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做个喜悦的人

2011-08-09 50页 doc 410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368

暂无简介

举报
做个喜悦的人《佛法》 做个喜悦的人--念处新论 [台湾]苟嘉陵 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念处今论》序一 《念处今论》序二 自序 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  前言 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13 二、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 16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20 四、身、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 27 五、人人皆可一试的方法 33 六、放下包袱的过程--苦、集、灭、道 40 七、以"苦谛"为核心的原始佛教 52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59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
做个喜悦的人
《佛法》 做个喜悦的人--念处新论 [台湾]苟嘉陵 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念处今论》序一 《念处今论》序二 自序 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  前言 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13 二、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 16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20 四、身、受、心、法--四个察觉的对象 27 五、人人皆可一试的 33 六、放下包袱的过程--苦、集、灭、道 40 七、以"苦谛"为核心的原始佛教 52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59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 72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 84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 96 十二、今日修行之二边--神秘主义与玄学 108 十三、形式、修行与唯心论 119 十四、修行与形式主义 124 十五、方便与究竟 132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由小到大,一点一滴,是说都说不尽的。尤其是我的母亲陆秀庭女士,在先父森将军因公去世之后,独立教养我们兄妹三人。其中经过多少辛苦操劳,才使我们能成家立业。故我尤其要在此谢谢我的母亲。 其次要感谢在菩提道上曾亲自教导过我的老师,包括显明法师,仁俊法师,沈家桢博士,南怀瑾老师,扬文宝居士,李恒钺教授,及其他所有曾直接间接教授过我善法的诸善人士。我如有任何能利益众生之处,皆为他们的教诲。 本书的写作过程,经历过不少与佛法有兴趣者的讨论,使我能由许多不同的角度思索四念处的修行,故我要在次感谢他们。尤其是纽约市"维摩诘书屋"的主人翁仁明居士,诚实地给了我许多意见。而他独自努力经营的佛教书屋,无疑地对我及许多人提供了很多的助益。另外也要感谢美国佛教会及佛教青年会所有曾和我共同研究佛法的朋友,因为他们才使我对法的体认更为深广。 当初我之所以回开始提笔写本书,是因为在纽约的世界佛教青年会会长吴本达居士的再三敦促。要不是他,这本书至少会晚五年才问世。吴会长乐闻善法,默默的做了不少支持善法的工作。对本书的支持,只是其中之一。故我在此特别地对吴本达、吴惠铃夫妇致谢。 最后要谢谢当初接引我的二位善知识------俞正先生与朱彦润女士。要不是他们二位的爱心与耐心,今天的我恐怕仍不知"今夕何夕"。我想今天我能出版一本书,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上,我总能遇到慈悲智慧的人。 《念处今论》序一 释宏印   信仰佛教,修学佛法;对于当今的每一位佛教徒而言,它所面临的问题,真是千头万绪。除了学佛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及生命抉择种种层次的难题外,更困难更迷惑的是,当今佛教宗派繁多,法门多样。佛教历史悠久,时空演变广泛而辽阔,佛法的延续,因缘无常,条件组合,承传相续和合而无我,可能由量变而渐渐演化到质变。 对一位不是专业环境专业研究的普通佛教徒,面对如此庞大博杂的"历史佛教",要他透过学术研究、文献考证,从南北传、大小乘、显密之间、禅净关系等等有关教义、教史、教制作广泛理解,而后有系统有次第的抉择佛法的了义不了义,是究竟或方便,这样的研究理解佛学佛法,对广大多数的佛友而言,显然是缓不及急的。 另有一些佛教徒,认为佛法的可贵处,在于生命体验的修持,学术文字,说食不饱,舍闻思的胜"解",单刀直入,专务专"修",于是急证速成的法门,又风靡教界,一时之间,既身成佛,次第证果,又随处可闻。如此邪正难分,佛魔难明,其专修速成而走火入魔,误己误人,害家害国,因修行而误入歧途,执迷难舍,显然也是病急乱投医。 对于佛法的修学,我向来主张,尊重学术界研究的业绩,在此基石上,再次的修持与体验。所谓解行并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笔者今年春,应纽约佛教会之邀,赴美宏法,得以认识嘉陵居士,相处数日,相知俞深,知道嘉陵居士,在多年对佛教做广泛的研究后,近日更以"原始佛教"为深入讨论,尤其以《阿含经》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嘉陵仁者于此再三至意焉!其研究理解及修持体验,真可说是解行双资,教证两得;而其悲心愿力,不忍正法衰,不忍友情苦,又是性情中人,古道热肠,充分流露于其文字三昧中!笔者接获其书稿,一字一行,通篇细读,为之喜欢,为止惊叹,为止共鸣,真是领略到法喜道乐。 嘉陵居士的《念处今论》,开宗明义,指出佛法的目的------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又透过历史文献的厘清,回归原始佛典《阿含经》的核心思想---------缘起论。把握四圣谛,融通八正道,又直接依四念处而切入,推陈出新,回应当代人生活环境及生命苦恼处,亲身贴切,深入浅出,举例易懂。对于佛法因不断演变而形成的神秘主义及玄学化,以及修行偏取唯心论或流于形式的种种流弊,剖析深刻言之有物,切中时弊。其书中所言,虽片言只语,确足以发人深省,吟咏再三。 我明确的相信,此书的发行,对于目前世界佛教徒,因修学佛法而引起的障碍与困惑,将提供一条清楚的实践之道及修学次第。读者诸君宜细心品尝,破疑起信,亲身体证,冷暖自知,当信我的所言不虚,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如是语者也。         1992年12月初于台湾嘉义 海印精社`    《念处今论》序二 沈家桢   作者苟嘉陵是一位电脑专家,在纽约一家极大的股票交易公司担任电脑部门的一组主管。 十几年前我在纽约大觉寺第一次遇见他及他的夫人,那时他们还没有孩子。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思想敏捷,中英文根基都好,为人诚实,不说空话的年轻人。可是那时我觉得他心中似乎有相当多的烦恼及困扰。他还没有汽车,一趟大觉寺来回,差不多要三个小时,所以没有机会常见到他,也没有机会细谈,只是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关怀。 几年之后,有一次仍旧在大学寺,我忽然觉得他容光焕发,举止轻松,态度自在,谈吐有力,打听之下,方才知道他这几年来对"四念处"下的实际功夫,而深深体验到了这个佛陀所提倡的法门的殊胜有益。 1986年他被会员分选为美国佛教会的董事,也许是最年轻的一员,之后,我们遇见的机会增加,他也开始为大众讲解心得,极热心地参加了他居住区的世界佛教青年会,积极地负起实际领导责任。 三个月前,他要我替他看一看他所写的一本书稿,我得老实讲,当时我看了他的题目《念处今论》,我并不感到多大兴趣,因为我觉得佛陀亲证的真理,是不应该因时代的演变而有今古之分;而且今之谓念,50年后岂不是又被称为古?所以《今论》也许会强调作者的主观见解。容易失去中道而有偏差。 可是我细心地读完他的全稿,方才觉得这本书极有它出版问世的价值。我的理由是: 一、本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题目很多,可以说纯粹是作者自己的经验体会,有他自己的立场,极少人云亦云的地方。而且并不是因为要想出版一本书而写这本书,而是有想纠正。他觉得这个时代的佛教,太忽略了当年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这个法门。而他凭着自己亲身体验到这个法门的好处,发心要唤醒有志于弘扬佛法的大德们重视这个法门,也鼓励修行人要以这个法门作修行的骨干。 二、作者强调佛陀所教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并不意味着只是个人烦恼的止息,而是所有有情"烦恼的止息"。换句话说:佛陀的教诲中本就包含了所谓大乘、最上乘的教义,因此根本不应该有所谓大乘小乘等等之分。作者对佛灭度后二千年来若干文字上的记载、立义、分派等颇有不予苟同的立场,有几处也许有较偏激的批评。我觉得读者必须要了解作者想强力纠正忽略四念处法门的苦心,正如作者自己说,他了解当年提倡大乘教义的大德们想纠正当时的流弊的苦心一样。 三、读者应注意,作者此文原是针对佛法修行人而写,正如当年佛陀教导的对象是比丘们--专门修行的人。读者切勿误会作者的意思,是说佛法除了四念处之外,别无其他修法。事实上,读者如能细读全文,特别是最后几章,作者极善巧地指出,所有现代最为大众接受的禅净密及南传佛教,其教法中都包含了部分的或整体的身、受、心、法四念处的教法。事实上如果对一位没有受过现代化教育的老年人,与其要他勉强学四念处,还不如让他烧支香,念句佛,为未来世可以有根基学四念处而种个因。 四、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缘起法则,因果因缘及中道,并且指出这些都是四念处的核心。这是作者的独到的心得,希望读者特别注意。 我相信任何人若能细读这本书,发掘与他最相应的论点,都会得到好处,因为这本书的包涵面极广。如果是决心专事修行的,则可能得到的益处更大。                                                      自序   这是一本有企图心的佛法论述,希望能有效地达到以下的三个目的:= 一、提出一个适合现代人的修行方法,而不带有任何宗派或宗教色彩。使现代一般人均能由此自我锻炼,而有效地得到佛法的利益。 二、彻底地反省并检讨目前种种有偏差的修行知见与心态,使人们能直接见到真正佛教修行的核心,而知道如何在法门众多的佛教文化中走出自己的修行路。-+ 三、以一个符合佛法精神并能适应时代的修行理念为基础,使佛教能逐渐走出宗派分歧与团体林立之局面,而终究能发挥整体的力量,为众生谋福祉。 佛法实在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珍宝,能有效地解决许多现代人的问题。如何深入地知法、见法,而使这一个伟大的文化能在充满紧张与压力的现代人生活中展现生命力,使现代人感受到法喜,使人类更知道"何去何从",实在该是今天每一个佛教徒的责任。 众生烦恼无涯故,法亦无涯;法与烦恼皆无自性,本来空寂。   愿度一切众生故,我学无尽;众生不空我亦不空,世世常随。    愿以此自撰之对句和法界一切有请共勉! 1993年1月4日 苟嘉陵于纽约市                         前言   人类的存在,往往是有着许多苦痛的。这并不是一个宗教传播者为了传教而作的灰色悲观论调,而是一个事实。 讲到人生中的苦,当然就会提到佛所说的生、老、病、死。 许多人一听到佛教讲的生、老、病、死,就以为佛教是悲观消极的,专注意人生中的负面。实际上人生里这些痛苦的存在,只是一个事实。佛教人以平常心去面对这些人生中的事实,并透过修行去超越因这些事实而造成的痛苦。而人类如果不能超越并克服这些痛苦,就往往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 另外就是人类的好斗与好战,为了扩张自我而不顾一切的残暴面。曾有历史学者说综观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没有一天没有战争。尤有甚者是有些头脑不清的"思想家"鼓吹斗争的哲学,以为争战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皆肇因于一个或两个民族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强者,而想要征服其他的民族。于是几十万人就侵入他国的领土,杀烧掳掠,无所不为。甚至有一个民族彻底认为另一个民族是邪恶的,而想大规模有地把该民族完全铲除掉。 我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这些事都已"过去"了,以为目前的人类并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人类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事实上这些事距今都不及百年,许多当年受过苦的人至今犹在。我们人类如果不能好好地反省过去并改善自己,很有可能过去的苦痛仍会不断地再来,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而已。 撇开历史上的陈迹不谈,如果仅就人类目前的现况而言,情况实在也好不到那里去。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东西,除了隐形眼镜、试管婴儿等"方便"外,同时也带给了现代人更多的近视眼与不孕症。讲求竞争与效率的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使人类的"生产力"提高外,同时也使人类时时觉得自己只是市场上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且随时皆有被另一件更好的商品取而代之的危险。于是发生了许多的并发症,焦虑、紧张只是其中的一面,最糟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文明及道德价值意识逐渐破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输赢的游戏,其中没有对与错,善与恶。你只要赢了,你就是对的。因为道德或信仰而输了的人,只是一群傻子,不合适生活在这20世纪的文明里。 事实上,人的不安及空虚感在急剧地升高。美国人想尽一切方法区阻止贩毒,却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吸毒。世界各地的自杀率及伤害案皆显著地在升高。许多人籍着虐待他人来得到"满足",其中不少受害者竟是儿童。人们试着用一切方法来宣泄胸中的苦闷,用一切刺激来排遣不安,却只能暂时缓和一下苦闷的程度,而无法有效地使自己体会到生命中本来有的喜悦安和。就象市场上的头痛药一样,每一种都可使人暂时不头痛了,却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使人今后永不头痛。聪明的人类在尝试使自己比较愉快时,往往变的无力而笨拙,不知如何才是快乐之道。 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希望人们能通过先哲的智慧及由其中而生的修行方法,使我们加深对我们自己的了解与锻炼,找出人性中之病根而加以根治。提高人性,解决人类的问题。 提升人性的方法有许多,当今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皆以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做了许多贡献。我并不觉得佛教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但我觉得佛教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人类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透过人类自身的智慧。而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就是人类的先哲之一-佛陀所提出的提升人类智慧的方法。 念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修行方法-四念处。 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小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因为目睹人类及生物界中种种互相迫害的行为,及生命本身具有的生、老、病、死等苦痛,决定出家学道,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除众生的苦恼。经过6年的学习、探索及自我实验,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因此而知道人类到底当如何认知及自我训练,方能彻底的由一切牢笼中解放出来,在当时及后来由许多人实验后,为非常有效、真实不虚,故佛教徒尊称他为"觉者"(觉悟出人生真谛的人),也就是梵语的"佛陀"(BUDDHA ,简称佛)。佛弟子把他的言教开示,作整理及集结,就有了"佛经"。在佛经中记载了许多佛所说过的话及佛所经过的事。在佛说过的话语中,包含了许多他所体悟到的道理,其中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缘起法则"。而他所提出的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八正道。四念处是八正道中的修行方法之一。 所谓"四念处",其实就是四个修行中观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 前言 我们往往有高远的理想及复杂的思想,却没有能力让一些简单的事情付诸实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人类能登陆月球及造原子弹,却不能免于贫穷及战争的威胁的现象。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要修行人时时直视自己的生命,看清自己真的是在做什么。使人类真的"见到"自己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解决人类问题所迫切需要的。以这一点而言,佛所提出的四念处修行方法,是尤其弥足珍贵的。 有理想而不能实现,最主要是因为能力不够。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人类有两项基本潜在的能力,是应该被锻炼而发挥出来的。一项是认清真相的智慧;另一项就是关怀他人,愿为他人服务的爱心----------也就是慈悲。在佛法中,智慧及爱心均是一种"能力",是可被修行人经过自我的反省及训练而具备的东西,是人人皆可达到的。人不需要相信一个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也不需要和另一个身外的存在或境界相结合,就可以达到具有智慧及爱心两种能力的人格。也唯有当人类的智慧及爱心皆成熟到了一个程度后,人类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故当佛陀用其智慧在深入观人类的苦难时,他所采取的态度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他认为除了人类自身能努力去反省并锻炼自己,而提升自己的智慧及慈悲外,并没有第二条真正实际可行的路。这就是佛在两千多年前给世人的教诲。 佛法真正的可贵,在于其实际。实际的话不一定那么美丽动听,但却可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阅读佛说过的话,仍会如此深刻地被佛的智慧及慈悲感动,深深地觉得他才是真正的革命家。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人类的人格及心灵。 故以我看来,佛法是济世之学,佛教则是能发挥人类潜在能力的宗教。而八正道及贯穿其全体的四念处修行法门,就是一个非常实际可行,且可提升人性的自我锻炼法。 鉴于此一法门为佛所开示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不同的文化相融合,于今此一主要法门已逐渐为人忽略及淡忘,故近年来我专门从事此一法门之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实验的结果,发现此一法门不但是原始佛教中修行的主要方法体系,其修行的理论更是与佛所开示的"缘起"、"空"、"中道"等教理密不可分。由于对"四念处"的探讨,我发现了佛所开示的理(即理论,如缘起、空、如幻等)与事(即修行)的一体性。我发现修行如果忽略了四念处,本来一体的"理"与"事"就容易分开,令修行人走上歧路。偏重理者走上"空"的理论研究但在修行上不知如何应用;结果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偏重事者容易走上"定"的修行,但不知"定"了以后要如何,在生活中又如何;结果往往形成佛学中的"神秘主义",以种种定境为解脱。至于"理"上高谈"空"及"缘起",而"事"上只重修定却不修四念处,就成为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又是另一套,两个连不上。勉强连上了却不得力,总觉得有些障碍。 说四念处是佛教中主要修行方法之一,不但不过分,反而仍嫌不足。凡读过《念处经》的人都知道。四念处不只是一个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极广的体系。就连不净观及修定的数息观等,皆包含在四念处的体系中。他详细的说明了佛法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态度、层次等一切细节。我可以肯定的说,佛在世时,佛及佛的诸大弟子(如大迦叶、舍利佛、目楗连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修行内容就是四念处。在当时"修行"和"四念处"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词。 象这样一个重要的修行体系如果被佛法修行人所忽略,无疑地佛法的原始精神就逐渐凋敝了。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方便善巧地引进了许多其他文化中的东西,使更多人能有机会接触真正的佛法,这固然是佛教慈悲的表现;但在慈悲与方便之间,更重要的是不是忠实地保留佛法原始的精神与内容呢?如果佛教根本已不再保留有原始的精神与内容,所谓的"慈悲"与"方便"是否仍能成立呢? 我无意批判任何佛教中的宗派或法门,因为一切的法都是"缘起"的,任何宗派的形成一定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与其"时代意义"。文化皆因能兼容并蓄而成其大,佛法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以为兼容并蓄的同时,必须要能保留这一文化的精髓方能名其为"方便",否则就不是方便而是"变质"了。佛法的"玄学化"与"神秘主义"色彩的介入,逐渐地使一个本来非常平实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的东西变了质,结果使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对佛法有了不正确的印象。"玄学化"的结果是使许多人觉得佛理是一种高不可测,又不着边际的东西。"空"、"不二"的理论虽然"也有道理",但总令大多数的人觉得无法用于生活,且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而"神秘主义"的加入,则形成了佛法世俗化的另一面,其影响是使"知识分子"觉得是一种迷信或"多神崇拜";而置身于神秘主义中的修行人,因缺乏佛法中的基本正见(正确的见解),大都不知如何用功。结果修行虽然努力,但皆徒劳无功。 "玄学化"与"神秘主义",是今日佛法中的"二边"(即两个极端)。生于今世的佛法修行人,想要完全不落此二边,真是难之又难。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而"玄学化"与"神秘主义",已在佛灭度两千年后的今天成形且成熟了。人在传统之中,必然会受到传统的影响。 难虽然难,却不代表完全不可能。佛法中没有"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百年累积的枯柴,一把火就能烧掉了。两千年形成的谬见,明眼人一语就能道破。难只难在修行人有没有一个"直心",能不能虚心,耐心地学习及自我实验。 一般来说传统的中国佛教徒所了解的四念处,均是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主的。而事实上这种观法是四念处经过流变以后,被重新包装与定位后的产物,根本不能代表原来的四念处。这种流变使得本来一个非常活泼且在理论上十分深刻的修行方法,变的呆板而有教条主义色彩,自然也就使此法门变的肤浅而极具遁世倾向。故重新扭转这一个看法,使读者能直接了解佛教中的四念处,是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将以南传佛教巴利藏的《念处经》为主要依据,作为介绍及讨论的基础。 虽然以南传的经典作为主要依据,但本书所欲介绍的四念处修行方法,仍会有一些地方和今日南传佛教所教授的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是中国佛教徒,故大乘佛教的精神自然会影响到我对原始佛教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我越深入四念处的修行,就越觉得今天大家透过《阿含经》及巴利藏所了解到的"原始佛教",实在是颇有浓厚的"厌离"及出世的色彩的,而四念处本身却并非必然如此。我觉得大家如因为历史上文化环境造成的原因而忽略了四念处,实在非常可惜。而且因为"方便"而忽略了"究竟",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不正常的现象,是值得为有志于研究佛教现代化的修行者深刻思索的。故我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个以当今人类的现况为着眼点,而适合现代人修行的四念处。它的理论和精神仍是依据《念处经》,但在整体的修行心态上而言,的确是很和今天的南传佛教有一些不同的。 总而言之,我以为对四念处的忽略及讨论之不够精到、完整,是佛法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佛法对全人类来说,却是有着许多无可替代的珍贵价值的。佛法提出几个简单而直接但又非常深刻的智慧理念,直指人类之病,又提出了解决的实际方法。故我以为一个更光明的人类未来,实在是颇需要这一个古老的人类智慧之学的复兴。我不敢以佛法的复兴者自居,但佛法的复兴却是我及许多佛法修行者深切的期望。我谨希望能以自己的有限的所知,引起大家对四念处的重视及研究的兴趣。故写此一专论,以《念处今论》名之,希望能对佛所开示之"念处"修行方法,作一系列现代化的由浅入深之介绍。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1)   弄清楚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帮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则他的修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功。这就好像一个人在一个大城市中行走,行走的人虽有脚有力气,可以到城市中许多地方去,但他如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虽有脚可行也是徒然。修行者虽学过不少法门,如静坐、念咒、读经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有脚却不知往何处去的人一样,虽然学过,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学的目的弄清楚,是学佛法的第一要务。 近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也许因颇受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往往抱着一种"反目的论"的想法,以为"目的"是世俗的,甚至是功利的,于是采取一种"漫无目的"的人生态度,对一切事都不计划,对未来也不关心,而以人生旅途的"流浪者"自许。近代曾流行于西方的"嬉皮文化"就颇有这种"反目的"的色彩,许多人还颇以佛教中的禅行者或中国道家哲学的信仰者自居。其实佛教的哲学哪里是如此?道家的哲学又岂只如此肤浅?佛法事实上是非常实用的人生哲学,是完全不含"反目的论"的思想的。只是人们总是会用一些古文化来作自己行为的注脚,为自己的"目的"找理由,结果佛教及其宗派之一的禅宗就被许多人阐释成另外一种面貌了。其所造成的错误结果,往往令佛教徒感到啼笑皆非。 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这是一个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时也是适用于现代人的最简单而直接的。换句话说,佛法的目的是非常"入世的",因为它积极地关怀人世间的苦痛。同时也是自利与利他的,因为佛法关怀的对象是"苦痛",却毋论那个苦痛出于自己或他人。尽管在佛法实行的程序上,自利与利他有先后的次序(即必先自利后方有能力利他),但佛法整体的目的是一样的,即烦恼的止息。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后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都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更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有这个缺点。但"度众生"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么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是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人说是"涅槃",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没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佛教徒与其两难大多数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够,还不如两难自己没有对一个问题给予一个"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来得实际。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2)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及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次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误,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且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真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部分。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故为生死现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这一个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为生死现象所迷惑,故谓之"了生死"。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我再三地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态度上一点点的偏差或缺点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非常重要。"态度"有问题就意味着"见解"的问题、"修行"的问题乃至整个"文化"的问题,而整个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就表现在存在于此文化中人的态度上。人的见解可以学来、听来,但态度就牵涉到一个人整个的生命。无论是知性或感性层面的东西,都会表现在一个人各种的态度上。我们几乎可以说态度就代表了一个人,它是一个活生生且无所遁形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很深的思想及人生观。故我一开始就提出现代学佛法者两个基本的障碍,一个是佛理上的"玄学化",一个是态度上的"神秘主义",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一切处随时思考我们在基本态度上的缺失。 当有人问我们什么是佛法的目的时,我们在回答的同时,不妨自我检讨一下,我们所给的答案有没有"玄学化"及"神秘主义"的倾向。如果我们的回答很平实,令人更了解了一些事实,至少我们可放心没有犯下态度上的错或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但如别人听了我们的回答或和我们讨论之后,变得更迷惑或问题更多了,则很有可能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在思想上有玄学化的倾向,或态度上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这是很值得现代学佛人深思的。尤其在修行的时候,修行人的每一个心念事实上皆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人们在许多事上的努力,往往皆只是当初一个念头的深化和扩大。怀抱着神秘的目的而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秘的现象。故我以为在最起始处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实在是极端重要的;而且是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的修行上表现出来而构成问题。 事实上欲解决这一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四念处"。简而言之,四念处是一套佛所发明的方法体系,能使修行人对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环境更为了解。一个四念处修得好的人,会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态度了解知道得很清楚。那一个念头,那一句话背后到底有没有"玄学化"的思想或"神秘主义"的心态作推动力,会在"心念处"及"法念处"的觉照中了解得清清楚楚。 二、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 既然我们已知道了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接下来我们自然会问:"四念处可让烦恼止息吗?""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一样地使烦恼止息,而不一定要用四念处呢?" 在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佛经中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佛在《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的一开始就说: 比丘们!如修行人欲洁净众生,超越忧悲苦恼,行正道而证涅槃,这是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四念处。 接下来佛就开始详细陈述什么是四念处。 但此处佛对此法一开始的说明已回答了我们两个问题:(一)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二)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如果说佛说的一个法门可使烦恼止息,这并不令人吃惊,佛法的目的本来就是如此。但如说此法门是"唯一"超越忧悲苦恼的方法,就十分教人吃惊了。因为佛在世说法45年,所说的法门非常之多。难道其它的法门并不能达到涅槃,超越忧悲苦恼?如果是,那佛又何必要说那些法门呢? 我无意在此引起任何佛法中宗派或学派间的论争,但我以为"求真"是佛法的基本精神。把事情弄清楚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佛真的是如此说的,就算他说错了,我们仍必须站在"忠于原著"的研究立场上,忠实地表达他的思想。如果这句话不是佛说的,就算这句话的确是真理,我们也不该硬给它戴上"佛所说"的帽子,混淆视听。佛法虽不仅是"考据"之学,但考据可提供非常有力的资料给学习者作为参考。如果这句话的确是佛所说,是由最早的佛经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那我们就该进一步研究及实验佛为何会如此说。我们并不一定要无条件接受佛经中的一切,但弄清楚佛到底是如何说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谓的"闻慧"),显然是研究的第一步;因它至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思索(也就是"思慧")的方向,及再进一步自我实验(即"修慧")的基础。 闻、思、修三个阶段,是佛陀提出令一个人智慧增长的方法,在佛教中称为"三慧学"。佛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有智慧,光是一天到晚在家打坐或玄想是没有用的。人应该敞开心灵倾听智者的言语,然后再用心地思维,最后必须透过修行及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儒家也有类似的想法,像论语中讲的"吾尝终日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明显的例子。 我并非佛学的学者,仅能提供学者研究的资料给读者作参考。《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是在"佛教界"及"佛学界"普遍被公认是佛所说,而且是最早被记载在贝叶上的原始巴利经文之一。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其它文化相融合,故许多学者曾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批评某些佛经并非佛所说。 但《念处经》的"原始性"是从未被任何教界或学界的学者所怀疑过的。如果有人怀疑经中讲的"四念处是止息忧悲苦恼的唯一方法",认为有可能是代代相传时产生的舛误,这个怀疑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如有人怀疑整个《念处经》的真实性,就很难理解了。因为根据整个佛教文化二千多年来无数学者及修行人的研究,大家皆同意此经是佛所说,并为最原始的经文之一。 至于"四念处"是否是"唯一"的方法,当然有可能是代代相传的舛误。但我曾参考过不同的翻译版本,皆是直接由巴利文翻成英文或日文的,也有再间接翻成中文的。所有的翻译皆肯定四念处的"唯一性"。我可以肯定地说,若在考据可能的范围之内,所能找到最早的巴利经文的佐证,的确是支持如此说法的。至于这句话是否真正的如此,则有待修行人去实验,在"证德"上亲证一番,然后可知真假。我的工作只是把所知的事实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研究。 事实上站在修行者的立场,四念处是不是"唯一"的方法并不是极端重要。重要的是四念处的确是佛所说的方法,但普遍地被修行人所忽略。佛不只在《念处经》中提到四念处,几乎一切主要的大乘经中皆提到"念处"。因为"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部分,而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修行的主要品目之一,所不同的只是在原始巴利文的经中,四念处自己是一个体系,而把其它许多佛所说的法门纳入其范围内(详情可参考《念处经》的法念处部分)。而后来发展出来的体系(如三十七道品),仍然用旧的内容,只是把四念处归为其中一部分罢了。但无论有何不同,四念处是大小乘各宗派皆公认为佛所说的重要法门,应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为什么四念处会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被"重新定位"或在今天被普遍忽略,这是一个复杂的"佛教史"的问题。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研读"佛教史"或"佛教思想史"去找答案。它无疑地和部派佛教的发展及大乘佛教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历史研究并非我的主题,我想做的是由佛理的研究及实际的修行上为此法门作重新的整理及介绍,使读者能在此古老的人类文化遗产中找到修行的精髓,并看出为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它仍能解决许多人类的问题。 我自身曾用此法门作自我实验,切身地发现了此法门的价值及其光彩。从修此法门以来,我的人生变得开朗愉快多了,也比过去较不容易发脾气。洞察力尤其变得敏锐,能比过去更快地了解状况而把握事情的要点。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依旧能感受到一种心中的自在轻松,而且会很自然地愿意参与群体,关心周遭的人。我虽不敢以修行的成就者自居,但我愿毫不迟疑地为此法门作见证:"四念处的确是佛法修行的精髓,其体包含极广,但其实行处却非常实在而精微。它的确能减轻及消除人世间的忧悲苦恼,使一个人的人生更光明、幸福及快乐。我已成功地修行四念处到一个程度,能看出此法门为何是佛法理论具体的实践,并知道此法门是佛法解脱道(即止息忧悲苦恼的方法)中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修行人如未能掌握念处法门中的中道修行法,最多只能使烦恼暂时压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在彻底了悟佛所说的缘起法后,并实际地用四念处在生活中修行,才可彻底解决人生中的苦恼。 读者毋须在此接受我的看法或佛经中的陈述。我希望读者做的是用心地读完此《念处今论》,然后用它去自己实验看看。只有经过修行者的实行及验证,佛法的精髓才能显露。但在实行之前,必需在"闻慧"上下足功夫,得到足够的资料并加以了解、消化。 有些人也许会站在"纯大乘"的立场,认为四念处是"小乘"的东西,不是佛法的核心,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研究。不可否认的,《念处经》是南传经典之一,而且至今仍是南传佛法的主要修行系统。但如说北传的系统中没有四念处,就完全错了。我们前面已提过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之四品,几乎出现在所有主要的大乘经典中。如说大乘经中没有详述此法门,故此法门不重要,也是不正确的。《大般若经》是典型且公认的大乘经典,至今仍有梵文及藏文、中文的版本,其中就有一整章对四念处的介绍。只是一般的"大乘学人"很少人读过整本的《大般若经》,而不知有此章的存在罢了。   学法者首重直心。我恳切地希望读者能放下一切门户之见、"大小乘见",以一个直心来读此《念处今论》。若我没有讲得透彻、深入,是我学法不精,当自检讨缺失。但若读者诸君仅是站在某一个传统立场来读此论,而硬要把某一个时期的佛法安上一个"究竟"或"不究竟"的帽子,就失去了我花时间写此论的意义了。我虽专门研究原始佛教,但从来就没有以原始佛教或佛教任何一时期的教说是"究竟了义说"的想法;我也从不认为自己是佛法的证悟者或成就者。我只是因有缘亲近了许多善知识及研究了巴利佛典,并看出了自己过去许多学法心态及知见上的谬误,故希望能使其他有志于佛法修行的人有机会一起研究,而不要再在这些错误里打转。我如在本论中批评了什么,与其说是批评了当今佛教文化的整体,倒不如说是批评了过去的自我来得恰当。知道什么说什么,一直是我研究佛法的精神。我相信真正的佛法是不怕批评的,我不惜批判及否定过去的自我,也欢迎并感谢一切他人给我的批评。因为重要的并不是争一个"谁是谁非",而是我们到底有没有弄清楚真正佛法的内涵是什么?在《念处今论》中,我对当今所谓修行心态的批评将是彻底而全面的,因为我相信四念处的修行正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彻底而全面性的反省。人若没有彻底而深刻的见到自己的缺点、偏差及不足,讲什么"修行"总是薄弱的。而佛法的弘扬者若没有彻底而深刻地见到佛教文化中存在的偏差与谬见,谈什么弘法或复兴也只是说说罢了!我并不怕说错话,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如见解上有偏差当然是有可能的,但作为一个佛教徒,更重要的是在知道自己的偏差后,能有自我反省、调整与改进的能力。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1) 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在知道佛的确认为四念处是止息苦恼的方法后,我们自然会问这一个问题。 佛经中有句话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这说明了世间任何现象的起灭,均是有原因的。烦恼也是一样,其升起和消灭,也皆有其原因。四念处之所以能有效地令苦恼止息,是因为它能直接地帮助修行人认知到自己身心上苦恼产生的原因。修行人在见到了苦恼的原因后,就能对症下药地直接在苦因上下手,使苦恼产生转变。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四念处也能发挥监督评验者的功能,使修行人了知转变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成效。如没有,则可再回头去重新分析苦因及自己所用的方法,继续再做调整与实验。 在苦因上下手,真的就能使烦恼止息吗?相信许多人会颇怀疑地问这一个问题。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谈一谈佛发现的"缘起法则"(简称缘起)。简而言之,"缘起"就是佛所最初发现宇宙人生现象中的一个通则--即一切现象之所以会形成,一定是由种种"缘"聚在一起而形成的。这就是缘起法则,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佛法之所以和其他宗教或学问有所不同,也是因为这个缘起法则。佛教中一切的思想理论及体系,皆为此一理论的再延伸及再发挥。 "缘起法则"的再延伸有许多理论及法则。像"因果法则"(包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论),一切法(现象)之"无常性",一切法之"无我性",及一切法之"空性"等,皆是缘起之延伸。 因果法则是佛教在世俗层面上最重要的理论,它合乎缘起法及事实,且对人的行为有正面而直接的深远影响。它之所以合乎缘起,是因为它几乎只是缘起的另一个加上"时间因素"的重新叙述。缘起是:"任何现象皆是由缘而形成的。"而因果律是:"任何果皆是由因而决定的。"所不同的只是后者加上了一个"因"与"果"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而已。 如站在修行的立场讲因果律,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在修行上下了几分功夫,就会有几分成果。理论上了解几分,修行上就仅能证悟几分。这些因与果间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故修四念处者若没有佛法中正确的见解,深入地了解"缘起"及由此而引申的修行方法论,所谓修行也仅是皮毛罢了!故在介绍四念处的技巧之前,必须先把其理论的基础打好。 因果律是合乎事实与缘起法则的,也是佛教最基本的内容。如果有人用任何原因否定因果律的话,就是否定了缘起法,也等于否定了佛教。这是不能为任何佛教徒或佛法研究者所能接受的。近代有部分人士批评因果律,引用一些"空宗"、"不二"的理论说因果律"不究竟",这是很荒谬的。 另外如一切法(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及"空性"等理论,也都是缘起法则的自然引申。因为一切现象皆是"缘起"--即由众多因缘所形成的,故一切现象必然会随其"形成因缘"之转变更替而转变,故现象本身当然是没有"恒久性"的,这就是一切法的"无常性"。也正因为现象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自存在",故任何现象皆没有一个可自我独自存在的实体,这就是一切法的"无我性"。在观念上我们可对一切现象命名,用"标签"来代表它们,但并不代表真正地"绝对"存在着的那一个东西,因为"那一个东西"只是"一些因缘"加上一个我们给它的"标签",这就是一切法的"空性"。 以上所述仅是简单地介绍"缘起"及一些由其引申而在佛法中常见的法则,其目的是让读者在尝试了解为何四念处是缘起法则的具体实践之前,对缘起法则本身有一些基本认识。   既然基本上知道了缘起法,我们不禁要问:"这又和我们的人生有何关系呢?"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2) 许多人觉得佛所发现的这一个法则和人生没有直接关系。不但没有,一些和缘起相关的法则(如"空"及"无我"的理论),经过某些人的阐释,反而让人更迷惑,或令人更怀疑佛法理论的正面性及积极性。这显然是佛法宏扬者的缺失,是非常可惜的。我个人以为部分宏法者的玄学化倾向及心态,要为这些迷惑负责任。 事实上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非常简单而直接,即人生中的苦恼,也是和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因为苦恼是缘起的,故它一定也是可转变的--即具有无常性。佛正因为彻底看出了人生中烦恼的缘起如幻性,故能确知修行的价值,知道如何认知及实践才是有效益的修行。所以缘起法为修法的目的,也就是忧悲苦恼的止息,提出了理论基础,也同时说明了佛法的光明面及积极性。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转变不了的苦痛。一切的问题和苦痛都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立存在,故问题和苦痛是没有自己独立实体的,是满足"无我性"的。同时因为没有实体,故也是"空"的。"空"并不意味否定苦恼现象存在的"阿Q精神"或"鸵鸟心态"。相反地,它意味着所有可能的希望,因为它令身陷苦恼中的人真正地看出了这个苦恼可被转变的可能性。 如何转变?必须修行,必须努力。修行的努力不懈,在佛法中称作"精进"。 至于如何修呢?佛教中的答案非常肯定而直接:"修四念处"。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七中,有佛对诸比丘的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虑,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也许对一般未接触过佛法的人而言,"修行"是一个相当具有神秘色彩的字眼,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训练与锻炼,及对自己身口意行为的修正。人光是看出了苦恼的"空性"及其可转变的可能性,并不代表苦恼就不存在了,还必须经过学习消除苦恼的方法及实地自我实验、锻炼的过程,苦恼才会减轻及消除。 缘起法则不仅是提出了苦恼的"空性"及可转变性等理论,它同时也提出了"方法"。这个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形成苦恼的"因缘"上下手。 这是一个自然延伸的结论。因为我们前面已介绍现象是缘起的,是不能离开其缘而独立存在的。只要其形成的"缘"改变,原告的现象就必然改变。故欲改变苦恼,根据缘起法则,就必须找出形成苦恼的缘,然后再使其转变。一旦苦恼之缘转变,苦恼自然就会变。不仅是会变,想不变也不行。只是变得"较好"还是变得"更苦",就要看在烦恼之缘上的转变工夫是否适当了。 四念处就是帮助我们"找出苦恼之缘"及"使其适当转变"的方法。 这两件事说起来容易,事实上整个佛法就仅是这两件事。前一项在佛法中称作"智慧",又叫做"般若"(梵语PRAJNA之中称),其目的及作用就是找出苦恼之缘。找出来之后把它的性质,作用等看清楚,研究透彻,然后再用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其适当转变,就是"修行"。 四念处可同时锻炼人的智慧与心的活动能力,因为它同时具有二种基本力量,一是"洞察力",二是"离执力"。没有洞察力的人,心的状态是迷糊的,看不出事情的真相,怎么样"修"也掌握不到事情的要点;没有离执力的人,就像一个能坐而言却不能起而行的文弱书生,空有一肚墨水,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现。 整个四念处,其体系虽然庞大,但其原则是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与离执力。四念处修得好的人,自觉能力很高,一定对自我及自我的缺点、个性等,了解得很清楚,故他一定也会对自己苦恼的原因有所了解。若了解不够深入,可透过"闻慧"的工夫,听听佛及对佛法了知的人怎么说。听了以后自己再思维(即思慧的工夫),再透过四念处自我省察,终究反反覆覆能把自己"苦恼之缘"看个清楚明白。 看明白了,才知道在何处"修",该怎么"修",这就是修行的缘起法则。若没有看明白,修也只是"瞎修";只是存着侥幸的心理试试,终究不能确定自己在做什么。 此处是修学佛法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多数修行人无法进步的原因。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3) 事实上真依佛教的理则看来,哪里有真的什么"过去"。过去是由现在看才是过去,在"当时"每一个过去皆是现在。正是因为修行人在那些当时没有好好把握那个时候的现在,故现在的情形才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还不知道把握当下的现在,反而嗟叹一切皆已决定好了,再努力也一样,以佛法看就称有这种见解的人为"邪见"者。 故若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才有正见,我则往往会说能乐观进取,努力不懈的人有正见,能了解"现在"的价值的人有正见,能看出修行的意义的人有正见,倒不一定是那能讲什么空不空的人才有正见。人如果能把什么不二、空、无相等道理讲得天花乱坠,却不能知道修行的珍贵意义,以我看来就是不能由佛法的根本理论--缘起--上了解人生的表现,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解脱道。其所谈的东西正如小孩子在沙滩上堆的城堡一样,是由思维造出来的,往往一个风浪打来就解体了。 说了半天,只是提出一个事实:"智慧"--看出事实的真相--的价值是无法被任何其他东西所取代的。它是佛法的核心,是修行的基础和依据。修行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觉性"去认识自我的苦恼及其原因,修行才有可能"开始"。而四念处的目的之一就是在锻炼自己的"洞察力",使一个人更了解自我。 如用前面"救火"的例子作比喻,只能用佛学语句回答问题却不能知道自己的苦恼及其原因者,就好像一个只是知道"水能灭火"或"沙能灭火"等原理者一样,虽知道理论仍用不上。而前面所提的所谓谦虚有德者,正如人虽然知道水能灭火之理论,但进了屋后只是一直地对自己承认"是的!屋子是着火了!屋子是着火了!"但却不去看看什么地方着火了进而加以扑灭一样。只是一味地对自己说:"是的!我业障深重。是的!我业障深重。"光说及承认又有何用? 故四念处之洞察力与离执力,虽可在作用上被归纳为二,但却并不代表它本身有先后或内外分开的两个程序。洞察与离执在四念处的整体上说,两者是一体的,即任何一个念头如果有了四念处的"观照了知",它本身就有洞察与离执的两种作用。只是修起来因各人根性的不同,有人的洞察力较强,而有人就离执力较强。 若打个比方说,就好像一个刻意若门窗全部严密地关起来,房间内就会是一片漆黑。此时想看房间内家具的形状、颜色或墙上挂的东西,就十分困难。此时所能看见的就是"黑暗"。人如果想在房内走动,是很不方便的。此时若有人打开了一扇窗,房间内登时就明亮起来了。房内的摆设、墙上的布置马上就变得清清楚楚。至于房内原有的"黑暗",并不需要你去"除"它,只要光明一出现,它自然就没有了。并不是它跑到哪里去了才没有,而是"黑暗"本身原来就并没有实体,只是因为其它的因缘方构成黑暗的现象。四念处的"智慧"也一样,只要它一出现,原先的烦恼执著自然就没有了。并非修行人故意要去用一个力量离开它才没有,而是因为烦恼本身本来就没有实体,人若执著得厉害是因为"慧光"没有显现。只要智慧一显现,自然就对事情的真相看得清楚(洞察力明澈),同时自然也就会放松、放下,自在(离执力的作用)。   要使这两种力在四念处的修行上马上充分发挥作用,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了解此法门具有此两种力,是非常重要的,且可帮助修行人揣摩修行的诀要。    三、为何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 (4) 四念处主要修行的重点是非常"科学的",即欲解除苦恼必需随顺着形成苦恼的"缘"去下工夫。这其中包括找出什么是"苦",找出什么是"苦",找出什么是"苦之因缘",了解及认识"苦之因缘及其性质",进而在日常生活的四念处中练习自我离执力,转变那些形成苦的因缘。 这就好像一栋房子失火了,有人用水或沙去救火一样。其人进了房内,一定要用眼睛看,找出什么地方有火,再用水或沙去止住火势,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苦其人连看也不看,只是一味地用水乱泼,则水很快就用完了,而火却越烧越大。故"看出来"(即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是绝对必须的,是救火的开始,也是修行的开始。 念要能活用,不能念死书。学佛法也是要能运用,并不是"科学应考"。人若会讲缘起,但不会找出自己苦恼的"缘"的话,纵能把整本佛经倒背如流,又有何用? "看出"一件事和"接受"一件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佛要我们看出自己的苦恼和苦恼的原因,却并未要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事情。"看出"一个事实是"智慧",其价值是无法为任何其他东西所取代的。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再好再对的意见,都不能算是跨出了止息苦恼的第一步。 最怕的是许多人念过许多类似基督教《教理问答》之类的佛书,能作出许多"止息忧悲苦恼"之类的回答。你问他众生为何有苦,他能讲出一大堆佛学语句,又是无明,又是贪瞋痴,又是"二边"等等,对答如流,但其人对这些事和自己有无关系却不甚了了。他认为自己已懂得佛法,差的仅是"修"了。于是终日念经持咒,到最后一无所成,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连自己有何苦恼都弄不清,当然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无明"、自己的"念瞋痴"或自己的"二边"。连看到都没有看到,还谈什么修?修什么?终日忙了半天,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高谈"了生死"、"解脱道",只是在做梦罢了。   各位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我讲的正是今
/
本文档为【做个喜悦的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