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王大增学术观点

王大增学术观点

2011-08-10 10页 doc 35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4833

暂无简介

举报
王大增学术观点王大增 学术观点 王大增 学术观点 一、强调妇女病重在治肝     先生在治妇女病时强调重在治肝,推崇“女子以肝为先天”。此语首见清末名医叶天士的《临症指南医案》一书中,为其学生秦天一在叶天士治月经病医案的结语中所提出:“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 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木病必妨土,故次重脾胃。”     “女子以肝为先天”观点来自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明.王肯堂又重加引用。追溯其学术思想之源,实自《内经》时代始,历代医家对妇女病的治疗,已认识到重在治肝。因肝在五行六气中属木,主风,十二经络中...
王大增学术观点
王大增 学术观点 王大增 学术观点 一、强调妇女病重在治肝     先生在治妇女病时强调重在治肝,推崇“女子以肝为先天”。此语首见清末名医叶天士的《临症指南医案》一书中,为其学生秦天一在叶天士治月经病医案的结语中所提出:“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 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木病必妨土,故次重脾胃。”     “女子以肝为先天”观点来自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明.王肯堂又重加引用。追溯其学术思想之源,实自《内经》时代始,历代医家对妇女病的治疗,已认识到重在治肝。因肝在五行六气中属木,主风,十二经络中为足厥阴之脉,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流泄和藏血。肝的疏泄藏血功能对人体情志的条达,气血和平起到重要的调气作用,故肝的生理病理对脏腑气血的影响表现尤为重要。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能否协调,气血运行能否通畅,每与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与否有关。因肝为血脏,体阴用阳,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液以及疏调气机,流畅气血,疏泄经络的功能,故肝气条达则脏腑安和,气血津液生生不息,对于维护机体健康抵御病邪侵入,有十分重要意义。《灵枢·师传篇》说:“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     肝与冲任二脉通过经络相互联属,肝的生理功能正常,藏血守职,肝血充足,则冲任通盛,月事得以时下,胎孕产乳诸皆正常;若肝失疏泄,肝气拂郁,气血不调则不仅贻害脏腑,而为诸病之发端,且使妇女经、带、胎、产失于恒常而诸病*起,故有“乃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以及“肝为女子之先天”的说法。由此可知,肝实为诸脏之枢纽,肝气郁则诸脏之气也郁,而妇科诸病的发生,也多以肝失疏泄为肇始。鉴于妇女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和足厥阴之脉入毛际,络阴器的生理特征,肝的病理变化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也就更为突出。     妇女一生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三个不同阶段,青春时代,主重在肾;青壮年时期,主重在肝;垂暮之平,主重在脾。女子青春时代,正当肾气旺盛之年,任脉通,太冲脉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青春时期,月经之反常为病,关键在肾。垂暮之年,则肾气衰弱,天癸竭,地道不通,气血虚弱,血液来源衰少,病患因血不足,正如唐代王冰所说:“因月经数泄,气有余而血不足,当益血之源”,脾乃藏营血而统血,故关键在脾。青壮年时代,由于人事环境复杂,情志拂郁为多,故肝气郁结,气盛暴厉,为肝阳亢旺;七情所伤,关乎肝木。而肝木之病变,虽少壮老年皆有关连,但特别多出现在青壮年时期,所以青壮年时期以调肝为要。这正契合于刘河间所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前,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     先生强调治妇女病重在治肝,认为凡是生育期妇女生理上恪逢天癸至到天癸竭这一经、孕、产、乳重要阶段;心理上渐趋成熟,但由于这一阶段学习紧张、工作繁忙、家庭社会重任在肩,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亦较大,故情志易于怫郁而致情志不畅;病理上容易出现诸多肝失疏泄之症;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失调、乳房乳头胀痛、心烦易怒、胸胁胀痛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不孕症、阴部搔痒等症、而上述诸症又均表现在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临床遗方用药常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金玲子散等疏肝解郁、理气调血之方,灵活加减应用,且每每获效。 二、调理脾胃,培补后天     脾与胃位于中焦,互为表里。脾胃为仓廪之官,在体为肉,开窍于口,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升清降浊,为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营养,具有益气统血、主肌肉等生理功能,故古人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妇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故调理脾胃在妇科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     妇女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经、孕、产、育等方面。这些生理活动是依靠脏腑、经络、气血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而脏腑之中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要。因为气血是月经、胎孕、哺乳之物质基础,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则精血充沛、血海充盈,经候如期、胎孕正常,产后乳汁亦多,反之,则化源不足,气血失常,导致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的产生。     脾之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食物经过消化后,其中精微物质由脾来吸收,转输,以营养全身。《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提出血液是由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盖妇女以血为本,其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不能生血,则营血亏乏,可致月经过少,甚则闭经,或孕后胎失所养而滑胎、小产、胎萎不长,或产后乳汁稀少等症。此外,脾胃失运,则水湿停滞而成带下,子肿或痰湿阻滞  胞宫以致不孕等症。     脾主统血,指脾脏具有统摄血液,使其循行常道,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而脾脏之所以能统摄血液者,因与其经脉之循行有关。《灵枢.经脉篇》说:“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又说:“脾之大络,名日大包......此脉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由于心主血,足太阴经有支脉与心相通,且脾之大络又能包罗诸络之血,故脾脏与血液循环息息相关;另方面,脾为气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脾之功能正常,元气充足,则气能摄血,使血液循脉道而行。因此,脾虚气弱,统摄无权,致成各种失血证候,如月经过多、崩漏、胎漏等症。     升降是脏腑功能之活动,脏腑之间必须有一升一降之活动,才能产生机能,维持生命活动。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所谓“脾升”,指脾将饮食之精微上归于心肺,布化运行全身;“胃降”,指胃将经过初步清化之饮食下移于肠中,并使代谢之废料由肠道排出体外。故脾升胃降,彼此协调。互相依赖,保持活动平衡,始能完成饮食之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若脾胃升降失常,就会出现病变,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可致月经过多,甚则崩漏;或升举无力而见子宫脱垂;或胎元不固,出现滑胎,小产等症;或脾不摄津引起的白带淋漓;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导致经行恶心,妊娠恶阻等。     妇女由于经、孕、产、乳、每易耗气伤血;以及大病、久病、产后、手术后等每致亡血伤津,最终致气血亏乏。故治妇人病,需处处注重脾胃,培补后天。尤其是大病、产后、术后患者,脾胃虚弱。难以进补之时,先生常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脾胃以恢复机体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之功能,促进体力早日康复。     药物是治病的武器,但药物入口必须依赖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倘若脾胃不健,运化不良,纵有良药,亦不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临床有治危重病人,每因胃气消亡,致药物不能受纳,既使勉强入腹,亦停积不消,难以奏效。由此可见,注意和保护胃气,是治疗上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盖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且任脉主一身之阴,太冲主阳明,为血之海,故谷气盛则血海满而月事以时下。心主血,肝藏血,而皆统摄于脾,是以女子月事不调,多因脾胃损伤不能生血者,当补脾和血,血者生矣。     先生除强调重视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在妇女经、带、产、乳生理以及病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外,还注意脾胃之调养。认为凡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即饮食亦应知所戒忌,倘脾胃失健,滋腻重浊之品亦当避用。先生常在滋阴养血方药中适当以理气或助消化的药物,如陈皮、枳壳、山查、神曲、砂仁、谷芽麦芽、鸡内金、佛手柑之类,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无碍胃之弊。《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因此,先生治妇女病以及手术,产后调养时处处顾及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三、调经注重气血相配     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但血与气息息相关,互相资生和互相依存。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病可以及气,气病可以及血,彼此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但从其病理变化来说,则有主次之分。血病及气,病在血分为主;气病及血,则病在气分为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为气之府,血到气亦到,血脱气亦脱。    故月经失常虽表现在血病,实则与气机紊乱密切相关。如气寒则血寒,气热则血热,气郁则血滞,气虚则血脱,气升则血上逆,气陷则崩中漏下等。正如汪石山所说:“血乃气之配,其升降寒热虚实,一从于气。......此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也”。说明治疗月经病应以调气为主,即使病在血分、有血热、血寒、血虚、血滞、出血等不同类型,治法有清、温、补、通、固涩等区别,但因与血气有关,故临床仍须配合调气之法。如血寒之温经理气,血热之凉血清气、血虚之补血益气、血瘀之破瘀行气以及血脱之补气固脱等等,都说明了“调经养血莫先于调气”的重要意义。自然,强调调气并非忽略调血,如病在气分之气郁血滞者,宜行气开郁佐以活血;气虚血脱者宜益气升阳佐以补血;气逆血乱者宜降气顺气佐以和血等,都有气血兼顾的意义。所以调经养血,必不可忽视调气。     祖国医学所说的气,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 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二者既各有独立又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素问.至命全形论篇》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它源于脾胃,出入升降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运行于心。《仁斋.直指方》曰:“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所以升降者,亦气也”。“气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朱丹溪进一步指出:“气血冲和,乃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内经》有“百病皆生于气也”之说。正是由于气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所以临床治疗月经病过程中,注重调理气机,往往事半功倍。     导师在调治月经病过程中,非常重视血与气之间的关系,认为治疗疾病就是要“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临诊时善将调气药与和血药配伍应用。如养血和血用四物汤配党参、黄芪、白术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用三棱、莪术配陈皮、木香、槟榔破气行气;清热凉血用丹参、丹皮配川楝子、郁金以理气;温经活血用桂枝、吴茱萸、炮姜配艾叶、茴香、木香、乌药理气之品温养下焦;益气固摄常用人参(党参代)配龙骨、牡蛎益气固涩;气虚下陷崩中漏下常以黄芪、党参配柴胡、升麻升提固摄;气机逆乱常以沉香、旋复花降气行气;薤白头、荔枝核等常用来疏散胸中郁闷之气;枳壳、木香宽肠以利肠胃滞气;而香附则用于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症中。导师认为妇科临床最常应用的理气调经药属香附。因香附味辛微苦、性平、是常用的理气开郁药,其性宣畅,能通行十二经八脉的气分,前人称它为能“主一切气”,解血郁,调月经。香附本为行气药,但又能入血分,所以前人称之为“血中气药”,能理气调经,对妇女因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而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有效,常配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桃仁、红花、川楝、乌药、木香等同用香附还能引补血药至气分以生血,无论胎前产后各症,皆可使用。所以前人又称香附为“妇科要药”。先生在临床处方中香附的应用十有八九,其调经重视气血相配的学术观点可见一斑。 四、重视通腑     女子胞宫、胞脉均位于下焦,即女性盆腔之处,此处气血以流通畅达为贵。胞宫,即女子胞属奇恒之腑,六腑以通为用。若气血通畅则下焦安顺,月事按时而下,胎孕渐安,反之,则见下焦气滞血壅,月经愆期,直至月经失调难以摄精受孕。而大便秘结,易致气滞血瘀,下焦失畅,即盆腔血液循环受阻,日久则妇人腹部隐隐作痛,甚则胀痛难忍,以月经来潮时更为明显,最终影响经、孕、产、乳的正常生理功能。形成下焦部位的腑气失畅加重气血瘀阻,而气血壅滞下焦又使腑气更显不畅的恶性循环。据临床观察所见,许多患者尤其是痛经患者,在大便秘结失畅之症消失后,其痛经以及腰酸、腰骶部胀痛不适、肛门坠胀和白带增多等兼证也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善。如内异症患者大多有便秘之症,而在消除了秘结失畅之症后,腑气得以通畅,有利血瘀的消散;而瘀血的祛除又有利于腑气的通畅。因此瘀法与腑通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下焦部位气血流畅之良性循环。所以先生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反复强调“气以行为要,血以和为贵”,以及腑气以通为贵。在此学术观点指导下,创制化瘀通腑法,以大黄为主药加减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取得较好疗效。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所创新。 五、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所创造的中国医药学,对于我国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至今天,在人民卫生事业中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朴素的中医药学难免有许多糟粕混杂其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全盘继承,墨守成规以致固步自封。而应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扬长避短,摒弃门户之见,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从而使中医药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创立中国统一的新中医药学。     科学的发展有它本身的规律性,中西医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都有精华与糟粕。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两者之长结合起来。凡是有利于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有利医学发展的东西将会保留下来,而无助于人民健康保健事业的糟粕,也必然要被淘汰。社会要前进,历史要发展,中医事业也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新中国新一代的新中医,要科学地客观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使中医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让世人嘱目,使许多中医宝库中的精华能被世人接受,并为全人类服务。   中西医结合,最具体地表现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是中医的诊病方法,根据辨证拟定治法,即辨证施治。中医重在辨证,西医主在辨病,两者各有优点但又各有不足。“治病易,识病难;识病易,明理难”。治病重在识病,明理才能用药对症。其中识病即指辨证与辨病而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确切地认识疾病,有助于确定治法。     辨证是在旧时代科学不够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套朴素的唯物的诊病方法。在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时期,应予深化提高,不应停留在原有的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而应借助现代科学仪器以及方法的手段。使四诊从宏观到微观更具体更精确更深入地认识疾病,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
本文档为【王大增学术观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