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2011-09-09 6页 doc 81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6194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座地日行八万里 指的是赤道上任一点)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 纬线 圆圈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南北方向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座地日行八万里 指的是赤道上任一点)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 纬线 圆圈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南北方向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5.特殊经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本初子午线(00经线)和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不属于东西半球中的任何一个半球 200W、160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东到1600E之间或1600E向西到200W之间;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西到1600E之间间或1600E向东到200W之间的经度) 6.特殊的纬线 赤道(0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界线:23.50N、23.50S、66.50N、66.50S纬线 低、中、高纬的分界线: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极点:900 7.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唯一已知的相似点是 方向相同 都是自西向东) 种类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地球的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和地图资料二: 8.五带划分: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带:热带、南温带 .北温带、南寒带 .北寒带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9.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 节气 发生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分布情况 春分日 3月20或21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 夏至日 6月21或22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 9月22或23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 冬至日 12月22或23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1.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1/10000或1:1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12.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与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比较 比例尺与所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图幅相同)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1/100>1/10000 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13.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 一般情况 指向标法 经纬网指示方向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填绘地图时,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 15.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高度的基本表示方法 概念 海拔(米)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的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登高线密集,坡度越陡。相反,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9.如果你想让你住的地方永远昼夜平分,哪你应选择住在哪里?(赤道上) 第二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大洲:(共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 全部在南半球 横跨经度最广的是 跨南北半球 欧洲、北美洲 南极洲 南极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3.主要洲界: 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非洲 南北美洲 亚洲和北美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4.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由大到小:太大印北) 全部在东半球 全部在北半球 跨经度最广的 跨南北半球 印度洋 北冰洋 北冰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有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8.大陆、大洲、大洋的分布:(图2.1-9) 六块大陆 七大洲 四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 北美大陆、亚欧大陆 欧洲、北美洲 北冰洋 全部位于南半球 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南极洲 跨南北半球 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亚洲、非洲 大洋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全部位于东半球 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非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 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南美洲 跨东西半球 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天气和气候 1.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③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人为因素 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纬度因素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海陆因素 ③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地形因素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北风坡降水少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人类活动。 6.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火热干燥 终年温和多雨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居民和聚落 1、2006年,全球人口已超过65亿,而且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在增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 出生率 与 死亡率 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 出生率 减 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 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在 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 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 高 。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 人口密度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总数/面积总数,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其人口密度为 400000/2000=200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东部和南部 、 欧 洲以及北美洲 东部 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极端干旱的 沙漠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雨林 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 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高原、山区 ,自然条件 恶劣 ,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 快 和人口过 多 。 8、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的 生育 ,使人口的增长与 社会、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与 资源环境 相协调。 9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其中黄种人集中分布在 亚洲东部,黑种人的集中分布区是 非洲南部 ,白种人集中分布在 非 洲北部、 亚 洲西部、       欧 洲及 北美 洲。 10、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 汉 语、 英 语、 法 语、 俄 语、 西班牙 语、 阿拉伯 语,其中 汉 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讲汉语的人主要分布在 中 国和 东南亚 地区,英语最初是 英 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 殖民扩张   和 国际贸易 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讲其中的 西班牙    语。 11、世界的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 基督教 ,该宗教形成于 亚 洲,第二大宗教是 伊斯兰教 ,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 清真 教,第三大宗教是 佛教 ,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   部和 东南 部。全球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12、聚落不仅是人们 居住 地,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它可以分为 乡村和城市 两类。一般来说先有 乡村聚落,后有 城市 聚落,城市主要从事 工业 、 服务业 等工作。 13、聚落发展的表现有占地面积越来越 大 、建筑物越来越 多 、道路越来越 完善 。 14、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地形、 气候、 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15、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 建筑 风格。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 环境 而异。 16、在城市和乡村和建设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7、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 人类活动 和 自然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 18、世界遗产可分为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 自然与文化遗产 三大类。 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居前六位的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居前十位的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2.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等自然界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3.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北半球及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5.国际合作虽然存在着不平等,但是互惠互利的。发达国家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二者都需要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6.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和核问题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7.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
本文档为【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