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2011-08-11 8页 doc 71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935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 农民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戍卒中有两名屯长,一是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了好几个县城,由于不断有百姓参加,部队发展得很快,当攻占陈县(今河南睢阳)时,已...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 农民起义 ] 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戍卒中有两名屯长,一是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了好几个县城,由于不断有百姓参加,部队发展得很快,当攻占陈县(今河南睢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骑兵千余,战车六七百辆,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省),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邓宗南征九江郡(治所寿春,即今寿县),周市夺取魏地。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旧楚国境内,百姓和旧贵族也纷纷起兵反秦。 吴广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向击秦。当周文进抵戏(今陕西临潼东北,离首都咸阳仅百余里),秦二世才慌忙令少府章邯将修筑秦始皇坟墓的刑徒和奴隶编成军队迎战。义军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又孤军深入,接连受挫,周文自杀。 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也与义军将领田臧不合,田臧竟假藉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章邯既在荥阳获胜,乘胜猛扑陈县,陈胜接战不利,突围逃至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叛徒庄贾杀害。此后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县,处死庄贾,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陈胜、吴广起义虽不到一年而败亡,但因此而在全国燃起反秦烈火,不久就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是爆发于西汉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有的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农,更 多的则完全被排挤出生产领域,成为辗转沟壑的流民,甚至沦为奴婢。 由于封建统治动荡不安,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为汉祚已尽,王莽借机篡权。王莽 为缓和社会危机,实行托古改制。 由于托古改制措施损害了贵族、官僚、地主的利益,激起了社会经济的大混乱。加 之王莽法禁烦苛,滥用刑罚,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无理用兵,结果民怨沸腾,社会危机进 一步加深。 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最后酝酿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18年,山东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 百余人起义,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樊崇的同乡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 等都率领群众参加,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 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 樊崇领导的起义队伍,都是纯朴农民。他们没有文书,没有号令,也没有旗帜和标 识,领袖和普通老百姓平等相处。其中职位最高的人被称作“三老”,其次是“从事”, 再次是“卒史”。这些都是原来对乡闾小吏的称呼。他们互相之间以“巨人”相称, 示地位平等。他们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作为起义队伍的纪律。 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地方军。王莽派太师王匡,率大军前往镇压,被打得落花流 水。为了和王莽军队区别开来,他们把眉毛涂上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 纪律良好,当时流传的歌谣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起义武装 和王莽官军的爱憎。此后赤盾军活动于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诸省交界的广大地区, 声势越来越大。 在赤盾军起义的同时,全国农民起义军还有铜马、大肜、五校、高湖、檀乡、五楼、 富平、获索等二十余支。其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是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与王莽 太师同名)、王凤领导的队伍。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因此被称作“绿林军”。 公元22年,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一带发生了传染病。 绿林军决定分散转移,由王匡、王凤领一支人马,向北攻占南阳(今河南南阳), 号称“新市兵”;由王常,成丹领一支人马,向西攻占南郡(今湖北江陵),号称“下 江兵”。不久,平林(今湖北随县北)人陈牧也聚集一支队伍响应,号称“平林兵”。 正当绿林军不断发展扩大的时候,一些地主阶级分子也乘机混入。如汉朝皇族、破 落地主刘玄参加“平林兵”;南阳大地主刘秀率家兵响应,号“春陵兵”。绿林军组织 成分复杂了,领导权逐渐被地主阶级分子所篡夺。 公元23年五月,绿林军已发展到10万人。他们推选刘玄为皇帝,建元更始,王匡为 定国上公,设置三公九卿,建立了革命政权。接着,王凤指挥八、九千农民军,英勇杀 敌,里外夹攻,打败了王莽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的42万大军。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9月,绿林军攻入长安。长安城内百 姓乘机暴动,打进皇宫,处死王莽。有人把他的舌头割下,因为他说尽了骗人的谎话。 “新”朝的罪恶统治结束了。 刘玄政权建立不久迁都洛阳。第二年又迁至长安。在刘玄迁都洛阳时,赤眉军领袖 樊崇亲率起义军首领20多人去洛阳,表示对更始政权的信赖和支持。就在这时,刘玄这 个没落贵族的地主阶级本性也开始暴露出来。他日夜在后宫饮宴,先后将农民将领申屠 建、陈牧、成丹等人用计骗进宫中杀害。 樊崇为了团聚部众,离开洛阳。刘玄又派军队攻打王匡、张卬等及绿林军一些农民 出身的领导人。农民军和刘玄集团矛盾尖锐起来。 与此同时,混入绿林军的另一地主阶级分子刘秀,到河北发展自己的势力,于公元 25年六月建立了东汉政权。 赤眉军在樊崇等率领下,分兵两路向西进发,所过之处,给封建统治势力再一次扫 荡和打击。公元25年正月,进军弘农(今河南灵宝南)。这时,义军已扩大到30万人, 樊崇把起义队伍进行了整顿,分万人为1营,共30营。这年六月,赤眉军进至华阴(今 陕西华阴东南)。这时由更始政权中逃出来的一个地主阶级分子,向樊崇劝说立宗室。 农民军由于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樊崇从队伍中找出来姓刘的70多人,最后以抽签的办 法,选出15岁的牧牛娃刘盆子为皇帝,年号“建世”,国号“汉”。皇帝有了,下一步 当然要设立文武百官。 按地位和作用,樊崇是赤眉军领袖,威信最高,因此丞相一职应由樊崇担任。但樊 崇不识字,不能看、批公文,只好由初识几个字,能读懂《易经》的徐宣作了丞相,樊 崇作御史大夫,逄安、谢绿分别做了左右大司马。 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北),革命政权就这样组成了。9月,赤盾军开进长安,更始 帝刘玄投降,被农民军处死。 赤眉军进长安后,经过整顿,纪律严明,各营闭门自守,长安附近治安良好。以前 因避王莽之祸或躲更始政权骚扰的长安市民纷纷回来,“市里且满”。但赤眉军不知道 怎样管理夺到手的政权。长安的地主阶级看到赤眉军政权不同于更始政权,不代表他们 的利益,都把粮食隐藏起来。赤眉军在长安1年多,粮食断绝,不得已撤离长安,向西 北就食。当时车甲兵马“众号百万”,所过无敌。他们走到陇县西北的番须山谷中,正 遇上天寒大雪,战士衣薄,很多人冻饿死去,只得退回长安,准备东归。这时赤眉军人 人想家,军心涣散,出长安时只有20万人,一路上又散去不少。公元27年初,赤眉军在 崤底、宜阳一带,被刘秀用重兵包围,被迫投降刘秀。 同年夏,樊崇,逄安再次起义,旋即被镇压。 赤眉绿林起义推翻了新莽政权,给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使得西汉后期严重的社 会危机得到暂时的缓和。但是,在新的封建统治者所布下的陷阱里,这一轰轰烈烈的农 民大起义终于失败了。刘秀窃取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经过10年时间,先后削平地主割 据势力,重建了统一的东汉封建王朝。 黄巾起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里程碑 黄巾起义是爆发于东汉后期的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 他们“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拥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广大农民丧 失土地之后,多数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他们除了交纳高额地租和服徭役外,人身 也受到地主的支配,如充当家兵等,甚至跟随主人迁徙。农民与地主阶级处于尖锐对立 地位。 由于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抗。据统计,从公元107年到184年, 农民武装暴动就有近百次。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 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农民群众就是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前仆后继, 坚持着斗争。 在封建统治阶级层层控制下,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 要进行长期的秘密准备工作。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由张角利用“太平道”,经过 10多年的努力,才发动起来的。 张角是河北巨鹿(今河北平乡)人。他创立了“太平道”,以行医为掩护,秘密传 道,组织群众,向贫苦的农民宣传“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的平等思想,提出要建立 一个财产公有的“太平”世界。因此,广大贫苦群众拥护他,尊敬地称他为“大贤良 师”。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张角和他的8个弟子,分别活动在青、徐、幽、冀、兖、 豫、荆、扬等八州,吸收了几十万人加入了“太平道”。张角把他们编成36方。大方1 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都设“渠帅”为首领,统一在他领导下。176年,司徒杨 赐曾上书灵帝,请求诛杀太平道的渠帅,以免酿成后患,可见太平道已引起统治阶级的 严重注意。 张角在组织工作就绪后,又亲自到京师洛阳观察政局,并不断地派人秘密搜集情报, 寻找最有利的起义时机。最后,他选定了“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为全国各地 同时发动起义的日期。张角又让部下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 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他还特别派人在京师洛阳的寺庙,以及各州郡官府的门上,用 白土写上“甲子”两个大字,作为起义的信号和打击的目标。 184年二月,张角弟子唐周向东汉政府告密,叛变了农民革命。接着,义军首领马 元义被捕惨遭车裂,洛阳的1000多名道徒也惨遭杀害。张角与宫廷的秘密联系断绝了。 东汉政府随即下令搜捕张角。在这万分紧急的形势下,起义提前爆发了,“旬日之间, 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他 们分别指挥着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每个战士头上裹着黄色的头 巾为标志,因此被人们称为“黄巾军”。 黄巾军斗争矛头直指东汉王朝和地主阶级。他们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捕杀官吏, 夺回被地主豪强霸占的土地,释放被囚的群众,开仓赈济饥民。在这支起义队伍中,也 有不少劳动妇女参加,她们和男子一样杀上战场,给东汉官军以沉重的打击。农民军的 革命风暴席卷长江南北和黄河两岸。在黄巾起义胜利的鼓舞下,各地少数民族也纷纷起 来,进行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黄巾起义军在对敌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三支主力部队:一支是张角亲自领导的队伍, 活跃在河北一带;一支是由张曼成领导的,战斗在南阳地区;另一支则由波才领导的, 像一把尖刀直插东汉王朝的心脏颍川附近。他们互相配合,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东汉王朝 的首都洛阳。这时,汉灵帝慌了手脚,惊呼:“万人一心,其害甚矣!”他急忙召集群 臣商量对策,拼凑了几十万人的队伍,派皇甫嵩、朱儁、董卓率领,向起义军猛扑过来。 各地方的大小官僚和地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联合向农民军施加压力,其中著名的 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黄巾军面对野蛮凶暴的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搏斗,连续打了许多胜仗。四月,波才 领导的颍川黄巾军,在围攻京师洛阳的战斗中,击败了皇甫嵩和朱儁的4万多东汉主力 军。6月,南阳黄巾军攻击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赶走了新任太守秦颉。张角兄弟 亲自领导的河北黄巾军攻占了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 八月,东汉政府被迫发出最后一张王牌,把皇甫嵩调到河北前线来,两军在广宗相持。 在这紧要关头,张角不幸病死。黄巾军由他的弟弟张宝、张梁率领,继续与敌人作 战。农民军打得皇甫嵩不敢出营应战。后来,由于他们骄傲轻敌,放松了戒备,遭到了 敌人突然袭击。十一月,张梁与3万勇士战死,5万多黄巾军将士舍身投河,壮烈牺牲, 许多随军家属遭到敌人惨杀。与此同时,张宝指挥的10万大军,与皇甫嵩在下曲阳决战, 全部牺牲。 张角被剖棺戮尸。其他几路黄巾主力军也被敌人孤立包围,分别镇压。 黄巾军主力被镇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坚持斗争,给封建割据势力 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黄巾农民大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共持续了20 多年,像这样有组织、有、有纲领、有准备的起义,在中国古代农民史上是空前的。 它公开宣布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显著的进步。 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沉重地打击了极端腐朽 的封建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隋末农民起义:埋葬隋王朝的汪洋大海 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 仅建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半数以上死在工地。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 周围100公里。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 不绝。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 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在隋朝官吏 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征调 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 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 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 荒”。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 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 财力俱竭”。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农民起义的烽火便 首先在这里燃起。 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首先举旗造反,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 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 的农民革命队伍: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 伏威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较强的一支,先由翟让领导,起义在瓦岗寨(今河南滑 县南)。这支起义军“多是渔猎之手”,“善用条枪”。他们把斗争矛头指向隋朝政府 和门阀士族,规定不得侵掠百姓,因而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他们又联合附近小股起义 军,使队伍扩大到万余人。 616年10月,隋炀帝派军队2万人来镇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 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 阳大捷,奠定了在河南的胜利基础。617年二月,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 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道路相属”。把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农民起义军的 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十万。接着,瓦岗军又大败越王杨侗的军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成为中原地区起义队伍的中心。不久,这支农民军又攻占了黎阳,回洛二仓,开仓济民, 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农民军向隋朝东都洛阳进军,隋炀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 增援洛阳。瓦岗军和几十万隋军展开了激战。洛阳战役历时3个月,经过60余次战斗, 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所剩不过数千。瓦岗军围困东都,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这时, 瓦岗军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揭露他罪大恶极,“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 之波,流恶难尽”。 在瓦岗军节节胜利的同时,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也转战河北各地,占据了河北 大部分地区。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农民军,也紧密配合瓦岗军,不断地给隋王朝 以严重打击。在各地农民军的包围之下,隋朝统治者占据的少数城邑如同大海中的几个 孤岛。驻守江都的隋炀帝极度的惊慌。 他对着镜子说:“我这个好脑袋,不知道该谁来砍它。”他坐卧不安,梦中经常惊 叫有“贼”。隋炀帝杨广最终被部下杀掉,隋朝灭亡。 当瓦岗军即将到得胜利之时,李密的投降活动导致了瓦岗军的失败。李密出身大官 僚贵族家庭,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浪在河北、河南之间。公元616年, 他混入瓦岗军的队伍,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部分领导权。同时,他又招降纳叛,扩大了自 己的势力。李密的阴谋活动引起了瓦岗军内部的斗争。翟让的“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 宰,总统众务,以夺密之权”。由于翟让没能及时识破李密的真正面目,“不以为意”, 反被李密夺了权。李密自称魏公兼元帅,让翟让当了副手。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以 赐宴为名,杀害了翟让,篡夺了领导权。后来李密被隋朝招降,瓦岗军最后失败了。公 元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李密投降李渊(即唐高祖),后为李渊所杀。接着河北起义 军和江淮起义军也先后被李渊镇压下去。英勇奋斗14年的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 渊地主集团夺去。但是,这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 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唐末农民起义:中国农民起义的崭新阶段 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 唐朝末年,农民不甘封建压迫和剥削,纷纷起来造反。762年,袁晁领导长江下游 的农民起义;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 义。这些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拉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公元873年,唐懿宗死,僖宗立,政治更加黑暗,财政亏空年达300万贯。这一年又 逢黄河中下游遭受旱灾,夏季麦收一半,秋季颗粒不收。农民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徭役,赋税仍未减轻,逼得农民无法生活。愤怒的群众在走投无 路的情况下,拿起武器进行斗争。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874年,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东北)聚集3000多人举行起义,自称“天补 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发布文告,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唐朝。第二年夏天,黄巢 领导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北)数千群众响应。 黄巢是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人,以贩盐为生,读过书,能骑善射。他曾组 织过武装盐帮,同唐政府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斗争。他对唐朝的黑暗统治,早有无 比的仇恨,立志要推翻唐王朝。黄巢起义后,贫苦农民纷纷加入义军,很快发展到几万 人。王仙芝率领队伍攻克濮州(今河南范县)、曹州时,和黄巢起义军会合,声势浩大。 他们转战山东、河南、湖北诸地。 唐朝统治者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之后,企图用高官厚禄来收买起义领袖,瓦 解农民革命队伍。在敌人的诱降政策面前,王仙芝产生动摇,黄巢和起义军战士坚决抵 制,使他未敢公开投降。这时,黄巢率军打回山东,王仙芝留在湖北。唐朝军队前来镇 压,王仙芝派人去洛阳谈判投降条件。虽然由于使者中途被唐军捕杀,谈判未成,却使 起义军陷入被动局面。878年2月,黄梅一战,5万多起义军战死,王仙芝也被唐军杀死, 只有尚让率领一部分起义军突围,到亳州投奔黄巢。 此后,农民起义军一致推举黄巢为统帅,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立王霸,任命官 署,斗争锋芒直指以“天”为象征的地主阶级政权。从878年2月起,黄巢率领起义军横 扫淮河南北各地,并乘虚南下渡过长江,攻取虚州、吉州、饶州、信州和福州。农民军 所到之处,焚官府,杀贪官、济贫农,得到人民的支持,队伍扩大到几十万人。 879年10月,农民起义军攻克广州,在这里进行了短期的休整,补充了人员和武装。 这时黄巢以“百万都统”的名义发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聚敛) 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灭族)”的具体政治主张。接着,他率军北上,向唐王朝的老巢 长安方向进军。 消息传到朝廷,皇帝大为震惊,急忙调兵阻截。宰相王铎亲自出马,充当荆南节度 使、南在行营招讨都统驻守江陵,并保举“将门后代”李系为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 率军5万驻守潭州,又调高骈为淮南节度使驻屯扬州,防守长江天险。 农民起义军英勇进军,毫不畏惧。同年11月大军在桂州(今桂林)集中后,沿湘江 向北经永州、衡州,直取潭州,消灭唐军5万。起义军乘胜顺长江东下攻克鄂州,到安 徽、浙江等地流动作战。880年,起义军突破长江防线,又突破淮河防线,直取洛阳。 唐朝政府企图坚守潼关,垂死挣扎,除守将齐克让率领1万名士卒驻守外,又拼凑 2800名“神策军”协同守关。黄巢率大军至潼关城下,亲临前线,并以先锋尚让绕潼关 背后两面夹攻。当地群众1000多人自动赶来挖土填壕,支援农民军。黄巢起义军仅用6 天时间就攻下潼关,打开了长安的大门。起义军迅速向长安城挺进。 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带随从宦官仓皇逃奔四川成都。 同日傍晚,农民军占领长安城。十六日,农民起义军在长安建立了新政权,黄巢做 了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唐朝三品以上大官一律罢免,四品以下留任。 革命政权建立后,黄巢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消灭关中附近的禁军,而是陶醉在胜 利之中,这就使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站稳了脚,并集结了残余势力,联络各地军阀武装, 向农民军反扑过来。在起义高潮中一些暂时投降的节度使,也乘机起兵。农民军没有根 据地,很快陷入唐军包围之中。在艰苦的条件下,起义军首领朱温叛变。883年,唐朝 统治者又勾结沙陀族和党项族的贵族武装力量向农民军进攻。由于寡不敌众,农民军退 出长安,在河南坚持斗争。884年6月,农民军又退到山东。在莱芜以北狼虎谷一战中农 民军多数阵亡,黄巢自杀。农民起义失败。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 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它沉重地打 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同时,起义也削弱了藩镇 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这支农民军以“冲天” 的革命思想,第一次提出“均平”的战斗口号,建立了革命政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制 度。标志着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给后世的农民斗争以重大的影响。 明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掀起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最高潮 明末农民起义是爆发于明末的一场农民战争。 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 连年发生灾荒,终于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 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 的序幕。 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28年, 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纷纷起兵响应。李自成、张献忠约在1630年前后也 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李自成,1606年出生在陕西米脂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当时正是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 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 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李自成从小就因欠债被迫给姓艾的地主牧羊。 21岁那年,他打伤了地主,逃到银川当一名驿卒。当时,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 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了反, 在他舅舅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中当“闯将”。1635年,明朝派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出 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斗争的实践教育了起义军,他们深深感到,只有联合作战才有 力量。1635年,各路起义军会师于河南荥阳,共13家,72营,在一起共商对敌之策。 杰出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提出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受到大家的支持。 高迎祥是明末农民战争早期的一位杰出领袖。1636年,他不幸被俘,英勇就义。起 义军把“闯王”这个英雄称号推让给屡建战功、声望很高的李自成。从此,李自成作了 “闯王”。李自成领导着起义军继续和明朝作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农民革命 领袖。 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英勇善战,南征北讨,声威大震,使腐朽的明统治阶级闻风 丧胆。他们每到一处,都是砸官府,开粮仓,对官僚、地主坚决镇压,把粮食和财物分 给劳动人民。他常向群众宣传:“我们杀掉欺压穷人的贵族地主,就是要解除你们的心 头之恨。”因此,李自成很受群众欢迎。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歌谣:“盼闯王, 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闯王”领导的起义军,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1637年,李自成起义中了敌人埋 伏,队伍被打散。李自成、刘宗敏等十几个人被迫隐伏在商洛山中。但他并不灰心,同 将士们白天耕田练武,晚上读书思考,吸取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研究斗争策略,自己的斗争经验。 1639年,他率众出山,又受挫折,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中。后来,李自成只率50骑人 马突围,闯入河南。这时,河南大旱,斛谷万钱,饥民争相参加起义军者数万人,一个 更大的革命高潮出现了。起义军获得迅速发展,人数达到50万以上。 1641年,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均田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免粮 就是取消封建的赋税剥削,把农民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 李自成还特别注意农民军的自身纪律约束。他规定:战士不准收藏白金;缴获物品 归公;行军不住民房,自带帐篷宿营;损坏庄稼,严厉处罚;“公平交易”,“平买平 卖”,不滥杀人,不奸淫妇女。他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妇如淫我母”的口号。 李自成本人作风民主,上下平等,大的决策都和部下讨论决定。平日生活简朴,粗 茶淡饭,食无兼味,每天早晨只喝小米粥,与战士同甘苦,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这 些正符合被剥削、被压迫劳苦大众的愿望,对部下是极大的鼓舞。 1643年,李自成在人民的拥护下做了“新顺王”,在襄阳正式建立了革命政权。改 襄阳为襄京。这年10月,攻下西北陕、甘、宁地区为根据地。第二年春天,革命政权中 心迁到西安,“闯王”改称“大顺王”,年号“永昌”,还颁布了新的历书,铸造“永 昌”钱币,平抑物价,招抚流亡,镇压地主豪绅,废除“八股文”,选拔官员接管地方 政权。这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是雄兵百万了,开始向明王朝发动了总攻击。 起义军取得了节节胜利,消灭了大量的明朝官军,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化、居 庸关、昌平。1644年3月17日,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统治集团的老巢——北京。19日,李 自成军队胜利地开进了北京。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地主老爷,都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一 个个狼狈逃窜。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树下。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明 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伟大农民革命推翻了。 农民军进了北京城,内部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将领犯了严重错误。有的将领被胜利 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麻痹轻敌的思想,忽视了地主阶级猖狂反扑的危险。有的进 城后开始蜕化,不能抵制金钱酒色的侵蚀,逐渐消失原来的革命意志。也有些士兵,以 为革命已到尽头,盼望回家务农。特别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地主阶级分子牛金星乘机破坏, 胜利果实被满族贵族和汉族地主官僚篡夺了。1644年5月,原明朝三海关守将吴三桂引 清兵占领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继续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战斗。1645年4月,李 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地方察看地形,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9岁。以后农 民军又继续战斗了十几年。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失败了,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永垂史册的。它沉重地打击 了地主阶级;遏止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发展,使得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 弛;起义中提出的“均田”口号,是唐宋以来农民战争的一个新发展,它直接触及了封 建土地所有制,这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已经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明末农民起义,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