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谈膈与膈证

浅谈膈与膈证

2011-08-30 2页 pdf 247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3116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膈与膈证 2006年第12卷第5期 2006. Vol. 12 . No. 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23 【理论探讨】 浅谈“隔”与“隔证” 周计春‘ (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2. ,刘亚娴2 河北医科大学 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隔;隔证;噎隔 中图分类号: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5-0323-02 ...
浅谈膈与膈证
2006年第12卷第5期 2006. Vol. 12 . No. 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23 【理论探讨】 浅谈“隔”与“隔证” 周计春‘ (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2. ,刘亚娴2 河北医科大学 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隔;隔证;噎隔 中图分类号: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5-0323-02 .1 AA”在中医文献中经常见到,那么中医所说的 !1 AA”具体在什么位置?) In有什么功能,与A}有关的 疾病有哪些,治Am的方子又如何应用?下面做一简 要叙述。 关于“fi”的含义可以归纳为四种解释: 一是+A”指横AA膜:《难经·三十二难》:“ 心肺独在fi上者。”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胧经之 外,十一经都或上或下通过Am部。《灵枢·经脉》:“心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RA络小肠。”《人 镜经》:“福膜者,自心肺下。与脊、胁、腹周回相著, 如幕不漏,以遮蔽浊气,不使熏清道是也。” 二是+ Am”是“A”的今字。+A”在《说文解字》中 解释为“鼎属也,凡A之属皆从}?。 +Ar} o ”是一个象 形字,是一种器皿。在古代粗略描述的人体解剖图 中,人体的胸肺部像“昂”形,所以“A”出现了假借义 “胸r} ?} ,为这一假借义另造新字“A?,是在古字基础 上再加一“肉”部组成的。 三是AA者,隔也,隔塞不通。((灵枢·根结》:“月A 洞者取之太阴。” 四是隔者,格也,即格拒之义。“噎AA”即指此 义,是指食物不能下咽透A到胃,食入即吐的病证。 可见,“月sPA”处在心肺之下,胃腑之上,其上为清, 其下为浊;其上为阳,其下为阴。《素问·六节藏象 论》将隔上之脏称为阳,R下之脏称为阴,“心者,为 阳中之太阳;肺者,为阳中之太阴;肾者,为阴中之少 阴;肝者,为阳中之少阳。”而脾称为“至阴”。饮食入 口过咽,透AA入胃。在中焦“沤”化腐熟,清阳上升过 AA,归心归肺,在上焦开发成“雾”,濡养全身;浊阴下 降,剩余的糟粕由下窍排出。如果阴阳相逆,则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气在下,则生飨泻; 浊气在上,则生膜胀onAm之位,喜清虚通利,恶混浊 邪扰。现代医学的胆汁返流性胃炎、食管裂孔病,责 门失弛缓症等疾病的临床现,就可理解为浊阴不 降、清阳不升的AA间痞塞。在治疗上,《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对Am上、Awl下之病提出了治疗大法:“其高 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可见,在中医文 献中对11 AIT”生理功能直接描述的虽不多,但从有关 u yg”的病症描述中不难确定其位置与作用。病位涉 及Am的病证可归纳为: 1 热扰胸隔 fi为清虚之地,若热郁于此,上薰心肺,必致烦 燥懊侬,下及胃腑,致呕致吐。 《伤寒论》76条“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 倒,心中懊侬。”进而“胸中窒”(77条)、“心中结痛” (78条),桅子豉汤主之。正是描述的无形邪热郁于 胸fm,扰及心肺,出现不可名状的烦躁不宁,甚至辗 转反侧,坐卧不安。因是无形邪热内扰,故张仲景称 作“虚烦”,相对宿食、痰饮、燥屎等有形实邪而言,病 位在An上心肺,致少气加甘草,波及胃脱则呕,加生 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凉M散,由调胃承气汤 合桅子、黄苹、连翘、竹叶、薄荷组成,用治上中二焦 的热证,表现为胸M烦热,面热头昏,口渴唇焦,目赤 鼻Iff,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涕唾稠豁,便秘澳赤,舌 红苔黄等症。虽云“凉}',但病位已不局限于+ AA ; 了,MA膜之地,成燎原之势。上及心肺,下及胃肠。 上焦胸Am无形邪热,非清不去;中焦燥热上冲,非下 不除,诸药配伍,使上中二焦之火热上清下泄,则胸 Me自清,诸证悉解。凉AA之名,由此命之。 前者用豆豉,后者用薄荷,正说明胸AA间热,当 本《内经》中“火郁发之”的精神,给邪气以出路。病 在AA,甘以缓之。凉AA散中用甘草、生蜜即此义也。 2 结胸证 《伤寒论》中结胸证,是指无形的寒邪或热邪与 有形之邪如痰水实邪结于胸AA,以胸院部疼痛而硬 为主症的一种病证。134条“医反下之,动数变迟, AA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AA ,>,均说明涉及到 “月A”。 结胸分为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前者又分为大 结胸病与小结胸病。大结胸病为水热互结,病位虽 以心下为主,可旁及两胁,下及少腹,上涉胸肺颈项, 远超出了+ AA”的范围。小结胸病为痰热互结,病位 较局限,正在心下,涉及到“MA?,表现为按之则痛,不 按不痛,其脉浮滑,病势较缓。药用黄连、括楼、半 夏,三药入心、肺、胃,清化AA间痰热。 寒实结胸,则是寒与痰水相结,与热实结胸相 比,但无热症。药用三物白散,由桔梗、巴豆、贝母三 药组成,其方后注“病在福上必吐,在SO下必利”。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324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年第12卷第5期 2006. Vol. 12 . No. 5 说明本证是有形实邪停聚在福之上下,或引而越之, 或导而下之。 张锡纯则认为,“结胸之证,有内伤、外感之殊。 内伤结胸,大抵寒饮凝于责门之间,遏抑胃气不能上 达,阻隔饮食不能下降⋯⋯阻塞胸中之气化不能升 降,甚或有碍呼吸,危在目前。”至于外感结胸,则认 为“皆外感之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相胶漆也。无论 伤寒、温病,其治法皆可从同。” 3 隔间水饮 水饮无处不达,饮居Am间,则名支饮,在《金ff要 略·痰饮咳嗽病》对此证详加论述。支饮为患,表现 为心、肺、胃肠的症状,而以肺部症状为主,“咳逆倚 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张仲景对于水饮为患的不同表现,分别立方:水 饮上冒,蒙蔽清阳,而出现头昏目眩为主,用泽泻汤。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属支饮轻 症;支饮阻肺,气机不利,表现呼吸困难,“支饮不得 息”,则用草劳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由支饮阻肺,肺 失宣降,致大肠气机阻滞而致腹满者,当合厚朴大黄 汤理气逐饮,荡热通腑;若向下殃及胃腑,胃失和降, 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则以小半夏汤散寒化饮降逆;兼 眩悸者加获荃,“卒呕吐,心下痞,API间有水,眩悸者, 小半夏加获答汤主之”;若支饮兼表证,外寒内饮,则 以小青龙汤散寒化饮。 木防己汤是支饮重证的治疗主方。“脆间支饮, 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熬黑,其脉沉紧⋯⋯木防 己汤主之”。支饮为患,上逆迫肺,心阳不布,营卫运 行不利而致上症。用木防己汤,利水降逆,扶正补 虚。 4 隔间痕血 文献对Aw间疲血的直接描述不多,但古方中活 血方病位涉及到APO的有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痕汤、AA 下逐疲汤以及通幽汤等。一般认为,血府逐疲汤主 治隔上血痕,AA下逐疲汤主治AA膜以下、上腹部血疲 的积块等。复元活血汤则治两胁间痕血,由于AO“与 脊、胁、腹周回相著”,胁A}相关,所以病位亦涉及到 A。李东垣的通幽汤是治疗胃幽门不通、大便艰难 的方剂,故名通幽。病因是由于胃中疲热化燥,致使 浊气不得下降,必致阻碍福间气机,升降失常,上为 噎塞膜胀,下为大便艰难,所以通幽汤可以理解为作 用于福的方剂。 5 噎隔 Ag是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腑的分界,所以中医把 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称作“噎AA '。轻者为“噎”, 重者成“Am ",包括了现在的“食管癌”、“责门癌”等疾 患。此处之“Am”虽有“格拒”之义,但不少方面亦与 “脆”及“MA证”有涉。 历代文献多有论述,《内经·阴阳别论》“三阳结 谓之福”。《素问·通评虚实论》日:“脆塞闭绝,上下 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太平圣惠方·第五十卷》:“寒 温失宜,食饮乖度,或患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 不和,胸I)否塞,故名APO气也。”《景岳全·噎Aw): “噎IX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 损伤而成。”并指出“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 多有之。”《证治要诀·噎a证治》更重视痰与气在发 病中的意义,“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 痰气搏,不能流通。”《医学心悟》认为“噎脆,燥症也, 宜润⋯⋯结,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9症,不出 胃院干搞四字。”可见,文献中一般将本病病因归纳 为情志不节、痰气交阻,饮食所伤JA道不利,年老体 虚、精血渐枯、9道失养等几个方面。 本病治疗,古人积累了不少经验,亦创立了一些 名方,如程钟龄噎Im名方启A散,由沙参、丹参、郁 金、砂仁、浙贝、荷叶、获荃、柞头糠组成,药虽八味, 可兼化痰、行气、润x、清化于一身,甘寒濡润,化痰 解郁;再如李东坦通幽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 熟地、升麻、炙甘草组成,虽名通幽,实可化Am道疲 血,而用于噎a的辨证论治中。 发掘古人经验,结合现代相关认识与研究,我们 拟定了治疗食管癌、责门癌的“启A} I号方(郁金、丹 参、清夏等)、启Ars II号方(郁金、丹参、全蝎、僵蚕 等)。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对该方进 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启rmI号方主要应用于早期肿 瘤患者或放化中的患者,启AA II号方主要应用于中 晚期肿瘤患者。启) In 11号方是在启API I号方基础 上增强其化痰、通络、解毒的作用,而对免疫功能的 调节作用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在肿瘤有关的TNF分 泌和肿瘤免疫耐受中,说明化痰、通络、解毒中药同 样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克服了调 整免疫功能局限于扶正的片面性,这对抗肿瘤中药 的临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食管癌、责门癌的临床表现看,)TA上症状有 之,如进食时梗塞感、胸骨后不适感、胸Aw疼痛等;AM 下症状亦有之,如胃院不适、食入即吐等,因此在治 疗上调畅气机、解郁利Am亦为重要方法之一。 总之,+幅”不是一个脏腑,但能上连心肺,下络 胃肠,是上焦清阳与中下焦浊阴的分界。涉及到fi 的病证不在少数,治疗不乏影响到隔的方剂。但目 前对福及fi证的研究,当嫌不足。发掘古代文献,结 合现代研究,对“Irpe”及“隔证”进行深入探讨,是值得 重视的理论和临床课题。 参考文献: Li〕刘亚娴,李际军,付小梅,等.启m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4):42-44. 收稿日期:2005-07-14 作者简介:周计春(1967-),男,河北人,副教授, 医学硕士,从事中医文献教学及临床研究。
/
本文档为【浅谈膈与膈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