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特定蛋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

特定蛋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

2011-09-01 12页 pdf 246KB 1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特定蛋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1 尿微量白蛋白 [英文缩写]mAlb [参考值]0.49~2.05mg/mmol·Cr 或 4.28—18.14mg/g·Cr [临床意义 l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 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 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 20mg/L-200mg/L 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 规范的修复肾单位,...
特定蛋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1 尿微量白蛋白 [英文缩写]mAlb [参考值]0.49~2.05mg/mmol·Cr 或 4.28—18.14mg/g·Cr [临床意义 l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 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 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 20mg/L-200mg/L 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 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 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 200mg/L 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 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 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 微量蛋白的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 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 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 3 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 用。 尿微量白蛋白(U-MA) ——摘自孔德健教授 2001 年 5 月 27 日临检会讲义 整理:师晓斌 正常尿中白蛋白质种类很多,但含量极低,用常规定性或定量难以检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和/或滤膜的静电屏障作用降低,使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尿中的蛋白质浓度 就会上升,即构成肾小球性蛋白尿,早期病变时小分子蛋白质(Tf、Alb 等)先增高为选择性蛋白尿,出现大 分子量蛋白质(如 IgG 等)则已成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严重。其中尿中白蛋白的正常含量应在 20mg/L(白蛋 白排泄率-UAG 小于 20ug/每分钟)以下。 1982 年 Viberti 等发现 I 型糖尿病时尿中总蛋白(UTP)在参考范围内,而尿白蛋白(UA)排泄增加,从而 提出“微量白蛋白尿”的概念。微量白蛋白尿是肾病的早期症兆,是反映全身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小 球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指标。其特征是尿白蛋白浓度为 0~300mg/24h,或白蛋白排泄率 20~200ug/min,或 20~ 200mg/l,或白蛋白/肌酐比率 30~300mg/每克肌酐(3.4~33.9mg/mmol),此时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阴性; 尿常规试条检测蛋白为阳性时白蛋白浓度已大于 200mg/l,或白蛋白排泄率>200ug/min,称为大量白蛋白尿。 健康人群抽样测定(不限定取样时间) 平均尿白蛋白浓度为 5.1mg/l,95%小于 29.6mg/l U-MA/Cr>3mg/mmol 认为有微量白蛋白尿(男:2.5,女:3.5) 正常范围:5~20ug/min(<30mg/24h,<20mg/l,<3.4mg/mmol) 微量白蛋白: 20~200ug/min(30~300mg/24h,20~200mg/l,3.4~33.9mg/mmol) 大量白蛋白尿:>200ug/min(>300mg/24h,>200mg/l,>33.9mg/mmol) 一、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目的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2 早期检测是防止肾脏病变的有效工具,特别对于下述情况尤为重要: 1.糖尿病患者:可以预示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高血压患者:可以预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 二、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200ug/min,或>300mg/24h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一旦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发展成肾衰是不可避免的,是糖尿病 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不可逆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代谢改变导致高滤过 率、基底膜改变、负电荷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而造成。30%的 I 型糖尿病人病程 15~20 年会出现肾病, 20%的 2 型糖尿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已有肾病,2 型糖尿病人病程 5 年后肾脏并发症显著增高。 三、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正相关,对有高血压的心血管 患者是很灵敏的预报指标。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其原因为:肾小球内压力上升、包括白蛋白的 滤过分数之间的功能关系失调、肾小球形态结构上的改变(继发于压力升高)。 注意:无论糖尿病人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抗高血压治疗后 U-MA 下降。 四、微量白蛋白与非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提示对胰岛素抵抗增高,也就是得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提示血压高,心血管疾病发作危 险增加。因此是检测血管疾患的简便方法。 五、尿微量白蛋白降低的措施 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控制糖平衡、减少蛋白摄入、禁烟等。 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与诊断 怀疑相关疾病应多次测定,首次阳性则应在 3~6 个月内再测二次以上,如其中有二次阳性则为早期糖尿 病肾病。 1 型糖尿病,5 年或 12 岁后每年测 1~3 次; 2 型糖尿病,诊断明确时以后每年测 1~3 次;U-MA 阳性者, 每 3 个月随访。 七、尿液标本 随机尿标本虽常用但不推荐;最好 24 小时尿但较难操作;12 小时夜尿、首次晨尿(或第二次尿)即可, 尿液应在膀胱内超过 3小时。 八、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1.尿试条检测白蛋白受到灵敏度的限制,大于 200mg/L 才呈现阳性,而此时肾脏病变已不可逆,所以对 肾病的早期检测意义不大。 2.用免疫比浊法测试 测试 U-MA/U-Cr(>3mg/mmol 为尿微量白蛋白尿)时,两者误差叠加使总误差加大,另外增加检测成本及 检测时间。用 Quik Read U-MA 检测,方法成熟,结果可靠(CRM470 为参考品);操作简便,报告快速,3 分钟出结果;采样方便,定量测试(5~150mg/L);尿中白蛋白在 40g/L 范围内不出现抗原过剩,因此值得广 为应用,以利患者早期治疗。 注:Quik Read U-MA 和 Quik Read CRP 是在同一台仪器上完成测试,仅试剂不同而已。 尿微量白蛋白(U-MA) 正常尿中白蛋白质种类很多,但含量极低,用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和/或滤 膜的静电屏障作用降低,使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尿中的蛋白质浓度就会上升, 即构成肾小球性蛋白尿,早期病变时小分子蛋白质(Tf、Alb 等)先增高为选择性蛋白尿,出现大分子量蛋白质(如 IgG 等)则已成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严重。其中尿中白蛋白的正常含量应在 20mg/L(白蛋白排泄率-UAG 小于 20ug/每分钟)以下。 1982 年 Viberti 等发现 I 型糖尿病时尿中总蛋白(UTP)在参考范围内,而尿白蛋白(UA)排泄增加,从而提出“微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3 量白蛋白尿”的概念。微量白蛋白尿是肾病的早期症兆,是反映全身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 通透性的指标。其特征是尿白蛋白浓度为 0~300mg/24h,或白蛋白排泄率 20~200ug/min,或 20~200mg/l,或 白蛋白/肌酐比率 30~300mg/每克肌酐(3.4~33.9mg/mmol),此时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阴性;尿常规试条检 测蛋白为阳性时白蛋白浓度已大于 200mg/l,或白蛋白排泄率>200ug/min,称为大量白蛋白尿。 健康人群抽样测定(不限定取样时间) 平均尿白蛋白浓度为 5.1mg/l,95%小于 29.6mg/l U-MA/Cr>3mg/mmol 认为有微量白蛋白尿(男:2.5,女:3.5) 正常范围:5~20ug/min(<30mg/24h,<20mg/l,<3.4mg/mmol) 微量白蛋白: 20~200ug/min(30~300mg/24h,20~200mg/l,3.4~33.9mg/mmol) 大量白蛋白尿:>200ug/min(>300mg/24h,>200mg/l,>33.9mg/mmol) 一、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目的 早期检测是防止肾脏病变的有效工具,特别对于下述情况尤为重要: 1.糖尿病患者:可以预示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高血压患者:可以预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 二、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200ug/min,或>300mg/24h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一旦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发展成肾衰是不可避免的,是糖尿病早期死 亡的最重要原因。是不可逆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代谢改变导致高滤过率、基底 膜改变、负电荷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而造成。30%的 I 型糖尿病人病程 15~20 年会出现肾病,20%的 2 型 糖尿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已有肾病,2 型糖尿病人病程 5 年后肾脏并发症显著增高。 三、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正相关,对有高血压的心血管患者是 很灵敏的预报指标。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其原因为:肾小球内压力上升、包括白蛋白的滤过分数 之间的功能关系失调、肾小球形态结构上的改变(继发于压力升高)。 注意:无论糖尿病人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抗高血压治疗后 U-MA 下降。 四、微量白蛋白与非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提示对胰岛素抵抗增高,也就是得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提示血压高,心血管疾病发作危险增加。 因此是检测血管疾患的简便方法。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4 五、尿微量白蛋白降低的措施 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控制糖平衡、减少蛋白摄入、禁烟等。 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与诊断 怀疑相关疾病应多次测定,首次阳性则应在 3~6 个月内再测二次以上,如其中有二次阳性则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1 型糖尿病,5 年或 12 岁后每年测 1~3 次; 2 型糖尿病,诊断明确时以后每年测 1~3 次;U-MA 阳性者,每 3 个月随访。 七、尿液标本 八、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1.尿试条检测白蛋白受到灵敏度的限制,大于 200mg/L 才呈现阳性,而此时肾脏病变已不可逆,所以对肾病 的早期检测意义不大。 2.用免疫比浊法测试 测试 U-MA/U-Cr(>3mg/mmol 为尿微量白蛋白尿)时,两者误差叠加使总误差加大,另外增加检测成本及检测 时间。用 Quik Read U-MA 检测,方法成熟,结果可靠(CRM470 为参考品);操作简便,报告快速,3 分钟出 结果;采样方便,定量测试(5~150mg/L);尿中白蛋白在 40g/L 范围内不出现抗原过剩,因此值得广为应用, 以利患者早期治疗。 原文来自: http://www.tx86.com.cn/html/2009/0331/100837.php 尿系列蛋白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王蕾 罗坤年 孔宪涛 摘要 使用 Beckman 的 Array 360 特定蛋白散射比浊仪测定 64 名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人 24 小时尿中α1-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G、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含量,探 讨它们在糖尿病人中出现早期肾受损的指示作用。结果说明随着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 高,α1-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免疫球蛋白 G含量有增高,但 IgG/MA 比例呈下降趋势。提 示进行尿特定蛋白有助于监视糖尿病人早期肾受损的变化。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α1-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G 微量白蛋白 转铁 蛋白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已被公认为指标之一。目前 又注意到尿中其他蛋白的检测,但因这些蛋白尿中含量甚微,常规方法未达到定量检测 目的。本文用免疫散射比浊(速率)法对尿系列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免疫球蛋白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5 G(IgG)、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进行定量测定以探讨尿系列蛋白在 DN 早 期诊断中的价值。 材 料 和 方 法 一、 对象 1.糖尿病组 本院内分泌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64 例,平均 56.8 岁,病程 1~ 15 年不等。 2.正常对照组 30 名无糖尿病及肾脏病史的健康成年人,平均 44.2 岁。 二、 标本采集 留取 24 小时尿,离心取上清液-20℃保存。 三、 方法 应用 Array-360 散射比浊仪(Beckman),及其原配稀释液、缓冲液、 品、抗血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定标和检测。 结 果 一、 30 名正常对照和 64 例糖尿病组结果见附表。64 例糖尿病按尿中 MA 含量分 为三组:M1 组为尿蛋白排泄正常组,其尿 MA 小于 30 mg/天。M2 组为尿 MA 30~50 mg/ 天、M 3 组为尿 MA 50~80 mg/天。由附表可见各组超出 95%限值的百分率逐渐升高,但 尿 TRF 在糖尿病各组间变化规律不明显。 附表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各组结果比较 n α1M IgG MA TRF 正常人(mg/L) 30 18.00 7.70 14.80 3.60 M 1(MA<30mg/天) 32 4(12.5%) 4(12.5%) 0 2(6.3%) M 2(MA 30~50 mg/天) 20 6(30.0%) 6(30.0%) 6(30.0%) 0 M 3(MA 50~80mg/天) 12 10(83.3%) 10(83.3%) 12(100%) 3(25.0%) 注:正常组用各种蛋白质的 95%上限值表示 M1、M2、M3 为各组病人中超出上限值的例数和百分率 二、 尿 IgG/MA 比值与尿 IgG、尿 MA 之间关系见附图。尿 IgG/MA 的比值随 MA 的 升高而逐渐降低,尤以正常组到 M 1 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附图 各组 IgG/MA 比值变化与 IgG 和 MA 的关系 讨 论 α1M 从肾小球滤过后,主要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小管受损时其重吸收功能下降,尿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6 中α1M 排泄量可明显增加。本实验显示,尿α1M 超出限值的百分率在 M1 组达 12.5%, 并逐渐递增,提示糖尿病病人肾小管损伤可能是 DN 的早期表现,尿α1M 可作为早期 DN 的敏感指标。 尿IgG在各组中超出限值的百分率与MA完全相同。一般认为IgG分子量大(150 kD), 较难通过小球滤膜,MA 分子量小(65 kD),较易通过小球滤膜。根据本实验结果,在 DN 早期同样也有尿 IgG 的排出。此外,测定 IgG/MA 比值,可以作为反映肾脏丢失哪种蛋 白为主的“选择性指数”。本实验发现 DN 时,此比值均较正常人低,特别在早期这种 下降更剧,说明早期 DN 以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为主,排出的主要为选择性蛋白尿。 此外,尿系列蛋白分析还可用于高血压肾病、妊高症早期肾损伤的监测。对各类肾 炎、自身免疫病、肾盂肾炎,可根据尿蛋白排出的量、蛋白质种类及尿选择性指数,判 断肾脏的受损程度、部位及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200233) 罗坤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200233) 孔宪涛(上海市长征医院临床免疫中心) 参 考 文 献 [1] Viberti GC,Keen H. The patterns of proteinuria in diabetes mellitus.Relevance to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J Diabetic Complications,1988;2∶2 [2] Bang LE,Holm J,Svendsen TL. Retinol-binding protein and transferrin in urine. Am J Hypertens. 1996;9(10Pt 1)∶1024 [3] Tencer J,Thysell H,Grubb A.Analysis of proteinuria:reference limits for urine excretion of albumin,protein HC, immunoglobulin G, kappa and lambda immunoreactivity, orosomucoid and alpha1-antitrypsin. Scand J Chin Lab Invest. 1996;56(8)∶691 [4] 李韬.尿系列蛋白的免疫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 11(4)∶251 收稿:1999-9-2 修回:1999-11-29 糖尿病肾病 (DN)随经济发展发病越来越多 ,早期发现用微量蛋白指标检测时有报道 ,其中 α1 微球蛋白质 (α1 MG)应用较少 ,本文联合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 (MA)、α1 微球蛋白质(α1 MG)、转铁蛋白 (TRF) ,预期较好 , 现报道如下。1 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糖尿病按WHO诊断标准确诊 ,无心脑血管病及肾病史 ,尿常规蛋 白阴性 ,血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糖尿病组 71 例 ,男 4 4 例 ,女 2 7 例 ,平均年龄 4 6 .1(18~ 72 )岁 ,病程 4~ 10 年 ;健康对照组 30 例 ,男 19 例 ,女 11 例 ,平均年龄 4 0 .4 (2 0~ 6 0 )岁。1.2 仪… 特定蛋白分析 特定蛋白分析仪是利用抗原一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免疫复合物,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悬浮于缓冲液中的抗原一 抗体免疫复合颗粒的定量测定方法。此方法与化学法相比有其持有的特异性,与现行的均相免疫测定法(EIA) 相比在灵敏度、反应时间、精确度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它可与放免测定法(R1A)媲美,而且避免了试剂稳定性和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7 环保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对其研究开发前景看好。下面将对我科现已开展的特定蛋白测试项目作一简单的 介绍。 一、免疫功能监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 IgG、IgA、IgM 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机体抗感染能力,有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免疫复合物疾病中, C3、C4 检测可以了解其消耗程度。 适应症,①免疫力低,反复感染病人;②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多发性骨髓瘤;④慢性肝病;⑤非何杰金氏淋巴 瘤;⑥白血病;⑦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⑧先天性或获得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⑨对白、球蛋白比例异常 者的随访;⑩术后感染、移植排斥反应。 二、风湿及类风湿全套:抗 O、类风湿因子、C 一反应蛋白(ASO、RF、CRP) 类风湿因子是抗变性 IgG 的抗体。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测定是判断类风湿性 关节炎病人免疫应答和观察抗风湿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急性时相反应物 C反应蛋白对类风湿炎症反应有 辅助的诊断作用。抗链球菌溶血素。可用于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此三种特定蛋白是直接的定量测定,与传统的半定量滴定法和乳胶凝集试验相比,可消除 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并且更敏感、更特异,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适应症:①风湿性疾病;②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②风湿热;④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随访。 三、原敏感肾功能(MA、TRU、β2MG、αlMG、IgG) 肾脏疾病引起的持续性蛋白尿主要来源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球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 加滤膜上带负电荷的涎酸蛋白减少所至。早期以白蛋白为主,如果尿蛋白排出增多,但分子量仍以低分于者为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8 主,如转铁蛋白(了 RF)等,称为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情不太严重,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如高分子量 的蛋白质如 IgG、IgA 等排出增多,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变严重。 以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糖尿病性肾病,是胰岛素依赖型犊尿病(IDDM),患者出现肾功 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观察表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有持续性尿蛋白排泄增高者,其发展成 终末肾病和死亡的可能远比尿蛋白排泄正常者大。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肾脏损害一旦发生,就很难恢复或延 缓其病程。当 IDDM 尿白蛋白达到 20mg/dl,MIDDM 尿白蛋白达到 80mg/dl 时,提示肾损害已进展到临床蛋白尿 阶段。因此,观察微量蛋白尿的轻重程度可预测进展到明显蛋白尿的可能性。 肾小球性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肾小管性蛋白尿系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障碍所致,主要是小分子蛋白质排泄增高,如β2MG(β2 一微球蛋白)、α1MG(α1 一微球蛋白)。可见于肾孟肾 炎、失钾性肾病、肾血管性疾病、重金属中毒等。 适应症:①病程超过 5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②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②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NIDDM)患者;④接触肾毒性物质,接受肾毒性药物,免疫制剂,金属制剂治疗的病人;⑥可疑肾病或有肾病危 险因素的病人。 四、急性炎症蛋白(CRP、αl 一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兰蛋白、αl一抗胰蛋白酶) 在炎症和组织坏死时,血浆某些蛋白质会出现特征性变化,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C 一反应蛋白(CRP)、αl一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铜兰蛋白(C 置 R)和α1抗胰蛋白酶(AAT)是五种 急性时相蛋白质,在急性损伤早期含量升高。这些指标比传统指标如发热、白细胞升高及分类异常、血沉加速 更能早期反映炎症和感染情况。另外,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增加的持续时间不一样,因此,有助于准确判断炎症 的发展过程。其中 CRP 最为敏感,在炎症发生的最初 2 小时内含量就会增加。 HP 在 48 小时内明显升高,AAG 是疾病恢复的极好指标,而 CER 经常与 HP、AAG 一起检测,有助于对急性时相反 应的监测。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9 肝细胞癌患考 AAG 大多升高,AAG 如低于正常则可有效地排除肝细胞癌,与α1 一抗胰蛋白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 测,可提高对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的鉴别能力。CER 测定对 Wilson 病(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最有意义,血 浆 CER 含量明显下降。 五、多发性骨髓瘤检测(KAP 镇、LAM 链) 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又称本周氏(Bence—Jonese)蛋白,是由浆细胞(通常为恶性)无性繁殖合成的单克隆蛋白 质,它分为 KAP 型和 LAM 型两类。测定轻链以 24 小时尿最佳,清晨第一次尿也可以。轻链与骨髓瘤的关系最密 切,约 20%的骨塌瘤患者只分泌游离轻链,约 50%的骨髓瘤病人既有单克隆血清免疫球蛋白,又有单克隆尿轻 链,前者预后较差.轻链以 LAM 型为多,其预后比 KAP 型差。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尿轻链的定量对骨髓瘤的 诊断、分期、预后判断均有参考价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恶性肿瘤和少数潜 伏疾病患者尿中也可查到轻链。尿中存在轻链不一定表明思恶性疾病,有少数病例是良性轻链 病.但轻链的出现是浆细胞肿瘤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应作长期的追踪观察。 六、营养状况检测(前自蛋白、转铁蛋白) 病人的营养状况可极大的影响预后和住院期限。对病人的营养状态,传统上用血清白蛋白浓度来评价.虽然它 是反映蛋白总体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是由于含量高,半寿期长(20 天),用于营养状态监测不够灵敏。前白 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在营养不良情况下含量下降,前白蛋白的半寿期约 2 天,转铁蛋白的半寿期是 8 天。 因此,用于营养状况的评价和治疗效果的监测较灵敏,故目前越来越普遍地用它作营养状态的监测指标。 前白蛋白在肝脏合成,半寿期短,又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多数肝病患者前白蛋白下降至 50%以 下,在坏死性肝硬化时几乎可降至零。 七、脑脊液特定蛋白检测(α2 一巨球蛋白、IgG、IgA、IgM) 对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评价以及对椎管内炎性病变的诊断,均需依赖脑脊液(CSF)的检查。 CSF 白蛋白、IgG 水平升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大脑硬膜外脓肿 等疾病。CSF 中α2 一巨球蛋白(AMG)水平升高,提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或损坏。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10 八、血液病检测(转铁蛋白、触珠蛋白、抗凝血酶一Ⅲ) 抗凝血酶一Ⅲ(AT3)、转铁蛋白(TRF)、触珠蛋白(HP)的检测对于血栓性疾病、凝血障碍以及低血色素和溶血性 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早期的正确诊断和观察病人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AT3 是具有抑制凝血作用的血浆蛋白质,是提示血栓形成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转铁蛋白测定对于低色素贫血患 者。可用于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影响铁代谢或造血的因素都可间接地影响转铁蛋白的合成、 血浆中的浓度以及铁饱和度。触珠蛋白可辅助铁的储存。血清触珠蛋白水平下降可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 摘自:《检验与临床》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目前肾穿刺在 DN 的早期诊断上并 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尿内系列蛋白的检测。检测的蛋白除白蛋白外,还有:α1-微球蛋白(α 1-M)、IgG、TH 蛋白、转铁蛋白(TRF)、视黄醛结合蛋白(RBP)等,下面是丁香园论坛网友关于“尿蛋白对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的讨论。 网友[Puyantong]: 早期 DN 患者不仅存在肾小球损害,肾小管损害亦非常常见,甚至部分患者肾小管损害早于肾小球损害,而 α1-M、RBP、β2-M 等均可提示早期肾小管损害。β2-M 受尿液 pH 值的影响较大,尿 pH< 5.5 时β2-M 开始降解, RBP 则在酸性尿液中较稳定,故 RBP 是较β2-M 更敏感的反映近曲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 DN 早期尿中 RBP 和β2-M 排出增多,可能是由于 DM 时高糖直接刺激损伤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而造成的。近 曲小管上皮细胞是肾单位中代谢最活跃的部位,最易受到代谢紊乱的影响。DM 时高血糖所致的代谢紊乱激活了 异常糖代谢通路如多元醇通路或蛋白非酶糖化,使多元醇及蛋白非酶糖化终产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堆积,氧自 由基产生增多,血管活性物质增多,损伤了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小管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影 响了肾小管功能。因此, 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 出现了尿 RBP 和β2-M 的增高。 随着血糖的控制,HbA1c 下降,这些肾小管标记物的尿中浓度可以下降甚至达到正常水平。所以早期检查 这种小管功能蛋白,可以早期预防或延缓 DN 的发生。 网友[姮宜]: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11 α1-M 是相对分子量为 26000~33000 的糖蛋白,由于该蛋白的产生较恒定,较容易透过肾小球滤过膜,滤 过的绝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且其测定不受尿 pH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肾脏病诊断方面被认为具有重要价 值。血α1-M、β2- M 与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尿α1-M 增高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或肾小管重吸收改变 有关。尿β2M 是主要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而肾小管对α1-M 重吸收障碍先于β2-M,因此,尿α1-M 比 β2-M 更能反映肾脏早期病变。 视黄醛结合蛋白(RBP)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低分子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 21000。在正常人当血液中的 RBP 一旦经肾小球滤过后,则在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人尿中 RBP 排量极少(约 100μg/24h)。尿 RBP 排量升高能敏感的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尿 RBP 排量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明显相关,可作为监测病程, 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项灵敏的生化指标。血清及尿中 RBP 浓度升高,较少受肾外因素的影响,因而尿中 RBP 浓度测定对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的特异性较尿液β2m 测定高;诊断的灵敏度与尿液β2-M 测 定相似。而且 RBP 在尿液标本中的稳定性较β2-M 好,因而尿液 RBP 测定是一个评价肾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转铁蛋白(TRF)的分子量为 76000,属小分子量蛋白。在糖尿病肾脏病变早期,转铁蛋白受非酶促糖基化 作用的影响较小,故其电荷改变不大,因而较白蛋白更易滤过。文献结果显示:被检测的糖尿病患者的标本中 转铁蛋白的阳性率为 59.1%,与尿 MA 及α1M 阳性率相近 。说明尿 TRF 亦是糖尿病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正常时 THP 是肾小管髓袢厚壁升支及远曲小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作为一隐秘抗原只存在于 上述细胞膜上,而不暴露于免疫系统。当小管间质病变,THP 漏入间质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 THP 抗体。尿中 THP 检测用于诊断、监测肾小管损伤(如毒物、肾移植排异反应)。肾实质病变、肾单位大量减少时尿中排出减少, 单纯下尿路感染时排量正常。血中 THP 抗体高低可区别上下尿路感染,在急性肾盂炎时,血清 THP 抗体的 IgG 组份显著增高,而膀胱炎则无此现象。血清 THP 抗体 IgG 组份的测定有助于泌尿道感染的定位。 肾脏早期损伤诊断中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组合分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一般以α1-M、β2-M 和 RBP 等作为评价指标,这类低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容易通过肾小球滤膜,绝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一旦尿中出现, 即反应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临床可选用白蛋白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标志物,α1-M 作为肾小管功能标志物,以弥补常规尿酶联试纸和 镜检漏检的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对于近端小管的损伤可用 NAG、ALP 作为标志,NAG 较灵敏,非特异性 的 ALP 可作为近端小管的补充标志物。髓袢损伤标志物以 THP 为主。 这些标志物的应用使肾脏疾病在可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网友[wenlinchun]: 蛋白尿是临床诊断 DN 的重要线索,但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临床蛋白尿时已属晚期表现。目前主张通过以下方 法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1)测定微量白蛋白尿(UAE):六个月内两次 UAE>20~200 微克/分钟,排除其它因素和心衰、尿路感 染、梗阻等即可诊断为糠尿病肾病。 (2)激发试验:在一定运动负荷下,正常人不出现蛋白尿,而早期糖尿病患者却可出现蛋白尿。 (3)尿-N-乙酸-B-氨基葡萄糖式转移酶(NAG),T-H 糖蛋白、尿β2-M 检测均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 标。 (4)以 99Tin-DPTA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特定蛋白分析 Page 12 (5)B 超、X 线摄片检查:肾脏是否较年龄相同的正常人增大。 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上述各项检查,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网友[lizee]: 今年刚过去的第 66 届 ADA 会议有人提出,尿中相关脂肪因子或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临床判定 DN 的临床意 义。他们提出在 DN 早期尚未表现明显微量白蛋白尿时,肾脏功能已经受损,而尿中 MCP-1 和 IL-6 等炎性因子 水平的升高与肾脏功能状态相一致,因此,MCP-1 及 IL-6 可以作为 DN 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RBP4 作为一 种刚被我们认识的新型脂肪因子,能否也可以作为 DN 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我觉得值得我们证实和期待。 网友[duigou]: CystatinC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CystatinC 亦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家族中的一员,简称胱抑素。CystatinC 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其生成速度是稳定的。CystatinC 的主要作用是 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血中的 CystatinC 能自由的被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分解代谢,不 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由于 CystatinC 在体内有稳定的生成速度及循环水平,不受其它病理状态的影响;能 自由地被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这些特点表明它是一项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网友[chenyan6]: 的确,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正如各位战友所言,早期诊断的指标非常多,以前研究重点放在 尿内各种蛋白浓度的测定上,近年由于认识到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很多研 究也发现血、尿内某些细胞因子浓度的改变出现较早,可能比尿蛋白浓度的改变出现还早。这方面我们也做了 一些动物实验,发现糖尿病动物尿 TGF、VEGF、MCP-1、ICAM-1 等确实有明显改变,但由于糖尿病肾病是多种 因素导致,目前除了白蛋白外,其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地位好像没有被公认。 --- By Thetulips
/
本文档为【特定蛋白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