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甲醇

2011-08-16 6页 doc 71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5992

暂无简介

举报
甲醇中国甲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解析 2011年07月07日 13:23 ​ 背景色 o​  o​  o​  o​  o​  o​  ​ 字号 o​ 大 o​ 中 o​ 小 ​ 收藏&分享 o​ 本地收藏夹 o​ 百度搜藏 o​ 雅虎收藏 o​ QQ书签 o​ 新浪ViVi o​ 新浪微博 o​ 豆瓣 o​ 人人网 o​ 搜狐 白 o​ 微软Live o​ 同学微博 复制链接 打印 ​ 关注 o​ 99期货 新浪微博 o​ 99期货 139说客 o​ 99期货 腾讯微博 ​    目前国际甲醇价格被国外大型甲醇企业所控制,因...
甲醇
中国甲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解析 2011年07月07日 13:23 ​ 背景色 o​  o​  o​  o​  o​  o​  ​ 字号 o​ 大 o​ 中 o​ 小 ​ 收藏&分享 o​ 本地收藏夹 o​ 百度搜藏 o​ 雅虎收藏 o​ QQ书签 o​ 新浪ViVi o​ 新浪微博 o​ 豆瓣 o​ 人人网 o​ 搜狐 白 o​ 微软Live o​ 同学微博 复制链接 打印 ​ 关注 o​ 99期货 新浪微博 o​ 99期货 139说客 o​ 99期货 腾讯微博 ​    目前国际甲醇价格被国外大型甲醇企业所控制,因此,我国要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甲醇行业和甲醇价格,就需要甲醇期货来保驾护航。甲醇期货将有利于提高甲醇价格透明度,帮助我国甲醇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有效规避甲醇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增强我国甲醇市场的定价能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甲醇价格。     2003-2010年我国甲醇供需平衡     一、我国甲醇行业的基本面状况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近3800万吨,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2092万吨,国外进口低价甲醇大量冲击国内市场,去年我国甲醇进口量约519万吨,占到表观消费量的1/4。     1.供应状况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2006—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在51%左右,其中2010年甲醇产能利用率仅46%。在此情况下,今年我国还将新增1110万吨甲醇产能,届时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将达到4800万吨。甲醇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抑制甲醇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未来虽然国家会提高甲醇市场准入门槛,但由于甲醇装置建设周期很短,一旦甲醇供应短缺或者需求强盛,仍不排除大面积建设或者过剩产能迅速开启的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甲醇产能过剩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将长期影响甲醇市场价格。     2.需求状况     近几年,我国甲醇的传统消费市场如甲醛、醋酸、MTBE、二甲醚等行业稳步发展,甲醇消费量因此逐步增长。随着甲醇应用技术的发展,国内对二甲醚掺烧液化气的推动,对甲醇燃料汽油的提倡,甲醇制烯烃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且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为甲醇开拓了广阔的新兴消费市场。2010年,随着《车用甲醇汽油(M15)》的正式出台,我国甲醇汽油的应用也进入实质性阶段;2011年5月,上海、山西和陕西进行了由国家工信部直接参与的高比例甲醇汽油(M85、M100)推广。     2010年我国汽柴油消费量为1.42亿吨,按15%比例计算,当年我国燃料用甲醇的需求量为614万吨。随着国际原油(97.70,0.81,0.84%)价格的高涨,甲醇汽油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其需求潜力巨大。同时甲醇制烯烃项目也在建设当中,2010年我国甲醇制烯烃总产能达到1800万吨,预计该领域的甲醇需求量约为4620万吨。随着甲醇汽油和甲醇制烯烃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甲醇产能将逐步释放,其产能利用率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传统的消费领域如甲醛等已呈现出量升比跌态势(受消费量急剧增长影响,传统领域在消费量上虽然有所上升,但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却有所下滑),仅依靠传统消费领域量的增长恐怕承载不了甲醇巨大的产能扩张。而同时新的消费领域二甲醚的发展也处于瓶颈当中,因此未来甲醇汽油及甲醇制烯烃项目的进展,将牵动甲醇期货市场的神经。一旦甲醇汽油M85、M100获得市场准入或者甲醇制烯烃项目获得大面积应用,将对甲醇现期市场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目前甲醇产能迅速扩张和未来甲醇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和动能。 中国甲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解析     目前国际甲醇价格被国外大型甲醇企业所控制,因此,我国要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甲醇行业和甲醇价格,就需要甲醇期货来保驾护航。甲醇期货将有利于提高甲醇价格透明度,帮助我国甲醇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有效规避甲醇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增强我国甲醇市场的定价能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甲醇价格。   一、我国甲醇行业的基本面状况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近3800万吨,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2092万吨,国外进口低价甲醇大量冲击国内市场,去年我国甲醇进口量约519万吨,占到表观消费量的1/4。   1.供应状况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2006—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在51%左右,其中2010年甲醇产能利用率仅46%。在此情况下,今年我国还将新增1110万吨甲醇产能,届时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将达到4800万吨。甲醇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抑制甲醇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未来虽然国家会提高甲醇市场准入门槛,但由于甲醇装置建设周期很短,一旦甲醇供应短缺或者需求强盛,仍不排除大面积建设或者过剩产能迅速开启的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甲醇产能过剩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将长期影响甲醇市场价格。   2.需求状况   近几年,我国甲醇的传统消费市场如甲醛、醋酸、MTBE、二甲醚等行业稳步发展,甲醇消费量因此逐步增长。随着甲醇应用技术的发展,国内对二甲醚掺烧液化气的推动,对甲醇燃料汽油的提倡,甲醇制烯烃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且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为甲醇开拓了广阔的新兴消费市场。2010年,随着《车用甲醇汽油M15》标准的正式出台,我国甲醇汽油的应用也进入实质性阶段;2011年5月,上海、山西和陕西进行了由国家工信部直接参与的高比例甲醇汽油M85、M100推广计划。   2010年我国汽柴油消费量为1.42亿吨,按15%比例计算,当年我国燃料用甲醇的需求量为614万吨。随着国际原油97.70,0.81,0.84%价格的高涨,甲醇汽油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其需求潜力巨大。同时甲醇制烯烃项目也在建设当中,2010年我国甲醇制烯烃总产能达到1800万吨,预计该领域的甲醇需求量约为4620万吨。随着甲醇汽油和甲醇制烯烃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甲醇产能将逐步释放,其产能利用率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传统的消费领域如甲醛等已呈现出量升比跌态势受消费量急剧增长影响,传统领域在消费量上虽然有所上升,但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却有所下滑,仅依靠传统消费领域量的增长恐怕承载不了甲醇巨大的产能扩张。而同时新的消费领域二甲醚的发展也处于瓶颈当中,因此未来甲醇汽油及甲醇制烯烃项目的进展,将牵动甲醇期货市场的神经。一旦甲醇汽油M85、M100获得市场准入或者甲醇制烯烃项目获得大面积应用,将对甲醇现期市场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目前甲醇产能迅速扩张和未来甲醇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和动能。   3.进出口状况   2010—2012年是中东甲醇集中投产高峰期,其主要出口地是中国,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甲醇自身消费下降,也把中国看成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因此我国甲醇价格受进口甲醇影响巨大。   我国甲醇对进口的依存度虽然在2006—2008年随着国内产量增加有所回落,但2009年我国甲醇进口量急剧增加, 导致我国甲醇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09年一季度全国甲醇产能利用率仅30%左右。自2009年6月24日甲醇反倾销立案后,甲醇进口量逐渐减少,不过2010年进口量仍保持在高位,因为华东地区对低价进口甲醇依赖严重。目前国内甲醇价格基本上以进口甲醇到港价为基准,然后加价30%含关税、商检费、仓储费、短途运输费、经销商利润等。   二、能源价格走势对甲醇市场的影响   我国甲醇价格受国际甲醇价格影响明显,国际天然气价格也会对甲醇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全球80%以上的甲醇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因此,天然气价格必将影响国际甲醇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甲醇价格。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对煤制甲醇替代能源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规划提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煤制甲醇年产量分别达到1600万吨、3800万吨和6600万吨,到2020年煤制甲醇将占甲醇总量的94%。目前煤炭成本占甲醇生产成本的78%,随着煤制甲醇的进一步普及,煤炭价格将对甲醇价格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国内煤炭资源日渐紧张和短缺,甲醇生产成本也会日渐高涨,进而导致甲醇价格上涨。   三、国家新政策对甲醇市场的影响   1.节能减排政策   国务院已经确定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以落实。甲醇产业作为一种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低碳和环保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版本《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明确限制了天然气制甲醇、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项目以及配套的100万吨以下二甲醚项目等,提高了甲醇准入门槛,这为未来甲醇装置的大型化、规模化效应提供了有力支撑。   2.宏观经济政策   甲醇作为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宏观经济走势必将影响到市场对甲醇的需求,进而对甲醇价格走势产生影响。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措施来抑制通胀,在此背景下,甲醇市场一定会受到资金流动性减少及信贷收紧的影响。而未来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对甲醇的需求就会增加,对其价格走势形成一定拉动作用。 甲醇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2010年底,我国甲醇产能至少将达到2953.4万吨,产量预计只有1480万吨,开工率乐观估计也只能达到50%。甲醇行业目前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境地。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困境将延续到‘十二五’期间。”在第三届国际甲醇-二甲醚/LPG(液化石油气)产业链市场峰会暨2010中国甲醇汽油市场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级师冯世良做出上述预测。     进口冲击压制价格     据介绍,今年前5个月,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约860万吨,国内产量为668万吨,进口量192万吨,出口5000吨。进口甲醇占到消费总量的22%。     “在价格方面,虽然甲醇的价格同比有所提高,前5个月的平均价格约为2456元/吨,但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价格,连2004年的价格都达不到。”冯世良表示,究其原因就是被进口甲醇的价格给压制住了。“1~5月,进口甲醇平均价格为311.7美元/吨,比国内甲醇的成本价还低,非常具有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甲醇消费量约为1661万吨,其中国内生产量约1133万吨,进口甲醇527.6万吨。排在我国甲醇进口国前四位的都来自中东。据海关统计,2009年,沙特阿拉伯出口到中国的甲醇为170.7万吨,伊朗85.7万吨,卡塔尔40.8万吨,阿曼38.4万吨。这4个国家约占我国甲醇进口总量的64%。     “近日,国家商务部决定对进口甲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期限延长6个月,截止日延迟到2010年12月24日。此次甲醇反倾销调查延期,将导致今年海外甲醇进口量比去年有所减少,但全年的进口量仍可望保持在450万吨左右,对国内甲醇市场还是不小的冲击。”冯世良认为。     市场长期供过于求     据与会专家介绍,当前国内甲醇生产企业整体开工率只有45%,开工率连一半都达不到。今年甲醇的需求量极有可能会低于2100万吨的预期。     而另一方面,到2010年底,国内原计划投产的甲醇在建项目共有25个,产能合计861万吨。国内甲醇总产能将至少达到2953.4万吨。另外,我国还有25个拟建或处于规划阶段的甲醇项目,产能合计2440万吨。如果甲醇行业仍然保持现有的产能扩张速度,到“十二五”中期,即2013年左右,国内甲醇产能将很有可能超过5000万吨。即使在这一时期淘汰掉900万~1000万吨落后产能,国内甲醇仍然处于严重过剩的局面。     从全球来看也是如此。据了解,一直到2018年,甲醇产能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冯世良预测,到2013年,甲醇生产能力将达11144万吨,而需求量约6103万吨;到2018年,生产能力约11532万吨,需求量只有8109万吨。     急盼醇醚标准出台     会上,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降连葆指出,在甲醇下游其他需求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醇醚燃料的应用一旦打开,甲醇过剩就不会这么严重。     “虽然民营加油站往汽油中掺混甲醇、加气站往LPG中掺二甲醚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但是相关国家标准迟迟不出台仍极大地抑制了甲醇的下游需求。”据降连葆估计,2009年,近500万吨的甲醇非法而秘密地进入了国内成品油市场。     “与正规企业生产的甲醇汽油不同,不法分子将未经任何处理的甲醇直接加入汽油中,一方面会导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被腐蚀、溶胀、损坏,缩短发动机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非法掺混的甲醇汽油,由于是按纯汽油价格销售,而甲醇汽油的热值又明显低于纯汽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降连葆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任其发展,李鬼会坏了李逵的名誉,对甲醇汽油产业的良性发展非常不利。”     降连葆指出,虽然2009年四季度首批两个国家标准《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颁布实施,对醇醚燃料市场推广颁发了通行证,但实际推广意义不大。而市场急需推广的《车用甲醇汽油(M15)》、《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至今还未出台。《车用燃料二甲醚》虽已完成预审,《二甲醚灶具》已开始编制,但其颁布实施尚无时间表。     在国家标准缺失的状况下,二甲醚的市场同样极不规范。全国LPG气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祥照指出,目前在民用LPG领域,二甲醚生产量的90%都偷偷掺进了LPG中,但由于二甲醚掺入民用LPG尚未出台国家标准,所以目前掺入LPG的二甲醚比例从15%~35%不等。“国家标准问题没有解决,致使掺烧比例缺乏科学性,结果导致了充装钢瓶存在漏气等安全隐患。 甲醇类与烃类替代燃料并存时代到来     在当前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大面积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情况下,许多人又把目光转向了以传统内燃机形式为主的代用燃料汽车。在日前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主办的“传统能源动力装置(内燃机)高效利用替代燃料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与会的多位专家提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仍然是目前和未来我国发展代用燃料的方针和总体方向。   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烃类与醇类燃料并存   权威专家们预测,在今后50年间化石燃料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其实,在国内化工界早就有人提出并实践了以煤基“多联产”系统为基础的“甲醇体系低碳能源化工技术路线”,并认为这是中国发展替代能源的最佳选择。在当下全球都推崇低碳能源、低碳生活的背景下,我国著名化工专家、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方德巍教授指出,碳是一切物质的基础,但是碳完全燃烧后必然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如果从“循环经济”理念出发,二氧化碳又是资源,特别是未来世界的宝贵资源。   “离开了二氧化碳,地球必成为‘死球’,即成为无生命和无有机物存在的环境,二氧化碳应是生命及物质之本。”方德巍教授由此提出,“要有控制、平衡地排放二氧化碳,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后石油时代必须找到替代石油的燃料,而且只能本着物质及能量守恒的两大基本原理来分析正确与不正确的技术路线。”   方德巍教授表示:“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烃类燃料和醇类燃料’并存的时代已将到来,是最符合石油时代特色的替代燃料。”   甲醇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替代燃料的最好选择之一   那么,什么是替代石油综合效应最好的燃料呢?在这一点上国内早已有人将甲醇列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最好选择之一,尤其是煤制甲醇。我们知道甲醇的分子式是CH3OH,是一个最低碳的HC化合物并高含氧(质量比达50%),其性质和特征是未来“能化”物质的基础化合物。美国著名化学家、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A?奥拉(GeorgA?Olah)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结构化学家,他早就精辟地对甲醇的结构机理有所论述,称“甲醇是未来物质之本”,是以最节能降耗和最经济的方式及方法衍生得到一切需要的目标产物,正是碳有效利用的方向。   依靠我国丰富的煤资源优势,近几年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对甲醇燃料做出了多方实践和探讨。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技术副总工程师王天灵博士介绍,该公司在解放J5重卡的柴油机基础上,通过对重型柴油机改装成点燃式甲醇发动机所采取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攻关,掌握了甲醇汽车中的关键部件、重型甲醇发动机开发的关键技术,并研发出目标定位为自卸车、兼顾牵引车和10米以上客车的甲醇整车和发动机产品。这种在大马力柴油机基础上开发燃用甲醇的技术,因地制宜地降低了区域市场中重型运煤车对日益紧张的柴油的依赖,促进了当地产煤区形成煤-煤化工-清洁燃料的产业链。   从上海华普汽车的M100甲醇汽车研究中我们也能发现,“资源丰富、稳定供应”和“技术可行、成本不高”仍然是他们开发利用甲醇资源的重要原则。从华普M100甲醇汽车最终取得的结果也能看出,在排放指标方面,其一氧化碳检测结果相当于欧Ⅳ和欧Ⅴ标准限值的23.8%;碳氢化合物相当于欧Ⅳ标准限值的21.0%,相当于欧Ⅴ标准限值的28.0%;氮氧化物相当于欧Ⅳ标准限值的6.25%,相当于欧Ⅴ标准限值的8.33%。   从动力指标看,华普M100甲醇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比原有汽油机提高7牛米,额定功率提高6千瓦,整车的最高车速提高5公里/小时,加速至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缩短0.4秒。华普也因此拥有了一款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动力性能优越,节能、清洁、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一旦相应基础设施能够跟上节奏,这种极具经济性优势的甲醇汽车产品就可以立即发挥出效力。   组合燃烧是替代的又一好方式   实际上在包括对天然气、甲醇、乙醇、二甲醚、生物柴油等在内的代用燃料的研究中,不光是每种燃料的单独应用,两种燃料的组合燃烧研究也成为当前关注的课题。   来自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介绍,他们研究的压燃式内燃机甲醇/柴油组合燃烧技术,在平均替代柴油达20%的情况下,功率增加了2.0%,最大扭矩增大了5.6%,加速响应速度也超过原机。同时,甲醇/柴油组合燃烧减少了有害物的排放,烟度排放仅为国三标准限定值的30%;在燃油经济性方面,平均不到1.5升甲醇可替换1.0升柴油,大幅度提高了燃料效率;在燃料宽泛性方面,可以在甲醇/柴油双燃料或纯柴油模式间自动切换,使用范围无限制;在系统适应性方面,不需改动现有柴油机的主体结构,既适用于新车安装,也适用于在用车的改装。   从装载该甲醇/柴油发动机的卡车在上海的试验结果看,每辆车的燃料运行费用平均可以节省15%。如果按每辆车年行驶20万公里,平均耗油量40升/100公里,油价按6.00元/升计,每年可以节省7.2万元的运输成本。
/
本文档为【甲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