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艾米莉_狄金森和她的诗歌

2011-08-06 2页 pdf 121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6037

暂无简介

举报
艾米莉_狄金森和她的诗歌 2009年3月号下旬刊 即使是曾经有过过错的人,也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 来实现自己价值。 参考文献: [1]Hawthorne,Nathaniel.TheScarletLetter.BeijingFor- 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1994. [2]劳伦斯.美国经典文学研究[A].灵与肉的刻白———D.H. 劳伦斯论文艺[C].毕冰宾译.漓江出版社,1991.131-132. [3]纳撒尼尔·霍桑著.王元媛译.红字[M].武汉:长江 文艺出版社,2006. [4]玛丽·伊格尔...
艾米莉_狄金森和她的诗歌
2009年3月号下旬刊 即使是曾经有过过错的人,也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 来实现自己价值。 参考文献: [1]Hawthorne,Nathaniel.TheScarletLetter.BeijingFor- 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1994. [2]劳伦斯.美国经典文学研究[A].灵与肉的刻白———D.H. 劳伦斯论文艺[C].毕冰宾译.漓江出版社,1991.131-132. [3]纳撒尼尔·霍桑著.王元媛译.红字[M].武汉:长江 文艺出版社,2006. [4]玛丽·伊格尔顿.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1998:410. [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8. [6]杨莉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M].南京:江苏 文艺出版社,2002. [7]蒙雪琴.他人就是地狱———论《红字》和现代主义 文学的人际观.[J].外国文学.2003,(4):91-94. [8]陈榕.霍桑《红字》中针线意向的文化解读[J].外 国文学评论,2007,(2):89-97. [9]马大康.文学:对视觉权力的抗争[J].文艺研究, 2007,(2):17-25. [10]文平.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 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3,(3):64-68. 摘 要:本文简述了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 经历,以及其生活经历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通过艾米 莉大量不朽的诗篇,介绍了狄金森的美学观点,以及她的 反传统手法,同时还介绍了狄金森的诗歌主题。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美学观点 在美国文学史中, 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1830-1886)那样深邃和富有传奇的色 彩。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她的诗歌和思想方面,而且包含 在她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世界里。艾米莉·狄金森出生 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Amherst)地区一个富裕的家 庭,年轻时曾在阿默斯特大学里就读6年,在霍利奥克山 女子神学院学习1年, 艾米莉几乎再没出过自家的大门, 除了有过一两次外出旅游的经历外, 她的一生都是在自 己的家乡度过的。 这个孤独的女诗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无 法猜出的谜。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诗歌, 终生未 嫁,过着自我幽闭的生活。 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声名 远播,其诗歌也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成为美国历史上对 美国文学作出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 有人称她是继 古希腊的萨福之后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 甚至有人把她 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然而这些对于狄金森来说,已经不 重要了, 死后的热闹和荣誉, 只能更加映衬她生前的孤 独。 她的诗歌就是她的生命,闪射着耀眼的光华。 狄金森的美学观点和她的文学创作实践是一致的。 她认为诗歌应有强烈的感人的力量, 诗人的灵感来自于 诗人的内心。 她擅长运用视觉、听觉等意象,立意新颖深 刻,想象奇特,比喻也常出人意料,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她一反传统手法,努力挖掘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希冀,因 而成为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者。亨力·詹姆斯称 她的诗是“灵魂的风景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称 她为“圣恩主”。 她的意象别出机杼,思维独特,所以她的 某些诗歌晦涩难懂。 狄金森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周围的生活。 从青年 时代她就担负家里的饮食供应,当诗兴大发时,她习惯于 在随手可得的小纸片,甚至在食谱的背面写下诗句。从那 时起她就现出对诗歌的热爱,用生命进行写作,虽然不 被人所理解。 她写道:“诗就像是一绺金色的线穿过我的 心,带领我往梦中才出现过的地方前进。我猜想我的字句 并不能说明我的心,因为我的朋友们从来都不了解。…… 许多人都将生命托付给神,我却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诗。 ” 对狄金森影响最大的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希金森, 狄金森 将他视为精神导师。 直到狄金森死前他们一直保持着通 信,但是希金森很难理解她的诗歌,认为艾米莉的诗无法 与当代的诗学衡量,所以不可能出版。尽管如此狄金森却 认为:“如果这个社会不理会我的诗,甚至不屑我的诗,我 还是会很高兴继续努力下去。 ” 没有谁能真正知道狄金森内心世界的情感历程。 爱 情激发了狄金森的创作热情,她写下了大量诗篇。根据她 生前的日记和信推测 , 她曾对查尔斯·魏兹华斯 (Charles Wadsworth)牧师产生了恋情,把他称作自己“世 上最最亲爱的朋友”(dearest earthly friend)。但是,因为魏 兹华斯是个已婚的男士,狄金森的恋爱不可能有结果。狄 金森另一个心仪的男子是山谬尔·鲍沃斯 (Samuel Bowles),这也是一段让人心伤的爱情。 后来狄金森又爱 上了父亲的朋友,比她大18岁的洛德法官,两个人曾写过 许多热情的书信,但这段恋情依旧没有结果。就算洛德法 官向狄金森求婚, 她也未必会答应。 当爱情真的有了结 果,敏感如狄金森,习惯了孤独,也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 和精力来迎接这份迟来的爱了。1884年洛德法官去世,这 对狄金森打击很大,几个月后她就病倒了。 两年后,她因 患布赖特氏病离开了这个给她带来痛苦和悲凉的世界。 终生相伴的妹妹在她的棺木上放了一束鲜花,“要她带给 洛德法官”。 狄金森是向往爱情的,她对爱情是这样定义的:“爱/ 艾 米 莉·狄 金 森 和 她 的 诗 歌 李 哲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21) ○ 文学语言学研究 25 2009年3月号下旬刊 先于生命/后于死亡/是创造的开端和呼吸的原型”。 但是 在她的一生中却充满着对爱的渴求和艺术自由之间的冲 突,她恐惧爱的崇拜会损伤她诗人的人格。为了艺术而舍 弃凡俗的爱情,而最终内心又归于平静,这需要多么非凡 的意志。狄金森把自己幽闭在心灵的深处,独自倾听内心 寂寞的歌声。 她并非不努力去爱,“我曾羞怯地敲过爱情 的大门,但是只有诗开门让我进去。 我所看过的只是热 情的侧影”,“爱情不能与智慧长存”,“肉体的相伴并不 能减轻孤独,如果不能了解彼此”。 她宁愿选择孤独,选 择与自己做伴,“孤独并不可怕, 也不会毁灭一个人,它 是迷人的,有朦胧的月光和淡淡的花香,能平息内心的 骚动和痛苦,让你的内心痛快淋漓”。 对于狄金森,孤独 是一场盛宴:“有一天夏日正盛/且单单为我———/我本以 为这是圣人专有/那复活的时刻到临”。 狄金森坚信:“我 的诗是探索生命的本质。 ”为此她舍弃凡俗的爱情,决定 “我不会有肉体的子嗣,但我有圣神的安慰”,她将生命 托付给了诗。 狄金森的诗歌主要是关于生命、死亡、宗教、不朽、爱 情、真理和美的思考,微妙而深刻,充满着内在的、超越现 实的张力。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 美。 ”而狄金森的人生理想也是要“为美而死”,她做到了, 她为世界创造了眩目的美。比如在那首《为美而死》里,她 描述为美而死的人和为真理而死的人: 我是为美而死———被人 /安置在这个坟冢 /有人是为 真理而亡的,也被葬在旁边的穴中 /他曾轻声问道“你为 何而死”? / “为美,” 我回答 / “我, 为真理———两者都一 样 /我们是兄弟,”他说话 /就这样,像两个男人,相会在这 个夜晚 /隔着墓穴交谈 /直到青苔爬到我们唇边 /将我们 石碑上的名字遮掩(狄金森诗,金心译) 死亡与永生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主题。 死亡的主题 在常人看来是伤感凄凉的, 但在她的诗歌中死亡不仅不 显得痛苦,反而充满神秘的浪漫色彩和飘渺的动感。这正 是因为诗人敢于正视死亡, 把死亡看作生命走向一个更 广阔境界的出口,而非生命的结束,死亡即永生。 正是由 于诗人对死亡所持有的达观态度, 诗中对死亡的描写就 少了那种恐惧感,多了一分轻松和诙谐。其中最著名的一 首是《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他便好心地停车把 我接上———/马车里载的只是我俩———/还有“永生”为伴/ 我们徐徐前行———他知道无须匆忙/而我已经撂下/劳作 与闲暇/只为他的儒雅———/……自那以后———几百年过 去了———然而/却觉得比那一天的时间更短/我第一次猜 出那马头/原来是朝着永恒——— 狄金森酷爱自然, 自然界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 诗人敏锐的目光。万物在她的笔下都充溢着活力,栩栩如 生。 她的自然诗质朴清新,富有生命力。 她曾写过以季节 更迭为主题的诗歌,其中在一首有关夏季的诗歌中写道: “不知不觉地/有如忧伤/夏日竟然消失了/如此地难以觉 察/简直不像是有意潜逃。 ”夏季的不辞而别,为她带来了 无限眷恋,也使她感到一种若有若失的美丽:“于是/不用 羽翼/也不劳小舟相送/我们的夏日轻逸地逃去/没入美的 境界中。”狄金森还经常把一般诗人所不屑的事物采撷入 诗,使人感受到生活中不尽的美。 在《一位细长的伙伴在 草丛》这首诗歌中,诗人采用空灵婉约的手法写蛇,诗中 却通篇没有一个蛇字,待读完全诗后才领会诗人的用意。 “一位细长的伙伴在草丛/偶尔穿行———/你或许见过 它———或许没有/它时常不期而至———/草丛仿佛被梳子 分开———/斑驳的箭杆嗖地窜出———/……”大海也是狄金 森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汹涌或平静的海面常常寄托着她 心中的渴望和追求:“我清晨出发———带者我的狗———/ 去看大海———/海底的美人鱼/露出水面看着我———/…… 我能感到她银色的鞋跟/踩上我的双踝,……接着我的鞋/ 便溢出颗颗珍珠———……” 狄金森也写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 虽然她最终没能 收获爱情,但她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出了心中炽热的爱情。 比如《我一直在爱着你》:我一直在爱着你/我可以向你证 明/在我爱你之前/我爱得不够/我将一直爱你/我发誓/爱 情就是生活/而生活中有永恒/亲爱的, 难道你怀疑这一 点? /那么我/再没什么可以表露/除了痛苦。 狄金林是为情而生,“为美而死”的,但她并没有被情 所困,而是将内心的全部情感在诗歌中尽情释放。 狄金森作品的迷人之处在于她对死亡所持有的乐观 态度。她敢于正视死亡,把死亡当做生命朝向更广阔境界 的一个出口,而非结束。此外她还善于将对现实的直白描 述和含蓄的寓意融为一体。每次重读狄金森的诗,总是会 感到惊异无比。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都是孤独的,她在孤 独里生活,在孤独里探索,在孤独里爱,孤独地独立于现 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所以要想真正读懂艾米莉·狄金森 的诗歌绝非易事。那么让我们用艾米莉·狄金森那首最著 名的诗纪念这位孤独而伟大的女诗人, 让世人再次倾听 这位诗人和世界的对话吧。 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那从未写信给我的世界/自然 以温柔的庄严/告诉给我简单的消息/她的消息发送给/我 无法看见的手/为了爱她,亲爱的同胞/请温和地把我评判。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4. [2]艾米莉·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 森的秘密日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艾米莉·狄金森著.马永波译.为美而死———晶莹 剔透的美丽乐章.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2000. [5]艾米莉·狄金森.WENDY MARTIN.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5. ○ 文学语言学研究 26
/
本文档为【艾米莉_狄金森和她的诗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