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2011-08-22 2页 pdf 19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2080

暂无简介

举报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75安徽文学2 0 0 8 年第 期7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王寒曦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在世纪之交、中西文明发生碰撞的时代,王国维形成了具有时代独特性的文学观。王国维一方面对文学展开了 颠覆性的阐释,另一方面,王国维的文学观阐释围绕三个层面不断展开:充分证明文学、审美之重要性;文学之本源在于游 戏;文学之原质在于情感。王国维对于文学的非功利性观点得以鲜明呈现,建立了纯文学的观念。 关键词 王国维 文学观 游戏 情感 王国维是近代极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位深具国学功 底的大师在他的一生中给...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75安徽文学2 0 0 8 年第 期7 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 ◎王寒曦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在世纪之交、中西文明发生碰撞的时代,王国维形成了具有时代独特性的文学观。王国维一方面对文学展开了 颠覆性的阐释,另一方面,王国维的文学观阐释围绕三个层面不断展开:充分证明文学、审美之重要性;文学之本源在于游 戏;文学之原质在于情感。王国维对于文学的非功利性观点得以鲜明呈现,建立了纯文学的观念。 关键词 王国维 文学观 游戏 情感 王国维是近代极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位深具国学功 底的大师在他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璀璨的精神财富。即使 在今天看来,他的思想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其学术上的造 诣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之处。梁启超在王国维跳湖自尽之 后,在写给子女的信中痛悼王国维,并对他在学术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极高的:此公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 岁,若再延寿十年,为中国学界芳名,当不可限量。这个评价 是中肯的。梁启超本身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并且见解新颖 独到,能给出如此评价,可见静安先生做学问确有出众之处。 王国维所在的时代正是风云变幻的时代,西方科技强国 的强势入侵,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中国旧有的价值文化 观念全面崩溃与解体,没落的皇朝已经听到了敲响的丧钟。 王国维的保皇守旧心态和悲观心态在中国国门大开之后在叔 本华、康德那里找到了共鸣。尤其是他的思想与叔本华的悲 观主义不谋而合,因此他的很多观点都是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即是西方观点和中国材料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好坏我们不予 评论,但在当时看来,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有益的尝 试。这种创举和尝试也体现在他的文学观中。 王国维自己本身对诗学颇有研究,并有很多得意诗作,对 文学有切身的体会。他一生谈论文学方面的著述包括《红楼 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戏曲考源》、《文学与教育》、《文 学小言》、《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孔子之美育主义》、 《去毒篇》等等。王国维关于文学直接的论述虽然不多,但是 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的评论中谈到文学的问题。王国维也不 是一个专门的文艺理论家,他关于文学的态度或看法,散见于 零星的文字中,是对文学中的小说、诗歌等门类的具体特性的 理解和认识。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倡文学,希 冀以文学救国,如鲁迅之弃医从文,梁启超之“三界革命”等 等。在“文以载道”说风靡整个时代之迹,王国维是怎样看待 文学的呢?他所看重的又是什么呢?他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一、文学乃最高尚之嗜好 中国历来把文学看作是不朽之盛事,这从科举考试中就 可见一斑。王国维亦对文学十分重视,他认为:生百政治家, 不如生一大文学家;文学、美术是最高尚的嗜好。而在此桎梏 之世界中,人时刻为利害关系所驱使,为名缰利锁所驾驭,如 何在这个名来利往的利害世界中得一喘息?王国维发出振聋 发聩的声音:“唯美之为物”!只有“美之为物”(即:建筑、雕 刻、文学、音乐等)才能使人暂时脱离现实的苦痛,暂时忘记生 活之欲,给人以慰藉。(《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 诗歌中所描写的是“人生之实念”,既不是“概念”,也不是 “个象”,而以“个象代其物之一种之全体”。(《叔本华之哲 学及其教育学说》)文学中所描述的对象具有人类全体公共的 性质,比之那些大政治家、大谋略家仅仅狭隘于对权势以及名 利的浅薄追求,未若文章之无穷。寄身于翰墨之文学家声名 自传于后,在诗歌中获得“人生完全之知识”。 与诗歌相比,历史只不过是个象的堆砌和重复,是生活之 欲的不同表现特征。所以“欲知人生之为何物,则读诗歌贤于 历史远矣”。《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与建筑、雕刻、图 书、音乐等美术“呈于吾人之耳目者”相比,唯有诗歌、戏剧、小 说在唤起直观之外,其价值在于“能直观与否”。“真正之善, 必不自抽象的知识出,而但出于直观的知识。”(《叔本华之哲 学及其教育学说》) 王国维又感于当时把文学看作是政治教育的手段,立场 鲜明的反对“文以载道”说。它认为此类忠君爱国、劝善惩恶 之文学,使其自身文学审美价值被忽视,提出要把学术看作是 一种目的,而不是一种手段。也就是尊重学术的独立地位,认 为学术本身有独特的价值,不能拿来作为达到政治上的目的 的工具。这是一条从强调审美活动的工具性存在转而强调审 美活动的本体性存在的道路,一条强调审美自主自律的道路, 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文学。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 世人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 天职》)对于纯粹之文学受世人之贬低与轻视,王国维则为纯 粹之文学平反,追求文学的独立品格,王国维独辟蹊径,提出: 二、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 文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 识形态,是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王国维在对文 学的定义中涉及到了康德和席勒的“游戏说”。王国维在《文 学小言》中认为:“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王国维在《人间嗜 好之研究》中说: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 源之存于剩余之实力,无可疑也。首先,在王国维看来,文学 属于上层建筑。人一旦获得了生存的自由,衣食无忧,那么, 文 艺 理 论 76 安徽文学2 0 0 8 年第 期7 人就要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以发泄人多余的精力。幼时, 这种发泄表现为“婉孪之儿”的“种种之游戏”。成年后则寻求 更高层次的发泄,借助于文艺模仿自己所观察的事物,倾泻自 己的情感,即表现为文学。王国维在他的另外一篇文章《<国 学丛刊>序》中根据知行言之知言把“学”分成三类:科学、史 学、文学。“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 求事务变迁不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至出入二者间,而 兼有玩物适情之效者,谓之文学。”这表明文学“可爱玩”之特 性,既然文学是需赏玩物,那末它就不可利用,无使用之价值。 这几个对文学的界定中都反复论述了文学的“游戏”性和 玩物适情之效,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既然文学是游戏的 结果,那么也就是说文学是非功利性的,即王国维所论说的文 学是一种“纯文学”,是一种“真正的文学”。显然,在王国维看 来,为文学之外的任何目的而文学,就都已经不再是文学,而 是非文学,也都已经是不向文学要求文学,而是向文学要求社 会认知。文学是自然产生的结果,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渴求,是 精神发展的诉求。民族文化发达与否,文学是一个重要的考 量。 王国维有感于中国人审美趣味之缺乏,古来自今做一切 学问都要问有用与否,对纯粹的美的追求早已弃之不顾。提 倡对美的纯粹的“静观”,这无疑是对长期以来“文以载道”说 的一个反叛。 审美非功利性是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其审美 主义的根基就是建立在这个追求审美自律性、因而具有强烈 排他性的概念之上的。王国维从西方美学中吸收这一观点, 认为文学是无关功利的,强调文学的审美特质,认为文学一旦 成为餔綴之学,那就不是真正的文学了。唐中叶之诗、南宋之 词之所以皆呈颓废之势,在于它们已经成为羔雁之具了。文 学已经成为一种追名逐利,附庸风雅的工具,文章承载的虚荣 和利益,又如何去表现真的感情呢?那末,文学也就失去了它 的生命力了。 王国维关于“欲”的观点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了文学的 非功利性。“故美术(即文学艺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 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 关系也。” 三、文学之原质在于情感 自古以来,文学之产生无不来自充塞于心中之情感,正所 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王国维 自己也说要使文章有意境,需要写情则“沁人心脾”。文学作 为人学,人类的情感活动历来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内容。王国 维在自己的诗作中也贯彻这一思想: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 星,悲也零星。(《采桑子》)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 人间世。(《蝶恋花》) 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明确提出“诗歌者,感情的 产物也。”“虽其中之想像的原质,亦须有腯挚之感情,为之素 地,而后此原质乃显。”“而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自己深邃之 感情为主。其写景物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之素地,而 始得于特别之境遇中,用特别之眼观之。”王国维认为文学的 原质在于情感。诗歌中的题目、写景乃至想像的要素无不是 感情激发的结果,文学中处处蕴含着感情。 情感问题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审美创造是由情 感驱动的。“吾人内界之思想感情,平时不能语诸人,或不能 以庄语表之者,于文学中,以吾人与我一定之关系故,故得倾 倒而出之。”文学是文学家情感宣泄的一个途径,这种情感宣 泄并不仅仅限于个人狭隘的情感。“若夫真正之大诗人,则又 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彼其势力充实,不可以已,遂 不以发表自己之感情为满足,更进而欲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 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而读者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 之声,遂觉自己之势力亦为之发扬,而不能自己。”(《人间嗜好 之研究》) “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而不厌者,谓之曰 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 裂,唯由只是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这是典型叔 本华思想的中国化,认为感情超越了利害关系的束缚。而反 过来,“感情之最高之满足,必求之文学、美术:知识之最高之 满足,必求诸哲学。”(《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后 书》)其功效可施及千载以下,四海之外。 王国维借鉴了席勒关于完全之人的学说,认为完全之人 包括精神与肉体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中之感情主要是通过美 来达成,美之为物则包括文学是也。王国维在《霍思氏之美育 说》中谈到:“感情生活之发展最高者,美之理想也。” 王国维从三个层面对文学的情感方面做了论述:文学之 原质在于情感;情感包括个人的情感和人类的情感;情感超越 了利害关系的束缚。 总的来说,王国维认为文学之特性包括:一,文学是自然 而然生成的精神渴求,文学更注重审美的享受和心境的自由, 文学的本体在于游戏。二,文学是抒发创作主体的感情,即表 其心之感,并给接受主体以美感,使人从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与 快乐。王国维的文学观表现了与传统任何文学美学工具论相 区别的鲜明姿态。王国维所强调的文学之本源,文学之原质 都着眼于对文学对审美的无功利审视上。文学倘若参杂了功 利思想,美与实用就会相互混同,文学审美的独立价值就很难 得到承认。 王国维在对文学之纯粹性重申上,强调这样的文学才是 神圣的,给人以非物质而是精神的满足、痛苦的消解。与此一 致,王国维也是重视美育的人物之一,他在《孔子之美育主 义》、《论教育之宗旨》等文章中认为美育可以促进感情的发 达,使人达到完全之人的境界。他提倡美育,也正式基于游 戏、感情的维度作为出发点。王国维认为只有具有直观之特 性的文学,才能达到真正之善。 参考文献: [1]崔志海.梁启超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姜东赋,刘顺利.王国维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3]佛雏.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4]洪治纲.王国维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1. 文 艺 理 论
/
本文档为【试论王国维的文学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