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2011-08-03 50页 doc 77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1483

暂无简介

举报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教学目标: 1.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归纳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把握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了解古代用人方式与选官制度的发展沿革。 4.认识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政治制度。 5.了解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知识整合: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1、内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的变革 教学目标: 1.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归纳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把握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了解古代用人方式与选官制度的发展沿革。 4.认识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政治制度。 5.了解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知识整合: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1、内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中央集权是指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二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群住个人的权威。皇权至高无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 2、产生根源/两大基础 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经济基础:封建小农经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既是封建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因为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就得到了巩固 3、发展演变 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渐趋衰弱。 4、发展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5、两对矛盾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6、构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军事制度、选官制度、法律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7、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 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做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 二、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有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 1、秦国 ---- 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 2、两汉 ----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 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3、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4、科举制 (1)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2)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三、中央官制 1、历史沿革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这一职务。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3)规律与技巧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发展趋势。 四、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五、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 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六、军事制度 1、历史沿革 隋朝沿袭南北朝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难以维持,加上军队中士兵的逃亡和府兵社会地位的下降,到唐玄宗时,府兵制度崩攒。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军阀割据势力。   北宋有禁军与地方军之分。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所有禁军要定期换防,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为集中军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指挥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 明太祖仿照宋朝的枢密院制度,将大都督府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帅军队作战。 2、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 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七、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 1、知识整合 (1)、藩汉分治制度(辽) -------- 在契丹族、汉族地区实行不同的官制和方式管理,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2)、猛安谋克制(金) ---- 将女真族划分为许多猛安谋克,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3)、八旗制度(建州女真) ----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其编制按军事组织形式,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2、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的比较 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韵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八、地方行政制度 1、历史沿革 分封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郡县制: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猛安谋克制:金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蕃汉分治制度: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权利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蕃汉分治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僧官制度:明朝实行僧官制度,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是最高的僧官。 金瓶掣签制度: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土司制度:明清时期,我国对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政策。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土司首领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 “改土归流”:明初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地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随之逐渐消亡。 2、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巩固统治;③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④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点: ①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②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③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九、法律制度(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了“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的治国思想。这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依据,实行法治。秦始皇参照六国法令,制定并颁行秦律。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成熟、最完备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律文化的优秀代表。 *明太祖时制定了《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主张按其罪行轻重量刑。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和重大改革 教学目标: 1.认识古代政权的兴衰演变; 2.了解古代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表现及概况; 3.了解古代乱世的形成原因、表现及结果; 4.系统归纳古代重要的改革,归纳和比较这些改革的背景、内容、成败原因,学会对改革的本质目的与实际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5.能结合史实对古代治乱兴衰中的关键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掌握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知识整合: 一、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盛世局面 (1)历史沿革 西汉:“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东汉: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武周之治。 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朱元璋:洪武之治。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的局面。 清朝:康乾盛世。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分类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 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A、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 C、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 D、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E、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2、乱世局面 (1)古代社会所出现的乱世局面,多是指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的历史时期。通常出现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末期,但也有在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初期或中期。这些动乱大多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有的是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而导致的。如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等 (2) 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A、叛乱:西汉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军阀割据,西晋八王之乱,南朝梁侯景之乱,唐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清三藩之乱。 B、政变:唐玄武门之变,后周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C、官僚斗争:唐牛李党争,明后期东林党事件,东汉党锢。 D、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E、外戚专权:西汉、东汉、唐(杨国忠)。 3、封建社会每一朝代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共同原因 除较典型的治乱现象外,仅就某一朝代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现象。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摆脱的一种周期率。 (1)前期强盛原因 A、前期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部分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王朝初期,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C、初期统治者较有作为,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D、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 E、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等。 (2)后期衰败原因 A、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的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 B、统治者进取心减退,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尖锐。 C、皇帝腐败,不理朝政,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中央集权削弱。 二、变法改革 改革贯穿于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始终。尽管各个时期,不同朝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1、历史沿革 春秋:管仲改革 “相地衰征”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齐桓公为成就霸业,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其中的“相地而衰 ”,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政治、军事,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国势增强,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各国掀起了100多年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著名。经过商鞅变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划时代的政治沿革。 新:王莽改制。西汉末年,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是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引发的奴婢和流民问题,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公元9年,王莽篡汉并实行改制。主要是禁止买卖土地和奴婢还改革币制。但是由于王莽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币制改革又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手段,因此王莽改制不仅没有达到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反而还引起了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引起了社会动荡,再加上对各地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终于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客观规律,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顶住来自本民族贵族的各种阻力,进行了改革,其中心在于促其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这次改革加速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北周统一北方和以后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北周:武帝改革。七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其中西魏又为北周所代替。北周武帝即位后,采取经济、政治、军事等措施,国力日盛,后灭代东魏的北齐,统一黄河流域,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后周:世宗改革。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在位时,为革除五代弊端,增强实力,进行了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和军队的改革,增强了后周国力,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准备了条件。 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北宋初年统治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有弊,至北宋统治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危机,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政,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从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但遭保守派官僚阻挠而失败。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这是依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针对北宋积贫积弱危机,以整军理财为核心内容的变法。曾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变法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中又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现象,最终变法失败。 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一条鞭法是其重要内容,虽然最终被废除,但保留下来的白银征税的方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2、改革分类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改革(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北周武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并有封建化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对改革的一些认识 (1)改革的实质:改革主要是对国家(广义的制度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三春柳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读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活动 (2) 改革的积极意义: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作用。至于封建时代的改革,无论发生在王朝的什么时期,都是对当代或前人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 (3)对改革的理性归纳: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革新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尖锐激烈的斗争。 4、改革成败原因 改革有成有败,究其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改革成败还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1)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2)失败原因 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利益等。 (3)一般说来,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大多数失败。这是因为: A、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国家机器陈章旧制受到猛烈冲击,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年深日久,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 B、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为长治久安,大力调整政治政策。这种政策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许多改革家因顽固派的扼杀而抱恨终身。此外,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三、历史人物 1、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帝王将相。这些人的政绩有的与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有的同某一新的政治经济面目联系在一起;有的同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大多都兼而有之。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国重大影响。 ⑴秦始皇:灭六国,成统一,建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焚书坑儒,实行暴政。 ⑵汉高祖:起兵灭秦,建立西汉;与民休息,经济发展;和亲匈奴,友好边关;分封诸王,影响集权。 ⑶文帝、景帝:重视农业,减免田租;改革法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形成“文景之治”。 ⑷汉武帝:①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建立州的监察区,加强皇权;选拔人才,重视官吏考核与任用;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强化法制。②军事方面:三次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③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营业税和财产税;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④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⑤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崇尚法制,尊儒尚法,“儒表法里”。⑥文化教育方面:制定“太初历”;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军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 ⑸西汉明帝:王景治理黄河;派人去西域求佛法。 ⑹东汉光武帝:参加农民起义,建立东汉;采取安抚的统治政策(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以“柔道”治天下,形成“光武中兴”;日本倭奴国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之金印。 ⑺曹操:善于用人,拥立汉献帝,实行屯田,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在北方重视弄桑;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⑻诸葛亮:向刘备献“隆中对策”;运筹指挥赤壁之战;助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在蜀汉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多次进行北伐;成为封建社会为相的典范。 ⑼唐太宗:①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功劳最大。②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③即位后善于总结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方面,知人善任、勇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加强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基本解决突厥问题,设置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从而加强对多民族国家的官吏;对外关系方面,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多次接待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④在位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成“贞观之治”。 ⑽武则天:①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制度,从而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③设立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⑾唐玄宗:①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人选、任用贤相,促进经济繁荣,形成“开元盛世”局面。②加强民族关系,设立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册封皮罗阁、骨力裴罗。③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④后期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⑿元世祖:①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②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移,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④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⑤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⑦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 ⒀明太祖:①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明朝。②北伐灭元,实现统一。③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制定《大明律》;设立内阁和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中央集权。④奖励垦荒,实行屯田,清丈田亩,兴修水利,推广植棉。 ⒁明成祖:①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②营建并北京,改元永乐。③设置奴儿干都司。④派郑和出使西洋。 ⒂顺治:迁都北京;兴文字狱;册封达赖。 ⒃康熙:①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固定丁数,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使丝织业兴盛起来。②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平定“三藩之乱”;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册封班禅。③抗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兴文字狱。 ⒄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大规模改土归流。 ⒅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大兴文字狱;由纪昀主编《四库全书》。 2、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任,这种创造是指全面的创造,它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践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未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对于个人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作用,必须区分他们活动的性质,区别的标准只有一个,即这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估。 ②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此外,对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点:①清楚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②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③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评价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④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正确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专题三 统一的旋律有效的管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系统归纳历代封建王朝为促进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了解不同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 3.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认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作用,掌握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民族交流与融合; 4.了解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政策与制度; 知识整合: 一、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1、历史沿革 (1)统一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其中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①四次局部统一: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②四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③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④近代中国的短暂统一: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⑤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2)分裂 ①封建社会的分裂:三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蒙古并立时期。 ②近代中国的分裂问题: A、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a、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b、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 B、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C、一些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 ③现代中国的分裂问题: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2、升华认识 (1) 四次大统一朝代:秦、西晋、隋、元的统一条件   ①秦统一的条件: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b、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快,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局部统一,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等,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c、战国时期,大多数国家废分封设县制,实行了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d、泰国已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商鞅变法使泰国迅速强大,赢政掌权后,广罗人才,部署统一战争的战略与行动,最终完成统一   ②西晋统一的条件(略)   ③隋统一的条件: a、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b、民族融合,统一条件成熟;c、北方农业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做好了渡江准备;e、陈朝腐败,不堪一击   ④元统一的条件:a、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b、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了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c、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2)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①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②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③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④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⑤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②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局部统一的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全国性统一奠定基础。③意识因素: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④民族因素: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⑤个人因素: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⑥外部因素:有利的外部环境。 (4)促成国家分裂的因素 内部因素: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②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④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⑤民族融洽不够稳固,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社会不够进步等 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强占中国领土。 (5)统一是中国历史的进步潮流: ①使中华民族前后相接;②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③有利于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⑥有利于民族融合;⑦有利于抵御侵略;⑧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6)分裂的影响:影响各地各民族之间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定。 3、热点链接: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A、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支九龙司;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   B、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A、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B、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1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①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④我们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3)台湾问题 A、基本史实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38年之久   ③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⑤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刘永福、袁锦清、徐骧、王德标等)   ⑥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B、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②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及民进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①《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北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②《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③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D、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①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②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4、知识拓展:德国的两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问题 (1)、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A、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    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B、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统一的过程: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   D、统一的完成: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E、统一的影响:   ①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②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2)、意大利的统一   A、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必要性: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中部和北部:被奥地利控制;b、两西西里:被西班牙控制;c、罗马:被法国控制   ②可能性: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B、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   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   ③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   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成功。   C、统一过程:   ①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   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   D、统一的完成:   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E、影响: 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3)、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A、德国在二战后分裂原因: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B、统一问题的由来:   ①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   ③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4)、美国内战:   A、背景   ①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②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B、经过(1861-1865)   ①初期:北方节节失利   ②转折:葛底斯堡战役   ③结束:北方告胜(原因
/
本文档为【2008年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