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

2011-08-28 46页 doc 134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1424

暂无简介

举报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精选)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精选) 认识篇 初患糖尿病   十年前(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开始感到身体有点不妙,比方说,浑身疲惫,腿变得没有力量,每天早晨打拳的时候,不想动,连上楼梯也觉得吃力。一向睡眠少、喝水少的我,变得爱瞌睡,爱喝水,用小杯不过瘾,就用大缸,咕咚、咕咚,像是牛饮水,一上午能喝几暖瓶,而且动不动就感到饿。   那时候的我,还认为多喝水好,可以冲淡血液。可是没多久,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我从180多斤一下就降了下来。对着镜子一照,吓了一跳,特别是两条大腿,瘦得并起来也能塞进一个拳头去。...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精选) 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精选) 认识篇 初患糖尿病   十年前(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开始感到身体有点不妙,比方说,浑身疲惫,腿变得没有力量,每天早晨打拳的时候,不想动,连上楼梯也觉得吃力。一向睡眠少、喝水少的我,变得爱瞌睡,爱喝水,用小杯不过瘾,就用大缸,咕咚、咕咚,像是牛饮水,一上午能喝几暖瓶,而且动不动就感到饿。   那时候的我,还认为多喝水好,可以冲淡血液。可是没多久,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我从180多斤一下就降了下来。对着镜子一照,吓了一跳,特别是两条大腿,瘦得并起来也能塞进一个拳头去。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干医生的二哥说:“你是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糖尿病是什么病?我的脑海里对糖尿病没有一点儿概念。   二哥说:“你早晨不要吃饭,去医院化验一下空腹血糖。”   第二天早晨,我去市中心医院检查,空腹血糖是169mmol/L,医生问了我一些最近身体的感觉,晚上吃什么饭,喝了多少酒,说让我隔一天再到医院化验个空腹血糖,还有尿。   专家点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一个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糖高、尿糖多造成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及并发症。糖尿病正悄然无息地侵袭不同年龄的人群。由于糖尿病在初期很难感觉到症状,当有感觉时病情已十分严重。因此,定期作健康检查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第二次的化验结果比第一次还要高,结论是百分之百的2型糖尿病。   我问医生:“怎么才能治好,需要住院吗?”   医生说:“一旦得上永远无法治愈。现在还不需要住院……”   我懵了,天哪!糖尿病居然这么厉害,我的呼吸都有点紧张了。   医生说,糖尿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可以用药物加饮食控制,糖、水果是不能吃的,白酒、红酒是不能喝的,面食一天顶多吃三两,含淀粉的食物也要少吃。   “啤酒能喝吗?”   “啤酒顶多两杯。”   这回是彻底完蛋了,三两瓶啤酒都不过瘾,何况两杯。这可要生生地把人“啃淡”死了。   走出医院,我忽然想:是不是化验有误,也许根本就不是糖尿病?   带着一丝侥幸,我又去了两家医院检查,结论   一致:糖尿病!   那些日子,我害怕了,一边吃药,一边严格按照医嘱饮食,一个月后,去化验血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血糖居然正常了——空腹60mmol/L   专家点评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旦2型糖尿病的诊断成立,胰岛功能受损基本上在50%以上,虽然经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可使血糖平稳,甚至不吃药血糖也能达标(即所谓蜜月期)。但其发病危险因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应激状态下(如感冒后)血糖又再一次升高的原因。   我的饮食逐渐恢复了正常,除了不吃糖、不吃水果外,基本上什么也吃,什么也喝。那些日子,过得很开心,几乎把糖尿病这个严重的问题给忘了。   认识篇 初 尝 苦 果   1997的年秋天,我患感冒,喉咙红肿,头昏脑胀,全身的关节也阵阵作疼。根据以往的经验,伤风感冒没什么了不起,多喝茶水,美美地睡上一觉,或吃几片感冒片什么的,很快就会过去。   可是这次却邪了门。十几天过去了,药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不见好。只好去看医生,打点滴。   感冒倒是好了,可其他的问题又来了,一不小心弄破了手,伤口迟迟不愈合,总是有炎症,身子也懒洋洋的,总觉得浑身不舒服,眼睛往外鼓,视线也有点模糊,看电视的时候,觉得屏幕耀眼,我这才又想起了糖尿病。   去医院检查,果然是糖尿病作怪,而且到了严重的地步!   医生说:伤口不好,也是糖尿病的原因,手上伤口还好点,如果是在脚上,那可更麻烦了,如果再严重,脚上的伤口不但好不了,还要截肢。   可真够吓人的!   医生说:必须终生服药,严格控制饮食,任何酒都不能喝了。这时候真让人感叹:健康才是人生的根本。   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糖尿病像个恶魔,如影随形,再也没法把它从身上抖落掉了。没人的时候,我常常坐在那里发呆。   我开始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吃药,饭前半小时服消渴丸,早上5粒,中午6粒,晚上8粒。   专家点评糖尿病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把他们变成了碰不得的玻璃人。一些健康人眼中的小毛小病,可能给他们带来致命危险。过高血糖导致的免疫力低下令糖尿病患者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病人血糖水平更难控制。如此恶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   饮食也严格控制,早晨一袋奶,一个鸡蛋,或者吃一个馒头的四分之一;中午吃芹菜、豆腐等不   含淀粉类的蔬菜、肉食,尽量少吃主食或不吃主食,如果吃,也只能吃鸡蛋大的一块馒头、或者半小碗米饭,或者一个小煎饼;晚上则吃得更少。   酒是一点也不敢喝了,每每有场合,总是想办法逃脱。   吃得少了,肚子整天呱呱叫,不到饭点就饿得头晕眼花,一运动便心慌气短。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血糖依然达不到正常值,连空腹血糖也在8~9mmol/L。   认识篇 腿为什么发凉   记得,那是一个冬季的星期天。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雪花,我和爱人穿上风雪衣去踏雪。   积雪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吱吱声,若大广场上只有雪花飞舞着,两人弯下腰攥起雪团,孩子一样打起雪仗来……   在雪地里时间一长,腿发麻,脚发凉,即使回到家里也始终没有缓过劲来。爱人先是用热水给我烫脚。脚刚伸进热水里时还觉得热,舒服,可抽出脚来,就又觉得凉了。   为了解决脚凉的毛病,爱人就给我用热水袋暖和腿脚,有时候皮都烫红了,可里边还是觉得凉,仿佛血液和骨头被什么东西隔离着,似乎热量永远也传递不进去。   那时我还认为是在雪地里呆长了,寒气把身上的火力冲淡了,过一阵子、或许到了春天就好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大多与长期高血糖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发凉等,由于其发病原因不甚清楚,所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治疗常以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为主。   在期待中迎来了春天、夏天,可是腿脚凉的感觉不但没有见好,而且明显加重。   一晃秋天远去了,冬天又来了,我又琢磨,是不是鞋底太薄了?于是买来棉鞋,还在鞋里放上了毡鞋垫,然而,还是老样子。   从此,不论是再热的夏天,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膝盖以下的腿脚盖好。   晚饭后出去散步,只要一在路边的连椅坐下,爱人就会抬起我的腿脚来敲打,常常招来羡慕的目   光,“瞧,人家的媳妇多贤惠呀!"岂不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为了缓解腿麻、脚凉的毛病,我经常自己按摩、敲打它,有时还会用酒擦。揉搓的时候腿上的感觉还可以,可过后依然是凉。   我去医院看医生。   医生说:“这是糖尿病并发症。”   医生说:“严重了,脚的伤口都不会愈合,发炎、糜烂。”   “那怎么办?”   “截肢!"   我着实吓了一大跳。   认识篇 初识糖尿病   一个人只有吃多了苦头,回过头来反观,才会对事物有重新的认识。面对日渐消瘦的身体,我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身体与事业的关系。   人到中年,思想、兴趣、口味都会有着较大的转变,包括阅读。少年时代喜欢诗歌,青年时代喜欢小说散文,中年的我则对哲学发生了浓厚兴趣。   读康德的时候,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身体是原因,而精神是结果。”必须把原因处理好。我向自己提出口号:健康重于泰山,我的头等任务是消除糖尿病,还血糖以正常!   围绕这个中心,我开始寻访专家,看书、查资料,了解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这种病又有几种类型?到底是怎么得的?有没有治愈的可能?长此下去它将对我的后半生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只要用心去探求一件事,你很快就会接近事物的内核,并且有了自己的诠释方法。我是这样来认识的,糖尿病有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数是先天性,比如说胰腺发育不全,不工作,即使工作,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排放的胰岛素少得可怜,根本不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而必须依靠外来的胰岛素加以支持,否则,一天也不能维持。人们把五花八门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分解成许多物质,但最主要的物质是葡萄糖,糖经过胰岛素的中和,就生成了脂肪、热量,储存在身体内部。举个例子说吧,糖分就像汽车的油,是身体内部的动力原料,而胰岛素则是机油,如果汽车里没有了机油,跑不了多长时间,发动机就会冒出黑烟,被烧坏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可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中主要的是1型、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和遗传易感性有关,由于胰岛B细胞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必须靠外援性胰岛素才能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开始可以不用胰岛素,口服药物也能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多数是后天得的,也有一部分是遗传,也就是说,因为父母身上有胰腺问题,子女身上的胰腺相对发育不全,胰腺也工作,但释放的胰岛素还是不能适合饮食的需要,必须借助外来的药物——胰岛素来助一臂之力。   另一部分则是后天的。后天又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因为饮食生活失去规律性,暴饮暴食,营养过剩,胰腺长期超负荷工作,累着了,丧失了全日制的功能,干不出效率来,不能释放出足够的胰岛素来中和葡萄糖;一部分则是因为高烧或者药物过敏损伤了胰腺,使它不能再像正常人一样,根据葡萄糖摄入体内的多少不停地释放胰岛素。   糖尿病虽然是终身疾病,但它跟其他病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没有传染性,是机体功能上的问题,而不是器质方面的问题。   胰腺出了问题,其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它不能直接对身体产生损害,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就像糕点制作间的自动门出了问题,人进出后不能随时关合,猫鼠之类的东西就会乘机而入,你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认识篇 低 血 糖   第一次出现低血糖是在1999年初春。   那是很可怕的一幕,我骑着自行车准备回家吃午饭,在过一个红绿灯路口的时候,突然心慌意乱,四肢无力,浑身冒冷汗。虽是初春,但乍暖还寒,怎么会热成这个样子呢?   脚步异常沉重,似乎要定格在十字路口,眼看着绿灯的时间就要到了,我咬紧牙关使劲蹬,可是两条腿软绵绵的,就是没有力量。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只手从后面推了我一把,将要停滞的车轮转动起来。   我侧面去看,那人已经超过了我,从背影判断,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穿一身蓝色的运动校服,很快消失在人流中。那陌生的背影、不经意的行为细节却点燃了审美的火花,定格成我温暖的记忆。   当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地爬上了楼梯,叩响房门,脸上的表情顿时把开门的爱人吓坏了,“怎么啦?”   专家点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低血糖是非常普遍的事,特别是服用了半衰期长的磺脲类药如优降糖(格列本脲)等;还有胰岛素注射过量,又没有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糖分;或运动过度,糖分消耗过度。总之是胰岛素的量与机体所摄入的糖分不匹配所致,所以在服用优降糖或含有优降糖成分的中药如消渴丸等时,用量过大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我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像是得了软骨病,身子就那么靠在了门框上,对面的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里的我狼狈不堪,发梢上滴着汗水,脸白如纸。   “饿了?”爱人搀扶着我坐到沙发上。   我当时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心慌伴随着饥饿闪电般地袭来,我感到了人的脆弱。   爱人给我端来一杯鲜奶,一口气喝下去,不一会,身上缓过劲来。   还有几次,是外出采访,也出现过这样的症状,但我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口袋里总是装着小食品。   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胰腺不能释放胰岛素中和葡萄糖合成脂肪,糖就从尿里流失了,身体存不下必须的营养,于是造成低血糖。   我对事物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点点深入的,特别是看了北京协和医院肖新华教授对书稿的评审意见之后,我对糖尿病的认识便有了质的飞跃——“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是胰腺不能释放胰岛素,有时释放得更多了”。   虽然糖分随着尿排放出去,但也不能多吃,它的流程是这样的:食物到了肚子里分解成糖分,如果遇不到胰岛素,糖分就生成不了脂肪和热量得以储存。那么糖就会直接进入血管,血管里满了之后又流进肾脏。要想准确的得知血糖的数值,惟一的途径就是化验血。用尿糖试纸获知的结果是有误差的,因为尿糖试纸没有“+"号并不等于血糖不高,尿里的糖是从血管里溢出的,如果尿糖有一个"+",那么血糖至少在80mmol/L以上。如果一个人的肾脏出了问题,糖分就不会再从尿里排除去,人就会中毒。   我对糖尿病的认识理解,是随着并发症的出现步步加深的。   胰腺如果彻底失去了平衡功能,糖尿病就会更加严重,低血糖出现的频率会格外高。   有关书籍对低血糖的表现是这样介绍的:往往是伴着饥饿开始,浑身燥热,心慌出虚汗、反应迟钝、面目苍白,严重者会休克,出现生命危险。   对于糖尿病人,外出时,要有所准备,除了降糖的药物以外,身上还要随时带着小食品,诸如点心、糖块、水果、袋装奶。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关键的时候,能挽救你的生命。   眼动脉硬化   没多久,眼睛又出现了不适,干涩,转动不灵活,就像轴承没了油。   再后来,眼睛经常出现血丝,觉得里面像进去了沙子。看电视时,总觉得屏幕耀眼,眼球往外鼓,视线也变得模糊。于是我多了一个习惯动作,经常用两个指头按按眼球。   专家点评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糖尿病眼病,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因此,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尤其值得关注。糖尿病眼部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散瞳检查眼底,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眼部病变的出现。   认识篇 血糖与血压   1)1mmHg=1333×102Pa。没患糖尿病以前,我的血压稍稍有点高,却很有规律,通常血压在140/100mmHg1),一天吃两次"罗布麻",早晨二片,中午三片,血压便会达到130/90mmHg。可自从有了糖尿病,血压就不稳定了,经常头晕,头晕时伴着恶心。   一量血压,着实吃惊,竟然150/110mmHg。我很纳闷,药一直吃着呀?   请教医生,这才明白了:高血压能诱发糖尿病,糖尿病也能引起血压的波动。   血压一高,吃同等量的罗布麻就不管用了,只好加大口服量,一天吃三次。每次三到四片,这样才能勉强地把血压降到原来的水准。   可是没过多久,血压又升上来,于是又加药量。   大概过了一年多,“罗布麻”在我的身上彻底地失效了。经医师的指导,我开始换药,改成“降压灵”。又因为吃“降压灵”有明显的副作用,就又改吃“心痛定”。早晨一片,中午一片,血压就降下来了。   大概吃了两三年的时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脸红耳赤,特别是耳朵,红得似乎透了明,而且还觉得往外冒火!   这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医生说,是不是长期吃降糖药酮体酸中毒?可是等化验单出来,这种说法又被排除了。   那段日子里,情绪特别糟糕,仿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几次去医院看医生,都没查出个所以然来。还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感冒,去驻军医院打针,就脸红的问题顺便问医生,一个女军医提醒了我,她说,“你换换降压药看看。”   在她的指导下,我停下了“心痛定”,改为“倍他乐克”。   没想到换药后,脸红的症状消失了。   事后我总在琢磨,为什么服用心痛定就脸红耳赤?我反复看说明书,可上面没有提到药物有这方面的副作用啊!这是一个谜,越是谜越想解开它。   有一天我停下倍他乐克,又服用起心痛定来,没几天,又像个害羞的姑娘,脸红耳赤起来。   我又去看说明书,这才突然悟到:心痛定有扩张血管的功能,血管扩张了,血液当然就流量大了,脸红耳赤就在我的身上发生了。   明白了原因,我就把这种药彻底停下,换成了“倍他乐克”。“倍他乐克”效果还不错,它有着长效降压作用(4~6小时),我每天吃一片25毫克的药片,就可以把血压稳定在正常值之内。   但这个药副作用也很明显,我仔细地看过说明书,大体意思概括成一句话:长期服用,会使心跳过缓,而且它还阻滞B细胞,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最好不要服用这种药。   认识篇 血糖与肾脏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以顽强的、水滴石穿的毅力,腐蚀着肾脏。我们能看得到的是自身的消瘦,尿频,尿液中含有一层白白的沫,味道也和常人不一样,有种甜丝丝、烂苹果的味。   糖尿病人在野外撒尿,很容易招来蚂蚁和其他昆虫。糖尿病人也很容易引起蚊子的兴趣,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和一个糖尿病人在同一间屋子睡觉,蚊子肯定和糖尿病人亲。   专家点评胰岛素发明之后,糖尿病的各种急性并发症不再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渐渐成为了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病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比方说某个晚上房间里进去了蚊子,早晨醒来数一下身上被蚊子叮过疙瘩,我总是比爱人多一倍多。   在所有并发症当中,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人最大的后顾之忧。肾有了问题,人就变得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有段时间里,我常常感到腰部隐隐作痛,觉得休闲裤上的松紧腰带勒得慌。没得糖尿病之前,我特别喜欢穿有松紧腰带的休闲裤。   肾出了问题,人就缺少了激情。为此,我找过医生咨询,才明白,这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认识篇 血糖与心脏   自从患了糖尿病,稍稍熬夜,心脏就跳得没了谱——“蹦蹦蹦”急跳几下,再“薄薄薄”缓几下。那种感觉,七上八下的,犹如一脚踏空了,闪得慌、恐得慌。过一会儿,虽然又恢复正常,可是好长时间才能调整过神来。   专家点评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使机体血管内皮受损,血液循环障碍,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会引起血压升高,当然也会引起并加重冠心病。特别是微血管的损伤是引起心、脑、肾、眼底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谁都知道糖水比普通水黏,水一黏流动性就差,就容易发生堵塞,堵到哪里哪里就要出问题,只要有血管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损,这就不难理解糖尿病控制不佳引起眼、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原因了。   出现这些症状的还有几种情况:醉酒的时候,感冒的时候,疲惫的时候。   我咨询医生,他的结论很简单: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篇 挡不住的诱惑   我在刚查出糖尿病的那段时间,心理负担很重,似乎天都要塌下来了。一天三次服药,饮食也是严格控制,不吃土豆、不吃藕、不吃水果,不吃任何含糖分、淀粉的东西,滴酒不沾,成天饿着肚子,身子软绵绵的。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饮食,饭后血糖就会升得很高,从而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病情恶化,因此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其意义在于:保持健康的体重、保持营养平衡、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使血糖、尿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时间一长,就又麻痹起来,特别是看到同行的病友在饭桌上不忌口、大大咧咧,自己也不知不觉把糖尿病给淡忘了。   一次外出采访,到了吃饭的时候,单位领导盛情,非让喝酒不可,我说有糖尿病。   他问:“几个加号?”   我说:“有时三个,有时四个。”   他说:“血糖多少?”   我说:“空腹169。"   他笑道:“差远了。”   我说:“你多高?”   他挽起袖子让我看:“刚打完针。”一边倒酒,一边问:“你知道糖尿病之歌吗?”   我笑。   “都说记者信息广,连糖尿病之歌都不知道,这歌的名字叫《腿太软》:   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   夜深了你还不想睡   你还在想着‘消渴丸’吗?……”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糖尿病的危害性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不知不觉间,“酒杯一举皆知己,坐上全无碍目人”了。   治疗篇 子 夜 丸   1998年的夏天,爱人从西藏买回几盒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中成药丸,酷似大六味地黄丸,用白蜡封着,服用的时间很特别:要在夜深人静之时,温开水服下,每天一粒。   药名叫什么,已记不起来了,就叫它“子夜丸”吧。   对于西藏,我向往已久,那里遥远而又神秘。可鉴于身体的状况,爱人没同意我去。看过许多有关西藏的书籍,据说藏药有着奇特的功效。   爱人说:“你带着意念去吃,效果更佳。”   于是,怀揣着希望,每天深夜爬起来,用温开水服下。   夜里服了药,第二天血压就有了改善,很是欣喜。第三天去化验血糖,结果还是原来的样子。待两盒药丸吃完了,血糖仍然居高不下。   治疗篇 南 瓜   1999年的秋天,我得到了一条信息:南瓜可以治疗糖尿病,经过再三咨询,都说信息可靠。我也问过医生,对方说,吃南瓜可以缓解糖尿病。   如果真是这样,的确是一条绝好的消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再也没有比可以放开肚子吃个饱,哪怕是南瓜也好的事了。我用嫩南瓜炒、用老南瓜炖,闲时还经常嗑南瓜子。   我在饭桌上向一位医生请教过这样的问题:“老南瓜也是甜的呀?”   对方好像是这样解释的:糖,分一价糖和二价糖(葡萄糖),胰岛素针对的是葡萄糖,南瓜里的糖主要是一价糖。   这我就更放心了,大胆地吃,在那段时期里,南瓜几乎成了我的主食。   一天,爱人说:“吃了这么长时间的南瓜了,去化验一下吧,血糖是不是降了?”   满怀希望走进医院,结果吓了一跳,空腹血糖136mmol/L。   我困惑了。我既服药又吃南瓜,为什么血糖还会升高?是吃南瓜的原因,还是病情又加重了?   为了确定究竟是哪方面的因素,我买来尿糖试纸进行测试,结果,饭前是一个“+",而吃完南瓜半个小时之后是四个"+"。经过反复测试,结果都不妙。   专家点评在糖尿病人群中,流传着南瓜有降血糖作用的说法。南瓜含有大量果胶纤维、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但作为南瓜整体能否有效尚无定论。不少糖尿病患者听说吃南瓜能降血糖,便经常吃南瓜甚至代替降糖药。结果不但没能降血糖,甚至血糖升高,有的人脸和皮肤出现黄染现象。对于没有经科学研究证明的“偏方”,不应迷信盲从。   这才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糖,都得由胰岛素分解,南瓜吃多了,照样要命!   “南瓜事件”对我触动很大,人千万不要轻信对来自于任何渠道的消息,实践是检验真伪的惟一的。   治疗篇 求 仙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得了糖尿病去求仙,无疑是天大的笑话。然而,这样的举动曾发生在我身上。   一位朋友说,某某村一位老妈妈可神啦,什么病也能治。   专家点评糖尿病迄今尚无根治的办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但由于一些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认为单靠某一种食物或一个偏方就能控制甚至是治愈糖尿病。这些不必要的尝试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后果。   我笑笑。   “那不成华佗了吗?”   “人家就那么神。”   第二天,这位朋友又给我打电话,要陪我去看病,好多领导都坐着小车去。人家从来不收钱,只买点礼品就行。   一般人说这事,我是绝对不信的,可这位朋友是有身份的人,大概不会捕风捉影吧。   当晚我们驱车赶到了那个村子。   一进村,果然发现胡同里停着几辆轿车。   神医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两间小南屋。生意果然红火,门外站着十几个人。朋友先提着东西进去排号,一会儿出来把我喊进去,终于一睹神医的尊容。   一个身材瘦小的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两根普通的竹筷子,炕头前摆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上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菩萨的面前用小碟子摆放着苹果等食品,供品前香火缭绕。   一看这架势,分明是神婆!朋友怕我打退堂鼓,用手指戳我的后背。   按照吩咐,我在炕前的一个高板凳上坐下,神医开始亮高招:   “叫什么名字?”   “焦耐芳。”   神医打量了我一眼,就闭上眼睛,拿着两根筷子在对头,一边对观音说:“姐姐,他说他叫焦耐芳,他有病吗?”然后又去对筷子。筷子对直了,   “姐姐说,筷子对直了,焦耐芳没有大病。”她睁开眼睛,从桌子上拿了一个供果递给我,“药都在这里边,吃了就好了。”   结果,您一想便知。   治疗篇 新 式 武 器   2001年的秋天,我看到一则医疗广告,说糖尿病人可以告别终身服药的痛苦,用一种高科技电动按摩器,可以治愈糖尿病,并在全省各地市诚招产品代理商。   我立刻拨通了垂询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女孩,向我介绍产品如何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济南试试就知道了,先试后买。   我把这条消息告诉了广告部的李主任,说到济南去一趟,说不定还能拉个广告,一举两得。   当天下午,驱车去了济南,找到了这家单位的山东总部。   接待我们的是两个穿白大褂的女孩,自称是医校毕业的学生,受聘于该单位。说产品卖得火,公司已经在泰安等地设立了经销点。   我说:“如果效果好,肯定会买。”   女孩把我领到另一个房间。里边有几张医院专用的医疗单人床,用血糖测试笔给我测试了血糖,当时的血糖值大概是93mmol/L,然后就让我躺在床上用血糖电动按摩仪给我降血糖。   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动降糖按摩,又去测试血糖,结果是925mmol/L,比一小时前降了005。   对方说:“血糖降下来了吧?”   我说:“一个小时自身也会消耗这么多的糖分。”   对方嘴角抽动了一下,把话咽回去了。   希望再一次破灭。   治疗篇 熊 胆   2002年的夏天,我们去海南旅游,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海南植物园、动物园,还有一家国营生态研究所。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他们的科研产品、生态原理,还有医生给游客们做健康咨询。   爱人问对方能不能治糖尿病?   医生说:“能啊,我们所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可以治疗糖尿病的。”   我道:“治愈吗?”   “没问题。”医生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某某吃了他们新开发的产品两个疗程就把糖尿病治好了。还拿出一些信笺和照片让我看,说得有鼻子有眼,还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连我这个长期从事新闻的人都有些晕乎了。   我问:“什么产品这么灵?”   “熊胆。”   “怎么没听说?”   医生笑了笑:“如果谁都知道熊胆能治糖尿病,熊还不灭绝了。”   爱人听着,不住点头,大有碰上菩萨的感觉。   我问:“你们为什么可以采熊胆?”   “我们是科研机构。”   我心里道,“悬!"转身要走。   爱人拉住我的胳膊,“买点试试?万一能行,再说熊胆也是好东西,治不了糖尿病,也没坏处。”   花了三百元,买了指头粗的一小瓶子熊胆。   回到家里,按照医嘱,停下消渴丸,每天早晚兑着水喝一点点"熊胆"。没想到这熊胆是又苦又难喝,每一次我都是憋住气,捏住鼻子下去的。   十几天过去了,熊胆服完了,血糖更高了。   治疗篇 柿 子 叶   有次回老家,听人们说,柿子叶可以治疗糖尿病。   柿子树在老家的山上到处可见,到了深秋,红红的柿子缀满枝头,成了秋天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这条消息,我肯定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柿子叶不像南瓜那样发甜,它是涩的,不是有句话,叫“良药苦口”吗?从主观上讲,我有着一种乡野情结,从小就喜欢吃柿子。   柿子不像其他瓜果,从枝头上摘下来就能吃,许多没有经验的人把柿子摘下来就吃,结果咬一口,涩得半天伸不出舌头来。要吃柿子还必须有几道处理工序。   柿子有三种吃法:   第一种吃法是把柿子放进水缸里泡,每天换一次水,五天后柿子便退了色,咬一口脆甜;   第二种吃法就是把柿子削了皮,放在太阳下晒,晒软了揉成团再晒,便成了柿饼,咬一口糖块般甜;   第三种吃法就是把柿子放在草木火上烧,烧得柿子吱吱地响,烧得柿子裂开了皮、从里边流出白白的液体来。这时候你把柿子从火上夹下来,用厚实实的柿子叶托着,剥去皮,咬一口,那个香甜没法用语言形容。   我想,柿子这么玄妙,柿子叶说不定会真有特效功能?   我摘了一些柿子叶带回家,洗干净了泡水喝。   用柿子叶泡的水涩味十足,没喝几天,肠胃受不了,便停了下来。   治疗篇 玉 米 缨   专家点评我们始终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治疗糖尿病的食物,如现在炒的很火的“苦瓜”等,但很遗憾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一种有疗效的食物。经现代医学研究有辅助降糖作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玄参、山萸肉、黄连、僵蚕、金银花、生地、山药等。   一位青岛的朋友来淄博,带给我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用玉米缨子泡水喝,可以治疗糖尿病。   他说,他的一位朋友的母亲多年的糖尿病,可是她用玉米缨子煮水喝,一个秋天就好了。   那天,为了这个好消息,我还多喝了一杯酒。   对于玉米缨子的功能小时候就听说过,比如说用它煮水喝可以利尿,它对治疗肾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教训多了,我对于任何消息都不再盲目的听信,我从《百草良方》书中查到玉米缨子的药物价值,上面说,它的功效“利水消肿,降血压,清血热。”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糖尿病,劳伤吐血,黄疸等。用量30~60克。"   心想,这回可是*不离十了。   没等立秋,我就到集市上买带皮的生玉米。   那时候,玉米还都在地里长身子,只有个别的春玉米上市,可是人们大都把玉米缨子揪去了,买一兜玉米回来也剥不出多少缨子。我只好耐心地等到中秋,秋风凉了,玉米熟了,回老家的玉米地里弄了一大包。   我担心的是别像喝柿子叶泡的水那样,没喝几天就受不了,为了怕弄坏胃口,我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放上一点点玉米缨子煮水喝,然后逐渐增多。还好,玉米缨子没有多少怪味,只是有一丝丝甜。   结果一连喝了两个月,屁事不顶!   治疗篇 加 大 药 量   我算是尝到了糖尿病的厉害,由在乎到不在乎,再由不在乎到在乎,各种偏方都尝试了,依然没有效果,看来只有服用经过临床实验证明确实有效的、国家批准的药物——消渴丸。   一开始,每天服用15粒,还能勉强把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的范围,以后慢慢就不行了,胰腺似乎完全停止了工作,只好加大药量,有时候达到每天30粒。   专家点评不合理的大量用药,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还会加重副作用。病人自行加大药量很容易引起低血糖,从而引发低血糖昏迷、脑梗、心梗等严重后果。同时,一般药物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都会产生抗药性,迫使患者不断加大药量,最后不得不换药,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应由医生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类型及体质特征综合确定用药剂量。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时间长了、药物的量在身上流经得多了,就会影响脏器功能,内分泌失调等等,这种滋味很是折磨人。比如说,便秘、闹肚子、时常恶心……人一天天消瘦,觉也多梦也混。   我去看医生。医生说,停下消渴丸,改服二甲双胍。早饭前两片、晚饭前两片。   药一改,效果倒是可以,可副作用太大,便秘得厉害,在厕所里一蹲就是好长时间,肠道不畅通,新陈代谢受阻,身上窝着火,动不动就烦,仿佛到了严重的更年期。   无奈,只好又改服降糖灵。   降糖灵倒是灵,小小的白药片,吃上就管事。大概服用了两三个月吧,有次跟做医生的老同学一讲,他说,“最好不要用降糖灵,负作用太大。”   “多大?”   “大概是消渴丸的30倍。"   “表现在那些方面?”   “主要对肝脏的影响。”   “不吃降糖灵,血糖降不下来。”   “实在不行就打胰岛素。”   在我的意识里,打针是件很麻烦的事,在家里吃饭还好说,比方说你出去采访,吃饭前拿出胰岛素剂打一针,你说有多不方便?   我问:“什么药副作用小?”   “比较而言,消渴类的中成药副作用更小一些。”   看来对任何事物都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眼光去对待,局部要服从全局,决不能顾此失彼,只考虑血糖的一时控制,却忽视了肝脏。   我只好又改服消渴丸。   治疗篇 节 食   为了控制血糖,我什么高招都用上了,但各种并发症依然开始渐露头角,眼睛昏花、腿脚冰凉,经常出现低血糖,如果不小心皮肤划破了,会反复化脓,一个小小的伤口,十几天都好不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的治疗讲究科学规范,不恰当的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不仅难以控制血糖,而且会加速胰岛B细胞的损害,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对于肥胖性糖尿病患者不应该首选消渴丸,因为里面有西药优降糖,所以患者服用此药开始有效、后来无效以及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可能与此有关,正确的方法是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和二甲双胍,若还不行再加胰岛素促泌剂。   面对健康和欲望,我选择了前者。以坚强的毅力,节食、节食、再节食!   每天早餐只喝一袋奶(250ml,全书同),吃一个鸡蛋,饭前5颗消渴丸。不等到中午,肚子叫个不停。如果不是到了实在不能坚持的地步,我是决不会吃一点点东西的。   专家点评糖尿病人各脏器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全身乏力,原因主要是糖分等营养物质没被全部吸收利用,一些糖尿病患者盲目地控制自己的食物摄入,在开始时虽然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酸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营养更加缺乏,长期如此会造成肌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及发生其他并发症。   中午吃5颗消渴丸,主食是肉食和不含淀粉的蔬菜,还有五分之一的馒头,或者三四个水饺。   晚饭前吃6颗消渴丸,饮食内容和午饭差不多。   这样保持了一段时间,人虽然消瘦了,体重降到了143斤,并发症却减轻了。   在那些日子里,我成了一只吃不饱、永远饿着的狼,最大的诱惑莫非粮食,见了馒头,目光像生了钩子。   爱人对我严加看管,只要我进厨房,她就跟着。   探索篇 夜晚高血糖是健康的杀手   许多糖尿病患者大都重视白天的血糖高低,因为白天要工作学习,血糖太高了浑身乏力不说还没有精神。晚上就不一样了,吃完饭上床就可以睡。殊不知,晚上的高血糖才是健康最大的杀手。   专家点评糖尿病病人往往在黎明时出现高血糖,即“黎明现象”。主要因为午夜后生长激素增多,而很多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黎明现象”开始于凌晨3时左右,可以持续至上午8、9时。"黎明现象"普遍存在,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种血糖升高可通过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来改善。但不要轻易加服降糖药,应先搞清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   漫长的夜晚,人们进入梦乡,身体的绝大多数器官随之进入了休眠状态、半休眠状态。在脏器中,只有心脏和肺在工作,不过节奏比白天都轻松多了——心跳慢下来,血流速变缓,呼吸松弛了,大开大合。   这个时候,只有潜意识是活跃的,因为在白天,潜意识是压抑的,它一直受意识的管制。在白天,只有自觉意识活跃,它理性地支配着人们的言行,使其符合社会的规范。   在夜晚,潜意识把人们带进了梦乡。梦乡中的潜意识活动,虽然也消耗着能量,诸如做梦爬山、被人追着奔跑,醒来之后两条腿也觉得累。然而这种能量的消耗,跟真正意义上的爬山、奔跑有着天壤之别,我们之所以在梦醒之后感到疲惫,那是因为大脑发出的信号,是一种表象,一种幻觉,它像海市蜃楼一样,触发的只是感觉系统,它跟真正意义上的腿累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体育活动能够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糖分是不容质疑的,而做梦消耗的糖分却是微乎其微。它主要是造成了精神上的疲惫。   人在睡眠的时候,体内的健康细胞抵抗能力是比较差的,居高不下的血糖就会任意侵蚀各种器官,身体的各个部件,健康将面临最大的挑战。   探索篇 饮食的误区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在吃上,如果把住这个关口,血糖的问题也可以有效控制。   什么样的主食含糖高,什么样的副食含糖高,什么样的蔬菜、水果含糖高,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个误区是主食,总以为面粉、大米含糖高,小米、玉米是粗粮,含糖低,于是就避开细粮多吃粗粮,结果是吃得血糖稳步上升。吓得我再也不敢贸然“下口”了,只要是粮食,管它粗粮、细粮再也不敢多吃了。直到2005年的春天,我从一则资料中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专家点评糖尿病人的饮食,讲究的是科学膳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所从事的劳动强度,进行合理计算每天所摄入的热量,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而不是仅仅控制饮食。单纯控制饮食不仅不容易控制血糖,而且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   上面介绍,面粉和大米的含糖量都在60%以上,玉米和小米的含糖量比面粉、大米低不了多少。粗粮与细粮最大的不同在于纤维,粗粮的纤维粗长,而细粮的纤维则细短。如果你吃两片馒头没有问题,那么吃三片粗粮馒头就可能血糖升高。在粗粮当中,除荞麦含糖低以外,就数豆制品了,豆子的含糖量不足20%。   再一个误区就是肉食,因为所有的肉食都含有8%左右的糖分,如果放开肚子吃,血糖也会升高。只有海产品含糖低,可以多吃一些。   蔬菜、瓜果的食用也是很有学问的。山药、土豆、藕、芋头含糖量都在15%左右,土豆丝、藕条,炒之前一定要在水里淘淘,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卫生还可以冲走一部分淀粉。所有的蔬菜,只要觉得甜,它的含糖量定会高。比方说在常规的概念里,西红柿和苦瓜、丝瓜、茄子、圆白菜、葱一样,含糖量都很低,大概在35%。但是甜西红柿就不一样了,它的含糖量甚至超过了水果,又因为它的瓤是半液体,如果生吃了这样的西红柿,血糖会很快升高。   多数糖尿病人对葡萄的认识是既偏见又模糊,总觉得它比什么水果都含糖高,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因为它跟葡萄糖重名,都有“葡萄”二字,另一方面是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喜欢把某种相近个性的东西归类,上纲上线,其实葡萄的含糖量跟桃子、樱桃、菠萝、哈密瓜一样不到9%,有些酸葡萄甚至含糖量还要更低。但是,葡萄干就不一样了,在葡萄干身上体现着"度"与环境可以诱发内因的变化,葡萄干含糖量可以高达55%以上。   探索篇 饮食的次序   俗话说,“久病成医”。我对糖尿病从毫无概念,到由表及里,深度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在血糖或高或低的跌宕中,我从自己的身上发现了一条规律,那就是:饮食的次序对血糖有着明显的影响。   也许,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对血糖升高的敏感点不尽相同,我的敏感点在眼睛上。   当血糖升高的时候,我首先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眼睛,先是感到眼珠涨,继而像是里边有了什么东西,发涩,还怕光;当血糖恢复到正常值的刹那间,我似乎听到膨胀的血管回落到原状时瘪下去的声音。(因不想连载全部,有删节,此处见原书49页。)   专家点评高血糖或低血糖时由于血液渗透压的改变,影响了眼睛晶状体的屈光度,引起视力的变化,表现为看不清物体。而饮食采用先进蔬菜,后进主食的方法能使血糖比较平稳,可以解释为蔬菜含糖量较低,且富有粗纤维,由于粗纤维的包裹作用使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减少,所以进食后血糖比较平稳,不会立刻升高。   探索篇 我对“胰腺的感觉”   2型糖尿病主要指胰腺的工作状况与工作效率,它不能像常人那样释放出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食物中的糖分,只是部分地工作。胰腺作为生理机体的一部分是否也有着自身的活动规律?"饱满"与"倦怠"?   许多迹象表明,某些时间段里,胰腺是可以释放出较多的胰岛素,某些时间段里只能释放出较少或者不释放胰岛素。   比如早晨,餐前如果不服用药物,就是喝一袋奶,血糖也会升高,可到了中午,喝一袋奶,吃一个鸡蛋,即使不服用药物,血糖也不会升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做过实验,早饭往后推迟,分别是7、8、9、10点,在这些时间段里,只要吃东西,眼睛都发涩,血糖都升高,如果11点之后开始吃同样量的饭,眼睛便不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否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在一天中,如果在11点以前控制好了血糖,那么一天的血糖将不会有太大的浮动?   再比如晚餐,我感觉在这一时间段里,胰腺的工作状态比较好,能够释放出一定的胰岛素来分解食物中的糖分。   自从得出这样的规律,我便以此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严格控制早餐,力争一天血糖的平稳。   这是否只是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个别现象?   专家点评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水平是同步的,所以即使摄入过多的糖也不至于导致血糖升高。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B细胞胰岛素分泌减少,有的人即使正常饮食也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早晨由于拮抗胰岛素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和基础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往往不进食血糖也会升高,表现为空腹高血糖,当然进食后血糖会更高。至于作者11点进食血糖控制得比较好,血糖波动较小可能是个别现象,不太好解释。我们还是提倡少量多餐,因为早晨不吃饭营养摄入不足,下餐会相对摄入过多,不利于血糖控制。   探索篇 胰腺也需要各种营养   胰腺是需要营养的。   得出这个结论,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01年的秋天,爱人从新疆带来了一大包馕饼,一个馕饼有草帽那么大,整整十八张。   馕饼是新疆的特产,是一种发面饼,先把面发好,撒上盐、作料,沾着油弄成饼状,然后贴在炉壁上烤。刚出炉的馕饼,金灿灿、芳香扑鼻,咬一口,酥香。馕饼易保存,放上几个月也不变质。   那一年,我的血糖浮动比较大,眼睛看东西有时都有点模糊了,从小腿到脚,大热天也是凉的,睡觉的时候腿上也需要盖东西,两腿酸楚无力,体重下降,就是吃根黄瓜、吃个西红柿,眼睛也会难受,每顿饭都靠药物维持。饥饿如狼,看到能吃的东西,目光就拔不开了。常常不知不觉就摸进了厨房,把食物放进嘴里,爱人总是一声喊:“不许动!举起手来!"当然,也有她发现不了的时候,结果就可想而知。   爱人把馕饼掰成拇指大的碎块,我过一会吃一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把十几张馕饼就这样吃光了。觉得身上比以前有劲了,还重了几斤。   最明显的改观是,再吃同等量的饭、服用同等量的药,眼睛的感觉减轻了,似乎胰腺释放的胰岛素比以前多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饮食讲究多次饮食,即把一天计算所需的热量分为三次以上,最好是六次,这样每次摄入的热量较少,血糖就不会波动太大,胰岛的负担也就小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我忽然意识到,胰腺既然是机体的一部分,是不是也需要营养?一个长期偏食、主食摄取量极少的人,是否也影响到胰腺的发育?   营养不良的胰腺,释放的胰岛素是否也必然有限?   有了这种意识,我开始试探着、逐渐每天加一点面食,吃各种副食品、水果等,当然是一定量的,甚至也喝称之为液体面包的啤酒。   探索篇 胰腺好按摩   胰腺好按摩。得出这个结论也纯属偶然。   2002年的秋天,淄博电视台《视点》栏目准备做一部纪录片,我开始着手查阅一些资料,准备撰写纪录片脚本。在阅读《齐文化概论》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目好色,舌好味,耳好闻,肌肤好按摩。   我一震,似乎感悟到了什么,我想到了2000年7月17日,那个不幸的日子,因为车祸,我左腿臼骨几处粉碎性骨折,股骨脱臼,小腿上、脚后跟撕裂而露出了白筋,疼痛难以想象。复位之后,家人不断给我按摩受伤的腿。没有料到,二十几天就出院了,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现在想来,痊愈之快与按摩不无关系,因为"肌肤好按摩"。按摩促进了血液循环,调动起体内细胞的积极性。   我想,糖尿病是因为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胰腺是否也好按摩?   与张洪兴先生的交往,使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哲学使我受益匪浅,总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性,认为事物的矛盾有着多面性,既然是多面性就会有着多种解决的办法,在多种解决办法中必然有一条捷径。   专家点评胰腺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胃和腹膜后面约平第一腰椎椎体处,横卧于腹后壁,为一长条状腺体。它长约14~18厘米,下缘在腹前壁表面投影相当于脐上约5厘米,上缘相当于脐上约10厘米。胰岛是散布于胰腺腺泡之间的呈小岛状的内分泌细胞团,成人可多达100万个,约占胰腺总体积的15%,在胰尾部较多。   比如说在家里炒菜吧,一开始水平比爱人差远了,自己做的菜,吃一口就够了,可我吸取了经验,找到了不“香”的关键:一是油熟后,用做炝锅的葱姜丝的“金黄度”;二是菜的“搭配度”;三是“火候度”。   既然胰腺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肯定也好按摩,关键是胰腺在什么部位,如何才能使它享受到按摩的*,兴奋起来?   再就是按摩的度,如果你一天到晚地按摩,胰腺是否就缺少了陌生感、刺激感,习以为常,消失了兴奋点?   为了寻找胰腺的位置,我去看人杀猪,看他们把靠近后背的腹腔中的地方将猪的胰腺取出,这才明白胰腺的形状。于是我开始制定针对胰腺的按摩。   探索篇 按摩胰腺的几种方法   自从得出“胰腺好按摩”的结论后,我就给大脑下了一道指令——琢磨按摩胰腺的方法。这道指令先是从自觉意识地带,进入意识领域,然后渗透到潜意识中,成了叔本华的“意欲”,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在想这个问题。(因不想连载全部,有删节,此处见原书55页。)   专家点评胰腺在人体的上腹部胃的后面,具体示意图如下:   专家点评按摩穴位不仅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而且使精神放松,心情舒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因为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导致儿茶酚胺增多,它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所以生气等情绪波动会影响血糖。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特别是手、脚、小腿,虽然离胰腺较远,但那里有许多穴位,对它的按摩,也会对某些脏器产生反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时间长短,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千万不要过了头,反而累着了。   探索篇 血糖简便的预测方法   糖尿病,从字面上讲,就是尿糖病。就是说身体中相当一部分糖分从尿液里排放出来了。   有的人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简单、很模糊,总认为糖尿出来了,是好事,这样血糖就不会高了,可以多吃点东西什么的,以免出现低血糖。   其实,这是错误的,这种模糊的认识,使许多人对于糖尿病满不在乎。要知道肾脏是生命、激情的源泉,肾脏还担负着处理排放身上毒素的任务,只有在肾功能正常的时候,它才能把血液中相当量的糖分排放出去;把身体里的毒素分解,从尿液里排出去。   专家点评血糖升高患者可能感到异常口渴,或总想排尿;同时可能有眼睛视物昏花、涩胀等感觉;如果高血糖引发高血压,还会感到头晕;有时也会感到疲倦无力。弄清真实情况应该去测试血糖水平,最准确的血糖测试手段是验血。   一方面,即使肾脏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不断地往外过滤排放糖分,也难以使血液中的血糖达到正常值。另一方面,高血糖不断地侵蚀着肾脏,长此以往,肾功能衰退,不再过滤糖分和其他毒素,那样毒素便会在身体中沉积,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血糖的高低,并非一定通过技术,每个人其实是可以感知的。比如,饭后感到眼睛胀,像进了东西一样涩;再就是通过自己的尿液也能观察出来,如果尿液中出现好多沫,那无疑是血糖高;如果尿液里少许或没有沫,(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糖绝对正常。   原因很简单,因为糖分有着发酵作用,诸如做面包的时候,都少不了加些糖。   探索篇 遏制高血压的峰值(1)   一路摸索着走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除去饮食的不规律性可以导致糖尿病之外,高血压患者会比常人更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反过来看,糖尿病又对血压有着一种不良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对于血压的影响是跳跃式的。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当血糖骤然升高,血压反而降下来,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在血液中的糖分升高,糖化了血管,血管软化了,在单位面积范围内,血流量增大,压力便相对减小;   另一方面,在糖化的作用下,血浓度值下降。   然而,这只是简短的现象,血管在糖分的作用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先软化、后硬化,长此下去,血管不但失去原有的弹性,而且血管壁增厚,血液中的各种成分逐渐失去平衡,血压又将会高起来。常常是随着血糖的不断升高,血压不断跳跃、波动,变得难以控制。血压和血糖同时治疗,效果会更佳。   在这方面,我有着切身的体会。   以前我的血压稍稍有点高,早晨吃三片罗布麻、中午吃三片罗布麻便可以控制。可是,患了糖尿病以后,血压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以至于一天吃十几片罗布麻都无济于事,无奈,只好换药。先后吃过降压灵、北京0号降压片、心痛定、倍他乐克等药物。可是到了后来,吃什么降压药都效果不大了,常常感到头疼、恶心,心烦意乱。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我买来血压计,经常量,情况不妙就加药。   血糖高一时半会儿还要不了命,如果血压太高说不定就会出现险情。我下定决心,用药物加节食的方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可是,即使是这样,血压也依然难以把握。   按常规经验,血压大都在早晨8、9、10点、中午12点、晚上18点的时候最高。   可某一天,这条常规经验在我的身上失真了。   那天早晨,大概不到5点钟,我被头疼弄醒了,起来吃了两片谷维素,去量血压,吓了一跳,血压是160/110mmHg,便立刻服药。   那一天,我吃了三次药。   到了第二天早上5点10分,我又起来量血压,结果是150/100mmHg,立刻吃了药,早晨8点30分又吃了一次。中午吃完药后,我感到头晕。"是不是血压又升上来了,再加两片药吧。"爱人端来水,拿来药。   我说:“先量了血压再吃药。”   一量血压,吓了一跳,原来,血压不是高了而是低了,110/70mmHg,这样的结果发生在我这个多
/
本文档为【我是这样战胜糖尿病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