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水陆铁骑_中国两栖装甲车辆

2011-08-02 6页 pdf 343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5595

暂无简介

举报
水陆铁骑_中国两栖装甲车辆 27 JULY 7/2004 Shipborne Weapons ★人民军队两栖始祖:63式水陆坦克★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要求 中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从空中俯视,看到的多是 网格状水域与道路的交织。这种地形很不适宜重型装甲车 辆运动。鉴于我国南方地形特殊,部队对坦克装甲的技术 要求是:具有两栖能力,能在江河湖泊沼泽区、水网地带 行动便捷,走、停自如;要有较强的火力,能摧毁敌滩头 阵地防御设施,消灭敌有生力量;有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 和适当的装甲防护能力。 战术要求提出后,科研人员于1958年10月开始设 计,1959年...
水陆铁骑_中国两栖装甲车辆
27 JULY 7/2004 Shipborne Weapons ★人民军队两栖始祖:63式水陆坦克★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要求 中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从空中俯视,看到的多是 网格状水域与道路的交织。这种地形很不适宜重型装甲车 辆运动。鉴于我国南方地形特殊,部队对坦克装甲的技术 要求是:具有两栖能力,能在江河湖泊沼泽区、水网地带 行动便捷,走、停自如;要有较强的火力,能摧毁敌滩头 阵地防御设施,消灭敌有生力量;有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 和适当的装甲防护能力。 战术要求提出后,科研人员于1958年10月开始设 计,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2辆样车。之后,在 南海某近海海域、长江流域武汉段、华东某水网稻田地 区进行试验,不断发现问题并修改,最后于1960年开 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1963年3月定型,命 名为63式水陆坦克,由此投入批量生产。 63式水陆坦克在总体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部队作战 需求,合理地解决了坦克在陆上和水上的矛盾。科研人 员巧妙地运用了发动机前置、战斗部居中、驾驶操纵部 位于最前部的布局。它与陆上专用型坦克相比,除装甲 防护能力稍弱和外部尺寸稍大外,具有陆上轻型坦克的 所有战斗性能。 为满足水上性能要求,在总体设计上采取了尽可能 增大排水量、在全车的零部件设计和外部的选用中 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并采用了中空的大负重轮以提高浮力等 措施。通过合理的线型设计和重量重心配置以及喷水推 进装置设计使坦克在水上行驶具有较好的适航性和机动 性。车首较高并装有防浪板,结合部有密封措施,车 内还装有排水装置。 该坦克标定功率为400马力。水冷却系统陆上采用 管片式散热器和废气引射装置,节省功率,布置合理; 水上利用水道夹层式热交换器、带式制动器和侧减速 器、水上推进装置和抽水装置等。水上行驶时传动动力 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节传至左右两侧的 喷水推进器。 该坦克采用带同步器换档机构的定轴式机械变速 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水上推进传动,分动 箱将动力向左右两侧传出,并带有1个倒档机构,可使 传动轴带动推进器叶轮正转和反转;后部为陆上变速 器,包括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第三、四、五档带 有惯性式同步器,第二档带有简单式同步器,第一档和 倒档采用滑接齿套换档。整个变速箱的水、陆两部分的 传动机构可以互相独立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即可使履带 和喷水推进器同时工作以便于坦克下水和上岸。 行动装置采用独立式扭杆悬挂,单销小节距金属履 带板。高履刺人字形花纹履带板的附着性能好,提高了 坦克在水稻田、沼泽、浅滩等地的通过能力和坦克出入 水能力。有6对中空的单轮缘大直径挂胶负重轮,第一 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蜗卷弹簧限制器,其余装有橡胶限 制器。履带的松紧程度由曲臂和双头螺旋式履带调整器 进行调整。 水上推进装置采用轴流式喷水推进器,在传动装置 两侧各装有一套喷水推进器和水道,在车尾喷水口处设 有可以控制开闭的水门。 为实现水上倒车,车体后部两侧开有倒车水道,关 闭车尾两个水门,水从车后两侧喷水口向车的斜前方喷 出,产生向后方的推力,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减速、制 动或倒驶。当关闭一侧水门时即可实现灵活转向。 喷水推进器可由分动箱操纵使之正转和反转。正转 时坦克在水上行驶,反转时使水道中的水倒喷,以此来 除掉水道进口格栅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 ■ 王进举 康珏 中国人民海军两栖装甲车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登陆作战中坚力 量。本文对人民军队两栖装甲车辆的发展历程、主要装备进行介绍,并使读者了解到两栖装甲车辆 在未来登陆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战术运用,以及与台军两栖装甲车的战术性能比较。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水陆铁骑 中国两栖装甲车辆 28 JULY 7/2004Shipborne Weapons 装甲车体由特殊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较好的外 形和防护能力,车首甲板相对较厚且有一定的倾斜角 度 。 该坦克在半球形的炮塔体上装有1门85毫米坦克 炮,备弹40发。车上辅助武器有7.62毫米并列机枪和 12.7毫米高射机枪。 观察仪器有1个车长观察镜,2个指挥观察镜。炮 塔两侧各配置1个59式潜望镜。在驾驶窗上配有3个61 式水陆坦克驾驶观察镜,夜间或雾天可用62式坦克夜视 仪,还装有61式水陆坦克观察镜,供水上行驶使用。 电气设备的电源部分主要包括4个65式蓄电池、1 个与TJY-1型调整继电器协同工作的ZFC-3000型直流发 电机和1个滤波器。蓄电池的连接为串并联式,组内并 联,组间串联,总电压为24伏,蓄电池容量为280Ah。 通信设备为A-220A坦克无线电台和A-221A车内通话 器 。 该坦克陆上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70 千米,水上最大航速12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程120 千米。 总的看来,在20世纪60年代,63式水陆坦克与当 时的美国LVTP、苏联的PT-76相比,在装甲防护、火 力及机动性方面都不落后,特别是在水上推进方面还具 有独创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军事科技有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我国军事工业人员紧盯世界军事科技前 沿,对63式水陆坦克进行了及时、全面的升级改进, 并最终开发出63A水陆坦克。 1997年定型的63A水陆坦克与63式的底盘基本相 同,不过采用了一些高新技术。63A的研制重点主要体 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海上使用的适用性,使之具备近海 ●63A两栖坦克 ●中国人民海军63A式两栖坦克水上编队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29 JULY 7/2004 Shipborne Weapons 和沿岸作战能力。63A能确保达到浮力储备系数和抗五 级海风、四级海浪的适航性要求。在车体前部和后部都 安装了浮箱,这些措施使63A的剩余浮力增加了近2吨, 不仅解决了战斗增重所要求的浮力系数,而且还使整车 的浮力储备达到32%。 第二、改进了炮塔布局,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 精度。63A的车首加装了复合装甲,车体两侧和尾部加 装了隔离栅栏,可挂附加装甲。综合防护能力比63式 有了较大提高。炮换成了低后坐力的105毫米炮,穿甲 弹的威力比63式用穿甲弹强了很多。 第三、大幅度提高了坦克的水上速度,使之提高 至15千米/小时。 第四、通过安装新型火控系统使63A具备了夜战能 力、恶劣海况下的作战能力以及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 击能力。 第五、63A主炮能够发射炮射导弹,从而使其射击 精度大大提高,射程大大增加,并克服了坦克水上运动 射击不稳的问题。 据2004年3月的《简氏防务周刊》消息,中国军 工又在研究63式最新型63C,能够使用登陆艇从近海部 署,并且提高反装甲能力。 二、63式变型车使两栖装甲队伍系统化 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我军以63式为基础开发出两 栖装甲系列产品,使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1、与水陆坦克形同手足的水陆装甲输送车 我军现装备的水陆装甲输送车有两款,一是77-1 式,二是77-2式。 77-1式是1965年4月开始研制的,1977年11月定 型。该车以63式水陆坦克为基础,去掉炮塔,将原车 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以作为运载车厢。动力、传动、水 上推进、操纵、行动、通信设备等主要部件与63式相 同。主要改变:一是在车首上甲板设有驾驶员窗口、车 长窗口及高射机枪;二是车尾部设置供上下火炮用的可 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三是运载舱顶盖 装甲为固定密封式,火炮可驮载于凹的顶盖上。顶部开 有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进出的窗口3个,运载舱 还开有侧门;四是设有驮载火炮的半钢性固定装置;五 是增加了蜗轮蜗杆传动的电动牵引绞盘及其可移动的电缆 连接的手控操纵盒;六是运载舱两侧各设置了2个射 孔,其上方开有观察孔,在前围和后围甲板上左右各增 设一个通风口;七是驾驶员和车长座椅为上下可调式, 运载舱内的乘员座位中间两个可折叠并可拆卸,两侧的 为固定式。该车编乘20名携作战装具的步兵。 77-2式于1978年开始研制,1980年定型,主要改 进:一是取消与载炮有关的火炮固定装置、跳板、绞 盘、尾部拖炮牵引钩等,并将运载舱顶部下凹部分甲板 升高,增大运输舱空间,在其四周增设装载物资器材用 的围栏;二是取消右侧射孔和观察窗,开1个侧门,便 于人员和制式担架出入;三是运载舱左前方射孔增加1 个安装机枪球形回转射击固定装置。 2、水陆坦克的战地“医生”:76式抢救车 它是在63式坦克上取消炮塔后改装而成,配有绞 盘、助锄、牵引装置、小吊车、大吊车、滑轮组等。 该车1965年研制,1976年定型。 76式水陆坦克抢救车是63式水陆坦克的配套车辆。 其主要职责:一是在野战条件下,抢救受损伤、淤陷 或有故障的水陆坦克;在沼泽地、水上牵引失去自行能 力的水陆坦克至维修点;运载坦克零部件和修理人员, 必要时可利用抢救车上的设备和工具在战场上或行军中进 行换件修理。 该车牵引坦克时,平均行驶速度(土公路)可达22. 5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为30度,陆上牵引最大行程 370千米,绞盘纲绳有效工作长度100米。该车小吊杆 起吊重量在1吨以上,最大吊距4.4米,最小吊距1.4 米,起吊高度达5米,旋转范围为360度。大吊杆额 定起吊重量在3吨以上。 3、水陆坦克好搭档: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打眼看,自行榴弹炮与坦克没多大区别。我军现 装两栖自行榴弹炮是以63式水陆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的 (1979年研制),它主要增大了战斗舱空间,车体前 下甲板上面开1个较宽的门。炮塔内安装1门新122毫米 ●中国人民海军两栖装甲输送车 ●中国人民海军两栖坦克抢修车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30 JULY 7/2004Shipborne Weapons ●63C两栖装甲车 榴弹炮,车上安装新型12.7毫米机枪。 水陆两栖自行榴弹炮与水陆坦克可以说是一对好搭 档,它有水陆坦克同样好的机动性、水上浮动能力和较 强的自我防护能力。主要用于伴随水陆坦克作战行动, 为其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压制敌纵深阵地暴露和隐蔽 的技术兵器和有生力量,破坏工程设施和桥梁,拦阻敌 纵深阵地向前沿机动的装甲集团目标,必要时可直接对 敌前沿800 米的装甲目标碉堡等直接射击,消灭敌有生 力量。 该自行火炮是54式榴弹炮的换代产品,初速、射 程明显提高,射程增加18000米以上,发射速度也达到 8~9发/分。该炮还配有周视间接瞄准镜和直接瞄准 镜,具有克服水障碍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车辆底盘性 能,采用了能防止挂双挡的单杆变速操纵装置和不破坏 路面的挂胶履带板。 ★两栖装甲车辆的战场地位与战术手段★ 一、地位与作用 在直升机、气垫船大量装备部队的今天,有人怀 疑水陆坦克和其它两栖装甲车辆在登陆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和主力作用。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还是来理性地分析一 下吧。 我军面对的敌岸防阵地,有着50多年苦心经营的历 史,可以说是工事坚固、火力完善。面对如此之敌, 不讲时节地一味投入高速气垫船登陆未必是好事,因为 气垫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气垫船一般只能运载轻 装人员和极少量的重装备,使登陆作战能力受限,况且 它不但缺乏必要的战斗 力和防护力,而且目标很大, 容易被敌火力摧毁。 用直升机垂直登陆 也有局限。尽管台湾地区用 于垂直登陆的场地很 多,但我前期火力准备对敌 纵深目标很难实施很好压 制,敌反直升机的力量对我 构成很大威胁,这样我 在敌浅近纵深垂直登陆的危 险性也就会很大。 而我军两栖装甲车 数量多、种类全、系统完 善。坦克、装甲输送车、 自行火炮和抢修车能协同作 战,况且两栖装甲不但有 很好的防护力,还有强大 的突击力和震撼力。使用两栖装甲车辆实施登陆有很多 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说,两栖装甲力量应是登陆作 战的中坚力量,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两栖装甲登陆战术 两栖装甲车在登陆作战中的重要地位来源于它敢于 “首登用我,用我必行”。当然,两栖装甲车只有在 舰炮火力、航空兵火力等对敌前沿阵地进行猛烈有效的 火力准备的情况下,并且采用好的战术方法时,才能英 雄本色尽显。在上述条件下,两栖装甲抢滩登陆至少有 以下四大战术。 1、步坦协同,逐次冲击。水陆坦克在水上阶段, 步兵搭乘在坦克上,上陆后据敌情远近、威胁大小等情 况下车战斗。这样,步兵与坦克能相互取长补短、互 相照应。坦克车载武器能为步兵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与 掩护,步兵能为坦克炮长指示重要目标,能及时发现和 消灭敌人的反装甲射手。当敌反坦克火器较多、地形不 便坦克冲击时,可采取 步兵在前、坦克在后的冲击 队形;当敌反坦克火器 少、地形便于坦克冲击时, 可采取坦克在前、步兵 在后的冲击队形;当敌情顾 虑较大时,可采取坦克 与步兵成混合队形冲击。 2、坦装协同,快速 突击。此战法充分体现了坦 克装甲车辆机动性能强的 特点。通常是在敌方反装甲 阵地或火器被我很好地压 制或消灭,攻击方向天然或 人 工设置的障碍少且 作战时间紧迫,需要向敌浅 近纵深发展进攻时 采用。作战运用中,水陆坦 ●演习中的人民海军63A式两栖装甲与装甲输送车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31 JULY 7/2004 Shipborne Weapons 克在前,水陆装甲输送车在后,坦克装甲车充分利用上 级火力准备效果和车载火力,边冲击边完成战斗队形的展 开。以最快速度冲至敌人阵地前,坦克车载火力杀伤阵地 残敌,掩护步兵下车并展开成战斗队形,搜索残敌。有时, 坦克装甲车也会根据上级命令,在敌前沿前步兵不下车, 直接向敌人纵深阵地发展进攻。 3、正面牵制,侧后攻击。此战法仍充分发挥了 坦克装甲车辆机动性能 强的优势。当正面之敌 防御能力较强,且地形 不利于坦克装甲正面攻 击行动,敌翼侧又有弱 点出现时,坦克分队指 挥员就会采取正面牵 制、侧后攻击的战法。 使用此战法时,为迷惑 敌人,要对正面之敌进 行猛烈的火力打击,制 造强攻的假象,在敌人 翼侧施放烟幕,遮挡敌 人视线。侧后攻击的坦 克,要么搭载步兵,要 么引导装甲输送车,从 敌人阵地翼侧迂回至敌 人防御阵地后方,打敌 人“屁股”,乱敌人阵 脚,在正面力量配合下 消灭当前敌人。 4、两翼牵制,越 点攻击。这种战法就是 在敌防御正面至少有我 三个并行的攻击力量, 分左、中、右攻击布势。而攻击行动时,两翼力量配 合中间攻击力量,体现出火力牵制敌人的特点。这一战 法能迅速扩大登陆场,为后续的“里外开花”战术奠 定基础。在运用时,有越点攻击任务的坦克分队,或 搭载步兵或引导装甲车辆,在我攻击部队的正面上,超 越前沿作战部队,直奔敌人防御心脏地带,沿途除作必 要的自卫行动外,一般不恋战、不停顿。进入敌人心 脏地带后,迅速展开战斗,里应外合,体现前沿纵深 同时在打的战术手段,使敌人陷入顾前不顾后,穷于应 付的境地。 ★台军两栖装甲车辆与我军两栖装甲车辆 不在一个档次★ 台军在蒋介石时代,其海军陆战队实力世界排名第 四,这与其当时“反攻大陆”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而今,其陆战队兵力不到1.5万人,所装备的装甲车辆 性能也已大大落后我军。 台湾海军陆战队两栖装甲装备多数已服役多年。就 拿LVT两栖装甲车来说吧,迄今这些车都有50年的历史 了,是十足的“老爷车”。 前些年台湾的LVTP5系列两栖装甲车多数甚至不能 开车上路,更无力越野行驶, 实际上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少 数能开动的,由于车体锈坏漏 水,以致官兵训练时总是提心 吊胆。 这种装甲车零部件都已经 老化,甚至车身都出现许多疲 劳裂纹。可台湾当局不愿给不 实用的海军陆战队太多的投入, 海军陆战队只能自己动对老的旧 LVT修修补补。 但近些年台湾当局向美国 申购了40余辆AAV7型先进两栖 战车,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AAV7型两栖登陆战车可以 装载1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车上 披挂有反应装甲,防护能力较 强。车顶上装置1座炮塔,而且 配有榴弹发射器以及机枪各1 具。该车水中时速10~15千米, 登陆之后时速可高达25~35千 米。客观地说,这款新车比我们 现役的77式要强些。但就算它全 部到位,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 用,原因很简单,它根本没有登 陆大陆的机会。 除上述装甲车辆外,台军陆战队还有在美制LVTP5 系列两栖装甲车上加装了一门旧式M49型105毫米榴弹炮 的LVTP5-H6炮车;在美制LVTP5系列两栖装甲车上加装 了一门台湾1973年自制的126毫米40管“工蜂四型”火 箭炮的LVTRL“工四”两栖火箭炮车;在美制LVTP5系 列两栖装甲车上加装了一门旧式M40A1式106毫米的 LVTAT无后坐力炮两栖车;另有些车上加装了推土铲和 火箭扫雷系统,改称为LVTP5-E1两栖装甲工程车。另 外还有LVTR1两栖装甲抢修车,配有起重吊杆、电焊及其 它抢修设备,用于战场抢修,以及美制M116敞开式两栖 运输车,底盘与M116相同的M733两栖装甲车等。 奇怪的是,台军如此杂乱的陆战队装甲装备中,竟 没有一款真正的两栖坦克。比如M41轻型坦克系列竟无 ●63A两栖坦克突击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32 JULY 7/2004Shipborne Weapons 任何浮渡能力;可能要加入陆战队的M60坦克虽然改装 有涉水能力,但它动力严重不足,体型过于肥大(全 重52.6吨),在海滩上行动如同企鹅。要说稍微有点 “人模狗样”的可能就数台军的“勇虎”了。 台军的“勇虎”坦克虽然较新,但性能并不能让 人满意,其缺点有: 1、主要硬件水平不高。“勇虎”(M48H)坦克 是典型的“杂交品种”。它是由美国M60A3主战坦克底 盘,配上台湾 改装的M48A5坦 克炮塔而成, 主 炮 为 台 制 M68A1型105毫 米线膛炮。取 消了车长机枪 塔,换装了以 色列的Urdan型 12.7毫米遥控 机枪塔。其车 体设计基本上 是20世纪70年 代的水平。 2、火控系统较为先进,但难以很好维护。主炮 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它以数字式弹道计算机为中枢, 炮摇控制面板输入指令,倾斜传感器能适时测出车倾斜 角度,风向传感器能测出风向和速度,激光测距仪测定 目标距离,弹种选择器选择弹种等,所有数据由计算机 计算并提供指令。 由于台湾地区气候潮湿,给炮上的精密火控装置带 来了不少麻烦,影响坦克装备的完好率。目前,虽然 台军已开发除湿装备,但试用效果一般。这些精密电子 设备除湿要求非常苛刻,这一点已成为台军的一块“心 病 ”。 3、系统整合能力差。由于是两种老式坦克的组 合,没有经过系统设计,炮塔内部空间过于狭窄,因 此曾发生坦克试射夹死炮长的事故,成了国际上一大笑 料。由于M48是小炮搭,却要容纳与M60A3同级的主炮 及火控系统,因而造成了散热不良、装备故障率高、乘 员持久力下降等问题,这充分暴露出了“勇虎”先天 不足的一面。 4、机动性能一般。“勇虎”单位功率仅18.8马 力/吨,与我军63A比较相差太远,其机动性能更是无 从谈起。由于M60车体设计过时,所以“勇虎”的野 外机动性一 般。在台军装 甲车辆机动性 展示中,“勇 虎”在通过自 己设置的地形 时还时常减速 慢行,有时不 得不停车。因 车体过高,隐 蔽能力也大打 折扣。 5、火炮 能力不怎样。 “勇虎”和我军63A的主炮都是105毫米线膛炮,但63A 新型炮塔仍有换装大口径炮的余地,而“勇虎”则无 此能力。而且63A坦克射程超过4000米的炮射导弹也令 “勇虎”望尘莫及。 6、防护能力属中等水平。由于63A需要有水上浮 渡功能,其防护能力自然弱些。但为了保证抢滩登陆中 的生存率,63A在减去一些载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加 挂反应装甲,防护力与台军“勇虎”不相上下。 尽管“勇虎”只是一个“旱鸭子”,但防护能 力也没强到哪去,其侧部和后部装甲只有50~76毫米 厚,无法抵御普通反坦克导弹的打击。也有消息称, “勇虎”车首和炮塔正面及侧面曾挂装过法国 GIAT反应装甲,炮塔侧面以半重叠方式还挂装 有4层反应装甲,如果这样,其防护性能可能 会好些。 7、三防系统落后。“勇虎”的三防系统 仍采用老式的 M13Al滤通风机,乘员必须配合 M25防毒面具连接通风机使用,这和全车超压 式三防系统相比已大大落后。 种种事实表明,63A在机动性方面占有绝 对优势;火力性能方面,二者火炮性能相当, 但炮射导弹赋予63A较大的优势;防护性能方 面,“勇虎”虽强一些,但下不了水的“旱鸭子”也 只能在岸上闹来闹去。■ ●台军“勇虎”坦克与M60A3坦克 ●台军坦克在巡防 China's Navy Today 中国海军
/
本文档为【水陆铁骑_中国两栖装甲车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