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

2011-07-29 2页 pdf 190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1616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 部病变。(表 1)给出了本研究对象 80 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统计数据。 表 1 80 例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 类别 患儿数目 比例(%) 首发症状 鼻塞咳嗽 48 60. 0% 嘴唇发绀 45 56. 3% 呼吸急促 42 52. 5% 拒奶呛奶 22 27. 5% 发热 10 12. 5%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高 19 23. 8% C -反应蛋白增高 60 75. 0% X射线检查 双肺或单肺斑片状阴影 37 46. 3% 双肺纹理模糊 35 43. 8% 双肺或单肺斑片状阴影伴肺不张 5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
部病变。(表 1)给出了本研究对象 80 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统计数据。 表 1 80 例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类别 患儿数目 比例(%) 首发症状 鼻塞咳嗽 48 60. 0% 嘴唇发绀 45 56. 3% 呼吸急促 42 52. 5% 拒奶呛奶 22 27. 5% 发热 10 12. 5%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高 19 23. 8% C -反应蛋白增高 60 75. 0% X射线检查 双肺或单肺斑片状阴影 37 46. 3% 双肺纹理模糊 35 43. 8% 双肺或单肺斑片状阴影伴肺不张 5 6. 3% 2. 2 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对本研究中 80 例克雷伯菌肺炎疑似患 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无菌负压吸痰,对于吸痰难以操作的病例,我们则对 其鼻腔分泌的粘液或咽喉部粘液进行取样分析。所有样本做细菌分离培养 和鉴定,结果显示为克雷伯菌感染无误。为指导临床用药,我们对分离得到 的克雷伯菌做药敏试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 2)。 表 2 80 例克雷伯菌肺炎新生儿细菌药敏试验分析 抗生素 耐药数(例) 耐药率(%) 敏感数(例)敏感率(%) 阿莫西林 80 100 0 0 哌拉西林 80 100 0 0 头孢噻肟 72 90 8 10 头孢呋辛 71 88. 75 9 11. 25 头孢他啶 65 81. 25 15 18. 75 头孢西丁 62 77. 5 18 22. 5 头孢吡肟 55 68. 75 25 31. 25 头孢哌酮 /舒巴坦 53 66. 25 27 33. 75 阿莫西林 /棒酸 52 65 28 35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45 56. 25 35 43. 75 妥布霉素 28 35 52 65 庆大霉素 21 26. 25 59 73. 75 复方新诺明 20 25 60 75 环丙沙星 8 10 72 90 阿米卡星 6 7. 5 74 92. 5 美洛培南 0 0 80 100 亚胺培南 0 0 80 100 2. 3 治疗效果。入院后所有患儿均按照病情给予头孢他定、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抗感染,辅以雾化吸痰,营养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本 研究中 80 例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患儿中,68 例在院内治愈,11 例经治疗后 情况好转,出院,最终康复,另 1 例因病情严重,并发多器官衰竭,经治疗无 效死亡。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依靠膈肌升降,故而呼吸浅表,频率急促,咳嗽反射 弱,有时会因为轻度缺氧造成暂时性青紫。对于早产儿来讲,呼吸系统发育 不全更容易造成新生儿肺不张,加重呼吸系统负担,使得机体缺氧现象严 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亦不完善。婴儿出生之后缺乏母源抗体的保护,自 身又不具备产生足够抗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这使得新生儿感染肺炎成为 可能。 新生儿肺炎已经成为新生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引发肺炎的病 原菌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又以克雷伯菌引起肺炎的比例最大[2]。肺炎克雷伯 菌广泛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是人体消化道、呼吸系统的常属菌,也是最常见 的条件性致病菌。 3. 1 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临床症状。该病多发于晚期新生儿,多数患 儿表现为精神不振,呼吸浅促而不规则,出现点头呼吸等明显症状,有些患 儿口吐白沫,有明显发绀表现,拒奶呛奶,肺部听诊有明显湿罗音。通常情 况下,克雷伯菌肺炎患儿体温正常,少数有发热表现,咳嗽反应较弱。新生 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细菌感染后造成肺泡表面张力增加,极易造成肺 泡壁损害。实验室检查中 C -反应蛋白增高明显,提示机体内部有严重的炎 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在 X射线下,约半数患儿肺部有明显斑块状阴影,其中 部分病例表现出肺不张,另有相当数量的患儿表现为双侧肺纹理模糊。 3. 2 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是自然界常属 菌,也是最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之一。在本研究中,80 例患儿痰样本分离出 的克雷伯菌,显示出很强的耐药性,使得患儿住院周期延长。对于临床常用 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克雷伯菌显示出 100%完全耐药性,而对于 第一、第二、第三类头孢药物,克雷伯菌也显示出高达 70% ~ 90%的强耐药 性,这是因为大多数克雷伯菌会产生 β -内酰胺醇(ESBLs)。碳青霉烯类药 物是克雷伯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在本研究中敏感率达到 100%,但该类药 物抗菌谱广,价格较高,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哌拉西林 /他唑巴 坦)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在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 药敏试验中,二者的敏感率均达到了 90%以上,但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患儿的 软骨发育有负面影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对克雷伯菌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但是该类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和肾毒 性,不建议用做新生儿的常用药[3]。治疗过程中,应尽快对患儿的痰样进行 病原学鉴定,并依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 察,调整用药种类和用量,以免延误病情。此外,在针对克雷伯菌肺炎的治 疗过程中,还应加强基础治疗,保证患儿基本生命体征和其他器官功能的 正常。 3. 3 治疗效果分析。本研究中,80 例克雷伯菌肺炎患儿绝大多数恢复 情况良好,79 例痊愈或情况好转后出院恢复,治愈率高达 98. 75%。1 例患 儿因早产后有严重的肺不张,且痰液分离培养后发现除克雷伯菌感染外,还 有其他病原菌感染。患儿在严重缺氧和多种病原菌感染的情况下,终因多 器官衰竭,经治疗无效死亡。 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我们应加强对新 生儿肺炎的预防,保持环境卫生和孕产妇健康,对于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并 合理运用抗生素,同时加强基础治疗,在保持该病高治愈率的同时,减轻患 儿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 颜善活.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6(3) :193 - 195. [2] 覃立刚.新生儿肺炎病原学及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2010(24) :50 - 51. [3] 徐若梅,林燕.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16(11) :1736 - 1738. 48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刘小慧 江西省泰和县螺溪中心卫生院,江西 泰和 343704 【摘要】目的: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方法: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防可治,治愈率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高 胆红素血症患儿的预后情况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1959. 2011. 06. 095 文章编号:1006 - 1959(2011)- 06 - 2326 - 02 黄疸为新生儿期间发生的常见疾病,分娩后 1 周中多发生此病。此疾 病是因为胆红素聚集致使新生儿的皮肤、粘膜等处出现了黄染的表现。此 疾病可以分为病理性、生理性两种,病理性可称为高胆红素血症。2008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48 例新生儿,现将治疗 的情况及新生儿的治疗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08 年 10 月至 2010 年10 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高胆红 素血症 48 例新生儿。对新生儿进行诊断的表现符合如下一点既可以进行 ·6232· No. 06 2011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诊断。①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尚可分轻度(221 ~ 256. 5μmol /L) ,中度(256. 6 ~ 307. 8μmol /L)及重度(> 307. 8μmol /L)。②新生儿的黄疸表现减轻或 者消退之后再次发病。③新生儿的结合胆红素大于 34. 2μmol /L。④新生儿 在分娩之后 24h中,新生儿的胆红素值大于新生儿的体重 × 17. 08。⑤新生 儿黄疸发生的时间为早产儿要大于 4 周左右,足月新生儿要大于 2 周左右。 ⑥新生儿的胆红素每天都在升高,每天升高大于等于 85. 5μmol /L。⑦新生 儿的脐带血在分娩之后的 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或之后时间的胆红素数 值,足月的新生儿分别为 > 51μmol /L、> 103μmol /L、> 154μmol /L 及 > 221μmol /L。 1. 2 一般资料:48 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男 24 例(50. 0%) ,女 24 例 (50. 0%) ,足月儿 36 例(75. 0%) ,早产儿 9 例(18. 7%) ,过期产儿 3 例 (6. 3%)。发病日龄:< 7 天 42 例(87. 5%) ,> 7 天 6 例(12. 5%)。入院时 体重:< 2. 5kg12 例(25. 0%) ,> 2. 5kg36 例(75. 0%) ,其中有异常分娩史者 20 例(41. 7%)。 1. 3 发生疾病的原因: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原因为 17 例(35. 4%)患者 为围产因素引起,其中 1 例患者为窒息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4 例 患者因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引起,4 例患者为产妇妊高征引起,8 例患者因 难产及产伤引起的。16 例(33. 3%)患者发生了感染,其中 8 例患者为肺炎, 5 例患者为脐炎。新生儿败血症 1 例,皮肤感染 2 例。新生儿溶血症 3 例 (6. 3%) ,包括 ABO溶血 2 例,发生高胆红素脑病 1 例。Rh 溶血 1 例,发生 胆红素脑病 1 例。母乳性黄疸 3 例(6. 3%) ,颅内出血 3 例(6. 3%)。发病 日龄 > 7 天病因分别为母乳性黄疸 2 例(4. 1%) ,感染 4 例(8. 3%)。 1. 4 治疗: 1. 4. 1 原发病的治疗:根据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重视孕期保健,积极 治疗妊高征,及时处理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做好产前检查及产程监测,减 少难产及产伤,对新生儿发生的窒息和缺氧进行及时的治疗,避免新生儿发 生严重并发症。 1. 4. 2 对新生儿使用蓝光进行治疗:所有患者都使用蓝光进行治疗, 应用篮光治疗的时间平均为(30. 7 ± 7. 1)h。 1. 4. 3 中西医结合对新生儿进行治疗:给予患者 5mg /(kg·d)苯巴比 妥口服治疗,如有溶血情况发生的新生儿可给予新生儿 0. 3 ~ 0. 5mg /(kg· d)地塞米松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中成药茵栀黄颗粒口服。 1. 4. 4 血气分析结果:应用 5%小苏打 1 ~ 2ml /(kg·d)。一般给药 2 ~ 3 天,使血 pH维持在 7. 35 ~ 7. 45。 1. 4. 5 其他:病因及对症治疗。 1. 5 转归:治愈 42 例,87. 5%;好转 4 例,8. 3%;放弃 1 例,2. 1%(因为 发育畸形) ;死亡 1 例,2. 1%(因颅内出血)。 2.临床分析与结果 分析 48 例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围产期因素与感染因素是引起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的两大主要原因,而在这两大病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 多数来自农村,共 24 例,占 50. 0%,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卫生情况不好等。 此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程度、疾病种类、时间、胆红素峰值、日龄、孕周等 都有很大的关系。本组新生儿中有 3 例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脑病,入院检 查时已经出现了惊厥的表现,经治疗死亡 1 例,1 例放弃治疗,1 例有后遗症。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结合胆红素功能低 下以及胆汁排泄障碍所致,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 有毒性作用,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又称为核黄疸) ,由于胆红素进入中 枢神经系统不仅取决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血 - 脑屏障的完整性。即使相对安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也可造成大脑的轻微损 害,多表现为远期听力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要想降低此疾病的发生几率,应在预防方面抓起,加强对孕产妇的 检查及保健,让患者不要在家进行生产,应到医院进行分娩,做好对产妇各 个产程的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大力推行新法复苏,提 高产科质量,减少早产、难产及窒息,避免产程中感染,向保健人员高胆 红素血症的危害,传授识别及处理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知识,向患儿父母及 家人传授新生儿护理常识,例如脐部护理、皮肤护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 黄疸的鉴别诊断等知识。已经患病的新生儿应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出现 问及时处理,还应积极治疗新生儿的原发性疾病,给予新生儿进行综合的 常规治疗,这是减少此病发生几率和避免新生儿出现伤残的关键之所在。 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邓 勇 湖南省洞口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湖南 洞口 4223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 2000 年 2 月 ~ 2010 年 4 月间在我院行 112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的患者,有 6 例患者发生了早期脱位的表现,对此 6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共有 6 例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发生率 5. 36%(6 / 112 髋)。脱位多发生在术后 1 ~ 6 周。X线检查显示:髋周软组织不平衡 4 例,髋臼位置不良 2 例。6 例患者中采用闭合复位 4 例,手术治疗 2 例。经 1 ~ 3 年随访,均未再发生脱位。结论:此手术早期脱位发生的原因为各种因素致使的,外展肌力乏力、软组织张力低、髋臼位置不良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对策;原因;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1959. 2011. 06. 096 文章编号:1006 - 1959(2011)- 06 - 2327 - 02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手术之后发生的后髋关节脱位是其的常见并 发症,其一般在手术之后 3 个月中发生此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 1% ~10%不等[1]。为了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总结防治经 验,本文对 2000 年 2 月 ~ 2010 年 4 月间在我院行 112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的患者,有 6 例患者发生了早期脱位的表现,对此 6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本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共 6 例,其中男 3 例,女 3 例,年龄 37 ~ 73 岁,平均年龄 60. 8 岁。1 例患者为前脱位,5 例患者 为后脱位。1 例患者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2 例患者为股骨头缺血性坏 死,2 例患者为股骨颈骨折,THA术后假体松动 1 例。手术入路:后外侧切口 5 例,前侧切口 1 例。脱位原因:2 例由于术后搬动不慎所致,2 例由于假体 位置不正确,1 例由于功能锻炼失误引起(活动时髋关节屈曲内翻、内旋) ,1 例由于术前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外展肌无力。脱位时间:术后 48h 之 内脱位 3 例,48h ~ 2 周脱位 2 例,2 周之后 1 例。 1. 2 研究方法:①侧方外展试验:通过侧方外展试验检查髋关节外展 肌力。6 例中阳性 4 例,其中 1 例合并内收肌张力过大,阴性 2 例。②对患 者进行 x线检查显示髋臼的开口表现为椭圆形,对患者进行轴线的测量,正 常角度为 40° ± 10°、15° ± 10°。所有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外展角过大,大于 60 度的患者 1 例患者,前倾角过小,小于 11 度的 1 例患者,髋臼假体位置不 良的有 2 例患者。 1. 3 治疗方法:本组 4 例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获得成功;2 例行手术 治疗,其中 1 例调整髋臼的前倾角,1 例调整髋臼的外展角。6 例患者复位成 功后均行患肢外展中立位皮肤牵引 4 ~ 6 周。 2.结果 本组 112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有 6 例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发 生率 5. 36%(6 /112 髋)。脱位多发生在术后 1 ~ 6 周。X线检查显示:髋臼 位置不良 2 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 4 例。6 例患者都进行了随访工作,时间 为 1 - 3 年,平均为 1. 8 年,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生再次脱位。对患者进行 Har- ris评分,为 78 ~ 94 分,平均分数为 88 分。 3.讨论 3. 1 假体脱位的易发因素:①本文中有 2 例患者手术之后因搬运不当 出现了烦躁不安,而致使患者出现脱位的情况。有 1 例在手术之后短期就 进行了内旋、内翻动作,而致使患者发生脱位。②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 髋外展乏力,软组织失衡,肌力不平衡是引起早期脱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 松解过多、手术中切断过多的臀中肌、手术之前患者臀中肌无力为导致软组 织失衡的重要原因[3]。本组 1 例高龄患者术前合并脑血管后遗症造成臀中 肌无力,术后反复出现脱位。③位置放置不好。假体位置的正确置入是决 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和术后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如 果不调整假体的位置,复位后出现复发性脱位的概率明显增加[2]。本组中 1 例前倾角过小(< 11°) ,1 例外展角过大(> 60°) ,术后发生假体脱位。④ 手术进行的入路一般使用后外侧或者前侧的入路,后外侧入路因优点很多 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但手术之中患者的股骨外旋肌群、部分臀中肌切断的 情况会导致后脱位的发生。本组 5 例后脱位的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1 前 ·7232·临床医学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No. 06 2011
/
本文档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