感、劳动观、求知欲等积极情感。
/
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考试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