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2011-09-12 3页 pdf 96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6253

暂无简介

举报
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 2期(总第 30期) 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段小强 丧礼,民间俗称“送终”、“办丧事”,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 教性质的社会习俗。因而, 它同一切宗教习俗一样具有保守的性质,以直接的或歪曲的形式把 古代的一切社会现象保存了下来。在我国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独特,民族成份复杂以及外来事 物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仪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概括的叙述。 一、葬式。葬式是丧葬仪礼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具体丧葬过程中采取哪种葬式,它们都是古 老习俗的传承。根据敦煌遗书的记...
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 2期(总第 30期) 敦煌文所反映的古代丧礼 段小强 丧礼,民间俗称“送终”、“办丧事”,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 教性质的社会习俗。因而, 它同一切宗教习俗一样具有保守的性质,以直接的或歪曲的形式把 古代的一切社会现象保存了下来。在我国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独特,民族成份复杂以及外来事 物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仪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概括的叙述。 一、葬式。葬式是丧葬仪礼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具体丧葬过程中采取哪种葬式,它们都是古 老习俗的传承。根据敦煌遗书的记载可知,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土葬、火葬和天葬三种安 葬方式。现分述如下。 1, 土葬, 亦称棺葬,是我国丧葬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葬式, 至今还在广大农村习用。敦 煌文书 P. 2820《亡女》卷载:“昔倾城绝代之容, 今卧绿野黄沙之地。只见残花蔓草, 茫茫而暗 长空庭。”就是描述土葬的文字。S. 6417《盖闻无余涅般木金棺永寂》卷载: “然今之灵,寿尽今生, 形随物化, 舍兹白日,掩就黄泉, 体随时迁, 魂随幽壤。”亦是讲土葬的,并把“木棺”美称为“金 棺”。在敦煌变文中关于土葬(棺葬)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如S. 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并图一卷并序》卷中载:“呜呼哀哉心里痛, 徒埋白骨为高冢。⋯⋯不须白玉为棺椁,徒劳黄金葬 墓坟。⋯⋯一朝擘手入长棺,空浇冢上知何益。”等等,也反映的是用棺椁厚葬的事实,当然并不 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棺木来土葬的, 故S. 778《玉梵志诗》中有:“富贵办棺木,贫穷席里裹。”说 明富有人家用棺木厚葬,贫苦人家只能用一张草席裹住埋葬了事的事实。 2, 火葬, 又叫“火化”,最原始的方法是纵火焚尸,然后弃之不管,然敦煌文书所反映的火葬 方法已有所发展, 是在墓穴旁焚烧尸体,然后掩埋。敦煌遗书S. 68《淳化二年马丑女回施疏》中 记载颇详,有“奉为亡女弟子,马氏,名丑女,从病至终七日所修功德数,三月九日病因临垂。于 金光明殿上施麦壹硕。城西马家、索家二蓝若共施壹疋,葬日临圹焚尸。”同样的记载亦可在S. 86《宋淳化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回施疏》中见到。根据历史记载, 火葬最初是那些贫穷庶民或奴婢 采取的朴素的安葬方式,但是到了唐代敦煌民间,由于被佛教运用,一些富有的人家也采用了 这一葬式,这种现象到宋代时依然盛行,象马丑女这样富有的人家采用的葬式就是明证。另外, 对佛教徒来说,火葬则付诸了一些奢侈的佛教仪式。如 P. 4660《敦煌三藏法师图真赞报恩寺 王 梨讳禅池》载:“岂其所作已终,薪尽火止,超极乐之净方, 舍阎浮之秽滓。”就是例证。 3, 天葬, 又叫野葬、鸟葬、风葬等,实际上就是弃尸于野外,由鸟兽自然啄食殆尽,以寓其人 生从自然来, 死又最终返回自然之意, 在敦煌文书中也可见到。如 S. 6577《尸陀林发愿文》载: “今生既尽,复以此分断之身,皮肉、筋骨、头目、髓脑及以手足施于一切饥饿众生, 以偿宿债,仰 仿菩萨苦行之踪, 舍身血骨于尸陀林所。⋯⋯又以此饥饿众生,飞鸟禽兽,悉令充足,复愿无尽 无边阿僧祗, 身体血肉施与一切饥饿众生, 悉令饱满。”又如S. 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 43 图一卷并序》中载:“独自抛我在荒郊, 四边更无亲伴侣。狐狼鸦鹊竟分张,宅舍破坏无投处。” 说的就是弃尸于荒郊树林让鸟兽来食的天葬。 二,丧礼。丧礼是指处理死者时,殓殡奠馔,拜诵哭泣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有 “以丧礼哀死亡”语,就说明丧礼的主要内容是对死者示哀悼。在我国古代,各民族几乎都有 自己的一整套纷繁复杂的丧葬仪礼, 甚至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或支系当中,治丧活动也不尽 相同。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些重要的、带有共同性的方面。 1. 报丧和停丧。报丧是人死之后的第一种仪式,它是将有人辞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和村人。 在我国,一旦得知有人辞世,按当地习惯,各家应立即派人前往丧家帮助料理后事,同时对死者 进行悼念。如 S. 778《王梵志诗》云:“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张 口哭他尸,不知身去急。”这是当时民众团结性的表现。 停丧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环节, 同时也是为其他丧礼的进行准备条件。从敦煌文书的记载 可知,在我国对死者停丧的地点是很重视的,有一定的习惯规定。就老人而言,病危之时一般在 堂屋停丧。如 P. 2622《孝子传》载:“母后命终, 停丧堂上。”, 《董永变文》中有: “父母骨肉在堂 内,又领攀发出于堂。”就是明证。至于停丧的时间长短,据敦煌文书的记载一般为三天。如P. 2305《无常经讲经文》卷载: “人生百岁寻常道,那个得七十身不妖。才亡三日早安排,送向荒郊 看古道。”说明停丧三天后就去送葬。另 P. 3677《刘金霞和尚迁神去铭并序》卷中有:“时辛巳 岁龙集大荒骆四月二十八日终于报恩精舍,春秋五十有七。⋯⋯五月一日葬于南沙阳开渠南原 之礼也。”也是停丧三日后就去送葬。 另外, 在我国古代丧俗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死了以后要在死者脸上盖上“面衣”, 当然,这种习俗在停丧期间亦不例外。如 P 2721《杂钞》卷中载:“何人死面衣? ⋯⋯请以面帛盖 之,于今不绝。”就说明了这一特殊丧俗。值得说明的是,在停丧期间给死者盖“面衣”,主要是为 了遮盖死人可怖的面孔,这种现象和今天我国农村用一张白纸掩盖死者的面容应是一样的。 2, 出殡。停丧完毕便可出殡安葬。在敦煌文书中对出殡日期都要慎重选择, 一般是择“吉 日”埋葬。如S. 2204《董永变文》中就有“领得钱物将归舍,拣择好日殡耶娘”的记载。至于哪些 日子是殡葬吉日, P. 3247《大唐同光四年具历一卷》记录颇详, 把一年每个月的殡葬吉日都一 一列举了出来。此外, 从敦煌文书中的记载可知,对殡葬的时辰也是要慎重选择的,如 P. 3375 背《欢喜国王缘》中载: “择日择时便殡葬, 凶仪相送塞香街。”, S. 6417《盖闻无余涅般木金棺永 寂》卷中的“遂以卜胜地以安坟, 选吉晨而置墓。”讲的就是把吉日的早上选作殡葬的时辰。 接下来就是出丧, S. 4474《叹圹文》中载:“是日棂车风占风占,送玉质于荒郊; 素盖翩翩,饯凶 仪而亘道。至孝等对孤坟辟踊,泪下双行,和棺椁以嚎啕。心摧一寸,棺门永闭,再睹无期,地户 长闭,更开何日?无以奉酬冈极, 仗诸佛之威光, 孝等止哀停悲,大众为称十念:南无大慈大悲西 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遍南无大慈大悲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三遍南无大慈大悲地藏菩 萨。一遍⋯⋯孝子等再拜,奉辞和南圣众。”,可见,棺柩是用“棂车”运往墓地的, 而不是用人抬。 一路上孝子们等嚎啕大哭, 直到把棺柩放入墓坑,填上坟土后才可“止哀停悲”,听众人念诵“十 念”功德,然后“孝子等再拜”才可离去。当然,这种有种种“凶仪”(即丧葬仪式,古代视其为凶礼 之一。)的殡葬自然是富人家的, 一般的百姓就从简了。S. 6617《盖闻无余涅般木金棺永寂》卷中 载:“遂乃攀嚎辟踊,五内分崩,恋慕兹颜,痛摧心髓。于是龙棂轩驾,送灵识于荒郊;素盖绯红, 列凶仪于亘道。存亡永隔,追念何依,悲叫嚎啕,哀声满路。“也是出丧时的情景,与上述记载大 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44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墓建造好了以后, 富贵人家一般要立碑植树。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大量 敦煌本碑文、墓志铭资料即为明证。另P. 5029《孟姜女变文》中提到的“为言坟陇有标题,壤壤 骷髅若 是”中的“标题”大约就是现在见到的墓碑。关于植树,敦煌写本 S. 525《搜神记》上说 的“忽然不见瓦舍,唯见大坟巍巍,松柏参天。”可作证明。 3, 葬后的祭祀活动。在我国古代,人们都有浓厚的灵魂不灭观念,因此,他们出于对亡魂的 恐惧和求得平安的考虑, 在墓建造好了以后, 还要祭悼,宣读“悼文”(祭文) , 将死者的魂招回 来,听取活着的人对死者的哀思,并对其一生的评价,完成活着的人祝福死者安息的愿望。敦煌 文书P. 2553《王昭君变文》中的“贱妾傥期蕃里死,遗恨家人招取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悼 文”(祭文》有时叫“追福疏”或“追福文”,有的内容较为丰富,充满了生者对死者的感情,有的相 互之间格式类同, 语句重复或相近,没有多大意思。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唐代,人们有在桃木板 上书写墓穴符,安于玄宅(唐代为墓穴之雅称)四角的习俗, 其用意是为了墓中驱鬼, 让家人平 安,事事顺心。如 P. 3358卷中的墓穴符有“书此玄宅四角大吉利”的字样。 葬后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坟前和灵堂进行,分别叫做“墓祭”和“烧灵”。所谓“烧灵”是指长辈 死后,儿女将其遗像放置在家中的祖先台供奉起来, 以便三时祭奠,过三年后拿到死者坟前焚 烧。如 P. 3718《张清通写真赞并序》卷中有: “图真绵帐,犹想可□; 三日祭祀,不绝香坛。”P. 4660《张兴信邈真赞》载:“邈灵踪之影像,遗子孙兮瞻视。”又 P. 3792《张和尚生前写真赞并 序》中的赞词曰:“一朝殒及冥泉下,虑葬蹇乖世上情。乃命丹青而仿佛,恳盼生仪写真形。”均是 指为死者图绘真容,写歌颂死者一生业绩德行的颂辞,是供门人、宗亲、子孙奠祭、瞻仰用的。 至于祭祀过程中的风俗要求则不外乎献食品当作祭品、烧纸钱表示献供、浇沥酒表示祭 奠、奏哀乐以示哀悼等几个方面。如 S. 7《故园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中载:“生前直懒供茶 水,殁后虚劳酹酒浆。志意顺从同信佛, 美言参问胜烧香。⋯⋯若解在生和水乳,却胜亡后祭猪 羊。”S. 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中有: “死生路今而已隔,一掩泉门不再 开。冢上纵有千般食,何曾济得腹中饥。嚎啕大哭终无益, 徒烦烧纸作钱财。寄语家中男女道, 劝令修福救冥灾。”又云:“长悲祭叹终无益,鼓乐弦歌我不闻。欲得主人没苦难,无过修福救冥 魂。⋯⋯每日坟陵常祭祀, 娘娘得食吃已否。⋯⋯不论贵贱与公卿,汝向家中勤祭祀。只得乡 闾孝顺名,纵向坟中浇沥酒。不如抄写一行经, 目连哽噎氵帝如雨。”则比较完整地叙述了丧祭的 逐条风俗。其中文中提到的“烧纸钱”风俗,这在中国丧葬史上具有首创的价值。另外在 P. 2305《无常经讲经文》中亦提到“望儿孙,剩烧纸,相共冥间出道理。”的“烧纸钱”风俗,但这时已 被佛教利用。需要指出的是,给冥间烧纸钱,即使在现在,仍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 另外,凡信仰佛教者, 按佛教要求都要由其亲人修“七七斋”,为死者追福。如 P. 2054《普 劝四众依教修行十二时》中有:“兄弟亡男女幼, 财物是他为主旨,每逢斋七尚推忙,更肯追修添 福 。”所谓“七七斋”, 就是在人死去后, 每隔七天为一祭日祭奠一次, 修够七斋即七七四十九 天时暂停, 后到白日时要修百日斋, 满一年时修一年斋, 满三年时修三年斋后为止, 故唐、五代 时对七七斋丧俗全过程称为“十王斋”或“十斋”。 参考书目: 1. 王庆书:《敦煌佛学·佛事篇》,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5年 3月第 1版。 2.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年 11月第 1版。 3.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2年 7月第 1版。 45
/
本文档为【敦煌文书所反映的古代丧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