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巫的文章

2011-07-27 27页 doc 10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3390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巫的文章小巫的文章 小巫的文章 TOC \o "1-3" \h \z 原则重申: 1 只听真理不“听话” 2 珍尼~古道尔博士的故事 5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6 什么是自由 8 追求完美的动力 11 给孩子自由 13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16 我见识了小皇帝 18 当孩子大发雷霆时 25 说明一点:书稿中确立规则手段的适用对象,限于4岁以内的孩子。4岁(或者3岁半)之后,需要应用其他的手段,引进“行为自然后果”这一概念,让孩子自行选择、承担责任。 原则重申: ​ 自由的内涵是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
小巫的文章
小巫的文章 小巫的文章 TOC \o "1-3" \h \z 原则重申: 1 只听真理不“听话” 2 珍尼~古道尔博士的 5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6 什么是自由 8 追求完美的动力 11 给孩子自由 13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16 我见识了小皇帝 18 当孩子大发雷霆时 25 说明一点:书稿中确立规则手段的适用对象,限于4岁以内的孩子。4岁(或者3岁半)之后,需要应用其他的手段,引进“行为自然后果”这一概念,让孩子自行选择、承担责任。 原则重申: ​ 自由的内涵是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 ​ 规则和承担责任是相通的。 ​ 有多大自由,就需要负多大责任。 ​ 自由多了,责任少了,人就会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 责任多了,自由少了,人就成了奴隶。 ​ 遵守规则是为了保护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自由。 ​ 孩子大约在3、4岁左右,可以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由选择,尤其是引进“行为自然后果”这个概念,让孩子进行选择、自行负责。 ​ 太小的孩子,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承担大部分责任,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探索世界。 只听真理不“听话” 东东两岁四个月左右,孙瑞雪主持的心智教育中心在我们的花园开办了一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东东成为第一批入学的儿童,每天去半天,吃完午饭接回家。 某一天中午,佟阿姨把东东从儿童之家接回来,在主卧室的卫生间洗澡。东东这些天对淋浴喷头特别感兴趣,总是抓在手里恋恋不舍。我让阿姨去吃饭,我来弄孩子。东东大叫“阿姨走,别管东东!” 而后又对我说,“东东要玩儿这个(喷头),玩儿一会儿会儿。”我把浴帘挂好,让他坐在浴缸里玩儿。平时我们也经常让他在很浅的浴缸水里玩儿个痛快,要出来时就叫我们。 我在外边和阿姨吃饭,不时听到浴室传来东东的捧腹大笑。过了一会儿,他叫“水都流出来啦!”我去看,见他把喷头对着浴缸的墙,水流出了浴缸外,流进地漏。我没管他,回到餐厅。下一次他叫,我去看他,哇!不得了,这小家伙拿着喷头对着浴室喷,整个浴室一片汪洋,已经开始流向卧室。我赶紧脱光脚,迈进水里,关上水龙头,把东东递给站在卧室干地的阿姨,自己开始收拾浴室。东东裹在干毛巾里,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的成果,看妈妈怎么拧泡湿的浴垫、怎么把水推进地漏。 整个过程中,我和阿姨没有大呼小叫、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批评东东——因为他没有做错事。 收拾完,我们都回到餐厅。东东见我吃话梅,也要吃。他平时要吃什么,我都不拒绝他(除了药),即使是他肯定不爱吃的,如果他坚持要,我就让他尝一口,并且告诉他,这个你可能不爱吃,或者这个是辣的。他尝了,不喜欢,就吐出来。而且他明白,妈妈说不好吃的东西,的确他都不喜欢。这样有时候我只要对他说,这个不好吃/辣/苦,他就不再坚持要了,而是相信我的话。 那天的话梅,是为我怀孕害口买的,特别酸,我知道他肯定不会喜欢,但是他看见这个东西的样子很可爱,好像是糖,就坚持要。我给他,告诉他咬一小口,注意别咬着核,可能他不爱吃。他嚼了一会儿,吐出来,说“不好吃。” 随后他站在我坐的条凳上,伸手去够餐桌旁的柜式空调机的叶片。因为旁边隔着东西,不好够,他爬下去,绕到桌子另一边,搬出一只凳子,爬上去。阿姨问他要干什么,我说他要琢磨空调。他站到凳子上,踮着脚去够叶片,感受里边传出来的凉风,把叶片推上去、扒下来。我去扶他的腰,他扒拉我的手,说“妈不扶东东。” 我说,“妈必须扶东东,因为这样比较危险,妈妈要保护东东。” “妈走,妈不扶。” “你不要妈扶,妈就把你抱下来,你就不能在凳子上玩儿了。” 以前这样的讲条件,东东都能答应,但是今天他特别固执:“妈走,妈不扶东东。” 我把手从他身上拿下来,环着他的腰扶在桌子上:“妈没有扶东东啊,妈扶桌子呢!” “妈走,妈遛弯儿去。”东东仍然不屈不挠。 “哎,东东,你站在这儿是要玩儿空调呢,还是要跟妈打架?” 东东听到了新鲜词儿,当然要重复一遍:“跟妈打架!”不过动作还是在玩儿空调。 没几分钟,他的注意力就从空调转移到餐桌上的干花,扯上边的花瓣。我跟他说过N次不可以毁坏干花,显然他又忘了,于是我又说N+1次。他不听,我一边警告他“你这样妈妈就必须把你抱开”,一边把他抱下来。他就势坐到地上,假装跟我玩儿拉大锯扯大锯,我知道他的小心眼儿转的快,就留神他要干什么,果然他的小屁股一蹭一蹭,小身子企图钻过我的腿,回到凳子边。我一下子夹住他,说“你这个小鬼头!你以为妈妈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他嘎嘎地笑,眼睛眯起来,一副小坏样子。 我不知道别的妈妈遇到同样的情况,是不是已经直截了当地说了N个“不行!别动!”甚至发了脾气、打掉孩子的手,反正我比较“惯”着东东,他想干什么,只要没危险,就都可以;我不要他做的事情,就想一些别的办法来阻止他,而不是直接拒绝他。我们家就是这样,在欢声笑语中渡过每一天。 抚养东东这样精力充沛、爱玩爱动的孩子,我们要有非常的耐心、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精神,更费心思,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看护人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带,羡慕谁谁的孩子“多老实!”说实在的,给我一个老实的孩子我也不要,我宁肯要一个淘气的。老实的孩子多半是受到管束压制的孩子,他之所以老实,是因为被压抑的“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儿童之家一位老师的评语)。 老实的孩子不给家长找麻烦了,但是也被家长剥夺了好奇心和创造力。儿童之家的老师说,她们见过的老实孩子,怕生人、怕运动、怕外界、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老师不叫,他就呆呆地坐着,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样的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不会好——什么都不让动,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工作后也无法担任要职——不让自己做主,也自然没有责任心。到那个时候,家长又会呵斥他“怎么这么没出息!”却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孩子的状态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很多家长们,似乎永远生活在一种自相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不耐烦孩子的活泼好动,想方设法压迫、约束孩子的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却又要求孩子“求知”、“好学”,出人头地。他们无法忍受孩子到处“乱”摸的小手,恨不能拿绳子把它们捆起来,他们不允许孩子自己做事情,只想让孩子老老实实呆着不动弹,而后又把大量的印刷品摆在孩子面前,要求孩子“学习”。 这些家长们不明白,孩子其实是在不断地运动中成长、学习的。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内,都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成长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心、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探索、触摸和攀爬的冲动。孩子的每一“动”,都是一个学习的经历,都在满足他成长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并不意味着安安静静地坐在桌椅前看书,成长也不能够在静止不动中发生。“儿童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抑制儿童的活动,等于抑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成长。 儿童之家的老师在评价东东时经常说,因为东东没有受到过任何压抑,他有坚实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们能够感受到,东东的内心有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 只是,东东内心的这种力量,会让坚持传统式教育理念的人倍感头疼。东东两岁十个月左右,我们家搬离原来居住的小区,搬到郊外的一家别墅区。佟阿姨因为路程太远,不能再照看东东,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她的接班人。两个月之内,新阿姨换了三个,都反映“这孩子不听话,个性太强,太难带。” 儿童之家的园长听到这样的言论不禁感到莫名其妙:“东东是多么容易带的孩子啊!”继而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肯定都想控制东东,遭到失败,所以抱怨他不好带。” 的确,这些阿姨不约而同有一句口头禅,“听话!你怎么不听阿姨的话?你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 一位阿姨在努力阻止东东踩雪遭到拒绝时,说了一句,“你不听阿姨的话,阿姨就走了。” 东东笑眯眯地还给她一句,“阿姨你走吧,我让妈妈再给我找一个新阿姨来,我听新阿姨的话。” 这个阿姨十分气愤地向我汇报东东的劣迹,我对她说,你本来就应该把“听话”这两个字从你的中永远地去除掉,因为这两个字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只能表露你的无能。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仅仅因为你是大人?你要跟他讲道理,而不是用“听话”这样软弱无力的词语来约束他。东东只听真理,不“听话”。 第二天阿姨就辞职了。我拖着7个月的身孕,带着东东去公园玩儿,娘俩一起踏雪,乐趣无穷,直到鞋和袜子都湿透了才回家。当时我想,这么好玩儿的事情,为什么要阻止他呢? 阿姨们频频说“不”的理由是为了保护东东不出意外。但是保护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剥夺他的生活乐趣。大人们总是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告诫他不要动这个、不要摸那个,其实没有必要,孩子只对自己力所能及的玩具感兴趣,你这么紧张,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的好奇心,你不让他碰的东西,他偏要去碰一碰。 东东会爬了、开始到处摸索之后,我就把家里一只柜子腾出来,把易碎物品挪走,留下一些纸盘子、茶叶盒什么的,告诉他这是东东自己的柜子,可以随便处理里边的物品。东东有一阵子经常把柜子里的东西倒腾出来,再认真地一件一件按原样放回去,这正是他秩序感萌芽的表现。如果他打开别的柜子玩儿,我会告诉他,“这不是你的柜子,你有你自己的柜子,你去整理吧。”东东听言就会欣然前往。偶尔东东接触到我们不愿意他碰的东西,一般告诉他不要动就可以了,如果他坚持,而且是有危险性的东西,我们会坚决把他挪开,并且想办法吸引走他的注意力。因为我们很少对东东说“不”,真说“不”的时候比较起作用。 成功地教养孩子,需要大人时刻开动脑筋,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既智慧地满足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又保护孩子不受伤。当必须对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我建议妈妈们不要站着、居高临下地勒令孩子,而是蹲下身来,搂住孩子,亲吻他,温柔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因为…” 当孩子从你的眼光、语气和动作中读到充盈的爱,他平时很少听到你反对他,他又是那样五体投地地爱着你,他怎能不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他本能的顺从状态呢?? 珍尼~古道尔博士的故事 我丈夫是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珍尼~古道尔学院)在中国的董事会成员(志愿者),Dr. Jane是我们很熟悉的朋友。我听她的演讲多次,她的书我也看了。 Dr. Jane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了解黑猩猩,更是帮助我们了解了我们人类自己。Dr. Jane最早的震惊世界的发现,是黑猩猩能够制作工具。当时普遍接受的理论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制作工具而动物不能。当她把这一发现告知自己的导师,举世闻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家Louis Leakey时,Dr. Leakey不无幽默地说,“我们要么需要重新定义人类,要么重新定义工具,要么就得接受黑猩猩为我们人类的一员。” Dr. Jane去冈比考察时,连大学学位都没有。她有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母亲Vanne。Vanne从Jane很小的时候,就对她一切看起来怪异的行为予以理解和支持。 比如,Jane在一岁半的时候,曾经把一堆虫子从伦敦植物园里收集起来,带回家里的床上。Vanne没有大惊失色,暴跳如雷,只是告诉Jane,“你要是把它们带离了土地,它们会死的。” 又有一次,在海边的朋友家,Jane带了一桶一桶的贝壳回房间。一次妈妈去看,发现整个卧室都爬满了贝类。Vanne没有惊慌失措,呵斥痛骂,只是告诉Jane,“它们离开了海,会死掉的。”Jane急了,要送它们回大海。Vanne没有对这个小孩子的哭叫置之不理,而是发动大伙放下手头的一切,帮助Jane捡起所有的贝壳,送回海里边。 Jane四岁时,到外祖父的农场上做客。为了弄清楚鸡蛋到底是从鸡身上什么地方掉下来的,Jane躲在鸡窝里屏气敛声了整整4个小时,终于亲眼目睹了母鸡下蛋。这个时候,家里人以为她丢了,报了警,所有的人都心急如焚地在找她。Jane捧着还带着热气的鸡蛋出现在她妈妈面前时,看到女儿眼睛里兴奋的目光,Vanne没有教训她,而是坐了下来,听Jane汇报她的历险记。 Jane在8岁时,告诉Vanne,“我要去非洲。”Vanne没有嘲笑Jane胸无大志,却鼓励她说,“只要你努力,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Louis Leakey寻找一个可以去冈比原始森林考察黑猩猩的人时,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这个活太辛苦,没有人愿意干。Jane接受了这个工作,Vanne不仅仅没有舍不得宝贝闺女去非洲的蛮荒之地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反而放下手头的事情,陪着Jane去原始森林里,帮助她适应那里的环境和条件。 成功者最最需要的,是一个永远理解、支持、鼓励他的妈妈。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盛夏时节,佟阿姨经常带着东东在花园里的水塘边上玩儿。东东用小树枝搅水、用小桶盛水、用小铲子小勺子挖水,玩儿得不亦乐乎,往往衣服身上都湿透了,回家换了干衣服,再接着出去玩儿。花园中心有一只喷泉,每天上午、傍晚各开几个小时,东东特别喜欢绕着喷泉奔跑、在喷泉里穿梭。 一次,东东正在大闹水帘洞,旁边一位女孩子看的眼馋,也要参加,她的姥姥却制止她说,“咱们可不能学这玩儿法,这多脏啊!”说着抱着孩子赶紧离开。 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院子里有人把我们纵容东东自由玩耍的做法称为“外国人玩儿法,咱中国人可不能学。” 佟阿姨对此撇撇嘴,说,“不就是多洗几件衣服吗?孩子的衣服搓两把就出来了,也不费什么事儿,干吗要阻止孩子玩儿呢?” 那位女孩子的姥姥曾经问过我,“你们家东东脾气大吗?” 我说他很少发脾气。 姥姥对我抱怨,“我们家伊伊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哭闹,怎么哄都不行。你说这是怎么搞的!” 伊伊比东东小两个月,基本上同步成长。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小姑娘,只是每次出来,都穿的花枝招展,被姥姥或者姥爷抱在怀里,寸步不离左右,也从来不允许她自由走动,更不允许她尽兴地玩儿。伊伊姥姥总说,“女孩子要规矩,不能那么疯疯癫癫的!” 伊伊9个多月就会说话,学会的第一组词语是“不…”——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的玩具咱们动吗?” 伊伊摇着小手说,“不动。”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吃的,咱们吃吗?” 伊伊摇着头回答,“不吃。” 姥姥得意地对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说,“我们伊伊就是懂规矩!” 伊伊“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几乎数不出来有什么允许她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在“不”字中长大的孩子,心灵受到的压抑太大了,无怪乎总爱发脾气。根据蒙特梭利,当孩子认知世界的需要遇到障碍,不能得到满足时,他的心理会出现紊乱,外部的表现就是发脾气。 象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伊伊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各种清规戒律之中,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不”字(和“别”字):不许动!不能摸!不让玩!别跑!别跳!别叫!别出声!不可以碰!不要这样!等等,等等。现在立规矩的是家里的长辈,将来上了学,还有更多各种各样的《守则》和《规定》等着她,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权威性人士居高临下地对她发号施令,告诉她这是严禁的、那是不能做的。没有人会蹲下身来,跟她慢慢地讲道理,所有的规矩都是必须执行的,无可商议的。伊伊现在可以发脾气反抗(当然也没有多大用处),将来长大了,还是这么压抑,她可怎么发泄呢? 问家长们,为什么要给这么小的孩子立这么多规矩?他们会回答:哪儿能不管孩子啊!哪儿能由着他们的性儿乱来!那还不乱了套了! 在比较中西育儿手段时,有些中国家长十分武断地评判西方的育儿方式过分自由,甚至有人称之为“放羊”式教育,对此不屑一顾,并且把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做比较,说中国孩子更守纪律更听话更乖,从而得出中国的管教方式更好的结论。 表面上看,中国的孩子的确更加容易管理,外国的孩子的确更加散漫自由、个性更强、不愿意服从命令听指挥。但是如果以此证明中国传统管教式育儿手段更好,恐怕不够科学。 无论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其目的之一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公民。那么我们不妨比较以下中西方成年人的行为:在没有权威人士维持管理的情况下,是中国人更加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排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还是西方人更加自觉?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德国人遇到红灯,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也会规规矩矩地等着绿灯。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唯恐马路两边的楼里有小孩子在向外张望,看到成年人的行为而去效仿,他们不能给孩子做出坏榜样来。 一位朋友在美国度假时,曾经在一个交通灯停电的路口观察到,虽然没有警察的指挥,所有的车辆都规规矩矩地停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按照全向停车标识 (all-way stop sign) 的规则,一排一排地按顺序走,左转弯的车辆避让直行和右转弯的车辆。朋友在那里看了十几分钟,直到电来了,交通灯恢复正常,没有发生任何危险和冲突。朋友对我讲这个故事时感叹道,“这要是在中国,早就挤成一团,水泄不通,谁也不让谁,谁也走不了。” 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中缺乏规矩?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特别严格的规章,就连小学上课,都要求我们遵守课堂纪律:手背后规规矩矩地坐着,不许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相比之下,美国的学校课堂要乱多了:孩子们可以随意喝水、上厕所、到讲台上拿纸巾擤鼻涕,不懂的就提问,等等。 一位侨居海外的妈妈在网上问:“中国人自小被要求守规矩,守特别多的规矩,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非常多,为什么没人监督、不受惩罚的时候就不再守规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公民意识等等各种角度做出论述。甚至曾经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历史长期战乱,生存的困难导致中国人种形成“恐惧”基因,即便在安全时期依然无法控制自己争先恐后。我这里则从成长过程、养育手段方面来探讨。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尊重,身心手脚都被束缚着,我们的纪律和秩序感,都是别人(家长、老师、单位、警察等)强加给我们的,而不是自觉自发地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也学会,纪律是在有人管束的情况下不得不遵守的东西,而不是发自内心领会并顺从的生活规则。 强加于身的规则可以一时规范人的行为,却无法深入到他们的思想。 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对于纪律和法律的遵守,不是出自于对这些规则的理解,也不是看到了遵守这些规则对于个人、集体、以及全社会有什么好处,而更多的是出于对权力的畏惧,害怕遭打骂、挨批评、受处罚、蹲监狱,等等。总之,不是发自内心的自律。一旦压力有所松弛,人们就会在最小范围内享用最大限度的自由,会本能地反抗规则,补偿自己对自由的需求。 孙瑞雪在摇篮网做嘉宾,讨论爱与自由时说:第一、你几乎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一个在自由中成长的人;第二、当你面对一个无自由的人的时候,你给他“自由”,你看到的一定是胡闹,那不是自由,那是解放。 孙瑞雪在我们小区里设立的蒙特梭利儿童之家,每年都会接受一些在家里已经“完成”如厕训练的孩子,不用尿布、自知大小便。但是一旦到了蒙氏的自由环境中,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会大小便失禁,随地随时乱撒乱拉。因为他们的如厕训练,不是等到他们身心成熟能够自我控制的时候才进行的,而是提早被大人强制“把”出来的,偶然出了意外,大人对其横加斥责,孩子畏于大人的威严,不得不给自己强加压力。然而一旦到了自由的环境中,他必定要回到原始的状态,把他没有满足的自由“着补”回来。这是100 来年以前,弗洛伊德老爷子出来的人类天性。蒙氏老师采取的手段,就是无条件地包容接受,毫无怨言地为孩子擦洗。这样一两个月以后,孩子的自由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开始走向自律。 这与爱的原则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不会独立;当一个人对自由的需求处于饥饿状态时,他也无法自发地约束自己,无法自律。 什么是自由 对100个中国人说蒙特梭利的名言——“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会有99个大惊失色:“那还了得!”在这些人心目中,纪律和自由针锋相对、不共戴天。 那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严格管束中成长起来的,从来不知道自由的滋味,因此也认定纪律是管束的结果,自由必定导致散漫和自我中心。 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地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的管教的意识心态。(《爱和自由》)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抱怨,“我这个孩子脾气特别大!”我说,“那是因为他没有自由。”她瞪大双眼惊呼道:“他要什么就给什么,还不自由啊?”我对她解释:“刚才你和我说话时,孩子在玩儿牵狗拉链的套把,那个时候他很安静。后来你想带着狗溜达一圈,站起身时都没向孩子那边看一眼,就顺手把套把拿过来。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琢磨这个东西,突然被抢走,他当然要发脾气。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几乎从来不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你没有尊重他的意志,没有给他行动上的自由。” 人们对自由有许多误解。自由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家长给孩子买各种吃穿用品,孩子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当孩子想自己动手做事情时,却横加阻拦。仅仅满足孩子对物品的索求,却遏制孩子探索世界、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绝对不是自由。 自由也不是为所欲为。我们要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但是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也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和规范,并且适当地树立一些简单易懂的规矩。有些家长将“自由”误解为“放纵”,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只要一哭闹,家长立刻乖乖“投降”,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不是自由,而是娇宠,这样确实会让孩子变得散漫霸道、自我中心。 人们对纪律也有许多误解,以为遵守纪律就是掌权者(家长、老师、上司)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就老老实实呆着不动。这其实不是遵守纪律,而是在做奴隶。 蒙特梭利说,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象哑巴似地一声不吭,或象瘫痪病人似地一动不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当一个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称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种纪律中蕴含着与旧时代那种绝对的、不容讨论的、高压下的“不许动”截然不同的教育原则。 要透彻地理解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这一原理,让我们首先理解什么是自由。 自由这个字眼,在英语里其实是两个字,一个是freedom,一个是liberty,它们的词义有很大的区别。Freedom比较具体,指的是身体的自由,不受拘束限制,行动、选择方面不受他人控制。Liberty则比较抽象,在Webster辞典里,它的定义是“脱离了控制、干扰、债务、限制和阻碍等条件的freedom;行为、思想、言谈等方面的自由选择。”在其他定义里,liberties也是法律上规定的各种具体的自由。 耸立在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叫做Statue of Liberty。 10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先锋严复先生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经使用了不用的译文,freedom为“自由”,liberty为“自繇”,但是后代的翻译没有继承下来,而是统统翻译成“自由”,这多多少少造成了中国人对西方自由概念的片面理解。 我个人的理解,freedom是一种比较基本的自由,是指身体不受拘束限制,是行动的自由。Liberty则是更高层的自由,是指思想、意识、人格等方面的自由,我更愿意把它翻译为“自主”。 人只有在获得完全的freedom之后,也就是行动的自由,才能够达到思维的自由和人格的自主,也就是liberty。 我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由”的状态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行动的自由,吃喝拉撒睡、攀爬、触摸、探索、游玩等方面的自由,即freedom。有了这样最基本的自由,儿童才能够独立——他的精神、人格和意志,都是独立的,也随之产生独立的思维,自由的思维,这就是liberty。在完全获得这样的独立自主之后,儿童的freedom上升到更高层次,即行为的自由,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简单地说,行动的自由,导致思维的自由,最终导致行为的自由自主。 说了半天自由,纪律在什么地方?就在这自由里边:一个完全自由的人,首先获得的感觉,不是他能够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而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和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为自己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自由派生的,就是这种极其沉重而严峻的责任感。他能不自觉遵守纪律吗? 再看看中国的孩子们,有自由吗?没有,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行动上的自由。吃喝拉撒睡,攀爬触摸探索游戏,都没有自由。 儿童最初是通过饮食认知人生的,但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自由:自由从母乳喂养开始,因为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养,孩子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准备好断奶再断;有多少母亲给孩子这样的自由?自由从添加辅食开始,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孩子是否准备好接受辅食;有多少家长给孩子这样的自由?又有多少家长到了4个月(甚至更加提前)就强行往孩子嗓子里边塞果汁、菜水、蛋黄、米粉?再长大一些,多少家长剥夺孩子进食的自主权,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 拉撒的自由,就更不用提了。多少家长从孩子刚满月开始就把屎把尿、在孩子的身体没有发育到期的时候强迫他们自主大小便、一旦出现“意外”就横加指责训斥? 基本生存的自由没有,生活的自由也没有,至于其他行动的自由,我不用具体一一列举了,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无所谓人格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这就是孙瑞雪所讲的“被奴役”:因为你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由,你的周围没有人在自由中成长,所以你充满了担忧,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恐惧的。但是作为一个人,没有自由,他就不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他不是他自己,那么他一定是被别人奴役了,奴役的意义也就在此。自由建构了人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意志,又建构了一个强大的人,这就是杰出而伟大的含义。所以在我看来没有自由,人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几千年来科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的认知法则。 没有了人格和精神的独立自主,儿童也无法达到行为的自由。不自由的人,也必定无法产生责任感。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小时候自有家长收拾一切,不许自己动手;大一些,家长做主报名参加学习班,升学考试也没有什么发言权,联系工作也靠家长的关系后门。长到多大,甚至结婚了,也可以(甚至必须)和家长住在一起,老人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年轻人不必动一根手指头。生活的一切都被包办了,自己不能做主,人格不能独立,哪里谈得上责任感?(许多妈妈抱怨自己的丈夫不理家不帮助自己照看孩子,只知道出去喝酒玩乐回家当甩手掌柜,殊不知这就是小时候没有自由的后果。一切都是家长代劳,导致成年男子的实际心理还滞留在婴儿期。他自己都没长大,你还指望他帮你养孩子?) 没有责任感,还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吗? 行动不自由的人,无法感受、认知事物的自然规律,你可以给他灌输,但他不是真正的理解,也不能够心领神会地遵从;意志不被尊重的人,没有自尊和自信,他的思维不独立,不能够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也无法做到自律。 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从拒绝和管束中建立。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是积极快乐的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恰恰是为了保护自由。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 追求完美的动力 纪律的内涵,简单来说有两点:一条是遵守事物的自然规则,一条是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两点相辅相成。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与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美观感。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还在襁褓期,他已经要求周围的事物有固定的秩序,一旦这种秩序被打破,比如原来放在钢琴上的照片被挪动到柜子上,孩子会感到不安,甚至莫名地哭闹。 我对东东秩序感的观察,可以说比较晚,是从上文提到的整理柜子开始,那时他已经将近一岁。下面这几段日记也典型地表现了东东的秩序感: ——东东越来越是个小管家,什么事都要他操心,指挥这指挥那,“妈妈扫地!不要爸爸!爸爸走吧!上班去!(并用手推)妈妈喝水!阿姨喂饭!坐凳凳!”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任务。 ——这一阵以来,东东很注重自己的仪表,一旦裤腿褪上去,一定要拽下来。袖子要是没有cover手腕,也会被他拉下来。这几天冷,出去时戴着大姨买的手套,今天下午他批评阿姨“没戴好。” ——一到睡觉,东东必定有指令:关窗帘、开机器(加湿器)、关灯。 这种内在秩序感的发展,到了三岁左右,达到高峰。现在东东的生活里,每一件物品都必须有固定的使用者,他自己的凳子、杯子、桌垫,等等,都是他专用;外出时带的瓶装矿泉水,他必须自己独占一瓶;每一样东西,他都要问明白,是爸爸的、妈妈的、阿姨的,还是“大家的”。一段时期,他的慰藉物是一辆小工程车,拿在手里,他一定要车顶上的灯全部朝前。他要做的事情,比如自己盛饭,如果我们没来得及反应,已经打开了电饭煲的盖子,他一定要先盖上,然后从头开始。家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更改摆放位置,有时我们粗心忘了,东东会指出来,或者干脆端个小凳子把东西归回原位。一次阿姨看卧室里的拖鞋旧了,“降格”到厨房里,东东执拗地把它们扔出厨房,还回卧室。我相信,这种秩序感,是他安全感的来源之一,也是他对于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 蒙特梭利相信,儿童的内在有一股强大的趋近完美的动力。一岁之后,孩子对于事物的完美,有着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多少父母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要吃苹果,父母认为他不可能吃完一整只,就擅做主张把苹果切成两半,结果孩子大哭着拒绝接受。或者,给孩子买来冰棍,妈妈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咬了一口,结果孩子撒泼打滚,一定要妈妈把吃进去的冰棍吐出来,或者干脆把咬过的冰棍扔掉。多少父母将此种行为误解为孩子“小气”“惯坏了”,殊不知这正是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正是他内在的秩序感使之然。 东东也是这样,多少次我们想给他一半的食品,他坚持要一整个——“不要小的,要大的,妈别切开!”吃饭的时候,他拿餐巾纸,只要有一点点破,他就坚持再取一张新的。衣服上沾了几滴水,他会执拗地要求马上换掉。无论他多么心爱的玩具,只要有一些损坏,就会被打入冷宫。他简直不能容忍任何东西的残缺不全——“破了,我不要。”外出游玩,如果厕所不干净,他宁肯憋着也不在脏地方大便。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当孩子出现上述秩序和完美的敏感期行为时,非但不能够理解,反而压制、嘲弄、打击孩子,破坏孩子对秩序和完美的追求,也就是说,“弄乱了孩子的脑子。” 如果我们认识并尊重孩子内心的秩序感,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就是孜孜不倦地完善自己;如果我们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对于孩子们的自律,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蒙特梭利说,一个有机会自由发展的儿童是很守规矩的。在自由和尊重中成长的孩子,会有令人惊奇的自律行为。很早我就意识到,东东喜欢他周围的事物井然有序。第一次带他去美国时他一岁三个月。在芝加哥一家玩具商店的二楼,一个角落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球,一位销售人员在给大家示范怎么玩儿。东东抱抱这个,拍拍那个,抱起一只就去另外一个柜台。我说,“东东,这个球不是这个柜台的,咱们还给那边的先生去,好不好?”他转身就把球送回去了,而且还主动帮助那位先生把散在地上所有的球都放回一只大筐里。 从那以后,我便掌握了一个秘密武器。东东“淘气”时,曾经把厨房里的拖鞋扔进餐厅,曾经把游乐场的海绵垫卸下来一块抱到滑梯上,曾经把甬道松动的砖头扔进花坛,曾经…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从来不强从他手中夺过物品,或勒令他归还,而是搂着他,对着他的耳朵轻轻发射我的秘密武器—— “你看你把这个东西弄乱了,它就不好看了,不完整了。东东懂得什么是漂亮的、知道什么是完美的、是有秩序感的孩子,对吧?把它放回去好不好?” 屡试不爽,所向披靡。东东就象是中了魔法一般,毫无怨言地、积极主动地把物品归回原位。如果情况比较复杂,我会帮助他整理。 旁人看到这一幕,往往很惊讶地问我,“你这个孩子平时看上去很淘气,怎么这个时候这么听你的话?” 实际上,东东听从的,不是妈妈,而是他内心的秩序感。一岁刚过一点点,东东就知道玩儿完的玩具要收拾好,归置到架子上或者柜子里。在儿童之家,对“归位”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接受,东东毫无困难。 一个行动自由的孩子,内在的智慧得到保护和发展,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也最乐意遵守纪律。一个得到充足母爱的孩子,对母亲的顺从,是他最自然的状态。 给孩子自由 也许你会说,你讲了这么多,理论上看都明白,但是具体做起来,难上加难,有什么诀窍没有? 有。这个诀窍就是爱。就是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以及《训导》里提出来的“亲密育儿法”(attachment parenting),就是说,你要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亲手抚养孩子,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让孩子充分地感觉到你的爱,对你有着至高无上的信任。 你爱孩子,就必定尊重他信任他。孩子从你那里得到健康的爱和完全的尊重,有了自信心和安全感,他也会爱自己尊重自己,更会爱你尊重你。你的爱、尊重和信任,激发了他身体里追求美好的精神,使他相信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能够把所有的事物都自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你放心,让你高兴。因此,当你合理地要求他遵从事物的规则时(注意,不是以权势压迫他、命令他遵从你的意志、听你的话),他能不痛痛快快地去做吗? 就象蒙台梭利说的,如果我们用正确的发展方法给他们全部的自由,叛逆便没有理由存在,那么它的消失也没什么稀奇的。 我们这些应试教育中长大的父母,特别喜欢什么事情都能有个公式。那么我就总结一下自由导致纪律的公式吧: 爱和尊重——〉行动自由——〉人格独立——〉思维自由——〉自由发展内心对秩序和完美的追求——〉认知事物的规则——〉自主做出决定和选择——〉自信心和责任感——〉自律并遵守纪律。 如果你还是嫌我说的罗嗦,那么就记住这么简单一句话:要孩子自律,就要让他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难。成年人太难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太想控制孩子,认定只有不断地拒绝和惩罚孩子,才能够让他们“懂规矩”,而无拘无束只会导致盲目和混乱。 美国现代教育之父约翰~杜威在试图解除这种担忧时说,既然满足儿童的冲动与兴趣实质上意味着想办法完成一项任务,而这个过程包含了遇到并克服困难、熟悉掌握材料、激发独创能力、培养耐心毅力,以及打造敏锐的思维,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规则——力量的排序——并且提供知识。(《学校与社会》) 也就是说,无论孩子想做什么,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不仅仅学习知识,也是在了解事物的规则,学会遵守纪律。 我们成年人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点,就是孩子的每一个动作,看上去好像是在玩儿,其实是在完成一项高难任务。从婴儿期的抓握、吃手(以及把任何手可以触及的东西送到嘴里)、扔掷、爬行、站立,到幼儿期的行走、攀爬、奔跑、摸索、搬运、拆解,等等,你以为他是在玩儿,甚至在跟你捣乱,其实他是在克服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控制自己的肌肉和神经、掌握自己的四肢和感官、了解物体的平衡和规模)之后才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动作予以鼓励和赞扬,而不是横加阻挠,百般呵斥。想象你自己在舞台上费尽心机做出前空翻三圈接转体360度之后,笑对着观众鞠躬时,你期待的是掌声和鲜花,而不是哄笑和抨击吧?所以,当你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转身对你发出自豪的笑容时,对着这张可爱的小脸蛋,你还生的起气吗? 许多家长总是生怕孩子弄脏了这个、弄坏了那个。孩子要自己端一杯水,家长怕摔了杯子,劈手夺过来。孩子把水弄洒了,家长大发雷霆,斥骂孩子怎么这么笨,以后不要再动水杯子了!这给孩子一种什么印象和感觉?他会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只杯子重要。这又怎能给他自信心呢?久而久之,他就被家长压抑成了一个“残废”,离开别人就无法独立生活,更弗提独立思考,独立承担责任了。 再说,我们为什么这么小气呢?自己洒了水、摔了杯子,一笑而过,擦干净扫利落,下次注意就行了。为什么这么苛求孩子一定要事事处处都完美无缺呢?没有失败,哪里有成功?没有错误,哪里有经验?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在错误中学习的过程。 我知道,要成年人战胜自己内心对孩子的不信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比如,每一个孩子都天生喜欢甜食,东东也不例外。在对待给他甜品的事情上,我和他爸爸有很多矛盾。你看,并不是中国的家长习惯控制孩子,外国的成年人也有很多规矩。我的丈夫生长在新西兰一个严格的天主教家庭,他的内心中,也根深蒂固地认为孩子必须由大人来约束。以前每次我给东东买零食,丈夫都会表示不满,嘟囔着“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甚至严厉地拒绝东东对甜品的要求。 我对他说,你越这样限制他,他越向往这些“垃圾”。现在你可以强制他,以后他有了自己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还怎么限制他?现在越不让他吃,今后他越吃的厉害,弄出一身病,那个时候你追悔莫及也晚了。你不是看过“活着”这部电影吗?里边那个人为什么撑死了?因为他老没有吃的,突然有了馒头,他就吃个没完没了,结果就撑死了。人就是这样,不会被随手可得的山珍海味撑死,倒会被想吃而吃不到的几个馒头撑死。 放手让东东吃,他反而不贪了。有时买的糖和冰激凌,他吃了一半就说“吃饱了,不吃了”,剩下的只好扔掉。应他的要求买的小点心,经常放坏了,还没吃完。买来巧克力豆,他有时想起来了,就向我要(想不起来就搁在柜子里几天都不动),“今天还没吃巧克力豆哪!”我问他,“吃几个?”他说,“5个。”我就给他5个豆,吃完了,他会一本正经地宣布,“明天再吃吧。”有时他会要更多,我会根据他一整天的糖分摄取情况,跟他“讨价还价”,商量再吃多少。偶尔我说“别吃了,今天甜的吃太多了。”他一般都会愉快地接受。(但是如果他带着哭腔哼哼叽叽或者摔摔打打地要求吃更多,我就知道,他不是在要吃的,而是需要我的爱抚和拥抱。) 旁人见了,都会说,“这个孩子怎么不贪,说不吃就不吃了,也不闹?”我会解释,那是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吃多吃少由他自己决定,他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所以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另外,由于他的精神和情感得到充分的满足,物质的满足对于他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不闹。 当你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时,你不仅仅是在积累脾气炸药,也是对他人格的成长进行着破坏。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不”,不要小看你的每一次拒绝,不要给孩子立下太多不必要的规矩。很有可能,你打断了他的专注,终止了他的思维,进而也干扰了他的智力发展。当他无法以自己的智慧感知事物的规则时,当他的自尊和尊严不被放在第一位时,他也无法心悦诚服地遵守任何人制定的纪律。 强迫孩子做违心的事情,强行执行成年人的命令,即使一时达到了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却无法获得真正长久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不容分说的管束之中,就会对所有的规则产生反感心理,无论规则是否有道理、违反规则对自己是否有利,他都会本能地抵触这些规则,甚至无法抑制违抗规则的冲动。长期生活在严格管束中的孩子,会在精神上疏远家长,有话不对家里人说,并且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进行家长不允许的活动。孩子幼小时,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强壮来压服他。但是他长大了以后呢? 有的人会争辩说,美国孩子有自由,青少年犯罪率也提高了,君不见总有报道说美国的孩子们吸毒抢劫,甚至枪杀自己的同学吗? 那么我们看看中国的孩子没有自由的结果。并没有科学的调查说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比美国的低;有的人感觉美国孩子犯罪多,也许只是媒体广泛报道引起的错觉。过度的自由的确容易导致放纵,这也是美国教育者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那么过度的管束呢?中国青少年亲情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美国的青少年也许会去杀别人,中国的孩子们好像比较倾向于杀亲人。自己的父母、祖辈老人,是最亲最亲的亲人,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孩子这么恨他们的亲人,以至于要杀了他们呢? 2003年4月份的一期《北京广播电视报》刊登了关于亲情犯罪的一组文章。其中一篇讲的是一名19岁的少年残杀自己的母亲和奶奶,专栏的题目是:“亲情为什么不能暖到他的心头”,文章中说,“XX是家中独子,亲人们更是呵护备至。就连XX自己也说,小时候别说受委屈,就连学走路,他都一个跟头都没摔过。” 看到这里,我立刻明白了XX杀人的深层原因:这孩子,从小被管的太严了!走路都不能自由的孩子,还谈得上其他行动的自由吗? 果然,接下去,文章谈到了XX的母亲“出于好意”的约束,禁止孩子和朋友在一起,让孩子感到被戴了紧箍咒般的压抑。长期不能沟通,导致孩子对于母亲管教的逆反心理日益强烈,最终一点小事作为导火索,引发长期积累后的爆炸,酿成悲剧。 血的教训,足以使家长们警醒: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一定要给他们自由。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一天下午,我接东东回家,走进院子里,看到楼上邻居小姑娘甜甜被保姆抱着,她妈妈站在那里说着什么。看见我来,甜甜妈妈立刻抓住我抱怨道,“我们家女儿也太淘气了!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还推人家,把人家的脸都划破了!这么淘气,可怎么办?你说说,我怎么才能让她老实点儿?是不是应该找一个比她厉害的小孩儿,教训教训她?” 我走到保姆抱着的甜甜面前。甜甜才一岁多一点,是个聪明绝顶、活泼好动的孩子。见了我,就扯着自己的衣服摸我的头发,一边还咯咯地笑着。我对甜甜的妈妈说,“你的孩子好聪明的样子,性格很坚定。让阿姨放她下来,咱们看看她怎么玩儿。” 我和甜甜妈妈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保姆把甜甜放下来,却不松手,甜甜要自己跑,保姆把甜甜拽的歪歪斜斜的。甜甜要去玩儿花圃旁边小水槽里排出来的雨水,保姆立刻制止她,说“别动,太脏了!” 我对甜甜妈妈说,“你们家阿姨对甜甜的限制太多了。甜甜是不是特爱发脾气、爱打人?” 甜甜妈妈说,“是啊,你怎么知道?” 我说,“那是因为她没有自由。阿姨总是不让她做事情。” 甜甜妈妈对阿姨喊道,“阿姨,让甜甜玩儿吧,别管她。” 保姆马上说,“这个水沟多脏啊!弄脏了怎么办?” 我对她说,“弄脏了再洗吧,让孩子玩儿是主要的,衣服和手脏不脏是次要的。” 甜甜妈妈也说,“放开她,让她玩儿,别让她把脏东西送到嘴里就行了。” 保姆将信将疑地放了手,还是不能够完全放松,似乎不牵着孩子,她就手足无措。在甜甜妈妈多次的要求下,终于让甜甜自由自在地玩儿水沟里的水。甜甜那个高兴啊!用手不够,还用脚踩。她一边儿玩儿,一边儿转过头来对我们笑。她本来就是个非常漂亮的孩子,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甜甜妈妈在一边都看呆了,说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女儿这么开心。 我想孩子都会本能地感觉到哪个成年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尊重的。甜甜玩儿到半截,跑过来扑进我的怀抱,让我抱着她。甜甜妈妈和保姆都很惊讶,她没怎么见过我,怎么就跟我这么友好这么亲热! 甜甜看见东东的一辆汽车放在花圃旁边,就走过去要拿。甜甜妈妈马上紧张地叫,“别动,那是东东哥哥的!阿姨你看着点儿,别让甜甜抢别人的玩具!” 我说,“你别管她,让她去拿。东东肯定不会让她动,甜甜自己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 果真,甜甜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刚刚把手放到东东的车上,东东连看都没看小妹妹一眼,一把把车拿走了。甜甜失落地站了一会儿,又回到玩水。 半个小时过去了。甜甜看到别人时,露出平静的观察神态,有时主动对别人笑笑。 我问甜甜妈妈:“这么半天,甜甜没发脾气吧?没有攻击别人吧?状态很正常吧?” 甜甜妈妈承认。她说,“甜甜在家,总跟阿姨斗,阿姨要抓她,她就想办法躲。” 我说,“你看,孩子本应该放在探索世界上的精力,却花在跟阿姨玩儿猫追老鼠上,这正常吗?阿姨要保护孩子是好事,但是不应该侵犯孩子的空间,剥夺孩子的自由。” 甜甜妈妈心悦诚服。 我接着说,“你看,现在甜甜的状态多好!有了自由,她就能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不会跟别人捣乱。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通过这个故事,也许你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孙瑞雪的这段话: 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有兴趣的,孩子就会反复做那件事;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地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则。…生命的纪律是指秩序,智力的纪律是指专注,行为的纪律是指顺从。儿童能够遵守事物的法则,也就是能顺从规则。有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爱和自由》) 我见识了小皇帝 一天下午,我抱着女儿坐在楼下花园里喂奶,一边远远地观望着儿童游乐场里的东东。我看见他爬到高高的游戏屋顶坐着,跟一位保姆模样的中年妇女聊着天。女儿吃完奶,被阿姨抱走。我听见东东在叫我,就慢慢地走过去。 那位保姆见到我,对我夸奖了一通东东如何聪明伶俐。这时正是晚饭时间,游乐场里的小朋友几乎都走光了。突然间我看到,那位保姆带的小男孩,正在孩子姥姥的把持下,大发雷霆。他边哭叫边踢打着,哭闹的中心就是要赶东东走——“我不要他在这里!” 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头发有些黄,姑且叫他“黄毛”吧。 东东坐在屋顶上,默默地看着黄毛闹。黄毛的阿姨对我满含歉意地笑笑,“他们俩闹矛盾了。”想到东东有时会对某些小朋友采取进攻行为,我马上问黄毛的阿姨,“我们家孩子把你们家孩子怎么样了吗?”阿姨立刻摇头否定,“没有没有!” 黄毛泪如雨下声嘶力竭拳打脚踢要把东东轰走,黄毛的阿姨建议,“你不喜欢这位弟弟,就到旁边滑梯上玩儿,好不好?”不行!黄毛一定要在东东坐着的地方玩儿!黄毛的姥姥抱着孩子,哄着他,“我们不跟他玩儿,我们自己玩儿,你看他妈妈来找他回家吃饭了,他马上就走了,咱们等他走了再玩儿。” 听着姥姥说话的意思,倒好像是东东耍了什么霸道,别的孩子得躲着他。我不禁又问了黄毛的阿姨,是不是东东有什么不妥之处。黄毛的阿姨再次否定,并且吞吞吐吐地说了半句话——“其实我们家这孩子…” 黄毛的姥姥和阿姨再次劝说他去旁边的大滑梯,黄毛干脆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儿,嚎啕号叫。姥姥再次把他抱起来,送他回到游戏屋里。 东东已经从屋顶上爬下来,站在通道上。黄毛对他再次发动攻击,一边叫着“我不要他在这里!”一边伸脚踢东东。东东则依旧一言不发,只是镇定自若地盯着黄毛。我对黄毛说,“你听我说啊,这里啊,是公共场合,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来玩儿,不管你是不是不喜欢他。” 黄毛的姥姥突然怒火万丈,忿忿然地对我说,“你得管管你自己的孩子!他冲我们噗噗!” 啊哈!我明白了,保姆没有说完的下半句话是——“被惯坏了!” 黄毛在姥姥怀里打着挺儿,被抱回了家。我带着东东走下游乐场,看见几位相熟的邻居,不禁感叹,“我可见着小皇帝了!” 其中一位妈妈说,“那个小黄毛吗?霸道着哪!甭理他,我们都不待见他。” 当然不能忘了说说规矩 看见我洋洋洒洒地讲了这么大半天的“给孩子自由”,你可能有些误会,以为我们家什么都依着孩子,不约束不管教,其实不是的。东东绝对不是上文所讲的那个小黄毛,他活泼好动、坚强独立,就像所有的三岁幼儿一样,他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有欺负别人的时候,有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赖在地上撒泼打滚儿蛮横霸道不讲理的时候。 我们说,给孩子自由,并非意味着撒手不管。我们要对孩子的安全负责任、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就要规划出自由的界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生活在群体之中,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和其他人和平相处。因而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给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 有人说,西方人遵守纪律,是因为他们的法律非常健全非常细致,违犯任何一条都会受到处罚。的确是这样。但是他们那些细致入微的法律条款,也是长期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规则,写成条文,便于大家共同遵守。遵守法律的目的不是约束自己,而是维护所有人的自由,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一次和一位邻居小林聊天,她是刚从海外归来定居的妈妈,有两个女儿。她感慨道,“我发现国内的家长是:该立规矩的地方不立规矩,不该立规矩的地方却拼命限制孩子。比如吃饭,我们家的规矩是,吃饭就在餐桌上好好吃,下了餐桌就没饭吃了。可是这里的家长却不给孩子立这样的规矩,而是端着饭碗到处追着孩子喂,怨不得这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都是家长惯的坏毛病。” 在吃饭方面,我们家的家规和小林家的一模一样: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都规规矩矩坐在餐桌上老老实实地吃,并且要求不可以大声咀嚼,尽量不要洒很多饭粒汤水出来,食品和餐具都不是玩具,不可以敲打玩耍。吃饱了或者不想吃了,就离开。对大人,不劝饭;对孩子,则坚决不追着喂。除了餐厅和客厅,其他房间(卧室、书房、儿童室、卫生间)一律不可以吃东西。吃东西时一定要端正地坐着,不能够东倒西歪,更不能躺着吃,以免卡着呛着。 这样的规矩,我们家还有不少。比如,我们规定,东东不可以在傍晚之前看电视,每次看的时间最好限制在一个小时左右,最多不可以超过两个小时;外出回家、饭前饭后都要洗手;早饭前和睡觉前都要刷牙;早餐前不可以吃甜食;晚上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关灯睡觉;等等。 我们鼓励东东自由探索,但是也给他大致地划出一些自由的限度。比如,带电的东西绝对不能碰;不可以玩弄锋利的刀子剪子(给他买了专门的儿童安全剪刀);不可以未经允许随便翻弄爸爸妈妈(以及他人)的书籍文件和私人用品;玩具弓箭不可以对着人发射;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掉到地上的食品不可以捡起来吃;等等。家里所有的房间他都可以随意进出,但是炒菜时不能进厨房,爸爸妈妈工作时也不可以随便进入书房干扰。上文描述的水漫金山只出现了两三次,后来再在浴缸里玩水,我们规定不可以把水弄得到处都是,以免渗到楼下,损坏邻居的物品。 外出活动,我们则要求东东遵
/
本文档为【小巫的文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