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东战争1

2011-08-28 42页 ppt 1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078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东战争1nullnull中东战争null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半个对世纪的时间里,她一直沉浸在战火和鲜血之中。我们对此进行学习、研究,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1948年到1982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已经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今天,仍是多充矛盾的中心,仍是全世界瞩目的热点、焦点问题null第一部分:中东有关问题简介一、中东的范围:“中东”这个词,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地理概念。其范围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海湾国家、以色列等17个国家,面...
中东战争1
nullnull中东战争null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半个对世纪的时间里,她一直沉浸在战火和鲜血之中。我们对此进行学习、研究,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1948年到1982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已经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今天,仍是多充矛盾的中心,仍是全世界瞩目的热点、焦点问题null第一部分:中东有关问题简介一、中东的范围:“中东”这个词,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地理概念。其范围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海湾国家、以色列等17个国家,面积749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1987年)这个地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非常重要。nullnull二、巴勒斯坦地区及矛盾所在1、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各国争夺的矛盾 巴勒斯坦地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575万(1993年),大多数居民为阿拉伯人。处于中东地区的中心地带,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与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为邻,是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也是中东海湾地区石油输出的主要通道null 尤其是近代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争霸中东,掠夺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并在阿拉伯民族的中心插上一根钉子,就尽量利用巴勒斯坦问题无中生有、制造事端、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挑起民族矛盾,以图从中渔利。因而使得巴勒斯坦问题日益复杂,盘根错节,一波三折、至今远远看不到解决的希望。由于巴勒斯坦地区战略和经济地位极其重要,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null3、民族矛盾现在阿、以双方都声称巴勒斯坦是自己的故乡、家园,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合法性,指责对方的非法性、侵略性。那么,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1)相传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支游牧的阿拉伯民族就来到这里定居。前2000年左右建立了这一地区最早的一个国家政权。null(2)前1020年,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迁移到这里,并征服当地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希伯莱王国。前935年,希伯莱王国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3)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政府巴勒斯坦地区,把数万犹太人强心迁移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离散。直到前538年,才被征服了巴比伦的波斯人放回家园。null(4)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又征服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又被迫向南欧、北非和中亚地区流散。这是犹太人的第二次大离散。(5)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因为拼死抵抗,被屠杀者达150多万,幸存者也被全部被驱赶出这一地区,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大离散。至此,犹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的历史结束。此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在世界各地漂泊,受尽欺凌、迫害、歧视 null(6)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赶走罗马人,并与当地人民相结合,融合成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组成部分。(7)16世纪初,被征服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国攻占、一战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null(8)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世纪初,全世界约有犹太人250万左右。大部分住在欧洲各国。受尽歧视、迫害。自1881年后,俄国部分犹太人开始向美国转移,到19世纪末达60万人。1862年,德国犹太人思想家摩西出版了《罗马和耶路撒冷》一,积极鼓吹犹太复国主义,但没有引起民众------尤其是各国当权者的注意。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巴勒斯坦地位更加重要,英国为控制这条运河,开始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897年在新闻文工作者西奥多组织下,在瑞士巴塞尔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揭开复国运动的新的一页。null1917年11月6日,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地区,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在美国支持下,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关于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宣言》,又称贝尔福宣言。然后提供种种支持是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向巴勒斯坦地区迁移。 1918年迁入5万多人二战期间,希特勒大肆迫害犹太人,被杀害者达600万人之多,客观上加快了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进程。到948年增加到65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美国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立一个桥头堡,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快取代英国,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头号支持者。null(9)联合国的《阿、以分治方案》的形成。随着犹太人移民的增加,当地的生活资源日渐紧张,阿、以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增多,民族关系日益紧张。1947年5月,在居心叵测的美国的策划下,英国将此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处理在英、美的密谋策划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于1947年11月29日通过《巴以分治方案》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一个阿拉伯国际和一个犹太国家 方案有明显的偏袒性,规定占人口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只占百分之四十三的面积,且多是丘陵、山地、沙漠。而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则占有百分之五十七的面积,且多为沿海平原,富饶地区。而阿拉伯国家则强烈反对这一方案,并决定组织志愿军,只要犹太国一宣布成立,就马上予以消灭。null4、宗教矛盾----耶路撒冷成为各教争夺中心(1)犹太教:在公元前10世纪,犹太国王大卫时期,占领了耶路撒冷城,作为首都,成为政治中心。随后又陆续修建了宫殿和犹太教主神耶和华的神庙,因而成为欧太教的圣地。(2)公元三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原先一直受压制、迫害的基督教,被作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信徒们将耶路撒冷作为朝拜和修道的圣地,因而又成为基督教的中心。null(3)7世纪后,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人的家园,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耶路撒冷又逐渐成为与麦加、麦地那具有同等地位的伊斯兰教圣地、中心。三教都以正统自居,互不相让,致使宗教矛盾也伴随着其他矛盾愈演愈烈。null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5、15------1949、1 nullnull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11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创下历史之最5月15日,阿拉伯联盟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五国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出动五万大军,进攻以色列,准备把它扼杀在襁褓之中。当时以色列只有军队6000人,训练不足,装备积极差,根本抵挡不住进攻,绝大部分城镇被攻占,耶路撒冷旧城被攻占,残存者绝望的死守耶路撒冷新城,阿拉伯人眼看就要大获全胜。第一阶段:null美国眼看他精心配置的、插入阿拉伯世界心脏的钉子就要被拔除,急忙以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身份,诱迫联合国通过了阿以停火四周的决议。正在作战中的五国、因为对灭掉以色列后如何分配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再说也认为以色列灭亡已成定局,于是同意了停火决议。以色列则抓住这有关生死存亡的难得时机,在美国的全面策划和鼎力帮助下,把大批大批地最先进的海陆空军事武器、装备紧急赶运到以色列,尤其是以招募志愿军的形式,把大批富有作战经验的军事人员派到以色列,急速建立了坦克部队,空军部队。军队也由6千人扩大到10万人。第二阶段null第三阶段1948年7月8日,已经今非昔比的以色列悍然撕毁停火决议,突然对阿军进行了进攻。阿拉伯军队根本没有想到这种局面,惊慌失措,而且实力对比已经大大有利于以色列方面,连连败退。溃不成军。1949年1月,在美国的操纵下,以色列与除伊拉克之外的四国签署了停战协定。null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以色列巩固了新建的政权,并侵占了几乎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战争期间,又有50多万犹太人迁进以色列,充实了其人口。战后则加快了移民热潮。战争使100多万阿拉伯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巴勒斯坦问题及对以色列的仇恨,成为阿拉伯国家战后团结和斗争的主要动力。null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0、29--------11、6null起因-----苏伊士运河问题 -----也称苏伊士战争 苏伊士运河:1859----1869年,埃及人民历时十年、付出12万生命,并负担百分之七十费用的运河,正式通航。但这条具有重大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运河、却长期为英、法殖民主义者控制、几乎攫取了全部收益。nullnull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世界第三大运河,全长167公里,是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于1869年挖毕贯通,它的通航使得以往的长途航行大大缩短,拉近了埃及与欧洲的距离。苏伊士运河长期被列强控制,直到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将其收归国有;1967年埃以战争导致运河关闭;1975年萨达特总统又重新开放了运河。现在,苏伊士运河每天平均开放15小时,有90艘船只通过,承担全世界14%的贸易量,这是埃及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nullnull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宣布了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法令。并立即派出人员,全面完成了对运河的接管。英国军队被迫撤走。英法不甘心失败,为了重新夺回运河控制权,一方面在9月23日把问题提交联合国,鼓吹政治解决,另一方面,积极作战争准备。这时意识到有机可乘的以色列则跃跃欲试,主动同英法勾结。10月22日三方在巴黎举行密谋,确定了对埃及进行联合作战的行动。nullnull基本过程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军队4、5万人,分四路攻进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占领大片土地。30日,埃及宣布全国总动员,奋起反击以色列。英法则假惺惺的向埃、以双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后撤16公里,由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埃及当即宣布拒绝。31日,英法以此为借口,出动飞机对运河区及埃及的其它城市进行轰炸。但其海军陆战队远在马耳他,需在一周后才能到达。期间,形势发生了不利于英法的变化。null美国的不满:美国政府对于三国撇开自己而擅自行动的做法大为恼火,争取连任的艾森豪威尔认为,这不仅破坏了大西洋两岸的团结,而且把美国政府放到了非常尴尬、炯迫的境地。同时美国也想乘机排挤英法势力而乘虚而入。因而在11月1日,在联合国提出立即停火的决议,并以64票对5票通过。这使英法十分恼火、表示决绝停火,于是艾森豪威尔下令美军处于戒备状态,并中断对三国的石油、武器供应。 null苏联的态度为了扩大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和势力,11月5日,苏联向英法发出措辞强硬的照会,声称苏伊士战争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英法如果不停止战争,苏联将使用最现代武器(火箭核武器)对此进行打击。黑海舰队并开往苏伊士地区。美国急于阻止苏联势力进入阿拉伯地区,进一步加大了对英法以的压力。null战争结果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11月6日下午5时,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并逐步撤走军队。至此,英法动员了16万兵力,耗费5亿美元进行的侵略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战后,英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外交上空前孤立、财政上严重恶化,人民不满日益加剧。统治集团内部激烈争吵。首相艾登被迫下台。埃及人民不仅粉碎了侵略,而且迫使有关各国最终接受了运河国有化的现实。null第三次中东战争65、6、5------11nullnullnullnull起因:1959年,阿拉法特与部分巴勒斯坦青年秘密组成斗争团体“法塔赫”,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在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不分宗教信仰和排除种族歧视的民主国家。1964年5月28日,根据阿拉伯联盟决定,在耶鲁撒冷东城区举行巴勒斯坦国民大会,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这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1965年1月1日,在加利利山区,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null以色列为了阻止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支持,借口埃及与叙利亚、约旦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不断在边境进行挑衅,制造事端。null基本过程1965年,4月7日后,以色列飞机不断在埃及、叙利亚上空盘旋、示威。5月15日,埃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向西奈半岛大举增兵和军事装备。以色列反而借口埃及增兵,也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局势日益紧张。战争危机迫在眉睫。在关键时刻,苏联由于害怕被卷入战争,急忙派官员紧急会见埃及总统纳塞尔,要求千万不要先开第一枪。并说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埃及信以为真,随即解除了西奈军队的军事戒备状态。null1965年6月5日清晨,以色列突然出动全部作战飞机对埃、叙、约旦的空军、导弹基地进行了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西线:埃及的430架飞机有320架被炸毁,整个空军陷于瘫痪。以色列装甲部队分三路占领了西奈半岛,直达苏伊士运河东岸。在东线: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整个耶路撒冷,有攻占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控制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公路和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11日、埃、叙、黎被迫宣布停火,战争暂停。null战争结果在这场六天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军队死亡约5万多人,有六万五千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占领,相当于以色列本土面积的三倍。同时又有100多万阿拉伯人被迫离乡背井,沦为难民。1967年11月27日,联合国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推出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但在美国的纵容下,以色列拒绝执行,联合国也无可奈何。充分爆露其美国操纵的政治工具的实质。null
/
本文档为【中东战争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