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学

2011-07-30 20页 doc 67KB 1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4557

暂无简介

举报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学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和合理分工创造财富的科学。在市场经济中,你可能不理解为何有些商品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你可能会疑惑为何一向谨慎的人在卖主的巧言之下会花高价将劣质商品买回家。为何种植大白菜的农民在丰收的年头往往都赚不到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许就是你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或许就是你们怎么也想不透的问题。这就需要市场经济学为你答疑解惑了。 ★ 利润最大化——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 杂闻逸事 福特汽车公司在创业初期,向一家配件商订购了一批汽车零配件,在...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学
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和合理分工创造财富的科学。在市场经济中,你可能不理解为何有些商品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你可能会疑惑为何一向谨慎的人在卖主的巧言之下会花高价将劣质商品买回家。为何种植大白菜的农民在丰收的年头往往都赚不到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许就是你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或许就是你们怎么也想不透的问。这就需要市场经济学为你答疑解惑了。 ★ 利润最大化——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 杂闻逸事 福特汽车公司在创业初期,向一家配件商订购了一批汽车零配件,在商量好价钱之后,福特公司要求对方用木箱包装零售配件,以减少零配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同时告知对方包装的详细规格。配件商万万没有想到,福特公司包装规格如此严格,木板箱的尺寸及厚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尽管有些不满,但为了和福特长期合作,他们只好按图纸的要求一一照做了。 货物送到以后,福特要求员工把包装箱轻轻拆开,不许弄坏任何一块木板,拆下来的木板立即送到新建的办公楼。原来,这批木板是用来装饰新楼地面的,所有的包装箱上的木板的尺寸和厚度,都是按地木板的尺寸厚度而设计的,这些木板为福特节约了近 10 万美元的费用。很多人或许都会把包装箱当做废品而丢掉,但福特却将这笔钱折算成了利润,使企业开支大大减少。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利润绝不是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词语。它如同碧波里的珠宝,荡漾着诱人的光芒。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这样的话:谁会嫌钱多呢?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它们也有一个鲜明的目标,那就是利润最大化,这早已成为当前企业高呼的口号,行动的风向标。身处市场之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也不敢违背这个目标,只会尽全力去实现它。 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自身的生产或销售,在市场里一个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总是处于变化中的,利润也在随之改变。关键就在于企业必须要判断出自己的经营在何种状态下能够取得利润的最大值。这就意味着在衡量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经济学家们对此给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每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边际成本是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边际成本往往随着企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或许生活中有些企业管理人员不懂这个标准,也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却也赚了不少利润。但是规律就是规律,无论人们是否清楚,它所起的作用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必然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反过来,如果企业在生产中能够主动、自觉地按“利润最大化”规律办事,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就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弯路所造成的浪费。 如何获取最大化利润一直备受企业关注。可以说,企业的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增加利润,实现赢利。其中,成本费用对赢利程度的影响最大,获得同样的收益时,如果付出的成本越多,赢利就会随之减少。因此成本最小化成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思想。对于企业而言,节省成本就是获取利润的一大途径,这就是为何福特公司要求用木箱装零件,因为木板可以用来装饰新楼的地面,节省开支。这就好比你赚了一元,同时节省了一元,实际上就等于你挣了两元,这种双倍关系对于一元或许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当基数成千上万倍扩大时,增加的利润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成本最小化是一句很宽泛的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要做起来就需要每个员工的细心和耐心。创收的功劳常被称赞,而节省开支的贡献有时候却往往不为人知。通常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新技术,节约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减少固定资产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法降低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无处不涉及资源的消耗和费用的支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想为个业节约开支其实很容易。只要让每个员工都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做起,久而久之就会节约很多成本,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启示 在微利的时代,节约任何一项费用其实都在为企业增加利润。企业如何在微利时代创造高利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控制生产的成本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成本的消耗无处不在,如果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举手之劳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还可能关系到企业的命运。 ★ 市场失灵——市场不是万能的 杂闻逸事 20 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他一边欣赏风光,一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无独有偶,将近 70 年后的 1971 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上见到窗外的禾苗,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奔驰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不过,铁路公司不能因此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所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经济学课堂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程度特别明显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个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1929 年,西方国家经历了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大危机对当时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它重重地冲击了工业生产,导致工业生产总量和GDP在四年内大幅下降。大危机导致投资与金融市场崩溃, 1933 年美国的住宅建筑和住房修理的总支出额仅为1928年水平的10%。1929 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发生股灾,股市市值下降80%。在大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比例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美国失业率达到占劳动力比例的 25 %的最高峰,约 1400 万人流落街头,英国 1933 年的失业人数为 275 万,失业率也达到22.5%。另外,大危机的到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美国平民的生活水平倒退了整整 20 年。这都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后果。 自由市场是完全依靠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供求平衡的,当价格在调节市场过程中失效时,就会导致产品的价格背离价值,从而破坏市场的价格机制,造成的市场失灵。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而造成的市场失灵,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即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主体造成的损害;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加剧失业问题;导致区域经济不协调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公共资源使用过度。 面对市场失灵的现象,我们必须对市场失灵进行客观的分析,看看哪些是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发展完备,市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出现“失灵”现象的市场变成有效;看看哪些是必须由政府介入和保障的,只有深入地认识问题,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只有不断地健全市场,才能够彻底遏制“市场失灵”的出现。 经济学启示 把一切问题都大而化之地归结于“市场失灵”是极端的,不能解决问题。对于社会的具体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寻求合理的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避免市场失灵。 ★ 完全竞争 ― 不受任何阻碍与干扰的市场结构 杂闻逸事 新学期刚开始,几大电信运营商就掀起一轮汹涌澎湃的用户争夺战,不同公司之间相同的充话费赠礼品活动打造出一个个蜿蜒曲折的九曲黄河阵,长长的队伍迅速把校园的羊肠小道挤压成通风管道。学生们拿着马扎背起书包,顶着烈日排起长队,所有的一切只为几百元话费带来的U盘和自行车。 “现在这几家运营商竞争太激烈了!”两个男孩从队伍旁经过,高个的发出感叹:矮个接着说:“这不是完全竞争,根本就是垄断竞争。” 经济学课堂 提起牛顿第一定律,大家一定不会感觉陌生。当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过这个实验在现实中是无法进行的,因为无法彻底消除摩擦力。在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属于抽象理论,是理想化的,在现实中也并不存在。 完全竟争市场,也被称为纯粹竞争市场,是指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买卖行为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结构。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市场上有许多经济主体,这些经济主体数量众多,且每一主体规模又很小,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每个人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第二,产品是同质的,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第三,市场资源是完全自由流通的,劳动可以毫无障碍地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流动,而且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不能垄断要素的投入;新资本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老资本可以毫无障碍地退出;第四,所有人都掌握着关于市场的全部信息。 这些条件十分苛刻,现实中的市场都不具备这样的特点,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完全竞争市场,充其量是接近完全竞争,比如农产品市场。不过,现实中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明在假设的完全竞争条件下之下,市场机制如何调节经济,有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我们就有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个目标。完全竞争性是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的起点,只有从具体事物中不断进行抽象,才能了解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完全竞争理论迄今仍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分析的基础。 从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说,市场没有竞争是不可能的。垄断或专利,不过是压制了某种竞争,增加了另外一种竞争。其实,就算在一个没有市场的社会中,竞争也会层出不穷,只不过竞争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弱肉强食是竞争,权力斗争是竞争,走后门、论资排辈、等级特权等也是竞争。只要多过一个人需求同一经济物品,竞争就必定存在。事实也确是如此,厂家在商场之中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他们抢夺着一样的市场,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步,获得竞争优势。不少人将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强大的竞争对手正是增强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人斗志与精力的源泉,既然竞争是难以避免的,对手也是无处不在的,就应该学会用“另一只眼”看问题。 没有对手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之下,会弱化人们的进取心和斗志,久而久之会使一个人变得慵懒,放弃努力,最终落得失败。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摆正竞争的心态,对手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够越战越勇。不要渴望没有对手,而要感谢你的对手,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你不停歇,一直积极进取。 经济学启示 对手超越你的地方,正是你欠缺的地方。如果一味用敌意的眼光看待对手,就永远不会发现对手身上优秀的品质;如果一味用胆怯的目光回避对手,就只能在对手的强攻下甘拜下风。只有勇于挑战对手,并虚心向其学习,才能够取其所长,让对方的经验为我所用,使自己得到长足进步,最终超越对手。 ★ 完全垄断——唯一的“卖主” 杂闻逸事 有位领导住进了镇上一家招待所,他想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到了澡堂门口,服务生告诉领导,洗澡需要交15块钱的喷头初装费。领导交完钱刚要进去又被服务生拦住,声称喷头有编号,需要交纳 10 块钱的选号费,选好号码仅供领导一人使用。领导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交了钱,选了一个 6 号。服务生表示 6 号是吉利号,需要交纳特殊附加费 8 块钱,领导想要换成 4 号,服务员说需要 5 块钱的改号费。领导交了钱之后心想,这下总能进去洗澡了吧,没想到服务生又告诉他,喷头仅供一人使用,无论是否洗澡每月都要交纳 9 块钱的月租,而且每次洗澡按半小时 5 元进行收费 …… 领导十分生气,他说自己不洗了。服务员说销号需要 8 块钱手续费。 领导实在压不住火,叫来了澡堂的经理。经理说,洗澡业在这个镇上属于垄断经营,幸亏您没泡澡,否则还要加收“漫游”费呢! 经济学课堂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垄断”,其意思就是“唯一的卖主”,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在上述的笑话中,一个镇上只有一家澡堂,它又可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它的势力范围,这就是完全垄断,它是一种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的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市场也被称为纯粹垄断市场。 一般来讲,理论上纯粹的完全垄断必须要同时满足三方面的条件:独家经营;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进入该市场存在障碍。在现实中,真正满足这三方面条件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们总会找到各种不同的替代品,但想要打破垄断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造成垄断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建立并维护一个合法的或是经济的壁垒,进而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垄断企业作为市场唯一的供给者,很容易控制市场某一种产品的数量及其市场价格,从而持续获得垄断利润。具体来说,垄断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由于客观技术条件的限制,需要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设备投资,实现大规模生产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赢利,然而这种高效率的生产规模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非常之大,以至于只需一家厂商的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这种因市场需求和社会化大生产技术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垄断就叫做自然垄断。 第二,原材料控制。如果一个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基本原材料的供给,且该原材料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家厂商实际上也就控制了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供给而形成垄断。 第三,技术专利权。专利权就是政府授予某家厂商或个人独自使用自己创造发明某产品的技术或享受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当一家厂商拥有了某项产品或是技术发明专利时,往往会受法律保护,其他厂家就不能生产该产品或使用该项技术,这种技术通常就会导致产品市场的垄断。 既然整个行业中同类企业独此一家,它显然就会成为价格的决定者,而不必为价格所左右。可以说,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远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要高,垄断企业因此也可以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垄断利润,而且由于其他企业无法加入该行业进行竞争,这种垄断利润也会长期存在。不过,垄断企业是不可能任意抬高价格的,因为任何商品都会有一些替代品。如果电费使入负担不起的话,恐怕人们还会用蜡烛来照明。因此,过高的价格往往会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费,进而使需求量下降,企业也无法获得最大利润。当然,垄断企业成为价格的决定者,并不意味着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是单一的。有时,垄断企业面对需求状况变动不同的数个消费群体,也会制定出有区别的价格。对于那些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可以采用高价策略,对于那些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可以采用低价策略,这样一来就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收益。 经济学启示 完全垄断会造成资源无法自由流通,资源浪费,同时消费者也由于商品定价过高而得不到实惠。“孤家寡人”的存在也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有可能阻碍技术进步。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来看,这些垄断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人力,正是开发高科技新产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由政府垄断的某些公共事业,虽免不了因官僚主义而效率低下,但它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对全社会还是有益的。 ★ 兼并——“大鱼”吞“小鱼” 杂闻逸事 两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共住一个寝室。一天晚上, A 同学准备洗脚,他脱掉袜子之后一看,显示出一副十分困惑的表情,他对 B 同学说:“昨天这只袜子还是三个洞,今天怎么变成两个了?难道有人给它补上了?”睡在旁边的 B 同学从床上坐起,对 A 解释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原来有三个洞,其中一个破产了被另一个兼并了呗! " 经济学课堂 兼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十分常见,它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使若干个企业结合成一个整体来经营。而狭义上的兼并是指两个规模大致相当的企业结合起来将其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兼并前企业的股东或所有者在兼并企业中拥有股份,同时原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继续在兼并后的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位。人们提起兼并的时候,往往会把兼并与收购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有很大区别。收购是指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区分两者的关键就在于看企业是否取得控制权。 一般情况下,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后者的资源可以向前者集中,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企业兼并可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在宏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多次企业兼并的浪潮。当今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有过多次兼并其他企业的先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兼并美国麦道公司。在 1996年,“麦道”在航空制造业排行世界第三,仅次于“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该年“波音”以 130 亿美元的巨资兼并“麦道”,使得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的超级竞争。新的波音公司在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力急剧膨胀,其资产总额达 500 多亿美元,员工总数达十几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这对于“空中客车”来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以至于两家公司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几番艰苦的协商与谈判之后,波音公司最终放弃了已经和美国几十家航空公司签订的垄断性供货合同,以此换取欧洲人对这一超级兼并的认可。然而,无论如何,史无前例的空中“巨无霸”诞生了,它着实影响了世界的航空业的布局。 强势的企业只会去兼并别人,而不会被别人兼并。企业只有遭遇了巨大的危机,才会被迫兼并,而那时它也不能再被称为“强势企业”了。回忆一下,这些年汽车业的重组,国际上的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由联合到分手,除了签约的那一刻,什么时候有过平等?事实上,兼并是强者的规模在扩大,而弱者在市场上的独立地位逐渐消失的过程,这都是市场的力量。 经济学启示 中国古语云:一山难容二虎。两个强势的企业是无法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纵观世界上所有的兼并重组,无非都是“大鱼吃小鱼”。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它有多么灿烂的历史和成功的昨天,在激烈的竞争中,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不断开拓新技术、新领域、占领新市场,才能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中,赢得生存空间,反之必将被前进的车轮踏在脚下。 ★ 寡头市场 ― 我们几个说了算 杂闻逸事 1977 年,英国人弗雷迪·雷克进军航空运输市场,创办了雷克航空公司。他实行低价策略,从伦敦飞往纽约的航班票价仅售 135 美元,而当时这一航班的最低票价是 382 美元。显然,超低的价格让雷克公司自成立开始利润就一路飘升。到了 1981 年,该公司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 5 亿美元,其成长速度令人瞳目结舌。然而好景不长, 1982 年,雷克公司宣布破产,自此消失了。 原来,包括泛美、环球、英航在内的竞争对手们采取联合行动,一致大幅降低票价,甚至比雷克还要低来打压雷克。一旦雷克消失,他们马上将票价回升到原来的水平。更严重的是,这些公司还达成协议,运用各自的影响力阻止各大金融机构向雷克公司贷款,使其难以筹措用以抗争的资金,进一步加速了雷克的破产。这几家航空公司的做法无疑在透露着一个信息:任何人企图加入跨越大西洋的航空市场,都必须考虑到各家利益的平衡。 经济学课堂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寡头”,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或者说有少数几个相互竟争的生产者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供给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家厂商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从而使每家厂商对整个行业价格与产量的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几家厂商之间又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竞争,上述中的几家航空公司就是典型的寡头。 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寡头市场的产品是否有差别,将其分为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生产无差别产品的寡头称为纯粹寡头,比如钢铁、石油行业的寡头;生产有差别产品的寡头称为差别寡头,比如汽车、香烟、造船行业的寡头。寡头市场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即几家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性。在竞争的市场中,往往有很多企业,在决策上不存在相互依赖性,一家企业的决策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企业,它们的关系就如同一个篮子里的水果;而垄断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更不存在与其他企业的关系问题。但是,在寡头市场上,企业很少,每家企业的决策对整个市场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其他企业的决策也有重要的影响。任何一家企业的销售都取决于自己的价格和其他企业的价格。譬如,一个寡头市场上有三家企业,如果一家要降低自己的价格而其他两家并不降低,这家销售量就会大大增加,而其他两家的销售量也会大为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两家企业也不得不降价。如果其他两家降价了,那么这家企业的价格和利润都要减少。因此,每家企业在决定降低价格之前,都要预测其他企业会作出什么反应,并估算这种反应对自己利润的影响。正是由于寡头企业之间的这种关联特点,才使得寡头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变得复杂,形成其他市场不具备的特殊之处。 形成寡头市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下进行才能收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府的扶植和支持等。可以说,寡头市场的成因与垄断市场十分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它是一种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市场组织。 尽管寡头市场具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优势,但同时它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就经济效益而言,长期以来寡头市场的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有着稳定、可靠的保障,加上缺乏竞争者的加入,因此寡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要缺乏积极性,这会导致其效率降低。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寡头企业规模较大,往往便于大量使用先进技术,所以也有效率较高的一面。为此,许多国家都在试图“扬长避短”,在发挥其高效率一面的同时,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抑制其低效的一面,有效地保护与寡头企业密切关联的其他中小企业的权利,严厉打击垄断等,进而促进寡头市场的竟争。 经济学启示 在一条小街上有两家商店,卖的东西大多一样,但是其中一家的部分商品价格始终比另一家要便宜,而另一部分商品价格则始终要贵一些,因此两家店铺的经营都是红红火火。直到后来店老板去世,两家店铺同时关门,人们才发现原来两家店铺有地道相通,店老板原来就是同一个人。当前,有很多这样“地道相通”的“竞争企业”,在这些双寡头之间没有一家有竞争力的第三方,因而出现了伪竞争。在此种产品或行业的市场上,要想把价格战玩成真的,不仅需要洞开竞争大门,还需要政策对第三方竞争势力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终结“一条街道、两家店铺”的游戏法则。 ★ 吉芬商品——东西贵了,买的人反倒多了 杂闻逸事 晓梦和董雷因为结婚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入住新房之后他们决定买一台电视机。来到商场之后,他们发现相同英寸的电视机,价格却有着天壤之别。便宜的只要 1000 多元,如果是进口名牌就需要 10000 多元,几乎相差 10 倍之多。 然而,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便宜的电视机前几乎没什么顾客,而那些标价上万的电视机前却站满了顾客。晓梦和董雷也不知道该买哪一种,于是打电话给卖家电的朋友请教,朋友听了他们的问题后不禁大笑,告诉他们:“其实产品在质量上没有很大差别,用的显像管也都是进口的。” 经济学课堂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首先会通过产品价格来判断产品品质的好坏、品位的高低、时尚的程度。如果价格高,就会认为是有档次、品质好的商品。有时候,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涨了,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不降反升。听起来这似乎和商品需求规律是相悖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经济学中将这样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 1845 年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马铃薯价格在上升,但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观察到了这种与需求定理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被经济学界称为“吉芬之谜”,而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剖析吉芬之谜,不难发现“吉芬商品”的出现有两个前提,一是购买者收入低下,二是马铃薯是必需品。举个例子来说,肉和马铃薯同样是生活必需品,但肉的价格却远比马铃薯高。当马铃薯价格上涨时,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实质性收入降低了,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即便肉的价格下降消费者还是会压缩肉的购买量,而选择购买更多的马铃薯,以便维持生存。其实,生活中的吉芬现象很多,譬如股市和房市。当某一种股票持续上涨的时候,经常看到的局面便是人们争相抢购这种股票,以便能够赶上“牛市”多赚一笔;当一种股票的价格持续下跌的时候,购买它的人反而会明显减少,而拥有它的人也都希望尽快抛出,以便避开“熊市”。近年来房价涨得越来越快,而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钱的人也在想方设法购买,借钱、按揭、攒钱 …… 无不希望自己“有房一族”的美梦早日成真。经济学家认为,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反常现象,是需求规律中的例外,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无法回避的。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吉芬现象总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19世纪的爱尔兰,人们越高价越买是在贫困中为了维持生存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在非常灾难时期,人们越高价越买是出于一种恐慌心理,害怕以后价格会涨得更高。而一些首饰、服装、礼品等,人们越高价越买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好面子”,一旦富裕起来往往都会通过物质消费来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富有与高贵。当大家都开始富裕起来时,更富裕的人开始觉得自己没面子了,需要购买更贵的产品和服务来区别于普通的大众。这就会导致为何看似贵得离谱的东西,反而卖得出奇的好。中国大量的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者对大众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不满意,并开始寻求能够满足技术、功能和情感托付的产品和服务,即开始趋优消费。趋优消费是指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趋优消费已成为中国市场上一种爆炸式蔓延的现象。中国各地多数消费者都愿意出高价钱购买更为优质的产品,但这里提到的产品或是服务的价格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中具有更好的品质,具备更独特的品味以及会带来更高的期望值而已。 经济学启示 哲学中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很多时候,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很难看透。吉芬商品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如果看不出需求定律的前提条件已经消消发生了变化,就很难正确地去理解吉芬现象。我们不能因为需求定律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就否认“价格与需求量呈同向变动关系”这种“现象”的存在。需求定律附加了“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是抽象掉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形而上的东西;“吉芬商品”或“吉芬现象”则是现实的,是没有抽象掉其他因素的形而下的东西。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它不一定意味着真理。 ★ 逆向选择——都是“信息不对称”惹的祸 杂闻逸事 有一个大龄青年在婚介所征婚数次都没有成功,不是嫌人家姑娘长得难看,就是嫌人家个子矮,总之是没有找到中意的。时间一长,他也就对征婚丧失了信心。 一天,婚介所又给他打电话,说这次给他精心推荐了一位女士,长得楚楚动人,而且十分温柔贤惠,男青年听了不以为然,因为婚介所总是重复这样的话。婚介所为了让他相信,特意给他一段关于此女士的个人光盘以证明所言非虚,而后又开始对那位女士进行一番夸赞,男青年终于动了心思,向婚介所付了费用。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男青年发现自己又一次上当了,那位女士有着非常罕见的口吃病。一怒之下,男青年去婚介所索要费用,但是对方却明确拒绝,理由非常简单:我们最初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她确实长得很漂亮,我们并没有说谎啊! 经济学课堂 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逆向选择。这是指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时,出现违背需求定理的现象。在上述的案例中,婚介提供女士的信息时,肯定了解她的详细信息,但是却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使男士处于不利地位,他并不了解女士有严重的口吃。结果,在付费之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由此可见,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了解如果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时,信息较充分的一方将更加有利;反之,信息不充分的一方就比较被动了。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人们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无法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情况,还指相对意义卜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它与普通商品不同。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的时候,往往都要先了解它的价值,看是否值得购买。但是,购买信息商品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的弊端也不去购买言。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达成交易,只能够依靠买卖双方的互相信锁,当然这种信赖并非是完全可靠的,卖者要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益处,而买者在答应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一定会进行购买。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达到不同程度,就会采取相应的选择,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蒙受巨大损失,其实这也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每个患者都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但是他们却往往缺乏对相关的医药知识和医疗动态的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容易轻信那些虚假广告。虚假广告上当,从表面看是因为受害者目光不够准确,一时冲动花钱当了冤大头,但是以信息经济学的眼光看,则是由于受害者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只能根据手头仅有的信息作出选择。消费者无疑都希望自己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回到家才发现自己购买的东西其实用不了多久,质量很差。这其实就是由于他当初在购物时候,对于该商品掌握的信息处于劣势,没能够发现真相。想要避免发生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情况,就必须掌握真实而可靠的信息。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信息生产、传递的过程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只有真实的信息,虚假信息或许可以赢得一时的利益,但绝不可能长久。另外,还需要逐步健全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减少短期投机,建立长久合作。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导致了逆向选择;正是因为逆向选择,才导致了市场上的产品整体质量下降。由此可见,真实、可靠、充分的信息对于市场的健全、稳定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学启示 在信息社会中,诚信是一种工具。因为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对称,人与人之间才需要沟通对话,进而取得信息。坚持最大诚信原则能有效地抵御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离开了这一原则精神,那么市场将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不复存在。既然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那么在市场中,你可能是那个不得不选择劣质商品的消费者;在职场中,你有可能是那个被驱逐的“优质商品”。不管怎样,逆向选择理论都会给你许多启示。 ★ 供求机制——英国洋布为何打不开中国市场 杂闻逸事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武力的方式推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商人以为这样能打开中国的广阔市场,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四亿人,如果有一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然而,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中国当时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他们也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鸦片战争确实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上层人士穿丝绸,普通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睡觉根本不会戴睡帽,因此英国的洋布在中国也根本无法卖出。 经济学课堂 所谓供求机制,是指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它通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竟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竞争的展开。英国的洋布之所以无法打开中国的市场,就是因为只有供给而没有需求,进而导致了供求失衡。 提到供求机制,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下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购买的欲望但没有购买的能力,则不能被认定为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商品的欲望却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也不能认定为供给。在市场上,并非生产者随意生产一种货物都可以销售出去,必须有人对某种商品有需求时,生产者依据其需求来生产制造商品,此时需求和供给相互符合,市场均衡才能决定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主体,供求关系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反映和表现。市场内部矛盾运动的核心是供求运动,而价格、竞争、货币流通等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围绕供求运动而展开。供求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当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供给与需求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灵活而适当,供求关系不固定化时,供求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供求机制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调节总量平衡。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从而吸收更多的投资;供过于求时,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实现,迫使部分滞销企业压缩或退出生产。其次.调节结构平衡。供求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转移,导致经济结构的平衡运动。再次,调节时间上的平衡。它促使部分劳动者从事跨季节、跨时令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缓解了供求矛盾。最后,调节地区之间的平衡。它促使统一大市场的各个地区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总量平衡的结构平衡得到具体落实。 经济学启示 市场均衡是供给与需求相一致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市场失衡既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不过,只要有市场存在,供不应求就会出现涨价,供过于求就会落价,我们永远都可以用合理的价钱买到东西。 ★ 蛛网理论——白菜丰产不增收的背后 2004 年冬天,大白菜获得了丰收。当时,河北固安的白菜收购价钱已经降低到 1 分钱一斤,在地里随处可以看到烂掉的大白菜,甚至人们开始用白菜喂家禽和羊。当时,北京新发地的大白菜批发价格是 7 分钱一斤,最低的时候为 4 分钱一斤,创下了近六七年来的最低纪录。这样一来,很多农民都不敢再种白菜了。到了 2005 年,由于白菜的产量减少,其价格开始突飞猛涨。见此情景,农民在 2006 年又开始大量种植白菜,结果白菜的价格又开始走下坡路。很多农民对此都感到很纳闷,白菜为什么丰产却不能增收呢? 经济学课堂 如果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上面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蛛网理论”。这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它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 上文中提到的农民种植白菜之事,其实就是由于某一年白菜收成不好,价格暴涨,导致第二年有很多农民专门种植或养殖这种产品,这样第二年供给太多,农民就会亏钱。第三年,由于农民抛弃了这种产品,所以这种农产品又会涨价。以此类推,农产品永远都在这种涨价与降价的循环中摆动,就像一个蛛网。这种现象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所导致的。由于农产品储存时间较短,农民在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不占优势,很多消费者认为如果农民不及时卖出,农产品就会坏掉,抓住了农民急于交易的心理,进而不断压低价格。此时,如果是处于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那么农民实现交易的要求便会更加迫切,价格也就会被压得更低。 经济学上对于过剩的解释有“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两个概念。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每个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以后,还有剩余。相对过剩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而言出现的过剩,即社会的供给超出了具有购买能力者的需求。绝对过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的,是难以企及的。而相对过剩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并在某一行业中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果从厂商的长远经济利益考虑,相对过剩的商品并不适合无偿分给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群,因为市场经济规律是不讲求人情的。 那么,农民该怎样摆脱这种被动的不利局面呢?回顾一下历史,蛛网理论出现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农民的一些经历,或许从他们走出“蛛网”的方法上可以找到一些解决之道。美国种植柑橘的农民也有过一段痛苦经历。由于柑橘的生产具有周期性,且需要一定的保存费用,所以,每当柑橘歉收时,农民会高兴;柑橘丰产时,农民却烦恼。由于他们掌握不了这种生产的变化,因此被类似山峰一样的价格波动折磨得头昏脑涨。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终日冥思苦想,寻找出路。最后,有人想出了一个高招,组建了一个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即新奇士协会。新奇士协会与以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同,它是由农民自己组建的销售组织。果农将柑橘卖给协会,由协会去面对市场。新奇士协会控制了供给,在市场上也就有了发言权。当供大于求时,协会可以控制供给与价格,来减少农民损失。同时,它也为农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及实用的技术。此外,协会还帮助农民做了很多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帮柑橘注册商标,组织产品出口,对产品进行加工、储存、宣传,等等。 由此可见,不能让农民单独面向市场,要想让农民走出这种蛛网理论的局限,并不能光靠其自身力量,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出较正确的市场预测,也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承担得起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农民就像是一叶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扁舟,单独去闯市场恐怕是凶多吉少。 经济学启示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每次都自有规律可循。想要走出蛛网理论的局限,还是要回到经济学中来寻找答案。经济学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绝大部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流通过程中的供求关系。丰产不丰收只是市场中的部分现象,丰产意味着流通中的供给量大大增加,这样势必导致单位利润的缩水,这时的问题是如何平衡量的增加与价格缩水的关系因此,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才是好的解决办法。在欧洲,这类组织也叫合作社或者别的名称。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制度与欧美国家不同,这种中介组织所采用的形式和发挥的作用不会完全一样,但也会有些共同的特征。
/
本文档为【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第五章 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市场经济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