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1-08-31 2页 pdf 14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课时,不仅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老师更是有严格的要 求,这样从形象上让学生感觉到医生的神圣。在手法 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强调“患者”的体位,同时,也强 调“医生”的体位,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手法示范时要 严格规范自己的形体、姿势,给人以一种推拿操作的美 感,让同学们产生敬畏而使他们从思想上产生警觉,使 他们的注意力能自然集中。 参考文献 [1] 何庄,王德清 . 关于教学艺术概念的理论反思[J]. 教学与管理, 2007(9):7-9. [2] 刘晓燕 .谈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及其培养[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6...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课时,不仅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老师更是有严格的要 求,这样从形象上让学生感觉到医生的神圣。在手法 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强调“患者”的体位,同时,也强 调“医生”的体位,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手法示范时要 严格自己的形体、姿势,给人以一种推拿操作的美 感,让同学们产生敬畏而使他们从思想上产生警觉,使 他们的注意力能自然集中。 参考文献 [1] 何庄,王德清 . 关于教学艺术概念的理论反思[J]. 教学与管理, 2007(9):7-9. [2] 刘晓燕 .谈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及其培养[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6(4):60-61. 作者简介:李孝林(1976—),男,讲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颈肩 腰腿痛的中医药治疗。 (本文校对:潘丰满 收稿日期:2009 - 08 - 14) 【科研进展】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郭晓辉 谢世平 彭勃 许前磊 任聪颖 左刚 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郑州 450008) 摘要: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本病病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得到一致认同,认为外因是邪毒 入侵,内因是正气亏损;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也不一,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腑气血亏损 是本。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包括了单味中药的筛选及有效成分的分析、固定的方剂研究以及包括针灸防治。总结出中医药 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疫病 doi: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0. 03. 13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3-0534-02 *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No. 2009ZX10005-021);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项目(No. 2006CB504802) 1 背景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的致死性的传染病。1981 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 滋病患者后,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严重 的灾难。我国卫生部 2008 年 12 月 1 日[1],截至 2008 年 9 月 30 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 264302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77753 例;报 告死亡 34864 例。2008 年 1 ~ 9 月共报告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44839 例,报告死亡 6897 例。我国艾滋病的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 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 随着艾滋病迅速蔓延,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高度重视的卫生问题 和社会问题,艾滋病防治日益严峻。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国家投入了 大量的物力及人力,研制出多种抗病毒药物,以及后来的高效联合疗法 即鸡尾酒疗法的应用曾给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曙光,使病毒量 大幅度下降,但病毒不能完全清除,停药后易反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 多且易产生耐药性,以致于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由于艾滋病病毒的 复杂性与易变性,使疫苗的研制陷入困境。西医的抗病毒药物不能根 治该病,疫苗的研制又陷入了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世界的目光均聚焦 于祖国的传统医学。在进行中医药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取得了 可喜的疗效。 2 艾滋病的中医理论认识 中医历代文献中本无艾滋病病名,但根据其发病过程及临床特征, 艾滋病应属于“疫病”、“伏气温病”、“虚劳”、“五劳损伤”等的范畴[2]。 从中医病因学角度分析,现认识基本一致,认为该病的外因是邪毒外 侵,内因是正气亏虚。由于嫖娼等恣情纵欲,或禀赋不足,正气本已亏 虚,再因疫毒之邪通过精窍、皮肤,伏于血络,内伏营分而成为本病的发 病之源[2]。从病机上分析,它潜伏期长,且发病急骤,症状多样,为本虚 表实证。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腑气 血亏损是本,表现为 AIDS 相关的症候群,人体诸多系统受损,错综复杂 的病理变化[3,4]。 3 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成果 中药通过调节机体防卫机制,起到抗 HIV 感染和清除病毒的作用, 中医以辨证施治为精髓,在近年来对艾滋病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药的治 疗有着自身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或杀灭 HIV 病毒及治疗某些机会性感染等方面,总体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 3. 1 单味药物的研究 近 20 年来,国内外已对上百种中草药进行了 研究,结果发现多种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 HIV 及提高艾滋病患者 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罗士德等人在 700 种中药中研究发现 141 种有抑 制 HIV 活性作用,如桑白皮、巴豆、漏芦等[5]。徐宏喜等人对抗 HIV 酶 类的中药筛选中研究显示,黄连、紫草、丹参、五味子、黄芩等 22 味中草 药有抗 HIV 逆转录酶作用;知母、黄连、淫羊藿、白花蛇舌草、黄柏、桔 梗、乌梅、石榴皮、鸦胆子、黄芩、牡丹皮等 19 种中药有抗 HIV 蛋白酶作 用。如果把两类中药按不同剂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制成“中药鸡 尾酒”疗法,其针对性强,可能会取得较高的抗 HIV 疗效[5]。 3. 2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在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发现有些药 物成分可以抑制 HIV 复制,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的作用。早期如美 国的研究者发现,中药天花粉的提取物天花粉蛋白具有很强的抗 HIV 作用,不仅在急性感染试验中有此作用,而且在 HIV 感染的单核白细胞 或巨噬细胞的体外慢性感染试验中也显示出较强的抗 HIV 活性,并对 ·435· 光明中医 2010 年 3 月第 25 卷第 3 期 CJGMCM March 2010. Vol 25. 3 HIV 感染的宿主细胞具有清除作用;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甘草的有效 成分甘草甜素能抑制 HIV 引起的溶血性空斑形成,而且能选择性地抑 制 HIV 的复制[6]。硫酸酯化多糖是从箬竹的叶中提取的多糖经硫酸 酯化后得到的多糖产物,它不仅对病毒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而且对 病毒及其蛋白的病毒效应(如细胞病变)也有抑制作用。在培养的第 1、2、3、4 周,对病毒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7%、63. 5%、87. 7% 和 95. 4%,研究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药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也 在增加[7]。苦瓜提取物可抑制艾病毒的表面活性,选择性地杀伤被艾 滋病毒污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苦瓜中分离出的 α-苦瓜素、β-苦 瓜素、MAP-30 新型蛋白,能使艾滋病病毒核糖体灭活,抑制艾滋病病毒 蛋白表面活性[8]。 3. 3 成方的研究 关于艾滋病成方的研究,国内外究已经取得突出成 效。目前,发现有多种中药方剂对艾滋病治疗显示一定疗效。早期研 究显示小柴胡汤能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活性,能提高 AIDS 患者的免疫 功能,与 HIV 感染的单核细胞作用所诱导出的白细胞介素-1 可促进淋 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8];谢世平等[9]观察爱康胶囊(西洋参、山 药、黄芪、茯苓、白术、地黄、当归、阿胶、白芍等)治疗艾滋病患者 65 例,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前后 PPS 与 FAS 在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等均 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表明爱康胶囊能明显减轻患者躯体活动、 精力、疼痛等 3 个纬度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李发枝 等[10]用益爱康胶囊(山药,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当归,白芍,黄芩 等)观察艾滋病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具有 一定的提高 CD4 淋巴细胞数量、延缓 CD4 淋巴细胞下降,提高 CD4 / CD8 比值的作用,提示中医药可以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或使之保 持稳定、减缓其下降趋势。 3. 4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 法之一。关于本病的辨证施治,由于对病机认识不同,看法也不一。有 的认为分期治疗,如杨凤珍等[11]对艾滋病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急性 HIV 感染期,治以清解透热、凉血解毒,方以柴葛解肌汤合升降散加减。 无症状 HIV 感染期,治以益气培元、解毒逐邪,方以保元汤合升降散、达 原饮加减。艾滋病期,大致分为正虚与邪实为主,正虚为主包括:①脾 肾阳虚、失于固脱,治以温阳固脱、健脾泻肝,方以四神丸合补中益气 汤、痛泻要方加减;②肾精亏虚、元阴不足,治以补阴填精,方以大补阴 丸合左归丸加减;③肾精耗竭、阴阳两虚,治以补肾填精、育阴壮阳,方 以补元饮加味。邪实为主包括:①秽浊内蕴、心脾积热,治以清泻心脾、 去腐化浊,方以泻黄散合左金丸加减;②热毒炽盛、痰蒙清窍,治以清热 解毒、凉营熄风、化痰开窍、佐以扶正,方以羚羊钩藤汤加减;③邪毒阻 络、气虚血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瘀、佐以顾护卫气,方以消瘤饮加 减。目前,也有学者提出在对艾滋病分期的基础上再进行各阶段的中 医辨证分型论治,如吕维柏将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分为风寒、风热两型, 风寒治以温散风寒,以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治以辛凉解表,以银翘散 加减[12]。还有学者提出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分期[13],艾滋病中医的 辨证论治总体上属于虚证表现,但也有少数虚实夹杂,按照“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的总体原则,艾滋病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强调补虚,以补 气益肺、温中健脾、培补脾肾等为主,兼以清热、化痰、祛湿、息风等治 疗。经过中医药的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3. 5 针灸治疗 大量的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 血液和淋巴系统循环,增加白细胞吞噬水平,激活网状内皮组织和补体 系统,从而对 HIV 复制起到抑制作用,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延长生 命等作用。美国针灸师 Naomi Rabinomiz 等最早运用治疗 AIDS 患者, 他选用合谷、曲池、足三里、关元、气海、大椎等基本穴位治疗了 200 多 例 AIDS 患者,证实针灸能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增加白细胞的数量, 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水平,激活网状内皮组织和补体系统,收到了减轻症 状、延缓生命的效果[14]。现代研究显示,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 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5]。艾 滋病的病理基础是免疫功能受损[16],这就为针灸治疗艾滋病提供了良 好的前景。 4 展望 AIDS 是继发的免疫缺陷综合征,HIV 不仅在体内大量的复制,而且 还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引起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 优势在于以人为本,整体调节,辨证论治,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 患者机体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机会性感染,且毒性小,作用 持久。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医药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尚要大量进行中 医药抗 HIV 病毒的药物的筛选及有效成分的研究,还应加强抗肿瘤药 物的研究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研究,以取得综合效应。HIV 病毒易变 异及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研究中尚应注意中药配伍及复方的研制, 最终找到延缓或攻克艾滋病的中医药方法,使人们摆脱艾滋病的困扰, 还世界的和谐及社会的安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 组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 http:/ / www. medicine. people. com. cn /GB /8441426. html. [2] 熊韬 .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1992,(9): 49. [3] 尤松鑫 .艾滋病中医证治概述[J].江苏中医,1999,20(3):3-5. [4] 傅桂梅 .艾滋病中医病名辨析[J].中医药学报,1990,(3):6. [5] 吕乃达,王禄林 .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17(4):409. [6] 周建伟,张凡 .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国内外进展[J]. 四川中医, 1996,5(14):17. [7] 蒋岩,陈春英,裴丽健,等 . 硫酸酯化箬叶多糖抗 HIV-1 机制的初 步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14(1):56. [8] 朱善岚,陈应振,陈子榕,等 . 中药治疗艾滋病概述[J]. 海峡药 学,2001,13(2):104. [9] 谢世平,郭会军,许前磊,等 . 爱康胶囊对 HIV /AIDS 患者生存质 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9):15. [10] 李发枝,徐立然,李伯龄,等 .中医药对 173 例艾滋病患者 T 淋巴 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6,47(1):31-32. [11] 杨凤珍,烟建华,王健,等 . HIV /AIDS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J]. 中 国医药学报,2004,19(4):240. [12] 王艳春,胡丹华,张洪新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江苏中 医药,2008,40(8):91. [13] 邱红,谢世平,郭选贤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20):5. [14] 刘振杰,胡伟飚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 2006,25(4):228. [15] 周立华,唐英,卢依平,等 .艾灸法治疗艾滋病脾气虚腹泻的临床 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19. [16] 王素秋,党斌温,燕相山,等 .艾滋病及其肺合并症 3 例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8):556. 作者简介:郭晓辉(1983—),女,在读硕士,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 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通讯作者:谢世平,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 研究。E-mail:xspzz@ 126. com。 (本文校对:庞春渝 收稿日期:2009 - 07 - 23) ·535·光明中医 2010 年 3 月第 25 卷第 3 期 CJGMCM March 2010. Vol 25. 3
/
本文档为【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