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2011-08-10 50页 ppt 12M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8697

暂无简介

举报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null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南京鼓楼医院 王志宏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软组织密度,缺乏天然对比。但有排泌含碘的能力,且与外界相通,所以可作排泄性和逆行性尿路造影检查。平片可见结石。 CT和USG广泛应用,并成为主要检查方法。 MR水成像方法和MRA检查已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肾上腺不属泌尿系统,但与肾脏解剖关系密切,因此也在本章内讲述。 CT、MRI和USG均可用于检查肾上腺,其...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null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南京鼓楼医院 王志宏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软组织密度,缺乏天然对比。但有排泌含碘的能力,且与外界相通,所以可作排泄性和逆行性尿路造影检查。平片可见结石。 CT和USG广泛应用,并成为主要检查方法。 MR水成像方法和MRA检查已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泌尿系统及肾上腺 肾上腺不属泌尿系统,但与肾脏解剖关系密切,因此也在本章内讲述。 CT、MRI和USG均可用于检查肾上腺,其中CT是主要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一)腹部平片 (二)尿路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 2.逆行性尿路造影 (三)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道影 二、CT检查 三、MRI检查 四、USG检查 正常影像解剖 正常影像解剖一、X线检查 (一)腹部平片 前后位片; 双肾呈蚕豆形脊柱两侧,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内缘中部略凹,为肾门。长约12~13cm,宽约5~6cm,位于T12—L3之间,右肾略低于左肾。肾脊角,正常为15°~25°。 侧位片;与腰椎重叠,肾上极较下极略偏后。尿路造影 尿路造影 1.排泄性尿路造影 1~2分钟,肾实质显影; 2~3分钟后肾盏和肾盂开始显影, 15~30分钟显影最浓; 解除腹部压迫带后,输尿管和膀胱显影; 肾盏和肾盂肾盏和肾盂肾小盏分体部和穹隆部: 肾大盏分为3部分: ①顶端或尖部,与数个肾小盏相连; ②峡部或颈部,为长管状部分; ③基底部,为与肾盂相连处。肾大、小盏的形态数目有很大差异,两侧也多不对称。肾盂、输尿管肾盂、输尿管 肾盂;略呈三角形,上缘隆凸,下缘微凹,边缘光滑整齐。肾盂形态亦有很多变异多呈喇叭状,少数呈分支状或壶腹状。 输尿管:输尿管充盈对比剂后显影,全长约25~30m,分3段即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输尿管,3个生理性狭窄区,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缘处和进入膀胱处。 膀胱、男性尿道膀胱、男性尿道 膀胱:正常容量为350~500ml。前后位,呈类圆或横置的椭圆形,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男性尿道; 前尿道;尿道外口至膜部,长约13~17cm,分为舟状窝、海绵体部和球部。 后尿道;膜部1~2cm,最窄部位,尿道外括约肌。前列腺部3~4cm,上起尿道内口,与膀胱底部近于垂直相连, 女性尿道;短而直,长约3~5cm 。 null静脉肾盂片2.逆行性尿路造影2.逆行性尿路造影 不能显示肾实质,而其他情况基本同静脉尿路造影,有差异,分析时需注意。 常见有肾脏回流: ①肾小管回流,系对比剂经肾乳头进人肾小管;②肾窦回流,为肾小盏穹隆部撕裂致对比剂进入肾窦; ③血管周围回流,系对比剂由肾窦进入静脉周围间隙; ④淋巴回流,进入肾窦或血管周围的对比剂为淋巴吸收, null(三)腹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三)腹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① 肾动脉期: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显影,自主干至分支逐渐变细,走行自然,边缘光滑,无扩张、狭窄及中断; ② 肾实质期:整个肾脏弥漫性显影,其中皮质显影可较浓,从而清楚显示肾脏轮廓、大小和形态;null腹主动脉造影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二、CT 检 查二、CT 检 查 平扫;肾周脂肪组织,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肾窦脂肪呈较低密度,肾实质密是均一的,不能分辨皮、髓质。 增强检查;早期,肾皮质明显强化,而髓质仍呈较低密度。2分钟,髓质强化。5~10分钟后,肾实质强化程度减低,肾盏、肾盂明显强化。 null平扫增强三、MRI 检 查三、MRI 检 查肾脏平扫和增强检查 平扫检查,肾脏能够清楚显示,其边缘光整。T1WI上,由于肾皮质含水量低呈较高信号;肾髓质为较低信号。 T2WI上,肾皮、髓质难以分辨,均呈较高信号。 增强检查;表现类似CT增强检查。nullT1WIT1WI 脂肪抑制T2WI 脂肪抑制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一、X线检查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一、X线检查(一)腹部平片 ①钙化:结石,肾结核、肾癌、肾动脉瘤钙化。 ②肾影位置异常:外变压或先天性异位肾。 ③肾影大小改变:变大;如重复肾、肾积水、肾肿瘤。变小;肾发育不良或肾缺血。 ④肾轮廓改变:常见为肾肿瘤、肾囊肿 。null腹部平片:肾结石二 、尿路造影 二 、尿路造影 1.肾实质显影异常 ;不显影、显影浅淡和显影增浓。 2.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移位 。 3.肾盏、肾盂破坏 。 4.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充盈缺损。 5.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扩张、积水 。 null肾盂积水IVP 三 、 CT平扫和增强检查三 、 CT平扫和增强检查 ①水样低密度;无强化,肾囊肿; ②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并有不同程度强化,多为良、恶性肾肿瘤,肾脓肿; ③高密度肿块;外伤血肿,肾囊肿、肿瘤出血。 肾盏、肾盂高密度结石。 CT检查见肾脏大小、形态、位置的改变。null平扫增强四、MRI 平扫和增强检查四、MRI 平扫和增强检查①长T1低和长T2高信号;肾囊肿及肾盂积水。 ②T1和T2上均呈高信号;肾囊肿出血及外伤后血肿。 ③T1和T2呈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像上,信号明显减低,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性表现。 ④T1和T2呈混杂信号的肿块,脂肪抑制像上信号无改变,增强呈不均一强化,为肾癌。 nullT1WIT1WI增强扫描先天性发育异常 ( 一)肾缺如先天性发育异常 ( 一)肾缺如 一侧性亦称孤立肾,孤立肾发生代偿性增生、肥大;: 腹平片显示一侧肾影缺如,对侧肾影增大 CT、MRI:缺如侧肾床内无肾影 。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应与异位肾、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及术后肾缺如鉴别。 (二)异位肾 (二)异位肾 即肾在发育过程中未上升、上升不足或过度致其位于盆部,骼窝、下腹、膈下或胸腔内。异位肾可为单侧或双侧性,常伴有旋转不良。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影像学检查示肾区内无肾,而于其他部位发现肾脏。应与肾下垂及游走肾鉴别, (三)肾脏旋转异常、分叶肾和马蹄肾 (三)肾脏旋转异常、分叶肾和马蹄肾 肾脏旋转不良,为肾门和肾盂指向前、外或后方。 分叶肾,是由于胚胎时肾叶融合不全所致,显示肾表面有浅沟。 马蹄肾;为两肾上或下极相互融合,状如马蹄。肾盂指向前方,可并有肾积水和结石。CT、MRI和USG检查均可清楚显示两肾下极肾实质相连。 null泌尿系结石—肾 结 石泌尿系结石—肾 结 石 多发20~50岁,男多于女。临床上,表现肾绞痛,有镜下或肉眼血尿。 X线平片;为单或双侧肾窦区高密度影,其中桑葚、珊瑚状及分层均为肾结石的特征性表现。 CT平扫;肾盏或肾盂内的高密度影,并可发现某些平片难以显示的阴性结石,也表现为较高密度影。 MRI对钙化确定不敏感。 肾 结 石平片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 多数由肾结石下移,停留输尿管3个生理性狭窄处,从而造成尿路不同程度扩张积水。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典型呈米粒大小的椭圆形致密影,边缘多毛糙,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见于输尿管生理性狭窄处。 CT平扫;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其上下径常大于横径,上方输尿管多有不同程度扩张,据此可明确诊断。 膀胱结石膀胱结石 分原发和继发,前者形成于膀胱,后者是由上方尿路结石下降而成。多见于男性,临床表现主要有排尿疼痛、尿流中断、尿频、尿急和血尿等。 【影像学表现】 X线:多为阳性结石,表现为耻骨联合上方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 。 CT和MRI:结石为膀胱腔内致密影 。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多为继发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肾结核,而输尿管和膀胱结核则为肾结核 的向下蔓延。 肾结核;结核杆菌随血流侵入肾皮质形成感染灶。病变继续进展,则侵犯髓质并形成干酪样变和结核性脓肿。 临床上,早期无症状,尿频、尿痛、脓尿和血尿,消瘦,乏力和低热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肾区云絮状钙化,甚至全肾钙化。 尿路造影; 早期;表现正常。 病变进展;肾实质空洞,显示小团影,边缘不整呈虫蚀状改变;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 逆行性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形成一扩大而不规则的空腔。肾结核CT、 MRI表现肾结核CT、 MRI表现早期;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增强检查可有对比剂进入,代表肾实质内结核性空洞。 病变进展;部分乃至全部肾盏、肾盂扩张呈多个囊状低密度灶,CT值略高于水。点状或肾大部分钙化。 MRI:表现类似CT所见 泌尿系囊肿与肿瘤 一、肾 囊 肿 泌尿系囊肿与肿瘤 一、肾 囊 肿 常见的是肾单纯性囊肿和多囊性肾病。(一)肾单纯性囊肿 CT和MRI表现;为肾实质内边缘锐利的圆形水样密度或信号灶,壁薄而难以显示,可为单发或多发,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较大囊肿常向肾外突出。 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null平扫增强(二)多囊性肾病(二)多囊性肾病 又称多囊肾,成人型多囊肾常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晚期可死于肾衰。 CT和MRI: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度或信号灶,不发生强化。早期,肾形态尚正常;晚期,由于囊肿增多、增大。 常并有多囊肝 。null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亦称肾错构瘤。常见中年女性。肿瘤平滑肌、血管和脂肪组织构成。 平片和尿路造影检查,肾轮廓改变、肾盂、肾盏受压。 CT和MRI:肾实质内有脂肪性低密度或信号灶。应用T1脂肪抑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增强检查,病灶呈不均一强化。肿瘤可并有急性出血表现。注意与肾癌鉴别 。 null平扫增强增强肾癌肾癌 肾癌最常见,其次为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瘤,而肉瘤、淋巴瘤和转移瘤少见。 肾癌即肾细胞癌,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5%。多发生在40岁以上。 病理上,肿瘤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透明细胞癌常见,富有血管,常并有出血和坏死。可形成假性包膜。约5%~10%发生钙化。 典型症状是无痛性血尿、肾区肿块,而早期小肾癌可无任何症状。 肾癌【影像学表现】肾癌【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肾轮廓局限性外突,偶见钙化。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变形,边缘不整。 肾动脉造影;血管发生移位,网状和不规则杂乱的肿瘤血管。 CT:平扫,稍低密度肿块,常外突。 增强,不均一强化,中心有低密度。肾实质强化时呈相对低密度。 MRI:表现类似CT所见。 null平扫增强nullT2WI增强 扫描肾盂癌肾盂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12%,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 病理上,移性细胞癌占80%~90%,常呈乳头状生长,又称乳头状癌,肿瘤向下可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鳞状细胞癌少见,约占10%。 临床表现;肉眼或镜下血尿, 肾盂癌【影像学表现】肾盂癌【影像学表现】 平片;肾影增大。 尿路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内有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多不规则。 CT:肾窦内肿块,其密度低于肾实质但高于尿液。肾积水表现。 增强检查,肾窦肿块仅轻度强化,延时扫描显示充盈缺损。 MRI:表现类似CT检查所见。 null平扫增强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又称Wilms瘤,占肾恶性肿瘤6%,儿童常见。病理上,肾实质内肿块,大的肿瘤常有变性、坏死、液化和出血。5%~10%有钙化。 临床表现是腹部肿块,约半数病儿并有高血压,血尿较为少见。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肾区软组织密度肿块,偶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 逆行性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局部或广泛性移位、变形、分开、拉长,边缘不整。 CT平扫;肿瘤常较大呈混杂密度,见钙化影。 增强检查,不规则强化。 MRI:T1和T2上均呈混杂信号肿块 null平扫增强膀胱癌膀胱癌 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病理上,移行细胞癌常呈乳头状生长,故称乳头状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及部分移行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造成局部膀胱壁增厚。 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癌【影像学表现】膀胱癌【影像学表现】 膀胱造影;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浸润生长者则膀胱壁僵硬。 CT平扫;突向腔内的结节、分叶或菜花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常位侧壁和三角区。部分膀胱壁不规则增厚。 增强检查,早期肿块有强化,延迟扫描呈腔内充盈缺损。 MRI:表现与CT相仿。 null 肾血管性病变—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病变—肾动脉狭窄 多种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其次大动脉炎,先天性发育不良少见。 临床;肾血管性高血压,病变进展迅速,内科治疗多无效。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可并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 肾动脉狭窄【影像学表现】肾动脉狭窄【影像学表现】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为主要方法。 能够清楚显示狭窄的部位、程度、形态和范围,并多能判断病因: CTA和MRA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null肾动脉狭窄DSA肾外伤——【影像学表现】肾外伤——【影像学表现】当前,以CT和USG作为主要检查方法。 (一)肾被膜下血肿 CT:肾被膜下新月形或双突状高密度影。 (二)肾周血肿 CT:肾筋膜囊内弓状或新月状高密度影。(三)肾实质内血肿 CT:肾实质内高、混杂或低密度病灶。 (四)肾撕裂伤 CT:显示肾实质不连续和肾表面中断 。 null平扫增强null 肾上腺 肾上腺南京鼓楼医院 王志宏null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分泌多种激素的功能,其组织结构复杂,可发生多种类型病变。 当肾上腺病变致分泌功能改变时,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有确切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病变,进一步确定病变的类别、数目、大小、范围和性质。一、检查方法一、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当前很少应用。 (二)CT检查;用快速、高分辨率CT机。 1.平扫检查 ;薄层并靶扫描技术。 2.增强检查 ;肾上腺增生、萎缩或髓脂瘤,平扫即可确诊。但肿块性病变,需增强CT检查。(三)MRI检查;使用中、高场强MR。 1.平扫检查;横断面T1WI和T2WI检查,必要时再行冠状面或矢状面,层厚均为3~5mm。2.增强检查 ;肿块性病变需MRI增强检查。二、正常影像学解剖 二、正常影像学解剖 (一)CT 平扫,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低密度脂肪组织。呈软组织密度,不能分辨皮、髓质。 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右侧者常呈斜线状、倒“V”或倒“Y”形; 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左侧者多为倒“V”、倒“Y”或三角形。肾上腺边缘光滑,无外突结节。 增强检查;均一强化,不能分辨皮、髓质。 (二)MRI与CT所见相同。 null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肾上腺过度分泌皮质醇所致。 病因; 垂体性、异位性;垂体肿瘤、增生或其他部位肿瘤分泌过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造成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皮质癌所致,占15%~30%。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肾上腺病变的性质,是增生抑或腺瘤、皮质癌。 肾上腺增生—【影像学表现】肾上腺增生—【影像学表现】 CT平扫;即可确诊,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侧支厚度大于10mm,但密度和形态维持正常。 MRI和 USG:显示效果不佳。 50%的肾上腺增生虽造成功能异常,但无明显形态学改变,CT检查正常。库欣腺瘤—【影像学表现】 库欣腺瘤—【影像学表现】 CT: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多为2~3cm,呈等、低密度,轻至中度强化,同侧肾上腺残部和对侧肾上腺萎缩变小。此点,有利于定性诊断。 MRI:类圆形肿块,T1WI和T2WI上信号强度类似或略高于肝实质。 null平扫增强肾上腺皮质癌 —【影像学表现】 肾上腺皮质癌 —【影像学表现】 CT:较大肾上腺肿块,直径常超过7cm,呈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内有坏死或陈旧出血所致的不规则低密度灶,可有散在点状钙化;增强检查,肿块呈不均一强化。 MRI:表现类似CT检查所见。肿块呈混杂信号,T1WI和T2WI上分别以低信号和高信号为主。增强检查,肿块.强化不均。 null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其产生和分泌儿茶酚胺。发生肾上腺,占90%左右。又称“10%肿瘤”,即10%肿瘤位于肾上腺外,10%双侧及10%为恶性肿瘤。 发生任何年龄,常见于20~40岁。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CT: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偶为双侧性。直径常为3~5cm,或更大。密度均一,类似肾脏密度; 增强检查;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MRI:T1WI上,信号强度类似肌肉;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 有淋巴结转移或/和肝、肺等部位转移时,应考虑为恶性嗜铬细胞瘤。 null平扫增强肾上腺结核 肾上腺结核 可造成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即Addison病。由结核菌血行播散所致,通常为双侧性。 病理检查;肾上腺皮、髓质均遭破坏,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和干酪性坏死灶,后期发生钙化。 临床上,病史较长。疲劳乏力、体重下降、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低血压。ACTH水平增高。 肾上腺结核—【影像学表现】肾上腺结核—【影像学表现】 CT:双侧肾上腺增大并形成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有多发低密度区,有小的点状钙化。 增强检查,肿块强化不均。在钙化期,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钙化。 MRI:干酪化期,可见双侧肾上腺肿块,呈混杂信号。 null平扫增强肾上腺转移瘤 肾上腺转移瘤 临床常见,肺癌转移居多,也可为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结肠癌或黑色素瘤的转移。转移最初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尔后累及皮质,病变为双侧或单侧性。 临床上,极少造成肾上腺功能改变。肾上腺转移瘤 —【影像学表现】 肾上腺转移瘤 —【影像学表现】 CT:双侧或单侧肾上腺肿块,呈类圆。大小常为2~5cm,也可较大。密度均一,类似肾脏;大的肿瘤内可有坏死性。 增强检查,肿块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MRI:类似CT检查所见。 诊断在很大程度上须结合临床: nullnull
/
本文档为【泌尿系统及肾上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