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四、乌梅丸

四、乌梅丸

2011-08-08 32页 ppt 630KB 1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1671

暂无简介

举报
四、乌梅丸null四、乌梅丸四、乌梅丸主讲:陈建方药煎服方药煎服【方药】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煎服】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原 文原 文【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
四、乌梅丸
null四、乌梅丸四、乌梅丸主讲:陈建方药煎服方药煎服【方药】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煎服】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原 文原 文【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方 解方 解【方解】 乌梅、苦酒—蛔虫得酸则静 黄连、黄柏—蛔虫得苦则下 附、姜、桂、辛、椒—蛔虫得辛则伏 人参、当归、米粉、白蜜—奠安正气 功效主治功效主治 【功效】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主治】上热下寒蛔虫内扰证 主症:吐蛔,心中疼热,或痛引肩胛,饥不欲食,得食更甚,时痛时止,痛剧则四肢厥冷,脉微,心烦不安,痛止则安静如常,或久利,舌苔黄或白滑。 副症:口渴,流口涎,气撞冲心,或绕脐腹痛。临证思路临证思路 1、古代应用: (1)治胃府发咳,咳甚而呕,呕甚则长虫出。《医方集解》 (2)脏寒,蛔虫动作,上入膈中,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自吐蛔,有此证候,谓之蛔厥。又治久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腹痛饮冷,睾丸肿痛,巅顶痛。《伤寒类方汇参》 (4)治冷利久下。《千金方》 (5)治产后冷热利,久下不止。《圣济总录》 (6)反胃之症,世医杂其治,此方速治之,实奇剂也。(雉间焕) 临证思路临证思路 2、现代应用: 现代临证,本方常用于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过敏性结肠炎、痢疾,以及胃手术后综合证、胃肠功能紊乱、华枝睾吸虫病、胆囊鞭毛虫症、肠伤寒及某些感染性疾病慢性期均有效果。 也有用本方加味治疗黄疸、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厥阴头痛者也常获效。 以上诸种疾病,应用本方时,必见本方证者,方可随证加减与之。医案 (一)蛔厥(胆道蛔虫)案医案 (一)蛔厥(胆道蛔虫)案 刘某某,女,50岁,1983年3月18日人院。患者曾有“蛔厥吐蛔史”,每因多食油腻之物则突发右上腹部疼痛。此次发病,因食奶油夹心讲干后约十余分钟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疼痛,门诊以胆囊炎、胆石症收住院。自述右胁下及胃脘部疼痛难忍,其痛剧时如顶如钻,且痛往右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呕吐,痛剧时腹部拒按,痛缓时触诊腹部平软。入院后经禁食、电针、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度冷丁等解痉镇痛法治疗四十八小时,疼痛仍昼夜不减,痛作更剧频。查白血球总数6300,中性74%,血淀粉酶153单医案 (一)蛔厥(胆道蛔虫)案医案 (一)蛔厥(胆道蛔虫)案 位,尿淀粉酶384单位,B型超声肝胆未见异常图象,故胆石、胰腺炎之诊断可除外。痛发剧时诊脉乍大乍小,手足冷,冷汗出,舌质淡,黄薄润苔,诊为“蛔厥”(胆道蛔虫病)。拟温脏安蛔法,方用乌梅汤: 乌梅1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炒川椒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干姜1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制附片12克(先煎一小时),川楝12克,槟榔片12克,使君肉9克,急煎,日2剂,分4次温服。 服药后第二日疼痛已缓,仍日2剂,服依前法。第三日上午,大便解出死虫一条,疼痛完全缓解。投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剂善后。医案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案医案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案 白某某,男,42岁。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犯病时多在深夜,疼痛极甚,辗转不安,默默不语,呻吟不停,伴有恶心,每次犯病1-2日不能食,起病已7-8年之久,现发病逐渐频繁,每月约发3-4次,曾多次经北京几个医院检查:胃肠、肝胆、胰等皆无异常,诊为肠神经官经症,屡治罔效。观其形体消瘦,神郁不乐;询其脘腹喜热,四肢欠温;望其舌质偏暗,苔灰微腻,脉沉细弦。先投四逆散合失笑散未效。思其病久有寒热虚实错杂之势,乃改投乌梅汤:医案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案医案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案 乌梅9克,花椒4.5克,马尾连9克,干姜6克,细辛4.5克,黄柏6克,党参9克,当归6克,肉桂4.5克,制附片6克。 药进1剂疼痛遂止,亦能进食,连服10剂而愈。一年后随访,未再犯病。蒲辅周医案: 按语:蒲老认为,肠神经官能症,轻者多为胆胃不和,可用四逆散加味治之;重者多迁延日久,由气及血,由实见虚,由腑入脏,呈现虚实错杂,气血两伤,肝脾不调,土虚木克,则投乌梅汤屡见奇效。医案 (三)腹泻案医案 (三)腹泻案 王某某,男,47岁。慢性腹泻已3年,常有粘液便,大便日3-5次,常有不消化之物。大便化验有少量白细胞;于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为肠粘膜充血、肥厚;钡餐检查,有慢性胃炎。近年来腹泻加重,纳呆,腹胀,体重下降10余斤。半年来,心悸渐加重,伴有疲乏无力,查心电图为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时呈二联、三联律,服西药及中药活血化瘀之剂未效。脉沉细而结,舌尖边略红,苔灰。证属久利,肠胃失调,厥气上逆,心包受扰。医案 (三)腹泻案医案 (三)腹泻案 治宜酸以收之,辛以温之,苦以坚之,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3枚,花椒4.5克,黄连6克,干姜4 .5克,黄柏6克,细辛3克,党参9克,当归6克,桂枝6克,制附片6克,炙远志4.5克。 服5剂药后,食欲大振,大便次数减少,粘液消失,心悸减轻,睡眠亦见好转。又服7剂,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复查心电图亦转正常。随访2年余,未再犯病。(蒲辅周医案) 医案 (三)腹泻案医案 (三)腹泻案 按语:《伤寒论》之厥阴病提纲第326条云:“……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似可理解为厥阴心包之为病。又第338条谓:乌梅丸“又主久痢”。本例用乌梅汤治愈慢性腹泻,心悸亦渐消失。可见《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虽主要言外感热病,然其论脏腑病之理法方药规律,杂病亦可借鉴。医案 (四)消渴案医案 (四)消渴案 蒋某,女,51岁,1954年8月5日诊。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凉后即感头痛发热恶寒。经治疗,头痛发热已解。近两日来,口渴引饮,日进四五壶(每壶约盛8磅)水亦不解渴。前医用益胃汤罔效,昨日又服人参白虎汤反而渴甚。症见:脉细弱,小便清长,四肢厥冷,渴饮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虫一条。辨证: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也。上热则消渴,下寒则溺清。老年体弱,阳不温煦则脉细弱,肢冷,故断为厥阴消渴证。医案 (四)消渴案医案 (四)消渴案 方药:乌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 翌日复诊,口渴大减,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参附,益气温阳,2剂而愈。 按语:乌梅丸有清上温下之功,调和寒热之能。用之,体上热得清,津液不耗;下寒得温,阳气乃复,使津液蒸腾以上润。且方中乌梅酸甘化阴、能生津止渴,配人参则益气津生,故治厥阴消渴能迅速奏效。医案 (五)巅顶痛案医案 (五)巅顶痛案 莫某,男,48岁,1978年10月16日初诊。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以乌梅汤: 乌梅15枚,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5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医案 (五)巅顶痛案医案 (五)巅顶痛案 二诊: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续服上方3剂。三诊:服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3剂,以善其后。 按语:厥阴之脉达于巅顶,今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头痛、视物不清。《金匾要略》云:“夫肝之补,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乌梅丸正符此意,号为厥阴经之总方,故以之补肝之体,则诸症自除。医案 (六)眩晕案医案 (六)眩晕案 邱某某,男,50岁,1969年10月2日诊。有眩晕史5年,经常反复发作。昨起头眩又剧,如乘舟车之上,四周景物转动,呕吐欲仆,耳鸣如蝉声。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服西药未能缓解,今症见如上,且有胸闷、心烦、渴不欲饮、饥嘈食减、便溏、四肢欠温、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治用乌梅丸加减:医案 (六)眩晕案医案 (六)眩晕案 附片、法半夏各10克,桂枝、川椒各6克,干姜、黄连各5克,细辛3克,当归、黄柏各7克,天麻8克,乌梅、西党参、石决明各12克。水煎服。5剂而平,10剂痊愈。 按语:眩晕每兼风、痰、虚三因为病,本案眩晕杂见寒、热之证,乌梅丸寒热并调,且一方融息风、化痰、补虚三法,诚为对证之药。医案 (七)抑郁(癔病)案医案 (七)抑郁(癔病)案 任某某,女,37岁。与爱人分居两地,老人、小儿多病,家事冗繁,以致情志抑郁。近两天来,头痛,恶心不食,昼夜不能眠,神呆,有时闭眼不动,呼之不应,有时哭笑无常,忧郁自语,四肢抽搐。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癔病”,服镇静药等尚未见效口脉沉弦涩,舌略暗,苔薄黄。病由肝失条达,气血不和,厥气上冲,乱其神识。治宜泄肝宁神,调和气血,拟乌梅汤加减。处方:医案 (七)抑郁(癔病)案医案 (七)抑郁(癔病)案 乌梅9克,花椒4.5克,干姜4.5克,黄连6克,细辛3克,黄柏9克,制附片4.5克,肉桂3克,党参3克,当归6克。 共服4剂,神态恢复正常,隔4月后又犯病,发病较轻,再用乌梅汤治疗而愈。观察2年,一直未再犯病。(蒲辅周医案) 按语:癔病多为七情内伤所致,若伤及厥阴心包与肝,呈现虚实寒热错杂,气血阴阳失调者,可用乌梅汤扶正泄肝,和血宁神。医案 (八)痛经案医案 (八)痛经案 董某某,女,41岁。痛经10年,月经干净后10天左右,即开始阴道、少腹牵拉样疼痛难忍,直到行经方渐缓解消失。然行经不利,有血块,少腹疼痛较甚,伴有嗳气,矢气,大便溏,心烦,失眠,恶热喜凉,精神困倦。近年来渐加重,曾服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之剂亦未见效应。脉右沉细无力,左弦细,舌质稍暗,苔薄白,证属厥阴为病,寒热错杂,肝脾失调,气血不和。医案 (八)痛经案医案 (八)痛经案 治宜调肝和脾,兼理气血,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10克,花椒6克,干姜6克,马尾连9克,细辛3克,黄柏6克,制附片4克,当归9克,党参9克,吴茱萸5克,红糖为引,水煎服。 服2剂,阴道少腹牵拉疼痛减轻,服5剂而消失,续服7剂,月经来潮时疼痛已微,嗳气、便溏有好转,继服乌梅丸调治而愈。(蒲辅周医案)医案 (八)痛经案医案 (八)痛经案 按语:痛经,凡阴道少腹牵引疼痛者,其病与厥阴关系最为密切。因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据蒲老经验:若肝郁血虚者,选用逍遥散;血虚寒闭者,选用当归四逆汤,用之可有效;而对寒热错杂,气血失和者,选用乌梅丸则有较好疗效。医案 (九)厥阴下利案医案 (九)厥阴下利案 廖x x,男,2岁。1963年9月4日初诊。患儿脾阳素亏,曾因中毒性消化不良住院一周,各症减轻。9天前因远出伤食受署损脾,腹泻稀水,一日20余次。症见面色恍白,目眶下陷,肌肉消瘦,皮肤干燥,腹胀,食乳欲呕,肢厥,溺赤而短,曾服金霉素反致呕吐,烦热不安,神疲,啼哭无声,指纹浅淡,推之呆滞,舌苔薄少津。此脾阳衰败,中气亏耗,厥阴寒热错杂。本“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的精神,用乌梅丸加收涩剂,以固脱、交通阴阳而止利。医案 (九)厥阴下利案医案 (九)厥阴下利案 处方:乌梅6克,党参12克,北细辛1.2克,川椒10粒,黄连1.5克,焦黄柏3克,当归1.8克,诃子4. 5克,桂枝1.5克当归片3克,干姜1.8克,赤石脂12克,禹佘粮9克,粟壳4.5克。 服第一剂后,泄量已减少,阳气有鼓舞回生之象。原方续服,第3天来诊,腹泄已瘥,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予服而痊愈。 医案 (十)症犯厥阴案医案 (十)症犯厥阴案 壬辰二月,余治常熟青龙巷口钱姓妇,始因肝气寒热,他医甚以破气消导发散,而致呕吐,气上冲心,由下焦上升,即昏厥不知人事,气平则醒,邀余诊之,余曰:呕吐气上冲则厥,此是风邪犯于足厥阴肝经,破气温中,俱无益也,当以乌梅丸9克,煎化连渣服。服后呕吐即止,气冲亦平,再调以平肝降逆之剂,二、三剂而痊。 医案 (十)症犯厥阴案医案 (十)症犯厥阴案 大市桥孙妇,亦脘痛,气冲胸膈,则肢厥神昏,呕吐额汗。余以乌梅丸煎化服之,气冲厥逆渐平,后服仲景黄连汤加吴萸,三剂即痊。 此二症皆春天少阳风热之邪,误服破气消导寒凉等品而入厥阴者,所以病入于里,徒事发消导无益也。 按:有报道应用乌梅丸(加棕桐炭、阿胶、仙鹤草)治疗崩漏(呈现寒热错杂之证者)35例,每能收到满意效果。医案 (十一)痉病案医案 (十一)痉病案 朱xx,年四岁。因病泄泻误医,延绵不愈,循至两目频搭,兼以直视,角弓反张,十指交摈,大肉消瘦,仅存脊骨,形皮如猴,舌色略淡,脉沉弦而缓,气息奄奄,去死不远。其父茫然,不知所措,急邀余诊。余思此证由泄泻始,不过署湿伤脾,殆脾伤而肝木乘之,故所见诸症,无非肝强脾败之候。然脉弦而缓、弦为肝强之候,缓则胃医案 (十一)痉病案医案 (十一)痉病案 气尚未消亡也。病虽危而可治,以乌梅丸原方,先平其肝气为主,服后看其转变如何,再图治法。 再诊:目己不频搭,视线亦已如常,惟仍角弓反张,十指交摈,此肝风已敛,肝络未舒。再以乌梅丸与之。 三诊:皆已咯平,十指伸,惟增加口开不合一证,由夜半至明日中午不合,终夜梗梗,咽不能下。予熟思良久,证已渐次收效,何以口开如是,此必有痰阻于中,滞其开合之机者,再以乌梅丸加法半夏9克,通其阴阳之路道,庶痰气下而口自合。医案 (十一)痉病案医案 (十一)痉病案 四诊:口已开合如常,诸症亦渐平复,惟唇舌色谈,其脉尚弦,知脾阳未复,肝气未平,改用理中汤加龙胆草,连服数日,后再调治半月,始获安全。
/
本文档为【四、乌梅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