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情绪

2011-08-25 24页 ppt 251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5253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情绪null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情绪调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情绪调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的矛盾 二、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的矛盾 三、自尊与敏感并存的矛盾 (一)自尊的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自评之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成就欲和受赞欲)是一种高级心理需要,是上进心的源泉。它满足与否会导致自信或自卑。 詹姆斯公式:自尊=成就大小/抱负大小 (二)提高自尊水平的因素:良好的家教、成功结果的反馈、扬长避短的参与、选择合适的参照体正确地比较。...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情绪
null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情绪调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情绪调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的矛盾 二、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的矛盾 三、自尊与敏感并存的矛盾 (一)自尊的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自评之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成就欲和受赞欲)是一种高级心理需要,是上进心的源泉。它满足与否会导致自信或自卑。 詹姆斯公式:自尊=成就大小/抱负大小 (二)提高自尊水平的因素:良好的家教、成功结果的反馈、扬长避短的参与、选择合适的参照体正确地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第二节 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二节 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情绪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一、正常的情绪 (一)在正常的境况下,情绪反应符合的条件 1、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 2、情绪反应的强度,应与和引起它的情景相称。过和不及都是不健康的。 3、正常情绪作用的时间,是以客观情境为转移的。 情绪即能致病,也能治病。这与情绪形成的内在规律有关系—生理唤醒。 null(二)情绪的状态 1、愉快的情绪对心身健康的积极作用 2、消极的情绪对心身的不良影响(负性情绪) 二、负性情绪 (一)负性情绪的含义:1、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2、指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 (二)负性情绪的外部表现:负性情绪达到一定的程度,将成为一股巨大的身心能量,这种能量如果没有正常的渠道加以疏导,它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1、各种躯体症状--手脚发麻、头痛恶心、胃痛腹泻等。 2、固执。 3、退化。 4、自我惩罚 5、攻击。 6、负性情绪的变形--自我防卫第三节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与情绪调节第三节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与情绪调节一、焦虑及其调节 (一)焦虑 (二)焦虑的调节方式 二、抑郁及其调节 (一)抑郁 (二)抑郁的成因 (三)如何指导抑郁 null三、猜忌心理及其调节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固执任性,不易与人相处与合作。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的,而猜又缺乏事实根据,就不可能有合理的逻辑思维。 (一)猜忌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暗示:猜疑的人一旦产生怀疑,就会进行自我暗示,为自己的怀疑自圆其说,我国古代智子疑邻者就是对典型猜疑者的描述。 2.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是促成猜疑的主要因素。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总会发现别人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在背后说自己,别人的善意的玩笑会当真,别人的抱怨会认为是指桑骂槐。 3.受挫折的经验:一早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早期受挫的经验很容易使人产生防御心理,因此轻易不相信别人。 null(二)症状表现 1.防人之心不可无是他们的人生信条。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都不可交。 2.常常根据外表判断人的好坏 。 3.认为别人在背后说自己。 4.认为别人的帮助是有目的的。 5.常常担心借出去的东西不能归还,或被损坏。 6.假如东西不见了,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拿走了它。 7,怀疑别人已经猜到自己的一些秘密,尽管自己从未对外宣扬过。 null(三)猜忌心理的调试 1.多角度了解别人:不了解别人就容易出现猜疑的心理。 2.用理性思考代替冲动行为 3.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就不会在乎别人是否会否定自己。 4.用自我安慰来代替怀疑。 null四、嫉妒心理及其调节 (一)嫉妒:与他人相比,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交织着羞愧、愤怒、怨恨的复杂情绪。爱与恨的特殊的结合 null(二)症状表现 1.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包含许多负性情绪在里面。 2.嫉妒的对象常常是周围熟悉的人。 3.嫉妒具有指向性。任何一件物品、能力、品行等都能成为嫉妒的对象。妒贤嫉能是其本质。 4.嫉妒者往往采用各种手段打击他们的嫉妒对象。 5.在青少年中常常出现。 6.地位相近、年龄相仿、能力相同的人之间容易产生。null(三)原因 1.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 2.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心理定势在作怪。 3.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 4.胸无大志,无所事事,才会挑别人的刺。 5.自我实现受阻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null(四)心理防治 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能力大大降低。 2.克服私心,加强修养。嫉妒就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子过于膨胀。 3.要有自知之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4.要进行感情移入。就是将心比心null五、虚荣心理及其调节 (一)虚荣:寻求表面上的光彩。 (二)症状表现 1.很注重自己的打扮,注重名牌的使用,喜欢戴许多首饰。 2.跟邋遢的人一起走在路上会很尴尬。 3.花在打扮和保养上的费用超过预算。 4.喜欢照镜子、拍照,欣赏照片。 5.会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头衔。null(三)原因 1.自尊心过强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渴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尊重和赞扬。当自己不具备足以令人称的实力时,则会借助外在的、表面的,甚至是他人的荣光来弥补或替代自己实力的不足,以满足自尊的需要。 2.私心过重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总希望自己处处胜过他人,超过他人。 3.缺乏自信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为了摆脱或缓解内心存在的自惭形秽的焦虑和压力,试图采取各种自我调适的方式以缩短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虚荣心便由此而生。 4.爱面子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子代表人的荣誉和尊严。null(四)心理防治 1.不追求虚幻的满足。 2.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当自己在生活中暴露出不如人的时候,就容易使用夸张、吹嘘、甚至是戏剧性的手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真实正确对待舆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4.把握攀比尺度。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名字。null六、自卑心理及其调节 (一)自卑: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评价 (二)自卑症状表现 1.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缺少知心朋友,甚至内疚、自责、自罪。 2.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非常害羞、胆怯、不自信、感到焦虑,害怕失败,甚至有生理反应。 null3.常感到疲劳、心灰意冷、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缺乏生活中的乐趣。 4.大脑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抗病能力下降。 5.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竭力掩饰,使他人觉察不出他们的自卑,为此常常有一些夸张的表现,如故作炫耀是为了掩饰自卑。 (三)原因 1.自身的条件不如意。 2.意外事件 3.客观环境 4.自己心理要求过高null(四)心理防治 1.勇敢地战胜自卑心理: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会有自卑感这是正常的。应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1)正确地评价自己:人贵有志自知之明。 (2)正确地表现自己:不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获得小成功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3)设法正确地补偿自己:勤能补拙;扬长避短。 2.有意识地选择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善良的人交往。多方位认识自己和他人,调整,提高自信心。 3.增加成功经验。由少由小做起,确保第一次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4.多看一些提高自身修养的书籍。null七、空虚心理及其调节 (一)空虚心理:只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疾病,它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将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心理。null(二)空虚心理的症状表现 1.失去志向:即缺乏做出决定或根据自己做出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状况源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 2.否定一切 3.富贵病:社会上的一些款爷和富豪们,为了解决烦恼,他们就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本身就是空虚的表现。 4.混日子。null(三)原因 1、社会原因 (1)社会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大众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 (2)个人价值的抹杀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就会产生空虚感。 (3)社会交往畸形:交往应处于平等地位。 2、个人因素 (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 (2)错误认知。 (3)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null(四)心理防治 1.要及时调整生活目标。 2.求得朋友支持。 3.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 4.投入工作中。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 5.转移目标。null[本章作业] 1、情绪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调整因焦虑而引起的失眠。 3、结合实际,说明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调整。 4、什么是负性情绪,对身心发展有何影响 。 5、常见的负性情绪的表现及其调节。
/
本文档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情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