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五讲 传播媒介

2011-09-06 50页 ppt 2M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419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五讲 传播媒介null第五讲 传 播 媒 介第五讲 传 播 媒 介null《诗经》:“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孽、触媒 《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介:中介 《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媒 介null英语中,媒介“media”(“medium”的复数形式),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
第五讲  传播媒介
null第五讲 传 播 媒 介第五讲 传 播 媒 介null《诗经》:“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孽、触媒 《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介:中介 《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媒 介null英语中,媒介“media”(“medium”的复数形式),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形形色色的媒介概念“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 “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1986)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形形色色的媒介概念 孰是孰非? 孰是孰非?作为介质,即传输信息的渠道(技术、手段) 作为机构,即发布信息的专门组织 作为两者的统称 媒介媒体传媒MEDIAnull“新闻媒介”是新闻传播媒介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用于传播新闻的大众传播媒介。 “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媒体的简称,主要指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讯社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媒介与媒体:传媒的两种涵义及其区分》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 “媒介”、“媒体”、“传媒”三词使用现状——以文献计量方法对四种专业核心期刊的研究 》null辞书释义 辞书释义 1.居中使二者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2.媒体:新闻媒体。 ——商务印书馆《当代汉语辞典》 电视、报刊、广播、广告及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的总称。 ——《当代汉语辞典》 1.传播媒介。特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工具。2.传染疾病的媒介或途径:苍蝇是许多疾病的传媒。 ——《当代汉语辞典》 媒介媒体传媒定义基本相同,都是介质或工具的意思,然而,这三词包含的另一个意思即发布信息的组织、机构,在此被忽略了。    null随着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媒介”、“媒体”、“传媒”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已不仅仅局限于辞典或英文的释义,而是在日常使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搭配和组合,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 让“媒介”回归其本意——介质(载体、工具); 让“媒体”承担更多内涵,即除介质之外,还包含机构的意思; 让“传媒”体现最广泛的含义——代整个媒体行业。null 大众媒介:大众传播所使用的,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现代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媒介:传播渠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如广播。 媒体:媒介组织、媒介机构,是一种从事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门组织,如广播电台。 “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施拉姆 null 宏观层面——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揭示媒介给人类的生活、发展以及生活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影响。 关于媒介的研究微观层面——研究者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null“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识其器。认识媒介null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 1、示现的媒介系统 传受双方都无需依赖机器 2、再现的媒介系统 传方依赖机器,接受方不依赖机器 3、机器媒介系统 传受双方都依赖机器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媒介的分类 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三类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null1、早期的实物媒介、文字媒介 2、近代平面/印刷媒介 15世纪的印刷书籍 17世纪的定期报纸 18世纪的杂志 19世纪中期的大众媒介:便士报、五分镍币杂志、一角钱小说 3、电子媒介 19世纪的照像技术、无线电技术、电话技术 19世纪80年代的电影 19世纪末的唱片 20世纪初的广播 20世纪中期的电视 4、新媒介 20世纪后期的卫星、有线电视、数字媒介、网络媒介媒介发展简史null 1、媒介所刺激的感官 2、反馈的机会 3、速度的控制 4、讯息代码 5、增值的力量 6、保存信息的力量 7、克服弃取的力量 8、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用施拉姆的8个原则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六种媒介中任选两种进行分析。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null 报刊null 广播 null 电视 null 网络 null1、媒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媒介有融合的趋势。我们已经不能把单个媒介从整个传播环境中抽离出来看待它的优劣。尤其是三网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将使信息传播、内容和通信的服务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 3、媒介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人,人是媒介的发展动力 4、叠加性(共融性)。即新的媒介产生,并没有淘汰旧的媒介,而是与之共存,且各有其用武之地。认识媒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选择媒介的原则选择媒介的原则“报偿的保证”主要同内容及它满足受众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 “费力的程度”主要同可获得性及使用的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有关。“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是选择最容易收到的娱乐节目。他们甚至连交换频道这样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也不情愿做,而是盯住一家电视台直到出现了他们实在不爱看的节目或者该去睡觉的时候才罢休……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某一类信息突然间变得对我们如此重要,以至于值得我们几乎不惜一切努力去获得它。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们也总是选择最容易获得的渠道或者我们感到用起来最有把握、最得心应手的渠道。”媒介分析的相关理论媒介分析的相关理论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null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媒介分析的相关理论哈罗德·英尼斯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dams lnnis ( 1894—1952) 英尼斯在政治经济学、文明史和传播学诸领域的成就,使他成为世界级的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称他为“最好的老师”,因为英尼斯“每一句话都是一片浓缩的专论。他的每一页书都包含了一个小小的藏书室,常常还包含一个参考文献库。”多伦多大学的英尼斯学院(Innis College)著名经济史学家,媒介研究学者。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社会学的一代宗师帕克,获博士学位。他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他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前期他主要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家,主要研究经济史,他的四部代表作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史》、《加拿大皮货贸易》、《加拿大经济史导论》和《现代国家的政治经济》。 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0)是英尼斯的第一篇传播研究,认为报纸是推动市场的动力。这方面的著述有:《帝国与传播》 (1950)、 《传播的偏倚》(1951),还有一部上千页的未完成的手稿——《传播的历史》。(Empire and Communication)(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null英尼斯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媒介的产生会改变或者影响文化的进程和历史的发展。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或者媒介形态的改变,往往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他认为,媒介对社会心理、社会型态和文明的进程都会产生深重的影响。他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特性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特性偏倚时间的媒介:质地较重、耐久性强、易于保存的媒介,如粘土、石刻、钟鼎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偏倚时间的媒介:不具有耐久性,但质地较轻、易于传送和运输的媒介,如现代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null 麦克卢汉:“英尼斯是第一个在理论上处理了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和他的工作相比较,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中的位于页面下方的注释。” ——《哥德堡群英》null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McLuhan 1911年7月21日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父母皆为天主教徒。17岁考入曼尼托巴大学学习工程专业,后改学文学,毕业时获得英文和哲学的双学位。之后又负籍剑桥,重新从本科读到博士。 “他貌不惊人,高高瘦瘦的,活像瘦皮猴”,“他以平板、带着鼻音,而且有一点加拿大腔调的中西部口音开始宣读论文时,我已经开始想打哈欠了……但是,不久这个相貌平平的英文讲师便开始有惊人之语”。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旁观者》争议性人物 争议性人物 “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 “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先知”。“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入魔的形而上巫师”、“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在历史决定论的祭坛前为半拉子艺术家做黑弥撒的教士”。攻击他“出尽风头,自我陶醉,赶时髦,追风潮,迎合新潮。可是他错了”。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巡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为什么受到抨击? 为什么受到抨击? (1)成为公众人物 (2)校园政治(背离校内传统的教学导向等等) (3)另类的研究方法 (4)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语言的破格)麦克卢汉对文化史的研究,综合了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文学的研究路子。他把社会史和文化史简约为传播史。他的历史尺度和跨度太大,难免大而无当,但是他毫不在乎。他喜欢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在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驰骋。他举起“杂家”的旗帜,公开批评“专家”。他不屑于当专家,因为他认为专家是畸形人。他讴歌整合一体的“部落人”,悲叹分割支解的“拼音文字人”、“谷登堡人”和“机械人”。他呼唤“重新部落化”的人。另类的研究方法遭到误解 另类的研究方法遭到误解 反常的研究方法: 探索而不做结论, 并置而不做分析, 铺陈而不做归纳, 发现而不做判断, 定性而做不定量, 形而上不做实证。他的叙述方法也一反常态: 偏爱格言警语, 不求明白如话; 只用“艺术”语言, 不求科学严密; 只推出马赛克图像, 不搞量化描摹。null一村——“地球村” 三论 (1)媒介即讯息(媒介的本质) (2)媒介延伸论(媒介的功能) (3)媒介凉热论 (媒介的分类 )null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东西不在于传播的内容,而在于传播的媒介自身。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媒介即讯息(message)他出语惊人地指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是非言语的。’”“一种媒介的‘内容’就象是窃贼所拿的多汁的肉片,旨在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null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是“人的延伸”。任何新媒介的产生,不但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的感官能力 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键钮和拨号盘是人类思想力量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计算机不仅是眼睛的延伸,而且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在部落化时期,人的感官功能是平衡对称的,但是,当任何一种感官功能以技术的形式实现时,就会出现各个感官之间的比例变化。媒介:人的延伸(extension of man)null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是指传播的信息明确清楚,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如广播、电影、书籍、演讲、报纸等。 “冷媒介”是指传播的信息模糊含混,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媒介冷热论null麦克卢汉还就此引申出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发展中国家是“冷”的,发达国家是“热”的;农村是“冷”的,城市是“热”的;今天的电子时代是“冷”的,往昔的机械时代是“热”的。 这种没有学理的区别是麦克卢汉在理论上的大败笔,降低了他的学术声誉。 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null地球村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每一角落,因而地球已经成了一个小村庄。“村民”及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地球村 ——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 Village ,1969) 十一、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十一、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1.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人的诞生》/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 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62年,经常重印 2. 《媒介法则:新科学》/Laws and Media: The New Science, 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合作,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8 3. 《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 Village,纽约:矮脚鸡出版社,1967年4. 《媒介即是按摩:效果一览》/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An Inventory of Effects,与昆田·费奥拉合著,1967年,纽约矮脚鸡出版社,1989年纽约点石书局重印。 5.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剑桥和英国伦敦,1994 6. 《机器新娘》。该书甫一问世就引起广泛关注(如《时代》杂志),称之为发人深省、幽默风趣,该书的研究领域原本被认为是了无意义、鸡毛蒜皮的。null7. 《谷登堡星汉璀璨》。这也许是有史以来关于印刷技术的最重要的论著。这是关于印刷术的洞见和印刷术的影响是极其厚重的杰作, 也是了解创造西方文明的技术威力的必要条件。在结构上,这像是一本反常书(anti-book),是由许多部件镶嵌而成的马赛克。 8.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重要、最富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他首先提出“媒介”、“地球村” 、“信息时代”。为什么有人封为他为“北方圣人”、“先知”?有此为证:“媒介是人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媒介即是讯息。” “文字是视觉的。” “电视是听觉的和触觉的。” “我们正在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翻开目录,你就觉得他的震撼力扑面而来: 9. 《花花公子》访谈录:‘马歇尔·麦克卢汉——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上学家——袒露心扉’(《花花公子》1969年3月号)。这一篇访谈录捕捉住了麦克卢汉最精彩的连珠妙语。人们在此发现的,几乎是他整个思想全面而通俗的总览。这也是难得的妙文,因为它包含着麦克卢汉最自如时的那种“感觉”,侃侃而谈、挥洒自如、娓娓道来,他在这里的阐释威力处于巅峰状态。 10. 《麦克卢汉精粹》本书是麦克卢汉选集,由其儿子艾里克·麦克卢汉编辑。网络时代的今天,他的预言已然成为现实,他的洞见更加富有启迪意义。全新的一代人正在转向他的著作,以便了解这个地球村。 11. 附录《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Philip Marchand,Marshall MaLuhan:The Medium and the Messeng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就是一本有血有肉的大传。作者力求全面、立体、多侧面、多层次剖析麦克卢汉的思想、人格和遗产,力求对他有一个超越前人的比较公允的评价和把握。读过之后,麦克卢汉的思想渊源、他对学术传统的颠覆和“背叛”、他对人的延伸的诡谲理论、他对技术和媒介的“崇拜”、他分裂的学术人格——种种难以求解的谜团,就比较容易解开了。 12.附录《数字麦克卢汉》,(Paul Levinson, Digital McLuhan),保罗·莱文森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null 1.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 2. 局限性: 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 1)极端性和片面性:麦克卢汉只强调了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其理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2) 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完全受到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麦克卢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社会性延伸。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参考视频参考视频BBC纪录片:《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 (BBC life and times marshall mcluhan)null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梅洛维茨(Joshua Meyrowitz)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尼尔·波兹曼 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和对媒介文化深刻的洞察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The Disapearance of Childhood 英尼斯 麦克卢汉 戈夫曼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情境是一种信息系统 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电子媒介正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变化和整合 梅罗维茨指出,戈夫曼只是分析了人际交流中“场所”不同、“话语”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亦不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场所”对交流情境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 地点场所对情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允许某些人听到和看到正在其间发生的交流活动,而不让其他人听到和看到这些传播活动。这就是说,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比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场所重要,而在确定信息环境与物质场所的界限时,接触信息的机会则是判断和辨别的一个关键因素。null 构成信息系统的是“谁处在什么地点”和“什么类型的行为可被谁观察到”的两种情形,或者说是以人们接触社会信息——自己和别人行为的消息——的机会为核心。在这信息系统内,“信息不但在自然环境中流通,也通过媒介传播”,因此,“运用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如同地点场所一样,都促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通形式。”    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物质)环境(具体的地点如卧室、大礼堂、公园等)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1、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则会引起行为的错乱,因此,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 null 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 “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是一个可变因素,而不是静态的。制约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决定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情况。” 人们在传播活动中努力使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动态的情境保持一致,从而前后一贯地演好某个规定的角色。但是,梅罗维茨指出,相安无事的人际交流情境,一旦遭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入侵,原先的和谐与平静往往会受到破坏,引起麻烦。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混淆了区分不同情境的界线,将那些只适合某些人观看的演出原封不动地搬给了整个社会来观看了。 null 首先,它促成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并合。 其次,电子媒介还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顺序和群体的改变。 第三,电子媒介使原来的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3、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 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null梅罗维茨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媒介讯息。   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null(1)媒介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把媒介研究纳入到社会环境的分析之中,从较广的角度分析研究媒介及其社会影响。 (2)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强调媒介引起新情境,行为要适应新的情境。这一点有很大的独创性。 (3)对媒介的力量过分夸大,几乎将媒介说成是解释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撇开了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关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 对梅罗维茨理论的评价 :null“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 电视与人的“充裕主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null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 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性格。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跟着感觉走”,性格大多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社会责任感较弱。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1973null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 “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它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相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中野收:《现代人的信息行为》,1980null过渡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null电视接收机本身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 电视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欲望的媒介; 日本人的价值观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佐藤毅在1986年发表的《人的自律》一文中探讨了电视 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裕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四.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四.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1)新媒介的特点null(2)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
本文档为【第五讲 传播媒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