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SAT背景文化

2011-08-10 12页 doc 72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3263

暂无简介

举报
SAT背景文化A.S.拜雅特(Antonia Susan Byatt)  当今英国一位很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换句话说,此君的胆子的确够大,如果你还处于风花雪月的爱情幻想阶段,慎入啊慎入—— 2003年,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风靡全球的时候,拜雅特尖锐地指出这本书不过“只对想像力被禁锢在电视机前的成人有效”而已(囧,虽然我也承认罗琳笔下的哈利颇有几分郭靖的运气和色彩,但是……好吧,我投降);不过罗琳女士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和早已作古的格林哥俩和安徒生童鞋来比,她幸运多了——拜雅特在谈起她幼年阅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故事时,便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读...
SAT背景文化
A.S.拜雅特(Antonia Susan Byatt)  当今英国一位很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换句话说,此君的胆子的确够大,如果你还处于风花雪月的爱情幻想阶段,慎入啊慎入—— 2003年,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风靡全球的时候,拜雅特尖锐地指出这本书不过“只对想像力被禁锢在电视机前的成人有效”而已(囧,虽然我也承认罗琳笔下的哈利颇有几分郭靖的运气和色彩,但是……好吧,我投降);不过罗琳女士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和早已作古的格林哥俩和安徒生童鞋来比,她幸运多了——拜雅特在谈起她幼年阅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故事时,便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读的时候带着忧伤与无奈,格林童话总是带着要控制整个世界的腔调;安徒生―――《海的女儿》至今在我心里面有阴影。他就像个虐待狂,我真怀疑他写故事就是要故意伤人心。”(美人鱼铜像,你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跳下去,留着虐人么……) 这个言辞犀利的女人于1936年8月24日出生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市。她姐姐马格丽特·德雷博也是一位小说家。1957年,拜厄特在剑桥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又读了两年研究生。后在伦敦大学教授英美文学。1983年辞去教师一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她现在是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她喜欢研究英国女作家艾里斯·默多克。 自1964年拜厄特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的影子》(Shadow of the Sun)问世以来,她已经出版了《游戏》(The Game, 1967)、《花园里的处女》(The Virgin in the Garden, 1978)、《寂寞的生活》(Still Life: A Novel, 1985)、《占有》(Possession: A Romance, 1990)和《通天塔》(Babel Tower, 1996)等多部长篇小说和《糖与其他故事》(Sugar and Other Stories, 1987)等4部中、短篇小说集。《占有》是她最成功的小说,获1990年布克奖。该书在中国被译作《隐之书》,说实话,这个翻译有点太过文雅了,其实这本书的核心有点像现下流行的“穿越”类小说,只不过好像有点形神同穿的感觉:俩人相遇了,穿越了,相爱了,穿回来了,过日子了(咳咳,我无能,不过真的就是这样的情节……)。 好吧说正经的:《占有》以悬念丛生的侦探小说式结构为叙述框架,讲述了一个学术历险故事。《占有》以维多利亚著名诗人艾什(Randolph Henry Ash)未曾面世的手迹开篇,引出文学博士诺兰(Roland)的考证,诺兰发现,这首诗是艾什写给当时的女诗人拉摩特的情书,一场景交错于古今的缠绵爱情就此展开。 《占有》书摘: 这本书沉甸甸、黑糊糊的,上头满是尘埃。厚实的封面早已弯曲开裂,想当年,它就被蹂躏得面貌不堪了。书背持续脱落,应该说——是夹立在书页当中,宛如一只鼓凸厚重的书签。一圈圈肮脏的白色布带缠在书上,尽头还打了个匀称的蝴蝶结。图书馆馆员将这本书交给正在伦敦图书馆阅览室内苦等的罗兰·米歇尔,他是在上锁的五号保险柜那里找着这本书的,平常,这本书就放立在《普里阿普斯的恶作剧》与《希腊式爱情》之间。此刻,是一九八六年九月某日上午十点,罗兰坐在图书馆里他最钟爱的一张单人小桌旁。桌子虽凑在一根四角方柱后头,但他仍可以清楚完整地看到壁炉上的挂钟。他右手边是一扇镶满阳光的高窗,往窗外看去,还可以看到圣詹姆士广场上昂扬的绿叶。 伦敦图书馆是罗兰最喜爱的地方。建筑虽然陈旧,但不乏高尚儒雅之风。古趣盎然的建筑物,也是现世诗人或思想家乐于栖息流连之处。他们经常蹲在书柜边金属接合的地板上,有时则在楼梯转角处欣然地辩论互诘。卡莱尔来过这里,乔治·艾略特也曾在书架之间逡巡。罗兰仿佛看见她身着一袭黑丝长裙,摇曳着丝绒裙摆,翩翩然穿梭于教堂神父之间。他听到她沉稳的脚步声,蹀踱在日耳曼诗人当中。鲁道夫·亨利·艾许也来过这里,在历史和地理学中,搜索着少有人注意的细枝末节,满足他聪慧的心智和记忆;要不就是依照英文字母井然有序的排列,逐条钻研各种科学或相关研究——如舞蹈(Dancing)、聋哑(Deaf and Dumb)、死亡(Death)、牙科(Dentistry)、邪魔与鬼神学(Devil and Demonology)、分布(Distilbution)、狗(Dogs)、佣人(Domestic Servants)、梦(Dreams)。在他那个时代,进化论方面的研究向来都是编列在“前亚当时期人类”之下。最近,罗兰才发现伦敦图书馆里竟然还收藏了维科的《新科学》,那可是艾许当年的藏书。艾许的藏书散落欧美各处,这是最让人遗憾的。截至目前,收藏艾许藏书最丰富的地方,当然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罗伯特·戴尔·欧文大学里的史坦特收藏中心,而穆尔特默·克拉波尔就在那里,孜孜砣砣地编纂他的旷世巨作——《鲁道夫·亨利·艾许书信全集》。毫无疑问,现今,书本就和光影声音一样无远弗届,不过,在艾许收藏的维科里,说不定还是有哪个角落上的小批注,就连孜孜不倦的克拉波尔都没发现。罗兰寻找的是艾许《冥后普罗赛比娜的花园》一诗的出处,此外,一想到艾许曾以手指抚触、以双眼审视这些句子,阅读起来又自有另一番乐趣。 The book was thick and black and covered with dust. Its boards were bowed and creaking; it had been mal treated in its own time. Its spine was missing, or, rather, protruded from amongst the leaves like a bulky marker. It was bandaged about and about with dirty white tape, tied in a neat bow. The librarian handed it to Roland Michell, who was sitting waiting for it in the Reading Room of the London Library. It had been exhumed from Locked Safe no. 5, where it usually stood between Pranks of Priapus and The Grecian Way of Love. It was ten in the morning, one day in September 1986. Roland had the small single table he liked best, behind a square pillar, with the clock over the fireplace nevertheless in full view. To his right was a high sunny window, through which you could see the high green leaves of St James's Square. The London Library was Roland's favourite place. It was shabby but civilised, alive with history but inhabited also by living poets and thinkers who could be found squatting on the slotted metal floors of the stacks, or arguing pleasantly at the turning of the stair. Here Carlyle had come, here George Eliot had progressed through the bookshelves. Roland saw her black silk skirts, her velvet trains, sweeping compressed between the Fathers of the Church, and heard her firm foot ring on metal among the German poets. Here Ran dolph Henry Ash had come, cramming his elastic mind and memory with unconsidered trifles from History and Topography, from the felicitous alphabetical conjunctions of Science and Miscellaneous--Dancing, Deaf and Dumb, Death, Dentistry, Devil and Demonology, Distribution, Dogs, Domestic Servants, Dreams. In his day, works on Evolution had been catalogued under Pre-Ada mite Man. Roland had only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the London Library possessed Ash's own copy of Vico's Princtpi di una Scienza Nuova. Ash's books were most regrettably scattered across Europe and America. By far the largest single gathering was of course in the Stant Collection at Robert Dale Owen University in New Mexico, where Mortimer Cropper worked on his monumental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of Randolph Henry Ash. That was no problem nowadays, books travelled the aether like light and sound. But it was just possible that Ash's own Vico had marginalia missed even by the indefatigable Cropper. And Roland was looking for sources for Ash's Garden of Proserpina. And there was a pleasure to be had from reading the sentences Ash had read, touched with his fingers, scanned with his eyes. Agatha Christie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英国以写各州谋杀故事的女人著称的女人(学名:侦探小说家),与另外两个小弟(松本清张,柯南道尔)一起独领杀人文学论坛风骚数年,合称“有条件吓人,你不服也不行”的三位宗师(学名:三大推理文学宗师)。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公认的三大奇书是《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喵,虽然某人看了个开头就猜出结果了~~)。阿加莎童鞋一生中的两次婚姻造就了她笔下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第一次婚姻中,《暗藏杀机》成为伴随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慢慢成长、慢慢老去的汤米和塔蓬丝夫妇的出场之作,《高尔夫球场谋杀案》和一系列短篇小说则延续了波洛和黑斯廷斯的黄金组合。 1926年,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生命中最为“动荡”的一年中——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罗杰疑案》的问世给阿加莎带来的是声名鹊起,而随之相伴的则是阿加莎母亲的猝然离世和丈夫的负心出走。1926年12月3日,阿加莎心力交瘁的开车出走,并在中途弃车。然而十二天后,她被发现以特丽莎·内莱的化名栖身于约克郡哈罗盖特的海卓酒店。一个没有车的女人是如何到达约克郡的?这和她小说中的那些传奇人物一样,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我猜呢,呵呵,估计是搭了个文盲的车,这样就不会被狗仔队捉到了啊,哈哈)。 1928年,阿加莎终于鼓起勇气返回英国,和丈夫签订了离婚书。在这段人生中的低潮期,阿加莎·克里斯蒂创造了简·马普尔小姐这个终身未嫁的老太太形象(老太太??囧……这个的确罕见,想想老太太当侦探,这个……)。时隔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加莎·克里斯蒂参与了当地医院的志愿工作,但业余时间仍然专心写作。《帷幕》和《神秘的别墅》就是在炮火声中写就,这分别是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完稿后直到30后才公布于世。她为保险起见,还专门将手稿的副本保存在保险箱里。 二战结束后,阿加莎·克里斯蒂应BBC之邀为玛丽王太后的八十寿辰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1952年11月25日,彼得·桑德斯将根据《三只瞎老鼠》改编的剧本《捕鼠器》搬上舞台。正是从那一天起,这部作品开始创造连续上演五十余年(仅逢周日休息)从不间断、至今不衰的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除了推理小说和戏剧之外,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把她的创作热情投入了其他类型作品的创作,例如真实记录了她中东生活的《情牵叙利亚》,儿童文学《伯利恒之星》,以及诗集等等。她还偷偷地以玛丽·韦斯特马考特的笔名出版了数本情感小说(注意此人是“偷偷”,偷偷啊,哦啊我的恶趣味啊,哈哈~~)。1965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完成。次年,马克斯完成其著作《尼姆鲁德及其遗址》。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东方快车谋杀案》书摘:(某人读后剧透:这个情节有点像柯南漫画中《上野出发的北极星3号》的感觉,大家尝试去联想,反正呢……结果就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干的就对了,反正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作者说了算的。) “而现在又有一个旅客死在卧铺上──被刺。”   鲍克先生带着一种镇静的绝望说。   “一个旅客?哪个旅客?”   “一个美国人。一个叫做──叫做──”他查阅了一下面前和笔记本。“雷切特──不错──是雷切特吧?”   “是的,先生。”列车员哽塞着说。   波洛朝他一看。他的脸色白得象白垩土。   “你最好还是让他坐下来吧,”他说,“要不,他也许要晕倒了。”   列车长稍微挪了挪,列车员一屁股坐在角落里,把自己的脸埋在双手之中。   “啊!”波洛说“事情很严重!”   “这当然严重。首先,谋杀──它本身是一桩重大的不幸事件。可是不仅如此。情况不同寻常。我们是待在这儿,处于停车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在这儿呆上几小时──也可能不是几小时──而是几天!另一个情况,我们经过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该国的警察在车上。可是在南斯拉夫──没有。你理解了吧?”   “这是一种十分困难的境况。”   “还有更糟糕的要说。康斯坦丁大夫──我忘了,我还没有给你介绍──康斯坦丁大夫,波洛先生。”   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的男人点了点头,波洛也点头回礼。   “康斯坦丁大夫认为是在上午一点钟左右死的。”   “在这个问题上,难以说得很确切,”大夫说道。“可是我认为,我可以明确地说,死亡发生在半夜十二点到凌晨两点之间。”   “最后看到这位雷切特先生还活着,是在什么时候?”波洛问道。   “据说在一点差二十分左右,他还活着,当时他和列车员说过话。”鲍克先生说。   “这很正确,”波洛说,“经过情况我亲自听到。是知道的最后一个情况吗?”   “是的。”   波洛转身朝向大夫,大夫继续说:“雷切特先生包房的窗户发现开得很大,使人引起猜想,凶手是从那条路逃走的。但是,我认为,打开窗户是种假象。任何一个从那条路离开的人,都会在雪地里留下明显的足迹。可是没有。” “发案──是什么时候?”波洛问道。 "And now a passenger lies dead in his berth - stabbed." M. Bouc spoke with a kind of calm desperation. "A passenger? Which passenger?" "An American. A man called - called -" he consulted some notes in front of him. "Ratchett. That is right - Ratchett?" "Yes, Monsieur," the Wagon Lit man gulped. Poirot looked at him. He was as white as chalk. "You had better let that man sit down," he said. "He may faint otherwise." The chef de train moved slightly and the Wagon Lit man sank down in the corner and buried his face in his hands. "Brr!" said Poirot. "This is serious!" "Certainly it is serious. To begin with, a murder - that in itself is a calamity of the first water. But not only that, the circumstances are unusual. Here we are, brought to a standstill. We may be here for hours - and not only hours - days! Another circumstance - passing through most countries we have the police of that country on the train. But in Jugo-Slavia, no. You comprehend?" "It is a position of great difficulty," said Poirot. "There is worse to come. Dr Constantine - I forgot, I have not introduced you. Dr Constantine, M. Poirot." The little dark man bowed, and Poirot returned the bow. "Dr Constantine is of the opinion that death occurred at about 1 A.M." "It is difficult to speak exactly in these matters," said the doctor, "but I think I can say definitely that death occurred between midnight and two in the morning." "When was this M. Ratchett last seen alive?" asked Poirot. "He is known to have been alive at about twenty minutes to one, when he spoke to the conductor," said M. Bouc. "That is quite correct," said Poirot. "I myself heard what passed. That is the last thing known?" "Yes." Poirot turned toward the doctor, who continued. "The window of M. Ratchett's compartment was found wide open, leading one to suppose that the murderer escaped that way. But in my opinion that open window is a blind. Anyone departing that way would have left distinct traces in the snow. There were none." "The crime was discovered - when?" asked Poirot. 其实这个人的生平,写起来读起来都很痛苦。那段往事是我们很多祖辈的一个伤口,纵然时间再残忍,有时想想,还是会带着一丝凄凉。——某人读完后的感慨。 Aleksandr Solzhenitsyn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听说过全名的可以暗暗孔雀一下了,这个名字委实少见),台湾译作索忍尼辛,港澳译作索赞尼辛(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拉丁语: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1918年12月11日至2008年8月3日,前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前苏联时期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前苏联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是中学教员(各位注意:没爹没娘,没车没房,是SAT文化人物出身的典型特征,这个还好点,爹死娘没嫁人,童年没沦落到个人顾个人的地步)。1941年,索尔仁尼琴以优异成绩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毕业,同年应征入伍。与此同时,他攻读了莫斯科大学函授生学位,这为他日后蜚声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国战争时期,他在部队作战,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后升至大尉军衔。1945年2月,他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按他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在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而“案发”被捕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1957年,终于宣布他“无犯罪事实”,被恢复名誉。此后,他定居于梁赞市,在一所中学里任数学教员。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又被称为“集中营文学”。1962年,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小说一经发表即刻轰动了整个前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1963年,索尔仁尼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由于苏联政治局势所限,旨在暴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的长篇小说《癌症楼》(1963—1967)和描写政治特别收容所的《第一圈》(1969)连同索尔仁尼琴此后的其他作品都在国外出版发行,但依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94年5月27日,索尔仁尼琴经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归俄罗斯。他的作品得以正式出版。1997年索尔仁尼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由于他认同普京的许多执政理念,故在2006年,索尔仁尼琴接受后者颁发的俄罗斯国家奖。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那天,索尔仁尼琴获得2006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2008年8月3日深夜他由于心脏衰竭在莫斯科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别怨我残忍,SAT里面好多名人都这样子,刚刚NB了,立刻就挂了……)。他比苏联活得更长了17年,这个曾经被他抨击、开除他的公民资格并将他驱逐出镜的超级系统,已于1991宣告解体。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 《古拉格群岛》书摘:(某人读后提示:如果你是考SAT阅读的高手+高中近代史的优秀学生,这本书单看目录就能猜出来作者要说啥,里面的细节全都是论据,标准的“论点-论据-结论”,加上这段俄国历史的问题……所以某人很不好意思地承认,这本分成上中下三卷的书,我在看的时候真的睡过去两次……这个就不上原文了,反正俄文也没几个能看懂的。) 在我们生活的漫长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时常沿着一些围墙、围墙、围墙——烂木头做的、土坯砌的、砖砌的、混凝土的、铁的——幸福地疾驰而过,或者不幸地踟蹰而行。我们没有思索过,它们的后面是什么?我们既不曾试图用眼睛也不曾试图用悟性往那后面窥看一下——而那里恰好正是古拉格之邦开始的地方。而且我们也没有察觉在这些无尽头的围墙上有着无数修得结结实实的、伪装得很好的小门。所有所有这些小门都是为我们准备的!——瞧,一扇不祥的小门迅速打开了,四只不习惯于劳动却善于逮人的白白嫩嫩的男人的手,抓住我们的脚,抓住我们的手,抓住衣领,抓住帽子,抓住耳朵,象捆草一样拖了进去,而我们后面的小门,向着我们往日生活的小门,便永远关上了。 完了。你被捕了! 对此我们也就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除了发出小绵羊的咩咩叫声: “我吗?为了什么??……” 这是使人眼花缭乱的电闪雷击,从此,现在就变为过去,而不可能的事却成为真实的现在。这就叫做逮捕。 如此而已。无论在最初的一小时,无论在头几昼夜,你的脑子里什么别的也装不进去了。 在你的绝望之中,马戏团的道具月亮还会向你闪出光亮:“这是一个误会!会弄清楚的!” 而其他的一切——那些现在已经变成关于逮捕的传统概念,甚至变成文学概念的东西——将不在你的惶惑的记忆中,而在你的家属和邻居的记忆中积聚和构成。 这是刺耳的夜间门铃声或粗暴的敲门声。这是夜间执行任务的行动人员穿着不擦干净的靴子雄赳赳地跨进门来。这是在他们背后跟进来的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干吗要这个见证人?——遭难者不敢想,行动人员记不得,但按条令应当这样做,于是,为了签名作证,他就必须通宵坐以待旦。而且为这个从被窝里被拽出来的见证人设想,一夜一夜地走来走去帮助逮捕他自己的邻居和熟人,这确实也是活受罪)。 传统的逮捕——还有发抖的手为被带走的人收拾东西:替换衣服、一块肥皂、一些食物,然而谁也不知道该穿什么,可以穿什么,怎样穿更好些,而行动人员却在催促着,阻止着:“什么也不需要。那里会给吃饱的,那里是暖和的。”(都是谎话。而催促是为了恐吓。) 传统的逮捕——不幸的人被带走以后,还有一股严厉、陌生、盛气凌人的势力一连许多小时在住所里作威作福。这就是——撬锁破门,从墙上扯下和扔下东西,从柜子和桌子里把东西扔到地上、抖、撒、撕,——于是地板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堆积如山,靴子在上面踩得咯吱作响。而且搜查时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也没有的!在逮捕机车司机英诺申的时候,房间里停放着一具他刚死去的婴儿的小棺材。司法人员们把婴儿从棺材里扔了出来,他们在那里也进行了搜索。还把病人从被窝里拽出来,还解开绷带。而且在搜查时什么都不可能被认为是荒唐的!古物爱好者切特维鲁被抄走了“若干张沙皇谕旨”——那就是:关于结束同拿破仑战争的谕旨,关于组织神圣同盟的谕旨,以及祈求祛除一八三○年霍乱的祷文,我国优秀的西藏通沃斯特利科夫被查抄了珍贵的西藏古代手抄本(过了三十年,死者的学生们好不容易才从克格勃手中把它们抢救出来!)。在逮捕东方学家涅夫斯基时,拿走了唐古特(西夏)人的手抄本(过了二十五年,为表彰对这些抄本的译释,给死者追授了列宁奖金)。卡尔盖被抄走了叶尼塞流域奥斯恰克人的文献档案,他所发明的文字和字母被禁用,于是这个小民族就始终没有文字。用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切话就长了,而民间关于搜查是这样说的:什么没有找什么。 Alexa Canady 亚历克莎·卡纳迪(1950- ),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并且是黑人女性神经外科医生。亚历克莎自小和弟弟一起就读于密歇根州兰辛市以外(Lansing)的学校中。在整个学校里,只有两个黑人学生。这样的环境迫使亚历克莎自小就要和种族歧视做斗争。幸运的是,她在高中的最后几年里面正值美国民权运动盛行的时候,所以尽管阻碍重重,她还是在1967年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National Achievement Scholar。后在Yale New Hane医院,她成为其中第一位女性外科医生,同时也是第一位黑人外科医生。(请注意,以上段落是SAT黑女人发迹史的经典式段落,不信咱们后面走着瞧) 现如今,亚历克莎是底特律儿童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同时也是韦恩州立大学的副教授。她的专业领域集中在颅面畸形,癫痫,脑积水,小儿神经外科及脊髓和脑肿瘤的治疗上。 除了以上成就,亚历克莎也改变了针对非裔美国人所提出的“如何为患者、如何为医生”的一些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 她认为,非裔美国人在医疗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护理和治疗。(She said, " As a result trea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s has often stemmed from presumptions and preconceived notions, rather than from documented studies." )为了坚持自己的说法,亚历克莎追踪了400多个患有梅毒的黑人男子,并对他们采取饿了有效的治疗,直到他们痊愈,而亚历克莎本人也发现了治疗梅毒的有效方法。(汗,这个病……就不能换一个……) 亚历克莎的受教育经历(编者提示:有志于申请医学院的同学可要提前注意了,校友效应,喂喂,校友效应啊!!!!!!!!!!!)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S, 1971(密歇根大学本科学位)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 M.D. cum laude, 1975(密歇根大学医药学硕士) Yale New Hane Hospital, 1975-76 - Internship(医院实习)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eurosurgery, 1976-81(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Ped.Neurosurg.1981-82(医院工作) Alfred Schnittke (俄文:Альфре́д Га́рриевич Шни́тке)阿尔弗雷德·哈里耶维奇·施尼特凯(1934-1998)是俄罗斯当代伟大的作曲家,和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Arvo Part),格鲁吉亚作曲家坎切尔利 (Giya Kancheli)一同被誉为苏联三杰。亦有人将他比喻为俄罗斯当代的肖斯塔科维奇(注: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的第一代作曲家)。然而这样的说法似乎不足以概括施尼特凯的音乐成就。诚如《苏联三杰》中所评价:“是精力旺盛的创造者,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他一会儿在巴洛克的烛光中翩翩起舞,一会儿又象狂人一样的歇斯底里。可能是他太想做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作曲家,这使他的作品芜杂不齐,有时为追求音乐的变化,结果使变化本身成了音乐,有时也有媚俗,也有商业,但他敢于创新、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当代作曲家中卓尔不群、独树一帜。”他的一生经历了前苏联时期、二战以后的斯大林时代,以及前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和前苏联不少优秀作曲家——甚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索尔仁尼琴一样,施尼特凯也在事业上经历了遭受迫害、恐吓、受到人身限制,到获得成功,直至赢得世界声誉。在《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一书中,属于“施尼特凯条目”中有如下评价:“他能在音乐中描写当代人的道德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以如此的深度和广度,真是难以置信。” 施尼特凯的人生经历: 1934年11月24日,生了,地点:伏尔加河畔的恩格斯。 1946年在维也纳接听课,学习(通俗说法是为后面的成就奠定理论基础)。 1953-1961年回国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随戈鲁别夫学习对位,随拉科夫学习配器(某人特别提示:这段时间他曾与中国作曲家吴祖强同窗,同学们在申请中千万不要忽视校友的作用啊!)。 1985年中风昏迷,之后曾多次经历“停止心跳→被宣布临床死亡→复活”的类似2012式循环,既然没死成,遂创作音乐。 1988年初次访美,参加了“集体创作” 音乐节,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了他的《第一交响曲》。 1990年定居德国汉堡,变身德俄双重市民资格。 1998年8月3日,挂了,离开人世。 鉴于交响乐本身并不是人神共鉴的可欣赏乐种,这里我还是相对客观地引用一些中规中矩的评论——施尼特凯是一位风格广泛、精力旺盛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舒缓渐进,揉合一种无所谓的情感,在不经意中逐渐体现其简朴的艺术真实。一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六部大协奏曲,四部小提琴协奏曲,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当属歌剧《浮士德康塔塔》和他未完成的第九交响曲。 ·  关于《浮士德康塔塔》——为啥好,因为像米洛斯的维纳斯,网上找不到完整的……哈哈开玩笑了~ 这部歌剧被很多音乐爱好者奉为俄罗斯十大经典歌剧之一,不过《浮士德康塔塔》一开始可不是歌剧,是在后来经过加编才形成一部完整的歌剧,这是施尼特凯的第二部歌剧。不过遗憾的是,施尼特凯的这部作品的完整版一直难以寻觅到完整的网络版本和实体版本,只能找到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施尼特凯典型风格--充分运用像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乐器。这一点在他后来的《与傻子的一生》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歌词但愿你能听懂,此歌剧的听力难度只能说——如果SAT某天考了听力,嗯,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感觉~) · 关于“第九交响曲综合症”——音乐界人士的宿命 在音乐界有一个黑色的死亡幽默,被叫做“第九交响曲综合症”。它从我们伟大的贝多芬开始的——自贝多芬开始,很多音乐家不管在独奏曲、协奏曲等方面多么成就斐然,但惟独交响曲一项始终跨不过这个“九”字——1827年,贝多芬写完了举世闻名的第9部交响乐后就去世了,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而在贝多芬之前,莫扎特写了41部交响曲,海顿则有104部,但贝多芬的离世后似乎给后世的作曲家留下了一道宿命一般的门槛,导致很多古典音乐家就死在“九”上面。 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六部大协奏曲,四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大提琴协奏曲和四部歌剧的施尼特凯也未能“幸免”。他在1998年去世时,同样也留下了还没完成的第9交响曲。而目前逃过此劫的作曲家似乎只有苏联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苏联第一代作曲家)。1953年,肖斯塔科维奇写完他的第九交响曲,正准备等死时,决定他命运的斯大林却先一步离世,于是这位前苏联作曲家又奋笔写了六部交响曲,于1975年辞世(可见,这人要是命硬的话,连阎王都要绕着走)。 Alice Walker 艾丽丝·沃克(1944—)是美国第一位获得普立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凭借小说《紫色》(The Color of Purple)赢得了1983年的普立策小说奖和麻萨诸塞大学的名誉学位。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在她的小说里不但生动的反映了黑人女性的苦难,更强调了作者本人所追求的“创建获得真正自由和个人主体性的新式女性形象”。但和其它女权主义者不一样的是,她提出了Womanism这一独特的思想概念。很多读者在她的小说时会不自觉地将她的个人经历代入其中——艾丽丝本人曾经有过一次未婚先孕,第二次怀孕时却又不幸流产。在她早年的作品中,读者依旧能看到她婚姻生活不幸的影子(某人觉得,这属于心理映射,不可能一点都没有,当过写手的人都有这毛病)。 在经历了诸多不爽后,艾丽丝的生活逐渐归于平静,1983年,艾丽斯·沃克迎来了她事业上的黄金时期,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和艾丽丝以往要表达的感情十分相似,但在小说体裁上,艾丽丝独具匠心,用94封精心设计的书信撰写出了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西莉亚在坎坷生活中的奋斗。凭借这本书,艾丽丝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锦上添花的是,1985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将这部小说搬上了大荧幕,艾丽斯在家乡名噪一时,《紫色》也从此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上述内容作为SAT填空中的考点曾经在官方指南中出现两次,而在SAT填空中出现频率大于一的名人已经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艾丽丝在美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紫色》书摘: 你近况如何?亲爱的姐姐。送旧迎新,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但我从未收到你的只言片语。我们共同享有的只是头上的蓝天。我常常仰望蓝天,好像无尽的天穹有反射作用,总有一天我会仰视天空,看到你的眼睛,你那亲爱的、清澈而美丽的大眼睛。啊,西丽!我在这儿的生活除了工作、工作、工作之外便是忧虑。我的青春岁月已从我身边悄悄溜走。我一无所有,没有男人,没有孩子,除了塞缪尔没有亲近的朋友。但我确实有孩子的:亚当和奥莉维亚。我确实有朋友的:塔希和凯萨琳。我甚至还有个家庭——我们这个村庄,它现在遇上艰难的日子了。 现在工程师已经来勘测土地了。昨天来了两个白人在村里转悠了几个小时,主要检查水井。奥林卡人真是天生的殷勤好客,他们四处张罗为这两个白人准备饭食,尽管他们手头的食物所剩无几,因为往年这时候长满菜蔬的园子有不少都给破坏了。而那两个人坐着大吃大喝,仿佛食物是唾手可得、不值一提的事情。 奥林卡人明白,破坏他们家园的人是干不出什么好事的,但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我没有跟两个白人讲话,塞缪尔跟他们聊了一会儿。他说他们只谈工人啊,土地有几千米啊,下雨的情况,秧苗的好坏,机器等等。一个人对周围的人完全不予理睬,只是吃饭,抽烟,眺望远处;另一个人,年轻一些,忙着学奥林卡方言。他说,乘这方言还没消失以前学一点。 我看着塞缪尔跟他们讲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人一个字一个字地使劲听使劲学,另外一个人越过塞缪尔的脑袋直愣愣地望着远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And how are you, Dear Sister? The years have come and gone without a single word from you. Only the sky above us do we hold in common. I look at it often as if, somehow, reflected from its immensities, I will one day find myself gazing into your eyes. Your dear, large, clean and beautiful eyes. Oh, Celie! My life here is nothing but work, work, work, and worry. What girlhood I might have had passed me by. And I have nothing of my own. No man, no children, no close friend, except for Samuel. But I do have children, Adam and Olivia. And I do have friends, Tashi and Catherine. I even have a family? This village, which has fallen on such hard times. Now the engineers have come to inspect the territory. Two white men came yesterday and spent a couple of hours strolling about the village, mainly looking at the wells. Such is the innate politeness of the Olinka that they rushed about preparing food for them, though precious little is left, since many of the gardens that flourish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have been destroyed. And the white men sat eating as if the food was beneath notice. It is understood by the Olinka that nothing good is likely to come from the same persons who destroyed their houses, but custom dies hard. I did not speak to the men myself, but Samuel did. He said their talk was all of workers, kilometers of land, rainfall, seedlings, machinery, and whatnot. One seemed totally indifferent to the people around him? Simply eating and then smoking and staring off into the distance? And the other, somewhat younger, appeared to be enthusiastic about learning the language. Before, he says, it dies out. I did not enjoy watching Samuel speaking to either of them. The one who hung on every word, or the one who looked through Samuel's head. Anna Freud 安娜·弗洛伊德(1895-1982),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著名恋父情结第一女。 关于她的童年,各家说法不一,一说安娜的父母在其出生之前曾希望这是个男孩,结果安娜出生后令父亲颇感失望,故而直到安娜在精神分析领域崭露头角后,其父才对她另眼相待;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安娜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所以父母对其宠爱备至。根据已有的书信记录和安娜日后的表现看,似乎是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弗洛伊德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如果生的是个儿子我就会打电报通知您,因为他要按您的名字来取名。但是由于生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小姑娘,所以您只能迟些得到消息了。她是在我进行咨询时于今天3点15分出生的。” 而安娜本人也曾在给友人的信函中承认:“当时如果有避孕药,我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或许安娜不过也就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接踵而来的嫁人生子都不足为奇。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弗洛伊等曾经为了阐述儿童心理特征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不管开端怎样,安娜后来在精神分析领域的表现的确不曾让父亲失望:她自幼对学术有兴趣,15岁以前已经开始阅读弗洛伊德的论文,自行研习精神分析。14岁坐在楼梯口上旁听父亲主持的“星期三讨论”。23岁那年,安娜曾因连夜恶梦而陷入情绪困扰,而接受了父亲连续精神分析治疗达4年之久,弗洛伊德也因此打破了“禁止对亲友进行精神分析”的禁忌。后人对安娜的这一经历一项津津乐道——除了认为这是安娜真正接触心理学的契机以外,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安娜的恋父情结,并最终导致了安娜终身未婚的结果。不管安娜借口不结婚的理由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安娜的事业开始逐渐走向巅峰。1920年,安娜父女两人一块儿参加了在海牙举行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22年安娜获准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取得正式会员资格。1924年首次在学会提出研究报告,题为《击败幻想与白日梦》,引起精神分析学界重视。 1938年,由于纳粹入侵奥地利,安娜不得已随其父亲移居英国,一面照顾已患口腔癌多年的父亲,一面继续在伦敦从事儿童精神治疗工作。1939-1945年,安娜在维也纳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将自己所熟知的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扩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儿童——这也是安娜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的一个重大飞跃,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杰佛森医学院(1964),芝加哥大学(1966),耶鲁大学(1968),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英国剑桥大学(1980)。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
/
本文档为【SAT背景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