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会计学原理_02_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学原理_02_会计科目和账户

2011-08-23 48页 ppt 1M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会计学原理_02_会计科目和账户null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学习要求 深刻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账户的基本理论。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   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核算的客体,会计核算被严格限制在会计对象范围之内。 (二)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宏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总体经济活动,是社会会计的对象;微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个别经济活...
会计学原理_02_会计科目和账户
null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学习要求 深刻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账户的基本理论。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   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核算的客体,会计核算被严格限制在会计对象范围之内。 (二)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宏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总体经济活动,是社会会计的对象;微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个别经济活动,是单位会计的对象。 (三)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企业会计的对象。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物质运动是资金运动的基础,资金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 在时间上依次继起,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有进有出 有循环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二、会计要素   什么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是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设定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经济资源的占用形态和来源渠道是会计要素分类的基本出发点。 从以上概念可看出: A、会计要素的实质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B、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关系:   联系: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区别:会计对象无分类属性,会计要素具有分类属性。   可笼统说会计对象只一个,但不能说会计要素只一个。 我国会计要素的内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共六个。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理解: (关键词:资源、拥有、形成、价值、利益) A、资产是企业的经济资源。(后四点是资源的属性)  B、该资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C、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D、该资源凝结有人类的一般劳动量。 E、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具有的一种潜力)    2、 确认条件(两个)    A、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非流动资产包含长期投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A、流动资产 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要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各项应收或预付款项、各项存货等。    B、长期投资 指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 C、长期债权    指长期应收款等。 D、有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1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有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E、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F、其他长期资产 指除上述各项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长期投资、长期债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也统称为长期资产。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二)负债 1、概念: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理解: (关键词:义务、现时、形成、清偿、流出) 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义务。(后四点是义务属性) B、该义务具有现时性,不是过去或未来的义务。 C、该现时义务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D、到期日必须加以清偿。 E、清偿负债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应具有的一种特质) 2、确认条件 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B、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A、流动负债    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筹资负债、金融负债、经营负债、代理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    B、非流动负债    指将在1年以上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债务,包括长期筹资、长期债务和其他长期负债等。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三)所有者权益 1、概念:权益是指资产提供者对资产所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反映或说明资产的归属。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投入资本而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 债权人与所有者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决定了所有者权益在数额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是一种剩余权益,也称业主权益。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理解: (关键词:利益、形成、不还、依附、剩余)    A、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后四点是利益的属性)    B、该经济利益是企业吸收投资形成的。    C、该投资一般不需要偿还。    D、其计量具有依附性。    E、是一种剩余权益。    2、 确认条件    A、投入资本及其增值确实进入企业;    B、投入资本及其增值能够可靠计量。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3、分类    A、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    B、利得是指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权益增加,是经济利益的流入。    C、损失是指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权益减少,是经济利益的流出。    D、留存收益是指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尚未分配的利润。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有时也统称资本。 4、两种权益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同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两大渠道;都拥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分别表现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统称权益。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四)收入 1、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理解: (关键词:流入、回报、形成、增加)    A、收入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后三点是总流入的属性)    B、该经济利益总流入是费用的回报。    C、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与投入资本无关。 2、确认条件:    A、物权转移;    B、能够可靠计量;    C、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 A、销售商品收入 B、对外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股利、使用费收入 ) 还可按经常程度分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还可按经济性质分为:现收、赊收、预收收入三类。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五)费用 1、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理解: (关键词:流出、垫支、发生、减少) A、费用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后三点是流出的属性) B、费用是获取收入的垫支。 C、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D、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分配利润无关。 2、确认条件: A、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B、能够可靠计量。    3、分类:按是否计入成本分两类。 A、营业成本:由生产成本转化而来,与收入相匹配,是已经得到价值补偿的生产成本,是完成资金周转的净价值量。 B、期间费用: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4)生产费用、生产成本与营业成本的关系: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称生产费用,主要是生产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必要活劳动)的耗费。 生产费用一旦归集到成本计算对象上,即对象化的生产费用,就形成产品成本,通常称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一旦对外销售,其生产成本就转化为营业成本,也称销售成本,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进而得到价值补偿。因此,营业成本属于费用要素。 生产费用和生产成本与费用要素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经济利益的流出,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因此,它不属于费用要素,而属于资产要素,是不同资产形态的转换。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六)利润 1、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理解: (关键词:成果、配比、计量、增加) A、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后三点是成果的属性) B、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C、利润的计量具有依附性。 D、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2、利润的组成 A、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B、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C、净利润(税后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四、会计要素的披露  (一)利润表    直接反映3个动态会计要素。  (二)资产负债表    直接反映3个静态会计要素, 利用“未分配利润项目”间接反映3个动态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第二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五、会计要素观念    (一)西方的报告式会计要素观念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确定会计要素,将会计要素与财务报表联系起来,称之为财务报表要素。 如美国在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十个(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五个(资产、负债、产权、收益和费用)。    (二)中国的对象式会计要素观念 从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开始,运用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来定义会计要素,并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设置会计科目,这是对象式的会计要素观念。    (三)两种会计要素观念的比较 财务报告不过是披露会计信息的形式,披露的内容和质量取决于确认、计量和记录,因此基于会计对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才是实质。对象式会计要素观念,将赋予会计要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一)会计等式的概念 指借助于数学等式对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作出的科学概括,又称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方程式、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原理。 (二)会计等式的原理 1、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分析同一经济资源。 2、资产与权益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1)从矛盾斗争性看:交易或事项引起两者相互矛盾,从旧的平衡到新的平衡。 (2)从矛盾同一性看: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统一于同一经济资源之中。 (3)从平衡总额看:平衡只是强调两者总额的相等关系,并不是总额不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总额不变的平衡,二是总额变化的平衡。(好似天平) 口诀:同一资源两分法,资产权益表示它。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二、会计等式的作用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建立复式记账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检查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平衡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恒等的原理性表现形式 资产=权益 (资产、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2、恒等的平衡性表现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净资产)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3、恒等的扩展性表现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4、恒等的盈利性表现形式   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四、经济业务的基本分类  按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以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方式分类,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不外乎四种类型:   (一)一项资产增加,引起另一项资产等量减少;同类增减,资产业务。   (二)一项权益增加,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减少;同类增减,权益业务。   (三)一项资产增加,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增加;异类同增,同增业务。   (四)一项资产减少,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减少;异类同减,同减业务。 归纳: 同类业务有增有减,异类业务同增或同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五、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 上述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只是打破旧的平衡,组成新的平衡。它们与会计基本等式(资产=权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述: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第二章 第二节 会计等式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 一、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并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为了提供详细的会计信息,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必要在六个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再分类,进而产生会计科目。 二、设置会计科目有什么作用? (一)是会计记录七大专门方法之一; (二)可全面和连续地进行分类核算; (三)是设置账户和编制报表的依据; (四)将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三、什么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所作的科学分类的类别名称,也是会计账户的名称。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  四、会计科目的基本属性 (一)科目名称:是分类和再分类的类别名称; (二)分类基础:会计要素是科目分类的基础; (三)分类标准:经济内容是科目分类的标准; (四)科目层次: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五)科目范围:每个科目都有特定核算范围; (六)科目编号:每个会计科目都有固定编号; (七)科目序号:每个会计科目都有顺序编号。 五、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一)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设置; (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 (三)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将适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 (五)必须简单明确和通俗易懂。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  六、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两类 1、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总括分类,反映各类经济业务的综合情况。(一般企业有92个) 2、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的核算指标。 (二)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六类(共92个一级科目) 1、资产类科目。对应于资产要素,是资产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科目编号“1”开头,一般企业有43个) 2、负债类科目。对应于负债要素,是负债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科目编号“2”开头,一般企业有20个) 3、共同类科目。指具有资产和负债性质的科目。      (科目编号“3”开头,一般企业有4个)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对应于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是这两个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科目编号“4”开头,一般企业有7个) 5、成本类科目。属于资产要素的内容,不属于费用要素。      (科目编号“5”开头,一般企业有4个) 6、损益类科目。是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科目编号“6”开头,一般企业有14个)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第二章 第三节 会计科目 七、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的关系 会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基础,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只有会计科目才使会计要素具有实际操作性。它们的分类并不完全一致,某些要素进行了适当的分解与合并。 注:一般企业都有以上六大类科目,而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行业的企业一般只有五大类科目,没有成本类科目。null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一、什么是账户?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为名称,由具有专门结构的户头或账页所组成,用来连续、系统和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储存单位。 二、账户与会计科目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相同) 1、名称相同。账户与会计科目名称相同。 2、分类一致。两者分类标准和结果相同。 3、内容相同。两者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二)区别(不同) 1、工具不同。账户是核算工具,而科目并非工具。 2、结构不同。账户具有专门结构,而科目不具备。 3、作用不同。账户记录是编制报表的依据,科目则是设置账户和填制凭证的依据。 (三)等同 由于账户与科目的名称和内容相同,分类一致,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加区别,等同起来使用。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三、账户的结构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方和右方,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究竟哪方记增,哪方记减,要根据复式记账方法和具体账户的性质而定。   (二)常见账户的结构 常见账户的结构有账户名称、日期、凭证类型、凭证编号、摘要、金额。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以借贷记账法为例,常见账户的基本是三栏式(借贷余):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T”型账户结构(丁字账,简化结构)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四、账户的发生额与余额 (一)账户的发生额:指账户中本期所记录的金额。它是根据记录经济业务的凭证登记的,是动态流动量。  账户发生额分为本期增加发生额与本期减少发生额两部分。 (二)账户的余额:指账户左右两方增减数额相抵后的差额,是根据发生额计算的,是静态结存量。  上期结转的账户余额称为期初余额,账户的本期余额称为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三)账户发生额与余额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一般情况下,账户的期末余额都在增加方。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五、常用会计账户   (一)资产类 (24个 / 43个)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一)资产类 (24个 / 43个)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  (二)负债类(12个 / 20个)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三)所有者权益类(6个 / 7个)(四)成本类(2个 / 4个)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第二章 第四节 会计账户(五)损益类(13个 / 14个)null会计学原理
/
本文档为【会计学原理_02_会计科目和账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