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6章 发热

第6章 发热

2011-09-04 35页 ppt 261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0454

暂无简介

举报
第6章 发热null发 热发 热 徐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null体温调节系统感受器中枢效应器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C)。 月经前期 生理性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 体温↑ 应激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与SP相适应) 过热(...
第6章 发热
null发 热发 热 徐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null体温调节系统感受器中枢效应器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C)。 月经前期 生理性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 体温↑ 应激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与SP相适应) 过热(被动性体温↑,超过SP水平)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指能激活产EP细胞,并使其产生和释放EP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一)感染性因素 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1、细菌:     G+菌 常见发热原因 G-菌 内毒素(LPS) 最常见的外致热源,耐热,常引起输血、输液时发热。     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 null 2、病毒:全病毒体、血细胞凝集素致热 3、真菌:全菌体、荚膜多糖和蛋白质致热 4、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5、疟原虫:裂殖子、疟色素。 (二)非感染性因素(体内产物) (二)非感染性因素(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对产EP细胞有激活作用。    如风湿热、药物热等。 2、类固醇:本胆烷醇酮(典型代)、石胆酸等。    如:肝癌、肾上腺癌等。 3、其他:如尿酸结晶、组织蛋白的分解产物等。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的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的产生和释放包括产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释放。 产EP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星状细胞、肿瘤细胞等。这些细胞与脂多糖(LPS)结合后即被激活,从而始动EP的合成。 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一)种类: 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 最早发现的多肽类物质; 由单核C 、巨噬C 、内皮C 、肿瘤C等产生; 其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尤其是下丘脑; 双峰热,其作用可被水杨酸钠阻断。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重要EP之一,多种外致热原可刺激淋巴C、巨噬C产生释放; 其生物学活性与IL-1类似; 小剂量单峰热,大剂量双峰热 其作用可被布洛芬阻断; 3、干扰素(interferon,IFN):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 由白细胞产生,有多种亚型,与发热有关的是IFNa 和IFNr,其作用可被PG合成抑制剂阻断,反复注射可产生耐药性。 单峰热。 4、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MIP-1) 4、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MIP-1) 5、白细胞介素-6(IL-6): TNF、IL-1、病毒等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 由单核C、成纤维C等分泌的细胞因子; 作用弱于TNF、IL-1; 布洛芬或吲哚美辛可阻断其作用。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含有温度敏感N元,对来自外周和深部温度信息起整合作用。   正调节中枢:主要包括POAH等。   负调节中枢:主要包括VSA(腹中膈)、MAN (中杏仁核) 当外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 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上升; 后,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 通过负调节介质限制体温升高。 热限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的直接作用,如IL-1、TNF。 从毛细血管床部位转运及脉络丛部位渗入。 2、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对大分子物质有较高的通透性; 或与相关细胞膜受体结合,产生新信息反馈。        null下丘脑终板血管区(OVLT) (三) 中枢发热介质 (三) 中枢发热介质 1、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 (PGE): 实验依据:其致热敏感点在 POAH,体温升高的潜伏期比EP短,同时还伴有代谢率的改变,PGE合成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具有解热作用。 (2)环磷酸腺苷(cAMP): 是一重要的接近于终末环节的发热介质。null (3)Na+/Ca2+比值: Na+/Ca2+比值↑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中介作用 。 Na+/Ca2+比值↑使CSF中cAMP含量明显↑→体温↑。 即EP→下丘脑Na+/Ca2+↑→cAMP↑→调定点上移。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是一种发热体温中枢正调节介质,分布于室旁核和杏 仁核;IL-1、IL-6可刺激下丘脑释放CRH。 null (5)一氧化氮(NO): ①作用于POAH、OVLT等部位,介导发热时的体温升高; ②刺激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活动使产热增加; ③抑制发热时负调节介质的合成和释放。null 2、 负调节介质: 发热时的体温升高极少超过41℃,即使大大增加致热原的剂量也难越此极限。这就意味着体内必然存在自我限制发热的因素。 常见的抑制物: 精氨酸加压素(AVP):是神经垂体肽类激素。 黑素细胞刺激素(a-MSH):腺垂体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 脂皮质蛋白-1: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 (四)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四)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调定点理论: 调定点的正常设定值在37℃ 左右。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温度感受器将温度信息传到调节中枢,与调定点比较,并作用于效应器(产热和散热),使中心体温与调定点相适应。 T↑→血温↑→ 脑温↑→热敏神经元受刺激,放电频率↑ 散热↑、产热↓→体温不致过高。 T↓→血温↓→脑温↓→冷敏神经元受刺激,放电频率↑ 产热↑、散热↓→体温回升。 使体温保持恒定。 null发 热 激 活 物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外毒素 致炎物 组织蛋白分解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类固醇代谢产物PGE Na+/Ca+ + cAMP 体温调定点上移骨胳肌寒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产热↑EP产致热原细胞null 发热的时相 1、体温上升期(the fervescence period): 发热的开始阶段。 特点: 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血温〈调定点温度(低温刺激)→ 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抑制→散热↓→产热〉散热 体温↑null 临床表现: 1、寒战: 运动神经兴奋→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产热巨增。 2、皮肤苍白、鸡皮疙瘩: 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皮温↓→皮肤冷感受器→畏寒感; 皮肤竖毛肌收缩→鸡皮疙瘩。 3、皮肤干燥:汗腺分泌减少。 null 2、高温持续期(the persistent febrile period)(高峰期) 特点: T达到调定点的新水平后→体温调节中枢的冷、热敏神经元活动保持新水平上的平衡→体温保持在高热持续状态→ 产热↑≈散热↑ 临床表现: 寒战停止,皮肤血管扩张,皮肤红热,有酷热感,皮肤、口唇干燥,呼吸深快。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热特点,持续时间长短不同,可据此绘出热型曲线,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如伤寒-稽留高热型。null 3、体温下降期(the defervescence period)(退热期) 特点: 由于机体的防御功能或合理治疗→病因消除、致热原作用逐渐丧失→调定点下移→血温>调定点温度,与上升期的变化相反→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散热↑、同时产热↓→体温逐渐正常。 临床表现:大量发汗,皮肤湿润,体温回降。此期易引起脱水。 骤退 渐退 发热时相中调定点与中心体温的关系 发热时相中调定点与中心体温的关系 发热的类型 发热的类型 ●稽留热(sustained fever)  病人体温持续39-40℃达数日或数周,且体温波动在1℃以内。见于大叶性肺性、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病人体温高于39℃,且一天内波动幅度达2℃以上。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风湿热、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等。     ●间歇热(intermittent)  病人体温在一天之间可由39℃下降至37℃,然后又骤然上升,呈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可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病人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第三节 代谢、功能的改变 第三节 代谢、功能的改变 一、物质代谢改变 发热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物质代谢加快→体温↑。一般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甚至达30-60%。 1、糖代谢 糖分解代谢加强,糖原贮备↓→血糖↑、糖尿。 氧供应相对不足→糖酵解↑→乳酸↑→代酸。 2、脂肪代谢 脂肪分解加强→酮血症、酮尿→代酸。 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动员脂肪贮备→消瘦 null 3、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分解↑→氮质血症、尿氮排出↑→负氮平衡→总血浆蛋白量↓、白蛋白↓→机体抵抗力↓、组织修复能力↓。 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 体温上升期→水Na+、CL-潴留。 脱水、Na+、CL-排出↑。 高热持续期 分解代谢↑→K+由C内→C外 体温下降期 乳酸、酮体→代酸 维生素由于摄取↓、吸收↓,消耗↑→维 生素缺乏,应及时补充。 null 二、生理功能改变 1、神经系统   发热的早期、中期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晚期迷走神经占优势。神经系统兴奋性先增高,后抑制 初期:头痛、头晕、失眠。 持续高热:谵妄、幻觉、昏迷,在小儿可出现热惊厥。 甚至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危及生命。null 2、心血管系统 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及血温↑, 耗O2量和CO2生成量↑→心率(HR)↑,体温上升1℃→心率增加18 次/分;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BP略↑。 晚期:副交感N占优势→HR↓、BP↓,甚至可发生虚脱, 循环衰竭。 发热可增加心脏负担,对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可诱发心力衰竭。 null 3、呼吸系统 血温↑、CO2生成增多及酸性产物积聚→呼吸中枢兴 奋性↑→呼吸加深加快→散热↑、促进氧供,CO2呼出↑→呼碱; 持续高热→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浅慢或不规则。 4、消化系统 交感N兴奋性↑→消化液合成和分泌↓→口干舌燥、苔厚、食欲↓。 胃蠕动↓→恶心、呕吐。 胆汁、胰液↓,肠蠕动↓→便秘及肠胀气。 null 5、免疫系统变化 发热对机体防御功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抗感染能力的改变 一定高温可灭活对热敏感的致病微生物; 发热时,唤起各种防御反应,增强抵抗力。如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抗体分泌增多,肝解毒功能增强。 2)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EP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肿瘤细胞对热比正常细胞敏感。 目前,发热疗法被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null 6、泌尿系统 尿量减少、比重增加 7、急性期反应 是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EP可引起此反应→急性期蛋白合成↑、白细胞计数的改变及血浆微量元素的改变等。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治疗原发病 二、发热的一般处理 对于不过高的发热(体温<40℃)又不伴有其它严重疾病者,可不急于解热。予以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和水。 三、对症处理 四、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四、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1、高热(>40℃) 2、心脏病患者 3、妊娠期妇女、肿瘤患者 4、解热措施: (1)药物解热:1)化学药物:水杨酸盐类 2)类固醇解热药:糖皮质激素 3)中草药 (2)物理降温:冰帽、冰袋冷敷头部; 四肢大血管处酒精擦浴; 置病人于低温环境等。null
/
本文档为【第6章 发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