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2011-07-30 5页 pdf 103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5614

暂无简介

举报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第30卷 第 3期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Vol. 30 No.3 2010 年 5 月 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y 2010 文章编号:1007-9831(2010)03-0087-05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于亮 (齐齐哈尔...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第30卷 第 3期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Vol. 30 No.3 2010 年 5 月 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y 2010 文章编号:1007-9831(2010)03-0087-05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于亮 (齐齐哈尔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进食障碍是女性运动员“三联征”之一,对运动员危害极大.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综述了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病因、临床类型、诊断、处理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进食障碍;三联征;女性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0.03.027 进食障碍、月经失调和骨质疏松症为女性运动员三联征(Female Athlete Triad),是女性提高运动水平 的巨大障碍.其中,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简称 ED)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 症(Anorexia Nervosa,简称 AN)、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简称 BN)和未确定的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Not Oherwise Specified,简称 EDNOS).目前该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0.5%~1%,年发病率大约为 0.05%~0.1%[1].ED 好发于 14~20 岁的女性,据统计 ED在青少年女性中发病率为 1%~3%[2-3].随着社会 发展,ED的发病率在东西方国家均呈增高趋势.相关研究表明[4-6],导致 ED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优秀运动员 的联系更为紧密,而且女性运动员中 ED 的发生率高于男运动员,在越野滑雪、中长跑、游泳、体操、艺 术体操等运动项目中,存在着发生 ED 的特殊危险因素.如果对患有 ED 的运动员不加以治疗,就会对其 生理和心理产生长期影响,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从病因、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处理与防治等 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为相关项目女性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提供帮助. 1 女运动员进食障碍的病因 1.1 饮食与体质量控制 运动员中的进食障碍发生于主客观对低体质量的要求.进食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5%,而 在年轻女性运动员中却有 2/3 受其影响[7].相当数量的运动员采取限制日平均摄入量、日进餐次数和日摄入 热量,以及削减脂类、乳制品食物的,来控制自身体质量,保持运动状态.Wilson 等[8]研究发现:强 调身材苗条的项目或个人项目,由于与运动员个性特点相互作用,易导致 ED的发生.Sundgot[4]419对运动员 发生进食障碍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为了减轻体质量节食时间过长成为最主要的原因,占 37%.在一 项针对游泳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60.5%的正常体质量者和 17.9%的低体质量者试图通过限制饮食达到减重 的目的.运动员除了受减少体质量的压力外,还常常受到时间的压力,她们必须快速地减轻体质量,争取 留在运动队中.结果要经受多次节食或减轻体质量的周期,这成为诱发 ED 的重要因素.患有 ED 的运动 员会对自身现在的体质量与理想的体质量、过去的体质量进行比较,出现差异时就容易发生 AN和 BN,所 以 ED 与饮食及体质量控制有关.国内有学者[9]选取被试 38 人为实验组(饮食控制组),抽取 30 人为对照 组,先后给其播放与食物无关的物品幻灯片 10 张以及食物幻灯片 10 张,同时记录皮电、脑电反应数据, 留取唾液.实验结束后让被试者填写进食动机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发现,进食障碍症状者拥有消极 的体象观念,表现为对身体的不满意,高估自己的实际体质量和过度为体质量增长担忧.其中对身体的强 烈不满是诱发异常进食行为出现的最主要因素. 收稿日期:2010-01-20 作者简介:于亮(1981-),辽宁丹东人,讲师,硕士,从事运动生理学与机能评定研究.E-mail:yuliang@tiyuol.com 88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第 30 卷 1.2 滥用药物(SUD) 减肥药、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消炎药、合成类固醇药物、各种违禁药物等均易导致 ED 的发生.部 分运动员甚至通过滥用减肥药、泻药和利尿剂等来达到减轻体质量等目的.Sundgot[10]30调查发现,在挪威, 发生 ED的运动员 8%曾使用过利尿剂.而Holderness 等[11]通过对发生 ED的舞蹈演员进行研究发现,大多 数人使用过大麻、可卡因、镇静剂和安非他明等药物.与此同时,增加训练负荷所造成运动员能量的耗竭, 会促使其使用相应的补剂,从而导致 ED 的发生.另外,吸烟、酗酒等也会导致 ED 的发生,但在女性运 动员中此类情况很少发生.在 AN中,SUD终生患病率报告的比例是 12%~18%,在 BN中的比例是 30%~ 70%.研究显示,社区妇女的终身患病率是 18%,药物滥用的终生患病率是 8%~33%.在酒精和可卡因的 使用者中,ED和 SUD患者都有着上瘾的特点.然而,对于二者同时发生往往无法评估. 1.3 遗传因素 Lilenfeld 等[12]进行双生子研究发现,AN和 BN的遗传率均为 50%左右,其他对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得到 了相似的结论.相关研究指出[13],有 ED家族史者,发病风险是常人的 11 倍,且 11%的 AN患者携带着表 达促食欲激素的基因,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4.5%的比例;部分 AN“约束”亚型(指没有暴食和导泻者)的 患者具有影响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的基因变异.另外,具有肥胖、沮丧或焦虑等遗传病史的家族,也易发 生 ED.研究表明,ED在临床强迫症人口中的发生率为 8%~12%. 1.4 心理因素 生活紧张、自负与自控、患有抑郁症是 ED 发生的主要心理因素.梁雪梅[14]对成都市女大中学生进食 障碍进行调查发现,患病率约为 3.32%,在各学龄阶段中高中组最高,各年龄组中 17 岁组最高.进食障碍 倾向者与非进食障碍者都想拥有理想的体型,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有研究认为[15],进攻性特 质是导致 ED 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来自家庭关系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怒,无法进 行自我保护、无法正常表达愤怒等.AN或 BN患者,都存在对自身体质量和体形过分病态的关注.尤其是 青春期的女性运动员,平均体质量增加 40%,体脂质量百分数从 8%增加到 22%,在腹部、臀部、大腿等 处变化较大,易导致心理失衡,继而发生 ED [16].心理学家倾向于将进食障碍的发生归结于认知行为理 论.Navarra 进行了一项与进食障碍危险因素有关的研究,得出结果显示,较小的年龄和经常单独进食更容 易患进食障碍. 1.5 社会、家庭压力 有资料表明[17],母亲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影响很大.ED患者的母亲,其进食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母 亲,在运动员中异常程度则更加明显.相关资料还表明[18],女性大多追求纤瘦的体形,媒体的大肆宣传等 均与 ED有一定联系.Cassitto 等[19]认为社会压力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压力时会产生包括情感、植物神经系 统和行为等非躯体反应,如进食障碍症状.陆晓花[20]在南京地区随机抽取 720 名(回收 703 份有效问卷, 有效率 97.6%)年龄跨度在 12~23 岁的女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身体的态度以及进食行为 状况受到年龄、学校专业性质的影响;家庭环境是进食障碍演变过程中最深刻、最基础性的影响因素;个 体自身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情绪特点是进食障碍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生理易感素质是薄弱环节;媒 体的导向、同伴的压力是强有力的驱使. 1.6 其他因素 技巧水平是影响 ED 发生的一个因素.Hamilton 等[21]发现美国技巧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发生进食障碍者 多于技巧水平高的运动员.Garner 等[22]证实最高水平的运动员 ED 发生率高于水平低的运动员.此外,更 换教练员、工作失误等也与 ED有关[23].同时,通过对严重的 ED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饮食行为的 异常与人类的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对有 BN 的妇女报道提到,增加疯狂饮食行为,以及月经失调的影响,会使月经周期前期阶段的大多 数妇女增加食欲.有报道指出,研究的妇女证实会有月经前期综合症(PMS).有人提出,碳水化合物可能 在月经前期的阶段有负面作用,摄取碳水化合物使色氨酸提高而导致体内 5-羟色胺的水平提高从而调节情 绪.疯狂的饮食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改变的内源性阿片肽也在 BN 中成为食欲增加的一个原因,使月经 周期的前期能够增加食欲.妇女中ED表现为短暂性闭经、月经不正常在患有BN中的妇女中是很普遍的.ED 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个人审美观点、项目的要求、缺乏营养知识等. 第 3期 于亮: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 89 2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2.1 临床表现 ED 的危害表现在脱水、心律不齐、心搏徐缓、低血压、不耐寒、自信心下降、焦虑、抑郁、甚至自 杀.由于运动员在限制热量摄入的同时要保持高强度的训练,必将导致慢性的能量缺失.研究发现,运动 员中存在广泛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过低的现象.同时能量消耗较大的运动员不注意营养的搭配,在食物 的选择上不能体现项目特点,同普通女性没有区别.在对 AN和 BN患者的研究中,Thompson 等[24]210指出, 多数患有 AN 的运动员对其自身的问没有认识,往往不会主动寻求相关治疗.而 BN 患者的体质量接近 正常,出现症状时易隐藏其疾病.所以,了解 ED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判断其是否患病的主要依据. Amanda 等[25]研究指出,AN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身体瘦弱、虚弱;便秘、腹部疼痛;体温、血压 过低;体表浮肿;出现骨质疏松、闭经等症状;毛发细柔,类似于胎毛;新陈代谢发生变化,肌肉无力 等.Robinson[26]研究发现,运动员出现体质量明显低于运动能力所需要达到的体质量水平、牙齿和胃肠道 问题、心动过缓、软组织和皮肤发生变化和应力性骨折等症状时,可能患有 AN.而且,Vestergard 等[27]研 究发现,ED尤其是 AN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Thompson 等[24]230对 BN 的临床表现也进行了研究, 运动员牙齿出现问题、电解质紊乱、体质量不稳定、食量大,月经紊乱、腮腺肿大等即为 BN 发生的典型 症状. 2.2 诊断 目前对于 ED 的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鉴于个别 ED 症状具有很大隐蔽性,仅仅采用问卷的方法 进行调查显然不能全面反映目前的现状.ED 的核心问题是能量的失衡,对于长时间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 耗的检测方法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全力配合.依据现有的材料,可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所编订的精神疾 病诊断统计手册第 4版(DSM-Ⅳ)进行诊断.EDI(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是一个广泛用于进食障碍行 为研究的筛查工具,由 Garner 编制,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使用,多项研究证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1995 年,Lee 将其翻译为中文,在香港华人少女中使用并制定出常模[28].国内尚无 EDI 在运动员人群 使用的报道. 神经性厌食症诊断:体质量低于其应有标准体质量的 85%;对肥胖的强烈恐惧;为体质量、体形而困 扰;连续 3 个生理周期发生闭经[29-30].神经性贪食症诊断:在相同的条件下,是正常人进食量的许多倍; 反复进行无法控制的大量进食;大量进食后采取诱导吐泻、节食挨饿、过度运动等补偿性行为;至少每周 出现 2次此类行为,且持续达 3个月以上;自我评价完全根据体质量和体形进行[31]. 一些学者制订了关于 AN 与运动的检查诊断标准和评估.Sundgot[10]40 制订了女性运动员运动厌食 症的诊断标准:体质量下降大于预期方案的 5%;无原由的体质量下降;极端惧怕肥胖;每天低于 5 024.16 kJ 的热量摄入;青春期延缓,出现原发性闭经;月经紊乱、过少;胃肠道不适;体形发生改变;滥用排泄 药物、方法;暴饮暴食;强制性的运动训练.只要符合前 4点的绝对标准,即可确定该运动员患有 AN. 3 处理与防治 3.1 处理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应该组织专业医生、心理专家和营养专家共同对 患病运动员进行处理.教练员对此症应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医生等专业人员给予密切配合,形成医疗 组.医疗组应耐心了解运动员对食物和体质量的恐惧心理和想法,找到病因,选择、制订适当的治疗方案, 并提出如何做到自我安排健康饮食、控制体质量、训练等具体方案,使运动员得到有效恢复[32].同时, 个人、家庭、社会等需要形成治疗体系,使运动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如果女性运动员长期患有 ED,症状比较严重,形势比较危急,就必需进行住院治疗,治疗期间一般 不应该参加训练和比赛.症状较轻者在全面的医学和心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危险性时,在完成治疗之前 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和比赛. 3.2 防治 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根本在于其情绪、心理的困扰,并不是由于训练和比赛导致的.年轻运动员对成 90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第 30 卷 功的渴望使其要求教练员在饮食和体质量方面严格管理,最终导致 ED 的发生.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的预 防措施因人而异,首先,在训练和比赛中注意控制其体质量的同时,要给予运动员充足的、长期的营养保 障.其次,不要误以为女性运动员体质量过低会对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产生影响,较低的体质量会在某些项 目上具有一定优势.要根据运动员目前的状况,制订其比较现实的饮食、体质量变化目标,以及应该达到 的、合理的目标.另外,不要建议运动员通过使用泻药、利尿剂等方法去降低或维持体质量.对可引起女 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的特殊因素,如闭经、月经失调等,要有敏感的认识,及早发现,避免其发生. 目前在我国尚缺乏进食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有部分学者已经进行进食障碍发生率的调查,主要以 个案报道和文献综述为主.另外,缺乏国内外进食障碍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今后需要从生理、心理、公 共卫生等多个角度对进食障碍予以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Tamburrio M B,McGinnis R A.Anorexia nervosa [J].Pan Minerva Med.,2002,44(4):301. [2] Lewinsohn P M,Striegel-Moore R H,Seeley J R.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cours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young women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0,39:1 284-1 292. [3] Wittchen H U,Nelson C B,Lachner G.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social impairment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J].Psychol Med.,1998,28:109-126. [4] Sundgot-Borgen J.Risk and trigger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s in female elite athletes[J].Med. Sci. Sports Exerc., 1994,4:414-419. [5] Sundgot-Borgen J,Klungland M,Torstveit G,et al.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male and female elite athletes[J].Med. Sci. Sports Exerc.,1999,31(suppl):5. [6] Williamson D A, Netemeyer R G, Jackman L P,et al.Str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f risk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in female athle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1995(4):387-393. [7] 尚焦,王人卫.女性运动员三联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47-150. [8] Wilson T,Eldredge K L.Path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s:implications for athletes[C]//In Brownell K D,Rodin J, Wilmore J H.Eating,Body Weight and Performance in Athletes:Disorders of Modern Society,Phil:Lea and Febiger:2000: 115-127. [9] 牛娟.大学生进食障碍症状的心理因素及饮食诱导的情绪生理反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10] Sundgot B J.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female elite athlet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Nutrition,1993(3):29-40. [11] Holderness C C.Eating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a dancing vs.no dancing population [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4(26):297-302. [12] Lilenfeld L R,Kaye W H,Greeno C G,et al.A controlled family study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and affects of proband comorbidity[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98,55:603. [13] 申远,李春波,吴文源.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增刊):48-50. [14] 梁雪梅.成都市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患病率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5] Willianvs G J,Chamove A S,Millar H R,et al.Eating disordeis,perceived control,assertiveness and hostility [J].Br. J. Clin. Psychol,1990:298-327. [16] Brooks G,Warren M P.The effect of delayed menarche in different contexts:dance and non-dance students [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5(14):285. [17] Pike K,Rodin J.Mothers daughters and disordered eating [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1,100:198. [18] Kog E,Vertommen H,Vandereycken W.Minuchin's psychosomatic family model revised:a concept-validation study using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approach [J].Faro Process,1987,226:235. [19] Cassitto M G,Gilioli R.Aspetti emergenti dello stress occupazionale[J].Med. Lav.,2003,94(1):108-113. [20] 陆晓花.青少年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1] Hamilton L H.The role of selectivit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ating problems in ballet dancers’ [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8(20):560-565. [22] Garner M D.A prospective study of eating disturbances in the ballet [J].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1987,48: 170-175. [23] 芭芭拉 德林克沃特.女子与体育运动[M].高崇玄,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71. [24] Thompson R A.Helping Athletes with Eating Disorders [M].Illino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93:210-230. [25] Morris B,Mellion M D.The team physician’s handbook 2nd edition[M].Hanley and Belfus:INC Medical Publishers,1997. (下转第108页) 108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第 30 卷 参考文献: [1] 马庆生. 生物学大词典[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74.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6. [3] 唐艳,郭德栋.遗传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 [4] 王亚馥,戴灼华. 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4. [5] 刘凌云,薛绍白,柳惠图. 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8. The discrimination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genome DU Yu-jie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School of Basic Education,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37,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genom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tudying on cell division,genetic laws and genetic breeding,but also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related to biology. It will discriminate and clear up the confusable points of the concept and a wonderful teaching effect will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reasonable instructional design. Key words:genome;genetics;instructional design (上接第90页) [26] Robinson PH. Review article: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eating disord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367-377. [27] Vestergard P.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bulimia nervosa and other eating disorders-a nationwide register study [J]. Int. J. Eat Disord,2002,32:301-308. [28] Leung F,Wang J P,Tang C Y.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Normative Data of the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among 12-18 Year Old Chinese Girls in HongKong[J].J. Psy Res.,2004,57:59-66. [29] American P A.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Washington:Washington D C,1994. [30] Polivy J,Herman C P.Cause of Eating Diorder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22(1):187-213. [31] 唐莉,张进辅.新视角——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516-517. [32] Clark N.How to help the athletes with bulimia practical tips and case stud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Nutrition,1993(3): 450-460. Summarize study on eating disorder of the female athlete YU L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Abstract:Eating disorder(ED)is one of the female athlete triad(FTA),which is endanger to the athlete huge.Through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investigation,overview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concerning cause of ED of the female athlete,clinical type,diagnosis,processing,prevention and cure etc in recent years.Provide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eating disorder;triad;female athlete
/
本文档为【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